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味书屋是哪三味呀

作者&投稿:成王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三味书屋》是哪“三味”?~

“三味书屋”因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名篇而广为人知。关于“三味”的含义有多种说法,本文作者是当年执教于“三味书屋”的寿镜吾先生之孙,关于“三味”的含义,他的解释可能更能体现“三味”的本义。


三味书屋原是我祖上教授私塾的一间书屋,关于三味书屋中“三味”的含义,我想谈一些实况,以供参考。


“三味书屋”的由来


我先祖定居绍兴后,至我高曾祖父寿峰岚时,在绍兴偏门外镜湖边开了个“寿同升”酒店,以酿酒为业。后因地方贪官及地霸的敲诈勒索,最终使酒坊的经营难以为继,只好关门歇业。于是峰岚公便萌发了设立私塾兴办学堂的想法,一为生计,二使子孙不再行工经商。为了走好办私塾、兴学堂的道路,峰岚公首先延请名师到家坐馆,给儿子寿韵樵讲授古籍和书法等。韵樵公潜心研习,日后不但晓通文墨,在书法上也苦练有获。嗣后,韵樵公又为两个儿子寿舟墀、寿镜吾请师讲学。学业有成后都以坐馆教书为生(寿镜吾即秉承祖业在三味书屋开办私塾终身执教,被鲁迅尊称为“寿老先生”)。


由于深谙官场腐败,宦海险恶,峰岚公立下规章,在三味书屋里只教授《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等古人留下的文学古籍,不准教授试帖诗、八股文一类考取科举功名所需的知识内容。也就是说,三味书屋不是为清朝培养当官人才而设。这一良苦用心当时必然不能外道(更不可能见诸文字记载),不过峰岚公授意儿子寿韵桥(即云巢公),把原来购买房屋时所带一块“三余书屋”匾上的“余”字改为“味”字时,就阐明了此“三味”之义:“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将这三句话作为私塾的教学方针,并要以此为世代相传的祖训家规。要子孙认真遵守,更不许子孙去当清朝的官。要甘当老百姓,凭自己劳动做人,要甘于过清苦的生活。应该说,儿孙们很好地遵守了峰岚公的这一宗旨,寿氏此后数代沿袭的书香门第中,像我祖父镜吾公和我父亲寿涧邻这两位长辈,都只考取了县上的秀才,取得当私塾老师的资格后,就不再参加科举考试,终身执教于“寿家门台”内。我的伯父寿孝天也只考取到举人为止,不再图谋其它功名,虽然据其渊博的学识,谋取职位走当官的道路,是轻而易举之事。


然万物皆变,事难预料,寿氏家族中仍然出了个不愿遵守祖训的子孙,云巢公的一个孙子,也就是我的亲叔父寿洙邻想走另一条路。他热心参加科举。并在考期将到之时,逃出父亲为阻止他应考而设的禁闭室,从关他楼上的窗户悬绳而出,逃出应考。最后还得了朝考一等第一名,被任命为吉林农安县的知县。这一违背祖训之举,大大地激怒了我祖父,骂其“不孝”,甚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表示从此不认这个“不肖儿子”。祖父的“三味精神”之强烈,可见一斑。


关于三味书屋中“三味”的多种说法


如前所述,“三味”的原意“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中,即包含了祖上创办私塾时的宗旨,虽是必须遵循的家规,却因其反清意识绝不可对外泄露的。三味书屋因由鲁迅引起人们注意后,自然对“三味”的含义产生了兴趣。当有人问及寿洙邻时,彼以“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答之,也就是以三种味道来形容读三种古籍作为解释。但此说令许多人感到难以信服和认同。因为典出《三国志·董遇传》中的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原本就是旨在教人珍惜光阴,勤奋读书的意思,何必又要改“三余”为“三味”,用味道来形容古籍来劝人读书呢?还有人怀疑像寿镜吾这样一位饱学秀才———“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鲁迅语),怎么会用“肴馔”、“肉酱”之类来形容读书?(醢系肉或鱼剁的酱)如果是饭馆或酒馆的匾还说得过去,用作书屋之匾,这解释似乎牵强了。另外也有考证“三余”为“公余、饭余、茶余”的,更有引经据典,探究到宋代李淑《邯郸书目》中的:“诗书味之太羹(古代祭祀时用的肉汁)、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为书三味。”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一块“三味”的匾被演绎出五花八门这么多的味道,这恐怕是先祖们始料未及的。


岁月流迁,光阴似箭。看到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状况,我感到应该阐明真相。而如今也不必再墨守家规,对祖训三缄其口了。于是我投书《绍兴鲁迅研究专刊》详述了我自幼在“三味书屋”里接受启蒙教育以来,耳濡目染所了解的一切。尤其是我祖父镜吾公、父亲寿涧邻、伯父寿孝天不止一次所训告“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的“三味精神”,自幼便在我脑海中所留下的深刻印象。


“三味”的本义不应掩盖


在探索三味的含义中,不少仁人付出了艰辛努力,进行调查和分析,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归结到劝人珍惜光阴和认真读书,种种解释都无可厚非。但此三味非彼三味也,从尊重史实的角度出发,我觉得应实事求是还“三味”本义,而不应任之以讹传讹,甚至演变到掩盖了三味书屋的创办形成和发展、办学宗旨,以及坐堂执教人等等的本来面貌。


学海无涯,探索亦无止境。近日我从浩如烟海的方志古籍中,又了解到有关“三味”新的情况,兹补记于下:清初顺治年间一位官至文林郎的甘肃人士“王了望”,因不堪宦场倾轧而辞官隐居乡间,晚年曾为人题写过一幅中堂和两条对联,在那幅中堂上赫然写的竟也是“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推算起来,要比三味书屋的形成早160多年!可见,由镜吾公口授家传下来的这三句祖训确有出处。想必是当初韵樵公曾见到过,心有灵犀相通而引起同感,遂借来用作“三味”的内容。

味书屋是晚清绍兴府城内著名私塾,鲁迅12岁至17岁在此求学。所谓“三味”,是取“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之义。

关于三味书屋中“三味”的多种说法

如前所述,“三味”的原意“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中,即包含了祖上创办私塾时的宗旨,虽是必须遵循的家规,却因其反清意识绝不可对外泄露的。三味书屋因由鲁迅引起人们注意后,自然对“三味”的含义产生了兴趣。当有人问及寿洙邻时,彼以“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答之,也就是以三种味道来形容读三种古籍作为解释。但此说令许多人感到难以信服和认同。因为典出《三国志·董遇传》中的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原本就是旨在教人珍惜光阴,勤奋读书的意思,何必又要改“三余”为“三味”,用味道来形容古籍来劝人读书呢?还有人怀疑像寿镜吾这样一位饱学秀才———“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鲁迅语),怎么会用“肴馔”、“肉酱”之类来形容读书?(醢系肉或鱼剁的酱)如果是饭馆或酒馆的匾还说得过去,用作书屋之匾,这解释似乎牵强了。另外也有考证“三余”为“公余、饭余、茶余”的,更有引经据典,探究到宋代李淑《邯郸书目》中的:“诗书味之太羹(古代祭祀时用的肉汁)、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为书三味。”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一块“三味”的匾被演绎出五花八门这么多的味道,这恐怕是先祖们始料未及的。

岁月流迁,光阴似箭。看到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状况,我感到应该阐明真相。而如今也不必再墨守家规,对祖训三缄其口了。于是我投书《绍兴鲁迅研究专刊》详述了我自幼在“三味书屋”里接受启蒙教育以来,耳濡目染所了解的一切。尤其是我祖父镜吾公、父亲寿涧邻、伯父寿孝天不止一次所训告“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的“三味精神”,自幼便在我脑海中所留下的深刻印象。

味书屋是晚清绍兴府城内著名私塾,鲁迅12岁至17岁在此求学。所谓“三味”,是取“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之义。

关于三味书屋中“三味”的多种说法

如前所述,“三味”的原意“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中,即包含了祖上创办私塾时的宗旨,虽是必须遵循的家规,却因其反清意识绝不可对外泄露的。三味书屋因由鲁迅引起人们注意后,自然对“三味”的含义产生了兴趣。当有人问及寿洙邻时,彼以“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答之,也就是以三种味道来形容读三种古籍作为解释。但此说令许多人感到难以信服和认同。因为典出《三国志·董遇传》中的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原本就是旨在教人珍惜光阴,勤奋读书的意思,何必又要改“三余”为“三味”,用味道来形容古籍来劝人读书呢?还有人怀疑像寿镜吾这样一位饱学秀才———“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鲁迅语),怎么会用“肴馔”、“肉酱”之类来形容读书?(醢系肉或鱼剁的酱)如果是饭馆或酒馆的匾还说得过去,用作书屋之匾,这解释似乎牵强了。另外也有考证“三余”为“公余、饭余、茶余”的,更有引经据典,探究到宋代李淑《邯郸书目》中的:“诗书味之太羹(古代祭祀时用的肉汁)、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为书三味。”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一块“三味”的匾被演绎出五花八门这么多的味道,这恐怕是先祖们始料未及的。

岁月流迁,光阴似箭。看到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状况,我感到应该阐明真相。而如今也不必再墨守家规,对祖训三缄其口了。于是我投书《绍兴鲁迅研究专刊》详述了我自幼在“三味书屋”里接受启蒙教育以来,耳濡目染所了解的一切。尤其是我祖父镜吾公、父亲寿涧邻、伯父寿孝天不止一次所训告“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的“三味精神”,自幼便在我脑海中所留下的深刻印象。

  • 关于“三味”,有两种说法:

          其一是前人对读书感受的一种比喻,“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三种体验合称为“三味”。 
      其二是“三味”出自宋代李淑《邯郸书目》:“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为三味。”这是把诗书子史等书籍比作佳肴美味,比喻为很好的精神食粮。

  • 拓展:关于三味书屋

  •        三味书屋是清末绍兴城里著名私塾。鲁迅12岁在这里求学,塾师是寿镜吾老先生。三味书屋,是三长间的小花厅,本是寿家的书房。寿镜吾老先生在此坐馆教书长达六十年。 

          “三味书屋”原题“三余书屋”,取《三国志》裴松之注,引董遇言:“为学当以之余,冬者发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意示人们应把握时间,努力学习。 
      书屋易主寿氏后,书屋主人兼塾师寿镜吾先生的祖父寿峰岚又引苏轼“此生有味在三余”的诗句,将“余”字改为“味”字。 
      而寿镜吾老先生之孙寿宇先生在他写的文章中则是这么说的:“我不止一次地从我祖父寿镜吾的口中,听到解释三味书屋的含义。祖父对‘三味书屋’含义的解释是‘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 



三味书屋的三味指菜根香、布衣暖、词书滋味长。

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


三味书屋的三味指什么
三味书屋的三味指的是:读书之味、学识之味和人生的趣味。详细解释如下:读书之味 在三味书屋中,读书是首要的活动。这里的“三味”中的第一味,便是读书之味。在古代的私塾、书院中,学子们通过诵读经典,品味文字间的含义,领略书中的智慧与知识。读书带来的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一种精神的滋养。...

三味书屋的三味是哪三味
三味是以三种味道来形象地比喻读诗书、诸子百家等古籍的滋味,分别是经味、史味、诸子百家味。三味书屋是晚清绍兴府城内著名私塾,也是鲁迅12岁至17岁求学的地方,位于都昌坊口11号。塾师寿镜吾(晚署镜湖),是一位方正、质朴和博学的人。他的为人和治学精神,给鲁迅留下难忘的印象。

三味书屋是指哪三味?
三味是以三种味道来形象地比喻读诗书、诸子百家等古籍的滋味。读经味如稻粱 读史味如肴馔 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xī hǎi)(醢系肉或鱼剁的酱)

三味书屋的三味是哪三味
1、《三味书屋》的三味是以三种味道来形象地比喻读诗书的滋味。其中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xī hǎi)这三味。2、说起三味书屋,那是清末民初绍兴城内有名的私塾,原名为“三余书屋”,取自裴松之《三国志注》中的一句话“为学当以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

“三味书屋”中的“三味”是指什么?
一般对三味书屋的解释是:“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经,指四书五经;肴馔,指鱼肉之类的荤菜;醯是醋,醢是肉酱,借指调味品。总起来的意思是读书既是生活所必需,又极有味。这主要是根据宋代李淑《邯郸书目》:“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为书三味。”书...

三味书屋的三味是哪三味
三味书屋的三味有三种说法:1、前人对读书感受的一种比喻,“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三种体验合称为“三味”。2、“三味”出自宋代李淑《邯郸书目》:“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为三味。”这是把诗书子史等书籍比作佳肴美味,比喻为很好的精神食粮。3、借用...

三味书屋的三味指什么?
三味书屋的三味指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三味书屋是寿峰岚先生创立的私塾,原名三余书屋,是先生授意儿子寿韵桥把原购房时所带一块“三余书屋”匾上的余字改为味字,这才有了今天的三味书屋。改匾时先生就将这三句话作为私塾的办学方针,以此为世代相传的祖训家规。三味...

三味书屋中的三味指什么?
1、“三味”是以三种味道来形象地比喻读诗书、诸子百家等古籍的滋味。幼时听父兄言,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为三味。”)“三味”的说法三味书屋塾师寿镜吾次子寿洙邻曾解释说:“三味是以三种味道来形象地比喻读诗书、诸子百家等...

三味书屋的三味是哪三味
三味书屋的“三味”指的是读书的三重境界或三种体会,具体为:1. 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2. 读经味在醰醰,读史味在激烈,读诸子百家味在沉著。3. 读经味在根底,读史味在剪裁,读诸子百家味在行动。这三种境界或体会,表达了读书的不同层次和收获。首先,...

"三味书屋"的"三味"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清末绍兴城里著名私塾。鲁迅12岁在这里求学,塾师是寿镜湖老先生。三味书屋,是三长间的小花厅,本是寿家的书房。寿镜吾老先生在此坐馆教书长达六十年。 “三味书屋”之味:鲁迅先生在他的散文名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面所提到的“三味书屋”,在浙江绍兴城内...

宁波市15582021820: 三味书屋中的三味指的是哪三味? -
征临施尼: 1.古人有三种说法:其一是前人对读书感受的一种比喻,“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三种体验合称为“三味”;其二是“三味”出自宋代李淑《邯郸书目》:“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为三味....

宁波市15582021820: 鲁迅的私塾“三味书屋”中的“三味”是指的哪三味? -
征临施尼:[答案] 三味书屋的由来 ,先祖定居绍兴后,至高曾祖父寿峰岚时,在绍兴偏门外镜湖边开了个“寿同升”酒店,以酿酒为业.后因地方贪官及地霸的敲诈勒索,最终使酒坊的经营难以为继,只好关门歇业.于是峰岚公便萌发了设立私塾兴办学堂的想法,一为...

宁波市15582021820: 三味书屋具体指哪三味1.读《经》:味如稻梁2.读《史》:味如肴馔3.读《子》:味如? ?求第3味是什么? -
征临施尼:[答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三味”,历来不尽一致,现试作寻绎:“三味书屋”原名“三余书屋”.“三余”指“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裴松之注《三国志·魏志·王肃传》)意思无非是劝勉学子利用...

宁波市15582021820: 三味书屋是哪三味呀 -
征临施尼: 味书屋是晚清绍兴府城内著名私塾,鲁迅12岁至17岁在此求学.所谓“三味”,是取“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之义. 关于三味书屋中“三味”的多种说法 如前所述,“三味”的原意“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

宁波市15582021820: 三味书屋的“三味”是指哪三味? -
征临施尼: 没有真正的三味,鲁迅只是写出读书的感觉.

宁波市15582021820: 三味书屋的三味指什么? -
征临施尼: 三味书屋是当时绍兴城里著名的私塾,鲁迅先生童年时曾在这儿学习.一般对“三味书屋”的解释,都说是以三种味道来形象地比喻读《诗》、《书》、诸子百家等古籍的滋味,而寿镜吾老先生之孙寿宇先生在他写的文章中则是这么说的:“我不止一次地从我祖父寿镜吾的口中,听到解释三味书屋的含义.祖父对'三味书屋'含义的解释是'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寿镜吾老先生说:“'布衣'就是老百姓,'布衣暖'就是甘当老百姓,不去当官做老爷;'菜根香'就是满足于粗茶淡饭,不羡慕、不向往于山珍海味的享受;'诗书滋味长'就是认真体会诗书的深奥内容,从而获得深长的滋味.”据说,这是寿镜吾老先生的父亲寿韵樵亲手拟定的,要子孙认真体会,身体力行

宁波市15582021820: 三味书屋中的“三味”指哪三味 -
征临施尼: 三味书屋原为三余书屋.何为三余?此名取意于三国时董遇的话.据《三国志·魏志·王肃传》注引所载,董遇常劝学生充分利用“三余”时间读书.所谓“三余”,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取名三余大概是希望...

宁波市15582021820: 三味书屋中指的是那三味 -
征临施尼:[答案] 三味书屋是以三种味道来形象地比喻读《诗》、《书》、诸子百家等古籍的滋味,'三味书屋'含义的解释是'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布衣'就是老百姓,'布衣暖'就是甘当老百姓,不去当官做老爷;'菜根香'就...

宁波市15582021820: 三味书屋是哪三味? -
征临施尼: http://www.ht88.com/article/article_15794_1.html或一种解释:“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三种体验合称为“三味”;“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为三味.”这是把诗书子史等书籍比作佳肴美味,比喻...

宁波市15582021820: 三味书屋中三味指什么? 答得好给分. -
征临施尼: 三味书屋是清末绍兴城里著名私塾.鲁迅12岁在这里求学,塾师是寿镜吾老先生.三味书屋,是三长间的小花厅,本是寿家的书房.寿镜吾老先生在此坐馆教书长达六十年. 古人有两种说法:其一是前人对读书感受的一种比喻,“读经味如稻...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