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姓起源?

作者&投稿:宰父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章姓由来?~

章(Zhāng)姓在《百家姓》中排第40位。章姓一般出自于姜姓、妊姓,也因他姓而改姓、因他族而改姓。
出自姜姓
  章姓
[1]
为炎帝神农氏的后裔,以国名为氏,始祖盖为姜子牙。据《姓氏辨证》、《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及《古今姓氏书辨证》等所载,章姓的孕育地在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鄣城村(现属章丘县),商朝时为鄣国;章姓的诞生地为豫章(今江西省南昌)。西周初,姜子牙受封于齐,建齐国,是为齐太公。鄣国被齐太公收为附庸国,后齐太公将鄣国及临近的齐国分封给庶子。春秋时鄣国被齐灭掉,


鄣国的后人以国名“鄣”为氏,因认为国家已不复存在,又去掉表示疆邑的“阝”,成为今天的章姓。鄣国和齐国都为齐太公的后裔,鄣国灭亡,国人为纪念故国而去邑为章,称为章姓,实乃同宗相残的悲剧。
出自妊姓
  为黄帝赐封的十二个基本姓氏之一。据《元和姓纂》记载,妊姓是黄帝赐封的十二个基本姓氏之一,始祖为黄帝的长子。又据《左传》说,妊姓出自风姓,是太昊伏羲氏的后裔。黄帝二十五子,得姓十二,其一为妊,而谢、章、薛、舒、吕、终、泉、毕、过、祝十姓,都是出自最初的妊姓。因此,有章姓推溯起来当然是5000年前黄帝的后裔,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姓氏。
出自他姓改姓
  

汉代章弇原为仇氏者,因避仇而始改之为章姓。
  

元朝人章卿孙原姓刘,因由章姓人抚养长大,也以章为姓。
  

据《元史·孝友传》所载,章卿孙,本姓刘,幼为章姓养子,遂姓章。
  

据《蒋经国传》所载,蒋经国金屋藏娇,与章姓一胎产下二子,一曰章孝严,一曰章孝慈。
出自他族改姓
  

清满洲人姓氏有章姓,世居大凌河。
  

清满洲八旗姓章佳氏后改为章姓。
  

明清时云南北胜州副同知姓章,系蒙古人;后来改为单姓章。
  

当代土家族中原有人以姜加孔或姜加阿寅勒为姓,今蒙古、土家等民族均有此姓。后来也省作单姓章。
编辑本段得姓始祖
  齐太公。名尚,字子牙(一说字望),又可称吕尚、吕望、姜太公,号太公望,又号太师尚父,是周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辅佐文王兴周,帮助武王灭纣,是周朝第一开国功臣。成王时封于齐。后来,姜尚将其支庶封于鄣。春秋时鄣国被同姓的齐国吞并,鄣国子孙耻于同室操戈,就以失国为氏,后去掉邑旁,称章姓。他们尊齐太公为其得姓始祖。
http://baike.baidu.com/view/365361.htm

章氏出自姜姓,据《姓氏辨证》、《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及《古今姓氏书辨证》等所载,章姓的孕育地在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鄣城村(现属章丘县),商朝时为鄣国;章姓的诞生地为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周成王姬诵执政时期赐封姜太公于齐地,建立齐国。鄣国被姜太公收为附庸国。后姜太公将齐国留封给嫡子,而将鄣国分封给庶子。到了姜虎时,被正式封于鄣国,鄣国被齐国灭亡。姜韅辗转数年,遂定居于武都,于鄣字去邑为章。
章拼音:zhāng
释义:
1、歌曲诗文的段落:章节。章句。乐章。章回体。顺理成章。断章取义。
2、条目,规程:章程。章法。简章。党章。约法三章。
3、修理:杂乱无章。
4、花纹,文采:黑质而白章。
5、戳记:图章。盖章。
6、佩戴的身上的标志:袖章。领章。徽章。像章。
7、奏本:奏章。本章。
8、古同“彰”,彰明。
9、姓。
扩展资料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章程[zhāng chéng]
书面写定的组织规程或办事条例。
[zhāng cheng]
指办法。
2、宪章[xiàn zhāng]
效法。
3、规章[guī zhāng]
国家行政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4、诗章[shī zhāng]
诗篇。
5、章鱼[zhāng yú]
软体动物,有八条长的腕足,腕足内侧有很多吸盘,有的体内有墨囊。生活在海底,吃鱼类和甲壳类等。

炎帝世系:章姓起源- -

我章姓之源,出于炎帝神农氏。我们在追根溯源的同时,都很想知道历史是怎样发展的?宗脉是如何衍绵的?但是非常遗憾,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是在黄帝以后,很难找到炎帝时期的完整文字资料。司马迁在编撰我国第一部史籍时曾表示过“神农以前尚矣”、“吾不知已”,终因为对神农氏时代的史料知之不足而未采用,所以《史记》是从黄帝轩辕氏开始撰写的。
炎帝败于黄帝后,炎帝的后裔不再操控历史风云,自然不会被载入史籍。至西周,姜太公吕尚相武王伐纣而封于齐,春秋时期齐国称霸于中原,曾一时风云历史。然而,鄣国作为齐国的一个附庸小国,在历史上没有什么大的作为,平安处世,故而也不可能被载入史册,只在《左传》中,一句轻轻的“齐人降鄣”,我们才知道鄣国的存在。
可喜的是,目前有许多专家学者正在从事这方面的探索和考证,从不断问世的书籍中,我们越来越清晰地了解到史前的历史。但是,我们在不同的书籍中,看到了从炎帝至吕尚之间有16世、18世、53世……等多种不同的说法。炎帝即位在公元前3217年,吕尚封侯在公元前1027年,中间相隔2190年,若按53世计算,则平均每世为41.32岁。远古时期人的生活条件不好,寿命都不会很长,三、四十岁已经算中老年了,据有关专家证实,当时人的平均死亡年龄约为34.3岁。另外,还有炎帝在位150年、黄帝在位100年……等说法。现在的人能活到百岁以上也是屈指可数,更何况远古帝皇能执政百年以上?
笔者认为,这里的“世”不是具体的一代人,应该是历史上一段时期的部落。若理解为炎帝部落150年、黄帝部落100年,就可以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了。所以从炎帝至吕尚之间,无论是16世、18世还是53世,从部落的观点来看,都是可信的。只是因为不同的作者对部落交替、变更的边界划分不同,才造成了今天看来的世代不同。
尽管如此,各地宗谱所记载各部落之间的辈序仍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一、炎帝至黄帝政权的建立(公元前3217年~前2697年。共520年)
◆2003年4月7日,央视国际播放了对现任湖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历史学家何光岳研究员的研究成果专访。据何光岳考证:
炎帝神农氏部落的第一、二代均在渭水中游的宝鸡境内,称帝从第二代始,其后裔后来迁徙四方。湖北随州为炎帝神农氏第三代的弟弟(名柱,也称炎帝烈山氏、连山氏)部落的迁徙地;湖南酃县(今炎陵县)古有炎帝陵,当为第八代炎帝神农氏榆罔的陵墓。炎帝神农氏共八代。
平均每代65年。
◆《帝王世纪》:
神农→帝承→帝临→帝明→帝直→帝来→帝衰→帝榆罔
共八代,530年。平均每代66.25年。
◆《山海经》:
帝轨→帝临魁→帝承→帝明→帝宜→帝来→帝衰(炎居)→节并→戏器→祝融(缙云氏)
共十代,平均每代52年。
◆《吕氏春秋》:
神农氏十七世有天下。
平均每代30.59年。
◆浙江温州《苍南章氏史志》:
炎帝神农氏(石年)→临魁→帝承→帝明→帝宜→帝来→帝衷→帝茎→帝戏→榆罔→帝器→祝融
共十二代,平均每代43.33年。
◆浙江温州章均垟《章氏宗谱》:
女登感神农而生炎帝曰石年,……炎帝之始在位140年,传十八世为帝。十世榆罔崩于长沙之茶乡(今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鹿原陂)。
平均每代28.89年。
◆浙江兰溪渡渎《章氏宗谱》:
炎帝神农氏(帝魁)→帝嵬→烈山氏→厉山氏→帝临→帝承→帝真→帝明→帝来→帝哀→帝克→榆罔→缙云氏
共十三代,平均每代40年。
◆浙江兰溪前阳《章氏宗谱》:
炎帝神农氏(帝魁)→帝嵬→烈山氏→厉山氏→帝临→帝承→帝真→帝名→帝来→帝衰→帝克→帝榆罔→(缺八世)→缙云氏
共二十一代,平均每代24.76年。
◆广西钦州《章氏族谱》:
炎帝神农氏→临魁→帝承→帝明→帝宜→帝耒→帝衷→节茎→帝戏→帝器→祝融
共十一代,平均每代47.27年。
◆台湾李文章《炎帝神农氏的传说》:
炎帝→临魁→帝承→帝明→帝直→帝鳌→帝哀→帝榆罔
共八代,平均每代65年。
从以上记载看来,章均垟和前阳的说法比较接近真实的代数,可惜章均垟没有记录具体的代数,而前阳中间又缺了八代。各籍所列人名也不尽相同:临魁、临、魁当为一人,即临魁;明、名当为明;真、直、宜当为直;哀、衰、衷当为衰;来、耒当为来;节茎、茎当为节茎;戏、器、戏器可能为两代,即戏和器;嵬可能为轨的异体,即石年;鳌可能不存在。
祝融以后,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炎黄两部落的结合成为中原各族的主干,故炎帝与黄帝并称为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有史以来,炎帝神农氏与黄帝轩辕氏被视为华夏民族团结统一的象征,被尊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所以,当今世界天下华人都以“炎黄子孙”而自豪。
炎、黄二帝不仅赋予了我们的生命,还是生存、发展的源头,这是中华文化的基础。尊崇他们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以养我、育我的生命之基作为中华文化的象征,使祖先与生命同在,文化与生活共存。
二、黄帝建立政权至姜太公吕尚(公元前2697年~前1027年。共1670年)
◆浙江兰溪渡渎《章氏宗谱》:
缙云氏→共工→四岳→吕侯伯夷→珏→发→翻→衍→达→食我→臧孙→逄公伯陵→逢公→吕氏→太公望
共十五代,平均每代111.3年。
◆浙江温州《苍南章氏史志》:
祝融→术器→勾龙→垂(共工)→伯夷(四岳)→吕侯壤→吕侯发→吕侯→吕侯衍→吕侯远→吕侯我食→吕侯孙藏→吕侯伯陵→吕尚
共十四代,平均每代119.29年。
◆台湾李文章《炎帝神农氏的传说》:
帝榆罔→雷→共工→句龙→信→夸父→垂→伯夷→先龙→玄氏→王宣→王定→王怀→王恒→王宙→王宇→王高→王许→王宰→王禅→王启→王蒯→王正→志道→祖荣→杜成→济公→林→承先→荣→永和→禹宣→恒车→海复→祖甲→二懋→正二→心成→元→仲调→训元→先二→司会→辉前→公伦→豫仲→姜(齐)太公
共四十七代,平均每代35.53年。
◆广西钦州《章氏族谱》:
祝融→术器→勾龙→垂(共工)→伯夷(四岳)……。
◆《山海经》:
祝融(缙云氏)→共工→句龙→后土→信→夸父→垂→伯夷(封为吕侯)……。
◆香港章骏明提供泰国谢其昌珍藏的《谢世族谱》:
垂→伯夷

伯常

伯益→若木→费昌→房→仁昌→天英→珪→敏→豹→谦→澄→晔→宇→清→宝→宽→典→明→车→能→宏→瑞→倚→拜→世长→恭→祥若→范→箨→安世→忠贞→绍良→庵年→卿→渰→彦→筠生→吕尚
接《山海经》共四十五代,平均每代37.11年。
这段时期,可供参考的资料更少,各地宗谱记载的也都不同。从历史上看,这一阶段是五帝辉煌时期。炎帝世系的人物,仅共工、四岳、伯夷等少数几人,在尧、舜时代分别辅助过鲧、禹治水而被载入史册。特别是伯夷,在舜帝时代辅助大禹治水有功,禹帝即位后,赐伯夷恢复姜姓,并封为吕侯。
所列人名:食我、我食当为食我;臧孙、孙藏当为臧孙;勾龙、句龙当为勾龙;夸父、夸父当为夸父。
宋代郑樵《通志·氏族略序》:“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那时,“姓”表示母系血统,代表正统。“氏”是各部落之间的区分,王公贵族才可以拥有,而平民、奴隶只能有名不可有氏,更不允许有姓。氏可以随封地、居住地的变迁而更改,姓却是至高无上不容更改。秦汉以后姓、氏合一,隋、唐及至今,氏即指姓。
黄帝政权建立,炎帝部落已非正统,自然就失去了“姜”姓,但炎帝毕竟是太昊伏羲氏的后代,血管里流的是贵族的血,所以炎帝后裔以共工氏、勾龙氏……等所称。
在黄帝时代,炎帝后裔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特别是黄帝时代的尧、舜时期,共工、伯夷两代为水官,分别辅鲧、禹治水功高,至伯夷佐大禹治水功成,终于复赐姜姓,并封邑于吕城,世代为侯,后人以吕为氏,进入姜姓吕氏时期。
三、姜太公吕尚至立姓始祖章韅(公元前1027年~前664年。共363年)
◆浙江兰溪渡渎《章氏宗谱》:
太公望→齐候伋→隐→穆鄣子虎(太公三世孙,封於鄣)→靖公(世为齐附庸)→康公→桓公
→平公→厉公→世子伟→隐公→缪公→闵公→懿公→丁公→胡公祥(齐人伐而降之)
│ │
武候→定候 章韅(因兄亡邑,去邑自立章姓)
共十六代,平均每代22.69年。
◆浙江兰溪前阳《章氏宗谱》:
吕望太公→齐候吕及

吕隐→靖公→穆鄣子虎(太公三世孙,封於鄣)→康公→桓公→平公→万公→
太子伟→定公→隐公→缪公→闵公→懿公→丁公→胡公祥(齐人伐而降之)
│ │
武候 章韅(因兄亡邑,去邑自立章姓)
共十六代,平均每代22.69年。
◆浙江温州《苍南章氏史志》:
吕尚→丁公(吕级)→乙公(得)(传32侯,至21世康公(贷)于公元前379年为田氏所并)

穆公(处)(封於鄣国)→靖公→康公→植公→平公→厉公→太子伟→
定公→隐公→缪公

闵公→懿公→胡公(祥)(齐人伐而降)→韅公(因失国,去邑为章)
共十二代,平均每代30.25年。
◆浙江温州章均垟《章氏宗谱》:齐太公历五传至桓公→子雍(受桓公封鄣)→王丕(宜公)→让→景武→无终→嘉→宝庆→遵→懋→裁→琦→成子→莫益→邑→瑞立(因被田齐所灭而去邑为章姓)
共二十一代,平均每代17.29年。
这段时期,多来自各地宗谱。惟章均垟与众不同:受封于鄣是“子雍”而非“虎”;去邑为章是“瑞立”而非“韅”;历代人名也完全不同于其他各谱。《苍南章氏史志》记穆公名为“处”而非“虎”,可能是笔误。
所列人名:齐候伋、齐候吕及、丁公吕级,其名当为伋;桓公、植公当为植公;厉公、万公当为厉公。
在查阅各地宗谱资料中,发现对上古时期的一些称谓上显得比较乱。经反复参照比对,找到如下规律,望我族后人在引用此段时期资料时,务必注意,以免别族耻笑。
炎黄时期,统治集团称“部族”或“氏”,如:炎帝部族、黄帝部族;太昊伏羲氏、炎帝神农、黄帝轩辕氏,这里的“氏”既是一个集团的标志,也是一个具体人物的氏号。集团领袖称“帝”,如:炎帝、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帝。
夏、商、周及以后,统治集团称“朝”,如:夏朝、商朝、周朝。
夏朝集团领袖称“帝”,如:禹帝。
商、周朝集团领袖称“王”,如:商纣王、周文王、周武王。
夏、商时期的封地称“邑”,封地统治者称“侯”。如:伯夷封邑于吕,故其及以后继位者均称“吕侯”。
周时期的封地称“国”,封地统治者称“公”。如:吕尚封于齐国,号齐太公、吕虎封于鄣国,号穆公,其后继位者均另立新号。“公”在姓名前,表示其位,一国不能有二公,有些族谱在鄣国太子伟后并列二公,肯定有误。“公”在姓名后,是对其人的尊称,凡年长者、有威望者均可加“公”。
战国时期领袖称“王”;秦朝及以后称“皇”,基本取消封地。以后虽有个别封地,其特性相当于现在的自治区,一般在边陲少数民族的驻地,封地头领称“王”。

  远古时,黄帝将十二个姓赐给他十二个出色的儿子。其中有个姓任,任姓的氏族后来很昌盛,又分成十个部落,每个部落得一姓,其中就有章姓。另一支章姓,是炎帝的后代,炎帝后代中有一位姜子牙,是周朝的开国功臣,姜子牙的后代被封的鄣地,建立了鄣国,就在现今山东章丘县。后来鄣国君主的子孙就世代姓章。

  黄帝轩辕氏,据民间相传,他总共有25个儿子,其中12个以德为姓,以后不计其数的不同姓氏,正是从最初的这12个“基本”姓氏所分出。

  这12个基本姓氏之中,有一个任姓,据《左传》的记载:谢、章、薛、舒、吕、终、泉、毕、过、此等十个姓,都是出自最初的任姓。

  因此,有关章姓,推溯起来当然是5000年前黄帝的后裔,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姓氏。

  《姓氏辨证》对于章姓的姓源,是这样介绍的:“系出姜氏,齐太公支孙封国于鄣,后为齐所灭,子孙去邑为章氏,望出豫章。”姜氏,是炎帝神农氏的嫡系后裔,传到姜太公的时候,因为辅佐周室得天下有大力,就被封在齐国,后来并成为春秋一霸。同时,姜太公的另外一支子孙,又被封在鄣国,最初是杞国的附属,后来则被同宗的齐国所灭,子孙也跟当时其他姓氏一样去掉原来国名旁边代表地方的邑字,而以章为姓。这一支姜太公的后裔,后来并在豫章繁衍为一个大族,豫章,就是现在的江西南昌。

章氏始祖颖公字茂献。赐进士出身,住太原府待,升御史,迁礼部尚书。寿九十八岁,谥文肃。

第一世祖文旺公,籍本龙岩,自万历之初,徙居于枣溪黄村里,见其规模狭隘,不足以小寝昌寝炽而休之也,乃复迁居于蓝田乡建立进后堂祠宇,龙真穴结,山环水抱,成为高明正大之域矣。
章氏于康熙初年由南埕迁入建瑞斗堂祖宇,随后期孟公三个儿子迁往连江县隆山、逸山,二支迁永泰县南阳(今名南坪),斗山支留居半岭。


章姓的起源和章姓的人口数
章姓是任姓的分派,是个古老的姓氏,源出黄帝的后裔。(2)《辞源》载:章姓“系出姜姓,齐太公支孙封于鄣。左传齐人降鄣,子孙去邑为章氏”。商朝时有章国(在今山东省东平县,一说诸城县),是黄帝裔孙的封地。至周初,姜太公(子牙)辅助周文王、周武王灭商得天下,立了大功,受封于齐国...

章姓有多少人口_章姓取名及起源分布
章姓的起源与樟树有关,这种树木在古代被称作章,因其木材耐用且能防虫蛀,章姓先民可能因熟悉并利用这种树木而得名。章姓的分布广泛,尤其在浙江、安徽、湖北三省集中,而浙江成为了章姓人口的第一大省。历史上,章姓在先秦时期活跃于山东、河北,后扩散至江苏、安徽、河南。到了隋唐时期,章姓已过...

章姓起源 章姓的起源
辅佐文王兴周,帮助武王灭纣,是周朝第一开国功臣。成王时封于齐。后来,姜尚将其支庶封于鄣。春秋时鄣国被同姓的齐国吞并,鄣国子孙耻于同室操戈,就以失国为氏,后去掉邑旁,称章姓。他们尊齐太公为其得姓始祖。章姓为炎帝神农氏的后裔,以国名为氏,始祖盖为姜子牙。据《姓氏辨证》、《通志·...

“章”姓是由“张”姓演变过来的吗?有那些渊源
章氏起源 姓氏的存在至少已有五千多年,从远古时期一直到周朝,都是女子有姓,男子只能称氏。《通志·氏族略序》:“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姓”是表示母系血统,以别婚姻。氏同姓不同者,可通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姓可以世袭也可以由国君赐封。“氏”以别贵贱...

三门县章姓的来源和历史
您想问的是三门县章姓的来源和历史是什么吧?具体如下:起源一:来源于姜姓。据《姓氏辨证》等资料记载,山东省泰安市章丘县在商朝时为鄣国,后被姜太公收为附庸国,姜太公将鄣国分封给庶子。传到姜虎时,被正式封于鄣国。后来鄣国灭亡,姜虎定居于武都,于鄣字去邑为章。起源二:来源于任姓。...

章姓是不是贵族姓
是。章姓的起源远古时,黄帝将十二个姓赐给他十二个出色的儿子,出自姜姓,章姓为炎帝神农氏的后裔,以国名为氏,始祖盖为姜子牙,是贵族姓。

“章”姓起源?
炎帝世系:章姓起源- -我章姓之源,出于炎帝神农氏。我们在追根溯源的同时,都很想知道历史是怎样发展的?宗脉是如何衍绵的?但是非常遗憾,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是在黄帝以后,很难找到炎帝时期的完整文字资料。司马迁在编撰我国第一部史籍时曾表示过“神农以前尚矣”、“吾不知已”,终因为对神农氏时代的史料知之不足...

立早是一个什么姓氏?
章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湖北、浙江、江西等省多此姓,上述三省之章姓约占全国汉族章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四。章姓在古代百家姓上排名第四十位,在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一十八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150万,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二。章姓起源:出自任姓,为黄帝赐封的十二个基本姓氏之一。据...

为什么有姓这个张又有姓这个章的呢
章姓系承姜氏 名人不胜枚举 黄帝轩辕氏,据民间相传,他总共有25个儿子,其中12个以德为姓,以后不计其数的不同姓氏,正是从最初的这12个“基本”姓氏所分出。 这12个基本姓氏之中,有一个任姓,据《左传》的记载:谢、章、薛、舒、吕、终、泉、毕、过、此等十个姓,都是出自最初的任姓。 因此,有关章姓,...

请问有江西省抚州南丰县的章姓氏族谱?章氏起源?
一个特殊的姓氏 章姓来源有二:(1)据《左传》记载:“谢、章、薛、舒、吕、祝、终、泉、毕、过,此十国皆任姓”。章姓是任姓的分派,是个古老的姓氏,源出黄帝的后裔。(2)《辞源》载:章姓“系出姜姓,齐太公支孙封于鄣。左传齐人降鄣,子孙去邑为章氏”。商朝时有章国(在今山东省...

且末县15354065356: 章氏是怎么由来的?我姓章我想了解一下! -
叱干享依静:[答案] 章氏之先出自炎帝神农氏 1 .本姓姜,其后伯夷 2 为四岳 3 .佐禹 4 治水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 5 .子孙因以为氏.吕尚 6 佐武王 7 定天下,封营丘 8 .其支孙穆子虎别封于鄣 9 .传数世至伟,周夷王 10 时去邑,自称章成王.至胡公祥,为齐所灭...

且末县15354065356: 章姓 - 搜狗百科
叱干享依静: 章(Zhāng)姓在《百家姓》中排第40位.章姓一般出自于姜姓、妊姓,也因他姓而改姓、因他族而改姓.出自姜姓 章姓[1]为炎帝神农氏的后裔,以国名为氏,始祖盖为姜子牙.据《姓氏辨证》、《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及《古今姓氏...

且末县15354065356: “章”姓起源?
叱干享依静:远古时,黄帝将十二个姓赐给他十二个出色的儿子.其中有个姓任,任姓的氏族后来很昌盛,又分成十个部落,每个部落得一姓,其中就有章姓.另一支章姓,是炎帝的后代,炎帝后代中有一位姜子牙,是周朝的开国功臣,姜子牙的后代被封的...

且末县15354065356: 章姓的由来?是章姓不是张姓,最早从哪里开始? -
叱干享依静: 章姓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是说最早章姓出现于晋国临汾,就是现在的山东,是黄帝的后人.二是,经过调查,最早出现在江西南昌.

且末县15354065356: 请问 章氏的起源 -
叱干享依静: 章氏源出于姜姓,为炎帝神农氏的后裔,始祖盖为姜子牙.章氏的孕育地在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鄣城村(现属章丘县),商朝时为鄣国;章氏的诞生地为梁州(今陕西汉中东).西周初,姜子牙受封于齐,建齐国,是为齐太公.鄣国被齐太公收...

且末县15354065356: 有谁知道章氏族谱的 和章氏的由来 -
叱干享依静: 章姓系承姜氏 名人不胜枚举 商音.河间郡.系出姜氏.齐太公支子,封于鄣,子孙去邑为章氏. 齐有章子,秦有章邯. 黄帝轩辕氏,据民间相传,他总共有25个儿子,其中12个以德为姓,以后不计其数的不同姓氏,正是从最初的这12个“基...

且末县15354065356: 章姓的来源“章”最早源于何时何人何地,以及后来的发展分布
叱干享依静: 章姓为炎帝神农氏的后裔,以国名为氏,始祖盖为姜子牙.据《姓氏辨证》、《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及《古今姓氏书辨证》等所载,章姓的孕育地在山东省泰安...

且末县15354065356: 关于章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
叱干享依静: 章姓[1]为炎帝神农氏的后裔,以国名为氏,始祖盖为姜子牙.据《姓氏辨证》、《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及《古今姓氏书辨证》等所载,章姓的孕育地在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鄣城村(现属章丘县),商朝时为鄣国;章姓的诞生地为豫章...

且末县15354065356: 谁知道余杭仁和章姓来源
叱干享依静: 一个特殊的姓氏 章姓来源有二:(1)据《左传》记载:“谢、章、薛、舒、吕、祝、终、泉、毕、过,此十国皆任姓”.章姓是任姓的分派,是个古老的姓氏,源出黄帝...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