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被称为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作者&投稿:鬱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什么春秋战国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漫长的政治动荡、分裂混战时期,但同时亦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精神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代。这一精神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恰以春秋战国时代剧烈的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大变革为条件、为基础。
西周末年以来,以私田开辟为标志的私有制经济迅速发展,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原先的井田制及其配套的赋税制度逐渐动摇,“工商食官”的官方垄断工商
业受到私有工商业的严重冲击,奴隶主再也无法维持原有的剥削方式。田亩上的的牛耕、铁犁带来了生产力的飞跃,也使得生产关系迎来新的变革。经济上的一系列剧烈变革为春秋战国时代的政治、文化、社会大变革提供了内在支撑,也塑造了秦汉之后中国传统社会的经济形态。
与经济变动大致同时的,是周天子权威的坠毁与诸侯势力的争霸兼并,带来了空前激烈的政治、军事斗争,造就了本时期动荡的时势和分裂局面。这一时势与局面带来了长达数百年的兵燹战乱,但也营造了中国历史上空前自由宽松的思想环境和广阔畅通的人才流动空间。与此相关,诸侯为了实现“富国强兵”和“争霸天下”的雄图野心而寻求治道、不拘出身选贤举能、奖掖学术,推动了中华精神文化的原创迸发。

百家争鸣,奠定了思想的基点,后期得到发展的各家流派基本都能在这一事件找到根源。较有影响的思想流派有儒家、法家、墨家、兵家、阴阳五行、玄学、史家及杂家等。

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公元前722年,在犬戎咄咄逼人的攻势下,周平王从关中盆地丰镐东迁到伊洛盆地的洛邑,从而揭开了春秋战国的帷幕。

春秋战国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周天子权威失坠,诸侯们云合雾集,竞相争霸。据文献记载,春秋300年间,“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史记·太史公自序》)。战国250余年间,发生大小战争220余次,“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然而,在这充满血污与战乱的动荡时代,中国文化却奏起了辉煌的乐章。

春秋战国的文化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辉煌,最根本的是由于社会大变革时代为各个阶级、集团的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进行“百家争鸣”提供了历史舞台,同时,它也有赖于多种因素的契合。

——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大为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中华民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注定要受到他们的深刻影响。

——激烈的兼并战争打破了孤立、静态的生活格局,文化传播的规模日盛,多因素的冲突、交织与渗透,提供了文化重组的机会。

——竞相争霸的诸侯列国,尚未建立一统的观念形态。学术环境宽松活泼,使文化人有可能进行独立的、富于创造性的精神劳动,从而为道术“天下裂”提供了前提条件。

——随着周天子“共主”地位的丧失,世守专职的宫廷文化官员纷纷走向下层或转移到列国,直接推动私家学者集团兴起。

正是如上种种条件的聚合,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发展创造了一种千载难逢的契机。气象恢宏盛大的诸子“百家争鸣”景下应运而生的。

百家兴起及学派特征

所谓“百家”,当然只是诸子蜂起、学派林立的文化现象的一种概说。对于其间主要流派,古代史家屡有论述。

西汉司马谈将诸子概括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并区别“所从言之异路”,予以评论。西汉刘歆又将诸子归为儒、墨、道、名、法、阴阳、农、纵横、杂、小说十家,从学术源流、基本思想等方面详为论述吉由于诸子百家多肇衍于战国间,故又有“战国诸子”之称。

诸子的兴起,具有鲜明的文化目的性,这就是“救时之弊”。梁启超在谈到《淮南子》“尚论诸家学说发生之所由来”时说:“自庄、荀以下评骘诸子,皆比较其同异得失,独淮南则尚论诸家学说发生之所由来,大指谓皆起于时势之需求而救其偏敝,其言盖含有相当之真理。”胡适在分析战国诸子成因时,也发表意见说:“吾意以为诸子自老聃、孔丘并于韩非,皆忧世之乱而思有以拯救之,故其学皆应时而生。”这些说法都甚有见地。

由于社会地位、思考方式和学统承继上的差异,先秦诸子在学派风格上各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由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以“仁”为学说核心,以中庸辩证为思想方法,重血亲人伦,重现世事功,重实践理性,重道德修养。具体说来,在天道观上,儒家承继西周史官文化以“天命”与“人德”相配合的思路,宣扬“畏天命,畏圣人之言”,同时又对神灵崇拜作淡化处理,甚至声明“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实际上是把超自然的信仰放到了现实人事的从属地位。在历史观方面,它标榜“信而好古”,每每试图恢复“周公之礼”,将捍卫三代典章文物当做自己的神圣使命,同时亦不排斥对不符合时代潮流的礼俗政令加以适当的变通修改。在社会伦理观方面,它以“仁”释礼,把社会外在规范化为内在道德伦理意识的自觉要求。在修身治国方面,它设计出一整套由小及大、由近及远的发展人格和安定邦家的方案,为巩固政教体制提供了切实可循的途径。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港社会和方兴的封建大一统宗法社会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成为“显学”,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被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汉代以后,儒学几经变化,礼教德治的精神始终一贯,从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

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是先秦诸子中与儒学并驾齐驱的一大流派。道家“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自守,卑弱自持”。因而,道家在许多方面都是儒家的对立面:儒家注重人事,道家尊崇“天道”;儒家讲求文饰,道家向往“自然”;儒家主张“有为”,道家倡导“无为”;儒家强调个人对家族、国家的责任,道家醉心于个人对社会的超脱。当然,道家和儒家在精神上也不是全然对立,而是存在着相互接近、相互沟通的质素。例如,在天人关系上,儒家虽然有“天人合一”之说,但其主调仍然是宗法伦理,所以天人谐调还是要归结为人际谐凋。道家则有所不同,它既以超脱社会伦常为目的,于是把复归“自然”当做寄托身心的不二法门,这就使天人谐调从人际谐调的从属地位独立出来而成为“第一义”。而且,道家所谓的“自然”,决不等同于儒家的“天命”或“天理”,它是一种超功利的境界,带有玄思的品格和自适的情趣。从这个角度上来把握与发挥天人关系的作用,恰好可以补救儒家在这方面的缺略,给拘限于人伦日用世界的儒家学说打开新的天地。人性是复杂的,人生是多变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后世不少士大夫文人正是从儒家指示的这条“独善"之路找到了通往道家思想之门。儒和道,就这样由对立走向了互补,相反而又相成。

法家的先驱人物是齐国的管仲与郑国的子产,他们力主强化法令刊律,使民“畏威如疾”,以达到富国理乱的效果。他们的理论是:火烈,民望而畏之,故死于火的人少;水弱,民狎而玩之,故死于水的人多。因此法令刑律宜严不宜宽。嗣后,李悝著《法经》,商鞅实行“法治”,申不害、慎到相继提出重“术”、重“势”的思想,至韩非集法(政令)、术(策略)、势(权势)之大成,建构成完备的法家理论。法家学说的思想方法是一种“矛盾不可和而解”的专讲对立的极端辩证法,故在治国方略上主张严刑峻罚,在文化政策上主张“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实行文化专制主义。法家是战国时的“显学”,后来成为秦王朝统治天下的政治理论。汉以后,儒学独尊,但法家学说仍然或隐或彰地发挥效应,历代统治者多采取“霸王道杂之”即儒法并用的统治方术,有的则是“阳儒阴法”。

墨家的创立者是鲁国人墨翟,其信徒多系直接从事劳作的下层群众,尤以手工业者为多。故墨家学说强调物质生产劳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尚力”),反对生存基本需要外的消费(“节用”),企图以“普遍的爱停止战乱取得太平”(“兼爱”),同时又尊崇天神(“天志”),鼓吹专制统治(“尚同”),从而典型地映现出小生产者、小私有者的性格。墨家在战国时亦属显学之一,“从属弥众,弟子弥丰,充满天下”(《吕氏春秋·当染》)。但在秦汉以后,墨家丧失学派生长的适宜氛围,逐渐消失无闻。只是在历代农民暴动时有关公平、互爱及至鬼神、符命的宣传中,或可听到它的嗣音,直到近代方出现复苏之势。

以邹衍为最重要代表人物的阴阳家,其特长是“深观阴阳消息"。所谓“阴阳消息”,即阴盛则阳衰,阳盛则阴衰,矛盾双方互为消长,一生一灭,构成自然社会万事万物运动发展的终极原因和基本方式。运用阴阳消长模式来论证社会人事是阴’阳家的一大创造,而从时间、空间的流转变化中去把握世界则是阴阳家独具特色的思维方式。

创立诸子学派的孔墨老庄,都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第一批百科全书式的渊博学者,他们以巨大的热情、雄伟的气魄和无畏的勇气,开创学派,编纂、修订《易》、《书》、三《礼》、《春秋》等中国文化的“元典性”著作,并对宇宙、社会、人生等无比广阔的领域发表纵横八极的议论。正是经由各具特色的诸子百家的追索和创造,中国文化精神的各个侧面得到充分的展开和升华,中华民族的文化走向大致确定。有鉴于此,文化史家借用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的概念,将春秋战国称为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华夏族的最终形成

春秋战国的特殊文化环境,不仅为“文化轴心时代”的确立提供了契机,而且有力地推动了华夏族的最终形成。正是在这一时期,中原地区各古老部族,在诸侯国攻伐不已的兼并战争中统一到少数几个大国的版图之中,其中北方的狄族多为晋所兼并,西方戎族多为秦兼并,东方的夷族多入齐、鲁,南方的苗蛮及华夏小国,则为楚所统一。过去华夏各国视为蛮夷的秦、楚二国,经过春秋300年的变迁,已实现华夏化,在语言文字、生活方式、政治制度、礼仪文化等方面与华夏趋于一致。自此,中国燕山以南、长江以北的黄河中下游及淮、汉流域广大地区的居民,已基本上融合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而不再有华夏与蛮、夷、戎狄的区别

在战国之前,中国文化是贵族文化,文化被贵族垄断,平民没有文化。而战国是大动荡的时代,很多贵族衰落,转而把文化传给平民,平民兴起,摧毁了贵族。平民的兴起,不仅把文化传播广大,而且挖掘出更多的内容,使得中华文明[仅指汉文明]更为蓬勃。战国时期,除儒家、道家进一步发展外,还出现墨家、法家、农家、兵家等众多的思想学术派别,他们互相交流,互相斗争,使战国时期成为中国文化光辉的一段。

这个时代,是诸子百家争鸣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的思想大发展时代。

这个时期,诸子百家创造的各个学派,使得中国文化精神的各个层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展开和升华,中华民族文化从此大致确立了。

在社会生产力上,由青铜器时代进入了封建社会;
在民族方面,以华夏为主体的中原民族与周边各族不断融洽,形成了华夏族;
在文化上,进入了空前昌盛的时期,哲学思想尤为活跃,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文化官员从宫廷走向民间,直接推动了私家学者集团的兴起;
诸子百家兴起,百花齐放,思想、科技、人文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轴心时代"这个说法是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

在1949年出版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提出的,他把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这段时间,称为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个时期是人类文明取得重大突破的时期,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印度的释迦牟尼,中国的孔子、老子 人们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面对这个世界。
"人类的精神基础同时或独立地在中国、印度、波斯、巴勒斯坦和古希腊开始奠定,而且直到今天,人类仍然附着在这种基础之上。"

中国主要的哲学思想和文化传统都是那个时候形成的


春秋战国,礼崩乐坏。最早始于哪个事件或者战争?为什么呢?
周郑交恶 公元前720年,刚上台的周桓王就免去了郑庄公的卿士职位。郑庄公为了报复,“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左传》)。州吁弑君 卫国桓公知道弟弟州吁有篡位的野心,把他赶出了国都。公元前719年二月,卫桓公去成周吊唁周平王,恭贺新君。州吁带着手下的...

为什么叫春秋,为什么叫战国?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被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春秋时期的诸侯国 齐、晋、秦、陈、吴、楚、越、韩、赵、魏、宋、鲁、卫、郑、...

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了什么变化
1.经济方面:由于铁器、牛耕推广,生产力迅速提高,井田制瓦解,出现了封建制的生产方式,形成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出现了独立经营的手工业者和商人。2.政治方面:周王室衰微,“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世卿世禄制被军功制取代.以分封制、宗法制为主要内容的奴隶社会政治制度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取代。...

楚国为什么被称为蛮夷
楚国文明,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一直独立于中原文明的存在,而在其后发展的几百年的历史中,楚国一直向往与中原文明彼此融合,相互融通,可是这一愿望在楚国存在的时间内一直没能达成所愿,被中原文明称之为蛮夷之国。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强制执行秦国的文字、度量衡等统一措施,楚国的文明才与中原文明快速...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为什么能够达到中国文化的巅峰状态?
1、政治上,诸侯混战不断,百姓流离失所,各个学派思想主张得到充分的空间发展,各国诸侯都在各种思想中寻找治国良方。2、经济上,铁制工具的出现,井田制的瓦解,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人的劳动负担大大减轻,人得以解放劳动的束缚。3、文化上,随着教育不再是贵族们的专利,教育平民化使得底层群众思想活跃,...

在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扎堆出现很多厉害的人物?
原因三:舞台大,选择多 在春秋战国时期,你在哪一国出生,并不一定非得效忠某个国家,比如苏秦配六国相印,合纵连横,孔老夫子到处游说自己的治国思想,张仪虽出生魏国但到了秦国才被重用,墨家致力于维护国家平衡,到处匡扶正义,这个时候是没有人秋后算账的,简而言之,合则留,不合则去,岂有他...

中国历史上最牛的2个时期,国内打得快崩溃了,外敌还被打得求饶,这是为何...
这两个时期是春秋战国时期和三国时期,当时国内战乱不断,但是依然在对抗外部入侵上卓有建树。我认为原因包括三个方面:人才的涌现;军事的强大;民族的团结。战争,是开疆拓土的重要方式,历朝历代,政权的交替无不都是通过发动战争来进行的,比如明代唐代李渊取代隋朝等。战争的深层次的本质是矛盾,就对象...

春秋战国时期和战国时期有区别吗?
1、春秋战国是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而战国时期是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2、春秋战国的春秋时期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而在战国经过春秋时期的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

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出了那么多名人
文化下移,阶层流动是一大批庶人走上政治舞台,使一批贵族走向民间,原本属于贵族特有的文化被带到民间,虽有私学的兴起,以孔子最为著名。政治上,新兴的地主阶级为巩固夺取的权力并发展经济、政治斗争的需要竞相招纳人才,一些具有非凡才能的人被人用,他们或主持变法,或运筹帷幄,或率兵攻战,以 政治...

为何春秋战国时期常年打仗也没有出现权臣篡位的事?
按道理说,战国时期战争频发,有些将领、大臣长时间手握兵权或者大权,很容易出现权臣。实际上,各国出现的权臣也并不多,权臣篡权更是绝无仅有。为什么战争频发的战国时代,并没有出现权臣篡权行为呢? 其实若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反过来看。为什么有些政权会被权臣篡夺。我们以王莽为例,来看看权臣如何篡夺政权。 1、...

景泰县13520065345: 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被称为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
壤味乐武: 百家争鸣,奠定了思想的基点,后期得到发展的各家流派基本都能在这一事件找到根源.较有影响的思想流派有儒家、法家、墨家、兵家、阴阳五行、玄学、史家及杂家等.

景泰县13520065345: 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被称为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
壤味乐武:[答案] 轴心时代"这个说法是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1949年出版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提出的,他把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这段时间,称为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个时期是人类文明取得重大突破的时期,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

景泰县13520065345: 为什么春秋战国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文化 -
壤味乐武: 在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各种思想与智慧碰撞出各种学说,无数智者都在探求强国、崛起的道路. 与之相比的以后的朝代,基本只剩下儒、法、道、佛等思想.而且进步缓慢.

景泰县13520065345: 春秋战国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为什么说春秋战国时 -
壤味乐武: 那时候是文人们,最被尊重的时代,诸子百家由此而来,士也是那时候才出现,文人拥有极大的自由和保护,儒家也没有哪么强的约束

景泰县13520065345: 为说么说春秋战国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
壤味乐武:[答案] 因为那是个诸子百家争鸣的时代,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的思想大发展的时代. 之后由于国家的统一,思想也被统一了,中国的文化也就成了单一僵化落后的东西了.

景泰县13520065345: 为什么说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文化观念的原创时期(用中国文化概论一书老回答) -
壤味乐武: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混战,社会文化思想大解放,原因是诸侯割据,对思想的束缚会相应减弱.并且当时正处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各阶层都在努力寻找自己的代言人,这也刺激文化的大发展.而在此之前的时代没有这样的文化大发展.

景泰县13520065345: 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被称为中国的轴心时代 -
壤味乐武: 中国的鼎盛时代是在封建时代,而封建社会是从春秋战国时期逐步建立和完善的.而且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等现象,是中国文化开端,对今天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景泰县13520065345: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为什么能够达到中国文化的巅峰状态 -
壤味乐武: 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动荡、大变革、风云变幻的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都在激烈而又复杂的阶级斗争中发生很大的变化.在剧烈的社会变革中,各诸侯国的阶级关系不断出现新变化,不同的阶级与阶层的代表人物,对社会变革发表不同主张,于是“诸子百家”便应运而生.

景泰县13520065345: 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成为我国古代史上思想文化最繁荣的时期? -
壤味乐武:[答案] 春秋战国 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汉书·艺文志》将战国主要思想学派分为十家——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杂、兵、小说. 到西汉人刘歆在《七略·诸子略》中将小说去掉,称为“九流”.俗称“十家九...

景泰县13520065345: 为什么说春秋战国之际是中国文化的重大变革时期?有哪些变革? -
壤味乐武: 春秋战国之际,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天下大乱,礼崩乐坏,然而社会动荡却为文化激荡和思想解放提供了机遇,出现了中国思想史上辉煌的诸子百家争鸣时代.各种政治学说、学术流派、思想主张竞相登场,形成了以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农家、杂家等为代表的思想家群体和思潮流派.在百家争鸣的大花园中,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是其中鲜艳夺目的奇葩.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