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建设者的故事

作者&投稿:尉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边疆建设者的小故事~

1970年11月,冬日的一列火车把100多个萧山青年送上了北上的征程。那年,我的母亲19岁,父亲23岁。 在火车站送行的时候,大家还没感觉到离开家人的那种悲伤的情绪,甚至还有一种兴奋、期待在里面。直到火车开动了,离开家乡越来越远,大家才渐渐地悲伤起来,有人哭了,大家也跟着哭开了。北方多是面食,在北方用发粉做馒头也很难,那里的水源是冰块,先是用麻袋把冰块装回来,然后一边用火烧一边揉面粉,一不小心,很有可能又冻上了。 筑路,是那个时候主要的工作。虽然父母都不知道他们在10年里,筑了多少路,筑的路名是什么,但是风华正茂的年纪里,有着他们自己的激情。

白杨象征着那些坚强的边疆建设者那麽下面这些事物各象征什么样的.

当代“白杨” ——“感动中国”的大学生徐本禹。徐本禹只是一个平凡的大学生,而且正在做的,也是极为平凡的事——像许多志愿者一样,在贵州的一个乡村小学支教。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来自山东聊城农村的贫困大学生,正以他质朴得还带着泥土芳香的那份平凡,感动着千千万万的人们。徐本禹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激发了人们对献身西部的建设者的崇敬之情。

事迹:

徐本禹,男,山东聊城人。华中农业大学的在读研究生,2004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徐本禹出生于山东聊城的一个贫穷的农村家庭,他的父亲教了一辈子小学,最多的时候每月能拿到270元的工资,最少的时候一个月只有十几元,直到2003年转为正式教师后基本工资才到了800元。这点工资几乎就是全家的收入来源。1999年,徐本禹成为华中农业大学的一名学生。2003年,徐本禹以372分的高分考取了本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然而,2003年4月16日,徐本禹却作出了让所有人大吃一惊的决定:放弃攻读研究生的机会,去贵州省大方县大水乡大石村支教。2005年,徐本禹返回华中农业大学读研。


边疆建设者都有谁?求名字,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边疆建设者都有谁?求名字,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一定是名字!多谢!... 一定是名字!多谢! 展开  我来答 6个回答 #热议# 网文质量是不是下降了? 匿名用户 2011-03-09 展开全部 在内蒙古乌梁素海地区,一场开发边疆、建设边疆的宏伟战斗、正在朝气蓬勃地进行着。 乌梁素海,方圆数百里,象...

请问边疆建设者遇到过什么困难,至少300字
回答者:1005154590-四级2010-3-421:35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组建于1954年,承担着国家赋予的屯垦戍边的职责,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行管理内部的行政、司法事务,在国家实行计划单列,是中央一级预算单位。兵团从成立后,以转业官兵为基础,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大中专毕业生、复员...

新疆建设者
这“诗意”不是别的,是作者热情歌颂的不畏艰苦创业的精神,它不仅表现在那位旅客身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培育下一代边疆建设者的精神上。正是这浓郁的诗意,扣动着读者的心弦,使人对那扎根边疆的崇高精神境界产生敬仰之情。二、对明线和暗线的处理这篇散文有两条线索。明线写白杨,先简笔勾画白杨高...

新疆建设者的感人事迹 急!!!
曾祥花告诉笔者,作为青年志愿者,他服务期限是3年,如今已在团场工作了4年。他心已定,不回去了,决心在兵团教育战线工作一辈子。周发金,10年奉献林草不言悔 怀揣着对西部的渴望和梦想,1997年毕业于重庆万州农业学校的周发金,已在一六六团林管站工作了近10个年头。谈到初来疆时的感受他说,当...

求关于建设者的作文题!急!!!
关于边疆建设者的作文 解答:白杨 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天和地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晰,都是浑黄一体.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那就是沿着铁路线的一行白杨树.每隔几秒钟,窗外就飞快地闪过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爸爸,”大孩子摇着...

新疆建设者的故事(简单的)
这两天我和学生学习《白杨》这篇课文。这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讲的是一位在新疆工作的父亲,回内地接将要上小学的两个孩子,在返疆的火车上,向孩子们讲戈壁滩上的白杨,以树喻人,歌颂了扎根西部的建设者博大的胸怀。文章表面上写的是白杨,实际上写的是人,内容含蓄,意义深刻。课文的重点是...

新疆建设者的艰苦生活和劳动环境
面对中国发展史上这一彪炳千秋的辉煌史诗,我们悉心聆听一个个亲历者、奉献者的故事,把珍藏在他们心中的一串串发光的记忆记录下来,把我们民族的雄壮灵魂书写下来。 为此,我们组建了近30人的报道团队,其中十几名文字和摄影记者,走出北京,走上高原,寻找那些曾见证青藏铁路步步艰辛的决策者、设计者、建设者,去感受他们的...

写一段赞美边疆建设者的作文
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天和地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晰,都是浑黄一体。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那就是沿着铁路线的一行白杨树。每隔几秒钟,窗外就飞快地闪过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爸爸,”大孩子摇着他的腿,“你看那树多...

夸祖国建设边疆的建设者或保卫者100字
石油工人为了祖国建设的需要。哪儿需要他们,他们就在哪儿住下,他们一到了这些荒原、野地就投入到热火朝天的创业劳动中去。机器声、人声、歌声、欢笑声,打破了这儿的寂静。哪儿洋溢着建设的足音,哪儿就闪耀着他们的身影。不管烈日炎炎让人心悸,不管冷雨飘飘令人寒蝉,祖国建设者们总是在为辉煌蓝图激扬...

赞扬边疆建设者500只字
新疆,原是没有山,没有水,没有人烟的戈壁。但自从那里出现了一棵又一棵白杨树后,那里变得格外美丽,富饶。这一棵棵白杨树是谁?那就是边疆建设者。他们就像白杨树一样,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高大的白杨树像披挂着哗哗响的青铜铠甲的巨人,傲岸的凝视着人间,默默的守护着人间。那些边疆建设...

东营市18456133894: 边疆建设者的事迹有哪些啊?边疆建设者的事迹有哪些? -
阮云阿莫:[答案] 当代“白杨” ——“感动中国”的大学生徐本禹.徐本禹只是一个平凡的大学生,而且正在做的,也是极为平凡的事——像... 感动着千千万万的人们.徐本禹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激发了人们对献身西部的建设者的崇敬之情. 事迹: 徐本禹,男,山东聊...

东营市18456133894: 扎根边疆建设者的故事 -
阮云阿莫: 掩卷沉思.我敬佩生命力顽强的白杨,敬佩他们服从需要,哪需要他们,他们就在哪儿很快的生根发芽的精神.但我更敬佩默默无闻的边疆建设者,敬佩他们那种用自己的汗水和坚持不懈的信念去建设边疆的精神.他们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写到这里,让我想起现在生活幸福的孩子,他们不仅不能接管边疆建设者这种重大的任务,就连边疆的艰苦生活都接受不了,更何况还要去建设边疆. 现在,每当我看到白杨,就会想起扎根边疆的建设者……

东营市18456133894: 边疆建设者的小故事cvxcvcxvcxvxc -
阮云阿莫:[答案] 1970年11月,冬日的一列火车把100多个萧山青年送上了北上的征程.那年,我的母亲19岁,父亲23岁.在火车站送行的时候,大家还没感觉到离开家人的那种悲伤的情绪,甚至还有一种兴奋、期待在里面.直到火车开动了,离开家乡越来...

东营市18456133894: 边疆建设者的故事,100字以内.急急急急 -
阮云阿莫: 青藏铁路10万建设雄师中,活跃着一支“红色娘子军”,她们就是由中铁十一局26名女职工组成的排轨生产队伍,被誉为“进入生命禁区的雪莲花”.这群来自“鱼米之乡”的姑娘们,笑言“困觉半梦半醒、吃饭不觉饿饱、不知是男是女”,却创造了高原排轨日产量世界纪录,荣获“天下五一劳动奖状”和“天下五一巾帼奖”等多项荣誉.“

东营市18456133894: 边疆建设者的故事500字左右.最后要赞扬他,用上哪儿·····?
阮云阿莫: 设者人民解放军是那么的伟大.哪儿需要他,他就在哪儿出现.不管是风沙还是雨雪,不管是严冬还是酷暑,他们总是毫无怨言地驻守在祖国边疆,不后悔,也不后退....

东营市18456133894: 边疆建设者的小故事 -
阮云阿莫: 1970年11月,冬日的一列火车把100多个萧山青年送上了北上的征程.那年,我的母亲19岁,父亲23岁. 在火车站送行的时候,大家还没感觉到离开家人的那种悲伤的情绪,甚至还有一种兴奋、期待在里面.直到火车开动了,离开家乡越来越远,大家才渐渐地悲伤起来,有人哭了,大家也跟着哭开了.北方多是面食,在北方用发粉做馒头也很难,那里的水源是冰块,先是用麻袋把冰块装回来,然后一边用火烧一边揉面粉,一不小心,很有可能又冻上了. 筑路,是那个时候主要的工作.虽然父母都不知道他们在10年里,筑了多少路,筑的路名是什么,但是风华正茂的年纪里,有着他们自己的激情.

东营市18456133894: 边疆建设者的故事 -
阮云阿莫:[答案] 当代“白杨” ——“感动中国”的大学生徐本禹.徐本禹只是一个平凡的大学生,而且正在做的,也是极为平凡的事——像许多志愿者一样,在贵州的一个乡村小学支教.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来自山东聊城农村的贫困大学生,正以他质...

东营市18456133894: 西部大开发边疆建设者的感人故事,快,急, -
阮云阿莫:[答案] 工程处政委陈勇告诉记者:“建设一方就要造福一方,是我们每个官兵共同的西部情结.”他们先后完成的120余个国家大中型建设项目,见证了他们帮助西部各族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个个感人故事.几年前,该处承建了云南迪庆机场...

东营市18456133894: 关于边疆的建设者的故事,字越少越好.(如丝绸之路张骞) -
阮云阿莫: 文成公主和藩

东营市18456133894: 边疆建设者的资料,故事!!!3月7号之前!!急急急~~~~~~~~~~!!!
阮云阿莫: 1959年春,党中央根据新疆的情况和要求,决定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从湖南、湖北、江苏、安徽等省动员一部分青壮年来新疆参加建设. 3月11日,哈密迎来了第一批来自安徽的支边青壮年5000人.接待委员会为了使支边青年能吃到大米、...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