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战争的提问

作者&投稿:权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现代战争提问~

步兵和陆战装甲车辆还有很大用途,有时甚至仍然是主要的。短兵相接的情况虽然比以前少了,但不会消失。
原因是:
1、有条件打高科技战争的只是少数大国,大多数国家,包括俄罗斯、欧洲等各国,还不可能仅打精确空袭式的战争。这样一来,陆军突击就成为不可避免的手段。
2、即使拥有这些高科技手段的国家,如美国,有时也必须面临直接冲突,占领的任务,这时必须运用陆军和装甲车辆,比如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美军仅凭空袭解决不了反美武装,必须出动步兵实施城市巷战和山地战,进行抓捕,情报搜集,和反游击战。
3、战争的残酷性没有因为科技手段提高而降低。同时,高科技打击手段代价太高,任何一国都不可能无限投入军费在高科技装备上。当有限的高科技空袭用完后,战争如果还没有结束,那么传统的地面力量对决就要登场了。例如海岛之类的作战,如果不上去人,只远距离空袭,打完后人家还不服,重建后继续叫板,你就白打了。
4、战争很复杂,各种模式都会出现。不是每种地形、每种打法都适应用远程精确空袭。例如敌我交错在一起的城市,定位系统不易准确瞄准目标的复杂山地、丛林,不断移动的小股分散敌军,根本没有准确位置需要地面部队辅助搜索的目标……这些时候,只在空中按电钮发导弹是无用的。

美军近十年拣软柿子捏,另外找了伊拉克这些特别合适打高科技空袭的平坦国家,所以空袭加地面突击打得很顺。但占领后清剿时就出了问题,在对付小股袭扰和自杀袭击时,空袭帮不上忙,地面装甲有时都被打坏,原先主张打伊拉克的那批军方领导把陆军削得太轻,现在吃了亏,又给巡逻车加防护底盘,给坦克加防护装甲。
实践证明,现代战争是立体综合体系对抗,陆、海、空、天、电磁等任何一块都不能短,短了那块就会在哪块吃亏。

核战争:白血病,癌症
化学战:各种化学武器后遗症,畸变,也有的致癌
生物战:这就不用说了吧,鼠疫,霍乱,痢疾,斑疹伤寒……
常规战争:心理上的有海湾综合症等等 .战争引起的心理疾病有孤僻,精神涣散,失眠,做噩梦,体重直线下降,整日抑郁.举例说明: 美国海军少校约翰·罗科2004年底从伊拉克战场回国后,整整3个月无法走出心理阴影。他整日抑郁,孤僻,精神涣散,失眠,做噩梦,体重直线下降。最后,连他的儿子都无法接近他。2005年2月一个晚上,罗科答应妻子去看医生。但第二天早上,这名时年40岁的直升机驾驶员在加利福尼亚州彭德尔顿军营内自杀身亡。根据先前安排,他本应在几天后再赴伊拉克。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小说描写了公元3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在政治、军事谋略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书语言生动、场面宏大、个性鲜明,塑造出曹操、刘备、关羽、张飞等许多不朽的历史人物形象,其出色的文学成就,使它的影响事实上已深入到中国文学、艺术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三国演义》全书出现以前,中国各类小说一般都篇幅短小,有些甚至只有几十个字。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小说,中国小说如何由短篇发展至长篇,这点我们要注意。原来宋代讲故事的风气盛行,说书成为一种职业,说书人喜欢拿古代人物的故事作为题材来敷演,而陈寿《三国志》里面的人物众多,事件纷繁,正是敷演故事的最好素材。三国故事某些零星片段原来在民间也已流传,加上说书人长期取材,内容越来越丰富,人物形象越来越饱满,最后由许多独立的故事逐渐组合而成长篇巨著。这些各自孤立的故事在社会上经过漫长时间口耳相传,最后得到辗转加工,集合成书,成为中国第一部长篇小说,这是一种了不起的集体创造。与由单一作者撰写完成的小说在形态上有所不同,很值得我们注意。这种源出众手的小说,后来还有神魔小说《西游记》和另一讲史小说《水浒传》。三国演义对后来的小说相信有一定的启导作用。讲史文学的源流,这部巨著本身的文学价值,以及它对后世的影响,都值得我们深入讨论。

一、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拥刘反曹

1、 拥刘反曹思想在作品中的表现;

2、 拥刘反曹思想的形成:四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形成的,罗贯中继承并将它熔铸到了作品中,毛宗冈在修改时又加强了它;

3、 拥刘反曹的内涵:反映了人们对德治仁政的理想和反对暴政的意愿;是民族思想的反映;是正统思想的反映。

二、刘备、曹操形象。

1、 曹操:奸诈、残忍、虚伪;雄才大略、远见卓识;——这是一个复杂的形象,罗贯中即写其短,也写其长,又不影响他的倾向性。

2、 刘备:即理想化的人君形象,同时又有统治阶级代表人物所特有的虚伪一面。

三、战争描写。

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

相似处:都是以弱对强、都用了火功、结局都是弱者胜。

不同的特点:斗争双方的特点不同、面临的情况不同等,使之写来绝不雷同。

学习内容

一、讲史文学之源流

宋代说话技艺十分发达。说话的演出地点不限于勾栏瓦肆,一般村野寺庙也有演出。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首都汴京著名艺人霍四究以“说三分”著名,说三分即讲三国故事,而尹常卖以说五代史见称,二人都是讲史好手。

说话人无论是否高手,都需要讲稿。当时有专门编写讲稿的“书会”。书会中人既要编写故事,就不能不具备较为深厚的文艺修养和广博的历史知识。说话人的稿本经过不断润色增删,就有可能演变成为篇幅越来越长的小说。

宋代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录说话四家:

说话有四家:一者小说,谓之银字儿,如烟粉、灵怪、传奇。说公案,皆是扑刀杆棒,及发迹变泰之事。说铁骑儿,谓士马金鼓之事。说经,谓演说佛书。说参请,谓宾主参禅悟道等事。讲史书,讲说前代书史文传、兴废争战之事。最畏小说人,盖小说者能以一朝一代故事,顷刻间提破。

其中第四家为“讲史书,讲说前代书史文传、兴废战争之事。”说三国故事应属于这一类。

长篇小说《三国演义》可以说是直接或间接汇集了唐宋流传的三国故事,特别是小说者所讲“一朝一代故事”之讲稿材料,是经过无数次增饰修改而成的作品。下面提到的《全相平话三国志》虽是元代产物,但它的祖本可能源自宋代说话人的手稿。

说话材料如何成为话本小说?大概说话人起初靠口耳相传,不靠文本,但口耳相传,容易忘记,故事越增饰,则内容越繁复,越不易记忆,唯有利用文字记录下来,以免讲说时遗漏。文字记录不断整理,则篇幅越来越大。这里有两个小问题值得思考:一是最初稿本可能会较为简单粗糙,后来的整理增订本可能较为繁富复杂,但删节本却相反;二是初稿一旦钞写流传出去,因为由不同的艺人或文人各自润色演绎,同一故事稍后可能出现众多不同的版本。这里举一两个例子说明。现存《至治新刊全相平话三国志》三卷,是元朝英宗至治年间(1321年一1323年)建安(在今福建北部)虞氏刊本,每卷卷首都刻“至治新刊全相平话三国志”,一般简称《三国志平话》,原作者姓名已佚,学术界认为是元代讲史艺人说话的底本。这个本子现藏日本东京内阁文库,有一百三十八页,每页上下两栏,左右两页合起来,上面为一图,下面为文字。说话人拿着这个本子,看图览字,可以口沫横飞,随机敷衍。这不一定是说话人的初稿,却是一个较早版本的稿子,可以看出它较为简单粗糙的特点。另外一个例子是《三分事略》,又题为《三国志故事》,上图下文,三卷,不题撰人,也属建安书坊刻本。虽然上、中卷首行题刻“至元新刊全相三分事略上”、“至元新刊全相三分事略中”,又封面有“甲午新刻”四字,学术界大多认为并非元世祖至元三十一年甲午(1294年)之刻本;乃书商故弄玄虚,实是元至正十四年或元明易代期间之产物。因为上、中、下三卷,每卷最后一页或二页之前,均故意漏刻二至三页故事,但页码却连接而无中断,明显是书商偷工减料,为欺骗顾客而做的手脚。删节本通常都是为了减省成本而印制的。

鲁迅称宋之说话人多高手,而不闻有著作;现存讲史平话多为元人作品(1982,127页)。其中《至治新刊全相平话三国志》和《至元新刊全相三分事略》,均具备《三国演义》的主要情节,是其雏形。

总括这一小节内容:中国讲故事的源流很早,宋代说书人尤其喜欢讲史。北宋时已有霍三究以说三分著名。但三国故事的零星片段流传甚早,于唐代已有记载。宋人致力增饰铺张,因而内容更丰富,情节更精彩。现存《全相平话三国志》是元人作品,应该是《三国志演义》的胚胎。

二、《三国演义》的作者、成书年代和版本

这一节“作者、版本和成书年代”提供的资料,其中涉及争论的问题甚多,建议不要死记材料,知其梗概便可。

作者

在漫长的专制帝王统治时代,很奇怪的是,中国小说和戏剧一直遭受正统文士的忽略和歧视,以致这类作品多半是遮遮掩掩、偷偷摸摸的出现。其作者或用化名,或不留名,总是难得清清楚楚知其生平,使人遗憾。我们这个课程选讲的几部巨著,其作者无一不有类似的情况。

《三国演义》的作者,一般说是罗贯中。有关其籍贯、生平事迹的记载很是分歧,材料也都很简略。

关于罗贯中的籍贯主要有四说:一是太原人,二是杭州人,三是东原(山东东平)人,四是庐陵人。数十年来,以前两种说法为多,但迄无定论。今人刘知渐、王利器、沈伯俊、周楞伽等人均持东原说。从现有资料看,以东原说较为可信。

—、太原说

明佚名《录鬼簿续编》云:“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新。”

二、杭州说

明郎瑛《七修类稿》卷二十三云:“《三国》、《宋江》二书,乃杭人罗本贯中所编。予意旧必有本,故曰编。”

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卷二十五“委巷丛谈”云:“钱塘罗贯中本者,南宋时人,编撰小说数十种。”

明王圻《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七十七“经籍考·传记”类云:“《水浒传》罗贯著。贯字本中,杭州人。”

三、东原(东平)说

明庸愚子(蒋大器)《三国志通俗演义·序》云:“若东原罗贯中,以平阳陈寿传,考诸国史,自汉灵帝中平元年,终于晋太康元年之事,留心损益,目之曰《三国志通俗演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事纪其实,亦庶几乎史。”

王利器《罗贯中与〈三国志通俗演义〉》(1983,240-265页)从元代赵偕(字子永,慈溪人)《 赵宝峰 先生集》卷首所附《门人祭宝峰先生文》所列三十一门人中找到罗本和高克柔二人,认为罗本即罗贯中。这涉及《水浒传》的作者,《水浒传》中唯一的好官是东平太守陈文昭,何以如此?原来慈溪县令陈文昭向邑人赵宝峰执经请业,行弟子礼,宝峰以治民事告之。因此清人编《宋元学案》就将陈文昭也列为宝峰先生门人,于是不难解释《水浒传》唯一好官是陈文昭之谜。《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撰、罗贯中纂修”,罗贯中分明是罗本,东平是其父母之邦。把这个好官说成是东平太守,王利器认为是“罗贯中精心安排的”。

周楞伽《关于罗贯中生平的新史料》(谭洛非编,1992,119-130页)也从《 赵宝峰 先生集》和《宋元学案》找寻资料,认为罗贯中原来名本,字彦直,东平人。元亡后投奔居于浙江慈溪的兄长罗拱字彦威,罗拱为宋宗室后裔赵宝峰的门人,所以罗本也师事赵宝峰。贯中恐是别号。

至于罗贯中的生平,有以为是南宋人。有以为是元未明初人,《漫稿》以为元未明初人这说法较合理,理由是元末明初动乱的经历和作家的政治抱负对《三国演义》的创作有实质的影响。以下引述周邨、冯其庸、章培恒、周楞伽等人的说法:

—、南宋人(周邨)

周邨《书元人所见罗贯中〈水浒传〉和王实甫〈西厢记〉》(1985,76-82页)一文,认为“罗贯中可能是南宋人或宋元间人。”其说可约略参考前面“讲史文学之源流”一节我们所引周邨的意见。

二、约生于 1295年前后(冯其庸、章培恒)

冯其庸《论罗贯中的时代》(1991,80-93页),认为既然罗贯中与葛可久并提,葛是元人,罗当然也是元人。从《录鬼簿续编》的记载推算,罗贯中大约生于元贞元年(1295年)前后,死于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前后,大约活了八十五岁。

章培恒《关于罗贯中的生卒年》(1982,第三期,120-126页)坚持以书中今地名来考证一本书的成书年代,并藉以追查作者在生时间,他认为《三国演义》约成书于1329年前后,其时罗贯中当在三十岁以上。

三、约生于1330年(鲁迅、周楞伽)

鲁迅《史略》(129页)认为是“元明间人”(约1330-1400年)

周楞伽《小说札记》(1981,第四期,76-82页)同意鲁迅的说法,认为罗贯中“是由元入明的元末明初人”,且可能是慈溪人。

结合各家意见,大致是这样:罗贯中东平人,原名罗本,字彦直,别号贯中,又号湖海散人。大约为元末明初时人,曾入张士诚幕府,后来隐居浙江慈溪,从事创作,明初去世。著有杂剧三种,今存《宋太祖龙虎风云会》;又著小说六种《三国演义》、《小秦王词话》、《隋唐志话》、《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一般相信,《水浒传》这部小说也包含了罗贯中的心血。

成书年代

《三国演义》的成书年代主要有四说:一是宋或以前,二是元代中期,三是明初,四是明中叶。无论如何,因为不能否定罗贯中为《三国演义》的编撰者,则写作年代就无法跳出罗贯中生活的时代,成书年代必须结合罗贯中的生卒岁月来看。

一、宋以前说

周邨主张《三国演义》成书于宋或北宋以前,我们前面已引述他的说法(见本单元,第3页)

二、元代中期说

袁世硕《明嘉靖刊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乃元人罗贯中原作》(1991,94-108页)一文认为该书用三百三十多首诗来品评人物,收束情节,与宋元间的平话很近似。且引用时或言唐贤,或言宋贤,不言“元贤”,实是元人口吻;书中小字注中所提及的今地名,除了个别几个笔误外,几乎全与元代行政区名称相符。因为其中江陵、建康、潭州均为元天历二年(1329年)以前的旧地名,因此将作注的时间断在此年,再往后延伸十几年,基本上可以确定书成于元中期,大约是十四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他并认为罗贯中生卒年约为1300年至1370年,而嘉靖刊本可视为罗贯中原作。

三、明初说

欧阳健《试论〈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成书年代》(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1983,280-295页)一文认为《三国演义》成书于明初。他不同意袁世硕断书中小注年代于天历二年(1329年)以前,认为地名情况复杂。他认为罗贯中在明初开笔,第十二卷写作不早于洪武三年(1370年),全书初稿完成于1371年以后。他还认为根据《门人祭宝峰先生文》以齿序排名,罗本处于第八位乌斯道(1314年生)和第十三位王桓(1314年生)之间,生年约在1315年至1318年之间,卒年估计在1385年1388年之间。开笔时罗本贯中约五十馀岁。

四、明中叶说

张国光《〈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于明中叶辨》(1983,266-279页)一文认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以《三国志平话》为基础写成,而元刊《三国志平话》为新安虞氏至治年间(1321-1323)所刊五种平话之一,篇幅仅有八万字,文笔粗糙简陋,《三国志通俗演义》篇幅为其十倍,手法成熟,从发展过程看,必远远产生于平话之后。张国光因此认为,“此书的撰成,既不会是元代,也难以肯定是明初,其时当在明中叶。为此书写序的庸愚子蒋大器很可能就是它的作者。”他估计由于蒋大器写序后无钱刻书,过了二十年才由修髯子印行。

值得注意的是,张国光是抛开罗贯中作为《三国演义》作者来立论的,这样就不必顾虑成书年代是否与罗贯中生卒年配合。如若结合罗贯中生平来看,以第二和第三两种说法较为接近事实。如果第四种说法合理,则明中叶是开始流传的时间。

版本

—、嘉靖本

现存明嘉靖壬午(1522年)刊本。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则,各则题目唯七字。书署名“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要注意的是,以前很多学者认为它是最接近罗贯中原作的版本,甚至是罗的原著,但现在怀疑者不少。

二、志传本

现存有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刊刻的几个版本,简称“万历诸本”。以刘龙田乔山堂刊本、余氏双峰堂刊本较早。值得注意的是,内容与嘉靖本有些不同,文字较质朴。不少学者认为“志传本”的祖本较嘉靖本早。

三、李评本

“ 李卓吾 先生批评三国志”,系万历后、天启间无锡人叶画假李卓吾之名伪作评语刊行,故又称“伪李评本”。将嘉靖本回目每两则并为一回成一百二十回本,不分卷。现存明建阳吴观明刊本等几种。清代毛宗岗据以删削修订为毛评本。

四、毛本(毛评本)

“毛宗岗评三国志演义”,清康熙刊本,六十卷一百二十回。毛纶、毛宗岗父子假借金圣叹名义评改“伪李评本”,全面修订而成。鲁迅说毛氏父子主要进行三项工作,一曰改,二曰增,三曰削,其余小节则“一者整顿回目,二者修正文辞,三者削除论赞,四者增删琐事,五者改换诗文”而已。应该注意的是,李悔吾认为该书比以前的版本更强化封建正统思想,而在艺术加工方面则大大超越以前各本。

这四个版本系统,总归起来,实际只是三种而已:一是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系统,二是《三国志传》系统,三是毛评本系统。至与“李评本”因为被毛宗岗修订后已融入毛评本,跟毛评本应属同一系统。目前书坊排印的本子,绝大多数是毛评本系统,不过在校勘时通常会参考嘉靖本的异文做些改动。

三、三国故事的形成经过

晋陈寿编撰《三国志》,刘宋时裴松之引书四百馀种为之注。我们知道魏晋六朝品评人物风气盛行,品评人物总须根据具体事迹;后来《世说新语》更具载不少魏晋时期各种人物的妙人妙事。品评人物风气流传一段时间,影响所及,许多人对于当时人物的言行十分熟悉。在谈说过程中,一方面兴趣浓厚不减,而口耳相传之间又增添讲者的主观意见和个人色彩,对于人物和事件的描述刻画遂有越来越精彩的现象。

例如说两晋南北朝记叙、描写、歌咏三国故事和人物的文献有三十多种。这是现存文献而言,实际一定不止此数。

唐代论述三国的诗文一百四十多篇,宋代则有约八十篇。这些也都是指今日所知材料而言,当时出现而遗佚的必定更多。

元朝除诗文外,元杂剧以三国故事入戏的有六十多本。这更值得注意,一是当时三国故事个别片段巳发展得很成熟,才能编为戏本,二是戏比诗文流传更广泛,影响更大,与小说发展变作互为因果。而宋以来流传的说三分,此时成为平话小说《三国志平话》和《三分事略》,更成为三国演义小说的基础。

《三国演义》是长篇小说,但原来的故事却是零星存在的。这些零星材料如何最终组织成长篇巨著,实是一个有趣的过程。这过程可说是年深月久。由于它根本不是正史——如果雷同正史,则《三国志》成书后就无须再编撰甚么《三国演义》了。当然《三国演义》的取材,既有直接取自《三国志》的,也有间接取自《三国志》的注文以及其它六朝文献的史料,更多的则是后世已敷演充实的(俗语“加料”)故事材料。尤其是元代戏剧作品,已将三国故事贯串成有血有肉的生命。综论三国故事的形成经过,可以分为下述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陈寿《三国志》成书以前的记载,大部分是史料,包括历史人物的出身、言行等记录和传说。陈寿《三国志》录取其中一部分做材料,编撰正史,但更多的材料则遗留在文人笔下或民间。

第二个阶段是《三国志》成书后初期,尤其是东晋、南北朝,因为去三国未远,仍有大量文献和民间传说流行,但故事内容大约无可避免开始出现增添或转变的情形。

第三个阶段是唐,宋时代文人的歌咏和说故事者的敷演,前者可使故事传说走向理趣,后者则使零星故事组合成较长的单元。

第四个阶段是元剧作品。元代许多剧作家都尝试将三国故事敷写成情节精彩的剧本。就以吕布和貂禅的故事为例,现存的剧本有无名氏《锦云堂暗定连环计》,郑光祖《虎牢关三战吕布》,武汉臣《虎牢关三战吕布》(残缺),于伯渊有《白间斩吕布》。另外元南戏有《貂蝉女》(残缺)。见微知著,可以估计元剧作家对全部三国故事发扬光大之贡献。

第五个阶段是罗贯中的成书。“三国志通俗演义”一书“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确是的论,尤其是博采各种典籍包括史注、笔记、传说、平话、剧本、诗文等,共冶一炉,成为巨著。这当中实际上汇集了千千万万人的心血;在罗贯中以前,在故事文字和情节方面进行修改加工的无名作者,也同样功不可没。罗贯中可以说是后期一个集大成者。

四、《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

坊间流行的《三国演义》毛评本在书前有一篇《读〈三国志〉法》。这是一篇教人如何欣赏《三国演义》的文章,包括内容和文学技巧的剖析。当中不是每一个观点都正确,但却是很有启发性的,不可不读。

主题思想

三国演义这部巨著大致上以陈寿《三国志》的历史范围为基础,从文学角度再现了汉末黄巾起义到西晋统一这八九十年间的演变过程。因为历史大事不便随意纂改,但其中细节却可尽情发挥,作者在编写时可以融入个人的主观成分,成为思想性较明显的文学作品。《三国演义》以蜀汉为正统,处处尊刘贬曹,与陈寿《三国志》以魏晋为正统有别,历来视此为《三国演义》的主题思想。扬刘抑曹是《三国演义》的主调,尤其是现在流行的毛评本,说“强调正统”是该书主题,应该不会错。而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观念,也与作者所处元未明初的时代背景有些关系。

五、《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一、描写战争:二、塑造人物形象;三、结构艺术;四、语言特色。

描写战争

第一点是战争的多样化。书中描述了上百次战争,可以分为陆战、水战,或水陆混合战,例如水淹七军;又可分为攻战、守战;或分伏击战、偷袭战;或分阵地战,游击战;或主将比试,或两军混战,形式多样化。

第二点是军事行动与政治策略相结合。如曹操南侵并非毫无目的,是为了完成统一大业,刘备联吴抗曹是为了有立足之地,然后振兴刘氏的汉室基业。诸葛亮南征是为了解决与南方少数民族的纠纷,稳定后方,以便全力对付势力强大的曹魏。

第三点,战争的胜负系于智谋。关键在于运筹者的智能,能不能采纳部下的善计良策,能不能正确判断敌情,能不能客观分辨忠奸,能不能冷静处事。大小战争的胜负无不与斗智用计拉上了关系。《漫稿》举了许多例子,建议翻阅原书。

第四点,着重写人,不着重写战争过程。吸收《左传》描写战争的经验而详写谋略,略写战斗过程;详写占得上风者,略写位处下风者;详写将胜者,略写将败者。通过几场交锋,逐步将人物性格形象塑造出来。

塑造人物形象

由于鲁迅在《史略》批评《三国演义》“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惟于关羽,特多好语,义勇之概,时时如见矣。”过去的评论家多受影响,不敢推翻其说,几成定论。其实鲁迅的看法是有偏颇的,《三国演义》在人物塑造方面或有忠奸分明的主观意图,但并非黑白分明一面倒。孔明料事如神,但并非永无错误,曹操是奸雄,也不是毫无优点。关羽忠义勇俱全,然而骄傲自用,不顾大局,屡屡如此。例如:要与马超比试武功;谩骂孙权,拒不联婚;耻与黄忠并列,不受五虎将印;四是轻视陆逊,因而招致失败。

结构艺术

三国故事基本上以魏、蜀、吴三国兴亡为纵线,以战争发展和人物活动为材料。九十多年的兴亡史大约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即由黄巾之乱至赤壁之战为第一阶段;三国鼎立至诸葛亮病逝为第二阶段:此后至晋统一天下为第三阶段。其间穿插以魏、蜀、吴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纷争,把各种大大小小的战争和文臣武将的奇谋险计逐一带出,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大故事。由于传统章回小说的结构回合之间前后呼应,在紧随主线发展之下,分散之中有集中,首尾一贯,形成一个统一的小说系统。

但是,在处理长达九十七年的历史事件中,由开始至诸葛亮病逝共五十一年用了一百零四回,而后面的四十六年,时间长度其实几近一半,却只用了十六回来概括历史演变,其分量安排明显并不平均。原因何在呢,因为《三国演义》以蜀汉为正统,前五十年正是蜀汉由无至有,由弱至强,遂能联吴抗曹,三分天下这些光辉事迹自然值得大书特书,但诸葛亮一死,形势急转直下,蜀汉开始面临溃亡,时日无多,因而篇幅大为缩小。可见作者在结构方面,处理时间这一因素是有轻重之分的。

对魏、蜀、吴三国的描写,蜀、魏之间有战无和,蜀吴之间和多于战,吴魏之间则战多于和。然而重点始终放在蜀、魏这边,对吴国描写是有些忽略的。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研究三国人物者也有意无意间偏重于蜀、 魏 君臣方面。换句话说,作者在确定主次方面,也是颇用心思的。

由于《三国演义》是战争小说,描写战争题材,从围绕大小战争故事所形成的特殊情节去观察,也可以理出一个结构脉络。郑铁生《三国演义艺术欣赏》就尝试这样去分析其结构,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彝陵之战三大战役为主线,中间夹杂一些较次要的辅助性战役,贯串了全书,形成一个战争系统(1992,246-273页)。冒忻和叶胥也有类似的说法,他们以赤壁之战为例:从起因到结束,共计八回,其间包括曹操下书,诸葛亮舌战群儒,蒋干中计,黄盖用苦肉计,孔明借箭,借东风,华容道释曹操等一系列小故事,各小重点组成了大重点,成为组织严谨的结构。

语言特色

《三国演义》是用浅白的文言写成的,言简意赅,语气明快。这在封建时代一般稍能识字者,大约均可欣赏,有利于传播。

《三国演义》一书,特别是毛评本,移用了古代文学家很多诗词,与白话文比较,使用浅白文言文,更能够使之与这些诗词在语言风格上较为统一和谐。

《三国演义》一书创造了很多成语,引用或自造许多谚语,生动活泼,丰富了中华民族的语言。

六、《三国演义》对后世文学之影响

《三国演义》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有几个方面,一是该书是历史小说鼻祖,后世历史小说不少以之为典范,模仿其体制结构;二是该书故事精彩,明清以至近世戏剧家多从中取材改编为剧本;三是后世诗文作品取以为典故,或作为咏唱题材;四是《三国演义》语言精警,能丰富后世作家之用语。

1:战争的诗词
这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一首战争诗歌:
生命成可贵
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
两者皆可抛
———裴多菲

也有我国古代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作者: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千尺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战城南
去年战,桑干原.
今年战,葱河道.
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
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
凶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为见白骨黄沙田.
秦家筑城备胡处,汗家还有烽火燃.
烽火燃不熄征战无以时.
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
鸟鸠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
士谇涂草莽,将军空尔为.
乃知兵器是凶器,
圣人不得以而用之.

辛弃疾的 <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生
沙场秋点兵

马做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前出塞九首

戚戚去故里,
悠悠赴交河。
公家有程期,
亡命婴祸罗。
君已富士境,
开边一何多?
弃绝父母恩,
吞声行负戈。

出门日已远,
不受徒旅欺。
骨肉恩岂断?
男儿死无时。
走马脱辔头,
手中挑青丝。
捷下万仞冈,
俯身试搴旗。

磨刀呜咽水,
水赤刃伤手。
欲轻肠断声,
心绪乱已久。
丈夫誓许国,
愤惋复何有?
功名图麒麟,
战骨当速朽。

送徒既有长,
远戍亦有身。
生死向前去,
不劳吏怒嗔。
路逢相识人,
附书与六亲。
哀哉两决绝,
不复同苦辛!

迢迢万里馀,
领我赴三军。
军中异苦乐,
主将宁尽闻?
隔河见胡骑,
倏忽数百群。
我始为奴朴,
几时树功勋?

挽弓当挽强,
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
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
列(一作立)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
岂在多杀伤?

驱马天雨雪,
军行入高山。
迳危抱寒石,
指落曾冰间。
已去汉月远,
何时筑城还?
浮云暮南征,
可望不可攀。

单于寇我垒,
百里风尘昏。
雄剑四五动,
彼军为我奔。
虏其名王归,
系颈授辕门。
潜身备行列,
一胜何足论?

从军十年馀,
能无分寸功?
众人贵苟得,
欲语羞雷同。
中原有斗争,
况在狄与戎?
丈夫四方志,
安可辞固穷?

九咏寄从兄湛之塞垣(并序)
兄卓荦经奇,与予读书罗浮,有扶风、越石之志。以骠骑从袁督师死于边。
边风
地角寒初敛,天歌云乍飞。大旗危欲折,孤将定何依?
送雁侵胡月,惊霜点铁衣。可能吹妾梦,一为达金微?

边月
秦时一片月,万古照边州。白动狼烟塞,寒生驿火楼。
关山和泪到,圆缺及乡愁。盈手梅花色,难将寄陇头。

边尘
紫塞三关隔,黄尘八面通。胡笳吹复起,汉月照还空。
杂沓仍随马,萧条暗逐风。将军休拂拭,留点战袍红。

边角
片角吹残夜,雄关铁锁开。古城连堞响,奔马踏霜回。
玉塞降羌泪,天山旅雁哀。何人闻此曲,不上望乡台?

边笛
吹笛上高城,城秋月正明。胡儿双泪下,汉塞一龙鸣。
沙柳愁中折,梅花梦里惊。徘徊三五弄,肠断忆南征。

边雁
候雁发金河,纷纷带雪过。阵连关月小,声断塞风多。
高举愁梁稻,低飞怯网罗。羽毛非敢惜,书礼奈君何!

边马
天马应星晨,金羁虎豹茵。骄盘春草短,叱拨桃花新。
窟冻长城雪,蹄穿大漠尘。百战交河道,功成还与人。

边柳
叹息阳关柳,青青能几时?春光不可度,绿鬓已成丝。
岁岁愁扳折。依依绾别离。故园有奇树,日夜忆连枝。

边草
王孙去不返,马足共车轮。万里连天色,终年出塞人。
几经金海雪,不见玉关春。独夜寒塘梦,相思愁白苹。

江城子
平沙浅草接天长。路茫茫,几兴亡。昨夜波声,洗岸骨如霜。千古英雄成底事,徒感慨,谩悲凉。少年有意伏中行,馘名王,扫沙场。击楫中流,曾记泪沾裳。欲上治安双阙远,空怅望,过维扬。
青玉案
伤心误到芜城路,携血泪,无挥处。半月模糊霜几树,紫箫低远,翠翘明灭,隐隐羊车度。鲸波碧浸横江锁,故垒萧萧芦荻浦,烟水不知人事错,戈船千里,降帆一片,莫怨莲花步。
江城子
醉来长袖舞鸡鸣。短歌行。壮心惊。西北神州,依旧一新亭。三十六峰长剑在,星斗气,郁峥嵘。古来豪侠数幽并。鬓星星。竟何成。他日封侯,编简为谁青。一掬钓鱼坛上泪,风浩浩,雨冥冥。
边雁
候雁发金河,纷纷带雪过。阵连关月小,声断塞风多。
高举愁梁稻,低飞怯网罗。羽毛非敢惜,书礼奈君何!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千尺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战争故事
英雄人物有很多,我佩服的有霍去病,李广,郭子仪,岳飞,戚继光,今天我要给你讲的却是陈汤的故事。
陈汤,字子公,山阳瑕丘(今山东兖州北)人,西汉大将. 陈汤少年时喜欢读书,作文思路开阔,但因家庭贫困,有时靠乞讨度日,所以陈汤不为乡里看重.后来他流浪到长安,认识了富平侯张勃,张勃觉得他很有才能.初元二年(前47年),汉元帝下诏,要求公侯大臣推荐年轻的人才,张勃便向朝廷推荐了陈汤.在等待分配期间,他的父亲去世,陈汤听到了死讯,没有奔丧回家.那个时代对奔丧,守孝十分看重.陈汤就因为这件事被人检举为缺乏起码的孝道,不遵守常规行事,于是朝廷又谴责张勃,以他举荐不当而削减了他的食邑二百户,同时将陈汤拘捕下狱.后来又有人大力举荐,陈汤终于被任为郎官.陈汤主动请求出使外国,几年后被任为西域都护府副校尉,与校尉(正职)甘延寿奉命出使西域.
当时西域的情况较为复杂.宣帝时期匈奴内乱,五个单于争夺王位,其中郅支单于以武力兼并呼偈,坚昆,丁令三国,日益强盛,先困厚汉朝的使者江乃始,后又杀死使者谷吉.郅支单于自知有负于汉朝,害怕汉朝出兵报复,就向西跑到康居(今新疆北境至俄领中亚).康居王尊敬郅支,将女儿给他做妻子.郅支便借兵多次袭击邻国乌孙,深入到赤谷城(今山西孝义县西)杀掠人口,抢夺牲畜财物.乌孙不敢还击,而是远远地逃避,于是郅支拥有千里之远的势力范围,自以为大国之主,很不尊重康居王,竟至一怒之下杀死了康居王的女儿,贵人等数百人,还把一些尸体支解后扔进都赖水中.同时他又派出使者到阖苏,大宛等国,胁迫他们年年给他进贡.那些小国不敢不给.汉朝也曾三次振出使者到康居,索要使者谷吉等人的尸体,郅支非但不给,而且侮辱汉使,以嘲讽的口吻说:"居困厄,愿归计强汉,遣子入侍 ."(《汉书·傅常郑甘陈段传》)汉使听出他的言外之意,还有取代皇帝的野心,真是狂妄至极.

陈汤与甘延寿了解了郅支单于的这些情况后,于建昭三年(前36年)出兵西域(参见陈汤灭郅支单于之战).

陈汤为人"沉勇有大虑,多策谋,喜奇功."(《汉书·傅常郑甘陈段传》)每当路过城镇或高山大川时,他都登高远望,认真观察,记忆.这次出使西域,只带着一支护卫军队,而不是征讨大军.当他们走出国境时,陈汤便对甘延寿说:"郅支单于剽悍残暴,称雄于西域,如果他再发展下去,必定是西域的祸患.现在他居地遥远,没有可以固守的城池,也没有善于使用强弩的将士,如果我们召集起屯田戍边的兵卒,再调用乌孙等国的兵员,直接去攻击郅支,他守是守不住的,逃跑也没有可藏之处,这正是我们建功立业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啊!"甘延寿认为他的分析很有道理,便说要奏请朝廷同意后行动.陈汤说:"这是一项大胆的计划,那些朝廷公卿都是些凡庸之辈,一经他们讨论,必然认为不可行."甘延寿考虑还是应该履行奏请的手续,这时他得病了.陈汤等了一天又一天,焦急之中便果断地采取了假传圣旨的措施,调集汉朝屯田之兵及车师国的兵员.甘延寿在病榻上听到这一消息时大吃一惊,想立即制止陈汤这种犯法的举动,陈汤愤怒地手握剑柄,以威胁的口气呵叱延寿:"大军已经汇集而来,你小子还想阻挡大军吗?不抓住战机出击,还算什么将领?"甘延寿只好依从他,带领起各路,各族军兵四万多人,规定了统一的号令,编组了分支队伍序列,大张旗鼓向北进发.
甘延寿与陈汤将大军分为六校,三校走南道,过葱岭(喀喇昆仑山脉西部)经大宛;另三校走北道,入赤谷,过乌孙与康居境,陈汤沿路捕获康居副王的亲属及一些贵族,经过解释,他们愿做向导,并将郅支的情况作了详细介绍.而后大军便直抵郅支城都赖水边,在距城三里远的地方安营布阵.只见城头上彩旗飘展,数百名披甲兵士登高守备,有的向汉军招手挑逗,甘延寿与陈汤观察之后便令军士四面包围其城,以箭杀伤守城兵士,于是展开了一场对射.

郅支单于得到汉军进攻的消息时,先打算逃跑,因为他怀疑康居人对他怀恨在心,有做汉军内应的人.可是又听说乌孙等国也发兵参战,他便有走投无路之感.带了一些人走出去又返回来,说:"不如坚守.汉兵远来,不能久攻."(《汉书·傅常郑甘陈段传》)
当汉兵猛烈攻城时,郅支单于身穿甲衣带领他的妻妾数十人一齐登上城楼,他的妻妾也都拉弓射箭.攻城的飞箭射死他几个妻妾,又射中了他的鼻子.郅支便发怒了,下楼骑马跑回了他的宫室.第二天,陈汤命令将士四面齐用火攻,又击鼓助威,汉只冒着烟火突破外围的木栅,并且趁机冲进土城.郅支单于身边只有男女数百人及一些吏士,毫无抵御能力.汉兵勇猛击杀,将郅支刺死.军候杜勋割下郅支单于的首级,又从狱中解救出两名汉朝的使者,从宫中搜出已故使者谷吉所带的文书信件.人城将士搜捕敌军,诛杀了郅支单于的妻妾,太子以及得封的王公等共一千五百一十八人,生擒官吏一百四十五人.另外俘虏敌兵一千余人,都交给了参与打击郅支的小国军队.

这次胜利,结束了西汉与匈奴的百年战争(参见西汉与匈奴的战争),为遇难受辱的汉使报仇雪恨,提高了汉朝在西域各国的威信.

胜利后陈汤拿这单于的首级去见皇帝,并说出了以下即使是千百年后,我们读起来仍然热血沸腾的话:

臣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昔有唐虞,今有强汉.匈奴呼韩邪单于已称北藩,唯郅支单于叛逆,未服其辜.大夏之西,以为强汉不能臣也.郅支单于惨毒行于民,大恶通于天.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阴阳并应,天气精明陷阵克敌,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县头蛮夷槁街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令人热血沸腾的豪言壮语。

3:文学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
保尔的家庭不富裕,12岁就失学做工,因为他小的时候很淘气,爱搞一些恶作剧,还爱打架,所以很多有钱人总是欺负他,嘲笑他。保尔恨透了横行霸道,胡作非为的有钱人。保尔年龄越来越大了,但是他爱打架的毛病总是改不了。一次,在河边钓鱼的保尔认识了一位既有文化又年青漂亮的有钱小姐,这位小姐叫冬妮娅。刚开始,保尔既不讨厌她,也不喜欢她,但时间久了,冬妮娅对保尔的关心,使保尔和冬妮娅成了最知心的朋友。可是好景不长,维克托要杀害保尔,保尔也只能逃跑,从此,就离开了冬妮娅。此后,保尔忙于工作,几次上战场都受了伤,在治疗中以他顽强的生命力活了下来。在军队里,保尔认识了一名女战士—丽达,但是丽达因为一次误会,离开了保尔。从这以后,保尔的身体越来越虚弱了,已经不能再工作了,这对保尔来说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呀!但保尔想方设法做一些不用体力的工作,为别人分担一点,可是一工作就生病。最后,保尔不得不强迫自己休息下来。这时,保尔的身体更加不理想了,眼睛几乎看不见了,腿不能走路,尽管这样,保尔仍然很顽强。他还要写一部中篇小说,描写科托夫斯基英勇的骑兵师,书名是《暴风雨中所诞生的》。保尔把木头板上刻上格,以便写字时不串行。保尔没日没夜地拼命写,写得眼睛一点也看不见了,但保尔一思考起来,那对黑色的眼睛就会富有生气。这么辛苦写出来的文章却在一次邮寄时丢失了,六个多月心血白废了,保尔虽然非常的气愤,但在帮助保尔一起写小说加莉亚的劝说下,保尔的心情平静了下来,他又重新开始。小说又写好了,而且成功出版,保尔成功了!
这是我自己写的,你要用的话可以缩一点!
苏轼: 在抒情诗中渗入叙事成份借以描绘人物,早在《诗经》和屈原、曹植、陶渊明等诗人的作品中就偶尔出现了。盛唐的李颀无疑是在这方面努力探索并取得突出成就的一位诗人。他在若干首赠别友人的诗中,有意突破古典诗歌单纯借景抒情的传统格局,对他合目中的英雄豪杰从外表到内心世界反复刻划,并以热情的口吻加以赞叹,大笔勾勒出张旭、陈章甫、梁鎤、刘十等落拓不羁而又耿介拔俗的人物形象。唐代的不少诗人,也都写过这种人物素描诗,如王维的《少年行》、《与卢员外象过处士崔兴宗林亭》,高适的《营州歌》,王昌龄的《采莲曲》、《越女》,杜甫的《饮中八仙歌》、《醉时歌》、《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万楚的《五日观妓》,杜荀鹤的《山中寡妇》等等。至于杜甫的“三吏”、“三别”.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等,塑造了更丰满的典型人物形象,但这些作品已属有较完整故事情节的叙事诗,另当别论。

到了宋代,诗歌同社会人生的联系更加密切,诗人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探索更加深入。随着人物画和以人物故事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话本小说以及传记散文的蓬勃兴盛,诗人们博采旁通,刻划人物形象的艺术技巧也日益丰富、成熟。在抒情诗中叙事写人,已成为宋代诗歌创作的一种新风气。北宋著名诗人王禹穪、梅尧臣、欧阳修、苏轼、黄庭坚、苏辙、陈师道等人,都写了数量远远多于李颀的人物素描诗。其中,写得最多最好的是苏轼。

苏轼青年时就“奋厉有当世志”(苏辙《亡兄端明子瞻墓志铭》)。踏入仕途不久,因为他的改革弊政主张同当时王安石推行的新法有分歧,遂卷入了激烈的政治斗争漩涡。他屡遭排挤、迫害,被流放到不少名城远郡,直到荒僻的海岛。宦海浮沉,使他的生活阅历非常丰富,并有机会同各式各样的人物接触交往。苏轼豪爽豁达,待人至诚,敏感而富于同情心,善于观察人,了解人,喜欢在诗中记录对于各种人物的印象和感变。他天性真率,胸怀坦荡,勇于解剖自己的心灵,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爱、恶、欲,描画自己的外貌衣着、音容、举止、神情意态,经常为自己传神写照。因此,“苏东坡伟大的人格比任何一位中国作家更突出,也更完整地蚀刻在他的生活和作品中”。苏轼写了将近二百首为自我画像和雕塑各种人物形象的诗篇,几乎占了他全部诗作的十分之一。

在苏轼诗歌的人物画长廊中,诗人的自我形象—这位戴竹笠、著木屐、拄竹杖,疏眉秀目、美髯飘飘,风神潇洒、才情横溢的东坡先生,是性格最丰富多彩,形象也最为生动鲜明的。其他人物,有皇室贵宵、朝廷大臣、州郡长官、乡村小吏、武将豪侠、前辈师友、门人弟子、诗人词客、书家画手、秀才寒士、歌妓艺人、高僧老道、山人隐者、民间医师、村叟渔父、田姑农妇、黎族老汉,还有诗人的家乡父老、叔丈表兄、胞弟爱妾、儿子侄儿等。如此众多的人物形象,也大都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这些人物,几乎遍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各个角落。诗人真切地描绘了他们的外貌特征、思想性格、感情心态、命运遭际,从而反映出北宋中叶的社会世相和人生百态,触动了那个变革时代急剧跳动的脉搏,展现出一幅五光十色的广阔社会画卷,也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深刻认识和进步的社会思想。苏轼的人物素描诗,无疑具有巨大的思想意义和认识价值。本文仅对苏轼在抒情诗中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作初步的探讨。
4:战争成语故事
http://hi.baidu.com/007cn/blog/item/e0b733fabdd28c1ea8d311bf.html很多。

5:战争的古今名言
http://hi.baidu.com/007cn/blog/item/5bd7b3197a1d934542a9ad38.html/cmtid/3ca04f4a88ac0d2209f7efe8很多。

关于战争的古今名言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
兵者,凶器也.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曲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攻敌无备,出敌不意.
小敌之坚,大敌之擒.
归师勿截,围师必阙,穷寇勿追.
置之死地而后生,置之绝地而后存.

《孙子兵法》,兵学之鼻祖,几乎每句都是经典.

-----------wmj007整理-------------

胜负兵家常事,善用兵者能因败为成。(三国 诸葛亮)

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三国·诸葛亮)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春秋·孙武)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战国·孟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战国·孟子)

胜负兵家之常,善用兵者能因败为成。(晋·张方)

惟有死者方可看到战争结束。(希腊·柏拉图)

正义没有武力是无能;武力没有正义是暴政。(法国·巴斯卡)

兵民是胜利之本。(毛泽东)

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毛泽东)

惟有死者方可看到战争结束。(希腊 柏拉图)

1、“More than an end to war,we want an end to the beginnings of all wars.”——Franklin D·Roosevelt
“相对于战争结束来说,我们更希望所有的战争本就没有爆发。” 富兰克林·D·罗斯福
富兰克林·D·罗斯福,美国第32位总统(1933年3月4日--1945年4月12日),美国历史上唯一连任四次的总统。

2、“Success is not final,failure is not fatal:it is the courage to continue that counts.”——Winston Churchill
“成功不是终点,失败也不是终结,只有勇气才是永恒。” 温斯顿·丘吉尔

在战争中死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如此多的牺牲还没有换来和平
3、“Never in the field of human conflict was so much owed by so many to so few.” ——Winston Churchill
“在人类战争史上,从来也没有一次像这样,以如此少的兵力,取得如此大的成功,保护如此多的众生。” 温斯顿·丘吉尔
温斯顿·丘吉尔,全名:温斯顿·伦纳德·斯潘塞·丘吉尔,20世纪最负盛名的英国资产阶级政治家,二战期间英国首相。

4、“it is fatal to enter any war without the will to win it.” ——General Douglas MacArthur
“没有必胜的决心,战争必败无疑。”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美国陆军五星上将。

5、“the only winner in the war of 1812 was tchaikovsky.”——Solomon Short
“柴克夫斯基是1812战争唯一的胜利者。“ 所罗门·肖特(“the war of 1812“指1812年美国第二次反英战争)

6、“all wars are civil wars,because all men are brothers.”——Francois Fenelon
“所有的战争都是内战,因为所有的人类都是同胞。“ 弗朗索瓦·费奈隆

7、“In war there is no prize for the runner-up.”——General Omar Bradley
“在战争中,第二名是没有奖赏的。” 奥玛·布莱德利将军
奥玛·布莱德利,1915年毕业于西点军校。初任乔治亚州本宁堡(Ft. Benning)步兵学校校长。后任美国国防部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

8、“Ours is a world of nuclear giants and ethical infants. We know more about war than we know about peace, more about killing than we know about living.”——General Omar Bradley
“我们的世界充满了对核武器狂热,但对道德却一无所知的人。我们对战争的了解比和平多,我们对杀戮远比挽救生命在行。”奥玛·布莱德利将军

We make war that we may live in peace -- Aristotle
战争才能带来和平——亚里斯多德(古希腊大哲学家,科学家)

The sinews of war are infinite money -- Cicero
无穷的金钱是战争的原动力——西塞罗(古罗马政治家、雄辩家、著作家)

To lead untrained people to war is to throw them away -- Confucius
把没有训练的士兵带进战场等于把他们投入死亡——孔子(中国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

All warfare is based on deception -- Sun Tzu
兵者,诡道也——孙子 始计第一(这句没的说,绝对是所有战略名言中最精辟了)

He who knows when he can fight and when he cannot will be victorious
-- Sun Tzu
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孙子 谋攻第三

Generally management of the many is the same as management of the
few. It is a matter of organization -- Sun Tzu
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孙子 兵势第五

In war, numbers alone confer no advantage. Do not advance relying on
sheer military power -- Sun Tzu
兵非贵益多也,惟无武进——孙子 行军第九

Great empires are not maintained by timidity -- Tacitus
伟大的帝国不是建立在胆怯上!——塔西陀(古罗马元老院议员,历史学家)

Even the bravest are frightened by sudden terrors -- Tacitus
即使是最勇敢的人也会被突然而至的恐怖所吓倒!——塔西佗

The proper arts of a general are judgement and prudence -- Tacitus
决断力与谨慎,是一个将军必备的才能!——塔西佗

A bad peace is even worse than war -- Tacitus
劣质的和平比战争更糟糕!——塔西佗

The desire for safety stands against every great and noble
enterprise -- Tacitus
过于的安分守己,会磨灭既伟大又高贵的进取心!——塔西佗

Valour is the contempt of death and pain -- Tacitus
英勇,即是蔑视死亡和痛苦!——塔西佗

War is not so much a matter of weapons as of money -- Thucydides
战争中,金钱远比武器更重要。——修西得底斯(希腊历史学家,著有一部关于伯罗奔尼撒战争的批评史)

A collision at sea can ruin your entire day -- Thucydides
一桩海上冲突,会毁掉你一整天的时间-。——修西得底斯(这句话显然有历史局限性)

Valour is superior to numbers -- Vegetius
(战场上)英勇胜过数量——维吉休斯(古罗马军事思想家,写出西方最有军事影响力的巨作《罗马军制论》!同时,是他发明了“跳马”这个体操项目)

Qui desiderat pacem praeparet bellum / Let him who desires peace
prepare for war -- Vegetius
你要和平,那就准备战争!——维吉休斯 (他最有名的一句话了)

An adversary is more hurt by desertion than by slaughter -- Vegetius
遗弃,将比屠杀更能刺痛你的敌手——维吉休斯

Bella, horida bella / Wars, horrid wars! -- Virgil
战争,恐怖的战争!——维吉尔(罗马诗人,著有伟大的史诗埃涅阿斯纪,讲述了埃涅阿斯在特洛伊陷落后的流浪经历)

Let all be present and expect the palm, the prize of victory --
Virgil
让一切成为礼品,并期待那作为胜利奖赏的棕榈叶吧!——维吉尔

When one side goes against the enemy with the gods' gift of stronger
morale, then their adversaries, as a rule, cannot withstand them --
Xenophon
当一方的士气有如神助时,通常他们的敌手将无法抵挡——色诺芬(希腊将军,历史学家)

Hannibal knew how to gain a victory, but not how to use it --
Maharbal
汉尼拔懂得如何获取胜利,可却不懂的如何利用胜利。——玛哈巴尔(汉尼拔部下名将)

Few men are born brave; many become so through training and force of
discipline -- Vegetius
真正的勇士不是天生的,而是用严格的训练和铁一般的纪律造就的
——魏及帝(Vegetius的《罗马军制论》(De re militari)是西方最古老的兵书、罗马军事的总结)

Veni, vidi, vici / I came, I saw, I conquered -- Gaius Julius Caesar
我来了,我看见了,我征服了--恺撒大帝

Men of Athens, there is not much time for exhortation, but to the
brave a few words are as good as many -- Hippocrates
雅典人呀!已经没有多少时间发表演说了,对于真正的勇者,寥寥数语即可!——希波克拉底(希腊医师,医药之父)

War is the only proper school of the surgeon -- Hippocrates
战争是外科医生唯一真正的学校——希波克拉底(这句话让我不寒而栗)

A small country cannot contend with a great; the few cannot contend
with the many; the weak cannot contend with the strong -- Mencius
小不胜大,少不胜多,弱不胜强——孟子

He serves me most, who serves his country best -- Homer
侍我最勤者,必是侍国最忠者。——荷马

The walls shall shake at the noise of the horsemen, and of the
wheels, and of the chariots -- Ezekiel, XXVI, 10
你的城垣将在骑兵、车轮和战车的嚣声中颤动。——《以西结书第二十六节第十行》

Armed forces abroad are of little value unless there is prudent
counsel at home -- Cicero
上兵伐谋——西塞罗

He serves me most, who serves his country best – Homer
为抱主公知遇之恩,敢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荷马

-----------wmj007整理------------------

战争只能带来伤害,到头法国仍是法国,德国仍是德国!
----阿道夫.希特勒(German)

这次战争我们用核子,那么下次我们只能用棍子
----爱因斯坦(German/American)

我一生最大的成功也是最后悔的事,我们一起无数人经过一生的努力,终于为人类打开了地狱之门--远程核打击。
-----冯.布朗(German/American)

战争会造就英雄豪杰,会荡涤一切污泥浊水。所有的人都害怕战争。然而,懦夫只是那些让自己的恐惧战胜了责任感的人。责任感是大丈夫气概的精华。
——巴顿

战争不仅是一种政治行为,而且是一种真正的政治工具,是政治交往的继续,是政治交往通过另一种手段的实现。 ——克劳塞维茨

●战争是强迫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克劳塞维茨)

●战争在你愿意时开始,却并不你乐时结束(马基雅弗利)

●包括懦夫在内的任何人都可以发动战争,但要结束战争却得到胜利者的同意(萨卢斯特)

●战争用伯也用黄金(奥维德)

●战争似乎就意味着血和铁(昆体良)

●战争的先决条件是:以好斗为唯一美德,以求和为唯一耻辱----(肖伯纳)

●有国家就有战争(伯克)

●建立一个国家靠的不是梦想,它最终总要诉诸血和铁----(史文明)

●一个国家只有在战争时期才会处于和睦状态(休·金斯米尔)

●战争是帝王的娱乐(英国)

●对那些需要战争的人来说,战争是正义的;对那些失去一切希望的人来说,战争是合理的(李维)

●只有对那些需要战争的人来说,战争才是正义的(伯克)

●一次正义的战争能在高尚的国度里唤起神圣的爱的力量,这已为无数感人的事例所证实(特赖奇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没有正义的和平就是暴虐(英国)

●黄金和财富是战争的主要根源(塔西佗)

●战争是骄傲之子,骄傲是财富之女(乔·斯威夫特)

●这个时代的重大的问题不是演说和决议所能解决的……这些问题只有铁和血才能解决(俾斯麦)

●霍布斯明晰地证明,所有动物都生活在一种自然的战争状态中----(乔·斯威夫特)

●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好斗的本能,但它同时还满足了人对掠夺,破坏以及残酷的纪律和专制力的欲望----(查·埃利奥特)

●战争是人类生活中一种具有头等重要意义的生物法则,它是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起调作用的东西(伯恩哈迪)

●战争重要的是求取政治是的成果,而不是军事上的成功----(蒙森)

●战争是死神的盛宴(欧洲)

●所有的母亲都憎恨战争(贺拉斯)

●战争来临时,真理是第一个牺牲品(海·约翰逊)

●战争使多数人流血,却养肥了少数人(威·申斯通)

●战争也爱吃精美的食品,他带走好人,留下坏人----(达·汤普森)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老子)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唐·李白)

●可怜万里关山道,年年战骨多秋草(唐·张藉)

●血战乾坤赤(唐·杜甫)

●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唐·王昌龄)

●皇帝动刀枪,百姓遭了殃

●战争一开始,地狱便打开(英国)

●叫喊战争的人是魔鬼的参谋(欧洲)

●战争的目的必须是为了和平(亚里士多德)

●你想和平,就要准备战争(韦格蒂乌斯)

●要进行战争只有一个借口,即通过战争我们可以生活在不受破坏的和平环境中(西塞罗)

●赢得战争只不过是使和平有一个良好的开端(罗·勃朗宁)

●只有胜利者,才能用战争去换取和平(萨卢斯特)

●和平孕育着战争,战争孕育着和平(普坦汉姆)

●从来就不存在好的战争,也不存在坏的和平(富兰克林)

●战争造就窃贼,和平把他们吊死(英国)

●战争造就窃贼,和平把他们吊死(英国)

●要和平,就得准备战争(欧洲)

●不为战争和毁灭效劳,而为和平与谅解服务(海塞)
战争只能带来伤害,到头法国仍是法国,德国仍是德国!
----阿道夫.希特勒(German)

这次战争我们用核子,那么下次我们只能用棍子
----爱因斯坦(German/American)

我一生最大的成功也是最后悔的事,我们一起无数人经过一生的努力,终于为人类打开了地狱之门--远程核打击。
-----冯.布朗(German/American)

战争会造就英雄豪杰,会荡涤一切污泥浊水。所有的人都害怕战争。然而,懦夫只是那些让自己的恐惧战胜了责任感的人。责任感是大丈夫气概的精华。 ——巴顿

战争不仅是一种政治行为,而且是一种真正的政治工具,是政治交往的继续,是政治交往通过另一种手段的实现。 ——克劳塞维茨

1.今天,许多男孩子仅仅把战争当作光荣,但是,孩子们,它完全是地狱。你们要把这
个警告带给未来的一代。我把战争看作是恐怖。
--William Tecumseh Sherman (1820-1891), 美国将军的讲话。Columbus, Ohio,
August 11, 1880.

2.所有反革命的战争都是非正义的,所有革命的战争都是正义的。
--毛泽东 (1893-1976), 中国政治家。《论持久战》(1938).

3.所有战争再刚开始的头30天都是受欢迎的。
--Arthur Schlesinger, Jr. (1917- ), 美国历史学家.

4.我们中的少数,我们中幸福的少数,我们的兄弟;和我一起留学的人,让我们成为兄弟.
--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 英国剧作家和诗人. 《亨利五世》(1598?).

5.战争只是政治的一种延续的,和其他手段一起的。
--Karl Marie von Clausewitz (1780-1831), 普鲁士将军. 经常被错误地引用为:"战
争只是政治使用其他手段的一种延续。" 《战争论》 (1833).

6.一直以来认为,一些征服者更愿意敌人像老虎一样凶猛,像老营一样勇敢,只有这样,
他们才能享受胜利的真正喜悦。
--鲁迅 (1881-1936), 中国作家. 《阿Q正传》 (1918).

7.幸亏战争是如此的恐怖,不然我们就会过分喜欢它了。
--Robert E. Lee (1807-1870), 美国将军. 再Fredericksburg战斗中跟另一位将军的讲
话。 (1862).

8.
--George Bernard Shaw (1856-1950), 爱尔兰剧作家. 《Major Barbara》(1905).

9.电视把战争的残酷待到了居室的舒适中,越战是在美国人的家里失败的,而不是在越
南战场上。
--Marshall McLuhan (1911-1980), 加拿大社会学家. 在蒙特利尔报纸上, 1975.

关于战争的作文

描写战争的诗词

战争成语故事

关于战争的小故事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是个成语,八字连同可以,只用后四字也行,是形容人在十分惊恐之时,稍微有些风吹草动,便紧张害怕得要命,常形容失败者的恐惧心里。

要注意成语中的“唳”字,不同于眼泪的“泪”,粤语两字读音相同,普通话“唳”不读“泪”,而读“立”了。此字可解作鸟儿鸣叫之声,“鹤唳”当然本指仙鹤鸣叫,但泛指鸟儿鸣啼。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即把风声鸟叫声也当成了敌人追赶的异常声响,一草一木也看成了敌人的军队,足见战败逃亡时惊吓恐惧到了什么程度!

此语出自《晋书·苻坚载记》。东晋时,强秦一直想吞并晋王朝,秦王苻坚亲自率领八十万大军,去攻打晋国。晋国派大将谢石、谢玄领八万兵马迎战。苻坚当然很傲慢,根本没把力量悬殊的晋军看在眼里。

可是,谁料到先头部队的前锋同晋军首战便被打败,苻坚慌了手脚。他和弟弟苻融趁夜去前线视察,他看到晋军阵容严整,士气高昂,连晋军驻扎的八公山上的草木,也影影绰绰像是满山遍野的士兵呢!接着,在淝水决战,秦军被彻底击溃,损失惨重,秦王苻坚自己受伤,弟弟苻融也阵亡了。苻坚仓皇而逃,他听到风声鸟声也以为是敌人追兵又到了。后人根据这段史实,造出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成语。

诗词如下: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作者: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千尺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战城南
去年战,桑干原.
今年战,葱河道.
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
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
凶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为见白骨黄沙田.
秦家筑城备胡处,汗家还有烽火燃.
烽火燃不熄征战无以时.
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
鸟鸠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
士谇涂草莽,将军空尔为.
乃知兵器是凶器,
圣人不得以而用之.

辛弃疾的 <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生
沙场秋点兵

马做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前出塞九首

戚戚去故里,
悠悠赴交河。
公家有程期,
亡命婴祸罗。
君已富士境,
开边一何多?
弃绝父母恩,
吞声行负戈。

出门日已远,
不受徒旅欺。
骨肉恩岂断?
男儿死无时。
走马脱辔头,
手中挑青丝。
捷下万仞冈,
俯身试搴旗。

磨刀呜咽水,
水赤刃伤手。
欲轻肠断声,
心绪乱已久。
丈夫誓许国,
愤惋复何有?
功名图麒麟,
战骨当速朽。

送徒既有长,
远戍亦有身。
生死向前去,
不劳吏怒嗔。
路逢相识人,
附书与六亲。
哀哉两决绝,
不复同苦辛!

迢迢万里馀,
领我赴三军。
军中异苦乐,
主将宁尽闻?
隔河见胡骑,
倏忽数百群。
我始为奴朴,
几时树功勋?

挽弓当挽强,
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
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
列(一作立)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
岂在多杀伤?

驱马天雨雪,
军行入高山。
迳危抱寒石,
指落曾冰间。
已去汉月远,
何时筑城还?
浮云暮南征,
可望不可攀。

单于寇我垒,
百里风尘昏。
雄剑四五动,
彼军为我奔。
虏其名王归,
系颈授辕门。
潜身备行列,
一胜何足论?

从军十年馀,
能无分寸功?
众人贵苟得,
欲语羞雷同。
中原有斗争,
况在狄与戎?
丈夫四方志,
安可辞固穷?

九咏寄从兄湛之塞垣(并序)
兄卓荦经奇,与予读书罗浮,有扶风、越石之志。以骠骑从袁督师死于边。
边风
地角寒初敛,天歌云乍飞。大旗危欲折,孤将定何依?
送雁侵胡月,惊霜点铁衣。可能吹妾梦,一为达金微?

边月
秦时一片月,万古照边州。白动狼烟塞,寒生驿火楼。
关山和泪到,圆缺及乡愁。盈手梅花色,难将寄陇头。

边尘
紫塞三关隔,黄尘八面通。胡笳吹复起,汉月照还空。
杂沓仍随马,萧条暗逐风。将军休拂拭,留点战袍红。

边角
片角吹残夜,雄关铁锁开。古城连堞响,奔马踏霜回。
玉塞降羌泪,天山旅雁哀。何人闻此曲,不上望乡台?

边笛
吹笛上高城,城秋月正明。胡儿双泪下,汉塞一龙鸣。
沙柳愁中折,梅花梦里惊。徘徊三五弄,肠断忆南征。

边雁
候雁发金河,纷纷带雪过。阵连关月小,声断塞风多。
高举愁梁稻,低飞怯网罗。羽毛非敢惜,书礼奈君何!

边马
天马应星晨,金羁虎豹茵。骄盘春草短,叱拨桃花新。
窟冻长城雪,蹄穿大漠尘。百战交河道,功成还与人。

边柳
叹息阳关柳,青青能几时?春光不可度,绿鬓已成丝。
岁岁愁扳折。依依绾别离。故园有奇树,日夜忆连枝。

边草
王孙去不返,马足共车轮。万里连天色,终年出塞人。
几经金海雪,不见玉关春。独夜寒塘梦,相思愁白苹。

江城子
平沙浅草接天长。路茫茫,几兴亡。昨夜波声,洗岸骨如霜。千古英雄成底事,徒感慨,谩悲凉。少年有意伏中行,馘名王,扫沙场。击楫中流,曾记泪沾裳。欲上治安双阙远,空怅望,过维扬。
青玉案
伤心误到芜城路,携血泪,无挥处。半月模糊霜几树,紫箫低远,翠翘明灭,隐隐羊车度。鲸波碧浸横江锁,故垒萧萧芦荻浦,烟水不知人事错,戈船千里,降帆一片,莫怨莲花步。
江城子
醉来长袖舞鸡鸣。短歌行。壮心惊。西北神州,依旧一新亭。三十六峰长剑在,星斗气,郁峥嵘。古来豪侠数幽并。鬓星星。竟何成。他日封侯,编简为谁青。一掬钓鱼坛上泪,风浩浩,雨冥冥。

成语\故事:
“兵贵神速”这则成语的意思是用兵以行动迅速为可贵。意思是用兵神速,出其不意,攻其无备,就会取得胜利。

这个成语来源于《三国志.魏书.郭嘉传》,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趣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知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

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县)人。他足智多谋,受到曹操的信任和重用。

曹操打败了据有冀、青、幽、并四州的袁绍,杀了袁绍长子袁谭,袁绍的另外两个儿子袁尚、袁熙逃走,投奔辽河流域的乌丸族首领蹋顿单于。蹋顿乘机侵扰汉朝边境,破坏边境地区人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曹操有心要去征讨袁尚及蹋顿,侣有些官员担心远征之后,荆州的刘表会乘机派刘备来袭击曹操的后方。

郭嘉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对曹操说:“你现在威镇天下,但乌丸仗着地处在边远地区,必然不会防备。进行突然袭击,一定能消灭他们。如果延误时机,让袁尚、袁熙喘过气来,重新收集残部,乌丸各族响应,蹋顿有了野心,只怕冀州、青州又要不属于我们了。刘表是个空谈家,知道自己才能不及刘备,不会重用刘备,刘备不受重用,也不肯多为刘表出力。所以你只管放心远征乌丸,不会有后顾之忧的。”

曹操于是率领军队出征。到达易县(今属河北)后,郭嘉又对曹操说:“用兵贵在神速。现在到千里之外的地方作战,军用物资多,行军速度就慢,如果乌丸人知道我军的情况,就会有所准备。不如留下笨重的军械物资,部队轻装,以加倍的速度前进,乘敌人没有防备发起进攻,那就能大获全胜。”

曹操依郭嘉的计策办,部队快速行军,直达蹋顿单于驻地。乌丸人惊慌失措地应战,一败涂地。蹋顿被杀,袁尚、袁熙逃往辽东后被太守孙康所杀。

“背水一战”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喻决一死战。背水:背向水,表示后无退路。

公元前204年,汉王刘邦派大将韩信和张耳,率领汉军去攻打赵国。赵王和赵军统帅陈余,率领二十万兵马,集结在井陉(xíng)口,准备迎战。

赵国谋士李左车向陈余献计说:“我有个主意,井陉口这个地方两旁有山,道路狭窄,车马很难通过。我们派三万人抄后路截断他们的粮车,你统率大军正面阻击汉军,把城墙垒得高高的,不与汉军交战。这样一来,汉军前进不得,后退不能,又无粮草,成了瓮中之鳖。我看不出十天,我们就可以捉住韩信。

但是,赵王没有采纳李左车的意见。

韩信知道李左车的计策没有被采用,十分高兴。他把兵马集结在离井陉口三十余里的地方。到了后半夜,韩信派两千名轻骑兵,每人带一面汉军红旗,从小路迂回到赵营的侧后方,埋伏起来。命令他们待赵军倾巢而出时,袭入其大营,拔去赵军旗帜,全部插上汉军的红旗。韩信又派一万人马作先头部队,沿着河岸摆开阵势。

陈余等人看见韩信把兵马安置于背水之处,大笑他是傻瓜,不懂用兵,便率领赵兵全力迎战。汉军的二千轻兵见赵军全营出动,只留下一个空营,立即闯进赵营,拔掉赵旗,换上汉旗。韩信则假装败退,向河岸阵地退去。

赵军追到汉军靠河阵地,汉军后无退路,个个背水拼命厮杀。而赵军久战不胜,士气开始低落,又发现背后自己的军营都插上了汉军的旗帜,军心顿时大乱,纷纷溃逃。汉军乘机前后夹攻,大破赵军。

枕戈待旦

西晋人祖逖和刘琨,都是性格开朗、仗义好侠的志士。年轻时不但文章写得好,而且都喜欢练武健身,决心报效祖国。当时,晋朝表面上还管辖着中原大地,但实际上已是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了。祖逖和刘琨一谈起国家局势,总是慷慨万分,常常聊到深夜。

一天,祖逖又和刘琨谈得十分兴奋,刘琨不知什么时候睡着了,祖逖却久久沉浸在谈话的兴奋之中,不能入睡。“喔,喔,喔--”荒原上的雄鸡叫了起来,祖逖一跃而起,踢醒了刘琨:“听,这雄鸡啼鸣多么振奋人心呀,快起来练剑吧!”于是,两人操起剑来,在高坡上对舞。从此,他俩每天清早听到头一声鸣叫,一定来到荒原上抖擞神练起剑来。

刘琨被祖逖的爱国热情深深感动,决心献身于祖。一次他给家人的信中写道:“在国家危难时刻,我经常‘枕戈待旦’(枕着兵器睡觉一直到天明),立志报国,常担心落在祖逖后边,不想他到底走到我的前头了!……”


请教一个最关键的战争问题
您好!我认为最早应该是出自《孙子兵法》军争篇: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军争为利,军争为危。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争利,则蹶...

求辩题为“军队是为战争而生”的辩论赛的功辨问题和立论
观众:对方说过和平不是战争的唯一目的,是否已承认了和平是目的?反方:因种族矛盾,宗教差异,等进行的战争哪里有和平的影子 观众提问:美国包围亚洲难道也甚为了亚洲的和平吗? 正方:美国的霸权主义的确不是为了维护亚洲的和平,但确实是为了维护美国的和平,防止来自中国崛起带来威胁。正方:在刚才的辩论...

关于一个问题的提问,过去历史战争与将来的的方向———
但,我们十分强调保存自身,爱惜自己和周围的人,避免自己的民族受到侵害。我相信这种较为整体的意念还是相当不错的,防御性较强而较少攻击性。有句话说得好“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我们探索的根由并不是攻击而是去思考和防御,我相信理解战争和解读历史,能够给我们很多的启示。

战争问题
这一点多人性话,2 就是这个德军士兵守卫的雷达台,杀了盟军中的一个人,如果是你,你不气愤吗,你的同胞战友被眼前这个人杀了。你会怎么样,3 战争是残酷的,当二兵相接的时候,就是肉搏。谁弱就是死,这点没什么可说的,至于下楼见了厄提姆。没杀他,是因为德士兵见他已经被吓的反抗能力...

提问一个军事问题
2006版的美国《国际防务周刊》称中国军事力量总体实力排名世界第三。文章解释理由说:1、中国在战争动员机制上,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他可以在短时间内,募集到超过1000万的具有良好素质的优秀兵员。因此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包含美国在内,都不可能想象在中国本土与这支军队作战。2、中国具有强劲规模的核...

关于鸦片战争的问题
鸦片战争是资本主义的英国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的—场侵略战争。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野蛮、屈辱,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社会性质的变化。在政治上,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清政府行使全部主权;鸦片战争后,通过不平等条约,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主权,开始遭到...

战争是推动人类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因素吗
仔细看了你的提问,问题中包含以下要点:1.战争与人类发展进步的关系。2.战争是个人的意志还是民族或国家的行为。3.战争与经济(钱)4.生命与生存。5.人性。6.人类与环境。。。有点事。。。回来在回答。。。———以下回答纯属个人观点,如有雷同纯属巧合。1.战争是推动人类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因素吗?

有关战争的提问
我收集,描写古今战争的诗词.有关战争的故事.谈一谈某部文学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关于战争的成语故事.关于战争的古今名言... 我收集 ,描写古今战争的诗词.有关战争的故事.谈一谈某部文学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关于战争的成语故事.关于战争的古今名言 展开

军事理论问题
从你提问的水平来看,不过是个小G参当而已,同时给你补点常识:第四个问题是错的,那是典型的那个当的语言,同时那个毛是战略家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军事家,他从来没有亲自到前线指挥过战斗,而人民战争就是人海战争,不是他一个人提出的,而是当时的政治势力的一个必然趋势连这些常识都不知道只知道一味附和XXX势力;就...

关于左传·城濮之战的提问
一,主要人物——晋方:晋文公、先轸、栾枝、胥臣、狐毛、狐偃、荀林父、士会、魏犫;楚国:成得臣、成大心、斗宜申、斗勃、斗越椒。叙述了晋楚为了争夺中原诸侯国的依附而发生的战争。二,情节——周襄王二十年,楚成王率领军队伐宋,宋国向晋国求救,而此时晋国刚刚击破了和楚国交好的卫国、曹国,...

如东县13273345508: 问几个有关战争的题如果你们班要举行《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语文实践活动,而你作为主持人,要为这次活动设计一个方案,年月秒度足以以下几个问题:... -
比龚前列:[答案] 标题 我们的和平是梦吗 开场白 和平,从它诞生的那一刻,就充满了悬念,yes or no,我们都无法意料,人类的欲望都是无限的,而世界的一切一切都是有限的,所以战争就一次又一次的爆发,但受害的都是我们自己,这么不划算的交易我们人类还...

如东县13273345508: 【战争与和平】求有关战争的资料(请回答以下问题,谢谢) -
比龚前列: 1 不是所有人,有些国家,有些民族就是好战的,可能生活在和平年代不会怎么样,但如果出现战争或冲突,他们会以战死沙场为荣,以为国捐躯作为实现人生的价值...

如东县13273345508: 几个关于战争的问题 -
比龚前列: 1.特洛依战争,打了十余年,死伤无数2.中国南北朝之战,3万人大胜了百万人3.凯撒英法战争真正打没有多少年,双方只是名义上的战争关系

如东县13273345508: 听说中国和日本的局势不太稳定,想知道一些关于战争的问题 -
比龚前列: 日本那边是不会开始战争的.二战战败后日本政府在宪法里决定永远放弃战争.如果中国对日开战的话,日本自卫队会开始”自己防卫“,而美国军会对中国开战.所...

如东县13273345508: 关于 战争的 问题.. -
比龚前列: 呵呵!中国还是拼的人力,因为中国的武器性能良好但是质量不行,再者是韩国用的是美式武器,以三代为主,四代为辅.中国是以二代为主三代为辅,有一定的差距,也就是说先进的武器供应不上

如东县13273345508: 谁会这道题:回答有关战争的问题: -
比龚前列:(1)特点:以少胜多.相似战役有: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2)有.虽然战争的形式和手段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但战争的本质、规律和决定战争胜负的基本要素不会变,用于指导战争的基本原则也就不会改变.所以,古代战争的经验教训对于现代的战争仍具有借鉴意义.

如东县13273345508: 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问题思考阅读下列材料:“一战”爆发时,首先挑动战争的德国的目的是企图用武力取得“阳光下的地盘”(即拥有大量的殖民地以解决... -
比龚前列:[答案] (1)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材料中“用武力取得'阳光下的地盘'”、“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 它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实力,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对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是反法西斯战...

如东县13273345508: 关于现代战争的问题 -
比龚前列: 中国对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国对越边境自卫反击战阿富汗战争四次中东战争车臣战争

如东县13273345508: 跪求战争弊大于利的资料我们过两天就要举行辩论赛,主题是战争的利
比龚前列: 好的.第一点.战争劳民伤财.战争需要有人出来做出牺牲,这必然要死人,并且战争拼的不仅是军事实力,更是经济实力,所以打仗必然会损耗经济和国力,甚至导致国家实力衰退.(注意:“尾巴”是当别人提出打仗也会给国家带了利益.破解:打仗在结束后虽然会可能带来经济利益,但是当时并且战争后会带来暂时的伤害,可以拿美国为例.并且如果你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打仗,说明你是无义之战,更加不能发动了)第二点.战争会损害国家在国际上的形象.众所周知,美国因为不听阻拦,多次侵犯他国,导致其国际形象崩坏,公信力大大下降,使得本国在一定时间内被他国采取封锁战略.所以战争,尤其是侵略过,应当小心.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