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氏小体的实验

作者&投稿:齐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巴氏小体~

英国学者莱昂(M.F.Lyon)认为,这种异固缩的X染色体(巴氏小体)缺乏遗传活性,提出“莱昂氏假说”,其内容主要是:

(1)正常雌性哺乳动物体细胞中的两个X染色体之一在遗传性状表达上是失活的;

(2)在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中,失活的X染色体可来源于雌性亲本,也可来源于雄性亲本;

(3)失活现象发生在胚胎发育的早期,一旦出现则从这一细胞分裂增殖而成的体细胞克隆中失活的都是同一来源的染色体。巴氏小体的数目及形态可通过显微镜观察得知,如可从人的口腔内刮取少许上皮细胞或取头发的发根,经染色处理后即可看到。巴氏小体直径约1微米,位于细胞核周缘部,略呈三角形、尖端向内。通过巴氏小体检查可确定胎儿性别和查出性染色体异常的患者,如克氏(Klinefelter′s)综合征患者外貌为男性,但有一个巴氏小体,可判定患者的核型是47,XXY;而外表为女性的特纳氏(Turner's)综合征患者却无巴氏小体,故判断患者的核型是45,XO。其他性染色体异常的患者如XXY、XXYY有1个巴氏小体,而XXX、XXXY有2个巴氏小体等巴氏小体的数目=x染色体数目-1。

很多的实验证据都支持莱昂假设。如人类有一种X-连锁的异常叫做无汗性外胚层发育不良(anhidrotic ectodermal dysplasia),本病主要表现为毛发稀少,牙齿发育异常,无汗或少汗,以及表皮和附件异常。携带的(基因型为杂合子的)女性表现出来有齿和无齿颚区的嵌镶以及有汗腺和无汗腺皮肤的嵌镶。这两种嵌镶的位置在个体之间明显不同,这是由于发育期一条X染色体随机失活所致。

三色猫(又叫做三玳瑁猫)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雌性的三色猫腹部的毛是白色的,背部和头部的皮毛由桔黄色和黑色斑组成,十分漂亮。这种雌猫是一个X-连锁基因杂合体,X-连锁的b基因控制橙色(orange)毛皮,其等位基因B是控制黑色的毛皮。带有b基因的X染体若失活,B基因表达产生黑色毛斑,若带有B基因的X染色体若失活,b基因表达则产生橙黄色毛斑。

X-连锁的6-磷酸葡糖脱氧酶(G-6-PD)的测定也为莱昂假设提供了有力证据。女性虽然有二条X染色体,但其G-6-PD活性和男性的相同,表明其X染色体的总量有一半是失活的,这正好说明了剂量补偿作用。G-6-PD有A,B两种类型,二者之间只有一个氨基酸的差异,但电泳带的迁移率不同,A带比B带移动得快一点。它们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GdA和GdB编码的。GdA或GdB纯合的女人从各种组织取样进行电泳分析都只出现一条电泳带。GdA/GdB杂合的女人电泳的结果却会出A、B两条带。但用胰酶处理杂合体的皮肤细胞,使其分成单个细胞,然后进行克隆培养,每个克隆都来一个单细胞,再从各个克隆中取样进行电泳发现,每个克隆只出现一条电泳带非A即B,非B即A,而绝不出现二条带。表明细胞中虽有一对等位基因GdA/GdB的存在,但由于有一条X染色体失活,使其上的等位基因不能表达,所以只出现一条带。虽然大量的证据表明了莱昂假设的正确性,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既然女人只有一条X染色体是有活性的,那么XXX和XO的女性也只有一条X染色体有活性,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异常呢?1974年Lyon又提出了新莱昂假说,认为X染色体的失活是部分片段的失活,这就能很好地解释以上的矛盾。现在已经查明在失活的X染色体上决定一种血型的Xg基因就仍然保持着活性。

在哺乳动物体细胞核中,除一条X染色体外,其余的X染色体常浓缩成染色较深的染色质体,此即为巴氏小体。又称X小体,通常位于间期核膜边缘。1949年,美国学者巴尔(M.L.Barr)等发现雌猫的神经细胞间期核中有一个深染的小体而雄猫却没有。在人类,男性细胞核中很少或根本没有巴氏小体,而女性则有1个。以后研究表明,巴氏小体就是性染色体异固缩(细胞分裂周期中与大部分染色质不同步的螺旋化现象)的结果。英国学者莱昂(M.F.Lyon)认为,这种异固缩的X染色体(巴氏小体)缺乏遗传活性,提出“莱昂氏假说”,其内容主要是:(1)正常雌性哺乳动物体细胞中的两个X染容色体之一在遗传性状表达上是失活的;(2)在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中,失活的X染色体可来源于雌性亲本,也可来源于雄性亲本;(3)失活现象发生在胚胎发育的早期,一旦出现则从这一细胞分裂增殖而成的体细胞克隆中失活的都是同一来源的染色体。巴氏小体的数目及形态可通过显微镜观察得知,如可从人的口腔内刮取少许上皮细胞或取头发的发根,经染色处理后即可看到。巴氏小体直径约1微米,位于细胞核周缘部,略呈三角形、尖端向内。通过巴氏小体检查可确定胎儿性别和查出性染色体异常的患者,如克氏(Klinefelter′s)综合征患者外貌为男性,但有一个巴氏小体,可判定患者的核型是47,XXY;而外表为女性的特纳氏(Turner's)综合征患者却无巴氏小体,故判断患者的核型是45,XO。其他性染色体异常的患者如XXY、XXYY有1个巴氏小体,而XXX、XXXY有2个巴氏小体等。

一、性别决定的复杂性:

概述:

(1)XY型

(2)外形能明确区分。

(一)性别决定的分化发育过程:

1、性别决定:在受精时的一瞬间即决定了,XX-女,XY-男,,X染色体是中性的,Y染色体的有无是关键:有—男性,没有—女性。

2、性别分化:

(1)6-7周之前的期胚胎是中性的,具有两性结构—原始性腺(生殖脊)是由两部分组成:

a、外胚层组织(皮质)和内部质块(髓质)

b、两对与性器官发育有关的原始导管:一对是女性中才可能发育的苗勒氏管;另一对是男性中才可能发育的午非氏管。

(2)初级性别分化:即形成第一性征的重要时期。胚胎发育在6-7周之后,才正式通过初级性别分化。

a、 正常XX胚胎中,皮质部分开始发育逐

渐形成胚胎性卵巢,苗勒氏管逐渐发育成输卵管、子宫等女性生殖器官;与此同时髓质部分和午非氏管逐渐退化。

b、正常XY胚胎中,髓质部分逐渐分化发

育成胚胎性睾丸,午非氏管逐渐发育成男性生殖器官;与此同时皮质部分和苗勒氏管逐渐退化。图8-1。

(3)次级性别分化:青春期则是性别分化发育的次级性别分化阶段,就是形成第二性征的重要时期。由一系列激素所调控。无论男性女性体内均能分泌雄性和雌性激素,看哪一种占优势。男性—雄性激素优势;女性—雌性激素优势。如果相反,那么就发生男性像女性,女性像男性。

(二)性别异常:

1、概念:性别异常是指性腺发育不全和两性畸

形。它包括染色体畸变所引起的性染色体病。

a、如;Turner 综合征45,X 女性;Klinefelter综合征47,XXY男性。

b、通常把这两种性腺发育不全的性染色体病称为性别异常,其次,还有各种类型的两性畸形。

2、两性畸形的共同症状:

(1)概念:是患者体内性腺体结构和外部第二性征在不同程度上均具有两性特征,又被叫做间性者,都没有生育能力。

(2)两性畸形又可分为真假两性畸形的类别:

①假两性畸 :遗传性别是正常的XX、XY,但是第一和第二性征与遗传性别正好相反:

a、男性假两性畸形:核型为46,XY;X染色质检查为阴性,Y染色质检查为阳性,女性表型。

XY性腺退化症:46,XY;社会性别女性,胚胎早期具有胚胎性卵巢,但是卵母细胞等过早退化,一直表现类似卵巢退化症症状,属于X连锁性遗传.

睾丸女性化综合症:46,XY;社会性别女性,属于X连锁性遗传;表型的第二性征是典型女性,无女性生殖系统,没有子宫、没有卵巢及输卵管;但是有睾丸、能分泌雄性激素,没有受体,与男性结婚后才被发现。

b、女性假两性畸形:核型为46,XX;X染色质检查为阳性,Y染色质检查是阴性,表型接近男性。

肾上腺皮质过度发育综合症:46,XX;社会性别男性;由类固醇代谢的某种酶缺陷引起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具有输卵管和子宫,但是外生殖器和外部第二性征男性化。

罕见的45,X男性

②真两性畸形:是不同遗传性别细胞系的嵌合体,所以第一和第二性征呈现混合状态。

a、雌雄嵌合的开米拉(chimaera):46,XX/46,XY;46,XX /47,XXY;46,XX/45,X。X、Y染色质检查都是阳性,其第一和第二性征都是两性的混合型,不同个体的表型视哪一种细胞系占优势,而倾向于男性或女性;内部生殖腺一边是睾丸,一边是卵巢,或并存;原因是两个合子同时受精一合并于一体的结果。

b、XX真两性畸形:46,XX;X染色质检查是阳性,Y染色质检查是阴性,体内又有睾丸,又有卵巢;男女表型混合状态,罕见。治疗:手术摘除一种腺体,注射相反激素。

(三)性比值

概述:出生婴儿性别比,反映的是婴儿出生时男婴与女婴数量上的比例关系,通常表示为平均每一百个活产女婴所对应的活产男婴的数量。按照国际上长期的观察,正常的出生婴儿性别比比较稳定,一般在103—107之间。

男女总体比例1:1,但是不同年龄区段范围内,常常有不同差异:

概念:通常表示为平均每一百个活产女婴所对应的活产男婴的数量。

1、受精时的性比值(第一性比值):无法直接测量,根据不同性别胚胎的死亡率结合第二性比值来反方向推算,一般是100:120。Y精子比X精子的受精概率要大一些,原因3点P103,为什么第二性比值比第一性比值要低?原因是男性胎儿的死亡率要显著大于女性胎儿。

2、出生时的性比值(第二性比值):新生儿的男婴多于女婴,100:103→100:105

3、出生后的性比值(第三性比值):通常指成年人的性比值。从出生后算起,每一个年龄组中,男性死亡率都大于女性,成年的男女第三性比值达到100:100。性比值针对大群体而言,对家庭来说可能有偏离,例子P103。

(四) 莱昂假说:

1、剂量补偿效应:

(1)现象:正常女性的每个体细胞中有两个

X染色体,而男性的只有一条 ,但是女性的X染色体基因表达产物数量并未比男性多一倍。

(2)概念:有关这种在男女之间X连锁基因表达水平相等的现象,人类遗传学上称为剂量补偿效应。

2、X染色质 (巴氏小体):1961年英国女遗传学家 Mary Lyon 提出:女性细胞中2个X染色体中,一条失活,失活的一条在分裂间期的细胞核中呈现固缩状态即巴氏小体。

巴氏小体的数目=X染色体的数目-1.图8-2,

3、莱昂假说的要点:

(1)失活时期:发生于胚胎早期(受精后的16天左右)

(2)X1 X2染色体的失活是随机发生的

(3)但是某条X1染色体一旦失活,细胞系中 的所有细胞维持同一条X1染色体的失活

4、莱昂假说的修正:即新莱昂假说。

(1)提出:1967年,美国的遗传学家Ohno 提出45,X≠46,XX;47XXY≠46,XY,这两个不等式是否成立的疑问。

(2)按照莱昂假说应该是两者完全相同,但45,X与47XXY实际是两种综合症。

(3)修正:失活的X染色体上并非全部基因都呈莱昂化失活:

①呈莱昂化的基因如G6PD(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AHF(抗融血Ⅷ因子);这些基因表现了完全的失活,即XGXG≈XGY

②非莱昂化基因:如Xg血型基因、MIC2抗原基因等,这些基因无论在有活性还是在无活性的X染色体上都能够表达。

③不完全的剂量补偿效应:但是XSY < 1.3·XSXS < 2·XSY(XSXS的产物只是XSY产物的1.3倍,而没有达到2倍),这说明失活的X染色体上有部分基因是非莱昂化而不失活的,但是这种非莱昂化是不完全的,称为不完全的剂量补偿效应。

d、解释45,X≠46,XX:后者的莱昂化的染色体上仍然存在非莱昂化基因,而45,X个体中正是缺少了这些非莱昂化基因,所以发生了卵巢退化症。

二、性别决定机制:

(一)、H-Y抗原决定假说:

1、 H-Y抗原决定的发现 :

(1)实验: 1955年Eichvald用高度自交的纯系小鼠皮肤进行移植实验,个体的基因型基本相同,细胞表面抗原物质应该是相同的,不应该出现排斥反应,但是出现了,如 图8-3,

a、结果:只有雄性鼠的皮肤移植到雌鼠上出现了排斥反应。

b、H-Y抗原:说明雄鼠细胞表面存在一种雌鼠没有的抗原,是Y染色体上某种基因所决定,称这种抗原是组织相容性Y抗原,简称为H-Y抗原。

2、 H-Y抗原的特性:是一种糖蛋白

(1)具有高度的进化保守性,如小鼠的H-Y抗血清能够与人、各种哺乳动物等个体发生免疫交叉反应,说明H-Y抗原普遍存在于动物之中;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具有高度的遗传保守性;H-Y抗原基因早就存在。

(2)总是与性别分化保持一致,在各种动物之中,雄性异配XY个体都存在H-Y抗原;XX、ZZ个体都不存在H-Y抗原。

(3)其表达不受激素影响,说明H-Y抗原的作用是在胚胎原始性腺之前。

(4)其基因被定位于Y染色体上的 Ypll-qter区段。根据H-Y抗原假说对两性畸形进行推测性解释。(省略)

(二)、TDF决定假说:

1、TDF:睾丸决定因子。

a、性别决定分化的关键是胚胎性睾丸能否形成,这取决于一个关键基因--TDF基因,TDF基因不是H-Y抗原基因。

b、定位于Y染色体短臂的近末端区域Ypll.3

2、SRY基因:是TDF的最佳侯选基因,SRY基因有4个特点;

(1)在进化上高度保守,

(2)只有雄性具有,

(3)是一个调控基因,只在初级性别决定的生殖嵴上表达,

(4)通过转SRY基因小鼠实验,出现了性反转小鼠。说明SRY基因是决定性别的关键基因。

(三)、剂量效应假说:

1、剂量效应假说:

(1)认为在每条正常X和Y染色体上,均具有一个与性腺分化有关的基因座,称为GDL。

(2)当一个染色体组中存在两个具有遗传活性的GDL拷贝,即两个GDL都能转录,转录出两份蛋白质产物就能促使未分化的原始性腺发育成为睾丸;

(3)如果仅存在一个GDL有活性的时,其产物就不足以促使睾丸分化,而代之发育成卵巢。

(4)核心观点:是GDL产物对性别决定分化的诱导和控制作用不是定性式的而是定量式的,并且在性别分化之中,GDL的作用还要与其他基因座的基因作用相配合。

2、根据剂量效应假说的解释:

(1)对正常男性46,XY解释,图8-4,a

(2)对正常女性46,XX的解释8-4,b

(3)对男性假两性畸形例中的 XY性腺退

化症的解释,8-4,c

方法:
1、取材:用牙签刮少许口腔粘膜细胞
2、涂片:将刮取物均匀地涂在干净的载玻片上,使成一薄层,空气中干燥。
3、固定:卡诺固定液(新配制,冰乙酸:乙醇=1:3)中固定15~20分钟,取出自然晾干。
4、酸解:在载玻片上滴加5mol/L盐酸,处理2~3分钟,清水洗涤。
5、细胞染色:滴加几滴甲苯胺蓝染色液染色30分钟,染色结束后,用清水洗掉浮色,空气中自然干燥。
6、显微镜观察(男性有巴氏小体的细胞为1%,而女性则高达30%)
缺点:无法鉴定XO型细胞。




巴氏小体的实验
5、细胞染色:滴加几滴甲苯胺蓝染色液染色30分钟,染色结束后,用清水洗掉浮色,空气中自然干燥。6、显微镜观察(男性有巴氏小体的细胞为1%,而女性则高达30%)缺点:无法鉴定XO型细胞。

巴氏小体实验
进行巴氏小体实验的步骤如下:首先,从口腔采取少量细胞样本,使用牙签轻轻刮取,确保样本的获取。接着,将刮取物均匀地涂抹在洁净的载玻片上,形成一层薄薄的细胞层,然后让其自然在空气中干燥。固定阶段是关键步骤,需将涂片放入新鲜配置的卡诺固定液(以冰乙酸和乙醇按照1:3的比例混合)中浸泡大约15...

巴士小体实验改良苯酚品红染色多长时间
2分钟。巴士小体实验改良苯酚品红染色2分钟,具体操作为,刮取颊部粘膜上皮细胞(用灭菌玻璃片)左箭涂片(两片45°角)左箭60%冰醋酸固定5分钟左箭吸去冰醋酸,用改良苯酚品红染色1-2分钟左箭压片左箭镜检。巴氏小体是雌性哺乳动物体细胞中失活的X染色体,在间期细胞核中呈异固缩状态(染色质高度螺旋...

内基氏小体检出位置
内基氏小体是一种病毒聚集体,可在电镜下观察到其中含有杆状病毒颗粒。它最常出现在神经细胞中,如海马角和小脑浦肯野组织。在大脑皮层的锥细胞层、脊髓神经细胞、后角神经节、视网膜神经细胞层以及交感神经节等区域也可见到其踪迹。对于实验室检测,通常采用内基氏小体检查法。方法是取海马角或小脑部位...

巴氏小体的生物学意义
- 实际观察:巴氏小体是由雌性哺乳动物体细胞中失活的X染色体在间期细胞核中形成的,它是一种呈异固缩状态,贴近于核膜边缘的染色小体,在遗传学和细胞观察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实际取样实验:在实验中,研究者取人口腔颊部上皮细胞和发根毛囊细胞进行染色操作,通过显微观察对巴氏小体进行识别与计数,...

巴氏小体与剂量补偿效应
在生物学教学中,巴氏小体染色法被用于区分雌性和雄性,雌性细胞中巴氏小体数量为X染色体数减一。实验设计中,如黄色与黑色的遗传,母方的X染色体失活与否对后代表现有决定性影响。至于例子2,Xist基因的表达、X染色体的失活可逆性以及细胞分化状态,都与剂量补偿效应密切相关。总结:剂量补偿的奇妙旅程<...

什么是内基氏小体?
内基氏小体实为病毒的集落,电镜下可见小体内含有杆状病毒颗粒。出现位置 最常见于海马角及小脑浦肯野组织的神经细胞中; 在大脑皮层的锥细胞层、脊髓神经细胞、后角神经节、视网膜神经细胞层、交感神经节等处检出。实验室检查 内基氏小体检查法 取大脑海马角或小脑作触片,用塞莱(seller)氏染色剂染色...

尼氏小体的发现
发现者是G.Retzius和A.key(1876),而Fr.Nissl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对尼氏小体首先确立了初期的固定染色方法,命名者则是von Lenhossek(1896)。尼氏小体呈粒状、微粒状或虎斑状(tigroid),分散在神经胞质的内部(由于在脊髓前角的运动神经细胞内的尼氏小体是典型的虎斑状,所以又称为虎斑样物质...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 巴氏小体存在于雌性哺乳动物细胞...
(1)由表中实验1和实验2可知,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细胞衰老的原因(或增殖的原因).?(2)实验1的目的是比较年轻细胞与年老细胞增殖的情况;实验中选用年轻女性和年老男性的细胞做实验便于标记和区别不同年龄、性别细胞.?(3)实验2的目的是探究控制细胞衰老的物质究竟在哪里;本实验并没有把细胞核...

巴尔小体的发现过程
又称巴氏小体。1960年,洛杉矶希望之城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大野干经过彻底研究雌鼠的X染色体后宣布,巴尔氏体其实就是X染色体,隔年英国的遗传学家玛莉·里昂发表了一篇论文,以精简的文字将当时已知的各种现象串连起来,解释巴尔氏体的存在,及它如何以前所未知的方式对哺乳动物造成影响。

大埔县15389393386: (18分)研究发现,雌性哺乳动物细胞核中存在X染色体高度浓缩形成的巴氏小体,科研人员对此进行了研究. (1)显微镜下观察巴氏小体时,需用______染色... -
岛要银得:[答案] (1)碱性染料(或“龙胆紫”、“醋酸洋红”) X染色体数目-1 (表达的)基因(2)①未失活 随机 ②X1 Xist基因的表达会导致该基因所在的X染色体失活 ③分化程度(3)不会 正常或色弱...

大埔县15389393386: 研究发现,雌性哺乳动物细胞核中存在X染色体高度浓缩形成的巴氏小体,科研人员对此进行了研究.(1)显微镜下观察巴氏小体时,需用___染色后制片.某... -
岛要银得:[答案] (1)由题意知,巴士小体是X染色体高度浓缩形成的,观察染色体时常用碱性染料如“龙胆紫”、“醋酸洋红”进行染色观察;由题意知,XXY有1个、XXX有2个、XXXX有3个,而XO没有巴氏小体,因此可以推断巴氏小体数目等于 X染色体数目-1;X...

大埔县15389393386: 关于的生物:利用显微镜观察巴氏小体用什么染色 -
岛要银得: 巴氏小体用(甲苯胺蓝染色液)染色

大埔县15389393386: 为什么巴氏小体一般出现在核膜边缘? -
岛要银得: 异染色质是细胞间期及早前期时仍处于凝集状态的染色质.具有强嗜碱性,染色深,染色质丝包装折叠紧密,与常染色质相比,异染色质是转录不活跃部分,多在晚S期复制.异染色质分为结构异染色质和兼性异染色质两种类型. 兼性异染色质...

大埔县15389393386: 如何鉴定人的XO型细胞? -
岛要银得: 在哺乳动物体细胞核中,除一条X染色体外,其余的X染色体常浓缩成染色较深的染色质体,此即为巴氏小体. 在人类,男性细胞核中很少或根本没有巴氏小体,而女性则有1个.以后研究表明,巴氏小体就是性染色体异固缩(细胞分裂周期中与大部分染色质不同步的螺旋化现象)的结果. 体育运动会上的性别鉴定主要采用巴氏小体方法.巴式小体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具体实验可参见:http://www.bbioo.com/bio101/2006/8293.htm

大埔县15389393386: 什么是巴氏小体?其作用是什么?为什么只在年轻女性体内含有?
岛要银得: 巴氏小体,又叫巴尔体(Barr body),指雌性动物的体细胞在间期时,在核膜内面的一块染色很深的染色质.巴氏小体实际上是浓缩了的X染色体,其上的基因不转录.哺...

大埔县15389393386: 为什么不是所有的细胞中都有巴氏小体 -
岛要银得: 如果你问的意思是为什么雌性哺乳动物口腔上皮巴氏小体的检出率不是100%,那么其实是角度问题……不是所有形成的巴氏小体都恰好能被看到滴

大埔县15389393386: 高三生物题 巴氏小体!! -
岛要银得: 选择C.A选项,有巴氏小体即为雌性,反之为雄性;B选项,由题意判断一个细胞 含有2条X染色体,由于不同细胞所表达的X染色体上的基因不同,因此,一部分细胞表现出黑色,另一部分表现出黄色,呈现出黑黄相间的毛色;D选项,若是黄色即为雌猫,若黑黄相间即为雄猫.C选项,由于不知道A与a两者出现的可能性,无法判断.望采纳~

大埔县15389393386: Barr小体分析技术在人类遗传学工作中有什么用途 -
岛要银得: Barr小体分析的最基本应用是鉴定性别和性染色体形态.如竞技体育赛事中运动员性别鉴定(血液样品中白细胞中有无Barr小体)、胎儿性别鉴定(胎儿羊水中取得脱落的细胞进行检查)、胎儿性染色体畸形的诊断(优生学中防止有先天疾病的...

大埔县15389393386: 名词解释Bar小体 -
岛要银得: 你打错了应该是Barr小体 在哺乳动物体zhidao细胞核中,除一条X染色体外,其余的X染色体常浓缩成染色较深的染色质体,此即为巴氏小体.又称X小体,通常位于间期核膜边缘.1949年,美回国学者巴尔(M.L.Barr)等发现雌猫的神经细胞间期核中有一个深染的小体而雄猫却没有.在人类,男性细胞核中很少或根本没有巴氏小体,而女性则有1个.以后研究表明,巴氏小体就是性染色答体异固缩(细胞分裂周期中与大部分染色质不同步的螺旋化现象)的结果.体育运动会上的性别鉴定主要采用巴氏小体方法.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