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航天的历史

作者&投稿:养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我国航天历史~

  一、历史回顾

  公元2002年3月22日凌晨,当长征二号F”捆绑式大推力运载火箭运载着“神舟三号” 发射升空成功时,每一个中国人都无不为之自豪。“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中国的发展终归依靠科技的进步。中国的航天事业,是中国科技事业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代又一代中国科技人员智慧和汗水的结晶。现在让我们来简单的回顾一下中国航天事业半个世纪以来所走过的曲折之路:

  公元1000年,中国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枚火箭;直到公元13世纪,欧洲人才从中国人手中得到这份稀世厚礼-- 火箭术。

  公元1840年,英国用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当英军的火箭落在了清皇们的头上时,

  火箭的子孙们才恍然大悟:“火箭!中国的火箭呢?”。

  中国,本是在这个世界上最先发明了火箭的国家,但由于长期的闭关锁国加上苦不堪言的百年挨打史,最终却落得个火箭几乎要断子绝孙的下场。

  多少人在着急:丢了火箭,等于丢了打狗棍!

  多少人在渴盼:火箭,你何时才能重返故乡?

  终于,1960年,啃白菜帮子,吃麦糊糊,却精神饱满;中国的火箭将士们,忍着饥饿的肚子,开始了从仿制苏联导弹到自己设计导弹的艰难跋涉。

  1962年3月21日,中国第一枚自行设计的火箭在酒泉发射场升空10秒后,一个跟头栽下来。

  1966年10月27日,写了遗书又交了“最后一次”党费的“戈壁七雄”走进地下控制室;当中国宣布导弹核武器发射成功的消息时,全世界都被震动了。

  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第一次亮相。

  1970年,我国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东方红卫星;此后,我国用洲际运载火箭改造而成的长征二号运载火箭连续发射几十颗科学实验、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全部成功。

  八十年代初,中国自行研制的运载火箭日趋成熟。1980年5月18日,我国的第一枚洲际弹道导弹向太平洋海区发射成功;1982年10月中旬,我国自行研制的核潜艇从水下发射的战略火箭准确命中目标。

  1984年4月8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将第一颗同步通信卫星送人地球静止轨道集中体现了我国现代火箭技术的最新成就。......

  1984年,我国用自己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将我国自己研制的第一颗通讯卫星送上了距地球3万6千公里的地球同步轨。

  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的运载火箭开始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

  自亚星一号发射成功之后,便一发而不可收。伴随着卫星发射的需要,我国的运载火箭的种类逐步增多。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乙、长二捆、长三捆相继问世,并发射国际卫星成功。

  1999年11月20日,我国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一号”遨游太空,掀开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飞行试验史上的第一页。

  2001年10月9日国家航天局局长栾恩杰在正在此间举行的中国工业高科技论坛上做报告时指出,随着航天三大领域的逐渐统一,我国将加强在这一高技术领域的宏观管理和政策引导,走有中国特色的航天发展道路,推动中国航天跨越式发展。

  2001年11月,我国政府首次发表《中国的航天》白皮书,向世人展示了在21世纪前期中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造福于人类的航天活动的发展前景和奋斗目标。

  2001年1月10日凌晨,在西北戈壁滩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神舟二号”无人飞船搭载着动物和微生物细胞组织实验样本由“长征二号F”捆绑式大推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成功。宇宙飞船的升空,将是建国以来继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和人造地球卫星升空后,中国最大的一次科学实验。这是中国航天新世纪献给祖国母亲的一份厚礼。

  2002年3月22日22时15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神舟三号”飞船。这是一艘正样无人飞船,除航天员没有上之外,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状态完全一致。它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新的重要进展,为不久的将来把中国航天员送上太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2年4月1日16时51分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飞船顺利完成原定的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任务。我国载人航天第三次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

  “神舟”三号无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和返回,表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技术日臻成熟,为最终实现载人飞行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利用飞船开展的对地观测,空间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及空间环境探测等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进行多学科、大规模和前沿性的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标志�中国空间科学研究和空间资源的开发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目前,我国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品种已呈系列化,小到几十公斤,大到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五吨重的卫星,都可以准确地送入预定轨道。

  中国的航天技术目前在世界上已处于一定的领先地位。

  在运载火箭迅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用于军事领域的导弹家族,如空对空、舰对舰、地对空、岸对舰、地对地等近、中、远程的各种导弹已全都具备。总之,用中国导弹专家的话来说,目前,世界上现有的几乎所有的导弹,我国都有研制和生产的能力。不久前,我国试验发射成功的新式远程地对地导弹以及刚刚试验发射成功的可同时迎击多枚来袭导弹的地空导弹,就是这个导弹家族的新成员。

  二、展望未来

  中国的航天员何时能乘“神舟”号飞船遨游太空?中国的月球车何时能在月球上自如行驶?这些美好憧憬的实现有赖于航天技术的发展。为纪念《中国的航天》白皮书发表一周年,国防科工委(国家航天局)于2001年11月22日公布了《中国航天“十五”发展纲要》,披露了部分即将上马的重大航天项目、载人航天飞行和开展月球探测先期研究的构想,向我们展现了一幅令人神往的蓝天写意图。

  “十五”期间,我国用于民用航天的专项科研经费将达50多亿元,较“九五”期间的17亿元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这如同给航天发展捆绑上了一个强有力的“助推器”。

  (一)、8颗新星辉映太空。

  在国家已经批准的民用航天“十五”计划中,有8颗新型卫星准备投资研制。这8颗新星是:1颗海洋水色探测卫星“海洋一号”、2颗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2颗地球空间探测卫星和由3颗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组成的星座。

  拟于2002年发射的“海洋一号”卫星将结束我国没有海洋卫星的历史,开创海洋应用和管理的新局面。“海洋一号”卫星的主要使命是探测叶绿素、悬浮泥沙、污染物质等,初探海洋的“家底”。此外,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将与国家环保总局通过3颗灾害与环境监测卫星组网建立小卫星星座,对灾害和环境及时进行监测和分析,以高科技技术实现“天上唱戏,地上减灾”。

  (二)、新型火箭新的“长征”。

  曾将闻名遐迩的“东方红”卫星、“澳星”、“神舟”号飞船发射升空的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目前已进行了64次飞行,对中国航天可谓劳苦功高。新世纪,“长征”火箭将进行新的长征。

  “十五”期间,乃至今后20年内,重量大于4吨甚至5吨的大型卫星将占到国内外卫星发射市场的62%,大型卫星正成为中国新一代火箭研制的催化剂。

  目前,新一代运载火箭预先研究工作已经展开。据权威火箭专家透露,我国新一代火箭系列由三个模块加上现有技术组成,这三个模块分别是5米模块、3. 35米模块和2.25米模块。通过模块间的组合,可像搭积木一样形成一个火箭新家族。无论是发射大卫星还是小卫星,无论是一箭单星还是一箭多星,只要轻松地挪动一下“积木”,便可将各种重量级的卫星送入不同轨道。由于火箭直径增加,推力加大,它的级数就可以相应减少,从而可减少发动机、点火次数和级间分离次数,简化力学结构,使单点故障大大减少,火箭可靠性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新一代运载火箭具有大推力、无毒、无污染、低成本、高可靠性等特点,将全面提升我国运载火箭的国际地位,使其跻身于国际一流行列,满足未来30至50年国内外市场的需要。

  (三)、中国航天员待命飞天。

  随着在世纪之交,三艘“神舟”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升空,揭开了中国宇宙飞船的神秘面纱,对全面掌握和突破载人航天技术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随着载人航天中大量关键技术的攻克,中国航天员中的第一位“加加林”呼之欲出。中国国防科工委副主任栾恩杰于2001年11月22日透露,目前,中国在成功发射两艘无人试验飞船的基础上,正在计划实现载人航天飞行。另据《文汇报》援引有关人士分析,神舟三号收回顺利,中国在年底之前估计将再发射一次飞船,亦即是神舟四号。

  在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7个系统中,航天员系统是一个以航天员为中心的医学和工程相结合的复杂系统,涉及到航天生命科学和航天医学工程等许多重要领域。早在60年代,我国就成立了专门的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为把我国航天员送上天进行着各种研究工作,比如研究环境控制和生命保证系统,对航天员进行严格的选拔和特殊的训练,进行航天服的设计、太空食品及饮料的研制,为航天员上天打造各种“生命盾牌”。

  根据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计划,航天员飞天必须经历“三部曲”。第一步的任务是发射几艘无人飞船,在此基础上发射一艘有人飞船,将航天员安全地送入近地轨道,进行适量的对地观测及科学试验,并使航天员安全返回地面,实现载人航天的历史性突破。第二步除继续进行对地观测和空间试验外,要重点完成出舱活动、交会对接试验和发射长期自主飞行、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尽早建成我国完整配套的空间工程大系统,解决我国一定规模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是建造更大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

  “十五”期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将加快研制和试验,以期在新世纪初期实现中国航天员遨游太空的梦想。据悉:九七年底,中国两名“宇航员”在俄罗斯加加林太空人准备中心完成了太空飞行准备,以优越成绩结.这两名宇航员已完全熟悉俄太空船--联合号的驾驶技术和方法,回国后担负着太空飞行教官的重任。同时,中国已从全国最优秀的歼击机飞行员中挑选出若干未来的宇航员候选人,在太空人培训基地接受训练,时刻准备走向太空。

  (四)、月球探测扬帆起航。

  尽管人类“目光”所及已经达到120亿光年的宇宙深处,尽管航天器已登陆火星,但把月球作为人类开展空间探测的目标,仍让各国情有独钟。在《中国航天“十五”发展纲要》中,“开展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深空探测的预先研究”被放到了重要位置。

  月球这颗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不仅具有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独特资源,也是人类向外层空间发展的良好基地和前哨站。20世纪90年代初,航天卫星专家闵桂荣院士提出了中国也要搞月球卫星的建议。1997年,杨嘉墀、王大珩、陈芳允三位院士以“863”计划的名义发表了《我国月球探测技术发展的建议》。

  我国月球探测活动将分几个阶段进行。1998年,专家组通过了“月球探测机器人总体方案设计及关键技术分解”的立项研究,揭开了我国月球车研究的序幕。月球车即月球探测机器人,分为有人驾驶和遥控两种。我国研究的重点在后者,它的主要任务是:判断月球上的火山、峡谷、月球表面生成与进化过程,对月球表面的太阳辐射线、太阳风、陨石等活动情况进行探测,对月球上的岩石进行全面的调查与分析,做各种元素的加热实验及氦-3的抽样实验。月球车的设计是一项涉及到机械、机器人的遥控作业、加工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等科学领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据悉,我国的月球车技术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国家航天局与欧洲空间局日前正式启动了“空间探测双星计划”,并将目光投向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深空探测研究。中国人在月球上自由驰骋将不再遥不可及。


  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航天的未来会更好!

一直以来,人们都对太空有着无限的向往之情,人类的太空探索史也一直不断书写,然而真正能够被誉为世界航天第一人的其实应该是我国明朝的万户。
万户原来叫做陶成道,后来朱元璋分赏他为“万户”。后世人们为了表达对他的敬仰之情,便也称他为万户。万户是一个喜爱炼丹术和火器制造的科学家。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对广袤的天空有着无限的遐想,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等传统故事,都体现了中国人民对蓝天的憧憬。与古代中国许多人民一样,万户也对飞天有着无限的向往之情。在他从军期间发生的故事让万户更坚定了要制造火箭的想法。
当时,万户所在的军队有一位将军叫做班背将军,班背将军在一次战役中被敌军杀害了。班背将军也是一位喜爱研究航空航天相关知识的人,他留下了一本《火箭书》。万户为了实现班背将军的遗愿便更加坚定了想要研制出火箭的想法。万户在《火箭书》的基础上认真钻研,悉心学习,不断改进。他制造出过许多火箭,并且让匠人按照他画的飞鸟图制造飞鸟。万户的想法是通过风筝的力量和火箭的力量实现飞天的梦想。他让匠人在火箭之中放了一把椅子,他本人便坐在椅子上,希望能够亲自实现飞天梦。
但是很显然,万户的想法是过于天真的。从现有的科学知识来看,万户当初的想法,甚至有些异想天开。简单的风筝怎么可能会对火箭升天带来帮助呢?而且当时的科学技术还不够发达,火箭升天需要的燃料也并不充足。后来在一次试飞过程中,万户从空中坠落,失去了他宝贵的生命。
虽然在今天看来万户当初的做法是不科学的,但是他的飞天精神激励了后世的人们不断向天空开拓。

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升空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人类从此进入了利用航天器探索外层空间的新时代。
第一颗卫星的设计和制造,主要由著名的火箭和宇航设计师科罗廖夫领导的试验设计局完成。卫星由镀铬合金制成,重83.6公斤。卫星载有两部无线电发报机,不断地把最简单的信号发射到地面。世界许多无线电爱好者当时都接收到了这一来自外空的信号。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近地轨道上运行了92个昼夜,绕地球飞行1400圈,总航程6000万公里,于1958年1月4日陨落。为了纪念这一伟大时刻,前苏联在莫斯科列宁山上建立了一座纪念碑,碑顶安置着这个人造天体的复制品。
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继前苏联和美国之后,法国在1965年11月26日、日本在1970年2月11日、中国在1970年4月24日、英国在1971年10月28日、欧洲空间局在1979年12月24日、印度在1980年7月18日相继用自行研制的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美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
1958年2月1日,在大西洋导弹发射场,美国用“丘辟特”(改名“丘诺C”)运载火箭把本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探险者”l号卫星送上太空,开辟了美国征服太空的新纪元。
这次发射的主要领导者是著名火箭专家布劳恩。运载火箭末级和卫星一起进入太空,总重约14公斤,卫星本体重8.2公斤。
早在1946年,美国就有人开始进行人造卫星可行性研究,但直到1955年7月,美国总统才批准研制“先锋”号计划,并打算在1957年7月5日发射。但由于技术上的原因,1957年12月6日才第一次发射“先锋”号卫星,结果以失败而告终。

第一次进入太空
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艘载人飞船“东方”1号,加加林成为遨游太空的第一人。1965年3月18日,原苏联宇航员列昂诺夫走出太空飞船,进行了第一次太空行走。

第一次登上月球
1969年7月21日,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完成了第一次登月,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走出飞船的登月舱,在月球表面停留了21小时18分钟,成为人类踏上月球的第一人。此后,“阿波罗”12、14、15、16、17号相继登月成功,并对月球进行广泛考察。

第一座空间站
1971年4月19日,前苏联用巨大的“质子”号运载火箭发射了世界第一座长期停留在太空的空间站——“礼炮“1号,从此载人航天进入一个新阶段。
该空间站由三部分组成,呈不规则的圆柱形,总重约18.5吨,它在约200多公里高的轨道上运行,站上装有各种照像摄影设备和科学实验设备。“礼炮”1号在太空运行6个月,相继与联盟10号、联盟11号飞船对接组成轨道联合体,每艘飞船各载3名宇航员,共在空间站上停留了26天。“礼炮”1号完成使命后于1971年10月11日在太平洋上空坠毁。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发射
1981年4月12日,美国首次发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是美国第一架投入商业运行的航天飞机,也是人类第一架投入实用的航天飞机。
哥伦比亚号代号“OV-102”,意指“轨道运载工具”。其后,美国接下来又有另外4架航天飞机加入:1982年的挑战者号、1983年的发现号、1985年的阿特兰蒂斯号和1991年的奋进号。
前苏联也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研制成功“暴风雪”号航天飞机,但后来由于经费匮乏而陷于停顿。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
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72秒后爆炸,包括一名中学女教师在内的7名美国宇航员无一生还。

“和平”号空间站上天
前苏联及其航天事业的继承者俄罗斯在建造空间站方面居于领先地位,特别是“和平号”空间站创造了一系列航天史上的新纪录。
1986年2月,前苏联发射了“和平”号空间站。“和平”号空间站是历史上的第9座空间站,也是迄今为止体积最大、应用技术最先进、设施最完善、太空飞行时间最长的空间站。
1995年6月29日,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与“和平”号第一次对接。10多年来,“和平”号先后接待了十几个国家的62位科学家,取得了一大批空间科研成果。俄罗斯宇航员瓦列里·波利雅科夫博士从1994年1月8日至1995年3月在“和平号”上从事研究,一举创造了在宇宙空间连续停留14个月的世界航天纪录。
基于空间站对于空间科学研究的重要性,美国于1984年提出兴建国际空间站的构想,欧洲空间局、加拿大、日本和俄罗斯等先后加入,使得这项工程成为世纪之交世界航天领域一件引人注目的盛事。
2001年3月,“和平”号空间站在完成15年的空中作业使命后,平安坠落在南太平洋预定海域。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坠毁
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回地面时在空中解体坠毁,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这是“哥伦比亚”号的第28次飞行,也是美国航天飞机22年来的第113次飞行。


世界航天事业发展史???(详细一点),如满意追加10分!!!
载人航天在航天活动中占有重要位置。前苏联自1961年4月到1970年9月共发射了17艘载人飞船。美国自1961年5月至1966年11月发射了16艘载人飞船。1993年,美俄两国达成协议,合作建造一个有16国参加的国际空间站。1999年,中国发射了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中国航天发展...

人类载人航天的历史回顾,包括重要历史的时间、事件、人物以及 相应的图 ...
1963年6月16日,前苏联尼-捷列什科娃乘东方6号飞船上天,历时2天又22小时50分,成为世界第一位女宇航员。1965年3月18日,前苏联宇航员列昂诺夫走出上升2号飞船,离船5米,停留12分钟,首次实现人类航天史上的太空行走。前苏联宇航员科马洛夫,1967年4月24日乘联盟1号飞船返回地面时,因降落伞未打开...

人类航天的历史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发射 1981年4月12日,美国首次发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是美国第一架投入商业运行的航天飞机,也是人类第一架投入实用的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代号“OV-102”,意指“轨道运载工具”。其后,美国接下来又有另外4架航天飞机加入:1982年的挑战者号、1983年的发现号、...

航天的历史简单易懂
空,成为第一位华裔宇航员。1995年3月2—18日:奋进号航天飞机在太空中飞行,其上的7位宇航员加上和平号上的6位宇航员,共有13位宇航 员同时在太空,成为同时在太空中人数最多的一次。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起飞时发生爆炸,7位宇航员全部遇难,成为迄今最大的一次航天灾难。1995年6月29...

介绍世界航天历史。及中国航天排名。
世界载人航天历史 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东方1号飞 船升空,历时108分钟,代表人类首次进入太空。1963年6月16日:前苏联尼-捷列什科娃乘东方6号 飞船上天,历时2天又22小时50分,成为世界第一位女宇航 员。1965年3月18日:前苏联宇航员列昂诺夫走出上升2 号飞船,离船5米,停留12...

人类的航天探索的历程是那些,请按时间排序
1961年4月,在9次无人飞船试验后,“东方1号”飞船载着27岁的前苏联空军少校加加林,进行了108分钟的太空旅行。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加加林也成为人类造访太空的第一人。同年,美国启动“阿波罗登月计划”。8年之后的7月21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就在月球上留下了人类的第一个足印。在...

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
中国航天事业是在基础工业比较薄弱、科技水平相对落后和特殊的国情、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中国独立自主地进行航天活动,以较少的投入,在较短的时间里,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和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中国在卫星回收、一箭多星、低温燃料火箭技术、捆绑火箭技术以及静止轨道卫星发射与测控等...

中国航天的历史
1964年7月19日,中国第一枚内载小白鼠的生物火箭在安徽广德发射成功,中国空间科学探测迈出了第一步。1968年4月1日,中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成立。1970年4月24日,随着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在酒泉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1975年11月26日,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

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史
其次,中国研究空间航天器的生命保障系统已有20多年历史。早在1964年,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就进行了航天生物学、医学试验。1990年10月,中国首次载有高等动物的科学试验卫星在太空运行8天后安全返回地面,搭载的有小白鼠、果蝇、蚕卵和植物种子等生命体。试验显示:中国航天器生命保障系统的设计是成功可靠的。第三,中国已...

中国航天发展史
,上述苏(俄)、美两代载人航天飞船均可被它发射入轨。其次,中国研究空间航天器的生命保障系统已有20多年历史。早在1964年,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就进行了航天生物学、医学试验。1990年10月,中国首次载有的科学试验卫星在太空运行8天后安全返回地面,搭载的有、、蚕卵和植物种子等。试验显示:中国航天器生命保障系统的...

湖州市15640357726: 人类航天的历史 -
濮戴布瑞:[答案] 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升空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人类从此进入了利用航天器探索外层空间的新时代. 第一颗卫星的设计和制造,主要由著名的火箭和宇航设计师科罗廖夫领导...

湖州市15640357726: 人类航天的历史 -
濮戴布瑞: 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升空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人类从此进入了利用航天器探索外层空间的新时代. 第一颗卫星的设计和制造,主要由...

湖州市15640357726: 谁有世界航天历史简介? -
濮戴布瑞: 1883年 宇航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发表了使用火箭发射太空船的伟大构想. 1926年3月16日 美国科学家哥达德制造的世界第一枚液体燃料火箭试飞成功,飞行时间2.6秒. 1934年 德国火箭专家冯.布劳恩把液体燃料火箭A2号发射到两公里的高度. ...

湖州市15640357726: 世界的载人航天发展历程 -
濮戴布瑞: 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东方1号飞船升空,历时108分钟,代表人类首次进入太空. 1963年6月16日,前苏联尼?捷列什科娃乘东方6号飞船上天,历时2天又22小时50分,成为世界第一位女宇航员.1965年3月18日,前苏联宇...

湖州市15640357726: 关于航天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进入外太空的是苏联宇航员 - ,第一个登上月球的是美国宇航员 - .1921年,"现代火箭之父"的罗伯特 戈达德制造了第一台 - .... -
濮戴布瑞:[答案]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进入外太空的是苏联宇航员加加林,第一个登上月球的是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第二位是同去的奥尔德林). 1921年,"现代火箭之父"罗伯特·戈达德制造了第一台液体燃料火箭. 1981年,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升空,...

湖州市15640357726: 世界航天史啊!急用 -
濮戴布瑞:[答案] 世界航天史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发射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半年后,美国的人造卫星上天 1959年9月12日前苏联发射“月球”2号探测器,为世界上第一个撞击月球表面的航天器 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成为世界第一位飞入太空的...

湖州市15640357726: 人类航空航天的历程 要有热气球、飞艇、航天飞机、宇宙飞船、人类登上太空. -
濮戴布瑞:[答案] 时间 事件 1962 前苏联火星1号探测器飞越火星的尝试失败.1965 美国水手4号行星际探测器飞越火星,拍摄了21张照片.1965 前苏联发射探测器2号探测情况没有公布.1969 美国水手4号探测器发回75张照片.1969 美国水手7号探...

湖州市15640357726: 航天发展历史 -
濮戴布瑞: 阶段不好说,人类第一个航天飞行器是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第一枚人造卫星“伴侣”-1号.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当然就是大家熟悉的苏联的加加林,他在1961年4月12日身着90公斤重的太空服、乘座重达4.75吨的"东方"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

湖州市15640357726: 人类何时飞出太阳系人类的航天时代,如果从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算起,已有40多年的历史.这期间,人类挣脱了地球的引力,飞出了地球村,... -
濮戴布瑞:[答案] 1答:文中地3段的作用是通过列举人类对太空探测的历史来说明人要想完成宇宙航行的第二步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2答:(1)阶段:第一阶段为航天,即冲出地球大气层,在太阳系的广阔空间内活动;第二阶段为航宇,即冲出太阳系,到银河系和...

湖州市15640357726: 人类对太空探索历史纪录表完整即可! -
濮戴布瑞:[答案] 人类探索太空历史记录太多了,我只简要的帮你归纳:1957年10月4日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961年4月12日,苏联成功地发射了世界上第一艘载人飞船“东方”1号,乘坐这艘飞船的航天员是加加林.1963年6...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