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韩愈《圬者王承福传》评论,要求短小精悍,见解深刻结合实际最好

作者&投稿:一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求韩愈《原毁》评论,要求短小精悍,见解深刻结合实际最好~

本文论述和探究毁谤产生的原因。作者认为士大夫之间毁谤之风的盛行是道德败坏的一种表现,其根源在于“怠”和“忌”,即怠于自我修养且又妒忌别人;不怠不忌,毁谤便无从产生。文章先从正面开导,说明一个人应该如何正确对待自己和对待别人才符合君子之德、君子之风,然后将不合这个准则的行为拿来对照,最后指出其根源及危害性。通篇采用对比手法,有“古之君子”与“今之君子”的对比,有同一个人“责己”和“待人”不同态度的比较,还有“应者”与“不应者”的比较,等等。全篇行文严肃而恳切,句式整齐中有变化,语言生动而形象,刻画当时士风,可谓入木三分。

  《争臣论》是一篇从当时的政治出发、有的放矢的重要论文,其中,评论的人是真人,事也是真事。韩愈本人直言不讳地发表了意见,表现了敢于面对现实、并且评论当时对于“所有者缺位”所形成的民风不振、朝政不清、税收下降、官员腐败等政治现状的进行政治建议。

  在后人看来,《争臣论》所批评的谏议大夫阳城,后来变化巨大,最重要的是,《争臣论》所提出的中心政治思想是要求政治家首先要忠于职守,这些原则,较之于西方的现在民主政治,要更早地用于社会实践,今天也还可以适用。

  在权利的论述上,《争臣论》与西方的权利论有相当的差异,这种差异在于,其中关于名位的概念,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有很大的不同。

  儒学认为,不同的社会阶层,对于社会的责任是不同的,这与古代罗马的政治民主,有较多的差异。但是我们也知道,政治本来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参与的,所以儒学的思想与观点,更具有可操作性。特别是对于“所有者缺位”这种真实的社会现象,儒家的“名位”观念,真是一个巨大的宝藏、宝库。

  韩愈很好地继承了儒学的名位观念。他认为,有四种人,是社会的危害。一是不称职的官员,理应自己辞职;二是不能说实话的官员,理应自己辞职;三是不能忘我地工作的官员,理应自己辞职;四是为了利禄而工作官员,不得予以升迁!前三种人要坚决驱除出官场,后一种人要彻底抑制其仕途上的发展。

  韩愈说:“君子居其位,则思死其官。得其道,不敢独善其身。故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孔席不暇暖(孔子为官时不敢长时间地坐在屋子里)、而墨突不得黔(墨子为官时,家里的烟囱从来没有烧黑过)。”

  事实上,韩愈的《争臣论》今天也不过时,这几句话,就是最好的证明。。我们知道,既然大禹、孔子、墨子,为了国家都不敢不尽心竭力,今天我们只是为企业,那有什么理由不为企业也尽心竭力呢?关键是没有这个名位。

  具体祥见

粉刷墙壁作为一种手艺,是卑贱而且辛苦的。有个人以这作为职业,样子却好像自在满意。听他讲的话,言词简明。意思却很透彻。问他,王是他的姓,承福是他的名。世代是长安的农民。天宝的安史之乱,抽调百姓当兵,他也被征入伍,他手持弓箭战斗了十三年,有官家授给他的勋级,但他却放弃官勋回到家乡来。由于丧失了田地,就靠拿着馒子维持生活过了三十多年。他寄居在街上的屋主家里,并付给相当的房租、伙食费。根据当时房租、伙食费的高低,来增减他粉刷墙壁的工价,归还给主人。有钱剩,就拿去给流落在道路上的残废、贫病、饥饿的人。
他又说:“粮食,是人们种植才长出来的。至于布匹丝绸,一定要靠养蚕、纺织才能制成。其他用来维持生活的物品,都是人们劳动然后才完备的,我都离不开它们。但是人们不可能样样都亲手去制造,最合适的做法是各人尽他的能力,相互协作来求得生存。所以,国君的责任是治理我们,使我们能够生存,而各种官吏的责任则是秉承国君的旨意来教化百姓。责任有大有小,只有各尽自己的能力去做,好像器皿的大小虽然不一,但是各有各的用途。如果光吃饭不做事,一定会有天降的灾祸。所以我一天也不敢丢下我泥镘子去游戏嬉戏。粉刷墙壁是比较容易掌握的技能,可以努力做好,有确实有成效,还能取得应有的报酬,虽然辛苦,却问心无愧,因此我心里十分坦然。力气容易用劲使出来,并且取得成效,脑子却难以勉强使它获得聪明。这样,干体力活的人被人役使,用脑力的人役使人,也是应该的。我只是选择那种容易做而又问心无愧的活来取得报酬哩!
“唉!我拿着镘子到富贵人家干活有许多年了。有的人家我只去过一次,再从那里经过,当年的房屋已经成为废墟了。有的我曾去过两次,三次,后来经过那里,也成为废墟了。向他们邻居打听,有的说:‘唉!他们家主人被判刑杀掉了。’有的说:‘原主人已经死了,他们的子孙不能守住遗产。’也有的说:‘人死了,财产都充公了。’我从这些情况来看,不正是光吃饭不做事遭到了天降的灾祸吗?不证实勉强自己去干才智达不到的事,不选择与他的才能相称的事却要去充数据高位的结果吗?不正是多做了亏心事,明知不行,却勉强去做的结果吗?也可能是富贵难以保住,少贡献却多享受造成的结果吧!也许是富贵贫贱都有一定的时运,一来一去,不能经常保有吧?我的心怜悯这些人,所以选择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干。喜爱富贵,悲伤贫贱,我难道与一般人不同吗?”
他还说:“贡献大的人,他用来供养自己的东西多,妻室儿女都能由自己养活。我能力小,贡献少,没有妻室儿女是可以的。再则我是个干体力活的人,如果成家而能力不足以养活妻室儿女,那么也够操心的了。一个人既要劳力,又要劳心,即使是圣人也不能做到啊!”

读《圬者王承福传》
在士大夫韩愈眼里,抹墙是种低贱而劳苦的手艺。却有人自得其乐,且谈吐不凡。问之,姓王名承福,世代为农。安史之乱从军一十三年,有官勋,却弃而归农。土地已失,抹墙为生三十年。租住市中,以抹墙所得交付房租食费。根据每年食宿贵贱调整工价。若有剩余,尽予路旁残废、饥饿之人。
曰,任有大小,惟其所能。曰,特择其易为而无愧者取焉。又曰,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吾能薄而功小,不有之可也。
韩愈视其贤者,所谓“独善其身”也,又说他过多考虑自己,不肯为他人着想,责他认为家庭太过费心而不肯供养妻子儿女。愚不以为然。此人“有余,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岂谓之“不肯拔我一毛而利天下”?而“妻与子”,人皆欲之。此人自知能薄,不足养而“不有”,恰是为人着想。嫁入他门得饱,随我则饿。生于他家则富足,生为我子则穷苦。如此,不若“不有”。
韩愈遇之而警,愚读之亦省。愚力不及圬者,智或有过之。当习而能,学圬者“不敢一日舍镘以嬉”,学圬者“劳无愧,吾心安焉”,学圬者“有余,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
吾能几何?吾当何任?吾家能养否?吾当鉴之,记之,不可忘也。


圬者王承福传译文 | 注释 | 赏析
然而,也有例外,唐代着名的大文豪韩愈(公元768~824年),就替一名叫王承福的泥瓦匠正儿八经写过一篇传记,题目是《圬者王承福传》,使得一千多年之后,人们通过这篇八百多字的简要传记,能了解到一名唐代建筑工人的精辟言论和高尚情操。人物介绍 人物简介 王承福是中晚唐时期京城长安的一位农民。...

圬者王承福传原文及翻译
圬者王承福传是韩愈的一篇短文,原文及翻译如下:一、原文 1、圬之为业,贱且劳者也。有业之,其色若自重。人问其术,苟曰:“将筑先墙。”众笑之,其色若自重。笑日:“将筑先墙。”问其术,曰:在始既立方,而后顺界修截去。恶梁亟毁斫,使渐如高长。凡功之初,始养料;继而纳诸功徒...

圬者王承福传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但尽管如此,王承福比起世上那些一心唯恐得不到富贵,得到后又害怕失去的人,比那些为了满足生活上的欲望,以致贪婪奸邪无道以致丧命的人,又好上太多了。而且他的话对我多有警醒之处,所以我替他立传,用来作为自己的借鉴。 《圬者王承福传》注释 ①圬:(wū)粉刷墙壁。技:手艺,技能。 ②业之:以此为职业。 ③约...

韩愈《圬者王承福传》原文及翻译
但尽管如此,王承福比起世上那些一心唯恐得不到富贵,得到後又害怕失去的人,比那些为了满足生活上的欲望,以致贪婪奸邪无道以致丧命的人,又好上太多了。而且他的话对我多有警醒之处,所以我替他立传,用来作为自己的借鉴。

圬者王承福传作品原文
他身兼两职,即使圣人也难以做到。起初,韩愈对他的做法感到困惑,但随后思考,这可能就是所谓的"独善其身"。然而,韩愈批评王承福过于自我,忽视了为他人付出。他怀疑王承福是否受杨朱之道影响,杨朱主张个人利益不应损害他人。相比之下,世人的贪欲和无道导致他们失去一切,与王承福的智慧和节制相比...

圬者王承福传作者介绍
韩愈,字退之,出生于南阳(今河南省孟县),在文学史上以七六八至八二四年活跃。他于七九二年考取进士,曾参与唐宪宗时期的淮西藩镇平叛行动,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在担任刑部侍郎期间,因上疏反对迎佛骨,触怒了宪宗,被贬谪至潮州任刺史。穆宗时期,他被召回任国子监祭酒,后又历任京兆尹及兵部、吏...

圬者王承福传赏析
文章通过一个有官司勋却弃官司业圬、自食其力的泥瓦匠王承福的口述,提出在封建制度下“各致其能以相生”的主张,和对“独善其身”这种处世态度的评断。本文反映了韩愈的社会主张和人生哲学。他维护封建制度主张“用力者使于人,用心者使人”,这是不足取的。但能人“各致其能以相生”的认识出发...

圬者王承福传解析
在封建社会背景下,韩愈通过泥瓦匠王承福的故事,阐述了他对“各致其能以相生”理念的见解。王承福,这位有着官勋却放弃仕途,选择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以其朴实的生活态度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挑战了当时士大夫阶层的“独善其身”观念。文章以传记形式展开,描绘了王承福从农家子弟到军人,再到工匠的人生...

圬者王承福传注释
圬,是一种技艺,指的是粉刷墙壁的工作,其从业者以此为职业,专注于墙面的装饰和维护。这种技术要求简约而透彻的理解,不仅在于技艺的熟练,更在于对细节的把握。在京兆长安,这座唐代繁华的大都市,曾经有一位技艺高超的圬者,他的名字叫做王承福。在天宝之乱的动荡年代,尽管社会动荡不安,他仍坚守在...

韩愈对王承福的评价充满了辩证的色彩文言文
承福其名。世为京兆长安农夫。天宝之乱,发人为兵。持弓矢十叁年,有官勋,弃之来归。丧其土田,手镘衣食,馀叁十年。舍于市之主人,而归其屋食之当焉。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有馀,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圬者王承福传》)说的是,在中唐时期,粉刷墙壁作为一...

曲阜市1866179852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圬者①王承福传 唐 韩愈圬之为技,贱且劳者也.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听其言,约而尽.问之,王其姓,承福其名,世为京兆长安... -
闫沈阿莫:[答案] 小题1:B小题1:D小题1:C小题1:(1) 如果光吃饭不做事,一定会有天降的灾祸,所以我一天也不敢丢下泥镘子去嬉戏.“怠”“ 殃”“故”“以”各1分,句意1分.(2)况且我是一个体力劳动者,如果成家而能力又不...

曲阜市18661798523: 求《圬者王承福传》翻译 -
闫沈阿莫: 粉刷墙壁作为一种手艺,是卑贱而且辛苦的.有个人以这作为职业,样子却好像自在满意.听他讲的话,言词简明.意思却很透彻.问他,他说姓王,承福是他的名.祖祖辈辈是长安的农民.天宝年间发生安史之乱,抽调百姓当兵,他也被征入...

曲阜市18661798523: 求韩愈《争臣论》评论,要求短小精悍,见解深刻结合实际最好 -
闫沈阿莫:《争臣论》是一篇从当时的政治出发、有的放矢的重要论文,其中,评论的人是真人,事也是真事.韩愈本人直言不讳地发表了意见,表现了敢于面对现实、并...

曲阜市18661798523: 谁有韩愈的名言?越多越好,要有意思的! -
闫沈阿莫: 韩愈《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师不必贤于第子,弟子不必不如师. = ——选自(师说= ) 博爱之谓仁,行而之之谓...

曲阜市18661798523: 左边一个土字,右边一个亏字,读什么? -
闫沈阿莫: 一、左边一个土字,右边一个亏的字是圬,拼音wū. 二、释义: 1、泥瓦工用的抹(mǒ)子. 2、抹(mò)墙. 三、圬的部首:土 四、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五、造字法:形声;从土、亏声 六、异体字:鋘釫圬 七、相关组词: 圬工、圬镘、圬人、圬者、圬墁 扩展资料: 一、汉字笔顺:横、竖、提、横、横、竖折折钩、 二、词组释义:1、圬工 [ wū gōng ] 的旧称. 2、圬镘 [ wū màn ] 见“圬墁”. 3、圬人 [ wū rén ] 泥瓦匠人. 4、圬者 [ wū zhě ] 圬人. 5、圬墁 [ wū màn ] 涂饰墙壁,粉刷.

曲阜市18661798523: 韩愈的《进学解》中,“孔道以明”的“以”的用法是?请详细解释. 《圬者王承福传》中... -
闫沈阿莫: “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是什么句式? 主语后置 徒,动词用作名词:仆人“以”、“已”二字在古代互相通用,“以明”即“已明. 韩愈《进学解》:“昔者孟轲好辩, 孔道以明,辙环天下,卒老于行.”

曲阜市18661798523: 传记文体名有哪些种类?
闫沈阿莫: 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传记一般由别人记叙,也有自述生平的.可分三类:(1... 针砭时弊,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如韩愈《圬者王承福传》、柳宗元《种树郭...

曲阜市18661798523: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问题.愈 始 闻 而 惑 之 又 从 而 思 之 盖 贤 者 也 盖 所 谓 独 善 其 身 者 也 -
闫沈阿莫: 1.愈始闻而惑之/又从而思之/盖贤者也/盖所谓独善其身者也/其贤于世之患不得之而患失之者/以济其生之欲/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其亦远矣/又其言有可以警余者/故余为之传而自鉴焉. 2、分三层:①“独善其身”也是贤者;②独善其身的人比患...

曲阜市18661798523: 形容韩愈的诗句 -
闫沈阿莫: 1、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韩愈2、 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 ——韩愈3、 【劝人为善】一时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书. ——韩愈 《了凡四训》4、 断送一生唯有酒 ——韩愈5、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挚一领. ——...

曲阜市18661798523: 自选一段历史文化名人写一段评论 -
闫沈阿莫: 韩 愈(768~824)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因官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在文学成就上,同柳宗元齐名,称为”韩柳”.他和柳宗元都是古文运动的倡...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