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时期何以“寒门多出贵子”

作者&投稿:再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两宋享国320年,共开科118榜,取士人数超过11万,是唐五代登科总人数的10倍多。其中,北宋取士总数约61000人,平均每年大约录取360人。元明清各代取士人数均不及宋代。通过长时间严密规范的科举考试,国家得以选拔大量优秀人才。在从门阀 社会 转向科举 社会 、门阀士大夫主导转向科举士大夫主导的进程中,逐渐造就了一个竞争性强、开放性高的 社会 。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卓有成效的文官选拔制度,源于隋,成于唐,盛于宋,至清末1905年废除,共实行1300年。其中,宋朝的科举制度被公认为严密、完备、成熟、有效。南宋郑樵在《通志》中说本朝“取士不问家世”,即选拔官员不问家庭出身、门第高低和 社会 关系,只问考试成绩。那么,宋朝的科举制度如何做到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寒门出贵子”又是如何得以实现的?

01

唐朝“行卷”和“公荐”

对贫寒子弟有点不公平

科举制度在唐代基本定型,但当 时尚 未由考试成绩决定一切。不仅考生的家庭出身、 社会 关系、个人名声、外貌口才等很重要,而且起决定性作用的往往是“行卷”和“公荐”。“行卷”指考生为求推荐录取而在考试前投送给达官贵人的个人诗文;“公荐”指公卿大臣向主考官推荐人才。

李白未曾参加科举,但他早就声名远扬,因而由玉真公主推荐,应诏入京,供奉翰林。这是推荐保送的路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张继《枫桥夜泊》和杜牧《阿房宫赋》等都是作为行卷而知名的作品,他们也因此获得科名。这是自荐和公荐相结合的路子。

这种考试制度对世家子弟有利,对贫寒子弟则有点不公平。晚唐杜荀鹤出身寒微、屡试不第,《投从叔部阙》中就哀叹:“空有篇章传海内,更无亲族在朝中。”没有做官的亲友相帮,再有才华文名也无济于事。

两宋之交则流传开一个说法:“唯有糊名公道在,孤寒宜向此中求。”说的是,糊名制度保证了考试的公道,孤寒子弟应当努力在科举中求取功名。这就是科举制度的唐宋转型。

宋代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解试、省试和殿试,逐级淘汰,择优录取。

第一级解试,全称发解试,是在各地方州郡、开封府、国子监组织的考试。发解试通过的举子,就取得省试的资格,可到首都参加礼部组织的全国性官员选拔考试。因礼部属于尚书省,故称省试。省试是三级考试中最为重要的一关,基本决定了考生的命运。

省试通过后,就进入最后一关:殿试,由皇帝亲自在金殿上进行考试。通过皇帝的殿试,即可直接授官。由于殿试的主持人是皇帝,所有通过殿试的人都可说是天子的门生。因此,宋朝的登科进士皆为天子门生。

不过,殿试以前也是要黜落人的。仁宗嘉祐年间以后,殿试不再黜落举子。殿试不再淘汰的原因,说法有多种。据说,有些考生在最后一关的殿试中没通过,归乡途中贫困潦倒、流离失所,甚至投水而死。皇帝感到怜悯,便让殿试只走程序,不再淘汰人了。

02

死记硬背或吟诗作赋

难在宋朝科场竞争中取胜

与唐代相比,宋朝科举的变化主要有:第一,开放考试门户,几乎人人均可应举。唐代规定,犯法令者、工商杂类及州县衙门小吏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宋朝彻底取消出身和门第限制,士农工商杂类皆许应举入仕。南宋时期,连恶霸、黥吏的子弟及以屠杀为业者都准许应考。要想进入仕途,必须通过科举考试;偶或可靠门荫补官,但级别很低,还是要去应举,否则一辈子都不能高升。

第二,废除荐举残余,一切以程文为去留。禁公荐,罢公卷,以成绩高低定去取,防止考场内外的徇私舞弊活动。

第三,严格考试制度,锁院糊名誊录并行。锁院制即指考试前将考官和工作人员召集到贡院里面、昼夜锁闭,与外界隔绝,直到放榜始得出来。糊名制是指将所有考生的姓名都糊起来,今天叫“密封制度”,考官们看不到考生的身份信息。誊录制,则是由工作人员把所有考生的答卷重新誊写、抄录一遍,经过对读官、誊录官和校勘官的三道程序,确定誊录的卷子(草卷)与考生的原答卷(真卷)一致无误,再送考官评阅。

第四,考试内容多样,重能力见解及应用。进士科考试由以诗赋为主转变为经义、诗赋、策、论并重,经义由试墨义改为试大义。考生光凭死记硬背或吟诗作赋已难以取得科第,只有扩大知识面、具备独立见解、提出实用对策,才可能在激烈的科场竞争中取胜。

第五,扩大录取名额,取士之多空前绝后。两宋享国320年,共开科118榜,取士人数超过11万,是唐五代登科总人数的10倍多。其中,北宋取士总数约61000人,平均每年大约录取360人。元明清各代取士人数均不及宋代。

第六,中举即可授官,升迁相对较快。唐代士子科举登第后,只取得做官资格,尚不能直接授官,故称“选人”;守选三年期满,方能参加吏部铨选,在吏部身、言、书、判的考试中合格才能做官,这是进士入仕的常规道路。而且,即使进士也只能授予从九品的小官,比一个从五品官员荫子所授的官品还低。若非高门出身,又无权贵施援,则难免沉沦潦倒。宋代科举,进士中举后即可授予官职,而且升迁远比其他途径入仕者要快。

03

乞丐孤儿和书童皆可中进士做高官

宋朝科举制度相对较公平公正,一切以考试成绩定去留,欧阳修感叹“无情如造化,至公如权衡”。结果就是,家庭条件好的士子固然有机会入仕,许多贫寒子弟仅凭自身努力也得以中举为官。这方面的案例,实在是不胜枚举。

宋初的张雍,安德(今山东陵县)人,逃荒流浪,孤单困苦,时常沿街乞讨,但对《诗经》深有研究,于太祖开宝六年考中进士,真宗时做过财政大臣、开封知府,终以尚书右丞退休。大概是早年穷怕了,他做官后依旧办事勤勉、厉行节约。杜衍,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少年时到处流浪、一贫如洗,靠给人抄书勉强度日,于真宗朝登科、仁宗朝拜相。

陈升之,建阳(今属福建)人,年少时家庭贫苦,得朋友勉励支持、刻苦应举,在仁宗朝登科、神宗时拜相。谢深甫,临海(今属浙江)人,家本寒微,父母靠给人舂米为生,后来父亲去世,更难以存活。但是,他立志苦学,积数年不睡。为了不让自己困倦时睡着,竟然晚上在地上放置一个瓷瓶并灌满水,把脚搭在上面,以警困怠,终在孝宗时登科、宁宗朝拜相。

还有两位大政治家的故事,大家可能听说过。范仲淹,两岁而孤,母贫无依,改嫁长山朱氏,生活拮据。他先是寄居寺庙学习,后泣别寡母,远赴应天府书院,昼夜苦学。史书称,5年里未曾解衣就寝,困了就用水浇面,清醒再学。每天,太阳偏西才吃一点粥,而且经常连粥都匮乏。最后,他高中进士,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

另一个是欧阳修,系家中独子。4岁丧父后,与母亲郑氏到湖北随州去投奔欧阳修的叔叔。叔叔家也不富裕,好在母亲郑氏是受过教育的大家闺秀,用芦苇秆在沙地上教欧阳修读书写字。欧阳修17岁时,首次在随州参加州试,因赋逸官韵被黜落,但有警句传诵。归家复取韩愈集阅读,立志中举后将尽力于斯文。5年后,应试礼部又不中,不得不改习时文。后来,终于举进士甲科,与范仲淹一样,官至参知政事。

有个书童的故事更加励志。王淑是汪激的书童,侍候主人读书过程中耳濡目染,与汪激同时考中,同科登第的还有苏轼、曾巩等。王淑名次还在曾巩之上。这是“取士不问家世”和“寒门出贵子”的佳话。

两宋时期,读书学习、进京赶考都需要不菲的花销,穷困学子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资助;官办学校、书院也会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民间有义学,家族有义庄。士人日常生活、婚事丧事如有急需,常可获得政府、 社会 和个人的救助。史料记载,北宋曾给路途遥远的举子发送“公券”,凭此于往返路上可在公家的驿站招待所免费食宿,故又叫“驿券”。

据统计,在新旧《唐书》所载830名进士中,出身望族和公卿子弟者最多,高达71%,小姓为13.1%,寒素子弟仅占15.9%。可见,唐代科举取士的 社会 成分非常狭窄,寒门确实难出贵子。而在《宋史》有传的北宋1533人中,布衣(平民)入仕者占比55.12%;一至三品官中,来自布衣者约占53.67%,且自宋初后逐渐上升,至北宋末已达64.44%。

从宰相一职来看,唐代仅崔氏十房前后就有23人任相,在唐代369个宰相中占比1/15;而宋代宰相里,布衣出身者占比53.3%,超过一半,足证宋朝的权力结构是以庶族士人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完全可以说,宋朝是一个开放性的平民 社会 ,寒门多出贵子,努力就有机会。

04

朝廷重用厚待读书人推进文化普及 社会 流动

仁宗嘉祐二年,欧阳修任礼部省试主考官。第一场,作诗、赋各一篇,题目不详。第二场,作论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第三场,作策五道:一是《禹之所以通水之法》,二是《修废官举逸民》,三是《天子六军之制》,四是《休兵久矣而国用益困》,五是《关陇游民私铸钱与江淮漕卒为盗之由》。第四场,考帖经、墨义(近似今天的“填空题”“默写”或“名词解释”)。

北宋前期,考试曾“逐场过落”,即考生考完第一场诗、赋后直接评分,第一场失利的考生没有资格参加后三场考试。后来,大家觉得“一场定终身”不妥,便改成四场之后计总分。嘉祐二年的这场考试就采取了比较合理的模式。

该榜共录取388人,今可考知姓名及乡贯者204人,包括前述汪激、王淑。千年回眸,此榜群星璀璨,可谓千年科举第一榜。试举其要者:

苏轼、苏辙、曾巩:三人位列古文“唐宋八大家”之中。其中,苏轼是中国 历史 上少见的百科全书式杰出人物,苏辙做到门下侍郎(副宰相),曾巩官至中书舍人。

程颢:宋代道学、理学的杰出大师,洛学创始人,与弟弟程颐并称“二程”。

张载:大思想家,关学创始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他提出的“横渠四句教”,也是宋代知识人的人生理想。

据《梦粱录》记载,南宋进士科细分为经义、诗赋两科。经义科的考试内容是:经义一场,论一场,策一场;诗赋科的考试内容是:诗赋一场,论一场,册一场。

南宋绍兴十八年和宝祐四年两榜,由于机缘巧合,完整的登科录保存了下来,弥足珍贵。

绍兴十八年榜单能流传下来,应归功于朱熹,因为里面有大理学家朱熹的登科记录。朱熹的等第是第五甲第九十名,比较靠后。大概因为考试合格但成绩不高,朱熹对科举制度多有批评,甚至认为“太学真个无益”。然而,他编撰的《四书集注》却成为元明清三代科举的试题来源和标准答案。

宝祐四年已是蒙元入侵前夜,其中三位登科人物彪炳史册。第一甲第一名文天祥,通称文丞相,生当南宋灭亡之际,殚精竭虑、救亡图存,历尽艰险而百折不挠,被俘后坚强不屈,终凛然就义,年仅47岁。第二甲第一名谢枋得,爱国救亡、孤军奋战,元兵东下后改换姓名入山隐居,宋亡后屡次拒绝元朝征召,后被强迫北行,抵元大都后绝食身亡。第二甲第二十七名陆秀夫,坚毅忠烈,元兵沿江东下,官吏多逃跑,他坚守不去。1279年,元兵攻破崖山,他背着祥兴帝一起投海自尽,年仅42岁。

宋朝重用、厚待读书人,读书人也努力回报宋朝。宋朝科举制度当然也存在一些缺点和局限,但整体上起了极其重要的 历史 作用。通过长时间严密规范的科举考试,国家得以选拔大量优秀人才。在从门阀 社会 转向科举 社会 、门阀士大夫主导转向科举士大夫主导的进程中,逐渐造就了一个竞争性强、开放性高的 社会 。 社会 阶层流动性变强,板结化就越不容易。由此,全 社会 勤奋向学,文化相对普及。加之 社会 流动性、平民化特征明显,可以说宋朝已处于近代早期。

这里,不妨编一首顺口溜以概括宋代科举制度的积极影响:户户有机会,家家尚读书。寒门出贵子,贫富共征车。




宋朝贫困学生如何读书?有什么求学援助吗?
由此可见,当时寒门学子在参与科举考试这方面,实在是占了很大比例。不过看到这里,很多人也会产生一个疑问,那就是在唐王朝时期,家里没钱,没办法参与科举考试,地位低不行,没办法与贵族竞争。为什么在宋王朝时期,那么多的寒门学子可以成为科举考试的优秀成员呢?要知道,所谓的寒门学子指的就是家里没...

宋朝科举制度的特点,让寒门也能出贵子
那下面就重点讲讲宋朝科举制度的特点,以及其中的利弊。1、创立殿试,设立三级考试制度 宋朝以前,贡举分为解试省试两部分。唐朝时期,武则天曾殿前试人,到了开宝六年,宋太祖正式创殿试。起初,创殿试是为了防止世家门第打压寒门,后来殿试却逐渐成为巩固皇权的工具。宋朝初年,殿试较为随意,其时间和频率...

隋唐之后,为何世家门阀会走向没落,寒门子弟能够开始崛起?
根据研究,晚唐时期长安的朝廷高官里士族出身者反而高达七成多,可见一斑。士族真正的灭亡,是长期内战和 社会 风气改变的结果,与“印刷术”的普及没有明确的关系。士族就那一两百家,一代千人差不多了,当然不可能不识字,但是,寒门也识字,寒门很多大地主,寒门也受教育,也有家藏书籍,也做士族门...

宋朝科举制度的特点,让寒门也能出贵子
综上所述,宋朝的科举制度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打破了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为寒门学子提供了上升的通道,而且在制度上进行了多项创新,以保证考试的公正性。然而,科举制度并非完美无瑕,它在实际运作中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在评价这一制度时,我们应当考虑到其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给予客观公正的...

文化盛世的出现,离不开帝王的决策,宋朝的文化繁荣离不开哪些人?_百度...
在仁宗中统治的时期,他对很多的官员人员进行了调整。仁宗皇帝都他非常积极的对不同的官员进行研究,通过细致的发掘,发现了很多有才识有才华的人才。通过重新的使用,让他们充分的发挥出个人的实力。在宋朝刚开始的时候,大部分的官员也是推举出来的,后来人中发现很多的官员都被垄断了,许多的寒门子弟不...

宋朝《劝学诗》出现的意义何在?辅以《神童诗》,才能明白其真意_百度知 ...
宋朝开始的寒门和平民出身的官员在朝堂上逐渐增多,不是因为学习成本的降低,也不是科举制度的改善,毕竟,科举制度严格了,也需要寒门和平民能读得起书或坚持读书才行。活字印刷术虽然在宋仁宗时期就出现了,但大规模推广使用却不在宋朝,所以,宋朝时学习成本的降低程度有限,真正让寒门和平民去踊跃读书...

北宋时期以博学著称的科学家是哪一位?
北宋时期以博学著称的科学家是沈括。沈括字存中,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北宋天圣九年,出生于一个下层官吏的家庭,家境并不富裕,沈括常自谓“出自寒门”。 沈括学识渊博,从事研究的领域极其广阔,因此取得的成就也是多方面的,写出了闻名中外的科学巨著《梦溪笔谈》和《忘怀录》等。在《梦溪笔谈...

宋代的统治阶级都是什么人寒门士大夫
宋朝的被统治阶层的“四民”指的是“士农工商”这四种:士:宋朝开国后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士人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相当部分官员来自科举考试,各级官员俸禄丰厚,生活十分优裕。农: 地主占有大量田地,考剥削佃户为生。大部分农民是拥有少量田产的自耕农和半自耕农,另一部分是租种他人土地的佃户。工:...

北宋明明是“高薪养廉”,为何越养养贪?
第一,中学时候学过王安石变法的同学们可能知道,王安石变法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改变北宋官员冗杂的局面。这说明北宋时的官员数量十分庞大,多个萝卜一个坑的情况随处可见。所以,这种庞大的官员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巨大的贪官数量。换句话说,宋朝的贪官人数虽多,但是占官员的总比例不一定大。第二,科...

宋朝时期的科举考试录取率为什么那么高?
科举考试在中国古代历史悠久,从隋朝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寒门子弟可以通过科举制度一下子跃入官场,所以古代很多寒门子弟都把科举作为出人头地的重要途径。在宋代进士考试中,试题主要是四科,即诗赋、经义、理论和谋略。与其他朝代相比,宋代的科举通过率相对较高。宋仁宗王朝的40年间,朝廷几乎是通过科举...

五莲县15125977177: 宋寒裕是啥意思? -
旗怨妇科: 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名字,有个朝代,都是贵族的天下,直到南宋,寒门开始也可以科举了也可以当官了,之前是寒门无贵子,寒门当不了很高的官职,现在可以了,裕是富贵的意思,古代是含义有丰收的意思,整个意思是希望你好好读书,将来考取功名.

五莲县15125977177: 寒门是否出贵子?但是出贵子,理由论据是什么? -
旗怨妇科: 寒门出孝子,因为知道生活不容易,更能体谅父母的辛苦!

五莲县15125977177: 寒门有奇人是什么意思?这里的奇人又指的什么人 -
旗怨妇科: 是出贵子吧 “寒门出贵子”,是人们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句至理名言.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重温这一箴言,意义非浅. 简单的理解,是因为贫寒家庭出身的孩子,一来到这个世界上,就面临着压力和缺失,不仅是物质的匮乏,还有别人眼中的尊严,体面而富裕的生活,是他们的最大心愿,超越贫穷,活得体面,是他们奋斗的动力,这种动力可以产生巨大的张力,会让人在困难,挑战,和机遇面前爆发出惊人的能量,他们把吃苦,奋斗,付出,看作是生存的必然,所以当困难和挫折来临的时候,他们从来不叫苦,不叫累,也不怨天尤人.以积极的心态和顽强的耐力去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五莲县15125977177: 寒门生贵子 白门出公卿 什么意思 -
旗怨妇科: 寒:贫穷 白:目步识丁,文盲 大意:贫穷的人家也能出现贵子,文盲家庭也能出现未来的将相公卿

五莲县15125977177: 寒门为什么出不了贵子 -
旗怨妇科: 寒门出贵子总是会很难的,这么说是因为寒门出身的贵子往往能给人们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此外便是这样说也是给了身在寒门的人们以努力生活的希望.但事实上,看看如今的社会,寒门出贵子谈何容易啊

五莲县15125977177: 寒门易出贵子的陈词 -
旗怨妇科: hello,hjy~ 首先解题方面: 寒门:既指贫寒的家庭,且旧时多用来谦称自己的家,也有指微贱的出身.新华大字典解释:8.谦词.如:寒第(对自己家的谦称);寒门(贫寒的人家.对人谦称自己的家);寒族(谦称自己的家族). 易:容易. ...

五莲县15125977177: 寒门出贵子?但是出贵子,理由论据是什么? -
旗怨妇科: 这里说的贵不是有钱的意思,应该是珍贵或者品质高的意思!理论依据就是因为痛苦所以想改变!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五莲县15125977177: “寒门出贵子”到底有多难 -
旗怨妇科: 尤其是有寒门出身的人士对于该文发表了异议,指出作者之所以说“寒门再难出贵子”在于其所在行业的特殊性,其接触的视野,大都是凭关系上位. 而中国幸好还有一些领域,不是凭关系,而是要靠实力说话.寒门出身的人,尤其是寒门大学生,虽然无背景,但是他们也拥有他们独有的特质, 那就是寒门子弟的坚韧与刻苦,还有他们能在艰苦条件下依然能考上大学的聪慧.

五莲县15125977177: 为什么寒门现在难出贵子,也许只有一个原因 -
旗怨妇科: 寒门因为它的寒,所以没有更好的人力、物力条件方面帮助,不能在营养、教育上更“贵”的打造出一个“贵子”来了.另外“贵门”不仅花费出更多的条件,而且“贵门”世代养成的贵族气质也会影响到“贵子”一言一行.

五莲县15125977177: 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出生的好坏是不是就已经决定了人生的百分之九十九的成功? -
旗怨妇科: 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出身的好坏决定了他层次的起点可能要稍微低一些,但是这不能成为决定他命运决定他人生成功的唯一筹码.寒门贵子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一个人的成功不是靠他的出身决定的,而是靠他走入社会之后,他的学识他的社会经验,他的为人处事.他的努力程度.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