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到底是不是属于汉人王朝

作者&投稿:哀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唐朝是不是属于汉人的王朝,就说李式皇帝~

这个问题很复杂。

李渊是隋炀帝的姨表兄弟,北周明帝的明敬皇后、李渊生母元贞太后、隋文帝文献皇后等,分别是鲜卑贵族独孤信的长女、四女、七女等。李渊曾深受隋炀帝重用,李渊的生母、皇后、一个儿媳均为鲜卑人。

鲜卑族是我国北方阿尔泰语系游牧民族,其族源属东胡部落,兴起于大兴安岭山脉。我们曾经引以为自豪和骄傲的大唐朝,实际上是鲜卑族和汉族共同创造的一个伟大王朝,是草原狼性格和华夏文明精粹的伟大结晶,达到了古代华夏文明之巅。就像 “汉承秦制”那样,唐朝是唐承隋制。李唐王朝继承了隋朝皇族,尤其是隋皇族女系母统的强悍鲜卑性格。

从性格血统上,李唐王朝的开国皇帝和初期君主都是胡化了的汉人和鲜卑贵族女性的混血儿。

唐朝是汉文明没错,判断一个朝代算什么文明,是要以总体文化而论,不是以皇帝个人血统而论。而且唐朝皇帝自我认同是中原人中原文化,使用汉制汉字,主体民族是汉族,汉族居于统治地位,唐朝自然就是汉文明。虽然当时应该叫唐人才对。
比如:泰国吞武里王朝,开国的吞武里大帝,是来自中国潮州的华人郑信,别说泰国皇族,就是整个泰国,都有过半华人血统。越南北部曾经有千年是中国领土,通用汉字,拜孔子,中式风格建筑。新加坡97%都是汉人。
但是他们不是汉文明,他们国家意识里,不是把自己当汉族,更不认为自己是汉文明,新加坡反而是严重西化,极其反华的国家。美国不追求血统,反而近百年来,都是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国家认同感很强,意识形态高度发达。

扩展资料:
唐朝的文化: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三元及第,都诞生于唐朝,即公元622年的状元孙伏伽(一说651年的颜康成),和781年三元状元。

唐朝最令人瞩目的文学成就可谓是唐诗,自陈子昂和“初唐四杰”起,唐朝著名诗人层出不穷,盛唐时期的李白、杜甫、岑参、王维,中唐时期的李贺、韩愈、白居易,晚唐时期的李商隐、杜牧是其中的几个代表诗人。
他们的诗作风格各异,既有对神话世界的丰富想象,又有对现实生活的细致描写,既有激昂雄浑的边塞诗,亦有沉郁厚重的“诗史”,还有清新脱俗的田园诗。这些诗作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学的杰出代表。
后世宋、明、清虽仍有杰出诗人出现,但律诗和古诗的总体水平都不如唐朝,使得唐诗成为了中国古诗不可逾越的巅峰。《全唐诗》收录数量最多的大城市为洛阳、长安、金陵。 [235-236]

唐朝的文化、制度、社会特点几乎全部承袭隋朝,唐朝的李家皇亲和隋朝的杨家皇亲更有亲戚关系,唐朝在一定程度上是隋朝的伸展,故历代史学家常把它和隋朝合并成“隋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汉族

唐朝是汉人王朝。

唐朝皇族出自陇西李氏,一说十六国的西凉开国君主李暠是其远祖,在当时李氏家族也是北魏关陇集团的重要成员。 陇西李氏从秦代开始就是著名的武将军人世家,涌现过西汉飞将军李广和秦国名将李信等著名将军。

而《旧唐书》和《新唐书》中则称唐朝皇族李氏是李耳(老子)的后代。北周时期,奉行关陇集团的本位政策,李氏被赐胡姓“大野氏”。

北周末年,隋文帝恢复其为李氏。 隋朝在大业年间,由于隋炀帝滥用国力与三征高句丽的失败,导致隋末发生民变。李渊见天下大乱,隋朝灭亡的形式不可扭转,于是生出取而代之的念头。

大业十三年(617年)五月,唐国公李渊于晋阳以尊隋之名起兵,一路势如破竹,十一月占领长安,拥立代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即隋恭帝。李渊自任大丞相,进封唐王。

义宁二年(618年)三月,隋炀帝死,五月,杨侑禅位于李渊,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国号“唐”,改元武德,定都长安,隋朝灭亡。杨侑降为酅国公,置居长安,次年五月去世。此后,李渊册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次子李世民为秦王,四子李元吉为齐王。

扩展资料:

唐朝贞观之治:

秦王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为了争夺皇位而斗争,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了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控制长安。李渊深知形势,于是禅让帝位,成为太上皇。李世民继位,是为唐太宗。唐太宗李世民下令修葺洛阳都城,号称洛阳宫,李世民在位时期都洛阳前后共计11年。

唐太宗从隋末民变中认识到群众的力量,吸取隋灭教训,重视百姓生活;留心吏治,选贤任能,知人善用,从谏如流,重用魏征等诤臣;采取了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一系列治世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较为安定的局面。

并大力平定外患,尊重边族风俗,促进了民族融合,稳固边疆,唐太宗则被四方诸国尊为“天可汗”。

在其执政的贞观年间(627年-649年),在君臣的共同努力之下,出现了一个政治较为清明、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安定、武功兴盛的局面,史称“贞观之治”,是为唐朝的第一个治世,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厚实的经济基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朝



希望你们能看到最后。
唐朝鲜卑论最早源头是朱熹的话,《朱子语类》中云:【唐源流出于夷狄,故闺门失礼之事,不以为异。】上世纪民国大师陈寅恪,便引朱熹这句话,进一步发千年之新论,相继提出了「唐朝河北胡化论」「李白西域胡人说」。
【唐代河北问题必于民族及文化两端注意,方能得其真相所在也。……一为其人之氏族本是胡类,而非汉族;一为其人之族氏虽为汉族,而久居河朔,渐染胡化,与胡人不异。前者属于种族,后者属于文化。质言之,唐代安史乱后之世局,凡河朔及其它藩镇与中央政府之问题,其核心属于种族文化之关系也……其民间社会亦未深受汉族文化之影响,即不以长安、洛阳之周孔名教及科举仕进为其安身立命之归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夫以一元非汉姓之家,忽来从西域,自称其先世于隋末由中国谪居于西突厥旧疆之内,实为一必不可能之事。则李白其人本为西域胡人,绝无疑义矣;其父之所以名客者,始由西域之人其姓名不通于华夏,因以胡客呼之,遂取以为名;六朝隋唐时代蜀汉亦为西胡兴贾区域”,至入中国方改李姓也。】——《李太白氏族之疑问》
陈先生主张李唐皇族并非出官方说法的凉武昭王李嵩之后,也不是其自称的陇西李氏,而可能是赵郡李氏破落户冒名。
而师从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等民国大师的另一位民国大师刘盼遂,则相继写就《李唐为蕃姓考、续考、三考》,力主李唐皇室先人为胡人,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掀起一场关于李唐族源的大讨论。王桐龄、萨孟武、朱希祖等学者都曾前后参与讨论。
陈寅恪与吕思勉、钱穆、陈垣被称为上世纪的“前辈史学四大家”,随着年代推移,更成为历史学界被奉若神明的泰斗级人物。
从此当了一千多年汉人千古明君、不世英雄的大唐太宗皇帝李世民,及其子孙一众大唐皇帝,甚至还有诗仙李太白,就在许多人的认知中莫名其妙被改了户口本,变成了胡人。
前辈史学家的贡献是必须敬重的,但他们的历史局限性也是必须正视的,谬误同样也是要予以批判与否定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才是论史治史者正确的态度。如吕思勉的“岳飞军阀论”就长年被诟病,如今已经被史界彻底否定了。
陈寅恪先生在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政治史文化史方面的各种创见,如“关陇集团”的提出,特别是「北朝胡汉之分,在文化而不在种族」这一精妙论述,皆是真知灼见。但他同样也不可避免有其时代局限性,比如很著名的一例,就是陈寅恪坚决反对汉字简化,坚决反对书籍报刊从竖排改为横排。因此他许多版本的文集,至今皆遵其遗愿,繁体竖排。此见解是否正确,相信自有公论。
同样,陈寅恪的「唐朝河北胡化论」「李白西域胡人说」,也只是证据极不充分的一家之言。
其一,李唐皇室的血统。

毋庸讳言,过去几千年的封建帝制时代,一直都是父权制社会,因此对某个王朝、某个家族、甚至某个具体个人的民族属性判别,按传统观念都是从父不从母,即父系决定论。——道理再简单不过,皇位和家族权利财富的传承皆来自于父系。很多朝代妇女甚至根本没有完整继承权。
显然这个问题上,并没有办法套用现代男女平权观念,去替古人纠正其三观。历史就是这样已经发生的事实,主观上可以不愿接受,但其客观确实存在。
从五胡乱华时代起,许多胡族王朝的皇帝都收纳了汉人后妃,生下皇子继承皇位,如此情形司空见惯,即使特别标榜“旗汉不婚”的满清王朝亦不例外。但这些有汉人血统的皇帝,其自身认同依然是胡族,而非汉人,他们治下的王朝也并没有因此就变成汉人王朝。
就以满清为例,而即使不举康熙帝玄烨生母佟氏(玄烨即位后改佟佳氏,辽东佟氏有汉人和汉化满人两种争议说法)的例子;嘉庆帝生母魏氏(即《还珠格格》中的令妃娘娘)也是确凿的汉人无疑。然而嘉庆帝并其子孙道光、咸丰、同治、光绪诸帝,仍是满人无疑,无论当时后世,同样没有任何人包括他们自己,会视其为汉人,或认可他们治下的满清因此变成了汉人王朝。
那么依据同样的标准,既然胡族皇帝并不会因为母系祖先是汉人、就因此被认为汉人;那么汉人皇帝又为什么会因为收纳了胡族后妃,子孙就因此也变成胡人呢?此论岂不是荒天下之大谬?持此论者,能够自圆其说么?
因此,李唐皇室的母系祖先,如窦氏,独孤氏,长孙氏虽为鲜卑后裔,但唐朝历代皇帝的汉家天子身份根本不用质疑。同样道理,如郑成功父亲是汉人,母亲是日本人,但他仍然是100%的中国人。郑成功开拓台湾,也和日本全无关系。

此外,从北魏孝文帝元宏汉化改革起,尽弃鲜卑族风俗语言服饰,鼓励鲜卑人和汉人通婚,全面汉化。其中虽经西魏-北周政权给汉人冠加胡姓的反复,但到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敕令尽弃胡姓,禁绝胡俗,光复汉统,到李唐王朝建立时已历时数十年。
如果按陈寅恪先生「北朝胡汉之分,在文化而不在种族」的论述,从孝文帝汉化起,到唐朝建立止,这世界上就再没有鲜卑人了。如唐初的皇后长孙氏、大臣长孙无忌、大将尉迟敬德,人家都早已经是汉人,拥有的也是汉人的文化和族群认知。
因此如果后世论者当真遵从陈先生的主张,以“文化决定论”为是,以“血统决定论”为非,又为何要不顾这些历史人物本来意愿,执着于证明他们是胡人呢?
其二,论所谓“李唐皇室胡俗说”。
连同朱熹最早提出的“李唐皇室闺门失礼说”,都被上世纪一些民国大师,当成了“李唐胡化论、胡人说”的重要论据。
可是自北魏以来,胡汉通婚极普遍,所谓胡化汉人、汉化胡人都常常混居一起。那么用隋唐皇族与胡姓通婚,或是沾染所谓“胡风”,来认定他们本身一定是出于胡族,岂非自相矛盾?
诸如唐太宗纳弟妇、唐高宗纳父妾、唐玄宗纳子媳这些事,本是统治者私德;包括唐朝公主相对开放的私生活;其实皆是华夏历朝亘古皆有,从春秋战国到秦汉南北朝,稍懂历史的,都知道例子不胜枚举……根本不足以证明是这是胡俗,或受所谓“胡风”影响。会如此认为的,只好说少见多怪。
还有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吮父乳事,
《史记》:周文王姬昌“龙颜虎肩,身长十尺,胸有四乳”,因此被周太王认为“吾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
可见古人对男性多乳症有崇拜,认为是圣人的象征。而《新唐书》:李渊“体有三乳,性宽仁”,亦可看做他作为开国帝王的异象。
李世民玄武门成败关键,在于就他以斩首战术挟制了李渊。英雄一世的李渊,临老千古艰难唯一死,忍下两子十孙惨死、自己被逼宫的奇耻大辱,亦或说出于王朝建立者与家长族长的立场,选择了顾全大局妥协,而不是为帝王尊严去鱼死网破。
让李世民省去了一番说服天下的周折与整合中枢的血腥,自然是意外之喜,难怪竟会喜极而泣,抱着李渊表演一番父子亲情,与所谓“胡俗胡礼”更全无关系。

其三:论所谓“河北胡化说”。
从初唐起,不断有突厥、契丹、回纥、高句丽、沙陀各部被迁入中原,其部酋为唐政府效力为唐将,中间也确实有过处置不当,后突厥回漠北复国这样的反复。
然则就总体趋势而言,一直是这些胡部被汉化,胡人被汉人融合,而从来不是相反。即使到唐末才迁入的西突厥沙陀人,经过五代几十年融合后,也彻底泯灭民族意识,和汉人毫无区别了。
而安史之乱后的河朔三镇,以地相传,父子相承,唐朝中枢不能干预其继承和内务,但毕竟还是汉人节度和兵士为主。
当地占绝大多数的汉人,在和内迁胡人的混居中,变得尚武轻文、不读诗书、桀骜不驯、强悍难治,所谓“尚攻战而不崇文教”,确是不假。
但他们的地域民族认同感一直是汉非胡,而不是当真变成了胡人。更不说河朔三镇同样还有大量的汉人士子,一样参拜孔庙,传承六经,参加朝廷科举。
陈寅恪先生以河北地域重武轻文,不重儒学,便大呼这是”汉人被胡化“之论,仿佛我汉人天生就不该尚武,就该用天灵盖去顶狼牙棒不成?以其魏晋史大家的身份,见识是不当至此。
对所谓“河北胡化说”,不妨反问,唐朝灭亡后经五代到宋朝建立,那些据说是“胡化了河北”的胡人怎么突然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唐末可没有再出个发布“屠胡令”的冉天王去杀光他们吧? 后周至北宋都领有河北,当地主体民族是汉人还是胡人?这是个常识。 甚至被契丹割去的幽云十六州,当地主体民族是汉人还是胡人?这还是个常识。

其实唐朝民族问题的真正缺憾根本不在河北,而是因为安史之乱导致河西陇右失陷,虽中途有归义军起义,宣宗复河湟,但很快就是残唐和五代兵乱,中原政权无暇西顾,汉人在当地不占优势,反而被吐蕃强制同化,即令人痛心的「汉人学作胡儿语,反向城头骂汉人」,这也是后来西夏得以成功立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然,“河西蕃化”是国力衰落和军事失败所致,和唐皇室的民族血统更加毫不相干。
其四,李唐皇室和帝国精英对胡人的态度。
不要单看那些“胡汉一家”纯为统战需要的朝廷官面文章,从各种细节上,可看出历代李唐皇帝都坚持汉本位思想,对胡人的轻视和警惕是一以贯之的。
如唐高宗李治之母长孙氏、祖母窦氏、曾祖母独孤氏,在一些血统论者眼里,他大约是个“汉人血统比例很低”的“准鲜卑人”了。而李治对胡人是什么态度呢?

二月,甲寅,上御安福门楼,观百戏。乙卯,上谓侍臣曰:“昨登楼,欲以观人情及风谷奢俭,非为声乐。朕闻胡人善为击鞠之戏,尝一观之。昨初升楼,即有群胡击鞠,意谓朕笃好之也。帝王所为,岂宜容易。朕已焚此鞠,冀杜胡人窥望之情,亦因以自诫。”
李治登楼观看民情,胡人们特意聚在一起踢球,想讨好他。而李治宁可把球烧了,也不给胡人可乘之机,“冀杜胡人窥望之情”。
攻灭东突厥后,帝国宰相魏征在朝堂议政时公然说“夫戎狄人面兽心,弱则请服,强则乱”,并举西晋令汉胡杂居中原,“伊洛之间,遂为毡裘之域”为前车之鉴。
李世民虽被诸胡部落尊为“天可汗”,但对胡人亦有清醒认识“戎狄人面兽心,一旦微不得意,必反噬为害。”
大唐是诗的帝国,帝国精英留下了大量以汉喻唐,誓平胡虏的不朽名篇,试举几例:
《前出塞九首》 杜甫: 驱马天雨雪,军行入高山。径危抱寒石,指落曾冰间。 已去汉月远,何时筑城还。浮云暮南征,可望不可攀。 单于寇我垒,百里风尘昏。雄剑四五动,彼军为我奔。 虏其名王归,系颈授辕门。潜身备行列,一胜何足论。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塞下曲》 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塞上曲》 戴叔伦: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出塞词》 马戴: 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度临洮。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儿缺宝刀。
《古从军行》 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当然还有最著名的《胡无人》 :
严风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坚胡马骄。 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嫖姚。 流星白羽腰间插,剑花秋莲光出匣。 天兵照雪下玉关,虏箭如沙射金甲。 云龙风虎尽交回,太白入月敌可摧。 敌可摧,旄头灭,履胡之肠涉胡血。 悬胡青天上,埋胡紫塞傍。胡无人,汉道昌。
哪怕李白写下了杀气腾腾的「履胡之肠涉胡血,悬胡青天上,埋胡紫塞傍,胡无人,汉道昌」,也被视而不见,实在失之武断了。
唐朝大诗人有胡人血统嫌疑的,元稹确是鲜卑皇族后裔,白居易可能是龟兹王族后裔,刘禹锡(可能)是匈奴后裔,不过唐朝时他们的家族都早已被同化了上百年、几百年。 所以他们依然是不折不扣的汉人,华夏本就以文明与认同分,从不单纯以血统论。

五、“唐朝鲜卑论”流传之用意。
陈寅恪先生是史学大家,却不是全能全知不会犯错的神灵。科技发展如此迅速,从前民国大师穷尽一生能翻阅到的资料,在今天信息爆炸时代俯拾可得,因此他们的许多结论,都有时代局限性,并不能盲目迷信。
吕思勉先生之“岳飞军阀论”如是,陈寅恪之于“河北胡化论”“李白胡人论”理应同样如是。

陈寅恪先生关于“河北胡化论”的论述,亦为今天网络上一小撮人拾其牙唾,长期散布,甚至进一步曲解散布为“唐朝鲜卑论”。
有些是不识者为人所欺,或因为对“民国大师”和“史学大家”的盲目迷信,以讹传讹;有些就不免是曲解历史,别有用心了。比如在陈寅恪先生《论唐高祖称臣于突厥事》一文,添加一句「李渊之先本为鲜卑杂胡,其家世为鲜卑破落户」,四处散布,笔者也曾为其所欺,对照原文才发现是恶意篡改。

唐朝时有影响甚大的著名高僧法琳,积极投身佛道之争,出于抵制道教发展的宗教目的,对李世民胡说“陛下并非老子李耳后人,而是胡人后裔”,被勃然大怒的李世民下狱,以讪谤罔上之罪,死于流放途中。

同样,今天竭力鼓吹“唐朝非汉人王朝论“的那些人,恨不得将从秦始皇到朱元璋都考证成胡人的那些人,其用心也无非也是和当年的法琳一般,醉翁之意不在酒,并非当真针对李世民子孙的血统,目的无非或为摧折华夏民族爱国热情和民族志气;或为异族王朝如蒙元满清的统治罪恶去辩解。才硬要将李世民和康熙乾隆等满清皇帝等同,将辉煌灿烂的大唐王朝和黑暗落伍的的满清王朝等同,故意搅浑水罢了。

唐朝李氏是具有鲜卑族血统的汉族人李世民家族与胡姓通婚,如唐高祖李渊的皇后为窦氏(魏孝文帝曾改胡姓为窦氏),李渊的父亲曾娶独孤氏为妻,李世民的皇后为长孙氏。连续三代的母系均为胡姓,可证明李世民先世绝非汉族。由上可见,李世民家族血统中确有少数民族基因。但是,考证李世民家族的民族问题不是写本文的目的,民族是一个历史社会范畴,而不是一个种族生理范畴。李世民家族在长期的民族同化过程中已经汉化了,即使李世民家族的血统中有少数民族的成分,但他们始终是以汉族统治者的身份从事政治活动,民族问题也没有在任何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政治生活。相反,正是这个具有少数民族血统的李世民,开创了中华民族的一段辉煌的历史,建立了影响世界的“贞观之治”。

不属于,属于北方鲜卑游牧民族。历史书有标注

当然是,想玩胡人版一滴血原则?那就别双标,下次记得问下元朝是不是高丽王朝,清朝是不是蒙古王朝。


为什么唐朝叫“唐朝”,汉朝叫“汉朝”?中国朝代的来历是怎样的?
蜀 因为四川古称蜀,221年,刘备在四川称帝,定都成都,历史上叫刘备建立的国家叫“蜀”。又因为刘备称自己为汉后裔,故又称蜀汉。吴 222年,孙权称帝,定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国号吴。因他的统治区域在长江下游江南一带,这些地方,古代属于吴王夫差所建的吴国。晋 265年,司马炎废魏帝,自称皇帝...

东汉与西汉究竟是两个不同的帝国,还是一个完整的朝代?
东汉与西汉两个朝代中间经历了十几年的断隔,虽然说后来刘秀又重新夺回了朝廷政权,建立了东汉,但刘秀在传统上只属于是刘邦的九世孙,而且其血缘关系单薄。刘氏子弟遍布在各地,而且势力越来越小,到刘秀这一辈只能是布衣平民。而后来之所以建国号为汉,只是为了更符合正统。1.西汉 公元前202年,西汉...

只有汉宋明三朝才是纯汉人朝代吗
商:商汤,据说是帝喾后代契的子孙,为商部落首领。帝喾是颛顼的儿子。周:周的始祖后稷,名叫弃。他的母亲是有邰(tái,台)氏部族的女儿,名叫姜原。姜原是帝喾(kù,酷)的正妃。秦:秦的祖先,是颛顼帝的后代孙女,名叫女修。所以,秦以前,全是皇帝后代,不用质疑汉人血统。汉:高祖是沛郡...

其中属于两汉时期的是
两汉时期即汉朝时期,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汉朝(前202—220年 ) 。

朝字五行
北周为土,含水 齐梁陈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隋(581-618)水(隋有坠落之意而属水)唐(618-907)土(唐有道路之意而属土)五代 (907-960)后梁梁为木 唐为土 晋为火 汉为水 周为土 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宋(960-1279)木元(1206-1368)金(金朝金人)明(1368-1644)火清(1616-1911)水...

汉朝是什么年代
汉朝是前202年—公元220年。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公元前206年刘邦被封为汉王,之后楚汉相争获胜建立西汉,汉初在消灭异姓王和诸吕之乱后政局趋于稳定。汉文帝、汉景帝相继休养生息开创文景之治,汉武帝即位后攘夷拓土,被称为汉武盛世,至汉宣帝时期国力达到极盛,史称孝宣...

汉族与汉朝有什么关系
汉族旧称汉人是因中国的汉王朝而得名,汉朝以前称“华夏”或“诸夏”。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是上古时期黄帝和炎帝部落的后裔,炎黄子孙。“汉”原指天河、宇宙银河,《诗经》云:“维天有汉,监亦有光。”汉朝是中国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期,汉族在这一时期得名,汉族由于文明程度较高,在中国各...

刘秀到底是不是继承了西汉王朝?
东汉之所以被认为是对西汉的继承,最主要是继承了西汉的一系列制度或者说秩序遗产。刘秀继位时,西汉已经灭亡17年了。这17年间,前14年被称作王莽所建立的“新朝”,说它“新”,是因为不同于旧的“汉”。王莽不费一兵一卒就取得了国家政权,然后要不切实际地把国家...

三国鼎立的时代,刘备的“汉”国算不算汉朝正统?
是不是也应该算作汉朝的延续?就连刘备本人从起事那天起,都口口声声称自己是中山靖王刘胜(汉景帝刘启之子,汉武帝刘彻异母兄)后裔,一直视自己为大汉的正统传承,而他之所以与曹操分庭抗礼,正是要像刘秀当年那样,匡复汉室。刘备与诸葛亮:志在匡复汉室 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到底属于怎样的一...

为什么我们现在叫做汉人,不叫唐人呢?
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之中,中国的朝代一直在更替的,但是他们不管是如何的更替,他们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中国,都是中国人。但是在唐朝的时候,中国也是属于很厉害的,李世民当时被称作天可汗。而为什么现在的中国人都称自己为汉人,而不是唐人呢?一般来说,汉族的前身就是我们的华夏民族,自从汉高祖...

柳河县18210897602: 唐朝 是汉人吗 -
原侦瑞素: 这个,父系氏族的话,是的,李氏是关陇贵族,八大柱国之一的李虎的子孙,但是他们世代娶鲜卑女子为妻,算是混血.但汉人认同和传承是不错的

柳河县18210897602: 唐朝是不是属于汉人的王朝,就说李式皇帝 -
原侦瑞素: 这个问题很复杂. 李渊是隋炀帝的姨表兄弟,北周明帝的明敬皇后、李渊生母元贞太后、隋文帝文献皇后等,分别是鲜卑贵族独孤信的长女、四女、七女等.李渊曾深受隋炀帝重用,李渊的生母、皇后、一个儿媳均为鲜卑人. 鲜卑族是我国北方阿尔泰语系游牧民族,其族源属东胡部落,兴起于大兴安岭山脉.我们曾经引以为自豪和骄傲的大唐朝,实际上是鲜卑族和汉族共同创造的一个伟大王朝,是草原狼性格和华夏文明精粹的伟大结晶,达到了古代华夏文明之巅.就像 “汉承秦制”那样,唐朝是唐承隋制.李唐王朝继承了隋朝皇族,尤其是隋皇族女系母统的强悍鲜卑性格. 从性格血统上,李唐王朝的开国皇帝和初期君主都是胡化了的汉人和鲜卑贵族女性的混血儿.

柳河县18210897602: 唐朝到底是汉族政权,还是胡人政权,亦或是胡汉杂交的 -
原侦瑞素: 唐是汉族政权,加上汉、晋、明都是. 胡汉混合政权应该是指魏晋南北朝,孝文帝推行的胡汉化政策,把首都从平成迁到洛阳. 历史上由胡人开辟的政权朝代有:北魏、后唐、后晋、后汉、辽(北宋时期外患之一)、元

柳河县18210897602: 有几个朝代是汉族人统治的 -
原侦瑞素: 从建立封建王朝开始,夏朝,商朝,周朝,秦朝,汉朝,晋朝,隋朝,宋朝,明朝. 至于唐朝,李氏虽然一直说自己是汉人,可唐代颜师古曾记载李世民汉人血脉只余5分.尤其说李治与李明达(晋阳公主,小名兕子)汉家血脉只留3分.可不管怎么说,唐朝皇室在国策上一直以汉人为自己的立场,就血统来说,李治以后皇室的嫔妃一直为汉人,血统也越来越近汉人.所以,我个人唐朝应该算汉人王朝.

柳河县18210897602: 唐朝是汉族建立的还是鲜卑人建立的?
原侦瑞素: 是鲜卑族建立的.历史上记载,李世民家族是关陇世袭大贵族,祖上是鲜卑族的.不过到了他那个时候,血统里有鲜卑族的成分,但是家族里也有汉族女子加入,是混血儿了吧.

柳河县18210897602: 历史上哪个朝代是汉人的天下? 都是谁建立的? -
原侦瑞素: 1,西汉,刘邦.2,新朝,王莽.3,东汉,刘秀.两汉之后,中原人便自称或被称为汉人!!! 3,曹魏,曹丕.4,蜀汉,刘备.5,东吴.孙权.6,西晋,司马炎.7,东晋,司马睿.8,南宋,刘裕.9,南齐,萧道成.10,南梁,萧衍....

柳河县18210897602: 中国有哪些朝代(朝廷)是被汉族以外的民族统治的?
原侦瑞素: 元朝与清朝是肯定的.还有辽、金也是非汉族. 唐朝有鲜卑的血统. 南北朝的卫与周也是非汉族的王朝. 隋炀帝应该也是一半的鲜卑人. 五代十国中像石敬瑭等等也是非汉族的王国.

柳河县18210897602: 唐、宋、元、明、清朝分别是哪个族的? -
原侦瑞素: 唐朝的开国皇帝李世民是个混血儿,但从父亲这一方看肯定是汉族,所以唐朝是汉族人;宋朝是汉族人,无论南宋还是北;元朝是蒙古人;明朝是汉族人;清朝是女真族

柳河县18210897602: 唐朝民族属性问题 -
原侦瑞素: 杨坚夺取政权之前,中国北方已经鲜卑化很久了.就和西罗马沦陷,落入日耳曼蛮族之手一样.唯一的区别是,中国北方发生了大逆转,而西罗马没有.除此之外,中国自古以文化立国,从来就没在血统上硬抠过.现代人都是吃饱了撑了.

柳河县18210897602: 唐朝 还有隋朝是汉族当权吗? -
原侦瑞素: 是,虽然皇帝是带有异族的血统,但是他们已经汉化了,是完全继承了汉人的知识文化,而且整个统治阶层也是汉族士大夫阶层,绝对是汉族当权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