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海说72: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作者&投稿:不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孟子》海说72: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告子篇:君子之所为,众人固不识也。

孟子作为纵横捭阖的演说家,无数精彩绝伦的话语都让人羡慕不已,尤其是到处宣扬道德仁义,修身之术的,对自己的行为举止要求自然更高,稍有知行不一就会被人指为笑柄。

因为一次收了两个人的礼物没有回访两位就被误解说看不起人,他和弟子屋庐子专门就此事进行了讨论分析,可见高处不胜寒呀!

孟子特别强调礼仪,礼仪是通过特定的格式动作表达恭敬心的方式,只有刻意为之才能收敛轻视与傲慢。孔子思想最重要的就是“克己复礼”,通过特定的形式来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以便训练出内心恭敬的态度。

孟子送走屋庐子,又迎来一位特殊的人物,齐国的一位文人墨客,叫淳于髡。这位淳于髡先生从齐国赶来要和孟子一叙,他本人比较善辩,口才很好,孟子也善谈,两人就高谈阔论了很久。

首先说到有的人把名利名声和地位功德看的很重要,就想办法到处建功立业,这种人属于胸怀天下还是很好的。另一种人不看重名利名声和地位功德,他们就潜心修行不闻世事,这种人属于良民隐士独善其身。这两种人都是仁义之人吗?一番辩论,结果是:是的,仁义。

然后他们又谈到类似于“孟母三迁”的故事,来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

唇枪舌剑大战三百回合后,天色已晚,隔日再议。次日又续,淳于髡问孟子:我们齐国是没有贤人呀,反正我是没有见过,也没有听说过,孟老,您说到底有没有做了功德之事真不求功名的人呢?

孟子就拿孔子给他做了个解释。

原文:

淳于髡曰:“先名实者,为人也;后名实者,自为也。夫子在三卿之中,名实未加于上下而去之,仁者固如此乎?”

孟子曰:孔子为鲁司寇,不用;从而祭,燔肉不至,不税冕而行。不知者以为为肉也,其知者以为为无礼也。乃孔子则欲以微罪行,不欲为苟去。君子之所为,众人固不识也。”

淳于髡说:“有人把名誉和功名看得很重,这是好事,还是有利于拯救天下的;有人不看重名分和功名,而是想独善其身的,这也是好人好事。先生您在齐国时是国务大臣三大国相之一,可是在三人之中,您的地位名声和政绩功名都还没有得到齐王和下属的认可,您就离开了,这是仁者所为吗?还是仁者都这样?”

其实,这话问的有点狠。

孟子回答说:“孔子做鲁国的司寇(相当于教育部长),不被重用,跟随国君做国庆大典祭祀时,连祭肉也没送给他。孔子没脱礼帽就离开了鲁国(古时候告别时不脱帽是藐视,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不知道情况的人都以为孔子是因为那次不给贡品,不被尊重才离开的。其实孔子早被不公正对待,早已萌生退意,但那样走了人们会怪罪国君不识好歹不顾国家安危的,那是对这个国家不利,这样趁机离开则以轻微的罪名离开鲁国,自己有损也无妨大雅,与前者相比更道义。他不想随便离开的原因就在这儿,君子的行为,普通人是很难理解的。”

有人喜欢追名逐利,甚至出风头,这都没错,只要不是损人利己。有人喜欢淡泊名利,甚至隐藏身份,这都没错,只要不是逃避责任。在不损人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利己,就是君子所为。

所谓忠诚,不是一味的死皮赖脸长相厮守,而是在不失原则,不违法律,不悖良知的前提下效忠一主。如果双方合作是一种弊大于利,那分开就是忠,从顾全大局的利他之心出发,所有行为都是忠诚的。

所谓背叛,不是分手不合作了,而是分手不合作了还落井下石。价值观不同,理念不一致,道不同不相为谋,很正常,但往往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才考验一个人的真正君子与否。

所有的开始都是美好的,所有的结束都会带着遗憾,我们不能因为最终的遗憾来否定当初的美好,没有这个过程怎么能验证这个结果,所以离开不代表断绝关系,老死不相往来,从此阴阳两分离。

真正有担当,有格局的人,在选择离开一份工作时,都会做出牺牲,而不是做出背叛。

真正的君子不计较个人得失,在和更大利益相交时,他一定顾全大局,以公废私,以公废私天下兴,以私废公天下殆,这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

所以,不要轻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孟子》海说72: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孟子送走屋庐子,又迎来一位特殊的人物,齐国的一位文人墨客,叫淳于髡。这位淳于髡先生从齐国赶来要和孟子一叙,他本人比较善辩,口才很好,孟子也善谈,两人就高谈阔论了很久。首先说到有的人把名利名声和地位功德看的很重要,就想办法到处建功立业,这种人属于胸怀天下还是很好的。另一种人不看重名...

《孟子》文言文
孟子曰:“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泰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翻译:孟子说:“用胳膊挟着泰山跳越北海,对人说:‘我不能办到。’这是真的不能。给年长的人弯腰行礼,对人说:‘我不能办...

《孟子三章》原文及翻译
原文: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

《孟子三章》原文及翻译
原文: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孟子》全文及翻译 孟子注释译文赏析
《孟子》的部分节选翻译: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用,管仲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登上了相位。原文: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

《孟子·告天下》原文加翻译
原文: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徵于色,发于声,...

名句诗句积累大全
1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12、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1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14、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1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16、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

阅读《道德经》第72章有感
这句话也可以用孟子的思想来诠释:《孟子见梁惠王》文道:(齐宣)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孟子)对曰:“昔者大王好色,爱厥妃。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只是老子从否定方面说,而孟子从肯定的方面说。中心意思是:你齐宣王在自己好色的同时...

小学语文名言警句
7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 7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7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 75、鸟欲高飞先展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7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77、业精于勤,荒...

《孟子》海说76:得之有道 失之有因
《孟子》海说76:得之有道 失之有因 尽心篇: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

大武口区17360982312: 勿以尔之身,丈量海之深的翻译是:什么意思 -
连中欣普: (原文)勿以尔之身,丈量海之深 (译文)不要用你的身体,丈量海之深度. 1,这是说我们一个人的能力或能量是有限的,别做超出人能量的事情. 2,好像含有'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之意

大武口区17360982312: 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什么意思 -
连中欣普: 一,现代释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句成语,是从“以小人之腹,为君子之心”演化来的.常用来指拿卑劣的想法去推测正派人的心思.小人:指道德品质不好的人;度:推测;君子:旧指品行高尚的人. 二,原意释义:“小人”,...

大武口区17360982312: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
连中欣普: “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句话往往是人们评价议论者的一种贬义词,意思是说:议论者不应该拿自己的心思去度量别人的心思.这几乎是一个公理. 认真想来,这句话又显得很滑稽:听话听音锣鼓听声,如果不度量,小人怎么知道君...

大武口区17360982312: 《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过》是什么意思?
连中欣普: 就是骂你是小人,对方是君子,说这句话的人大都是这意思,谢谢采纳

大武口区17360982312: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 -
连中欣普: 此语出自《孟子公孙丑下》:原文是:“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曰:'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

大武口区17360982312: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什么意思
连中欣普: 就是用过于狭隘的想法,去考虑别人也是这样想的,比如,说他人在背后说自己的坏话,而对方什么都没作,甚至有时还夸奖对方,此时,我们可以说,这是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成语解释:用卑劣的心意去猜测品行高尚的人. 成语出处:《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愿以小人之腹为君子之心,属厌而已.” 举例说明:他处处怀疑别人在跟他过不去,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以一个心灵狭小的人的思想去猜测一个品格高尚人的气量

大武口区17360982312: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心”是什么意思 -
连中欣普: 原文应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现在的意思是:用卑劣的心意去猜测品行高尚的人.〖出处〗《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愿以小人之腹为君子之心,属厌而已.”原意释义:“小人”,是指道德品质不好的人.“度”表示推测,“君子”指品行高尚的人.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拿卑劣的想法,去推测正派人的 心思.

大武口区17360982312: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具体意思是什么? -
连中欣普: yǐ xiǎo rén zhī xīn,duó jūn zǐ zhī fù 〖解释〗用卑劣的心意去猜测品行高尚的人. 〖出处〗《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愿以小人之腹为君子之心,属厌而已.” 〖示例〗他处处怀疑别人在跟他过不去,真是~.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的意思是 就是用过于狭隘的想法,去考虑别人也是这样想的,比如,说他人在背后说自己的坏话,而对方什么都没作,甚至有时还夸奖对方,此时,我们可以说,这是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再有,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就是廉颇在以小人之心度蔺相如的君子之腹.所以就有了负荆请罪的成语.

大武口区17360982312: 九年级上册《孟子》原文,谢谢 -
连中欣普: 这句话出自孟子的《孟子·公孙丑上》第六章 原文是: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

大武口区17360982312: 孟子 原文 -
连中欣普: 取友者,一乡未足,而之一国,一国未足,而之天下,犹以天下为未足,而尚友古之人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