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中王安石的人才观

作者&投稿:柯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从伤仲永中可以看出王安石是怎样的人~

爱多管闲事,写的东西特别难背,最后一段不出意外绕口极了←_←(以后你就会深刻的体会到)

有暗指具体的人吗?这篇文言文是先叙后议的表达方法。
后面议论方仲永沦为常人的原因,如果要说暗指,那就是方仲永或者像方仲永一样,天资聪颖,因为后天教育不足而沦为常人的人。

  【文章道理】

  方仲永的通达聪慧,其天资比一般才能的人高得多,而最终成了一个平凡的人令人感到痛惜,人能否成才,与天资有关,更与后天所受的教育以及自身的学习有关。要学习,强调后天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和对泯灭人才环境的批评。也对应了孔子的一句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自我理解】
  王安石认为先天的才能与后天的努力学习是分不开的,但更加的注重后天的学习。

  【读后有感(网友精篇选段)】
  读了王安石先生的《伤仲永》,我的感触很深,方仲永这个天才,竟然会最终变为一个普通人,我们对他的遭遇仅仅只有惋惜和同情吗?恐怕还应有一些对方仲永父亲和县人的批评吧,他们为了自己的一些小利益却为社会损失了一个人才。这对社会造成的危害,难道比自己的利益更重要吗?王安石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应当不只是这个,还有对天才的看法。   天才,顾名思义,从上天那里得到了才华的人。天才,当然比普通人要优秀很多,只要稍加教育,学习,就能成为一个社会难得的人才。但为什么方仲永最终成为了一个普通人。甚至连普通人都不如呢?这是因为他没有接受后天的教育,没有进步,只是原地踏步,而别人却都在努力奋斗,不断进步,最终他只有被超过。天生的才能固然很重要,但后天的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缺乏后天的教育,再好的才能也会被荒废。反之,一个普通人,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可能也会对社会做出很大贡献。   要得到进步,就应当勤奋地学习。古人说:“业精于勤”。勤学是成功之母。勤能补拙。近乎智,古今中外的成功者,哪一个是不经历勤奋的学习就得到成就,得到世人的赞扬和敬佩的呢?王献之“用尽三缸水,一点像羲之”,最终成为大书法家。法国文学家福楼拜的书房窗临塞纳河,因灯光彻夜透明,被船夫当作渔灯,他对天才的认识“天才无非是长久的忍耐,努力吧!”最终他成为了一代大文豪。他们都并非是天生聪慧。他们的才能也不一定比方仲永优秀,他们的成功来源于他们的耐心和勤奋。   天才在于日积月累,聪明在于勤学不辍。一个人,天资再高,如果不勤奋学习,必干不成大事业。甚至养活自己都很困难;一个人,天资一般,如果能勤奋学习,刻苦用功,必出成果。勤学是成功里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或许我们并不是天才,但让我们现在做起,努力、勤奋地学习,必能干出一番大事业。

  墨画为你排忧解难,望采纳,谢谢。

先天的才智要加上后期的培养和不断训练,不能骄傲自大停滞不前,否则不仅不会前进,反而也会丧失掉原来的才能。大概这样。

IQ,EQ高


文言文伤仲永中的伤是什么意思
哀伤,婉伤,王安石为方仲永的才华婉伤,他有才华但因为没有得到后天的教育,而最终"泯然众人矣"。

关于埋没人才的文言文
1. 搜索文言文 形容埋没人才的 找到以下文言文:- 伤仲永 shāngzhòngyǒng(王安石)「中小学生必读文言文」 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处抚边幌装呵膘童博阔,...

《伤仲永》中的“贤于材人远矣”和“受于人者不至”中的“于”是什么...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编辑本段二、读法参考 伤仲永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伤仲永仲永二十岁后的生活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

伤仲永中的方仲永失去了才华的经历说明了什么
3、社会历史状况、制度毁灭了一些人才,他的父亲代表了社会上一些毁灭人才的人.4、他父亲毁灭了一个人才,人的先天才智重要,后天的培养更重要 王安石不仅仅是为仲永而"伤"的.其一、伤当时社会制度残酷,埋没人才.其二、伤官僚们贪图享乐,不理祖国下一代.其三、告戒一子之父要开发孩子能力,做到教子有方 ...

伤仲永的启示
启示:本文借事说理,以“伤”仲永为例,说明人有天分固然是很幸运的事,但是没有后天的教育与学习,也只是一个平常人。只有继续学习,精益求精,才能够真正成才。文章:《伤仲永》宋代·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

翻译王安石的《伤仲永》
伤仲永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

形容浪费人才的文言文
1. 搜索文言文 形容埋没人才的 伤仲永 shāngzhòngyǒng(王安石)「中小学生必读文言文」 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处抚边幌装呵膘童博阔,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仲永是谁呀?他真的那么神气吗?
“疑虑派”的言论一出,即遭到大多“永缘”的当面痛斥。“永缘”们抨击“疑虑派”沉渣余孽泛滥,纯属扼杀人才。有人以“如果仲永是你的儿子”为题向“疑虑派”大肆攻讦,有位大嘴先生竟以“请废除当今教坛的葵花宝典”一文为仲永大壮声气。众说纷纭,各执一词,难有定论。学政便将此事上报安石先生。

《伤仲永》原文及翻译
《伤仲永》作者:王安石【宋代】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

巴东县19418729168: 伤仲永中王安石的人才观 -
苍梧诗定坤: 【文章道理】方仲永的通达聪慧,其天资比一般才能的人高得多,而最终成了一个平凡的人令人感到痛惜,人能否成才,与天资有关,更与后天所受的教育以及自身的学习有关.要学习,强调后天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和对泯灭人才环境的批...

巴东县19418729168: 伤仲永作者的才能观是怎样的 -
苍梧诗定坤: 作者所持的态度(主要体现在第三自然段,即作者王安石议论的段落):方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因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作者对方仲永的经历感到很惋惜(题目《伤仲永》的“伤”字就最能看出),同时强调了后天教育的重要. 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巴东县19418729168: 《伤仲永》里,作者(王安石)是怎样看待神童方仲永变为平庸之辈的? -
苍梧诗定坤:[答案] 惋惜 有才能却没被用在征途,对孩子最后的结果感到遗憾

巴东县19418729168: 在《伤仲永》中,王安石一方面描述方仲永5岁时“指物作诗立就”,而且“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仲永十二三岁还能作诗,但已不如传闻中那样好,到了20岁... -
苍梧诗定坤:[答案] 王安石观点:先天能力固然可以,但后天学习尤为重要,方仲永最后“泯然众人”归根结底是他放弃了主观学习.

巴东县19418729168: 伤仲永里作者是如何看待仲永泯然众人的?
苍梧诗定坤: 王安石说:方仲永的通达聪慧,是先天得到的.他的天赋,比一般有才能的人要优秀得多;但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后天所受的教育还没有达到要求.他得到的天资是那样的好,没有受到正常的后天教育,尚且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本来就不天生聪明,本来就是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难道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

巴东县19418729168: 伤仲永最后一段的议论讲明了什么道理 -
苍梧诗定坤: 读了王安石先生的《伤仲永》,我的感触很深,方仲永这个天才,竟然会最终变为一个普通人,我们对他的遭遇仅仅只有惋惜和同情吗?恐怕还应有一些对方仲永父亲和县人的批评吧,他们为了自己的一些小利益却为社会损失了一个人才.这对...

巴东县19418729168: 《伤仲永》里,作者(王安石)是怎样看待神童方仲永变为平庸之辈的? 回答一下,谢谢 -
苍梧诗定坤: 惋惜 有才能却没被用在征途,对孩子最后的结果感到遗憾

巴东县19418729168: 《伤仲永》这篇故事说明了一个人能否成才,与什么有关,更与什么有关 -
苍梧诗定坤: 一个人能否成才,与天资有关,更与后天 所受的教育以及自身的学习有关.《伤仲永》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篇散文.讲述了一个江西金溪人名叫“方仲永\”的神童因后天父亲不让他学习和被父亲当作造钱工具而沦落到一个普通人的故事.文章借仲永为例,告诫人们决不可单纯依靠天资而不去学习新知识,必须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强调了后天教育和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

巴东县19418729168: 王安石的伤仲永,说明了天赋是孩子成才的最重要因素,这句话对不对 -
苍梧诗定坤: 当然不对,天赋固然重要.可是没有后天学习努力,没有一个好的环境,我们无法成才,如果社会动荡,国家覆灭,何谈苟活,伤仲永其实是为他后天不能继续学习,最后成为普通人,感到可惜

巴东县19418729168: 《方仲永》最后一段的议论讲了什么道理? -
苍梧诗定坤: 文中所写的方仲永五岁时的表现,俨然是一个神童,但他后来才能丧失,令人惋惜,令人警醒.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道理再明白不过了———即使一个人先天的条件再好,后天不琢不学不勤不练,也会成为一事无成...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