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成语出自论语?

作者&投稿:凤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出自论语的成语有哪些?~

言而有信——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慎终追远——终:人死;远:指祖先。旧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后也指谨慎从事,追念前贤。
小大由之——指用途可大可小。  
贫而乐道——家境贫穷,却以获得知识、懂得道理为乐事。
精益求精——精:完美,好;益:更加。好了还求更好。
告往知来——告诉了这一点,就可以知道另一点。比喻能明了事物的因果同异的关系,据此知彼。
众星拱北——拱:环绕,拱卫;北:指北极星。天上众星拱卫北辰。旧指有德的国君在位,得到天下臣民的拥戴。
北辰星拱——北辰:北极星;拱:环绕。北极星高悬不动,群星四面环绕。旧时比喻治理国家施行德政,天下便会归附。后也比喻受众人拥戴的人。
一言以蔽之——蔽:遮,引伸为概括。用一句话来概括。《
三十而立——指人在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
而立之年——人到三十岁可以自立的年龄。
不惑之年——不惑: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为40岁的代称。
知命之年——知道自己命运的年龄。指50岁。《
耳顺之年——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指60岁的代称。
从心所欲——按照自己的意思,想怎样便怎样。
犬马之养——供养父母的谦辞。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书,大部分记言,小部分记事,只有极少数篇章称得上是比较完整的文章。全书20篇,共512章,约15000多字。篇与篇、章与章之间没有内在联系,篇名无义,用的是每篇开头的几个字。如《学而篇第一》就是取“子曰:‘学而时习之’”的“学而”。
《论语》的基本思想也就是孔子的基本思想。孔子的政治思想是保守的,哲学思想是唯心的。但是,社会的发展,各种现实的原因,对他也不无影响。《论语》也记下了他思想中一些有积极意义的东西,例如薄赋敛、举贤才、节用、爱人、使民以时、有教无类、不信鬼神等。尤其是他的教育经验、学习经验、写作经验、生活经验和诗论,更值得我们重视。《论语》中许多十分精辟的格言,正是这些可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论语》在文学史上颇有影响。它的文学性主要是语言富于形象,往往用极简练的言词写出人物的神情语态和性格特征。

言而有信:指和朋友交往的时候,说话要有信用,要说到做到。语出《论语·学而》:“子夏日:‘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温故知新:指温习旧的知识,获得新的体会。语出《论语·为政》:“子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温习;故,旧(的知识)。原指“如果能通过温习旧的知识而学到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就可以当老师了”。 见义勇为:指见到合乎正义的事情就勇敢地去做。语出《论语。为政》:“子日:‘见义不为,无勇也。”’义,符合道义的事;为,做。原指“见到符合道义的事情却不去做,是没有勇气的”。 是可忍,孰不可忍: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以容忍的?指绝不容忍。 语出《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是,这个;孰,什么。八佾之舞,是只有周天子才能欣赏的,而季氏作为大夫,却在家里欣赏这种舞蹈,这是对天子的大不敬,孔子对此极为愤怒。 既往不咎:指对过去做错的事情不再追究。 语出《论语·八佾》:“子日:‘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既,已经;往,过去;咎,责备,加罪。原指“事情已经成功,就不要再去解释了;事情已经做到,就不要再去劝止了;事情已经过去,就不要再追究了”。 尽善尽美:好极了,美极了。 语出《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韶》,乐曲名。这是孔子赞美《韶》的话。 见贤思齐:指见到贤明的人,就应该想向他看齐。语出《论语·里仁》:“子日:‘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思,想要;齐,看齐。原指“见到贤明的人就应该向他看齐,见到不贤明的人就应该在内心反省自已(是否有和他相同的缺点)”。 朽木粪土:比喻不堪造就的人或无用的东西。 语出《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寝,子日:‘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枵也。”’朽木。烂木头;粪土,脏土臭泥。原指“孔子看到学生宰予白天睡觉,(一气之下)说:‘烂木头是不能被雕琢的,脏土烂泥垒成的墙是不能被粉刷好的。’” 三思而后行:指经过多次考虑才去做。 语出《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季文子,孔子的学生。 文质彬彬:用于形容举止文雅。 语出《论语·雍也》:“子日:‘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文采;质,实质。野,鄙俚;史,浮夸;彬彬,配合得当。原指“质朴胜过文采,就会鄙俗;文采胜过质朴,就会浮夸,文采与质朴要配合适当(既不鄙俗,也不浮夸),这样以后才能成为君子”。 举一反三:比喻从一件事情语出《论语·述而》:“子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反,类推;隅,角。原指“如果学生没有达到内心想理解却不能理解,口中想表达却无法表达的状态,孔子是不会开导启发他的。孔子教人认识四个角的东西,举一个角的东西为例。让他类推另外三个角,如果他不能类推,就不再教他”。乐以忘忧:指高兴就忘记了忧愁。 语出《论语·述而》:“子日:‘发愤患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原指“因发愤学习而忘记吃饭,因高兴快乐而忘记忧愁,连自己将要老去都感觉不到”。 任重道远:担子很重,道路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语出《论语·泰伯》:“曾子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待价而沽:旧时比喻文人等待时机出来做官,现在泛指等待高价出售。语出《论语·子罕》:“子贡日:‘有美玉于斯,匮而藏诸?求善价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沽,出售。原指“子贡问孔子:‘现在这里有一块美玉。是放在匣子里珍藏起来呢,还是等待高价卖出去?’孔子说:‘卖了吧!卖了吧!我等着买家呢。”’ 后生可畏:青年人敢想敢做,可以超过他们的前辈,值得敬畏。 语出《论语·子罕》:“子日:‘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后生,后辈;畏,敬畏。原指“年轻人值得敬畏,哪里知道后来的人不如现在的人呢?” 侃侃而谈:现在用来形容说话从容不迫。 语出《论语·乡党》:“孔子……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侃侃,说话和颜悦色的样子。原指“孔子在朝廷上,与地位稍低的大夫说话时,和颜悦色”。 过犹不及:做事过分和赶不上一样,都是不好的。 语出《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日:‘师也过,商也不及。’日:‘然则师愈与?’子日:‘过犹不及。”’过,过分;不及,赶不上。原指“子贡问孔子,师和商二人相比哪个更贤惠,孔子说:‘师这个人做事太过火,商这个人做事不充分。’子贡说:‘这么说来师更好一点吧?’孔子说:‘做事过分和赶不上一样。”’ 成人之美:指成全别人的好事善行。后来也指帮助别人实现其愿望。 语出《论语·颜渊》:“子日:‘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美,美德;恶,不好的想法、恶习。原指“君子成全别人的美德,不成全别人的恶习,小人正好相反”。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所不喜欢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语出《论语·颜渊》:“子日:‘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欲,希望;施,施加。原指“是自己所不喜欢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察言观色:通过观察别人的言语、脸色来揣摩他的心意。 语出《论语·颜渊》:“子日:‘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达者,通达之人。原指“通达的人,内心正直、崇尚正义,善于通过观察别人的言语、脸色来揣摩他的心意,从思想上愿意对别人退让”。 欲速则不达:指过于性急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 语出《论语·子路》:“子夏问政于孔子,子日:‘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迭,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欲,想要;速,快。原指“学生子夏向孔子询问治国的方法。孔子说:‘不要求快,不要只看眼前的小利益。性急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只注重眼前的小利则难成大业。”’ 怨天尤人:指受了挫折或出现问题后,只是一味抱怨天,归罪于别人。 语出《论语·宪问》:“子日:‘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尤,归咎,归罪。原指“不被当世者重用却不抱怨上天,不被当权者所知却不怪罪他人。下学人事,上知天命,只有天能了解我啊!”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指没有长远的打算,随时都会发生忧患。 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小不忍则乱大谋:指如果在小事情上不忍耐就会破坏大的计划。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日:‘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原指“花言巧语会败坏德行道义,小事情上不忍耐就会破坏大的计划”。 当仁不让: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积极主动,不谦让。 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日:‘当仁不让于师。”’当,面对。原意是指(学生本应该对老师谦让)如果遇到仁义的事情就要抢着去做,不用谦让老师。 道不同,不相为谋:如果原则信仰不一一样,就不必在一起商议。 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道,原则、信仰;谋,商议。 既来之,则安之:指(自己)既然来了,就要安下心来。 语出《论语·季氏》:“子日:‘……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既,已经;来之,使之来;安之,使之安。原指“远方之人如果不服从统治,就通过加强本国的文教道德把他们吸引过来。已经使他们来了,就要使他们安心”。 血气方刚:指年轻人精力旺盛,容易冲动。 语出《论语·季氏》:“子日:‘君子有三戒,……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方,正在;刚,直,这里指容易;中动。原指“君子有三种行为必须克制……等他到了壮年,正是容易冲动的时候,就要克制自己不争斗”。 道听途说:指传闻的、没有根据的说法。 语出《论语·阳货》:“子日:‘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涂”通“途”,道路。原指“在路上听到的说法,又在路上传给别人,这是有德之人所鄙弃的”。 患得患失:指对个人利害得失看得太重。 语出《论语·阳货》:“子日:‘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患,害怕。原指“鄙夫在官职还没有得到的时候,生怕得不到,得到后又怕失去。如果他怕失去官位,就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 出自《论语》的成语还有:不亦乐乎;巧言令色;三省吾身;君子不器;周而不比;多闻阙疑;述而不作;诲人不倦;用舍行藏;暴虎冯河;三月不知肉味;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克己复礼;和而不同;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一以贯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教无类;分崩离析;祸起萧墙;色厉内荏;饱食终日;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

1、不耻下问;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的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论语·公治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不得其死;指人不得善终。《论语·先进》:"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3、不亦乐乎;《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现在常用以表示事态发展到极顶的程度,也表示"淋漓尽致"的意思。
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担任那种职务,就不考虑那方面的事情,语出《论语·泰伯》
5、从心所欲;随自己的心意,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6、当仁不让;语本《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朱熹注:"当仁,以仁为之任也;虽师亦无所逊。言当勇往而必为也。"后来泛用"当仁不让"表示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积极主动地去做,不应该推委。
7、恶衣恶食;粗劣的衣食。《论语·里仁》:"士致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8、发愤忘食;用功学习,努力工作,忘记了吃饭。《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爰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女,同"汝",你;爰,何。)后泛用以形容十分勤奋。
9、犯上作乱;犯上:触犯长上;作乱:指造反。《论语·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10、割鸡焉用牛刀;宰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做小事情不必费大力气或大材不能不用。《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也作"杀鸡焉用牛刀"。
1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匠要把活儿做好,首先要使工具精良,语出《论语·卫灵公》。
12、好行小惠;惠:同"慧",聪明。原指好耍小聪明。《论语·卫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后也指爱施小恩惠。
13、后生可畏;后生;年轻人,后辈;畏:这里指敬服。年轻人很容易超过老一辈,他们是可敬畏的。《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后多用此称赞有志气有作为的年轻人。
14、诲人不倦;诲:教导。教人时不嫌疲劳。形容教导特别耐心。《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5、惠而不费;惠:施惠,给人以好处;费,耗费。施惠于人,自己又无所耗费。《论语·尧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后来常用以形容有实利而不多费钱财。
16、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人皆知。《论语·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程注"圣人设教,非不欲人家喻而户晓也。"
17、见义勇为;看到了争议的事情就奋勇地去做。语本《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18、举一反三;比喻从懂得的一点,类推而知道其他的,形容善于类推,能触类旁通。语本《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19、理屈词穷;利用站不住脚,无话可说。《论语·先进》:"是故恶夫佞者"朱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词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

《论语》首创的成语,指后世沿用《论语》原书文字,保留原有语法结构而形成的成语。

(1)不亦乐乎 出自《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周而不比 出自《为政》:“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3)每事问 出自《八佾》:“子入太庙,每事问。”

(4)不亦乐乎《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6)陈力就列《论语·季氏》:“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7)成人之美《论语·颜渊》:“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8)恶衣恶食《论语·里仁》:“士之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9)苗而不秀《论语·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温故知新
不耻下问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出自《论语》里面的成语有哪些?
不亦乐乎、犯上作乱、一日三省、行有余力、言而有信、精益求精、三十而立、不惑之年、从心所欲、因材施教、《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学而》:行有余力...

与论语有关的成语
与《论语》有关的成语有不耻下问、愚不可及、斐然成章、后生可畏、温故知新、慎终追远、金声玉振、见义勇为、行不由径、举一反三、既往不咎、任重道远等。不耻下问:出自于《论语·公冶长》,意思是遇到困惑的事情的时候,要恭敬地请教比自己年轻的或者地位比自己低贱的人,并不是一件可耻的...

论语中的四字成语,并写出自哪一句?
1、【任重道远】任:负担;道:路途。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出处】《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2、【巧言令色】巧言:花言巧语;令色:讨好的表情。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出处】《尚书·...

出自论语的成语及解释
【出自】:《论语·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译文】:孔子说:“《关雎》这首诗快乐而不放荡,悲哀而不悲伤。”2、不耻下问 【解释】: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出自】:《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译文】:...

求出自论语和孟子中的十个成语
2、始作俑者,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意思为开始制作俑的人,泛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3、万仞宫墙,出自《论语.子张》,意思为随便听来的话,又随便传说出去,那是不能修德的事;4、患得患失,出自《论语.阳货》,意思为担心得不到,或者对得到的东西担心失去。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很重;5、里...

请写出几个出自《论语》的成语,并选择其中一个造句。
出自《论语》的成语:一息尚存——一息尚存,此志不容稍懈。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 不愠,不亦君子乎?巧言令色——巧言令色,鲜矣仁!言而有信——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众星拱月——为政以...

出自论语的成语173个
出自《论语》中的173个成语如下:1、论语乡党篇:侃侃而谈、鞠躬屏气、屏气凝神、适可而止、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论语先进》篇:三复斯言、不得其死、言必有中、登堂入室、过犹不及、理屈词穷、一日之长、春风沂水、沂水弦歌、沂水舞雩。2、论语颜渊篇: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死...

写出出自《论语十则》中的成语(至少6则)
小结论语十则成语。 ——不亦乐乎,温故知新,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善而从,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不亦乐乎 3温故而知新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见贤思齐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8任重道远 1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不耻下问;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的或职位比自己低...

出自《论语》的27个成语典故,值得收藏
有一天,孔子故意问子贡:“你和颜回相比,到底哪个强一些呢?”子贡回答说:“我怎么敢和他比呢”他闻一知十,我呢,闻一知二。”孔子点头说:“你不如他,我也不如他啊。”这段话在《论语·公冶长》中有记载。7.【举一反三】[出处]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

出自论语的成语有哪些
出自论语的成语有哪些  我来答 2个回答 #热议# 作为女性,你生活中有感受到“不安全感”的时刻吗?zjj20062008 2017-01-05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zjj20062008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采纳数:9112 获赞数:105412 教师资格证; 计算机二级 向TA提问 私信TA 关注 展开全部 1、【犯上作乱】《学而》:“...

烟台市19111508186: 20个出自论语的成语 -
蹉物雷帕: 1、【犯上作乱】犯:干犯.封建统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义. 【出处】《论语·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2、【巧言令色】巧言:花言巧语;令色:讨好的表情.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出处】《尚书·皋陶谟》:“何迁...

烟台市19111508186: 求__出自《论语》中的成语,20个, -
蹉物雷帕:[答案] 1、【犯上作乱】犯:干犯.封建统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义.【出处】《论语·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2、【巧言令色】巧言:花言巧语;令色:讨好的表情.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出处】《尚书·皋陶...

烟台市19111508186: 写出几个出自论语的成语. -
蹉物雷帕: 1、不耻下问;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的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论语·公治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不得其死;指人不得善终.《论语·先进》:"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3、不亦乐乎;《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现在常用以表示事态发展到极顶的程度,也表示"淋漓尽致"的意思.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担任那种职务,就不考虑那方面的事情,语出《论语·泰伯》 5、从心所欲;随自己的心意,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6、当仁不让;语本《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朱熹注:"当仁,以仁为之任也;虽师亦无所逊.言当勇往而

烟台市19111508186: 从《论语》中演化出来的成语有哪些?它们各出自论语中的哪一条? -
蹉物雷帕:[答案] 好多的,你要自己去看,看完论语,你就知道了.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巧言令色)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举一反三)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

烟台市19111508186: 写出出自《论语》的成语三个 -
蹉物雷帕:[答案] 必有我师;任重道远,择善而从

烟台市19111508186: 出自论语中的成语有哪些 -
蹉物雷帕: 一息尚存——一息尚存,此志不容稍懈.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 不愠,不亦君子乎? 巧言令色——巧言令色,鲜矣仁! 言而有信——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

烟台市19111508186: 出自论语的成语(3个) -
蹉物雷帕:[答案]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怨天尤人

烟台市19111508186: 出自论语的成语20个以上要有成语的解释,除了书上的 -
蹉物雷帕:[答案]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愿意做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2不耻下问: 不以向比自己的学识差或地位低的人去请教为可耻 3饱食终日: 指吃饱了反整天什么正经的事也不干 4不悱不发:《论语·述而》 不到学生而又不说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 ...

烟台市19111508186: 出自《论语》的成语有多少? -
蹉物雷帕:[答案] 孔子的成语有: (1) 犯上作乱:“不好犯上,而好作乱,未之有也.”(《学尔篇》)释: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这种人从来没有过. (2) 巧言令色:“巧言令色,鲜矣仁!”(《学尔篇》)释:花言巧语,伪善的面貌,...

烟台市19111508186: 出自论语,孟子,庄子,史记,汉书,各5个成语 -
蹉物雷帕: -约2830个字. 与孔子有关的成语常见的 白云中学孙娟 1、色厉内荏sè lì nèi rěn 〖释义〗色:神色,样子;厉:凶猛;荏:软弱.外表强更,内心虚弱. 〖出处〗《论语•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穿窬之盗也与.” 2、言不及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