改易旗帜..........

作者&投稿:语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972年,张学良宣布东北服从国名政府,改易旗帜,他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决定?你如何评价这一千秋义举?~

东北易帜是在1928年,当时他父亲张作霖被日本炸死,日本人早就对东北垂涎三尺,奉系军阀日渐式微,张学良和蒋介石义结金兰,服从国民政府的统一指挥,可以说在当时鼓舞了民族士气,对后来全民抗战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张学良
东北易帜

“姑屯事件”之后,张学良决心雪国耻报父仇,尽早实现“南北统一”。但关东军正急于利用“皇姑屯事件”所造成的紧张形势,在东北制造傀儡政权,百般阻挠易帜。而且奉系参与决策的高层人物,在讨论“易帜”问题时意见不一,以到迟迟未能如愿。

在张学良的说服和坚持下,奉系大多数军政要人始赞同东北实行易帜。7月1日,张学良发表通电,表示绝不妨碍南北统一。于是张学良、蒋介石两人的代表在北平六国饭店商妥,东三省定于9月中旬实行易帜。应蒋之要求,张令汤玉麟于7月19日宣布先行易帜。蒋介石为促使东三省早日归附中央,加紧了与张学良的秘密联系,先派方本仁为特使参加张作霖的丧礼,又通过胡若愚的牵线派李石曾到沈阳活动。李住在商埠三经路上德国人开设的饭店里,从不公开露面,只由胡若愚、朱光沐、朱海北相陪。李石曾和张学良会谈的地点,是北陵高尔夫球场内的“少帅”专用休息室。李石曾一再要求张学良尽早换挂“青天白日旗”,以实现全国统一。张学良诚恳地表示,结束国家分割局面是自己多年的愿望,但立即“易帜”尚有困难,主要是担心日本人会趁时局未稳进行干涉,内部也还有阻力。为此张学良被迫决定推迟三个月再宣布“易帜”,表示力争在年底实现这个目标,希望谅解他的苦衷。

此后蒋介石、张学良两人函电频传,信使不断,蒋对张予以理解和同情。1928年冬,南京国民政府特派张群、吴铁城、宋大章三人来到沈阳,与张学良密议“东北易帜”大业。张、吴、宋三人下榻于交通银行后,“亲日派”欲采取破坏行动,扣留他们。经紧急磋商,乃决定由吴、宋两人连夜乘车直奔少帅府邸,面晤张学良。在这天夜晚的密谈中,双方推心置腹,冰释了张学良的某些疑虑,更坚定了他“东北易帜”的决心。蒋介石还利用美、英与日本的矛盾,推动美、英向日本施加压力。在国民政府的支持下,反对日本分割中国的舆论也高涨起来。到11月,日本首相田中也不得不承认东北易帜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嗣后,蒋介石对张学良派驻南京的代表胡若愚表示,为了不使张学良为难,东北外交由中央应付,同意东北“内政”仍由现职各员负责,概不更动。重大人事,先由张学良请委,然后由中央任命。蒋介石每月允拨军饷1000万元给奉军,这样更增加了奉军的向心力。
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一如所诺,不顾日本的反对,排除杨宇霆的干扰,毅然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南京政府任命张学良为东北边防司令长官。在就职典礼上,张学良身穿中山服,向总理遗像宣誓(方本仁、刘光监誓)。至此,结束了北洋军阀割据局面,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

众所周知,为了国仇家恨,张学良才顶这日本人的威胁,宣布易帜.国仇,自然指日本对我国的侵略,家恨,当然就是张作霖被关东军炸死的事了.

1928年6月4日,日本关东军在沈阳附近皇姑屯火车站制造的炸死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张作霖是日本帝国主义扶植起来的奉系军阀首领,其势力日益发展,成为统治东三省的“东北王”,并一再向关内扩张,于1927年 6月18日在北京建立安国军政府,自称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成为北洋军阀政府末代统治者。
1927年 4月日本田中义一上台后,向张作霖强索铁路权,逼张解决所谓“满蒙悬案”,从而激起了东北人民的反日怒潮。9月4日沈阳两万人示威游行,高呼“打倒田中内阁”。张作霖在全国反帝浪潮的冲击下,未能满足日本在“满蒙”筑路、开矿、设厂、租地、移民等全部要求,并有所抵制,这为日本内阁所不能容忍,日本关东军则断定东北人民的反日游行系张作霖煽动所致,对他恨之入骨。
1928年5月,北伐军直逼京津地区,日本帝国主义感到奉系军阀政权已岌岌可危,但仍想从其手中捞到最大限度的好处。于是,一面支持张作霖,出兵山东对抗北伐军;一面又向张作霖施加压力,威逼张作霖及早退回东北,企图利用张作霖这个工具,使“满蒙”从中国本土肢解出去,置于日本势力之下。当北伐军逼近北京时,日本驻华公使威胁张作霖“将来奉军败兵如经山海关,日兵须将其缴械。”张作霖在答复中表示“东三省及京、津为中国领土,主权所在,不容漠视”,反对日本政府公然干涉中国内政。值此,日本看到张作霖这个工具不能完全为它所用,遂决意除掉。
1928年6月,张作霖抵挡不住南京国民政府军队的“北伐”,只得通电求和,被迫放弃北京回东北老家,准备由北京乘火车退往沈阳。关东军司令村冈长太郎打算派人刺杀张作霖,但这一行动不易掩盖罪责,遂由高级参谋河本大佐策划炸车,调动工兵在张作霖归奉的列车经过地点——沈阳皇姑屯车站南满路与京奉路交叉处预埋炸药。6月4日清晨5时30分,张作霖所乘列车驶至皇姑屯车站时被炸,黑龙江督军吴俊升当场死亡,张作霖受重伤,急救回沈阳,于上午9时30分不治而亡。当时日本为掩盖真相,诬指系“南方便衣队员”所为。直至1946年 7月,“远东国际法庭”开庭审判日本战犯时,日本前田中内阁海军大臣冈田启介出庭作证,供认张作霖被炸是关东军所为,至此,真相才大白于天下。
张作霖死后,他的儿子张学良继任东北保安总司令。国民政府劝说张学良改旗易帜,服从南京国民政府。日本为把东北变为它的殖民地,威逼张学良在东北“独立”,借向张作霖吊丧之机,派人到沈阳,威胁张学良说:如果中国东北不听日本劝告,“而与暴动的南方达成妥协之类事情,为了维护我国既得权利,则将不得不采取必要的行动”。并声称:日本政府对于东北易帜一事,一路要干涉到底。同一天,日军在沈阳举行大规模演习,向张学良再三示威。张学良肩负国耻家仇,不顾日本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毅然于1928年底发表通电,宣告东北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史称东北易帜。这样,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张作霖遇难后,东北就像一只换了舵手而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的航船,东北三省的前途和命运,都系在年轻的统治者张学良身上,当时,他所面临的最紧迫问题,就是东北向何处去。�

张学良字汉卿,辽宁海城县人,1901年生,张作霖的长子。1919年7月毕业于东三省陆军讲武堂,授予炮兵上校衔。随后晋升旅长,协助张作霖整军。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中任震威军第三军军长,在山海关一带作战。1925年春,率部进驻天津,升任陆军上将。1928年4月任奉军正太、京汉线总指挥与北伐军作战。张作霖被日本炸死后,奉军全线向东北撤退,集结于滦河以东。这时27岁的张学良于6月17日秘密回到沈阳,在张作相等元老辅佐下就任奉天军务督办和东北保安总司令,初步稳定了东北局势。�

张学良鉴于皇姑屯事件的教训,集国耻与家仇于一身,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罪恶阴谋有了更清醒的认识,7月1日,通电宣布与南京方面停止军事行动,绝不妨碍统一,并派代表与蒋介石联络,商谈东北易帜问题。双方达成默契,只要东北改旗易帜,张学良仍然是东北的全权统治者。�

张学良毅然易帜的决定犹如晴天霹雳,打乱了日本人的如意算盘。日本田中义一首相密电沈阳的日本总领事林久治郎,几度晤见张学良,提出勿与南方妥协的警告。7月19日更把田中的意图面送张学良,其内容有:一、南京国民政府含有共产色彩,且地位尚未稳定,东北目前犯不着与南京方面发生联系;二、如果国民政府以武力进攻东北,日本愿意出兵相助;三、如果东北财政发生困难,日本正金银行愿予充分接济。�

张学良看了田中的三点建议,很冷静地问林久治郎:“我可不可以把日本不愿中国统一的意见,或东北不能易帜是由于日本的干涉这项事实报告国民政府?”林久治郎哑然。这种赤裸裸地干涉中国内政的手段,在国际社会间,是见不得阳光的。张学良表示:“东三省政治以民意为决定。如果人民主张改制,我是难以抗拒的。”�

林久治郎的阴谋失败后,日本关东军司令冈村中将又会晤张学良,正告张学良不要易帜,否则“关东军是不会坐视不问的”。张学良迫于日本的压力,原定7月24日东三省通电易帜的日子,不得不改期进行。�

8月4日,张作霖的葬礼如期开始了。张学良在阵阵哀乐声中走来,他披麻戴孝,双手举着一把燃烧的香,缓缓地跪下,向父亲敬香。他站起身,一眼看见南京政府方面送来的挽联:��

“噩耗传来,几使山河变色;�

兴邦多难,应怜风雨同舟。”�

张学良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感激之情。然而当他看见日本首相田中义一的特使林权助男爵就站在他面前,那冷酷的表情,心中又掀起一层层悲愤的波涛,他预感到与这位特使必将有一场惊心动魄的舌战。�

翌日,日本驻奉天总领事馆举行宴会欢迎林权助,邀请张学良赴宴。林权助摆出一副强权者的嘴脸,放肆地对一位主权国家的封疆大吏威逼利诱,蛮横无理。林权助首先转达了田中首相的旨意,强调了日本在满蒙有特殊权益,暗示少帅不要“陷入南方人设下的圈套”。张学良在仔细解释了他的处境和打算易帜的意图后,十分有礼貌地告诉他:“对于日本方面的劝告,我固然十分尊重,但决不能因此而违背东三省人民的民意。统一与否,是中国内部的事情,正如我们不关心你们帝国内部的事一样,想必日本友邦对我们国家内部的事不会太感兴趣吧!”�

“这种比喻是不恰当的!”林权助大声嘶叫道。�

“请问什么样的回答才是恰当的呢?”张学良毫不示弱。�

“你必须直言相告:是易帜还是不易帜?”林权助大声质问。�

“易不易帜,这是我们的内政,贵国是无权干涉的!”张学良驳斥道。�

“不对!”林权助站起来,张牙舞爪地说,“我们就是不准你悬挂青天白日旗!”
“你这是什么意思?”张学良倏地站起,勃然变色,正告林权助,“我是一个中国人,当然以中国人的立场为出发点。我不愿意看到中国分裂,而愿意中国走向统一。我可以明确地告诉阁下:我的意图以东三省民心之所向为准,我不能违背东三省的民心。”�

张学良的答复,令日本特使林权助瞠目结舌,他的强硬手段并未吓住这位年轻气盛的少帅,便灵机一动,缓和语气,以感情色彩较浓的话语说:“请不要误会我的意思。我和令尊是好朋友,在私谊上说,我把贵总司令当做自己的子侄,有危险我不能不奉告。”�

张学良受到更大的人格侮辱,为了维护国家和自己的尊严,他冷漠地笑答:“我和贵国天皇裕仁同庚,阁下知道不知道?对于阁下的话,我所能奉告的就是这些。”张学良起身告辞。�

在东北易帜的背后,反映了日美两国在华争夺势力范围的斗争。美国支持蒋介石统一东北。蒋介石和张学良分别通过外交途径争取美英等国的支持,使日本陷于孤立地位。8月,蒋介石命在美国访问的孙科、伍朝枢就近宣布真相,揭露日本干涉东北易帜的行为。�

9月,蒋介石派张群以参加阅兵典礼的名义访日,要求日本首相田中不要干涉东北易帜事。11月3日,张学良派莫德惠为特使赴东京参加日皇加冕典礼,终于促使田中对莫表示东北易帜“是中国内政问题”而加以默许。�

12月29日,张学良等联名通电全国宣布:“于即日起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辽宁、吉林、黑龙江、热河四省同时换旗。�

至此蒋介石在形式上完成了全国的统一。他通过二次北伐和东北易帜,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之混乱局面,维护了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改易旗帜...
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一如所诺,不顾日本的反对,排除杨宇霆的干扰,毅然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南京政府任命张学良为东北边防司令长官。在就职典礼上,张学良身穿中山服,向总理遗像宣誓(方本仁、刘光监誓)。至此,结束了北洋军阀割据局面,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参考资料...

帜.能组什么词.帮忙一下.谢谢
旗帜、独树一帜、东北易帜、别树一帜、易帜、旗帜鲜明、标帜、拔帜易帜、徽帜、自树一帜、树帜、独竖一帜、拔赵帜立赤帜、拔赵帜易汉帜、赤帜、旌帜、拔帜树帜、幡帜、麾帜、军帜、青帜、白帜、表帜、拔赵帜、拔帜、汉帜、黑帜、酒帜、帜羽、帜志、降帜、摽帜、丹帜、升帜、招帜、...

帜的四字成语
1、别树一帜 树立帜旗帜。比喻另创一家或另创局面。2、独树一帜 树立帜旗帜。单独树起一面旗帜。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3、拔帜树帜 用以比喻偷换取胜或战胜胜利之典。4、拔帜易帜 帜旗帜易换。比喻推翻别人,自己占有。5、独竖一帜 单独树起一面旗帜。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同独树一...

成语。xx易x
拔帜易帜 帜:旗帜;易:换。比喻推翻别人,自己占有。变古易常 改变过去的法制和习俗。变名易姓 改换了原来的姓名。变色易容 变、易:改变。色、容:脸色、表情。形容惊惶失措的神情。彩云易散 美丽的彩云容易消散。比喻美满的姻缘被轻易拆散。单则易折,众则难摧 势孤力单,...

帜 组词 3个
独树一帜 旗帜 帜羽 标帜 易帜 别树一帜 帜志 东北易帜 拔赵帜易汉帜 麾帜 摇帜 拔赵帜立赤帜 徽帜 降帜 旌帜 旗帜鲜明 树帜 拔赵帜 拔帜 拔帜易帜 赤帜 丹帜 毒帜 独竖一帜 幡帜 幡帜 汉帜 酒帜 军帜 疑帜 招帜 自树一帜 拔帜树帜 白帜 表帜 摽帜 黑帜 青帜 升帜 独...

拔帜易帜基本信息
在古代文献《史记·淮阴侯列传》中,有一个典故提到的战术策略是“拔帜易帜”。字面意思为,当敌方看到我方撤退,他们可能会倾巢而出追击。此时,如果能迅速进入敌营,将敌军的旗帜拔下,然后竖立起我方的红色旗帜,这就象征着军事权力的转移,意味着控制权的易手。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在某个领域或组织中...

帜怎么组词
拔帜易帜 白帜 标帜 表帜 摽帜 别树一帜 赤帜 丹帜 东北易帜 毒帜 独竖一帜 独树一帜 旛帜 幡帜 汉帜 徽帜 黑帜 麾帜 降帜 旌帜 酒帜 军帜 旗帜 旗帜鲜明 青帜 拔赵帜易汉帜 别树一帜 拔帜易帜 独树一帜 旗帜鲜明 拔赵帜立赤帜 拔帜树帜 独竖一帜 自树一帜 拔旗易帜 ...

拔旗易帜什么意思
1. 拔去别人的旗帜,换上自己的标志。这一动作象征着推翻他人以取而代之,或权力的转移。2. 出自《史记·淮阴候列传》的成语,描述了一种策略,即迅速进入敌人的营垒,更换他们的旗帜,以此来迷惑敌人。3. 在古代战争中,这一行为被视为一种战术,用来显示投降或胜利的标志,同时也传达了信息,表明...

拔帜易帜的意思是什么
【解释】: 易帜指的是更换旗帜,比喻推翻他人,自己取而代之。此成语的典故源自汉朝初年,韩信在刘邦的麾下,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攻城略地,节节胜利。在攻打赵国时,韩信运用了巧妙的战术。他先派出一部分军队背水摆阵,吸引了赵军的注意力。赵军见状,嘲笑汉军自断生路。随后,韩信指挥主力军进攻井陉...

帜.能组什么词.多组几个.谢谢
旗帜,

蓬溪县19869076152: 下列关于1928年东北易帜的表述,正确的是 -
冶皇典泰:[选项] A. 东北三省改易旗帜,宣布独立 B. 东北三省改易旗帜,归伪满洲国统治 C. 东北三省改易旗帜,服从国民政府 D. 东北三省改易旗帜,成为日本殖民地

蓬溪县19869076152: 1928年底张学良通电全国,宣告东北三省遵守_________,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史称_________. -
冶皇典泰:[答案] 三民主义,东北易帜

蓬溪县19869076152: 第二次北伐战争 -
冶皇典泰: 二次北伐,指北伐战争的第二阶段.1928年,国民党领袖蒋介石联合新军阀冯玉祥、阎锡山和李宗仁发动对奉系军阀张作霖的战争.因国民党自称这次战争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继续,故称这次战争为"二次北伐".1928年4月7日,蒋介石...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