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道所蕴含的文化精神

作者&投稿:威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莫道醉人唯美酒,茶香入心也醉人。茶与咖啡、可可一起同为世界三大饮料。有人说,21世纪将是茶叶独步的世纪。
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纵观中国的文化发展史,往往把一切与植物有关的事物起源都归结于神农氏,因为归到这里以后,就再也不能向上推了,也正因为如此,神农才成为农之神。神农氏到底是不是茶的老祖宗,我们不得而知,但至少说明,我们现在喝的茶,同几千年前如老子、周天子之流是一样的,从这点是看,还是很激动人心的。
茶在中国的发展中,不断融和了儒家思想、道家精神和释家的哲学色泽,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在发扬传统美德、修身养性、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经济贸易起中着重要的作用。
茶作为一门艺术,内容十分丰富,涉及面广,中国茶道兴于中国唐代,盛于宋、明代,衰于清代,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
茶叶的种类有很多,从大的来看,有绿茶、红茶、花茶、白茶、黑茶、黄茶、乌龙茶和砖茶。在中国,绿茶是产量最多的一类茶叶,其花色品种之多,居世界首位,十大名茶中,有六种都是绿茶,其深入民心的程度,可见一斑。但我本人却不太适合喝绿茶,因为有个胃寒的老毛病,在茶瘾来时,只能用红茶、乌龙来解解馋。对于爱美的女性,更适合的只怕是花茶了,一边看干花在水中绽放,一般享受花茶对皮肤有内而外的生发滋养,这是比做面膜更有诗意,更深层次的内部美容。
烹茶,新试水,人间清楚,物外遨游。关于泡茶所用的水,陆羽在《茶经》中对饮茶用水的原则是: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砾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古人还总结出了龙井茶,虎跑水、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等这类茶、水的最佳组合,《红楼梦》中曹雪芹借着妙语之口,也大秀了一回他对用水的观点。现在,有很多人用农夫山泉来泡茶,认为山泉之水为烹茶之上上,而我却感觉味道并不隽永。在我的记忆中,儿时母亲泡制的甜茶是最甘冽的,每当我顶着日头回家,母亲总会笑盈盈的从茶筒里倒出一小碗酽酽的茶汤,而后用凉水冲开,再放入一丝冰糖,一碗甜茶就做好了,这是消夏最好的饮品。总之,无论用什么水,茶都会以恬淡平和的态度来对待,变化的只是喝茶的心情,就像释家所说:一切随缘。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要想呈现出茶最好的状态,泡茶的水温却是尤其重要的。绿茶,特别是各种芽叶细嫩的名茶,一般以80℃左右为宜,它就像是温婉多情的女子,解语花般善解人意,稍一点拨,就会融化在水中。泡饮各种花茶、红茶,则要用100℃的沸水冲泡,正如野性十足的卡门,她的美需要热力的宣发渗透,不然,她就无法融入水中,浸出较少,茶味寡淡。乌龙茶、普洱茶就更像是徐娘半老的情人,成熟内敛,用茶量一定要多,要用沸滚的开水冲泡,否则,不能完全激发它内在的潜力,完全察觉不出它的韵味。少数民族饮用砖茶,则要求水温更高,将砖茶敲碎,放在锅中熬煮,这和他们热情豪爽的性格也是分不开的。
美食配美器,自有饮茶,就有茶具。最早的茶具是与酒具、食具共用的,是一种小口大肚陶制的缶。近年,在浙江上虞出土的一批东汉时期的瓷器,内有碗、杯、壶等茶具,考古学家认为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瓷茶具。由此可以认为,作为饮茶用的茶具,最迟于汉代开始。
唐代茶具,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陆羽在《茶经》中列出的贮茶、炙茶、煮茶、饮茶器具有20多种,他真正把茶做成了艺术,地方官吏、文人学士使用的茶具,多以陶瓷为主;另一类是皇室宫廷饮茶器具则是金银茶具、秘色瓷茶具、琉璃茶具等。到了宋代,茶叶大量生产,不再是奢侈品,尽管地方官吏,文人学士还是使用金银制的茶具,但民间百姓饮茶的茶具,只需择器就行了。明代茶具,由于饮茶方法的改变,一些新的饮茶茶具如小茶壶等脱颖而出。从明代至今,人们所用的茶具品种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化,明代用的茶盏已经摒弃了黑釉,经过元代的审美变迁,改为白瓷或青花瓷,最为崇尚瓷制或紫砂制的小茶壶,工夫茶使用的茶具则是十分讲究的宜兴紫砂壶。
茶具作为茶的承载工具,是茶文化里不可或缺的一员,就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茶文化在中国的瓷器的发展中,也功不可没。马未都先生有次到日本一个朋友家做客,那位朋友拿出了珍贵的鸡缸杯作为茶具,这让马先生至今感动,因为他知道,这位日本朋友定是把他当了上宾,才会拿出鸡缸杯。由此可见,茶具在待客中体现了一个等级,看别人拿什么档次的茶具招待你,就知道你在主人心中摆在什么位置。当然,这也是见仁见智,有的人生性豪爽,没有这种雅兴,你也就不要见怪了。
茶在各个朝代的饮法也不净相同。中国的饮茶法有两大类煮茶法和泡茶法。从煮茶法的基础上形成了煎茶法,泡茶法又是由点茶法衍生而来的。这就逐渐形成了传统的四大方法,即煮茶法、煎茶法、点茶法和泡茶法。
煎茶法又叫陆羽式煎茶法,是先将饼茶碾碎成末再放进锅里烹煮,然后再饮用。点茶法,传说是苏发明,即将茶末用沸水冲泡而成,而不烹煮。这两种形式,一个盛行于寺院云集的唐代,一个盛行于文化氛围浓郁的宋朝,都曾风行天下,远播海外,但作为特殊型态,比较麻烦,最终都式微了。而今唯存煮茶法和泡茶法。
煮茶法真可谓是源远流长,自汉代一直流行至今,汉魏六朝到初唐,煮茶法是当时饮茶的主流方式。
我们现在的泡茶法是中华茶艺的又一代表形式,明代由于改制以条形散茶为主,将煎煮法改为冲泡法,就是在泡茶时不需将散茶碾末,而是直接取一撮散茶入壶或碗,用开水冲泡,稍候即饮。这种饮茶方法称为撮泡法。撮泡法不仅冲泡简便,而且保留了茶叶的清香味,受到人们的欢迎,这也是我国饮茶史上的一次革命,它让茶叶既能登大雅之堂,为名士品茗,也能入乡间农舍,为村夫解乏,它自明朝中期形成以来流行至今,是现代中国的主导性饮茶方式。其最典型的代表是仍盛行于闽、粤、台沿海带的工夫茶。
茶文化吸收了中国文化的精髓无私奉献、坚韧不拔、谦虚礼貌、勤奋节俭和相敬互让,这种克己养德的精神,以茶为载体,传播给其他国家。它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并通过茶艺表现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其他民族,而各国又把它与自身的人文相结合,演变成各种茶文化。
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居民都喜爱喝茶。日本茶道源于中国唐代,具有浓郁的日本民族风情,有独特的茶道体系、流派和礼仪。韩国人认为茶文化是韩国民族文化的根,每年5月24日为全国茶日。蒙古人喜爱吃砖茶,他们把砖茶放在木臼中捣成粉末,加水放在锅中煮开,然后加上一些,还加牛奶和羊奶。俄罗斯人泡茶,每杯常加柠檬一片,也有用果浆代柠檬的,在冬季则有时加入甜酒,预防感冒。埃及人待客,常端上一杯热茶,里面放许多白糖,只喝二三杯这种甜茶,嘴里就会感到粘糊糊的,连饭也不想吃了。泰国人喜爱在茶水里加冰,一下子就冷却了,甚至冰冻了,这就是冰茶,在泰国,当地茶客不饮热茶,要饮热茶的通常是外来的客人。斯里兰卡的居民酷爱喝浓茶,它的红茶畅销世界各地。在英国,饮茶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各阶层人士都喜爱,是英国人表现绅士风格的一种礼仪,喜爱现煮的浓茶,并放一二块糖,加少许冷牛奶。加拿大人泡茶方法较特别,先将陶壶烫热,放一茶匙茶叶,然后以沸水注于其上,浸七、八分钟,再将茶叶倾入另一热壶供饮,最后还会加入乳酪与糖。北非人喝茶,喜欢在绿茶花里几片新鲜薄荷叶和一些冰糖,饮时清凉可口。南美许多国家,人们用当地的马黛树的叶子制成茶,既提神又助化。在新西兰,许多机关、学校、厂矿等还特别订出饮茶时间。
中国的茶文化,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完整的保存下来。在遗憾的同时,也说明中华民族能在几千年的时间里繁衍下来,就是因为我们这个民族非常有创造力,擅于接受外来文化,采万家之长为己用,不断的抛陈出新。
茶作为一件商品,在自身不断完善的同时,也带动了一系列与茶有关的产业,促进了社会的进步,拉动了地域贸易,促进了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
自古就有人愿意收藏普洱茶,让茶叶以一种新的价值存在。在几千年前古人开创的茶马古道上,成群结队的马帮,驼铃清脆悠扬,茶草飘香,是唐宋以来至民国时期汉、藏之间以进行茶马交换而形成的一条交通要道。这里留印了先人足迹和马蹄烙印,以及对远古千丝万缕的记忆,也幻化成华夏子孙一种崇高的民族创业精神。茶马古道,这条古老的商路和丝绸之路并驾齐驱,成为了中华名族的两条商业脐带,让中国在同世界交流的新陈代谢中不断成长和被认可。
茶在我们的生活中俯仰皆是,茶文化早已经渗透进了民族魂里,已经不单单是种饮料。从嫩绿的新芽到浓酽的茶汤,我们在杯中看它沉浮,在高温的炮制中成敛,没有烈焰的刺激,没有腻蜜的香甜,它的淡泊是种高远,烟水袅袅间就是一幅人生的超脱画卷。


中国茶道所蕴含的文化精神
中国茶道所蕴含的文化精神莫道醉人唯美酒,茶香入心也醉人。茶与咖啡、可可一起同为世界三大饮料。有人说,21世纪将是茶叶独步的世纪。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

中国的茶道文化包含哪些内容?什么样的茶道才算真正的中国茶道?
中国茶道文化是以修行悟道为宗旨的饮茶艺术,是饮茶之道和饮茶修道的统一,中国茶道文化包括茶艺、茶礼、茶境、修道四大要素,所谓茶艺是指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的一套技艺,所谓茶礼,是指茶事活动中的礼仪、法则,所谓茶境,是指茶事活动的场所、环境、所谓修道,是指通过茶事活动来怡情修性...

中国茶道的四大精神介绍
中国茶道,作为东方文化的瑰宝,其深远影响可追溯至唐代。茶道并不仅仅是品茗,而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追求和艺术的体现,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实践。以下是中国茶道所蕴含的四大核心精神。清茶道中的“清”包含了清洁、清廉、清静和清寂的多重含义。它要求茶艺不仅要追求茶汤的清澈,更要心灵的清寂和宁静。在...

中国茶道的历史渊源:茶道文化兴于唐盛于宋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拥有千年的历史,深深植根于日常生活之中。茶道,这一独特的东方艺术,其起源可追溯至唐代,尽管没有精确的定义,而是以个人感悟为主,但其所依赖的茶具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茶道的实践遵循着一套严谨的法则。唐代时期,人们面对品茶的九难挑战:选茶、制茶、器皿、火候、水质...

简述茶文化的内涵
2.哲学思想:茶文化中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如和合思想、虚心求道的思想等。茶道更是将这些哲学思想融入到每一个细节之中。3.文学艺术:茶文化与文学艺术关系密切,从唐诗宋词中写茶,到当代茶艺表演,茶文化一直是文学艺术家们的创作源泉和灵感来源。4.生命文化:茶文化注重生命的多元价值。从茶叶生长...

中国茶文化是什么?
茶文化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如茶的历史发展、茶区人文环境、茶业科技、茶类、茶具、饮茶习俗、茶道茶艺、茶书茶画茶诗词等文化艺术形式,以及茶道精神与茶德、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等诸多方面。茶文化体系包含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①茶文化的物质形态表现为茶的历史文物、遗迹、茶书、茶画...

兴于唐盛于宋的中国茶道文化
2、中国茶道的三种表现形式 中国茶道的表现形式大概分为三种:煎茶、斗茶、工夫茶 煎茶:将茶末投到壶里,加水一起煎煮,据了解,唐代的煎茶,是茶文化最早的艺术表现形式。斗茶:斗茶是古代文人雅士非常喜爱的一种茶道,是一种通过携带自家茶水,并且和他人比较茶面汤花和品尝鉴赏茶汤,来定夺其茶优劣的...

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是茶道
茶德作为茶道的基本精神,是饮茶者应具备的品德要求,如陆羽和刘贞亮的论述所示,饮茶不仅仅是生理需求,更是一种道德行为。茶艺馆的从业人员,通过精湛的技艺与艺术美感,将茶道精神融入日常服务,成为传播茶文化、提升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尽管茶艺与茶道在表现形式和深度上有所差异,但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茶...

中国茶道文化的概念
茶道在寻常生活中体现的自然之道。总的来说,中国茶道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现象,它将艺术、道德、哲学和生活融为一体。无论是唐宋的繁盛,还是日本的传承,都体现了茶道对个人修行和精神提升的深远影响。在茶的芬芳中,人们不仅能品味生活,还能在日常中领悟到大道的真谛,这是中国茶道的核心价值所在。

中国源远流长的茶文化之茶道
中国的茶文化深邃悠久,作为国家的象征,茶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艺术、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交媒介,同时也是精神修养的载体。茶道,作为中国茶文化的精髓,分为实践层面上的饮茶技巧与精神层面的感悟。饮茶之道讲究细致入微,如唐代陆羽《茶经》中所阐述,包括泡茶的技术、...

元坝区13047541208: 中国茶道精神是什么? -
符音盐酸:[答案] 中国人视道为体系完整的思想学说,是宇宙、人生的法则、规律,所以,中国人不轻易言道,不像日本茶有茶道,花有花道,香有香道,剑有剑道,链摔跤搏击也有柔道、跆拳道.在中国饮食、玩乐诸活动中能升华为“道”的只有茶道. 茶道属于东方...

元坝区13047541208: 中华茶道精神有哪些总结?中华茶道精神有哪些总结?
符音盐酸: 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其实真正的“道”是说不 清楚的.中国的茶道也是“道”,至今仍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受日本茶道精 神“和敬清寂”的...

元坝区13047541208: 中国茶道文化精髓? -
符音盐酸: 中国茶道的精髓 中国茶道的核心理念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一种很有益的和美仪式. 中国茶道是“饮茶之道”、“饮茶修道”、“...

元坝区13047541208: 谁知道茶文化的内涵是什么,茶道是怎样一种精神气韵? -
符音盐酸: 茶道概述丰富多彩的茶道文化可归结为茶趣、茶德、茶禅.茶趣即饮茶乐趣,包括物质乐趣和精神乐趣.佳茗、清泉、茶具、良辰、美境.知音,相聚品饮、雅俗共赏.茶趣有雅俗之分,无高下之别.茶德即茶之功德.陆羽同代人刘贞亮提出的...

元坝区13047541208: 中国茶文化有哪些? -
符音盐酸: 首先,是要研究中国的茶艺.所谓茶艺,不仅仅指是点茶技法,而包括整个饮茶过程的美学意境.中国历史上,真的“茶人”是很懂品饮艺术的,讲究选茗、蓄水、备具、烹煮、品饮,整个过程不是简单的程式,而包含着艺术精神.茶,要求名...

元坝区13047541208: 中国茶道讲究些什么.. -
符音盐酸: 现代人对茶钟爱有加,从饮茶上升到品茶,讲究茶艺茶道. 何谓道?我的理解首先是道理,茶道也就是通过品茶能悟出什么道理;其次是道路,茶道即是通过品茶使人找到轻松愉悦以及更高的精神感受.所以,茶道应该回答的是怎么品,能品...

元坝区13047541208: 中国茶道的茶德有哪些 -
符音盐酸: 中国茶德,含义广泛而深刻,内容丰富,总结了我国几千年的饮茶历史,各民族的饮茶习俗和文化传统,包括各阶层人们对饮茶目的的理解.概括起来,中国茶德大致可以用“理、敬、清、融”四个字来表达.“理”者,品茶理论,理智和气...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