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石榴》课文

作者&投稿:容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石榴》课文

五月过了,太阳增加了它的威力,树木都把各自的伞盖伸张了起来。不想再争妍斗艳的时候,有少数的树木却在这时开起了花来。石榴树便是这少数树木中的最可爱的一种。

石榴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这风度实兼备了梅柳之长,而舍去了梅柳之短。

最可爱的是它的花,那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避易的深红的花,单瓣的已够陆离,双瓣的更为华丽,那不是夏季的心脏吗?

单那小茄形的骨朵已经就是一种奇迹了。你看,它逐渐翻红,逐渐从顶端整烈为四瓣,任你用怎样犀利的剪刀也都剪不出那样的匀称,可是谁用红玛瑙琢成了那样多的花瓶儿,而且还精巧地插上了花?

单瓣的花虽没有双瓣的豪华,但它却更有一段妙幻的演艺,红玛瑙的花瓶儿由希腊式的安普刺变为中国式的金盅,殷、周时代古味盎然的一种青铜器。博古家所命名的各种锈彩,它都是具备着的。

你以为它真是盛酒的金盅吗?它会笑你呢。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皓齿,那样透明光嫩的皓齿你在别的地方还看见过吗?

我本来就喜欢夏天。夏天是整个宇宙向上的一个阶段,在这时使人的身心解脱尽重重得的束缚。因而我更喜欢这夏天的心脏。

有朋友从昆明回来,说昆明石榴特别大,子粒特别丰腴,有酸甜两种,酸者味更美。禁不住唾津的潜溢了。

【初一语文《石榴》教学设计】

教法学法:在指导学生熟练朗读全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通过合作、讨论等方式领会作者所托之志,培养学生积累优美语句的兴趣和习惯。辅之以多媒体教学。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1、一边利用多媒体展示石榴的图片或实物,一边让学生说出有关石榴的诗句(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石榴的诗句和资料)。

2、教师补充石榴的有关知识。(课件展示)

石榴又名安石榴、若榴等。属石榴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夏季开花(花有结实花和不结实花两种),果在秋季成熟。石榴原产伊朗的扎格罗斯山?喜欢阳光和温暖的气候。我国在西汉时由张骞从西域带到中原,后传布南北各地。山东枣庄有我国最大的石榴园,有“天下第一榴园”和“冠天下石榴园”的美称。此外云南、四川、新疆等地也是石榴的主要产区。石榴叶翠绿,花大而鲜艳,故各地公园和风景区也常有种植以美化环境。根据花的颜色以及重瓣或单瓣等特征又可分为若干栽培变种,如月季、石榴、白石榴、重瓣白花石榴、黄石榴、玛瑙石榴等,这些变种主要供观赏。

(二)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o 1914年赴日本留学,原学医,回国后从事文艺活动,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抗日战争期间,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主要作品有:《女神》(诗集),《屈原》、《蔡文姬》、《棠棣之花》(历史剧)等o《石榴》写于1942

年10月31日,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极端困难的关头,一些文化人士变节投降,苟且偷生。在此背景下,作者写成此文,托物言志,借石榴寄托情怀。

(三)检查预习

1.词汇积累(结合注释,明确一些词语的音或义)。

奇崛 枯瘠 犀利 辟易 金垂 安普刺 忍俊不禁

骨朵 柔媚 争妍斗艳 古味盎然 光嫩 潜溢

2.请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试说说作者的写作意图(对于写作意图,学生回答可能不够准确,教师可指出,但不必作结论)。

(四)整体感知

1.朗诵全文(配以轻松愉悦的古筝音乐)。

(1)教师范读第一自然段。 (提醒学生注意听老师朗读时对语气、语速、重音、情感的把握和处理)。

(2)学生朗读2--9自然段(每人读一段),然后让其他学生对朗读情况进行点评。(教师稍加评价,意在指导朗读)

2.学生自由品读课文,思考完成下列问题。(可以讨论、交流)

在刚才的听和读的过程中,你能体会到作者对石榴的什么感情?请告诉大家。

参考答案:对石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作者按什么思路结构全文?可分几部分?试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段意。

参考答案:作者按“爱石榴、画石榴、赞石榴”的思路结构全篇。

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自然段):点明石榴的可爱。

第二部分(2-;6自然段):具体描绘石榴的特征。

第三部分(7--9自然段):抒发作者对石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本文抓住“最可爱”这三个字依次描写了石榴的哪些特征?

参考答案:依次描写了石榴的“枝叶”、“花”、“骨朵”、“果实”和“子粒”。

枝叶:(与梅、柳比较)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

花:深红色;单瓣的陆离,双瓣的华贵;对炎阳的直射“毫不辟易”。——比作夏季的心脏。

骨朵:“小茄形”,“逐渐翻红”,“顶端整裂为四瓣”,像玛瑙琢成的花瓶。

果实:似“破口大笑”。

子粒:“透明光嫩的皓齿”,丰腴,有酸甜两种o

(五)朗读、品味课文生动形象的语言

1.学生自由阅读自己最喜爱的句子或段落,然后在小组内探讨、交流,说出喜爱的理由。小组选出代表发言,在班上交流。(教师可作巡回引导,让学生品味生动、活泼的语言以及领会拟人、比喻等修辞的作用)

答案不惟一,只要说明理由即可。

例:(1)太阳增加了它的威力,树木都把各自的伞盖伸张了起来…(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写出了石榴充满生命力的特点) (2)石榴树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对比手法,把石榴的枝干和叶片与梅柳的.作比较,形象地刻画出石榴的独特风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3)你以为它真是盛酒的金垒吗?它会笑你呢。(语言幽默,富有情趣,写出石榴的变化和惹人喜爱)(4)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的皓齿。(这句使用拟人手法,把石榴作为一个有情有义,充满生命力的人米写,形象地描绘出石榴果实成熟的样子。鲜活的形象和富有动感,的表达令人印象深刻。)

2.请你用下面的词语各造一个句子,最好使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

枯瘠 柔媚 争妍斗艳 忍俊不禁

(六)作业

诵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第二题,并领会作者所托之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理清了文章的结构,分析了石榴的形象,初步感知了石榴的美。本节课进一步学习课文,体会作者借石榴所托之志。

(二)局部品味

1.齐读第一部分。思考、讨论:第一段主要运用什么写法,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对比写法,点出了石榴树非同寻常的品格。

2.学生品读第二、三部分。

(1)文中揭示了石榴什么样的内在特征?

(引导学生重点品读第3、7自然段)

参考答案:揭示了石榴毫不辟易阳光的直射——敢于对抗骄阳,毫不示弱的精神;热烈、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品格。

(2)作者为什么将石榴比作“夏天的心脏”?

参考答案:第一次将石榴比作“夏天的心脏”,主要是从石榴花的色彩和外形的角度比喻;第二次将石榴比作夏天的心脏,主要是从“热烈”、“充满活力”、不受束缚这一内在特征比喻,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石榴热烈、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内在品格。“心脏”使人具有活力,而石榴能给火热的夏天带来无限生机与活力(二者在这一点上相似),因而把石榴比作“夏天的,b脏’’。

(3)作者喜欢石榴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作者喜欢石榴,不仅因为它美丽,还因为它与众不同——在夏日的炎阳下抗争,毫不示弱;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无畏精神和品格,而这精神正好与作者性格特征相契合,所以喜欢石榴。

(三)主题探究(引导学生结合写作背景讨论、交流后归纳)

作者通过对石榴的具体生动的描绘,歌颂了真善美,赞扬了不怕威压、坚贞刚勇、奋发向上的精神,也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执著坚定的信念和热切

(四)学生与文本对话

学生通过质疑互助互学,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师生互动一起解疑。

(五)小结本文写法上的特色

提示:

1.抓住特征,仔细描摹。

2.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3.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六)感悟拓展

1.对比阅读。

牡丹的拒绝

一个又冷又静的洛阳,让你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你悄悄闭上眼睛不忍寻觅。你深呼吸掩藏好了最后的侥幸,姗姗步入王城公园。你相信牡丹生性喜欢热闹,你知道牡丹不像幽兰习惯寂寞,你甚至怀着自私的企图,愿牡丹接受这提前的参拜和瞻仰。

然而,枝繁叶茂的满园绿色,却仅有零零落落的几处浅红、几点粉白。一副傲慢的冷色,绝无开花的意思,偌大的一个牡丹王国,竟然是一片黯淡萧瑟的灰绿……

一丝苍白的阳光伸出手竭力抚弄着它,它却木然呆立,无动于衷。

惊愕伴随着失望和疑虑——你不知道牡丹为什么要拒绝,拒绝本该属于它的荣誉和赞颂?

(1)在作者印象中,牡丹的性格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在文中找答案)

参考答案:喜欢热闹,耐不住寂寞,喜欢众人的参拜和瞻仰。

(2)文中画线句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牡丹的什么品格?

参考答案:作者用拟人手法写出了牡丹的卓尔不群、不肯媚俗的高贵。

(3)你知道关于洛阳牡丹的典故吗?牡丹为什么要拒绝本应该属于它的荣誉和赞颂?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传说唐朝时,女王武则天在冬天赏花,命令百花齐放,只有牡丹因为自己是花中之王没有听从,从而惹怒武氏,被逐出都城长安,流放东都洛阳,所以洛阳从此成为牡丹的故乡;第二问答案,可引导学生。

参考“思维点拨”,学生言之成理即可肯定。

把《牡丹的拒绝》与本课课文比较,试举例说说它们在语言运用等方面的异同。

提示。相同点:两文都运用拟人手法,语言生动形象。不同点: 《石榴》语言较活泼,催人向上;而《牡丹的拒绝》一文的语言则较含蓄,让人沉思等。只要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思维点拨:牡丹象征着雍容华贵,它被人称为花中之王。作者怀着参拜和瞻仰的心情来到洛阳,满心以为牡丹也会喜欢热闹,没想到牡丹“朱唇紧闭,洁齿轻咬”,拒绝盛开。作者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花中之王的卓尔不群、不肯媚俗的高贵品质。作者的心情由期待变成失落,甚至还有“惊愕伴随着失落和疑虑”,这也引发了作者对牡丹为什么要拒绝的思考。

2.你喜欢什么花草树木?请向同学们描绘你最喜欢的一种,要求尽量用生动、活泼的语言,最好用上比喻或拟人等修辞手法,可以适当抒情。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然后由小组选出代表在全班交流。

(七)作业

1.“思考与练习”中的第四题。

2.把本课中你喜爱的词语、句子摘录下来,抄进你的摘录笔记本中。

教学探讨与后记:

本 文是文学大师郭沫若写于抗日战争极端困难的关头的一篇名作。由于时代背景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学生对本文的主题思想不易理解。因此,我首先让学生熟练地 通读全文,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梳理篇章结构,分析石榴的外形特点;然后品味课文生动传神的语言,再以造句的形式加以拓展。后半部分,引导学生抓住 关键段落重点品读,学生可以

自主思考、可以合作探究,理解石榴的内在特征,领会作者所托之志,以求突破难点;最后,以比较阅读和口头作文的形式,实现学生能力的迁移和思维的开发。

能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一方面给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另一方面通过用词造句、问题探究、对比阅读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 果。另外,朗读贯穿了教学过程,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在朗读中,学生对课文从整体感知到重点品味,再到感悟拓展,最终完成了学习任务。多媒 体教学的运用,也有效激发了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围 绕教学目标,一方面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不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 考,然后讨论交流学习心得,互帮互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人;另一方面,教师设计子富于启发性和引导性的问题和练习,有效地驾驭着学生学习的方向。这样的 教学让课堂充满生气,学生也学得扎实有效。




《石榴》一文教学设计及说课、反思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在大家自主预习《石榴》这一课的基础上进行组内和全班交流,看看你能不能获得新的收获。 (一) 预习交流:10分钟 小组合作学习:四人小组内朗读课文,要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相互提醒哪些生字的读音、字形要注意的,还可以相互交流对新词的理解,并讨论预习单第2题。(时间3分钟) 全班交流:(10...

八年级语文下册石榴学案设计
第3课 石榴(1) 第一标 设置目标 【课堂目标】 1、 识记文学常识。 2、 品析语境地中词语的含义。 3、 感悟作者积极向上的情怀。 第二标 我的任务 【任务1】自主导学 1、 填空。 ①郭沫若,原名 。我国现代杰出作家 、戏剧作家和历史学家,四川乐山县人。 ②1921后他出版了第一本诗集《 》,开一代诗风,...

初二下册语文《石榴》教案
教学方法: 读议展点练 一.课前预习 (1)了解作者。要求:记住作者。 (2)掌握下列字词。要求:读准、会写、会用。 争妍斗艳奇崛枯瘠陆离犀利玛瑙 忍俊不禁丰腴唾津潜溢罍盎然匀称 (3)蒐集与石榴相关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丰富对石榴的认识 二.赏析王安石《梅花》为...

《石榴》这篇课文中描写石榴的枝干、叶片、花、果实和子粒特征的语句...
写石榴的枝干、叶片的语句:石榴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奇崛而不枯脊,清新而不柔媚,这风度兼备了梅柳之长,而舍去了梅柳之短。写石榴的花的语句:那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避易的深红色的花。单瓣的已够陆离,双瓣的更为华贵,那可不是夏季的心脏吗?写石榴的果实和籽粒的语句:秋天来了,他...

七年级语文《石榴》教学教案
【七年级语文《石榴》教学教案】 教材分析 《石榴》是一篇典型的状物类文章,文章介绍了石榴的生长过程...(石榴成熟的好消息)指导“讯”的写法。 ②再来读读这两句话,看看石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是啊,...【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五、作业 品尝一种水果,并仿照第四自然段...

七年级下课本中的一篇课文《石榴》中作者抓住“最可爱”依次写出了石...
首先文章将石榴与梅、柳做比较,突出其枝叶特征;描写花朵,突出其形态美和精神美,突出其花朵的成长演变过程;描写其果实,突出其成熟的形态。通过对石榴具体生动的描绘,歌颂了真善美,赞扬了不怕欺压、坚贞刚勇、奋发向上的品格和精神,也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执着坚定的信念和热切的追求。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石榴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板书设计: 16、石榴 叶 嫩绿 郁郁葱葱 可 爱 花 火红 小喇叭 美 果 高兴地笑 (子) 色 红白相间 晶莹透亮 味 酸溜溜 甜津津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6课读——: 学生读课题石榴 2、课文...

《石榴》这篇课文按照“春天一( )一( )”的时间顺序,描写了石榴
《石榴》是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全文以季节的变化,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石榴抽枝、长叶、开花和结果的生长过程,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八年级课文《石榴》的问题。
1.爱石榴-描绘果实-赞美石榴 2.枝、叶、花、果实 3.石榴的花瓣 4.把石榴比喻成夏天的心脏,心脏、是人体的灵魂,体现出石榴的重要性 5.因为 石榴有着和中华民族一样的坚强不屈 6.中华民族面对侵略的无所畏惧,坚强不屈,就像夏天的石榴 ...

郭沫若写的《石榴》全文,谁有啊?
《石榴》这课按时间的推移,描写了石榴的生长过程。课文从第二小节开始,先简单介绍石榴在春天抽枝长叶,用“到了夏天”,过渡到夏天,描写石榴花。再到夏末,花落结果。最后由“石榴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过渡到石榴在秋天成熟以及成熟的石榴描写。 不仅是生长过程,还有石榴花开,也是按时间顺序写的特别清楚,如“到了...

阜阳市13099349201: 求初一下册语文版课文石榴 -
定福金盟: 春天来了,石榴树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到了夏天,郁郁葱葱的绿叶中,便开出一朵朵火红的石榴花.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热闹了好一阵的石榴...

阜阳市13099349201: 郭沫若的《石榴》 全文 -
定福金盟: 五月过了,太阳增强了它的威力,树木都把各自的伞伸张了起来,不想再争奇斗艳的时候,有少数的树木却在这时开起了花来.石榴树便是这少数树木中的最可爱的一种. 石榴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这...

阜阳市13099349201: 课文《石榴》郭沫若写的课文《石榴》中的4个可爱之处作者说,石榴是夏天“少数树木中的最可爱的一种”.先画出文中扣住“最可爱”的语句,然后说说... -
定福金盟:[答案] 一是写石榴的枝干和叶片,二是写它的花,三是写石榴的果实,四是写由花到果实的变化,五是写石榴的果实,

阜阳市13099349201: 《石榴》这篇课文描写了石榴怎样的生长过程 -
定福金盟: 《石榴》是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全文以季节的变化,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石榴抽枝、长叶、开花和结果的生长过程,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阜阳市13099349201: 郭沫若的【石榴】 这篇课文讲了什么 -
定福金盟: 《石榴》这篇课文讲了石榴的颜色、形状、色泽、味道等外形特征,也讲了它的内在特质,赞美了它不畏炎阳、积极向上的品性,抒发了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

阜阳市13099349201: 《石榴》这篇文章作者按什么思路写的 -
定福金盟:[答案] 《石榴》这课按时间的推移,描写了石榴的生长过程.课文从第二小节开始,先简单介绍石榴在春天抽枝长叶,用“到了夏天”,过渡到夏天,描写石榴花.再到夏末,花落结果.最后由“石榴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过渡到石榴在秋天成熟以及成熟...

阜阳市13099349201: 七年级下课本中的一篇课文《石榴》中作者抓住“最可爱”依次写出了石榴的哪些方面?各有何特点. -
定福金盟: 首先文章将石榴与梅、柳做比较,突出其枝叶特征;描写花朵,突出其形态美和精神美,突出其花朵的成长演变过程;描写其果实,突出其成熟的形态.通过对石榴具体生动的描绘,歌颂了真善美,赞扬了不怕欺压、坚贞刚勇、奋发向上的品格和精神,也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执着坚定的信念和热切的追求.

阜阳市13099349201: 石榴课文内容 -
定福金盟: 《石榴》是一篇托物言志的优美散文,既描写了石榴的外在美,又描写了石榴的内在精神美,同时其文章的语言美也值得咀嚼品味.

阜阳市13099349201: 7下语文第一课《石榴》课后习题怎么做 -
定福金盟: 《石榴》 全文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1自然段):点明石榴的可爱. 第二部分(2-;6自然段):具体描绘石榴的特征. 第三部分(7--9自然段):抒发作者对石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本文抓住“最可爱”这三个字依次描写了石榴的哪些特征? 参考...

阜阳市13099349201: 《石榴》 (郭沫若)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文章,写物的目的是为了言志,本人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定福金盟: 本文颂扬了我们民族美好的情操,表达了正义必胜的坚定信念,讴歌了民族气节和高尚情操,表达了作者的理想和追求.如:“最可爱的是它的花,那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避易的深红色的花”说的是作者最喜爱石榴的花,因为它既有形态关——那深红的颜色鲜艳动人,又有精神美——面对骄阳的直射毫不避易,敢于抗争.“夏天是整个宇宙向上的一个阶段,在这时使人的身心解脱尽重重的束缚”这里从宇宙和人的发展的角度来称颂夏天,实际上是把夏天象征为旺盛的斗志、奔放的热情和勃发的生命.而石榴树在作者的眼中,又是夏天少数开花的树中“最可爱的一种”.把石榴花视为“夏季的心脏”充分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和追求.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