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诫子书》的原文

作者&投稿:达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诸葛亮的《诫子书》 原文及翻译~

译文见下面: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逐渐消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舍里,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韬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岁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
君子的品行,一安静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以节俭努力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淡寡欲就不能显现出自己的志向,不宁静安稳就不能达到远大的目标。学习必须静下心来,才干必须学习才能增长。不学习就不能有广博的才干,没有志向就不能成就学业。怠慢便不能振奋精神,冒险急噪便不能治理品性。年华随时间流逝,意志随岁月消磨,于是枝枯叶落,大多不能对社会有所作为。等到悲凉地守着贫穷的小屋时,后悔又怎么来的及呢?

原文:

诫子书

作者:诸葛亮

朝代:三国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翻译:

德才兼备人的品行,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是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

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追求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振奋精神,轻浮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守在自家的狭小天地里,悲伤叹息,还有什么用呢。

扩展资料:

这篇文章当作于蜀汉建兴十二年,是诸葛亮晚年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诸葛亮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为了蜀汉国家事业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这篇书信告诫诸葛瞻。

《诫子书》的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这篇《诫子书》,不但讲明修身养性的途径和方法,也指明了立志与学习的关系;不但讲明了宁静淡泊的重要,也指明了放纵怠慢、偏激急躁的危害。诸葛亮不但在大的原则方面对其子严格要求,循循善诱,甚至在一些具体事情上也体现出对子女的细微关怀。

文章短小精悍,言简意赅,文字清新雅致,不事雕琢,说理平易近人,这些都是这篇文章的特出之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诫子书



夫(fú)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fú)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 本文选自《诸葛亮集》。(题目是后人加的)

原文:

诫子书

作者:诸葛亮

朝代:三国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翻译:

德才兼备人的品行,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是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

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追求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振奋精神,轻浮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守在自家的狭小天地里,悲伤叹息,还有什么用呢。

扩展资料:

这篇文章当作于蜀汉建兴十二年,是诸葛亮晚年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诸葛亮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为了蜀汉国家事业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这篇书信告诫诸葛瞻。

《诫子书》的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这篇《诫子书》,不但讲明修身养性的途径和方法,也指明了立志与学习的关系;不但讲明了宁静淡泊的重要,也指明了放纵怠慢、偏激急躁的危害。诸葛亮不但在大的原则方面对其子严格要求,循循善诱,甚至在一些具体事情上也体现出对子女的细微关怀。

文章短小精悍,言简意赅,文字清新雅致,不事雕琢,说理平易近人,这些都是这篇文章的特出之处。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年龄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这些人大多都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那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是诸葛亮写给谁的?
官至丞相。这篇《诫子书》是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 建兴十二年(234)二月,诸葛亮第五次北伐,以大军出斜谷,据五丈原这年八月,诸葛亮突患急病,暴卒于前线,时年五十四岁。P。S。也就是说,这是他死的那年写的…… 另:诸葛乔(204——228年),诸葛瑾次子,本字仲慎,与胞兄诸葛恪在吴国的名声颇...

诸葛亮的名言是什么?
出自:诸葛亮《诫子书》。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释义:有道德修养的人,是这样...

诫子书中的志与写写作文
《诫子书》志与学的关系: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这句话的意思是不学习就难以增长才干,不立志就难以学有所成。 诸葛亮告诫自己孩子只有内心宁静,才能养成定力,有了定力,才能明确志向,安心学习,增长才干。即有志向去学习,多学习才能养成好的才干。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

有水也是溪,无水也是奚这首诗是谁出的
“有水也是溪,无水也是奚”讲述的是葛亮出使东吴游说吴蜀联合抗曹的故事。三国时期,周瑜和诸葛亮各司其主,因诸葛亮才学渊博,计高一筹,使周瑜十分嫉妒。周瑜总想找个借品杀掉他。 有一次在酒宴上,周瑜故意对诸葛亮说:“孔明先生,我吟一首诗你来对,对得出,有赏;对不出,就心杀头为罚...

请写一副有关诸葛亮的对联? THANK YOU!
诸葛亮的《诫子书》中有这样两句话:“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本来是排阀句,小说作者以肯定句的形式取代了原来的否定之否定的形式,而用作诸葛草庐的门联。但它仍然还是排偶句而非对偶句,干仄极不和谐。 书中在这副对联出现前后,多次展示了诸葛亮的这一志向。第36回回末,徐庶入草庐见诸葛亮,告之...

诸葛亮小故事,4个,简短的。
蜀国兴盛后,南中地区几个郡却作乱造反,诸葛亮亲自率领大军,前去讨伐,战事节节胜利,最后剩下南中首长孟获还继续反抗。诸葛亮攻心为主,七次捉放孟获,终於让他心服口服,不再反叛。诸葛亮命令孟获和各部族首领照旧管理原先的地区,不派出官吏,也不留军队,使汉人和各民族长期相安无事,稳定了蜀国...

我眼中的诸葛亮 1500字作文 急需
“侧室无妾滕之亵,后庭无声乐之娱”,(原系比姜维,这里借指孔明)诸葛亮一生都与妻子和睦相处,并从丑妻身上学到了很多的机关学,夫妻俩一生恩爱有加,情感亲密,非局外人所知。诸葛亮教子的详细情况,《三国演义》并无赘述。然而我们可以通过流芳百世的《诫子书》了解端详。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道:“静以修身,...

关于诸葛亮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史书中记载】详见《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 诸葛亮传》。由晋代...

与诸葛亮有关的名联
其大意是:不追求名利,生活简单朴素,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志趣;不追求热闹,心境安宁清静,才能达到远大目标。通过此联揭示了诸葛亮的高尚德操。诸葛亮的《诫子书》中有这样两句话:“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本来是排阀句,小说作者以肯定句的形式取代了原来的否定之否定的形式,而用作诸葛...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表达了“淡泊明志”的志趣在《出师表》哪两句验证...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表达了“淡泊明志”的志趣在《出师表》哪两句验证了?答: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

北京市17135167270: 诸葛亮的《诫子书》要原文和译文呦~ -
游郊利胆:[答案] 诸葛亮,字孔明,琅琊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官至丞相.这篇《诫子书》是写给儿子诸葛乔的.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韬...

北京市17135167270: 求诸葛亮写的(诫子书)全文 -
游郊利胆: 诫子书⑴ 夫君子之行⑵,静以修身⑶,俭以养德⑷.非澹泊无以明志⑸,非宁静无以致远⑹.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⑺,非学无以广才⑻,非志无以成学⑼.慆慢则不能励精⑽,险躁则不能冶性⑾.年与时驰⑿,意与日去⒀,遂成枯落⒁,多不接世⒂,悲守穷庐⒃,将复何及⒄!

北京市17135167270: 诫子书的原文 -
游郊利胆: [原文] 诸葛亮《诫子书》原文及译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韬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岁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 君子的品行,一安静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以节俭努力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淡寡欲就不能显现出自己的志向,不宁静安稳就不能达到远大的目标.学习必须静下心来,才干必须学习才能增长.不学习就不能有广博的才干,没有志向就不能成就学业.怠慢便不能振奋精神,冒险急噪便不能治理品性.年华随时间流逝,意志随岁月消磨,于是枝枯叶落,大多不能对社会有所作为.等到悲凉地守着贫穷的小屋时,后悔又怎么来的及呢?

北京市17135167270: 诫子书 全文 -
游郊利胆: 夫(fú)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北京市17135167270: 诫子书全文 -
游郊利胆: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诸葛亮54岁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它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诸葛亮也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线期望尽在言中...

北京市17135167270: 简要概括诸葛亮诫子的主要内容 -
游郊利胆:[答案] 一代贤相诸葛亮写给其子诸葛瞻的《诫子书》,全文短短八十六字,虽阐述的是敬业奉献、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读来发人深省.其原文如下: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

北京市17135167270: 求诸葛亮《诫子书》原文. -
游郊利胆: 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译文 有道德修养的人的品行,是依靠安静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是依靠节俭努力培养自己的品德.不寡欲就不能表明自己的志向,不宁静就不能到达高尚的思想境界.学习必须静下心来,才干必须学习才能增长,不学习就不能有广博的才干,没有志向就不能成就学业.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冒险急噪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间流逝,意志随岁月消磨,于是就落魄,大多不能融入社会,等到悲凉地守着贫穷的小屋时,后悔又怎么来的及呢?

北京市17135167270: 《诫子书》原文加注释 -
游郊利胆: 《诫子书》原文如下: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

北京市17135167270: 诸葛亮【诫子书】的翻译 -
游郊利胆: 诫子书教学视频:七年级上册第15课《诫子书2》诸葛亮

北京市17135167270: 有关诸葛亮诫子文 -
游郊利胆: 诸葛亮《诫子书》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