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认识孝文帝改革

作者&投稿:佐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看待孝文帝的改革?~

1)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

北魏官吏旧无俸禄,中央官吏按等级得到战争中获得的财物和劳动人口,地方官只要上交一定数量的租税和绢帛等实物,就可以任意搜刮百姓,结果吏治黑暗,贪污成风,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后果,直接威胁到北魏政权的稳定。为澄清吏治,巩固统治,484年,实行俸禄制。诏书说:“故宪章旧典,始班俸禄。户增调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为官司之禄。均预调为二匹之赋,即兼商用。”(《魏书·高祖纪》)俸禄制就是由国家征收统一的租调,筹集禄银,按级别高低发给官吏,不许官吏自筹。同时将班行俸禄与严惩贪赃紧密地联系起来,规定了在“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死”的严厉惩治措施。孝文帝实行的俸禄制,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整顿吏治、惩办贪污,使北魏吏治状况开始明显好转,为北魏政权进行各方面的改革提供了一个比较有利的政治局面,成为推动北魏王朝走向兴盛的重要因素。史书曾称颂孝文帝时代“肃明纲纪,赏罚必行,肇革旧轨,时多奉法”(《魏书·良吏传序》)是符合当时实际情形的。

(2)推行均田制

北方自西晋后期八王之乱、永嘉之乱以来兵戈不息,百姓流亡,以致“千里无烟”,土地大量抛荒,政府控制着大量的无主荒地,这就使得均田制的推行成为可能。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国家赋税收入,485年,冯太后、孝文帝采纳大臣李安世的建议,颁布均田令,推行均田制。即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平均分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不种则由政府收回。同时,鼓励开垦荒地,发展生产。均田制的推行影响深远:首先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获得了无主的荒地,农民有了安居乐业的可能,生产积极性提高,同时大片荒地被开垦出来,粮食产量不断增加,从而积极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其次,均田制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并未触动封建地主利益,一方面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另一方面促进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从根本上巩固了北魏的统治;再次是均田制的推行极大地推动了北方内迁各族改变原先落后的游牧生活而向封建农民的转化,推动了这一时期北方民族大融合高潮的出现;还有,均田制对后代田制也有很大影响,先后为北齐、北周、隋、唐所沿用,施行时间长达三百多年。这一制度的选择、推行为中国封建鼎盛时期的出现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教学建议:均田制的推行是各项新制中的重点内容和中心内容,建议教师结合教材【历史纵横】中的史料,让学生首先了解均田制的具体内容,继而分析均田制的实质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是北魏政权的经济基础,是其他新制推行的出发点。

(3)设立三长制

为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强化对地方的控制,486年,朝廷采纳大臣李冲的建议,实行三长制。规定:五家设一邻长;五邻设一里长;五里设一党长,选择本乡“强谨”的人充当。三长制是北魏基层行政组织。其职责是检查户口,征收赋税,征发兵役和徭役,推行均田制。三长制的推行一是健全了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体制,保证了国家对人民有效地控制,二是有利于推行均田制。

(4)推行新的租调制

在实行三长制的同时,颁布与均田制相适应的新的租调制。规定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粟二石,帛或布一匹。这一制度使农民负担大为减轻,许多受庇于豪强的农民也纷纷转向政府,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这些改革措施以发展生产,缓和矛盾,巩固政权为目的,形成了以均田制为中心的一整套政治经济制度。这些制度彼此影响,互相作用,有力促进了北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北魏的政权,为孝文帝后期推行更深层次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教学建议:引导学生具体分析每一项新制实施的影响,把握各项措施之间的内在联系,说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

孝文帝崇尚中国文化,实行汉化,禁胡服、胡语,改变度量衡,推广教育,改变姓氏并禁止归葬,提高了鲜卑人的文化水准。是西北地区各民族陆续进入中原后民族融合的一次总汇,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1)、改革的背景:
面对民族融合的趋势,为了加强对各族人民的统治,北魏孝文帝接受汉族地主的建议实行改革。
(2)、改革的主要内容。
经济上:实行均田制。485年,北魏颁布了均田令,以封建国家的名义对土地实行分配和调整。这是影响相当深远的一项重要措施。从北魏开始,直至隋、唐,均田制的具体内容虽有某些变化,但这项制度却基本沿袭下来。均田制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一种形式。均田制把一些荒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这对社会秩序的安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
政治上:整顿吏治。制定俸禄制度,杜绝官吏贪赃枉法。迁都洛阳和采用汉族统治阶级的政治制度。这两项措施均有利于北魏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文化上: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孝文帝下令鲜卑族采用汉姓,改穿汉服,学说汉话,提倡同汉族通婚,这就从姓氏、服装、语言、婚姻等方面清除了鲜卑族和汉族的隔阂,达到鲜卑族和汉族进一步融合的目的。
(3)、评价:
北魏孝文帝在这次改革中的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他是中国古代史上一位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他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锐意改革,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对于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的评价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在今天56个民族的大家庭里,已经没有了一个独立的鲜卑族。究其原因,是因为孝文帝的改革使鲜卑族丧失了勇武之气,导致了北魏的衰落和鲜卑族的消亡;因此,对这些措施的施行应予以否定。另一种观点认为: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尽管使鲜卑族不再独立存在,但是,却促进了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交流与合作,增强了相互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进程。因此,应给予肯定。

评价历史事件的标准:看是否顺应历史潮流,是否推动社会的进步。

孝文帝改革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促进了民族的汇聚。孝文帝改革是对东汉末年以来,各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后民族大融合的一次总结,是继魏晋南北朝时期“五胡”汉化之后的第二次民族大融合。它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各民族融合的结果,反过来又促进了以鲜卑族为中心的北方各族融入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大群体的发展趋势。孝文帝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放弃自己民族的旧俗,毅然进行改革,对于加强中央集权,促进北方各民族融合,发展社会经济文化起了重要作用。

所以说,孝文帝不愧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


“世界上最长的人造运河”魏孝文的皇帝拓跋宏是英雄还是罪人?
因此,南迁的籍贯改为河南洛阳。二十年正月,孝文帝迈出了中国化进程中最彻底的一步,把家从拓跋改为元氏郡。所有的老英雄,包括鲜卑和北方其他民族,都改了姓,如巴巴、大西、孙叔、邱、卜刘氏、陆、何、独孤、刘、何楼。鲜卑和汉族姓氏的区别已经消除。同时,孝文帝以行政手段敦促鲜卑人与汉人通婚,并下令清河崔宗...

案例分析怎么写?
2、 难点:正确认识民族大融合的含义。 教学突破 1、 教学突破: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是北方民族大融合趋势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 2、 难点突破:民族融合不是汉化、民族同化。 板书设计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一、北方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 1、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2、 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 ...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即使在封建国家的分裂时期,也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北方社会经济,从东汉末年开始,经历了破坏——恢复——再破坏——再恢复的几次起落。其中,西晋末年和十六国时期,破坏非常严重;而从北魏统一北方以后,特别是魏孝文帝改革之后的这一段恢复时期,又最值得注意。有必要把这次破坏和恢复作一番粗略的分析。八王之乱,继之以流民起义和长时期的若干民族...

隋朝建工历程
材料题 2005江苏 汉朝与唐朝的民族政策 问答题 2005上海 北魏孝文帝改革 单选题 2005上海 匈奴的西迁与汉人的南移 材料题 年份和地区 考点内容 题型 2006全国 汉唐时期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材料题 2006四川 隋唐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材料题 2006天津 三省六部制 单选题 2006重庆 ...

痴情总被无情误,北魏孝文帝钟情皇后,为何皇后移情“假宦官”?_百度知 ...
太和23年,也就是公元499年,孝文帝去世,作为北魏最有作为的皇帝,年仅33岁却被自己出轨的皇后活活气死,不知是该感叹他的深情还是该感叹他的悲情,索性帝王最后还是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哪怕到最后他也痴心不悔。他留下遗诏:“皇后久乖阴德,自绝于天,若不早有所为,恐成汉末故事。吾死之后,...

北方民族对中原文化的不同态度
13. 如果没有从258年到386年的一个半世纪的过程,北魏的建立可能是不可能的。同样,如果没有从道武帝到献文帝近百年对中原文化的广泛吸收,孝文帝彻底的中国化改革将成为无源之水。14. 在中原的北方民族中,拓跋鲜卑人成为接受中原文化的典范,这与他们在此之前两个半世纪对中原文化的接触和了解密切...

“怎样正确认识各民族在祖国发展中的作用”不得少于三百字?
在我国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民族,就是一直受到华夏族歧视的犬戎族,在中原先进经济文化的影响下,通过商鞅变法,一跃而成为战国时期的强国,完成了统一六国的任务,推动了我国历史的向前发展。南北朝时期,鲜卑族建立的北魏,在统一北方后,经过孝文帝改革,逐步强盛起来,促进了北方经济...

初一历史题一道(答对追加10分)
北魏孝文帝改革,推行均田制; 隋唐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重视生产工具的革新,重视兴修水利; 北宋王安石变法中的农田水利法,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明清统治者调整生产关系,鼓励生产,如明朝的“一条鞭法”、康熙的“更名田”、雍正的“摊丁入亩”的赋税制度,都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认识: 封建经济的特点是自然经济,这种...

唐朝到底是不是属于汉人王朝
而《旧唐书》和《新唐书》中则称唐朝皇族李氏是李耳(老子)的后代。北周时期,奉行关陇集团的本位政策,李氏被赐胡姓“大野氏”。北周末年,隋文帝恢复其为李氏。 隋朝在大业年间,由于隋炀帝滥用国力与三征高句丽的失败,导致隋末发生民变。李渊见天下大乱,隋朝灭亡的形式不可扭转,于是生出取而代之...

急求初一上册历史、政治的经典试题
19、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 C ①迁都洛阳 ②学汉话,穿汉服 ③改用汉姓 ④于汉人通婚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④ 20、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又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杰作是:C A、 希腊雅典神庙 B、埃及金字塔 C、中国秦始皇陵兵马俑 D、巴比伦的“空中花园” ...

裕民县18759184032: 如何正确认识孝文帝改革 -
蓟委贝瑞:[答案] 对于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的评价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在今天56个民族的大家庭里,已经没有了一个独立的鲜卑族.究其原因,是因为孝文帝的改革使鲜卑族丧失了勇武之气,导致了北魏的衰落和鲜卑族的消亡...

裕民县18759184032: 谈谈你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认识! -
蓟委贝瑞:[答案] 孝文帝崇尚中国文化,实行汉化,禁胡服、胡语,改变度量衡,推广教育,改变姓氏并禁止归葬,提高了鲜卑人的文化水准.是西北地区各民族陆续进入中原后民族融合的一次总汇,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1)、改革的...

裕民县18759184032: 我们怎么看待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汉化. -
蓟委贝瑞: (2013·宜昌)南北朝时期,极大地顺应了我国北方“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等民族大交融趋势的政治改革家是北魏孝文帝. (2014·十堰)“胡人汉服、汉人胡食”反映了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凸显了这一...

裕民县18759184032: 孝文帝改革起到了什么作用,怎么评价孝文帝? -
蓟委贝瑞:[答案] 1.改革前以畜产品为主,改革后学会了农业生产技术,使农产品成为他们主要的粮食.2.改革前后后在生产技术上和生活习俗上进行了完善,促使了民族融合,使得汉族文化得以推广.3.改革前在人们思想上没有尊老,养老的意识,改革后使鲜卑族人尊...

裕民县18759184032: 评价孝文帝的改革 -
蓟委贝瑞: 不同意,因为: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有胆识的改革家.1他的改革顺应历史潮流,促进中原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水乳交融,传统的汉文化得到更大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2北魏孝文帝的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使少数民族在语言、服饰、风俗习惯上逐渐与汉族趋同;同时使中原文化得到丰富.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彼此影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等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之中.

裕民县18759184032: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作用是什么?怎样评价孝文帝改革? -
蓟委贝瑞:[答案] 内容: ①实行均田制; ②迁都洛阳; ③采用汉统治阶级的封建统治政策; ④实行汉化政策 作用: ①使北方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②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进程,促进民族大融合; 评价: 孝文帝改革,顺应历史发展...

裕民县18759184032: 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北魏社会政治盛衰的一大关键.从多元的视野重新审视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其价值与意义的判断,人言言殊,莫衷一是.材料一  时... -
蓟委贝瑞:[答案] (1)第一小问的原因,依据材料一“时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盖欲使土不旷功,民罔游力,雄擅之家,不独膏腴之美;单陋之夫,亦有顷亩之分”可以得出原因是豪强兼并;存在大量无主荒地;农民流亡逃散.第二...

裕民县18759184032: 如何评价北魏孝文帝和他的改革 -
蓟委贝瑞: 意义: 1、经济的复苏和繁荣:农业:荒地得到开垦,粮食产量提高,人口增加,耕作技术提高,畜牧业发达;手工业:民间和官办手工业发展快,绢布产量增加且工艺精湛,北方青瓷出现;商业:洛阳出现许多大市场,货源充足,交易活跃,...

裕民县18759184032: 如何看待孝文帝一律改行汉制这一做法 -
蓟委贝瑞: 北魏孝文帝改革是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锐意改革,采取一系列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为各民族的融合创造了条件.

裕民县18759184032: 简单的评价下孝文帝的改革
蓟委贝瑞: 孝文帝拓跋宏的一系列改革,推动了北魏王朝政治和经济的向前发展,促进了鲜卑族同汉族的融合,使得鲜卑族进一步汉化.因此魏孝文帝可称为是鲜卑骄子,是个开明君主,在各个民族融合,互学先进经验,推动历史发展方面,做过很大贡献.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