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死后都要回到自己的故乡埋葬,这种思想叫什么呢?有什么参考文献可以说明? 谢谢

作者&投稿:匡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三峡地区特殊的埋葬习俗有哪些?、~

三峡地区墓葬资料内容丰富,从目前三峡地区考古发现的墓葬资料获知,历史上三峡地区的人们安葬死者的方式大致上有三种葬法:一为土坑葬;二为瓮棺(罐)葬;三为崖葬墓。其中发现一种特殊的埋葬习俗——悬棺。

关键词:三峡地区;埋葬习俗;悬棺

在我国的东南方的武夷山地区,西南的云南、贵州、四川一带,北至重庆的小三峡,大约有10多个省市,发现了放置在悬崖绝壁上的棺木,甚至于近来在陕西的商洛地区,也发现了类似的崖葬。悬棺不仅中国有,在东南亚和太平洋群岛也有。这些悬棺或崖葬,有的在崖洞中,有的搁在横木上,有的近贴水面,有的高离水面,遥遥在上。这些悬棺或崖葬是什么时代的?它们属于什么人的葬俗?又因为有的悬棺或崖葬处在离水面60至100米的绝壁或绝壁的洞中,就使人们不禁要问,它们是怎样被放置进去的?这些问题就成了千古之谜。

一、三峡流域悬棺出现的时间
小三峡位于重庆市巫山县境内,是长江支流大宁河风光最秀美的一段。这里也散布着许多悬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考古学家在大宁河上游取下一具棺木,从棺木的主人和殉葬品判断,这具棺木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四川珙县麻塘坝和苏麻湾两地的僰人悬棺,起于秦,止于明。四川内江发现的古代崖墓,其年代为东汉。

二、何人留下的悬棺葬
秦汉时期,武夷山属闽越,是闽越人的活动中心。三千年前,《周礼·夏官》记载:“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之民。”“七闽”,经学家郑玄注解:“七乃周所服之因子。”《逸周书》载周成王二十五年大会诸侯于东部,四方贡献方物:“东越海直(蛤),颐人蝉(缮)蛇”。 再上溯《商书·伊尹朝献》中记伊尹为四方令,管理四方部族,正东有“沤(颐)深之民等九夷十蛮,越沤(颐)箭(剪)发文身……”武夷山可归入越沤之中,这是三干五百年前。因而就推断,武夷山的悬棺是闽越人的遗物了。春秋、战国之际的江西贵溪龙虎山船棺,据考察推断也是越人遗迹。陕西商洛一带的崖葬,据推断是古巴人的葬俗。重庆巫山小三峡的悬棺,据推断当属古代巴人所为了。东汉至唐,湘、川、黔、鄂边境的五溪蛮,有悬棺葬之俗,为古三苗后裔所为。三国时浙江临海境内的“安家族”,葬俗与武夷相似。明代,四川珙县悬棺属于僰人。也有人把僰人和古越人关联了起来。
有人据于悬棺或崖葬风俗的沿续性考虑,认为散布在全国各地及东南亚和太平洋群岛的悬棺或崖葬都是古越人及其后人所为,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要考虑到进行这种葬俗的民族的生产生活环境影响。
人类的许多风俗是自然形成的。越是在早期,人类就越受到当时的生产条件、生活环境所制约,他们不可能去作对自己来说很不便的事,或者不容易办到的事。据此认识,我认为,我们已发现的这些悬棺或崖葬大都是古代一些渔民所为,至少他们的劳动与生活是和船有关
其一、从已发现的悬棺或崖葬来看,均在溪流的悬崖上,且大都在大江大河支流及其末端,两岸高山峻岭、断崖绝壁,中间溪水流淌,在这样的环境中,只有渔民才有可能在此生产和生活。而且,这些地方都远离农耕区域,这就可以排除农耕民所为的可能性
其二、在福建武夷山、江西龙虎山的悬棺中,有几具船形棺。可以设想:悬棺的主人是以船为家,也就把棺椁造成船形了,使死去的人能像活着时一样生活;或者在最早时,就是以船作棺来存放尸体的,渐而成俗。考古工作者曾对一具船形棺进行研究,发现随葬品中有龟形木盘和许多鱼骨,棺的主人生前很可能是个渔民了。
其三、葬制规格低,除了处在崖洞和悬崖外,葬法简单。陪葬品少或无陪葬品。这种葬制符合山溪渔民的社会结构。这种山溪渔民的社会组织基本以家族为主,家族与家族之间无隶属关系,也就无严密的金字塔式的社会结构,也就无极富和极穷,所以除极个别可能有什么特殊性外,葬制很平淡。这很符合山间小溪渔民的生产和生活状况。
江西龙虎山是道教的发祥地之一,或许有人把悬棺葬与道教文化联系了起来。但是本人认为,悬棺葬与道教文化基本无关。其一,悬棺葬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现今发现的最早的已是商周时期了,而道教作为一种宗教要到东汉才形成;其二,作为道教的思想道家虽然在春秋战国已经形成,但它的影响主要是在黄河流域,并且,道家的思想是无为,薄葬,与悬棺葬不相容;其三,同为道文化发祥地之一,并且就在龙虎山北邻的三清山,有同样的悬崖绝壁——西海岸,却并未发现悬棺葬或崖墓葬。

三、悬棺是如何放置的
确定了悬棺和崖葬是古代山溪渔民所为后,对我们认识这些渔民为什么要把棺木放置在山崖和怎样把棺木放上去很有帮助。作为渔民,他们特有的本领是造船和织网了,而在建筑、农具制造、手工工具制作等方面,肯定要落后于农耕民了。所以,同时代农耕民已有的技术,渔民不大可能具备。像现在大家所推崇的吊装法,需要有技术、物资、人力和财力,以家族为主的渔民很显然无法办到。而且,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仅仅是为把棺木草草地放置到天然的崖洞中或简单地搁置在插入崖壁的两横木上究竟又为了什么?所以,我们就不能以农耕文明来设想山溪渔民的生产生活状况。也许,他们放置的方法是极其简单的。
当来到小三峡,一定会被展现在眼前的景象所吸引,禁不住要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网上查这种特殊的地貌是如何形成的,结果是由于水流等外力沿岩层裂隙的冲刷作用,当下部或底部岩层(块)被冲蚀或侧蚀掉,上部岩块失去了下部或侧部的承载体,在重力作用下,只要被触发就会沿构造纹理或裂隙而发生崩塌作用,沿裂隙或软弱岩层面,岩块不断的自由崩落,残余形成了悬崖绝壁。
山体崩塌,这种局部的地质地貌的变迁,使我们的先民有了“安身”之处——悬崖。山体崩塌还会出现一些独特的景象。在长江三峡大坝未建之前,国家年年要花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加固三峡地段两岸的山体,以防止山体崩塌。设想,三峡中的某一山体如果崩塌了,那么,水运不通,下泄的水流被堵,从崩塌处往上游,水位抬高,两岸被淹,河道变宽,还会形成大大小小的湖泊。这启示我们,山体崩塌还会使河道堵塞,形成天然的水坝。水坝以上的水位抬高,形成湖泊,而且完全有可能将水面抬升几十米乃至百米。这当然要看山体崩塌的位置和崩塌的规模了。龙虎山悬崖上的天然洞穴就证明水位曾到过近百米的高度。因为据地质专家推断,这些洞穴就是由水流冲刷而形成的。溪流一旦成为湖泊,经过几年的积蓄,水美鱼肥,能不吸引渔民吗?而且这样的湖泊肯定会持续一段时间存在着。
早期湖泊的形成为早先的渔民提供了生存的空间,但死后葬到哪里呢?崖壁上不是有天然的洞穴吗?渔民从船上把棺木抬上去一放。最早来到这些地方的先民不会用深奥的思想去考虑怎样安葬死去的亲人更符合本民族的特性。还要说明的是,他们用的木材也是就地取材的。棺木上发现的手柄就是为扛抬的方便而设的,发现的绳索也是抬棺木用的。
但是这种早期湖泊形成的水坝是不牢固的,随着溢出坝体的水流作用,坝体的高度渐渐下降,水面也跟着下降,到最终达到现在这样。在水面的下降过程中,也自然要有人死去,亲人们也会依照先例,把他们放置到崖壁上。但水位已经下降,也就自然地把棺木安放到低一点的位置上了。这就形成了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有序”排列了。而早先贴近水面的洞穴,现在看来也就高高在上了。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山体崩塌,山体形成直上直下的悬崖,塌下的泥石在溪流中形成天然的堤坝,堵塞水流,水位抬升,形成湖泊,渔民或船工生产生活于此,过世后就把棺木放置在临近水面的悬崖上,堤坝渐次下降,棺木也往下排列,到堤坝全部垮塌,这些棺木就成了后人所见到的悬棺,有的高至百米。先民的这种葬制无需奇思妙想,是一种极其简单的葬制。
重庆巫山小三峡崖葬,就可以解释了。假如在大宁河汇入长江处的灵芝峰一带出现山体崩塌,那么,从灵芝峰往上,水位将大大提高,大宁河就成了一个水库,成为湖泊。这样,大宁河就成了渔民捕鱼的理想之地。于是就有一批渔民在此长期“捕鱼为业”了,死了就“近水楼台先得月”,葬在岸边,即现在的山崖。至于古栈道,也有可能是在山体崩塌后,为了行船拉纤的需要而作的。从大宁河所在的地理位置和古栈道直达陕西镇平、湖北竹溪的情况来看,大宁河是古代关中通往巴蜀的一条水上通道,可能在军事和经济上曾承担过重要的作用。当大宁河的水位抬升后,迁道就不得不作在了崖壁上,而在塌下的泥石被冲走后,这些古栈道就自然地高高在上了,留下了一道景观和一个千古之谜。
当然,在人们的葬俗观念形成后,特别是在社会发展到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和人力物力后,可能有一些人为了某种追求,采用某种方法把棺木放置到高处。但那肯定是属于后来的事。
至于认为葬得高为求吉利的观点,也是后人在解释前人行为时产生的一种臆想。在云南昭通市威信县,有几处僰人悬棺,所处的悬崖下有可至棺木的斜坡,明显有人工开凿的痕迹。在四川的珙县,有几座悬棺所在山,人是能很方便地爬上去的,当然也就能安装“天车”了。但这肯定是在悬棺葬的风俗形成且已有一定的技术和物质条件后才能做到的。而且,那时这些早先的渔民可能已经上岸成为农耕民了。悬棺葬的最初目的已经发生改变了。






参考文献:
1.湖北省博物馆.宜昌前坪战国两汉墓三峡考古之发现.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东南文化200年第三期长江三峡地区远古人类埋葬习俗(墓葬)资料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杨华
3.参观重庆三峡博物馆
4.中国国家地理西南区
5.三峡旅游指南

  6000-8000好多哦,两篇相关文献,希望有帮助~~


  第一.导游讲解对旅游景区的影响


  现代导游既是一种服务,也是一门专业和艺术。导游员是旅游业的灵魂,活跃在交通、宾馆、景点之间,将旅游各要素巧妙运用起来。他们走到哪里,哪里就充满生机。导游员带团过程中会遇到各个阶层形形色色的人,需要导游员能熟练地用语言技巧,化解矛盾、沟通感情,与各种人融洽相处,顺利完成导游工作。导游员的工作直接关系到旅游质量的好坏。遇到一位好导游,就意味着一次成功、愉快的旅行。
  导游服务伴随消遣性旅游活动产生,它通过一定的非生产劳务活动,来满足游客游览审美的愿望和安全、舒适的要求。由于世界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球范围的旅游活动还将继续发展。在未来的社会,人们的文化修养更高,对知识的更新更加重视,文化旅游、专业旅游的发展,对导游服务提出更高的知识要求。导游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掌握渊博的知识,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掌握参与各种旅游活动时的方式方法,高质量、艺术地将导游服务做得不同凡响。本文将进行导游与文化、导游的自身形象、导游的方法三方面艺术的探讨。

  导游文化——艺术的渗透力
  导游们沟通和传播着精神文明、为人类创造精神财富,直接间接地起着传播一个地区和其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作用。导游服务是传播文化的重要渠道。导游人员的导游讲解,与游客的日常交谈,甚至一言一行都影响着游客,都在扩大着一个地区和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影响。导游人员通过引导和生动、精彩的讲解给游客以知识、乐趣和美的享受,同时还吸收着各国、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并有意无意地传播着异国文化。

  导游人员通过自己学习、积累储藏于脑海里的多种文化知识,经过筛选与过滤,运用自己高超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艺术而又深刻地把景区的文化内涵传播给旅游者,这便成为导游人员的艺术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更形成一种文化现象,即导游文化。导游员把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转化后融汇在自己的讲解中。在导游中掺进了当地的民俗文化,讲民俗、唱民歌、演绎民间故事,表演地方戏曲小段。用自己个性化的语言及表达方式,把旅游点的深层次文化底蕴传播给旅游者,努力让旅游者在参观中有所收获,并使之成为一种艺术享受。

  导游的形象——艺术的感染力

  作为游客,初到一个旅游景区,总希望有导游以满足其对这个旅游景区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通过导游的一言一行,通过情景交融的体验,渐渐去领略这个旅游景区的内涵和品位。于是,这个旅游景区的形象就在其脑海里形成了。这些无形与有形的东西,即使回到住地仍将回味无穷……可见,导游对旅游景区形象的确立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导游们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意识往往影响着人们对一个景区形象的认知与评价。有游客赞赏庐山一位训练有素的导游员。说她带旅游团参观“芦林1号”、“美庐”、“望江亭”等景点的整个游览活动中,绘声绘色,声情并茂,对庐山的历史沿革、景点的历史背景、特色、价值、名人评说做了有始有终地讲解。对游客的各种相关的询问,也都娓娓道来。期间,她还扶老携幼,与游客结成了一种亲密和谐的关系。团里有位长者耳朵背,听不清讲解,她知道后,便一直让老人靠近她,一边扶着老人,一边讲解,老人深受感动。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在导游过程中,她始终以高昂的爱国激情,将自然与人文历史与现实紧紧相连,不仅让游客领略了庐山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更使游客从中受到了一次高尚情感和灿烂文化的熏陶。游览活动结束时,一些游客纷纷和她合影留念,送名片,欢迎她到自己的家乡旅游、做客。可以肯定地说,这位导游员的工作是成功的,因为她不仅向游客展示了庐山的秀美和深刻的内涵,也向游客展示了作为庐山人的自身形象。正是由于她的个人形象,使庐山达到了外表与内涵、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
  但是,在旅游活动中,导游员是主人,但却处于服务地位;旅游者是客人,但却是旅游活动的主体,一切活动的安排都必须以他们为中心。因此,导游员端正自己的服务意识,是做好导游工作的关键。导游员的服务意识在于你能从为客人服务中得到乐趣。一个导游员讲得精彩,做得漂亮,能娴熟地处理旅游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自如地回答游客各方面的提问,客人满意,自己满意。这样就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导游实践——艺术的表现力

  旅游景区的内涵是靠一代又一代人不断认识、挖掘、创造和积累。作为游客,仅从外表难以了解其内涵,有的即便有文字说明,也不一定来得及看或能看明白。通过导游讲解,“静景”就成为“活景”了,游客的想象力也得到了调动,对旅游景区的认识因而更加深刻、全面。导游员通过对旅游景区的深入调查研究学习、挖掘掌握大量资料的基础上,以一种口头文学的形式,将材料合理组织后呈现给游客。是一种文学艺术创作。听景,是观景的拓展、深入和延伸。游客在游览之中,边看边听,思绪随着导游的讲解驰骋,情绪亦张亦弛,何尝不是一种艺术享受。
  作为一个完整的游览活动,一是要提供看的;二是要提供听的,二者缺一不可。试想,如果你初到一个旅游景区,只看而未听讲解,就匆匆离去,很难说你对它的印象是全面的。导游的职能是引导游客游览,导不好自然游不好。导游员除了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外,关键是要有一定的文化功底和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在导游人员自我形象展示的同时,人作为活生生的旅游吸引物,其感染力是不言而喻的。
  导游员在服务态度上,应做到宾客至上。尊重顾客,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处理具体问题时以游客利益为主,不过多地强调自己的困难,更不以个人情绪来对待或左右顾客,而应尽可能地满足游客的合理要求。导游员即使再年轻,带团的时候也要像一个母亲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处理好旅游团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一个旅游团在不停地运动着,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情况:有意外情况,如旅游车半路坏了,堵车了,飞机误点了,游客突发病情,游客的钱物遗失等。也有一般情况,住宿问题,行走问题,吃饭问题,这些都需要导游员像母亲对待孩子一样去做耐心有理的说服工作,细致入微的护理工作,随机应变的处理工作。
  当团中游客的年龄相差较大,男女的体力也有差别时,游览就会出现年轻的走得快,年长的走得慢。如何解决好这样的问题,比如游中山陵,导游员可采用分段分时讲解的方法,每15分钟停下来进行讲解,让跑得快的退回来听一听,同时等待走得慢的,这样可以缓解团员距离拉得过长,难以管理的现象,同时也可以防止游客走失。
  旅游景区导游词要自然充分地体现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我国有56个民族,历史悠久,山水风光奇特秀丽,文物古迹众多,历史文化内涵深厚,是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作为导游,应通过对旅游景区历史、地位、特色、价值的讲解,激发游客热爱祖国的情感。
  旅游景区的导游词的创作时,运用史料要翔实准确,评价要客观公正。任何旅游景区,不管其开发建设时间长短,都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因此,要求导游词创作,一定要充分挖掘、掌握大量的史料,并进行科学地考证,比较甄别。尤其涉及到的历史事件、人物,在评价上一定要客观公证。决不可凭主观臆断,甚至道听途说,以讹传讹。在这方面,故宫博物院导游词堪称典范。作者以严肃负责的态度,将民间有关“推出午门斩首”的误传,雌雄狮的分辨,“连中三元”之传说,都一一向游客做了客观交代,让人耳目一新。
  语言要优美、凝炼,便于交流。导游词是一种与游客交流思想,形象生动的口头语言,它不一定很华丽,但要生动有趣。如“天坛”导游词,作者在掌握并精心研究大量史料的基础上,深入浅出,突出重点,点面结合,运用口语化表达形式,从天文地理,到封建皇家礼仪,对游客灵活而有节奏地循循引导,使游客在听看的同时,品味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神韵。与此同时,作者注意揣摸游客心理,利用名人效应,适当插入风趣幽默之语和名人的观感,让游客的情绪轻松愉快,达到了较好的导游效果。
  要依据游览线路、场景进行讲解。导游要根据旅游景区的规模、布局和游客的消费心理,设计好游览线路,讲解表达方式要因场景不同而变化。如故宫,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如何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内让不同身份,不同文化层次的游客了解其特殊的地位、价值和历史文化内涵?故宫导游词作者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其突出的特点是:作者按览游线路,或由点到面,或由近溯远,点面交替,远近呼应,进行口语化叙述,间或插入一问一答的导游手法,形式活泼、亲切。这也说明,一篇好的导游词应较好地运用导游技巧,如制造悬念,组织故事,有问有答,导入意景等等,而且要语言平和朴实,便于被游客理解、接受。
  语言是内心世界的表现,一个人的教养和为人在交谈中会自然流露出来。因此,掌握交谈中的一些基本规则和技巧,是社交场合中拉近宾主间距离的良方。讲解是导游员的基本功,要讲解得好,就要练就一副好口才,将景点讲得有声有色,严肃起来像教授授课,幽默起来像相声大师,流畅起来像评书表演,将游客从一个高潮带到另一个高潮,让你不愿放弃他的声音,你会因他的讲解而欢笑,因他的讲解而悲伤,因他的讲解而愤愤不已——参加由这样的导游员带的团是一种艺术享受。


  第二.导游语言的运用浅论


  1、语言
  (1)语音
  俗话说,“锣鼓听声,说话听音”。由此可见,语音在讲解中的重要地位。对于语音的把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音质
  人们大都喜欢喜鹊的叫声而讨厌猫头鹰的声音,这是因为喜鹊声音悦耳动听,猫头鹰叫声让人不寒而栗。有人喜欢杨钰莹的歌曲,有人则欣赏斯琴哥日勒的唱片,这是因为前者喜欢甜蜜温柔,后者欣赏狂放高亢。从根本上说,他们之间的差别就在于音质的不同。
  当然,人们都喜欢听到导游像百灵鸟那样婉转、像小黄鹂那样悦耳的声音,然而音质是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的。我们只有立足于现有基础,充分发挥自己特色,取长补短,形成自己风格。不过,在旅游旺季和高温天气导游时,要注意保护嗓子、适时适量饮水。

  音量
  音量是说声音的强弱。在导游过程中,如何调节好音量,是语言表达的另一种技巧。
  导游讲解时音量过高会造成噪音,特别是在空间狭小的场所、某些宗教场 所(例如大明湖公园北极阁整殿内、灵岩寺千佛殿内),音量过大令人讨厌,说出外行话更让人瞧不起。音量过小,游客又听不清楚,同时也是没有把握的表现。那么应该如何处理呢?
  “讲话的艺术在于适中”。导游在讲解时音量不可过高或过低,要以游客听清为准。
  首先,要根据游客多少、导游场合和地点来确定音量。游客较多时,声音适当大些;游客较少时,可适当降低音量。室外讲解时,音量要大些;室内讲解则应小些。五一、十一黄金周期间,灵岩寺参观游览的客人很多,这时我们可以在进山门前或进山门后再向游客讲解山门,以避免拥挤嘈杂造成游客听不清导游的讲解。
  这里顺便说一下导游讲解的时间、位置选择的问题。
  一般来说,导游要站在游客围成的扇面中心,这样有利于声音传播,使客人都能听到导游的讲解,导游也能听清客人的议论和问题。
  根据需要,讲解可以安排在到达景物之前,有些内容还可以安排在观赏完景物之后。当然,绝大部分讲解都是在景物面前完成的,以求得游客观赏和导游讲解的同步。
  请看大明湖北极阁的导游辞:
  ……好,各位游客,观赏完月下亭之后,请大家跟我继续往前走,去参观济南市唯一的一座道教庙字。
  前面这座高台之上的建筑群就是著名的北极阁了。北极阁又名北极庙、真武庙,因供奉真武而得名。北极阁始建于元代至元十七年(1280年),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了。它占地1078平方米。主要建筑有门厅、钟鼓楼、正殿、东西配殿、启圣殿。
  这是北极阁的前殿,也是正殿。正中这尊塑像就是真武大帝了……
  好,北极阁就参观到这里,下面我们去游览纪念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的南丰祠。
  刚才有团友问为什么在大明湖北岸修建这座北极阁?我想这个问题可以这样解释。按照道教的说法,真武大帝是北天七宿的化身,是镇守北方的主神,所以修建在大明湖北岸。另外,真武色黑主水,有镇水的意思。因为济南是水城,所以修建了这座北极阁,以镇压湖中妖怪,消弥水患。这反映了人们向往安居乐业、追求幸福生活,借助神力剪除邪恶的美好愿望……
  这部分讲解中,第一段是上一个景点向北极阁的过渡,是在观赏完月下亭、湖心亭后讲的;第二段是看到北极阁后的概况介绍,讲于进阁之前;第三段是在北极阁内边参观边讲解的;第四段为向下一个景点的过渡;第五段是游览完北极阁、向南丰祠走的路上针对游客提出的问题作的讲解。
  其次,应根据讲解内容调节音量。对于表达主要信息的关键词语要加大音量,以示强调。讲故事时,为了造成紧张气氛,增强感染力,可以欲扬先抑,故意压低嗓门。
  如在讲解大明湖公园铁公祠时要插入铁铉的故事(材料见后文)。
  在这段讲解中,我们要强调的主人公铁铉、朱棣等名字,说明围城结果的“3个月之久,没有结果”,表现铁铉英勇、忠诚的“忠臣的肉当然是香的了”、“油花四溅,旁人无法靠近”都应该在音量的变化上表示出来。
  语速
  导游讲解还有一个快慢的问题。如果讲得过快,游客听不清楚,降低游览效果;精神高度紧张,容易引起疲劳。如果讲得过慢,又会耽误时间,影响游客观赏景物,让人感到不舒服,同时也可能被认为是不流畅、不熟练、不自信的表现。
  正常的语速应该在每分钟200个字左右。这种语速被认为不快不慢,导游也比较容易做到口齿清楚,游刃有余。
  那么,什么时候应该快,什么时候又应该慢呢?一般说来,需要特别强调的事情、容易招致疑惑误解的事情、重要的地名人名数字等应放慢语速;众所周知的事情、不大重要的事情、故事进入高潮时要放慢语速。
  当然,导游语言要讲究变化。“关于讲演速度,所应遵循的原则,就是随时注意变化”。语速恒定会让游客感到乏味。我们在导游讲解中要根 据讲解内容,做到宜徐则徐,宜疾则疾,徐疾有致、快慢相宜。
  如:我们在讲解大明湖名字由来的故事时有这么一段话:
  可能要问,大明湖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在这里,我给大家讲个故事.
  古时候,济南北郊有个大明国寺。寺内殿宇雄峙,每天经声佛号,看上去极为庄重。然而寺内的和尚却不守教规,经常利用信徒烧香还愿的机会,奸污前来拜佛的良家妇女。传说有一个官人的母亲病了,请了许多医生也不见效。官人的妹妹要去大明国寺为母亲烧香许愿,官人说什么也不同意。妹妹便在每天晚上偷偷地朝大明国寺的方向烧香祈祷,一月之后,母亲的病果然好了,妹妹决心到大明国寺还愿。那天寺内老和尚外出,几个小和尚见这女子长得年轻漂亮,颇有几分姿色,便起了歹心,悄悄地跟踪,查看了住处,回去报告了老和尚,老和尚立即派人把官人的妹妹抢到寺内。
  官人得知后,极为愤怒,他抄起大刀,跨上战马,奋力向大明国寺追去。他刚到大明寺附近,突然一声霹雳,天塌地陷,那座金碧辉煌的大明国寺,就这样沉入地下。接着,从地下冒出一片水,形成了一个很大的湖泊,就是现在大家看到的大明湖。
  讲述这个故事的时候,前半部分应娓娓道来,语速比较缓慢;后半部分(“官认得知后”’以后)应有所变化,以产生感染力,打动游客心弦。具体说来,“极为愤怒,他抄起大刀,跨上战马,奋力向大明国寺追去。他刚到大明寺附近,突然一声霹雳,天塌地陷”语速应较快,“那座金碧辉煌的大明国寺,就这样沉入地下。接着,从地下冒出一片水,形成了一个很大的湖泊,就是现在大家看到的大明湖”语速应较慢,以增强故事真实性,渗入自己的感情色彩,以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
  在语速这个问题中,还要注意适当停顿。停顿是指语音的暂时中断,能起到强调语义、加重感情的作用。某种具体场合的停顿,还可以起到特别的效果。有的语言专家甚至建议,停顿应占到全部的35%至40%。
  (2)语调:
  任何一种语言都少不了用抑扬顿挫、起伏多变的声调和语调来表现和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在导游活动中,导游讲解也象藤野先生讲课那样,讲究语调的节奏,也就是抑扬顿挫。因为“人的各种感官都喜欢变化,同样的,也都讨厌千篇一律。耳朵听到同一种连续的声调会感到不舒服”。抑扬高低的语调变化往往使语言具有音乐般的节奏感,使游客乐于倾听。
  语调共有三种,即:声调、平调和降调。它们各有其用途。
  例如,在讲解趵突泉公园趵突泉景区三股水“突字少点”时:
  请大家看一下那块石碑上的“趵突泉”三个字━━细心的朋友已经发现了,“突”字少了一点,这是为什么呢?━━还是让我来告诉大家吧。据说当年趵突泉水汹涌奔腾,把那两点给顶走了---又有人说,那一点也向我们一样,喜欢旅游,所以它顺着趵突泉水溜走了---它到哪里去了呢?---这个等到下午我们游览大明湖的时候再告诉大家。
  这段话中,使用到了三种语调。“这是为什么呢?”“它到哪里去了呢?”用的是升调。“还是让我来告诉大家吧”、“这个等到下午我们游览大明湖的时候再告诉大家”使用的是降调。其他使用的是平调。
  再比如,在讲解大明湖公园铁公祠铁铉的故事时:
  燕王于公元1400年6月8日兵临济南,受到了铁铉和都督盛庸等地方官兵的坚决抵抗。当时铁铉曾设计假装投降,在现在西门上设铁闸,想诱使朱棣进城,然后趁机落闸轧死朱棣。但由于守城士兵一时失误,计划失败,朱棣得以逃生。后来朱棣使用火炮轰城,城楼坍塌一角,危在旦夕,这是铁铉命令手下士兵在缺口前悬挂朱元璋的大画像,燕兵不敢再用炮击,铁铉利用这个时机迅速将城墙修复。后来,燕兵还在小清河修筑高坝拦水灌济南城,但经神灵保佑未能得逞。 燕王昼夜攻打了3个月之久,没有结果,又听说援兵到来,只得绕城而走。朱棣攻下南京后,推翻了建文政权,自己做了皇帝,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永乐皇帝。后来,朱棣北上,又进攻济南,铁铉孤军奋战,终因寡不敌众,济南陷落,铁铉被俘,处以死罪。铁铉宁死不屈,大骂朱棣。朱棣下令割下他的耳朵和鼻子,让他自己吃掉,问他味道怎么样,铁铉非常坚定地回答道:“忠臣的肉当然是香的了”。朱棣大怒,下令把他放在油锅里炸。但是铁铉始终背对着朱棣、不肯正眼看他。朱棣极为愤怒,说:“你活着不肯服我,死后我一定让你服我”,于是下令让手下用大铁钩把他翻 过来,但是当时油花四溅,旁人无法靠近。朱棣没有办法,只好命人把他就地草草埋掉了。
  在这段讲解中,低潮部分音色应深沉些、平稳些;高潮部分,音色则应明亮些、圆润些。
  2、逻辑
  著名语言大师老舍曾经说过,“只有逻辑性强而又简练的语言才是真正的语言”。导游语言要想获得最佳表达效果,除了它生动活泼的外在形式外,其内在逻辑性也是特别重要的。

  (1)符合逻辑规律
  导游语言要符合逻辑规律。这里面包含的内容很多,比如:概念要明确、判断要恰当、推理要合理、要符合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等等。
  在讲解济南野生动物世, 界扬子鳄时,有位导游说“扬子鳄是目前我国特有而唯一的鳄种”。这句话表达意思含混不清,不宜为游客接受,不如改为:“扬子鳄是目前我国特有的鳄种,世界上其他国家没有发现过它的影子;同时扬子鳄也是目前我国唯一的鳄种,我国还没有发现其他种类的鳄鱼。”

  (2)层次感
  这方面应注意的另一个问题,是导游讲解的层次性问题。导游讲解内容往往较为庞杂,如果没有层次,就会乱作一团。我们要通过各种手段强化讲解的层次感。
  比如,对于大明湖“恒雨不涨,久旱不涸;蛇不见,蛙不鸣”的讲解:
  大明湖有两点特异之处,《历城县志》记载“异在恒雨不涨,久旱不涸;蛇不见,蛙不鸣”。
  先说“恒雨不涨,久旱不涸”。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原因共有三点。其一,大明湖底是不透水的火成岩;其二,珍珠泉、濯缨泉两大泉群的泉水源源不断的流注湖中,常年不竭;其三,北岸汇波楼下的北水门能够较好地调节控制湖水水位,尤其是夏季暴雨季节,北水门能够成功的将汇至湖里的雨水排泄出去,消除了水患。正是基于以上三个原因,才使大明湖成为具有“霪雨不涨,久旱不涸”特点的宝湖。
  再说“蛇不见,蛙不鸣”。这是大明湖独有的现象,一到夏天,大雨过后,城外北园一带,蛙声一片,而城内湖中却没有一声蛙鸣。
  对于这一奇异现象,当时人们无法作出科学的解释,于是就编造了一些传说逸话,流传至今。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时,路过济南,住在大明湖边,在历下亭休息时,蛇游动,蛙齐鸣,影响他休息,于是乾隆皇帝下令:“蛇回洞,蛙不准鸣”。从此,大明湖的蛇不见了,蛙不叫了。
  其实,真正科学的解释应该是大明湖里的水是泉水,水温较低,常年保持在18摄氏度左右,不适宜水蛇生长,青蛙不能发情,所以叫不出声来。
  这一部分采用先概括后分说的方法,利用“先说……”、“再说……”加以区分,总体看来层次比较清楚。对于第一殿“恒雨不涨,久旱不涸”,又从三个方面(其一、其二、其三)加以说明;对于“蛇不见,蛙不鸣”则从两个角度(传说故事和科学原因)进行解说,层次同样十分清楚。
  3、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对导游人员来说至关重要。同一导游材料,不同导游去讲解,收到的效果会有所差别,甚至有天壤之别,原因就在于表达能力有高有低。
  对导游表达能力的要求,基本上有流畅、自然、条理三个方面。
  (1)流畅
  假如你跟团去游览大明湖,在影壁前导游向你讲解毛泽东主席诗词碑刻:
  前面这堵墙就是影壁了。有的团友可能要问,为什么要刚进门的地方修建这座影壁呢?这是受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思想的影响。据说鬼走路的时候是直行的,不会走弯路,所以在这里建造了这座影壁,以阻止鬼魅的进入,保障大家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大家再看影壁上的草书。(2)自然
  这里所说的自然是指由于语言运用方面的原因而造成的。
  如果讲解过度使用书面语言,语速、语调配合不当,使用口头禅,就会给人以矫揉造作、不大舒服的感觉。

  如果音量过大或过小,音速过慢或过快,音调过高或过低,也会导致同样的问题,这些都是我们在讲解中所要避免的。
  (3)条理
  先来看千佛山唐槐亭的讲解:
  大家来看,前面这座凉亭就是唐槐亭了。
  匾上“唐槐亭”三个字是全国书法家协会主席、“马背书法家”舒同 1981年来千佛山时题写的。这里原址是秦琼庙,庙里有唐王李世民和他的大将秦琼的塑像。秦琼,字叔宝,济南历城人,相传他的故居在济南四大泉群之一的五龙潭上,是山东的英雄好汉、李世民的左武卫大将军。传说秦琼的塑像如果没有唐王相伴,怎么也塑不住。秦琼一生忠于职守,死后也不忘自己的使命、不愿占居主位。
  唐槐亭是由这边这棵唐槐而得名的。据说秦琼曾在此拴过马,所以又被称为“秦琼拴马槐”。传说,秦琼非常孝顺,每年都要来为老母进香。为了表达对母亲的一片孝心,他从不骑马上山,而将马拴于此,由此徒步上山。现在树干已经干枯,但是又有一幼枝从老树中生长起来,犹如老树怀抱婴儿,所以人们又称它为“母抱子槐”。
  条理清楚,也是表达能力强的一个方面。特别是对于内容丰富、复杂的景点,讲解必须有条理。先讲什么、后讲什么、中间穿插什么,都要事先组织好,否则会让人不知所云。
  这段导游辞,根据唐槐亭的景物,分为“唐槐亭” 和“唐槐”两部分进行讲解。游客首先看到的是亭子,所以先讲唐槐亭,主要讲“唐槐亭三字”和“秦琼庙的传说”两点内容,顺序是先实后虚。接着由唐槐亭得名自然过渡到唐槐上,主要讲“秦琼拴马槐”和“母抱子槐”名字由来。按照这个顺序组织这些内容进行介绍,条理分明,首尾连贯,表达清楚,能给人以明晰的印象。这样既便于导游介绍,也便于游客领会。
  在表达能力方面,导游要克服一些不良的口语习惯。有的导游用语暧昧、含糊不清,有的解说反复罗嗦、拖泥带水,有的讲解堆积词藻、艰涩难懂等等。这些不良习惯都会影响导游的表达能力,是应当想方设法克服的。
  俗话说,“一年拳,两年腿,三年才练一张嘴”,又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可见,表达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练就的。只有坚持锻炼,勤于学习,善于总结,日积月累,天长日久,才能有所提高。
  1、语音方面
  导游讲解不仅要朗朗上口,而且要易于入耳。它必须具有口头语言灵活的音步和轻快的节奏,音步要和谐通畅,节奏要整合匀称,做到自然流畅、轻快和谐,给人一定美感。
  2、词语方面
  在词汇选用方面,应尽量使用大众化词语,包括浅显易懂的常用的基本口语词汇,以及人们喜闻乐见的成语、歇后语、谚语等等。这样既有利于导游讲解,又有利于游客接受。
  3、语法方面
  在语法方面,句法格式的选用应该不拘一格,灵活多变,这样讲解才能通俗生动,轻松宜人,幽默风趣,易于接受。
  4、修辞方面
  一般来讲,导游讲解应大量使用短句和散句,适当运用整句和长句。

落叶归根,详见赵本山主演、郭德纲、宋丹丹、胡军等参演的同名电影。

落叶归根


中国人死后都要回到自己的故乡埋葬,这种思想叫什么呢?有什么参考文献可 ...
落叶归根,详见赵本山主演、郭德纲、宋丹丹、胡军等参演的同名电影。

火葬或将面临淘汰?新方法已在武汉试行,多数人看后却难以接受为何呢...
人死后都想回到自己出生的地方被安葬,而且现在的科技发展越来越先进,考虑到整个环境的问题,下葬方式可能要变了。一、土葬形成,观念根深蒂固 中国最早的下葬方式就是土葬,在那时,人们没有科技作为判断标准,所以人们把那时无法解释的事情,都作为灵异传说。在那个时候,各种教会文化盛行,其中最出名的就...

为什么很多中国人死后葬在家乡?是不是死鬼必须回家才安宁?
死鬼必须回家才安宁?这完全是一种迷信,葬在家乡可以说明你是在这里出生,也在这里死去,而且,死的那个人也住在那里,如果不葬在家乡,清明节时怎么上坟呢?

一个死了都要葬在中国的外国人,对中国的感情甚至超过了本国,究竟是谁...
这个人的名字叫司徒雷登,他从小出生在我国,他是燕京大学的第一任校长。他是一个连死去都要葬在我国的外国人,他对我国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司徒雷登的父母在结婚以后,就来到了我国的杭州生活,在他出生之后,父亲为他取了这个非常有我国特色的复姓名字。之后母亲又给他生下了三个弟弟,他们和当地的...

人死后灵魂会回家吗
所谓“头七回魂”,就是人类在去世之后第一次回到自己的家中,在这七天之内,亡者的自我意识还并没有和人间完全脱离关系,因此需要在魂魄离开身体的第七天,回到家中了却和人间的.各种羁绊。正是因为如此,人们才格外重视“头七回魂”这一天。 在中国的古书和民俗传说中都有提到,在头七的这一天会有牛头马面,大小二鬼,四...

人死以后,土葬好还是火化好?人究竟有没有灵魂?
现在的火葬场都是全自动,也不需要翻面,也不需要戳肚子,因为都是全自动,所以以上的只是参考。 我们传统的土葬,当人死后一定要放在家里隔三天,就是为了防止假死的现象,这个时候就选择一块比较好的地方挖一个两米的深坑,在深坑的四角放上铜钱,等死者出殡时,在棺材的正上方放上一个红冠大公鸡。 到达埋葬的地方时...

在中国古代传说里好人去世了之后都是进天堂吗?
不是,古代并没有天堂这一说,天堂对应的是地狱,那是在基督教中出现的名词。中国是叫地府,任何人死后都会魂归地府,阎王会根据这个人的生平行善作恶多少判别是来世做人还是来世做牲畜,是轮回还是在地府受刑,是生于富贵人家还是一辈子受苦。这都与前世相关联。

人死后会去哪呢,是去了另外一个世界生活吗?
所以就有了人死后会去另一个世界生活的说法。但是,我们国家是崇尚科学的,所以我们也极力的反对迷信。所以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待这件事情的时候,我们的答案是应该是这样的,人死了之后,会随着他生命体征的消失,而彻底的消失在了这个世界上,也不存在他去了另外一个世界的说法。但是因为民间传统的一些...

骆越古国,这座消失的古老国都竟然在广西武鸣!
骆越“鬼圩”的故事在壮族地区流传很广,说的是人死后灵魂都要回到老祖宗的居住地——陆斡。 传说灵魂进入“鬼圩”后先喝忘情泉,忘记人间情义。然后过10座铜桥、朝拜12座宫殿,才能在鬼圩“安居”。 因这故事,每当夜里的荒郊坟地出现点点磷光,老人就会说这是鬼点着灯笼去赶“鬼圩”。 而故事中的“陆斡”现指...

人去世后灵魂会在家停留多久当天算吗
人去世后灵魂会在家停留多久当天算吗1 七天,当天算。在民间,大家都相信人死之后头七的时候,灵魂会回到家中,现在科学界还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这也导致许多人不相信人死后的魂魄真的回家,其实在中国民间就有着头七魂回家的说法,而头七一般指的就是死亡后的第七天。根据不同地方的习俗,在死者...

大东区15932569432: 为什么很多中国人死后葬在家乡?是不是死鬼必须回家才安宁? -
单于饼天香: 死鬼必须回家才安宁?这完全是一种迷信,葬在家乡可以说明你是在这里出生,也在这里死去,而且,死的那个人也住在那里,如果不葬在家乡,清明节时怎么上坟呢?

大东区15932569432: 为什么人死后都要往老家送往老家埋呢? -
单于饼天香: 这是中华民族特别是汉族人的一种传统习俗,有“叶落归根”“认祖归宗”之意.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个观念也在改变.即使古人也不完全遵照这个习俗,那要看能不能有条件实现叶落归根,没有条件,也实现不了,因此有“好男儿志在四方”“哪里黄土不埋人”的说法.过去闯关东的山东人,不就有很多把根扎在东北了,再也没有魂归故里了.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实现叶落归根,既能满足老人的心愿,也是一件好事情.

大东区15932569432: 为什么古人都希望死后能回到故乡安葬?
单于饼天香: 落叶归根.回家有安全感,那是心灵的地方……

大东区15932569432: 为什么古人都希望死后能回到故乡安葬? -
单于饼天香: 落叶归根,换了你,你愿意客死他乡啊?

大东区15932569432: 人在外地去世,不知道埋在哪里!老家怎么安置? -
单于饼天香: 一般人在当地火化后,可以骨灰盒带回故乡安葬啊.

大东区15932569432: 为什么外出多年未归的人死了都想葬于故土
单于饼天香: 因为只有回归故土他才感觉到是自己真正的家,好比一个人的信念,他心里想的终究是这个目标一样…

大东区15932569432: 清代高官埋葬故乡吗? -
单于饼天香: 因为清代的官员任命有要求官员离开故乡的原则,以防止其就地做大,因此,官员多是离乡背井,去其他的地方任职.而死后,按照中国人落叶归根的传统观念,也多是葬回故乡.

大东区15932569432: 人死后不入土为安,要过一年再埋是什么情况? -
单于饼天香: 不是一年而是三年,是安庆的风俗,古时安庆有许多人是从江西迁过来的,而且不准回乡,所以人死之后想魂归故土,想等几年或许有机会葬回故乡,只要其有后代都按这风俗.

大东区15932569432: 人死后会去哪里 -
单于饼天香: 科学的说法,人死后会去火葬场,然后就是化骨扬灰.迷信的说法,人死后身体死了,但精神不灭.人的灵魂还存在,会通过各种传说去往各种地方.中国人的传说就是会通过牛头马面两勾魂鬼差的接引去往地府,接受传说中的地狱各代阎王的赏恶扬善处罚.外国人的传说跟中国人的不一样,但结果基本相同,为善者上天堂,为恶者下地狱.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