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智”和“知”有什么区别?

作者&投稿:舒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文和文言文有什么区别~

古文是指春秋战国及其以前古书上的文字。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周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把古文与大篆相提并论,说古文是史籀以前的文字的通称。
“文言文”是相对于“白话文”而言。

第一个“文”,是书面文章的意思。“言”,是写、表述、记载等的意思。“文言”,即书面语言,“文言”是相对于“口头语言”而言,“口头语言”也叫“白话”。 最后一个“文”,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种。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而“白话文”的意思就是:“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文章”。
在我国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头语言及用书面语言来表述,是不同的,例如,想问某人是否吃饭了,用口头语言表述,是“吃饭了吗?”,而用书而语言进行表述,就是“饭否?”。“饭否”就是文言文。我国的古代,所有的文章都是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所以,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

这两个字是可以通用的,我在很多古文里都见过,需要时都念zhi(四声).但在这里是"智者乐水";"智者不惑"和"知者不惑"都行.

文言文中“智”和“知”的区别为:用法不同、写法不同。

一、用法不同

1、智:

(1)作名词:智慧。

(2)作动词:有才智。

(3)作名词:聪明。

(4)作名词:智谋。

(5)作名词:神智;理智。

2、知:

(1)作动词:知道;了解。

(2)作动词:认识;识别。

(3)作名词:知觉;感觉。

(4)作动词:感到;觉得。

(5)作动词:交好;相亲。

(6)作名词:交情。

(7)作名词:朋友。

(8)作动词:主持。

二、写法不同

1、智:

2、知:

智拼音:zhì

释义:聪明,见识:智力。智慧。智商。

扩展资料

汉字演变:

相关组词:

1、机智[jī zhì] 

脑筋灵活,能够随机应变。

2、智能[zhì néng] 

智慧和能力。

3、智齿[zhì chǐ] 

也叫大臼齿。恒牙的第三磨牙。一般在18—22岁才长出来。有的人终生不长。

4、智障[zhì zhàng] 

由于大脑生理缺陷或伤残而导致的智力障碍。

5、智局[zhì jú] 

明智与器量。



这是两个不同的词。只有在表示智慧的意思上,
知 通假为 智。


zhī
<动>
(会意。小篆字形,从口矢。段玉裁:“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意思是:认识、知道的事物,可以脱口而出。本义:知道)
同本义 [know]
知,识也。——《玉篇》
知汝远来应有意。——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心彻为知。——《庄子·外物》
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史记·留侯世家》
不知何氏女。——《后汉书·列女传》

日知基所亡。
汝亦知射。——宋·欧阳修《归田录》
不知几千里。——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知其不可而为之。——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又如:知不到(不知道);知风(知道情况);知不道(不知道);知兵(通晓军事);知古今(识古通今);知足不辱(自知满足就不会招致羞辱);知命不忧(识天命者无忧虑)
懂得,了解,理会 [understand]
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史记·李将军列传》
食马者不知。——唐·韩愈《杂说》

真不知马。
人非生而知之者。——唐·韩愈《师说》
不知御。——明·刘基《卖柑者言》
知幸与不幸。——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又如:知道眉高眼低(比喻懂事);知窍(能见机行事;知趣);知局(知趣);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父;知心着意(彼此了解,心意投合);知我(深切了解我);知好歹(明白道理,懂事);知情识趣(懂情意,善体贴);知高识底(说话、做事懂得掌握分寸)
主持;管理 [administer]
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国语·越语上》
夜开金殿看星河,宫女知更月明里。——王建《温泉宫行》
又如:知更(主管更漏);知内外事(主持内政和外交事务);知客寮(寺院中的接待客);知印(主持用印);知贡举(唐宋时特派主持进士考试的大臣)
识别;区别 [distinguish]
孪子之相似者,唯其母能知之。——《淮南子》
又如:知时达变(识时务,善变通);知人则哲(能识别人的贤愚善恶就聪明)
赏识 [appreciate]
含愁更奏绿绮琴,调高弦绝无知音。——卢仝《有所思》
又如:知爱(赏识喜爱);知器(赏识,器重);知遇(赏识;优待);知怜(赏识爱护);知重(赏识;看重)
要好 [be close friends]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楚辞·九歌》
张胜相知。——《汉书·李广苏建传》
又如:知慰(关心;抚慰);知契(知心投合)
感到,感觉,察觉 [perceive]
[君主]又损其生以资天下之人,而终不自知。——《吕氏春秋·情欲》
识者固知。——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参与 [participate in;have a hand in]
高、鲍将不纳君,而立公子角,国子知之。——《左传·成公十七年》


zhī
<名>
知识 [knowledge]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论语·子罕》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又如:求知欲;真知灼见;无知;通过努力学习,可以由无知转化为有知
知觉 [consciousness]
草木有生而无知。——《荀子·王制》
死而有知,有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唐·韩愈《祭十二郎文》
知己 [bosom friend]
绝宾客之知。——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李商隐《凉思》
又如:知心腹(亲信)
“智”的古字。智慧;才智 [wisdom;ability]
故夫知效一官。——《庄子·逍遥游》
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
汝多知乎?——《列子·汤问》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荀子·劝学》
大知而察。——清·刘开《问说》
又如:知力(才智能力);知士(才智之士)

知通“智”,是“智”的通假字,只有“智慧;聪明”这个意思上是通用的。

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现代官方审定标准用字时,也会把通假字当作标准用字,而不采纳本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称为“本字”。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中的“惠”是“慧”的通假字,是“智慧”的意思,“慧”便是本字。


zhī
①<动>知道;了解。《察今》:“故察己则可以~人。”
②<动>认识;识别。《马说》:“其真无马邪?其真不~马也。”
③<名>知觉;感觉。《庖丁解牛》:“官~止而神欲行。”
④<动>感到;觉得。《惠崇<春江晚景>》:“春江水暖鸭先~。”
⑤<动>交好;相亲。《左传?昭公四年》:“公孙明~叔孙于齐。”
⑥<名>交情。《报任安书》:“绝宾客之~。”
⑦<名>朋友。鲍照《鲍参军集?咏双燕》:“悲歌辞旧爱,衔泪觅新~。”
⑧<动>主持。《国语?赵语》:“吾与之共~赵国之政。”
zhì
通“智”。智慧;聪明。《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乎己,则~明而行无过矣。”
【知遇】得到赏识和重用。


zhì
①<名>智慧。《屈原列传》:“竭忠尽~,以事其君。”
②<动>有才智。《少年中国说》:“少年~则国~。”
③<形>聪明。《谏太宗十思疏》:“则~者尽其谋。”【又】<形意动>认为……聪明。《智子疑邻》:“其家甚~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④<名>智谋。《廉颇蔺相如列传》:“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谋。”
⑤<名>神智;理智。《吕氏春秋?疑似》:“丈人~惑于似其子者,而杀其真子。”
【智囊】足智多谋的人。




文言文中“智”和“知”有什么区别?
文言文中“智”和“知”的区别为:用法不同、写法不同。一、用法不同 1、智:(1)作名词:智慧。(2)作动词:有才智。(3)作名词:聪明。(4)作名词:智谋。(5)作名词:神智;理智。2、知:(1)作动词:知道;了解。(2)作动词:认识;识别。(3)作名词:知觉;感觉。(4)作动...

请问一下“智”与“知”在古文中是否可通用
这两个字是可以通用的,我在很多古文里都见过,需要时都念zhi(四声).但在这里是"智者乐水";"智者不惑"和"知者不惑"都行.

知在文言文
死而有知,有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唐· 韩愈《祭十二郎文》 (3) 知己 绝宾客之知。——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李商隐《凉思》 又如:知心腹(亲信) (4) “智”的古字。智慧;才智 故夫知效一官。——《庄子·逍遥游》 择不处仁,焉得...

文言文知道
与智同。【易·临卦】知临大君之宜。【荀子·修身篇】是是非非谓之知。 又姓。【左传】晋有知季,卽荀首也。别食知邑,又为知氏。 又【諡法】官人应实曰知。 4. 文言文中的知道在现代文中是什么意思 1. 谓通晓天地之道,深明人世之理。 《管子·戒》:“闻一言以贯万物,谓之知道。” 银雀山 汉...

文言文实词中,游,侧目,知,止,这些的意思,有点多,先谢谢了
在文言文中,“游”、“侧目”、“知”和“止”是实词时,由于语义环境不同,其意思也不相同。一、游 “游”是实词时,既可充当名词,也可充当动词,还可充当形容词。1、当“游”充当名词时,其不同意思如下:1)本义:旗子边缘的流苏或锯齿状饰品。例如:《说文》:游,旌旗之流也。又如:《...

文言文知的用法
1.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 有关”之“这个词的古文言文用法详解如下: 常见含义 备注:加粗例句为中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例句。 动词 到,往【现代汉语解释】 例:①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西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②行不知所之。 --《庄子》 ③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④纵一...

文言文实词词类活用
“以为”在句子中的意思是“把……当作”,今义通常是“认为”. 【通假字】 暴pù已是“曝”的古字 “輮”通“煣”,使……弯曲. “有”通“又”. “知”通“智”zhì,智慧. “生”通“性”,资质,禀赋. 多义词 【于】 青,取之于蓝:介词,从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介词,比 善假于物也:介词,...

文言文两则中知的意思
“文言文两则”意思是两篇文言文,包括《学奕》和《两小儿辩日》。 具体解释如下: 第一则: 学弈 【原文】 弈秋,通国之善弈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译文】 弈秋是全国...

文言文表示明白
类似这样的通假字在初一阶段的文言文中还有“汤”通“烫”、“齐”通“剂”(《扁鹊见察桓公》,)“说”能“悦”、“知”通“智”(《论语》十则)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结合课文内容详加体味。 六、怎样翻译文言文阅读文言文,要准确理解大意,而不能只了解“大概”,所以就要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才能理解得彻底...

仁、义、礼、智、信、忠、孝、悌、忍分别表示什么
智:同"知",孔子的认识论和伦理学的基本范畴。信:指待人处事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态度。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认为忠乃表现于与人交往中的忠诚老实。孝:对父母的赡养,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悌:指对兄长的敬爱之情。忍:忍耐。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 是儒家...

虎丘区18784752738: 文言文中智的意思是什么 -
长沙剑双黄: 亦作“ 中知 ”.中等才智.《谷梁传·僖公二年》:“且夫玩好在耳目之前,而患在一国之后,此中知以上乃能虑之.臣料 虞君 中知以下也.”《吕氏春秋·无义》:“义者百事之始也,万利之本也,中智之所不及也.

虎丘区18784752738: 知的文言文一词多义 -
长沙剑双黄:[答案] 动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从口,从矢.矢为箭表示可以传递得很快、可以传递到很远 .”意思是:用口相传的认识.本义:通... 夜开金殿看星河,宫女知更月明里.——王建《温泉宫行》 9. 又如:知更(主管更漏);知内外事(主持内政和外交事务);...

虎丘区18784752738: 这句古文中字的翻译 -
长沙剑双黄: 古文不能每一个字都翻译,助词是没有翻译的.还有就是往往一句古文要放到全段或者全篇中联系上下文,才能做出正确的解释.比如“知”也可以同“智”,那翻译起来就完全不一样了.这句话的单独看字面意思是:您所知道的(东西、事情).“之”一般在古文里都是助动词“的”.这句话是个倒装,正常的顺序应该是“君所知之”,这样看就明白多了吧.这是我个人的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

虎丘区18784752738: 文言文中“智”为什么翻译成聪明而不是智慧?如其家甚智其子,“智”认为 聪明 -
长沙剑双黄:[答案] 因为文言中都用“知”通“智”来表示智慧的意思,而智是聪明的意思.现代汉语已经转义了

虎丘区18784752738: 文言文中的“A通A1”“B同B1”有什么区别?例如说通悦,喜悦知同智,智慧有什么区别? -
长沙剑双黄:[答案] 通是通假字,就是古人的错别字.同是异体字,是文字演变和传承造成的!

虎丘区18784752738: 文言文中“智”为什么翻译成聪明而不是智慧?如其家甚智其子,“智”认为 聪明 -
长沙剑双黄: 因为文言中都用“知”通“智”来表示智慧的意思,而智是聪明的意思.现代汉语已经转义了

虎丘区18784752738: 两小儿辩日文言文中,知乎的知读几声? -
长沙剑双黄: “知 ”:通假字〈古〉通\\"智\\".聪明,智慧. 读音为 zhì 聪明;智慧.原句为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是两个小孩笑问孔子,“谁说你知道的东西很多呢?”

虎丘区18784752738: 两小儿辩日中的知是什么意思 -
长沙剑双黄: “知”通“智”,智慧.

虎丘区18784752738: 在两小儿辩日文言文中,知乎的知读几声? -
长沙剑双黄: 你好,我是精锐教育庆春路中心的屠老师 对于“知 ”字:通假字 通 "智",意为 聪明,智慧. 故读音为 zhì,读第四声. 希望采纳,谢谢!

虎丘区18784752738: "孰为汝多知乎"这句话中"知"字与哪个字相通? -
长沙剑双黄: 通“智”,意为智慧.但也有异议,认为不是通假字,详见下文: “孰为汝多知乎”辨析 “孰为汝多知乎”语出《列子·汤问·两小儿辩日》,该文被选入初中语文教材,主要讲述的是:孔子东游,看见两个小孩在辩论“太阳何时距离人近何...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