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现代汉语意思??

作者&投稿:中适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之字什么意思。~

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
一、原文:唐代文学家韩愈《师说》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二、译文: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而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吧?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
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
士大夫这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就成群聚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讥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唉!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师说》大约是作者于贞元十七年至十八年(801—802),在京任国子监四门博士时所作。贞元十七年(801),辞退徐州官职,闲居洛阳传道授徒的作者,经过两次赴京调选,方于当年十月授予国子监四门博士之职。此时的作者决心借助国子监这个平台来振兴儒教、改革文坛,以实现其报国之志。
但来到国子监上任后,却发现科场黑暗,朝政腐败,吏制弊端重重,致使不少学子对科举入仕失去信心,因而放松学业;当时的上层社会,看不起教书之人。在士大夫阶层中存在着既不愿求师,又“羞于为师”的观念,直接影响到国子监的教学和管理。作者对此痛心疾首,借用回答李蟠的提问撰写这篇文章,以澄清人们在“求师”和“为师”上的模糊认识。
二、作者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
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意思是进入文言文体系的方式,俗称‘断句’。
句读,拼音为jù dòu,也称为句逗。
出处:唐韩愈《师说》中“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翻译: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师说》大约是作者于贞元十七年至十八年(801—802),在京任国子监四门博士时所作。贞元十七年(801),辞退徐州官职,闲居洛阳传道授徒的作者,经过两次赴京调选,方于当年十月授予国子监四门博士之职。
此时的作者决心借助国子监这个平台来振兴儒教、改革文坛,以实现其报国之志。但来到国子监上任后,却发现科场黑暗,朝政腐败,吏制弊端重重,致使不少学子对科举入仕失去信心,因而放松学业;当时的上层社会,看不起教书之人。
在士大夫阶层中存在着既不愿求师,又“羞于为师”的观念,直接影响到国子监的教学和管理。作者对此痛心疾首,借用回答李蟠的提问撰写这篇文章,以澄清人们在“求师”和“为师”上的模糊认识。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这属于古汉语中的否定句宾语前置。按现代汉语即“不知句读,不解疑惑”。
不理解(书本上的)字句,不能解决(大道理的)疑难问题,有的(书本上的字句)向老师学习,有的(大道理的疑难)不向老师学习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这属于古汉语中的否定句宾语前置。按现代汉语即“不知句读,不解疑惑”。

文句不理解,疑惑不能解决

宾语前置句
不知道断句(的方法),疑惑也得不到解答.
师说里的把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的意思是什么?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意思是不知句子如何停顿,向老师请教,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该句出自唐代汉语的《师说》。所在段落原文: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怎样翻...
这句话的意思是:不知句子(如何)停顿,向老师请教,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出处:唐·韩愈《师说》选段: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的翻译...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的翻译不知句读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选段: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怎么翻译?
释义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不知道文句,不能解决疑惑,有的人向老师学习,有的人却不向老师求教,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智。出处 该句出自唐代韩愈的《师说》。作者 韩愈: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之字什么意思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的出处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之”两个“之”都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实义。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之”出自唐代文学家韩愈《师说》,原文节选: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是什么...
要点: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这属于古汉语中的否定句宾语前置。按现代汉语即“不知句读,不解疑惑”。2、或-不定代词,相当于“有的人”。3、小学而大遗-“小”小的方面,指“句读之不知”;“大”指“惑之不解”。焉 ⑴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例: ①三人行,必有...

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 翻译
句读之不知,或师焉;惑之不解,或否焉 不知道断句分逗,就想请教老师;不能解决疑难,却不想请教老师。句读之不知是不知句读的倒文 惑之不解是不解惑倒文书上有的啊~!

翻译: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一、译文 不知句子停顿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小的方面学习了大的却丢了。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二、出处 唐代文学家韩愈的《师说》。三、创作背景 《师说》是韩愈的一篇著名论文。据方成珪《昌黎先生诗文年谱》考证,此文作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这一年,韩愈35岁,任国子监...

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出自哪里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

怎样翻译“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_百度知...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丹凤县18394036489: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现代汉语意思?? -
栋和枳术: 宾语前置句 不知道断句(的方法),疑惑也得不到解答. 师说里的把

丹凤县18394036489: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现代汉语意思?什么句式? -
栋和枳术:[答案] 宾语前置句 不知道断句(的方法),疑惑也得不到解答. 师说里的把

丹凤县18394036489: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2)不拘于时,学于余. -
栋和枳术:[答案] 参考答案:(1)不通晓句读的,有的(倒要)向老师学习;不能解决疑惑的,有的(却)不向老师请教.(2)(李蟠)不被时俗所拘束,向我学习.解析: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是译文要做到“信、达、雅”.“达”是指译文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

丹凤县18394036489: 怎么解释“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
栋和枳术: 正常的语序应是“句读之不知,或师焉;惑之不解,或否焉.”大意是:“不会句读的小孩子在家长的安排下拜师求学,而那些对'道'存在疑惑的人却不去从师.”在韩愈看来,这无疑是“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丹凤县18394036489: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翻译. -
栋和枳术:[答案] 不知道文句,不能解决疑惑,有的人向老师学习,有的人却不向老师求教,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智的呀. 要点: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这属于古汉语中的否定句宾语前置.按现代汉语即“不知句读,不解疑惑”. ...

丹凤县18394036489: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怎么翻译 -
栋和枳术: 不了解句读(指句子的停顿),疑惑没有弄明白

丹凤县18394036489: 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翻译 -
栋和枳术: 1、翻译:不知句子(如何)停顿,向老师请教.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 2、翻译: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 这两句话出自唐代韩愈《师说》,部分原文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

丹凤县18394036489: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啥意思?
栋和枳术: 就是“不知句读,不解惑”,不通晓断句,有不明白的疑惑

丹凤县18394036489: 句读知不知,惑之不解,或是焉,或不焉 翻译 -
栋和枳术: 不理解文句,疑惑得不到解决,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求教(意思是不知句读的倒要从师,不能解惑的却不从师

丹凤县18394036489: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 ------------------------ -
栋和枳术: (1)不明白句读,不能解答疑惑,有的从师(学习),有的不从师(学习). (2)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就可以智慧明达并且行为没有过错.(意对即可)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