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中的“无名之朴”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辕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语出老子。意思是:万物在自然变化中萌生了私欲,我将以道的质朴来镇住这些私欲。

语出老子。
意思是:万物在自然变化中萌生了私欲,我将以道的质朴来镇住这些私欲。

“无名之朴”是一个成语,读音是wú míng zhī pǔ,是指道家指质朴自然、玄默无为之“道,比喻不为人知的才识之士。

出处:春秋时期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七章。

原文: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译文:道永远无所作为可是却没有不作为的。侯王如果能值守它,万物将会自己造化。演化后欲望兴起,我将镇压他们用没有定义的朴素道理。镇压他们用没有定义的朴素道理,也就将会没有欲望。没有欲望,用静,天下将会自动安定。

扩展资料

“无为”的思想在老子《道德经》中多次阐述、解释。本章开头第一句即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道不同于任何宗教的神,神是有意志的、有目的的,而“道”则是非人格化的,它创造万物。

但又不主宰万物,顺任自然万物的繁衍、发展、淘汰、新生,所以“无为”实际上是不妄为、不强为。这样做的结果,当然是无不为了。第二句便引入人类社会,谈到“道”的法则在人类社会的运用。

老子根据自然界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要求“侯王若能守之”,即在社会政治方面,也要按照“无为而无不为”的法则来实行,从而导引出“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的结论。

老子认为,理想的执政者,只要恪守“道”的原则,就会达到“天下将自定”这样的理想社会。这里所说的“镇”,有人解释为“镇压”,并据此认为老子在这章的说明中露出了暴力镇压人民的面目:谁要敢一闹事,那就要严厉加以镇压。

这种解释,我们感到有悖于老子的原意,“镇压”应当是“镇服”、“镇定”,绝非是武力手段的“镇压”。

由此,我们也认为,老子并不是代表奴隶主统治阶级的要求,而是从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角度考虑问题,并不是仅仅代表某一个阶级或阶层的利益和意愿。这表现出老子内心深沉的历史责任感。因而这是进步的、积极的。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译文1]
自生自长而产生贪欲时,我就要用“道”来镇住它。
[译文2]
万物在自然变化中萌生了私欲,我将以道的质朴来镇住这些私欲。
终上,这里的“无名之朴”应该是老子“无为而治”的道

万物在变化中萌生了私欲,我将以道的质朴来镇住这些私欲,无名之朴是大道的质朴的意思

先天之炁而已,无名天地之始,只有这玩意在天地之先还没名字,其次是朴的原意,没加工的原木,炁本是无是道是细微又原始到极致的能量,唯有先天能压制后天乃至化后天,具体解释不清楚 说给懂的人听 不接受反驳


《道德经》到底是讲什么的,为何被那么多人推崇?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大道看上去好像无所作为,但实际上它无所不为,万物都由它而生。侯王如果能持守道来治理天下,万物将自然而然的有序成长。 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慢慢有各种欲望产生,有各种负志强行的行为出现,此时就需要以“无名之朴”镇之。让...

《道德经》全文-陈鼓应校诂第三版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

《道德经》正文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 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自然无为的道教义理
其实,老子讲得很清楚:“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意思是说:道,常常是不去刻意做什么,但事情却因为顺应自然去做而无不成功。王侯若能遵守这个原则,万物就会自然成长。自然成长而至欲望萌发时,我就用道的真朴来教育它。道的真朴能使它不...

老子与禅讲记 死而不亡者寿
老子又讲:“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你看,老子给我们连具体的操作都讲了,“化而欲作”就是死灰复燃,识心识念再起,只能“镇之以无名之朴”,也就是只要契入究竟一相的涅槃妙心即可! “无名之朴”就是“如来”,就是本来面目,只要时时契入本来面目就是禅。 “镇之以无名之朴”就是入禅,亦是“...

《道德经》共有几章?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仍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

出自老子的成语
7、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 出自《老子》第四十七章:“不出户,知天下。”8、 无名之朴: 出自春秋·楚·李耳《老子》:“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9、 深根固柢: 出自先秦·李耳《老子》:“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

道德经原文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38.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以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义。失义而後礼。夫礼...

《老子·上篇》的内容是什么?还有下篇的内容.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知足)。不欲(\/ 知足)以静,天地(\/万物)将自定(正)。下篇《德经》 [38]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

“大隐隐于市”的出处是什么?是什么意思?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莲湖区13879055685: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中的“无名之朴”是什么意思? -
卓侄格宁:[答案]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译文1] 自生自长而产生贪欲时,我就要用“道”来镇住它. [译文2] 万物在自然变化中萌生了私欲,我将以道的质朴来镇住这些私欲. 终上,这里的“无名之朴”应该是老子“无为而治”的道

莲湖区13879055685: 道德经第37章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怎么理解 -
卓侄格宁: 白诺大好人877 :你好. 《道德经》第三十七章:原文: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你提出【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其中之【欲】,指的是贪欲.【无名】:指的是【道】. 若将原文译成现代话就是: 道永远是顺任自然而无所作为的,却又没有什么事情不是它所作为的.侯王如果能按照“道”的原则为政治民,万事万物就会自我化育、自生自灭而得以充分发展.【自生自长而产生贪欲时,我就要用“道”来镇住它】.用“道”的真朴来镇服它,就不会产生贪欲之心了,万事万物没有贪欲之心了,天下便自然而然达到稳定、安宁.——【 】内就是你的问题的意思.

莲湖区13879055685: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是什么意思 -
卓侄格宁: 语出老子. 意思是:万物在自然变化中萌生了私欲,我将以道的质朴来镇住这些私欲.

莲湖区13879055685: 你 我 他 在文言文如何翻译 -
卓侄格宁: 1、我:吾、余、予 2、你:尔、汝、女、若、乃、而 3、他:彼、其、之 一、吾拼音wú 1、我,我的:吾身. 2、姓. 二、余拼音yú 1、我:“余将老”. 2、剩下来的,多出来的:剩余. 3、十、百、千等整数或名数后的零数:十余人. 三、予拼音yú 释义:同“余”,我. 四、尔拼音ěr 1、你,你的:尔父. 2、如此:偶尔. 3、那,其(指时间):尔时. 五、汝拼音rǔ 1、你:汝辈. 2、姓.

莲湖区13879055685: 老子提出的“无为而无不为”是什么意思?
卓侄格宁: 老子在《道德经》第三十七章中提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 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

莲湖区13879055685: 无为而无为是什么意思?
卓侄格宁: 《老子》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 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 自正. (三十七)道常无为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 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 定. 【译文】道是永恒的,并处处表现出无为.如果王侯能遵守这一 自然规律, 万物都能按照自己的规律去运化. 运化的动力来自于欲 望, 因而要用无名的质朴去调整, 使其欲望逐渐减少,最后达到无 欲.如果万物都能没有贪婪的欲望,天下就能太平,就能处于永恒的 状态—静,从而达到自定.

莲湖区13879055685: 无为而无不为的意思是什么(君子无为而无不为是什么意思)
卓侄格宁: 无为而无不为出自《道常无为而不无为》,是老子的《道德经》第三十七章.1、解释:其中“无为”是指:顺其自然,不妄为.其中“无不为”是指:没有一件事所不能为的,没有一件事是所做不到的.2、无为而无不为原文: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莲湖区13879055685: 道德经哪几章讲的是老子无为的思想? -
卓侄格宁: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断句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圣人待在那里,就是用不成就什麽功业来治理侍奉(天下),圣人做事,就是不说话地在教诲.道德经的主要思想在“道”,看清了“道”,才能懂什麽才是真正的无为.现代人都在望文生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