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族的聚集地点,着装特色,饮食习惯,主要节目.急需

作者&投稿:毛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有:
1、春节: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俗称“过年”农历正月初一是一年的开始。
每到大年初一这天,人们便有了拜年、贴春联、挂年画、贴窗花、放爆竹、发红包、穿新衣、吃饺子、守岁、舞狮舞龙、挂灯笼等春节习俗。

2、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夜,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正月十五闹元宵。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3、清明节:清明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清明的前一天称寒食节,两节恰逢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桃红柳绿。寒食节的设立是为了纪念春秋时代晋朝“士甘焚死不公侯”的介子推。
清明节是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有踏青郊游的习俗。

4、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端午节的众多活动与纪念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屈原有关。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举行龙舟大赛。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杀菌防病等传统活动。

5、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是一年秋季的中间,因此称中秋节。中秋夜人们仰望如玉如盘的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中秋之夜赏月、祭月、吃月饼的传统习俗。

6、除夕:除夕是一年中最后一天,人民在这一天争取团圆,每到除夕家家户户阖家欢聚,全家围在一起吃年夜饭。除夕夜一起守岁,辞旧迎新,互相祝贺鼓励。当新年来临时点燃爆竹迎新年之意。

人口为28759人。

民族概况

我国的怒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碧江、福贡、贡山3县,兰坪、维西两县也有怒族聚居。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怒族人口数为28759。使用怒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各地语言差别很大,碧江、福贡、兰坪等地怒语互相不能通话。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大都使用汉文。

怒族自称“怒苏”(碧江),“誓阿怒”(福贡)和“阿龙”(贡山),是怒江和澜沧江两岸古老的民族之一。他们由早期居于今云南省福贡、贡山的土著与唐代“庐鹿蛮”的一部分发展而来。但各地怒族还保留着自称、本民族语言等特点。怒族地区从八世纪起,先后受云南的南诏、大理政权管辖,元、明以后属丽江纳西族木氏土司统治。从17世纪开始,怒族除受丽江纳西族木氏土知府所属维西康普土千总和叶枝土千总统治外,还受察瓦龙藏族土干总和喇嘛寺及兰坪菟峨白族罗姓土司的管辖。此外,迁入怒江地区的僳僳族头人也开始强占怒族土地,甚至掠夺怒族人当奴隶。辛亥革命后,1913年在兰坪县的营盘街设立怒俅殖边总局,先后设置菖蒲桶(贡山)行政委员公署及上帕(福贡)、知子罗(碧江)2个殖民公署;1918年,统一改为行政委员公署。1933年,国民党政府又将3个公署改为贡山、福贡、碧江3个设治局,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前。

社会经济

怒族很早就从事农业生产,至清代已经开始种植麦类和蔬菜,但仍猎禽兽以佐食,手工业也有了相当的发展。当时怒族已同外界发生密切的交换关系,以黄连到内地出售,内地的各族商人贩运食盐到怒江,彼此交换。1929年以后,碧江的知子罗、福贡的上帕等地辟为定期集市,铜币、纸币等货币开始流通,怒族中出现了一些季节性的小贩。目前怒族民间保存着少数的石刀、石斧,说明曾经历过石器时代。他们曾经以木、竹制锄作为农业生产的工具,直到16~17世纪开始使用铁制工具后,有些人还继续使用这种木、竹锄。

怒族最初使用的铁制工具是刀、斧。在刀耕火种落后耕作方式下,他们使用铁锄。后来才传入铁犁,实行犁耕。但山地耕作仍停留在刀耕火种或者锄耕阶段。贡山一区的怒族所用铁制工具曾受到纳西族和藏族的很大影响。

碧江怒族的农业耕作技术比福贡和贡山怒族都要粗放,早期的刀耕火种的落后耕作方式占着绝对优势,这种情况与落后的生产力水平是一致的。福贡地势、土壤都比碧江为好,又由于交通方便而便于购置农具。因而锄犁耕作技术比碧江先进。碧江、福贡和贡山三地的怒族生产力发展程度不同,土地制度有差异性,福贡地区的怒族个体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公有的土地保留较少,但仍保存着个体成员共同占有的集体耕地。贡山一区的怒族因受到藏族、纳西族的影响,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这里形成了以地缘联系为纽带的村社,在村社内部存在两种土地所有制:村社内未经垦耕的山地和森林属于村社所有;经过垦耕的土地归个体家庭长期占有。此外,还存在个体家庭间的共耕耕地。由于铁制工具在农业生产上的广泛使用,已能生产出一些剩余产品,从而使交换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当时已产生雇工,其工资分实物工资和货币工资两种。在怒族社会内外还出现了借贷关系,有实物和货币两种借贷,实物借贷多半是租借牲畜、粮食。同时已开始发生土地抵押和蓄奴现象。

建国前,怒族地区有的古老村寨还保存着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公社的某些特点。在以血缘为纽带的个体家庭成员间,保存不同形式的土地公有制和正在发展的个体土地私有制。碧江甲加、罗宜益的家庭公社保存的特点比较显著,他们曾以图腾作为共同的祖先。福贡怒族氏族血缘组织为“提其”,每个提其都出自一个共同的始祖。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若干近亲家庭成员集团“的康”。由于成员不断增加,在每个“的康”之下,又形成近亲兄弟关系“的拉”。“阿沙”是家族公社的领袖,负责处理公社内外的公共性事务,调解成员间的纠纷,对外代表公社处理公社间的事务。

建国前,分布在兰坪菟峨和少数散居在维西县的怒族人民,生产与生活水平与汉、白、纳西等族相似,早已进入封建社会。

新中国成立后,怒族人民获得了解放,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愿望,1954年8月成立怒江僳僳族自治区(包括怒族分布的碧江、福贡、贡山等县),1957年1月改为自治州。1956年10月1日,成立了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从怒族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区别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帮助怒族人民进行社会改革,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四十多年来,怒族地区生产不断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过去连一根铁钉也不会制造的贡山县,现已建起了农具厂,怒江州有了十几个行业的几十个厂矿企业。过去没有水利可言的山坡旱地,如今修凿了沟渠,开出了梯田,粮食产量成倍增长,以往崖陡路险,山封江锁,交通极为闭塞,现已修通了数条公路,修整了大量驿道,在江河上架起了钢索吊桥。怒族地区的文教卫生事业也有了较大发展,过去怒族地区文化非常落后,在国民党设治局统治怒江几十年,只培养出一、二十个怒族小学生,现在县有中学,大部分村都有小学,80%以上适龄儿童入了学。昔日怒族地区痢疾、伤寒、霍乱、天花十分流行,如今从州至县、乡、村已初步建立了医疗卫生网,基本上控制瘟疫疾病的流行,有效地保证了人民的身体健康。

文化艺术

怒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文化艺术。1957年初,发现了怒族古代绘画——洞穴壁画和崖画。洞穴壁画画在碧江县一岩洞的洞穴壁上,上有七幅图画,画中图形清晰可辨,如太阳、鱼鸟、牛马等,以红色颜料作画,笔画简炼,线条粗犷、形象生动。在一些石壁上也有这类崖壁画。据学者们推测,此画属史前的原始绘画艺术,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怒族诗歌大部分为即兴编唱,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族特点,其曲调有一定格律,内容广泛,形式完整,以琵琶、笛子、口弦、葫芦笙等伴奏。流传较广的有《祭猎神调》和《瘟神歌》。此外,还有反映农业生产的收包谷调,反映男女爱情的求婚调《婚礼歌》和表示悼念死者的哀叹调等。在民间传说中,流传较广的有《大力士阿洪》、《茂英充》等,描述了怒族的先民与大自然顽强斗争的故事。《瞎子求医》、《神仙草》等歌颂真、善、美,鞭挞残忍和邪恶,充分反映了怒族人民善良、互助、知恩必报的美德和对邪恶势力的憎恨。

怒族是一个喜爱歌舞的民族,其舞蹈内容十分丰富,大部分为模拟动物的活动形象,如猴舞、鸡舞、喜鹊舞、鸟王舞等,也有表现生活场景和反映生产活动的,如锅庄舞、洗衣舞、秋收舞、割麦舞等,此外还有琵琶舞、脚跟舞等。舞蹈动作粗犷豪放,敏捷有力,节奏鲜明。无论喜庆和哀怒,怒族人民都能用歌舞来表达真挚的思想感情。如在婚礼宴会上,老年人唱的《婚礼歌》,先从人类起源唱起,分为《创世》、《谈情》、《牧羊》、《剪毛》、《迎亲》等章节。

风俗习惯

怒族男女服饰多为麻布质地,妇女一般穿敞襟宽胸、衣长到踝的麻布袍,在衣服前后摆的接口处,缀一块红色的镶边布。年轻少女喜欢在麻布袍的外面加一条围裙,并在衣服边上绣上各色花边。男子一般穿敞襟宽胸、衣长及膝的麻布袍,腰间系一根布带或绳子,腰以上的前襟往上收,便于装东西。怒族男女都注意装饰,妇女用珊瑚、玛瑙、料珠、贝壳、银币等穿成漂亮的头饰和胸饰,戴在头上和胸前。耳上戴珊瑚一类的耳环,喜欢用青布或花头巾包头。男子蓄长发,用青色布包头,裹麻布绑腿,喜欢腰佩砍刀,肩挎弩弓和箭包。怒族主食为玉米、养子等。贡山北部怒族还从藏族那里学到种植青稞、燕麦,食青稞面。少数怒族受藏族生活方式影响,有时也吃酥油糌粑。副食除鸡、鱼、猪、羊、牛肉外,还有猎获的野味。怒族普遍喜欢吃饭菜合煮的较稠的饭粥,将野味一起煮在里面,鲜美可口。怒族男女均喜饮酒,并喜欢豪饮。怒族住房分木板房及竹篾房两种,在木桩上铺设木板或竹篾席建成。一般都为两间,外间待客,并设有火塘,火塘上安置铁三角架或石三角架,供烧饭之用。内间为主人卧室及储藏粮食,不许外人进入。

建国前,怒族的婚姻以一夫一妻制为主,少数头人和富裕户也有多妻的。各地较普遍流行转房制。男子婚后,便在父母住房附近另建新屋,与父母分居,并分到少量财产。但小家庭在生产生活上仍然与父母及整个家族保持着共同耕作及相互协助的义务。幼子与父母同住,父母死后,所遗土地、牲畜、房屋主要归幼子继承。世系按父系计算。碧江怒族实行的父子连名制,是计算世系和财产的重要标志。贡山的怒族有重丧的习俗;福贡、碧江怒族的先民行火葬,有氏族墓地。现行土葬。

宗教信仰

怒族人民仍保留较多的原始宗教残余,相信万物有灵,奉行自然崇拜,巫术是较普遍的宗教迷信仪式。部分怒族信仰喇嘛教或天主教、基督教。

(摘自《民族工作大全》千里原主编)

国家民委网站

怒族聚集地点:
现有人口2.7万人,云南有2.6万。怒族是云南特有民族,主要聚居在泸水县、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福贡县匹河怒族乡及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的菟峨,少数居住在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维西县。贡山、福贡两县的怒族,是当地最早的土著居民,自称“阿龙”和“阿怒”,在古代就与独龙族有亲属关系。原碧江县的怒族自称“怒苏”,被认为是唐代“庐鹿蛮”的生裔。这两部分来源不同的怒族先民,长期居住在怒江峡谷内,互相交往通婚,逐渐形成为一个民族。

着装特色:
怒族男女均喜欢穿用麻布织的衣服,成年男子喜欢在腰间佩挂砍刀,肩背弓弩及兽皮箭包。福贡一带的怒族已婚妇女喜欢在衣裙加上许多花边,在头部和胸部佩带珊瑚、玛瑙、贝壳、料珠等装饰品,耳带铜环,贡山的怒族则只佩胸饰。

日常食俗:
怒族习惯于日食两餐。其主食绝大部分以玉米为主。玉米的食用方法从爆米花逐渐发展为煮焖成咕嘟饭(类似玉米面稠糊)、包谷稀饭,做成包谷粑粑,石板粑粑最有特色。制作时,选用当地特有的一种石片(约1厘米厚)打制光滑,当石板锅。烧热后塌入面糊烙熟,烙好的石板粑松软香酥,别具风味。少数信奉喇嘛教的怒族也吃酥油糌粑。常见的蔬菜有青菜、白菜、萝卜、瓜豆、辣椒等。每年五、六月还需到山林中采集野菜。常采的有竹笋、野百合、各种块根类及蕨类植物,以及做调味用的姜、葱、花椒等。含淀粉为主的植物当粮或制成粉做粑粑而食。肉类来源靠饲养的牛、猪、鸡、狗、羊,常捕鱼和打猎。怒族捕鱼和狩猎历史怂久。男子一成年就开始捕鱼和狩猎,经常猎获的野物有野牛、野猪、鹿麂子、岩羊和山鸡等。贡山地区河流密布,水流平缓,宜于捕鱼,盛产一种体肥肉嫩、头小鳞细的鱼,味美可口,深受怒族的喜爱,是改善口味的上肴。不论鱼或猎物均喜烘烤炙熟或清炖而食。怒族食用狗肉者不普遍。儿童还要禁食熊、虎、豺肉,禁食鸡爪、鸡血,妇女在40岁前不吃心肺。喜食漆油,常用漆油焖鸡、烤羊肉,善于酿酒。以贡山怒族的咕嘟酒最有特色。饮用时,对入蜂密,清醇香甜、开胃可口。不论男女,都能豪饮,而且饮酒必歌,每饮必醉。怒族地区不产糖,但自古就有以蜜代糖的习惯。怒族饮茶是仿制藏族的酥油茶而制作的漆油茶。由于怒族地区不产牦牛,没有酥油,就以漆籽榨油,然后加茶、盐、核桃仁等原料经搅制乳化即成漆油茶。常可作为产妇或体弱者食用的补品。

节日、礼仪食俗:
怒族传统节日有过年、鲜花节和祭谷神、祭山林节,其中以过年的节日比氛最浓,既隆重又古朴。每到腊月末,家家都要清扫庭院,除净火塘中的余灰,并用松枝装饰门面,地上及炊具餐具、各种器皿铺上一层绿松毛(松树叶),象征去旧迎新。除夕之夜,家家要吃团圆饭。初一凌晨,年轻的小伙子要抢先去井里打吉祥水,并给长辈拜年请安,长辈要拿出酒、油茶、麻花等进行招待。烧好的第一顿饭要先给牛和狗分出一份面饼和肉汤牛不吃荤,主人要用手掰开牛的双唇灌进去。过年期间,杀猪宰羊,要相互送礼,邀乡里亲朋好友,共同聚餐,酒菜丰盛,情趣盎然。除过年外,还过鲜花节(农历三月十五)、祭谷神节(农历十二月二十九)和祭山林节。节日期间,除必备酒外,还备有一些应时食品。如在祭谷神节时要将所有的饭、剁碎的肉在簸箕内拌匀,一起用手抓着吃。婚筵是所有礼仪中宴请规模最大的筵席。婚前新郎要推带猪肉、米等物去岳父家帮助砍柴和耕地,然后才能举行婚筵,婚筵时不但酒肉要丰盛,场地也要布置一新。届时新郎、新娘要同喝祝婚酒,尔后姑娘们要向他们抛洒面粉,表示吉祥如意。怒族热情好客,客人来访时,全寨都要献出最好的野味。只要客人进屋,主妇将以最快的速度为客人烹制佳肴,并同时送上两块石块粑粑,中间得夹一块煎鸡蛋或烤猪肉。两块粑象征夫妻二人,中间夹鸡蛋或肉象征有兴旺的后代,最后主人还要与客人共同饮“同心酒”。

典型食品主要有:漆油焖鸡、烧羊肚、漆油茶、咕嘟酒等。

节日:
云南怒江州的怒族群众信奉仙女,每年农历三月十五都要为仙女过节。节前,先选几个钟乳石的石灰岩洞作为仙女洞。到节日这天,人们上山采杜鹃花,带上祭品和酒器到仙女洞中祭祀,兴高采烈地度过节日。

婚嫁礼仪:
怒族非常讲究礼貌,团结互助,热情好客。怒族善于演奏乐器。青年男女谈恋爱,不是用语言来交谈,而是靠“达变”和“拟力”两种怒族乐器来“弹”。当怒族小伙向姑娘求爱时,首先向她弹响怀中的“达变”,向她倾诉心中的秘密。女青年听到求爱,会吹起“拟力”以作答。双方可以提问、讨论,相互交换意见。据说有的青年从认识到结婚都不说过一句话,完全靠音乐来沟通,从中可以反映出他们对音乐的独到之处。这种独特的恋爱方式,也许在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

  怒族是中国人口较少、使用语种较多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怒江州的福贡、贡山及兰坪县兔峨乡一带。
  怒族男女服饰多为麻布质地,妇女一般穿敞襟宽胸、衣长到踝的麻布袍,在衣服前后摆的接口处,缀一块红色的镶边布。年轻少女喜欢在麻布袍的外面加一条围裙,并在衣服边上绣上各色花边。男子一般穿敞襟宽胸、衣长及膝的麻布袍,腰间系一根布带或绳子,腰以上的前襟往上收,便于装东西。怒族男女都注意装饰,妇女用珊瑚、玛瑙、料珠、贝壳、银币等穿成漂亮的头饰和胸饰,戴在头上和胸前。耳上戴珊瑚一类的耳环,喜欢用青布或花头巾包头。男子蓄长发,用青色布包头,裹麻布绑腿,喜欢腰佩砍刀,肩挎弩弓和箭包。
  怒族喜欢饮酒,也擅酿酒。怒族的酒主要有"咕嘟酒"、"浊酒"和高梁酒等。"咕嘟酒"用"咕嘟饭"(用玉米面和荞子面制成,似年糕)酿制。其做法是将咕嘟饭晾凉,拌上酒曲装入竹篾箩里捂好,几天后发出酒味,或渗出酒液即改装在罐子里,密封十几天就成了。吃时先用笊篱过滤,再兑上一点开水或冷开水,加一点蜂蜜或甜味剂,稍加酝酿,即可饮用。这种酒香甜醇厚,是怒族酒中的上品,既可解渴,又有滋补健身之功效。
  唱歌对调也是怒族人民生活中最受欢迎的一种民间社会活动,它既是怒族人民心声的自然流露,也是思想情感的直接再现。每逢过节、耕种、打猎、盖房,以及欢庆丰收、举行婚礼,都要以唱歌对调尽兴抒发和尽情欢乐。其中,较有影响和代表性的作品是:《火塘边坐唱》、《祭猎神调》、《婚礼歌》、《若登调》和《祭祀歌》等。
  怒族的舞蹈,因各地居住环境的不同,先祖来源的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风貌;怒族的舞蹈,又因其历史、社会、自然、宗教等方面的原因,仍保留着较多的古文化特征。
  福贡县怒族,长期与明代以来大量进入怒江流域的傈僳族杂居,历史上也曾与傣族共居,因此,舞蹈文化与傈僳族和傣族有相仿之处,舞蹈的表现形式及伴奏乐器多与傈僳族相同,动作韵律则明显可见傣族舞蹈重拍屈的印迹。

  怒族是中国人口较少、使用语种较多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怒江州的福贡、贡山及兰坪县兔峨乡一带 。
  按来源不同,怒族大体可分为两支。一支自称“阿怒”和“阿龙”。是当地最早的土著居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称为“怒族 ”。
  怒族使用怒语,怒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
  服饰:
  怒族男女服饰多为麻布质地,妇女一般穿敞襟宽胸、衣长到踝的麻布袍,在衣服前后摆的接口处,缀一块红色的镶边布。年轻少女喜欢在麻布袍的外面加一条围裙,并在衣服边上绣上各色花边。男子一般穿敞襟宽胸、衣长及膝的麻布袍,腰间系一根布带或绳子,腰以上的前襟往上收,便于装东西。怒族男女都注意装饰,妇女用珊瑚、玛瑙、料珠、贝壳、银币等穿成漂亮的头饰和胸饰,戴在头上和胸前。耳上戴珊瑚一类的耳环,喜欢用青布或花头巾包头。男子蓄长发,用青色布包头,裹麻布绑腿,喜欢腰佩砍刀,肩挎弩弓和箭包。
  食俗:
  食俗
  怒族习惯于日食两餐。其主食绝大部分以玉米为主。玉米的食用方法从爆米花逐渐发展为煮焖成咕嘟饭(类似玉米面稠糊)、包谷稀饭,做成包谷粑粑,石板粑粑最有特色。制作时,选用当地特有的一种石片(约1厘米厚)打制光滑,当石板锅。烧热后塌入面糊烙熟,烙好的石板粑松软香酥,别具风味。少数信奉喇嘛教的怒族也吃酥油糌粑。常见的蔬菜有青菜、白菜、萝卜、瓜豆、辣椒等。每年五、六月还需到山林中采集野菜。常采的有竹笋、野百合、各种块根类及蕨类植物,以及做调味用的姜、葱、花椒等。含淀粉为主的植物当粮或制成粉做粑粑而食。不论鱼或猎物均喜烘烤炙熟或清炖而食。怒族食用狗肉者不普遍。儿童还要禁食熊、虎、豺肉,禁食鸡爪、鸡血,妇女在40岁前不吃心肺。喜食漆油,常用漆油焖鸡、烤羊肉,善于酿酒。以贡山怒族的咕嘟酒最有特色。饮用时,对入蜂蜜,清醇香甜、开胃可口。不论男女,都能豪饮,而且饮酒必歌,每饮必醉。怒族地区不产糖,但自古就有以蜜代糖的习惯。怒族饮茶是仿制藏族的酥油茶而制作的漆油茶。由于怒族地区不产牦牛,没有酥油,就以漆籽榨油,然后加茶、盐、核桃仁等原料经搅制乳化即成漆油茶。常可作为产妇或体弱者食用的补品 。
  每到腊月末,家家都要清扫庭院,除净火塘中的余灰,并用松枝装饰门面,地上及炊具餐具、各种器皿铺上一层绿松毛(松树叶),象征去旧迎新。除夕之夜,家家要吃团圆饭。初一凌晨,年轻的小伙子要抢先去井里打吉祥水,并给长辈拜年请安,长辈要拿出酒、油茶、麻花等进行招待。烧好的第一顿饭要先给牛和狗分出一份面饼和肉汤牛不吃荤,主人要用手掰开牛的双唇灌进去。过年期间,杀猪宰羊,要相互送礼,邀乡里亲朋好友,共同聚餐,酒菜丰盛,情趣盎然。除过年外,还过鲜花节(农历三月十五)、祭谷神节(农历十二月二十九)和祭山林节。节日期间,除必备酒外,还备有一些应时食品。如在祭谷神节时要将所有的饭、剁碎的肉在簸箕内拌匀,一起用手抓着吃。婚筵是所有礼仪中宴请规模最大的筵席。婚前新郎要推带猪肉、米等物去岳父家帮助砍柴和耕地,然后才能举行婚筵,婚筵时不但酒肉要丰盛,场地也要布置一新。届时新郎、新娘要同喝祝婚酒,尔后姑娘们要向他们抛洒面粉,表示吉祥如意。怒族热情好客,客人来访时,全寨都要献出最好的野味。只要客人进屋,主妇将以最快的速度为客人烹制佳肴,并同时送上两块石块粑粑,中间得夹一块煎鸡蛋或烤猪肉。两块粑象征夫妻二人,中间夹鸡蛋或肉象征有兴旺的后代,最后主人还要与客人共同饮“同心酒” 。
  节日:
  相传怒族以前每隔三年才过一个年,后来因受其他民族的影响改为一年过一次,时间有元旦及春节前后两种之分。年前,要准备好烧柴、杀猪、煮酒、舂粑粑、打扫卫生。过年的第一天晚上,要请长者吃饭。新年第一天的凌晨要打祖先水,第一碗饭要让狗吃。初一至初三不串门。春节期间,老人在火塘边饮酒唱歌,青年人则射弩、摔跤、打秋千、弹琴跳舞。
  柔若人的节日有春节、火把节、七月十四、新米节、祭山林节等。祭山林一般在正月初四五举行。此项活动只限于男性参加,牺牲为黑羊。此外,柔若人的贺新房也很有特点。当木楞房的四壁还没有开设门窗时,主人要杀只鸡,请巫师祭新房,后用斧头在木楞房的一壁砍出个洞,装上门。当天,村里人都主动带着鸡、酒、肉前来祝贺,饮酒,欢歌跳舞,通宵达旦 。
  碧江怒族在农历腊月二十九要祭谷神,三十则要祭雨神。
  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五至十七日,正当杜鹃花盛开的时候,怒族人便要为“仙女”过节,此节又称“鲜花节”,是云南省贡山一带怒族地区民间传统节日。
  据传说,在很早以前,怒家山寨滴水如油,田园荒芜,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当时一位美丽、聪明且力大无比的怒族姑娘阿茸,用手臂劈开悬崖,凿通了一个山洞,为怒族人民引来了清清的泉水,使干裂的土地得到了浇灌,从此荒山变成了绿洲。怒族人民称阿茸为“仙女”,鲜花节就是为了纪念她而举行的民俗活动。
  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五这天,怒族群众以自然村为单位,选择一至三个钟乳石的石灰岩洞为仙女洞(或称经洞),各家各户都去那里祭祀。去祭祀的人们扎好一束束杜鹃花,带上牲礼、酒器;每户还用三到五包玉米立于洞口,并把各种洗干净的粮食堆成圆堆,摆上祭品,烧起松烟,由主祭人念祝辞,打鼓念经,大家叩头献贡。台前和台两侧,有身披暗红袈裟、手持法器诵经的喇嘛和操弄唢呐、吊鼓的吹鼓手。在喇嘛左侧的四方形烧香台上插有松枝、鲜花、玉米和各色彩旗。那松枝寓意吉祥如意、万古长青;鲜花是敬献给“仙女”;玉米表示五谷丰登,年年有余。
  在悠扬的唢呐声中,鼓镲高奏,祭祀活动达到高潮。然后,人群开始向“仙女洞”移动。身着盛装的姑娘们手捧刚采摘的鲜花,带着祭品,来到“仙女洞”取“仙女”的“乳汁”,以祈求仙女的福佑。民间传说,从钏乳石上滴下来的水就是仙女阿茸的乳汁 。
  回家后,各家都设宴饮酒,歌舞娱乐,年轻人还身着盛装,到宽阔的场地上比赛射箭。晚间,青年男女还要围着篝火对歌、跳舞,彻夜不息。
  现在过仙女节,已赋予新的内容。政府还拨出专款,帮助和组织怒族人民过好节日。同时举办物资交流会,组织电影晚会和文艺节目演出,并进行划船和射箭比赛等体育活动。其他民族的干部和群众,也都踊跃参加和祝贺。这样,怒族人民今天的“仙女节”已成为一个民族团结友好、互相交流和学习的盛会。

我国的怒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碧江、福贡、贡山3县,兰坪、维西两县也有怒族聚居。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怒族人口数为28759。使用怒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各地语言差别很大,碧江、福贡、兰坪等地怒语互相不能通话。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大都使用汉文。

怒族自称“怒苏”(碧江),“誓阿怒”(福贡)和“阿龙”(贡山),是怒江和澜沧江两岸古老的民族之一。他们由早期居于今云南省福贡、贡山的土著与唐代“庐鹿蛮”的一部分发展而来。但各地怒族还保留着自称、本民族语言等特点。怒族地区从八世纪起,先后受云南的南诏、大理政权管辖,元、明以后属丽江纳西族木氏土司统治。从17世纪开始,怒族除受丽江纳西族木氏土知府所属维西康普土千总和叶枝土千总统治外,还受察瓦龙藏族土干总和喇嘛寺及兰坪菟峨白族罗姓土司的管辖。此外,迁入怒江地区的僳僳族头人也开始强占怒族土地,甚至掠夺怒族人当奴隶。辛亥革命后,1913年在兰坪县的营盘街设立怒俅殖边总局,先后设置菖蒲桶(贡山)行政委员公署及上帕(福贡)、知子罗(碧江)2个殖民公署;1918年,统一改为行政委员公署。1933年,国民党政府又将3个公署改为贡山、福贡、碧江3个设治局,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前。

社会经济

怒族很早就从事农业生产,至清代已经开始种植麦类和蔬菜,但仍猎禽兽以佐食,手工业也有了相当的发展。当时怒族已同外界发生密切的交换关系,以黄连到内地出售,内地的各族商人贩运食盐到怒江,彼此交换。1929年以后,碧江的知子罗、福贡的上帕等地辟为定期集市,铜币、纸币等货币开始流通,怒族中出现了一些季节性的小贩。目前怒族民间保存着少数的石刀、石斧,说明曾经历过石器时代。他们曾经以木、竹制锄作为农业生产的工具,直到16~17世纪开始使用铁制工具后,有些人还继续使用这种木、竹锄。

怒族最初使用的铁制工具是刀、斧。在刀耕火种落后耕作方式下,他们使用铁锄。后来才传入铁犁,实行犁耕。但山地耕作仍停留在刀耕火种或者锄耕阶段。贡山一区的怒族所用铁制工具曾受到纳西族和藏族的很大影响。

碧江怒族的农业耕作技术比福贡和贡山怒族都要粗放,早期的刀耕火种的落后耕作方式占着绝对优势,这种情况与落后的生产力水平是一致的。福贡地势、土壤都比碧江为好,又由于交通方便而便于购置农具。因而锄犁耕作技术比碧江先进。碧江、福贡和贡山三地的怒族生产力发展程度不同,土地制度有差异性,福贡地区的怒族个体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公有的土地保留较少,但仍保存着个体成员共同占有的集体耕地。贡山一区的怒族因受到藏族、纳西族的影响,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这里形成了以地缘联系为纽带的村社,在村社内部存在两种土地所有制:村社内未经垦耕的山地和森林属于村社所有;经过垦耕的土地归个体家庭长期占有。此外,还存在个体家庭间的共耕耕地。由于铁制工具在农业生产上的广泛使用,已能生产出一些剩余产品,从而使交换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当时已产生雇工,其工资分实物工资和货币工资两种。在怒族社会内外还出现了借贷关系,有实物和货币两种借贷,实物借贷多半是租借牲畜、粮食。同时已开始发生土地抵押和蓄奴现象。


侗族,京族,壮族,蒙古族的聚集地点,着装特色,饮食习惯和主要节目是什么...
大米、玉米是壮族地区盛产的粮食,自然成为他们的主食。服饰: 蒙古族:主要聚集在内蒙古和外蒙古,原来是游牧民族,现在逐渐转化成定居的生活方式。蒙古族的节日比较多,有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中元节、那达慕、祭鄂博、成吉思汗纪念节等。饮食习俗: 蒙古民族饮食讲究,品种多样。传统饮食以...

仡佬族的聚集地。着装特色。饮食习惯。主要节日。民风民俗。文化艺术...
贵州省聚集了96.43%仡佬族人口,其余各省份都有分布,以杂居为主。仡佬族的传统服饰也很有特色,女子穿无领大襟长袖衣,衣上满饰层次丰富、题材各异的菱形或长条形图案,手法为蜡染和彩绣。下着百褶裙、勾尖鞋、腰系小围腰,也是满饰绣染。男子穿青布对襟密绊上衣、束腰带、长裤、白布或青布包头,穿元宝鞋或云勾鞋。

介绍我国布依族(聚居地点,着装特色,饮食习惯,主要节日)
布依族聚居在我国贵州省,布依族男女多喜欢穿蓝、青、黑、白等色布衣服。青壮年男子多包头巾,穿对襟短衣(或大襟长衣)和长裤。老年人大多穿对襟短衣或长衫。妇女的服饰各地不一,有的穿蓝黑色百褶长裙,有的喜欢在衣服上绣花,有的喜欢用白毛巾包头,带银质手镯、耳环、项圈等饰物。惠水、长顺一带...

你了解不同地区的人的生活习惯及着装风格吗?
.蒙古族:蒙古族服饰具有浓厚的草原风格。因为蒙古族长期生活在塞北草原,蒙古族人不论男女都爱穿长袍。牧区冬装多为光板皮衣,也有绸缎、棉布衣面者。夏装多布类。长袍身端肥大,袖长,多红、黄、深蓝色。男女长袍下摆均不开衩。2.高山族:高山族服饰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但有地区差异。台湾南部的...

求各个民族的不同服装
女性典型的着装包括短上衣和百褶裙。苗族服饰过去以麻布土布为主,并广泛应用独特的蜡染和刺绣工艺。裙子通常为白色或青色,服饰在材料、颜色、款式和刺绣等方面都体现出浓郁的民族特色。银饰在苗族服饰中占据突出地位,如头饰、项饰和手饰等,反映了苗族文化的丰富和独特性。布依族:布依族男子常穿对襟或...

蒙古族的聚居地点,着装特色,饮食习惯和主要节目简短
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1954年9月10日)青海河南蒙古族自治县(1954年10月16日)吉林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1956年9月1日)黑龙江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1956年12月5日)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1958年4月1日)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1958年4月7日)【服饰】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

怒族的聚集地点,着装特色,饮食习惯,主要节目.急需
怒族聚集地点:现有人口2.7万人,云南有2.6万。怒族是云南特有民族,主要聚居在泸水县、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福贡县匹河怒族乡及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的菟峨,少数居住在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维西县。贡山、福贡两县的怒族,是当地最早的土著居民,自称“阿龙”和“阿怒”,在古代就与独龙族有亲属关系。原碧江县的怒族自称...

撒拉族服装撒拉族男女日常服装的特点
1. 撒拉族男性日常着装以白衬衫、黑背心、皮带、裤子搭配露蒂鞋或布鞋为主,头戴黑色或白色圆顶帽。2. 他们的皮带多数为红色或绿色,裤子则以黑色和蓝色为主。3. 冬季,男性会穿羊皮大衣或羊毛衬衫,富裕者外挂布或羊毛。4. 女性撒拉族则喜欢穿着夹克搭配黑色马甲,裤子与绣花布鞋相配。5. 女性成员...

能不能介绍下4个少数民族的资料!拜托!急用!
一、东北、内蒙古地区(7个民族)满族、朝鲜族、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 二、西北地区(14个民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东乡族、土族、锡伯族、柯尔克孜族、撒拉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裕固族、保安族、塔塔尔族 三、西南地区(25个民族)苗族、彝族、藏族、...

中国56个民族的服装都有什么意义
中国55个少数民族的着装,由于地理环境、气候、风俗习惯、经济、文化等原因,经过长期的发展,从而形成不同风格,五彩缤纷,绚丽多姿,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1. 阿昌族:女子穿统裙,以青布包头;未婚者穿长裤,盘辫簪花。男子着黑衣裤,背通帕(挂袋)、阿昌刀。2. 白族:女子穿白上衣、蓝裤、黑紫...

信丰县13569952953: 中国56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
温苑妇女: 1 、阿昌族:分布在云南,人口2.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也很发达,尤其以善于打制长刀而闻名于世.有自己的语言.——采茶 2 、 白族:分布在云南、贵族、四川等地,人口159万余人,关于经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盐渍杜鹃...

信丰县13569952953: 傣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
温苑妇女: 傣族的风俗习惯——饮食习惯1)傣族以大米为主食,最具特色的是竹筒饭.其制作方法是将米装进新鲜的竹筒后加水,放在火上烧烤,吃起来清香可口. 2)傣族还有很多特色烧烤.傣族的凉拌也十分美味,比如干巴丝,包烧鱼等等,都是傣...

信丰县13569952953: 壮族有什么风俗???????????? -
温苑妇女: 壮族服饰大部分与汉族相同,只是在壮族聚居的农村,特别是比较偏僻的山区仍比较传统,多为自纺自织自染的深青色衣料,妇女多穿无领、左袄上衣,下着宽脚裤或褶裙.西南部龙州、凭祥一带的壮族妇女头上喜欢包着方形的黑帕,而西北部...

信丰县13569952953: 介绍一个少数民族(作文 写满450字) -
温苑妇女: 傣族(The Dai ethnic group/ The shan ethnic group),在民族识别以前又被称作摆夷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散居于云南的大部分地方.傣族通常喜欢聚居在大河流域、坝区和热带地区.根据2006年全国人口普查,中国傣族人口有126万.傣族历史悠久,与属壮洞语族的壮族、侗族、水族、布依族、黎族、毛南族、仡佬族等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都是“百越”“骆越”民族的后裔.具有共同的分部区域、经济生活、文化习俗和民族特点,语言方面至今仍保留着大量的同源词和相同的语法结构

信丰县13569952953: 维吾尔族人的饮食有什么特点? -
温苑妇女: 一日食三餐,早饭吃馕和各种瓜果酱、甜酱,喝奶茶、油茶等,午饭是各类主食,晚饭多是馕、茶或汤面等.以面食为主,喜食牛、羊肉.主食的种类有数十种.最常吃的有馕、羊肉抓饭、包子、面条等. 维吾尔族喜欢饮茯茶、奶茶.夏季多伴...

信丰县13569952953: 少数民族的居住特点和生活特点 -
温苑妇女: 生活特点(饮食):多数地区的壮族习惯于日食三餐,有少数地区的壮族也吃四餐,即在中、晚餐之间加一小餐.早、中餐比较简单,一般吃稀饭,晚餐为正餐,多吃干饭,菜肴也较为丰富.大米、玉米是壮族地区盛产的粮食,自然成为他们的主食.居住特点:居住在坝区和城镇附近的壮族,其房屋多为砖木结构,外墙粉刷白灰,屋檐绘有装饰图案.居住在边远山区的壮族,其村落房舍则多数是土木结构的瓦房或草房,建筑式样一般有半干栏式和全地居式两种.

信丰县13569952953: 能不能介绍下4个少数民族的资料!拜托!急用! -
温苑妇女: 吾尔族:男子多穿长袍,称袷袢;男女老少都爱戴四楞小花帽,称朵帕; 节日:肉孜节、古尔邦节、那吾鲁孜节 壮族:崇拜祖先,信仰多神,有嚼槟榔和用槟榔招待客人的传统习惯; 节日:中元节、牛魂节、三月歌、吃立 土家族:崇拜土王,哭嫁 节日:赶年,四月八、六月六、大端午、七月十五等 黎族:妇女耳环多且重,熟称儋耳,男子以红或黑布缠头,称吊襜 节日:三月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信丰县13569952953: 纳西族饮食特色 -
温苑妇女: 纳西族习惯一日三餐,主食抄以小麦、玉米和大米为主,加工制作成窝头、馒头、粑粑、米饭等花样,山区杂以洋芋、荞和青稞,喜喝酥油茶,常吃杂锅菜、火锅和大块肉.城镇、坝区的烹调技术较高,待客时,饭前多设海棠、瓜果、蜜饯等自制茶点,而“八大碗”、“六碗六盘”zd等花色品种很有特色.宴请贵客多用“三叠水”,一般用三种大小不同的碗具盛菜,形成高矮三个层次,菜谱除了通常使用的蔬菜外,特意加上一些山珍海味.

信丰县13569952953: 侗族,京族,壮族,蒙古族的聚集地点,着装特色,饮食习惯和主要节目?
温苑妇女: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地的分布情况各不相同.其中 :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 饮食习俗:多数地区的壮族习惯于日食三餐,有少数地区的壮族也吃四餐,即在中、...

信丰县13569952953: 满族的风俗和男女服饰以及许多介绍 -
温苑妇女: 满族的风俗习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满族是女真的后裔,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了本民族极富特色的饮食习俗.满族多喜欢吃粘食.食肉多喜欢吃猪肉.最有民族特色的是萨其马和酸汤子.菜肴类主要有:白...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