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什么说刘备死后是危急存亡的时候呢?

作者&投稿:吉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诸葛亮为什么会说刘备死后是危急存亡的时候?~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确实说过,“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刘备既是蜀国的皇帝,又是蜀国军事顶梁柱,在蜀国的地位和重要性是无可替代的。二是吴蜀联盟从此破裂,蜀国必须同时面对吴国和魏国两大强敌。

一、刘备在蜀国的重要性无可替代
刘备作为一个开国皇帝,在文治武功等诸多方面的能力,都是一时翘楚,故此被称为“一代枭雄”。刘备在招揽人才、驾驭人才方面的高超表现,更是可以称为三国君主中的典范。可以说,只要刘备在,蜀国就可以源源不断招募、发掘出众多优秀人才,而刘备死后,蜀国马上陷入青黄不接的人才荒。这对蜀国的未来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更为关键的是,刘备是蜀国军事方面的当仁不让的顶梁柱。诸葛亮并非《三国演义》中所说的文武双全,而是“理民之干优于将略”,长于治理内政,不善用兵。刘备一死,蜀国在对外战争方面,从此再无大的建树,蜀国如同老虎失去了爪牙。
二、刘备生前指挥的夷陵之战,让吴蜀联盟彻底破裂
三国时代,天下大势是魏国一家独大,对吴蜀两国构成碾压性优势。吴国与蜀国必须联合起来,抱团取暖,才能勉强维持三国鼎立的局面。但刘备生前小不忍则乱大谋,悍然发动夷陵之战攻打吴国,不仅让蜀国军事实力伤筋动骨元气大伤,更使得吴蜀联盟由此破裂。

吴蜀联盟破裂之后,蜀国少了一个盟友,多了一个强敌,从此要独自面对吴国和魏国两大强敌。如果魏吴两国联手出兵进攻蜀国,蜀国只怕在劫难逃,灭亡就在眼前。
由于以上两大原因,所以诸葛亮在刘备死后,才会认为蜀国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

公元221年秋7月,蜀汉章武元年,即位不久的刘备为给关羽报仇,夺回荆州,不顾诸葛亮等大臣反对,发兵大举进攻东吴。222年,蜀军出峡与吴军相持于夷陵,?亭一战,被吴将陆逊击败,退回蜀中。次年4月刘备病死于白帝城的永安宫。临死前将国事托付与丞相诸葛亮。后主刘禅即位,改元建兴,封武乡侯,开府治事。“政事无巨细,咸决於亮”。从此,诸葛亮成为蜀汉事实上的决策者。此时,诸葛亮42岁。当政之后,诸葛亮首先和吴国停战,再度交好,这样就解除了来自东面的威胁。“安居平五路”解决了燃眉之急。然后在国内致力发展生产,积蓄军粮。然后便开始了所谓的“连年征伐”。
诸葛亮自己知道北伐灭魏国是完全不可能,但是不北伐,不北伐会出现以下事情,第一,内部矛盾重重,第二,内部夺权,诸葛代表的荆州派和蜀国内部派,第三,发展不过魏国,蜀国上下不过100多万人口,拿什么发展?发展不过魏国,所以当时诸葛向刘备说,魏国有变,再出兵,但是已经不可能了。
北伐主要是为了三点原因
第一点:王业不偏安,刘备定的国号是什么?不是蜀,是蜀汉!汉的都城是洛阳!如果不北伐,不是违背了建立蜀汉政权的初衷了吗?那么后辈人就会说蜀汉不思进取、偏安于贫瘠之地了。
第二点:转化矛盾,当时蜀汉的内部是很乱的,益州集团和荆州集团的矛盾十分激烈,益州集团以李严为首的不少人都想把诸葛亮搞下去,北伐是把内部矛盾转向外部矛盾!把蜀汉所有人的目标都转向曹魏,这是个很明智的政治权谋。
第三点:尽最大化的削弱曹魏的力量,你们想想看,魏国拥有八个州郡,而蜀汉只有一州之地,要是按你们所说的不北伐,积攒国力,是曹魏积攒的快呢还是蜀汉积攒的快?所以说不断的北伐只是为了打断曹魏迅速发展国力的速度罢了,如果不北伐,蜀汉灭亡的会更快!然而北伐,曹魏消耗的国力比蜀汉多出了很多!
第四:北伐可以让自己一直掌握兵权!
诸葛亮除了主动北伐,再没有其它选择。主动北伐,目的有三。最保守可以保国,保证蜀汉政权的正常运作。中可把战线推前,并控制陇右一带,扩张领土,进而增强国力。最理想的是能通过北伐完成先帝夙愿,一统天下。公元227年,蜀汉建兴五年,蜀汉丞相、武乡侯领益州牧诸葛亮率军北驻汉中,并向后主献上了名传后世的《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於内,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於陛下也。......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因为刘备死前的夷陵之战中,蜀汉最杰出的一批青年,跟随黄权投奔了魏国。比如:已故凤雏庞统的弟弟:


统弟林,以荆州治中从事参镇北将军黄权征吴,值军败,随权入魏,魏封列侯,至钜鹿太守。 ——《三国志.蜀书七·庞统法正传》


庞林的官职是荆州治中,仅次于刺史、别驾,是荆州行政体系三把手,通俗说就是副州长。由此可见,刘备对庞统的功绩是足够肯定的,并重用了他的弟弟。那么刘备东征孙吴,为何要带上庞林这个文士,并任命为荆州治中?

很明显是让庞林治理荆州的,而不是让他负责打仗的。从这里可以推断,刘备东征孙吴,蜀国军民是抱着胜券在握的心理的。因为,刘备出征时,将荆州治中庞林等人的官职都安排好了,就等着战胜后接手荆州了。

蜀汉没有人想着会战败,他们考虑的只是能取得多大的胜利,收回荆州多少土地。和庞林一起的,是准备接手荆州的行政班子,蜀汉最杰出的一批青年。这个行政班子,至少要调动益州三分之一的名士,且多为荆州派骨干,以便收取荆州民心。

庞林这样根正苗红的才俊,刘备将他们集中保护在了黄权的水军,这是最安全的做法。战场上刀枪无眼,没有人能保证荆州行政班子这么多人的安全,水军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只要步军主力不败,没有人能吞下蜀汉水军。


先主不从,以权为镇北将军,督江北军以防魏师。——《蜀书十三·黄李吕马王张传》


黄权的水军,职责是防备魏军,活动范围是江北。当时魏、蜀并未开战,再加上魏军也不擅长水战,所以黄权这支水军是战场上最安全的部队。这就是刘备,将庞林为首的荆州班子,安排在黄权水军的原因。只要步军击败东吴,庞林等一大批行政官员,可以迅速恢复荆州秩序,抵御东吴的反扑。


及吴将军陆议乘流断围,南军败绩,先主引退。而道隔绝,权不得还,故率将所领降于魏。——《蜀书十三·黄李吕马王张传》


但遗憾的是,刘备夷陵之战惨败陆逊之手,江北的黄权回不到蜀地了。那么夷陵之战前,刘备为何觉得自己必胜呢?恐怕就是对关二爷威望的信赖了,他相信荆南的百姓,依旧思念蜀汉的统治,他们会是东吴最大的对手。他东征的大军,可以传檄而定荆南之地。


刘备认为的必胜是:收回关羽故地,有民心支持;其余州郡,才是吴军与蜀军决战的场所。因此,庞林为代表的荆州班子,在出师之前就安排好了官职,进入荆州故地就是等着接手荆南的。

但陆逊的才能,明显是不正常的。吴军攻占江陵后,关羽北伐军人心开始涣散,一个月后关羽兵败身死。可关羽死前一个月,陆逊入江陵城的第一天,就修缮起了江陵城墙,做起了抵挡益州军的准备。陆逊的超前准备,是刘备怎么也想不到的。

所以,刘备东征之时,陆逊早就安定了人心,关羽死前一个月他就开始了准备。这就是夷陵之战,陆逊能大败刘备的个人指挥素质。夷陵之战结果分三档:

1.最好的结果:如刘备猜想一般,东吴没有做好准备,荆南的百姓配合蜀军光复荆南;2.中等的结果:诸葛亮不阻止东征的底线,东吴做好了准备,刘备没能击败吴军,全军无功而返;3.无人猜到的结局:陆逊在关羽死前一个月,就做好了与蜀军决战的准备,并将刘备大军歼灭了大半。

刘备的5万蜀军精锐,几乎全军覆没;黄权的江北水师,无奈投降了魏国;水师中准备好的荆州行政班子,全部成了曹丕的臣子。就庞林来看,曹丕将他封为列侯,出任钜鹿太守,能是泛泛之辈吗?刘备会感恩庞统,曹丕可不会,这说明庞林等荆州班子成员都是真才实学挑出来的。



刘备是蜀汉的象征,是德高望重的“刘皇叔”。他死了之后,蜀国军队士气肯定会下降,还有一些对手可能会“闻风而动”,内外交困着实是危急存亡的时刻。

少主登基,江山不稳,刘关张三兄弟都已经离世,赵云等老臣也已经年迈,衷心守土之士所剩无几,可用之人不多,改朝换代正是他国虎视眈眈之时。

因为刘备的出征,导致蜀国损失了很大的军事实力,加上国足的趋势,自然会让其他两国来犯。


刘备入蜀之后为什么渐渐的不采纳诸葛亮的建议了?甚至有意让李严 黄权等...
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一段话和诸葛亮后来的“鞠躬尽瘁”,既不是刘备首创,也不是仅仅只发生在诸葛亮身上。远的不说,在三国早期,东吴奠基人孙策在临终时就已经上演过这样一出戏文。《三国志》《吴书》《张昭传》:“策谓昭曰:‘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复不克捷...

关于诸葛亮的故事。歇后语。等。
有关诸葛亮的故事:锦囊妙计 孙权为了控制挟持刘备,接受了周瑜提出的“美人计”,假意要将自己的妹妹许配给刚刚死了妻子的刘备,骗刘备到南徐招亲,然后打算将他软禁,作为人质,再派人去夺回荆州。刘备接见了孙权的使者,心存疑虑,诸葛亮却叫他放心大胆前往,满有把握地表示会“略用小谋,使周瑜半...

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出诸葛亮,诸葛亮这么做有何深意?
”这里讲的是刘备几经沉浮地盘尽失之后投靠刘表,居住了一段时间之后感慨自己年岁渐长而无用武之地,急得直欲落泪。这之后,刘备听得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于是三顾茅庐请其出山,终于渐成气候。《三国演义》中说了的是刘备见到诸葛亮“如鱼得水”,《三国演义》中没说的是诸葛亮其实比刘备还急...

诸葛亮当初为什么出山
诸葛亮不投靠曹操,不投靠孙权,甚至不就近就便为刘表服务,他就是要为自己选一个最好的老板,而刘备无疑是最好的人选。为什么呢?曹操那里人才太多,老荀、老贾、郭郭他们都是高手诸,葛亮去了不好出头。袁绍那个笨蛋,不用说了。孙权那边亲戚关系太厉害,主力再牛也难坐“第二把交椅”。刘表也不是诸葛亮眼中的明...

诸葛亮为什么要帮刘备讨伐曹操?
”请葛亮说:“很糟,曹操十分厉害,刘豫州吃了败仗”(刘备在当时常常被喜欢他的人称为“刘豫州”。因为他以前经陶谦荐举,担任过豫州刺史;后来,于徐州被吕布偷占了以后投奔曹操,又被曹操推荐,做了豫州牧)。孙权问诸葛亮:“你看我应该怎么办?”诸葛亮说:“这个,要请您自己决定。您估计一下,...

白帝城托孤诸葛亮没有取而代之:是愚忠还是精明?
临终前,刘备托付诸葛亮:“我儿可辅则辅,若不可辅,君则自立为王”。简单说来就是如果我儿子阿斗是个当皇帝的料,你就尽力辅佐;若不是当皇帝的料,你就废黜了他,自己当皇帝算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白帝城托孤”。众所周知,从东汉末年到三国初期,那是一个群雄四起,人人争着称王称帝的...

关于诸葛亮的故事有吗?急需啊!
距公孙述两百年后,另一位历史名人——三国时的蜀汉皇帝刘备伐吴兵败,退守白帝城,病死永安宫。临终前无限悲壮地将国事(半壁江山)家事(只剩下孤儿在世)一并托付丞相诸葛亮,这就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刘备托孤”。现存的白帝庙系清代建筑,明良殿、武候祠、托孤堂、观星亭等,多侧面地宣扬着与“托孤”有关的历史名人...

蜀国中后期人才匮乏的原因是什么?
因导致蜀中后期的人才匮乏呢。刘备军团在夺得荆州`义洲`汉中`中``庞统英年早逝,接后是5虎上将黄忠去世,法正去逝,接着就是关羽 军团的一批人才,接着就是张飞,然后接着就是刘备去报仇。!在这里我想简单的提一下胰菱战役为什么刘 备不用赵云,不用魏延,不用马超,而要用一些不算有名的武将。

三国演义诸葛亮小故事_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的小故事
东吴第一大谋士张昭首先发难,说:"听说刘备到你家里三趟,才把你请出山,以为有了你就如同鱼得了水,想夺取荆襄九郡做根据地。但荆襄已被曹操得到,你还有什么主意呢?" 诸葛亮心里想,如果不先难倒张昭,就没办法说服孙权联刘抗曹了。诸葛亮说:"刘备取荆襄这块地盘,易如反掌,只是不忍心夺取同宗的基业,才被曹操...

猪葛亮隆中对策
有错别字 公元207年,依附刘表的刘备经人推荐,冒着严寒,三次到隆中向诸葛亮求教。诸葛亮被他的诚意所感动,献出了著名的“隆中对策”。他说:“如果能占据荆、益二州,据险防守;同西方、南方的少数民族建立和好关系,实行安抚政策;对外与孙权结成联盟,对内改革政治;待时机成熟,兵分两路,令...

谢通门县13981931755: 诸葛亮为什么说蜀汉当时处于危急存亡之秋?
罗狮正安: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1.刘备大业未成身先死 2.天下未统一 3.益州地区人力疲惫民生凋敝

谢通门县13981931755: 诸葛亮为什么要北伐? -
罗狮正安: 赤壁之战后,魏国没有再发动战争,是蜀国一再挑衅,而且刘备死后诸葛亮又和吴国恢复盟好,所以蜀国不存在外困,然后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这个危机就出现在蜀国的内部,蜀国朝政,而面对这样的情况,攘外必先安内,诸葛亮想用战争来稳定蜀国内部的矛盾,所以不停的北伐. 帮助刘备完成心愿,从而完成匡扶汉室,统一中原的大业

谢通门县13981931755: 诸葛亮要是把刘婵弄下皇位自己当皇上那是非常容易的 -
罗狮正安: 诸葛亮为什么直到死才把政权还给刘禅呢? 大概有如下原因.第一,诸葛亮的确是任重而道远,刘备战败而死,不仅仅是丢了一个荆州那么点代价.蜀国自刘备死后,人心不安,士兵数量急剧下降.这都是一个国家潜在的不安定因素.诸葛亮的...

谢通门县13981931755: 文章开句就提到“先帝刘备去世”,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
罗狮正安: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

谢通门县13981931755: 三国时期为什么蜀国在刘备死后急于伐魏 -
罗狮正安: 从内政外交上来说,北伐其实是种“以攻为守”的政策.因为,西蜀人才少,如果不赶快北伐,这些原来刘备,刘璋手下的,益州,荆州人才都会相继死去,得到各种大小战争锻炼的文臣,武将,还有士兵,都会相继死去,没有了人才,蜀国就...

谢通门县13981931755: 历史名著(中国)论文600字!!!!!!!!!!!!!! -
罗狮正安: 三国演义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名著,里面创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诸葛亮无疑是其中最为出色的一个.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历史上,诸葛亮凭借隆中对博得刘备赏识,又在曹兵南下,刘备大败的时候,请出了吴兵帮助...

谢通门县13981931755: 诸葛亮已经算出三分天下,为何还要鞠躬尽瘁的北伐?是为了给后人留下历史吗? -
罗狮正安: 因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刘备死后,刘禅一看就是个扶不起的阿斗,与蜀汉绝大多数文武官员不图进取,只求自保,贪图享乐,长此以往,必不能久. 要想保住蜀汉政权,孔明别无选择,要么主动出击,在他手中实现全国统一,要么坐以待毙,在他死后为其它国家所灭亡. 还有一点就是:蜀汉的立国宣言是“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谢通门县13981931755: 三国时代,刘备死后,诸葛亮为何不废掉阿斗自立为帝? -
罗狮正安: 首先,诸葛亮开始就没有想过要当老大,其次,刘备托孤时已经戳到诸葛亮的痛处,所以他不会,其次他是名满天下的忠心,如果自己当了老大也就臭名远扬了,其次,打着汉室后裔匡扶汉代的旗号好过为了统一天下而统一天下的旗号要好,毕竟前者出师有名而后者的最好例子是曹操,被骂是乱世奸雄,如果做了皇帝,则背上不忠后主,不义刘备的罪名,如果是我,我也不当老大啦

谢通门县13981931755: 刘备是怎么死的 -
罗狮正安: 刘备在夷陵之战中,大败给了陆逊,退到永安后就病了.223年三月,刘备病重,命诸葛亮、李严到永安,托孤于诸葛亮、李严,形成了一个亮正严副的托孤结构.四月癸已,刘备病亡于永安宫,时年六十三岁,谥昭烈皇帝.八月,刘备被安葬于惠陵.

谢通门县13981931755: 刘备死后,诸葛亮为何不取代蜀汉天下,做皇帝吗?
罗狮正安: 刘备临终前的那句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是有深刻含义,虽然刘备临终的前的这句话让人有很多种想法,但不管是哪种,对于诸葛亮来说,他是不可能做皇帝,因为诸葛亮为人德厚,且家风严谨,对于他来说他的一生都是要匡扶汉室,但是这不代表要通过做皇帝来达到这个目的. 而且诸葛亮是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所以他是不会取代蜀汉天下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