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为什么说孟尝君的门客有鸡鸣狗盗之辈?

作者&投稿:慕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战国时期有四位非常出名的公子,分别是:信陵君,孟尝君,平原君,春申君。一般来说,除了信陵君的名声比较高,比较好以外,其它三位公子则颇有滥竽充数之嫌疑。尤其是其中的孟尝君更被王安石称之为“鸡鸣狗盗之雄耳”,说他是一群鸡鸣狗盗之辈的首领。

在《读孟尝君传》中,王安石写下自己的心得感想说: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鸡鸣狗盗这个典故出自于孟尝君,齐湣王派遣孟尝君出使秦国,秦昭王听说他有贤名,就让他做了秦国的丞相,后因臣子的反对又将他罢免,并把他软禁起来准备杀掉。孟尝君听说以后很害怕,就托门客去找秦昭王的妃子说情,对方希望得到他献给秦昭王时的白色狐皮裘。

于是孟尝君这位门客就化妆成狗潜入秦国仓库将衣服偷了出来,在这位妃子的说情下,秦昭王放弃了杀死孟尝君的做法,并将他放回齐国。但后来秦昭王反悔,于是派人去追孟尝君,后者彼时正被拦在函谷关无法出境,按照秦国的规定,必须等鸡叫以后才能出关。

孟尝君的一个门客于是学鸡叫,函谷关这才打开,孟尝君一行人这才脱离险境,平安回到齐国。这就是鸡鸣狗盗的来历,由于孟尝君生活的那个时代达官贵族们很喜欢养门客,尤其是四公子养得最多,所以名气很大。



但在王安石看来,孟尝君的贤名不过是徒有虚名,他本质上不过只是一群鸡鸣狗盗之辈的首领。如果孟尝君真的有贤名的话,那么他只需要得到一个贤人的帮助,那么齐国就可以制衡秦国了,而且王安石认为孟尝君的府上都是鸡鸣狗盗之辈,所以贤人才不愿意依附于他。

王安石说的确实有这么一个事实,在孟尝君的门客中,很多都是逃亡在外,无处可去的罪犯,他的宾客中鱼龙混杂,什么样的人都有,既有像冯谖这种足智多谋的宾客,也有一无所长的南郭先生。

孟尝君在薛,招致诸侯宾客及亡人有罪者,皆归孟尝君。孟尝君舍业厚遇之,以故倾天下之士。食客数千人,无贵贱一与文等。

所以在王安石这种改革家看来,孟尝君这种人实在是徒有虚名,因为他养了这么多门客,结果少有能够辅佐他使齐国变得强大起来的人。王安石是一个作风务实,生活简朴的人,十分看不起那些浮华不实的人,因此他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对孟尝君做出了批评。

另外孟尝君这个人心胸狭隘,他经过赵国的时候,赵国人听说孟尝君来了,于是就跑去围观他,发现他身材矮小,于是嘲笑他说是一个身材矮小的小丈夫。孟尝君闻言十分生气,于是纵容自己的门客击杀了数百人,毁坏了附近的一个县才离去。

不过王安石尽管嘲笑孟尝君,但万万没想到的是最后却影射了自己。王安石在变法期间由于遭到保守官僚的反对,很多官员不愿和他合作,而王安石为了顺利推动变法的进行,也罢免了许多官僚,启用一些思想和人格都有问题的官员,如蔡京、李定这些人。



尤其是蔡京,他是通过周旋在变法和守旧两党之间的两面派,王安石在的时候他支持王安石,后来司马光掌权,他又依附于司马光,章惇任相以后他又依附新党。不过蔡京能够游走在两派之间,也确实有他的能力,宋徽宗继位以后,蔡京也得到重用。

但在这位权相的折腾下,彼时的宋朝被他弄得乌烟瘴气,充分说明王安石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在他启用的这些人当中,也不乏鸡鸣狗盗之辈。如李定此人在“乌台诗案”中拿苏轼的诗歌大做文章,试图置苏轼于死地,又拿“乌台诗案”来炒作,对保守派官员进行弹劾,最后连王安石都看不下去了,还主动站出来在宋神宗面前为苏轼求情。

不过王安石也属实无奈,在当时很多人不愿和他合作,集体反对他的情况下,他也确实面临着无人可用的尴尬处境。虽然他也有看走眼的时候,但事实证明他的为人和品格都远比孟尝君要高出一大截。



因为战国初期孟尝君的门客很多,而且孟尝君并不在乎他们的身份,所以就有很多鸡鸣狗盗之辈。


孟姓的来源介绍
春秋时期,周朝分封的同姓诸侯国卫国,其开国之君为周武王弟卫康叔,都城在今河南境内。卫国传至第二十八代君王之子絷,字公孟,因病不得继位,让位给其叔。到了公子絷的孙子姬驱,便以祖父之字为姓氏,称公孟氏,后有省文简化为单姓孟氏者,是为河南孟氏。 2.源于子姓,出自商王朝时期齿序排列,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历史上的”孟长君“是个什么样的人
战国时期的四公子所谓“任侠”,就是依靠这些人在法律圈以外所形成的另外一套法律,另外一个社会。二、为什么青帮大老杜月笙说自己是当代的孟尝君?中国的帮会到了杜月笙手上,势力乃前所未有的强大。托庇于哪儿呢?有“国外之国”、“法外之法”之称的“租界”。英国、法国、中国的法律到不了的地方,...

关于孟氏一姓的由来?
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门人,历游齐、宋、滕、魏等国,曾任齐襄王的客卿。因主张不被采用,晚年与弟子著书立说。把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学说,他的理论对后世儒家影响很大,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世称“亚圣”。著作有《孟子》七篇。成为儒家经典之一。苦吟东野集;亲撰长春符。——佚名撰孟姓宗祠...

为什么说孟加拉国由台风催化而成
16世纪孟已发展成次大陆上人口最稠密、经济最发达、文化昌盛的地区。18世纪中叶成为英国对印度进行殖民统治的中心。19世纪后半叶成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1947年印巴分治,孟被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归印度,东部归巴基斯坦。1971年3月东巴宣布独立,1972年1月正式成立孟加拉人民共和国。参考资料:http:\/\/...

孟子是什么时代的人
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 问题七:孟子是哪个朝代的?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期鲁国人(今山东邹城人),汉族。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父穿激,母仉氏。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 问题八:孟子是什么时代的人? 战国时期,也可以说是...

孟洛川简介及详细资料
国民时期 在孟洛川长达60年掌管瑞蚨祥大权的时间里,对内部各层人员的管理又是严格有序、铁面无私的。他在同经理掌柜闲谈时,常告诫说:"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急,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用生、食、为、用作为治店宗旨。1891年(光绪十七年)-1894年,福润任山东巡抚期间,...

儒学代表人物孟子被称为什么
孟子被称为什么 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今山东省邹国人。他自小家境贫寒,是孔子之孙子思的再传弟子,也就是说,是孔子的第四代弟子。因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儒家思想,其成就仅次于“圣人”孔子,所以被后人称为“亚圣”。而他们的学说,也被称为“孔孟之道”。孟...

“仲尼是谁?”揭秘民国时期孟晓冬怪女孩选择杜而非梅兰芳的内幕_百度...
于是他笑着对孟晓东说:“孟小姐进步很快,现在真的很努力。”不知道为什么,他一点都不想提卢兰春,好像是这样谈的。他们一见面,就失去了现在的单纯和宁静。面对杜的夸奖,只是微笑着听着。他的举止相当温和,在闺房中似乎是大家闺秀。问候的话,自然父亲老师会说那不是她社交的范围。杜谈了一会儿黄,然后客气地请回...

孟孙、仲孙、叔孙、季孙
以上四支后来都简化了,仲孙成为仲姓、孟孙成为孟姓、季孙成为季姓,叔孙氏可能简化为叔氏,但是记载很少 在你的提法里面 “鲁桓公之子庆父号孟孙”,这是不对的,孟孙是指老大的孙子,这是庆父的孙子的氏。“又说孟孙、仲孙、季孙,乃春秋鲁公子庆父生有三子,以王孙之故,而以次序排列,分别...

孟子被后人尊称为什么
我们都知道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儒家代表,他发展了儒家学说,对后世影响深远,后来学着将孟子和孔子一起称为“孔孟”,孟子也被列为孔子之后的圣人,尊称他为“亚圣”。据考证孟子的老师是孔子的孙子的门人。孟子原来走遍了许多诸侯国,想推行仁政主张,但都无果而返,最后返回家乡讲学著书。现在有他重要著作《孟子》一书...

武定县19275889458: 成语典故鸡鸣狗盗 -
羊冯洁肤: “鸡鸣狗盗”典故与孟尝君有关.这个成语故事源自孟尝君的一个门客“学鸡啼叫,骗开城门”.后多用作贬义,比喻那些既无真才实学,也无堂皇风度,只不过略有低下本领的人. 典故的由来: 战国时候,齐国的孟尝君喜欢招纳各种人做门...

武定县19275889458: 为什么是“鸡鸣狗盗”? -
羊冯洁肤: 这就要从一个典故说起:《史记孟尝君列传》记载:战国时齐国的孟尝君被秦王扣留,幸亏他的一个门客装成狗潜入秦宫,偷出已经献给秦王的白狐裘,再献给秦王的爱姬,才得以获释;又靠一个会学公鸡叫的门客骗开城门,才逃回齐国.注意:虽然从该典故来看,“鸡鸣狗盗”好像是一个褒义词,但是现在指微不足道的技能;也指偷偷摸摸的行为.是贬义,希望不要误用.

武定县19275889458: 孟尝君的鸡鸣狗盗形容了什么 -
羊冯洁肤: 鸡鸣狗盗,学雄鸡啼叫,装狗进行盗窃.成语故事源自孟尝君的一个门客“学鸡啼叫,骗开城门”.后多用作贬义,比喻那些既无真才实学,也无堂皇风度,只不过略有低下本领的人.也指微不足道的本领或偷偷摸摸的行为.

武定县19275889458: “鸡鸣狗盗”讲的是什么样的历史故事?
羊冯洁肤: 孟尝君为战国时期齐国的宗室大臣,门下有食客3000人.有一次,孟尝君带着自己所有 的宾客出使秦国.秦昭王想把孟尝君留下为自己服务.当时的孟尝君根本没有实力...

武定县19275889458: 战国有哪些典故? -
羊冯洁肤: 1、鸡鸣狗盗 :《史记·孟尝君列传》载:战国时候,齐国的孟尝君喜欢招纳各种人做门客,号称宾客三千.他对宾客是来者不拒,有才能的让他们各尽其能,没有才能的也提供食宿. 鸡鸣狗盗 有一次,孟尝君率领众宾客出使秦国.秦昭王将...

武定县19275889458: 罕见的成语故事 -
羊冯洁肤: 鸡鸣狗盗 战国时候,齐国的孟尝君喜欢招纳各种人做门客,号称宾客三千.他对宾客是来者不拒,有才能的让他们各尽其能,没有才能的也提供食宿. 有一次,孟尝君率领众宾客出使秦国.秦昭王将他留下,想让他当相国.孟尝君不敢得罪秦...

武定县19275889458: 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翻译成现代文 -
羊冯洁肤: 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孟尝君只不过是个鸡鸣狗盗之徒的头领罢了.孟尝君被困于秦,使人到秦昭王宠姬处求援,宠姬向他索取狐白裘.孟尝君有一狐白裘,已献昭王.客有能为狗盗者,潜入宫内,将昭王之狐白裘盗出,献给宠姬而得以释放.鸡鸣,学公鸡叫.孟尝君逃脱后,恐秦王追赶,连夜奔走至函谷关,而该处规矩,须待天亮鸡鸣才能开关放行.客中有善作鸡鸣者,一鸣而群鸡齐鸣,守吏开关,遂得脱身.你觉得这个答案怎么样啊?呵呵,欢迎提问

武定县19275889458: 作者是如何驳斥世人 皆称孟尝君能得士这一观点的 -
羊冯洁肤:[答案]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史记·孟尝君...

武定县19275889458: 鸡鸣狗盗是动物的成语吗 -
羊冯洁肤: 鸡鸣狗盗是取自于春秋战国时期孟尝君身边的两位客卿,主要是形容人身份地位的,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算事动物成语

武定县19275889458: 《大秦帝国之崛起》历史上偷鸡摸狗的典故是否和孟尝君有关系 -
羊冯洁肤: 不是的,鸡鸣狗盗是孟尝君的典故《史记孟尝君列传》记载:战国时齐国的孟尝君被秦王扣留,幸亏他的一个门客装成狗潜入秦宫,偷出已经献给秦王的白狐裘,再献给秦王的爱姬,才得以获释;又靠一个会学公鸡叫的门客骗开城门,才逃回齐国.偷鸡摸狗是出自明·施耐庵的《水浒全传》第四十六回:“小人如今在此,只做得些偷鸡盗狗的勾当,几时是了;跟随的二位哥哥上山去,却不好?”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