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的隐喻和转喻与修辞学的隐喻和借代有什么区别

作者&投稿:殳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认知语言学的隐喻和转喻 与修辞学的比喻和借代有什么区别?急急急~

我现在在写关于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的论文,看了很多资料了。其实认知学中的隐喻最初就是源自修辞学中的比喻。因为最开始时,隐喻一直被认为是在修辞学领域内的,当亚里士多德提出关于隐喻的定义后,它就一直归属于修辞学范畴上。后来隐喻的研究不断发展,认知语言学家们又提出了认知隐喻方面的理论。转喻和借代也是同理的。修辞学上的比喻和借代不断发展,不同学派的学者有不同的定义,比如在认知语言学派上,有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的理论;功能语言学派也有相应的功能语法隐喻。说白了,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由修辞学的比喻和借代发展而来。这两者是一样的,只是各自所处的领域不同。修辞学是一个领域,认知语言学又是另外一个领域。就好比科学和数学是不同的领域,但两者多多少少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纯属原创,路过的请不要随意复制哦!因为写论文的需要,故本人对隐喻的研究较多。满意请给分,不满意也没事。)

https://wenku.baidu.com/view/b898e48c33687e21ae45a9a7.html
希望能帮助你

书籍:隐喻与转喻研究/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论文集系列

隐喻与转喻:一种认知的视角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语言能力是一般认知能力的反映,并由一般的神经过程所控制。根
据这一观点,各种认知之间是一个连续体,而语言不是人的心灵和大脑中独立的“模块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在各种认知能力中,一个主要的和普遍的认知能力是想象,即
把一些概念投射到另一些概念中去。这就是为什么想象机制的隐喻和转喻会成为认知
科学家研究的重点之一。

隐喻和转喻的主要研究内容

隐喻是一个认知机制,在这一机制中,一个认知域被部分地映现于另一认知域上,后者
由前者而得到部分地理解。前者叫来源域,后者叫目标域。

在隐喻“爱是旅行”(Love is a journey)中,“旅行”域映现到“爱”的域上,
例如Our relationship is off the track.(我们的关系已经恶化了,直译:我们的关
系脱离轨道)
We are spinning our wheels.(我们关系发展迅速。直译:我们使轮子飞转)

Lakoff指出了这二个认知域之间的对应关系:(1)相爱的人对应旅行的人;(2)爱的关系
对应旅行中的工具(这里“轮子”和“轨道”对应“爱”的关系);(3)相爱人的共同目
标对应旅行上的共同目的地;(4)关系中的困难对应旅行的障碍。

转喻是在一个认知域中映现,如部分代表整体就是一例,请看例句
There are a lot of intelligent heads in this university.(大学里有许多智者
。)(直译:智慧头脑)
在上例子中,“Head”(头脑)代表人,是用人的器官代表整个人。

Lakoff认为一个隐喻和转喻通常是一个更抽象的隐喻和转喻的具体表现。例如“爱是
旅行”是隐喻“生活是旅行”的具体表现,而“生活是旅行”是事件结构隐喻的具体
表现。同样,转喻“头脑代表人”是“身体部位代表人”的具体表现,而“身体部位代
表人”是“部分代表整体的具体表现。隐喻和转喻的系统性通过隐喻和转喻的组合在
构建概念域中最为明显。这些复杂的组合在“情感”域中得到了详细的分析。

隐喻和转喻在很大程度上与文化有关,因为经验域在所有的文化中并非一样的,但一些
最抽象和重要的隐喻和转喻可作为普通和基本的来源域,如一些普遍的空间概念(垂直
性和包容性等),它们被称为图象———图式。这些图象—图式是基于人的最基本的身
体经验而习得。

隐喻和转喻都是认知模式的基本类型,两者都以经验为理据,并用于某些语用目的。把
隐喻和转喻作为“模式”强调了它作为稳定的“认知装备”的一部分,即隐喻和转喻
应是我们人类范畴系统的稳定成分。在这一点上,隐喻和转喻的认知理论区别于Searle
的隐喻理论。Searle没有给予隐喻以认知模式的地位,而是把隐喻词语看成语言的特
例,并通过语用规则还原为字面意义,对隐喻词语理解需要人的额外认知努力。与之形
成对照的是,隐喻和转喻的认知理论认为,人的思维的基本特征就是隐喻的,隐喻意义
不必还原成字面意义,也并不需要额外的认知努力。

隐喻和转喻的认知理论认为,映现总是单一方向的,即只能从来源域映现到目标域上,
而反过来就不行。根据这一理论,双方向的隐喻映现是不存在的。这一特征使其区别
于其它的隐喻理论。在常规隐喻“人作为动物”(People as animals)中,我们把动物
的一些特征映现到人的一些特征上去,反过来则不行。但还存在“动物作为人”(animals
as people)的隐喻,在此隐喻中,人的一些特征映现到动物的特征上去,反过来也不行
。这两个隐喻并不是一个隐喻的两个变体,而是两个相对独立的隐喻。。

近些年来,认知语言学在隐喻和转喻研究中的趋势是,把隐喻和转喻看作概念整合的一
个特例。概念整合理论与隐喻和转喻的双域理论并不矛盾,因为前者以后者为前提。
然而概念整合理论能更准确地解释隐喻和转喻的运作情况,而且还能解释隐喻和转喻
的认知理论解释不了的现象。

论文:::借代—转喻—隐喻连续体初探左景丽
【摘要】: 传统的语言学将借代/转喻和隐喻看作是语言形式上的修辞,是语言装饰的手段,因而只是修辞学、文学和文体学研究的对象。近期的认知语言学和心理学表明借代/转喻和隐喻是人们对抽象概念认识和表达的强有力的工具,不仅是语言的,更重要的是认知的,概念的。然而,中外学者们对概念隐喻的研究很多,而对借代/转喻的研究较少。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学者已意识到借代/转喻比隐喻更为基础。正如王寅教授在其专著《认知语言学》中指出:我们完全可以说“转喻,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东西”。 借代/转喻和隐喻的关系历来是学者们研究的焦点之一。有学者认为借代/转喻和隐喻形成一个连续体。经典定义下的借代/转喻和隐喻可以视为“借代-转喻-隐喻连续体”上两端的类典型范畴,借代/转喻-隐喻互动现象属于连续体轴上的中间部分。借代/转喻和隐喻之间的区别不是离散的,而是标量的。它们是连续体上的点。这意味着两个实体间概念关系的性质可能随观察的角度不同而更接近某一端。“借代-转喻-隐喻连续体”的理论意义在于,它不但关注连续体两端的类典型范畴,同时也关注模糊的中间地带;提出了在人类认识与思维过程中借代/转喻不但是同隐喻同样重要的认知机制,而且可能是更基本的认知方式。 本篇论文共有五章: 第一章介绍了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借代/转喻倾向,论文的研究目标及结构安排。 第二章结合例子论述了“借代-转喻-隐喻连续体”理论,强调指出借代/转喻是隐喻的基础。借代/转喻的基础作用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共同的经验基础;(2)语用含义;(3)范畴结构;(4)文化模式。接着论文从国内学者对metonymy的不同译名出发,探讨了metonymy究竟应译为“借代”,还是“转喻”。为此,论文阐清了两个问题:(1)metonymy究竟有没有“喻”;(2)是否所有metonymy都有指代性。Dirven将metonymy分为三类(:1)线性metonymy (linear metonymy);(2)连接性metonymy (conjunctive metonymy);(3)包含性metonymy (inclusive metonymy)。Dirven又将思维分成两大类:原意(literalness)和非原意(non-literalness)。原意显然无喻。非原意则又可进一步分为无喻(non-figurative)和有喻(figurative)两类。线性metonymy和无喻连接性metonymy既非原意又无喻,是non-literal non-figurative metonymy;有喻连接性metonymy和包含性metonymy虽非原意却有喻,是non-literal figurative metonymy;典型的无喻metonymy为线性metonymy,典型的有喻metonymy为包含性metonymy。根据定义metonymy是一种单一映射,通常具有指代性。然而,Mendoza Velasco认为,从现时文献资料看非指代性(non-referential)的metonymy与指代性(referential)的metonymy例子出现频率大致相同。非指代性的metonymy,例如:Mary is just a pretty face,或在包含基于动词的metonymy的表达式内,如‘Oh Dear’,she giggled,句中用giggle代表(stand for)‘to say something while giggling’。这类非指代性的metonymy应译为“转喻”而非“借代”。因此可得到如下结论:non-figurative referential metonymy即无“喻”有“代”的metonymy(如“The pot is boiling.”)是“借代”,figurative non-referential metonymy即有“喻”无“代”的metonymy(如“Mary is just a pretty face.”)是“转喻”,figurative referential metonymy即有“喻”又有“代”的metonymy(如“The crown has not withheld its assent to a Bill since 1707.”)则译为“借代”或“转喻”皆可。此外,从原意、非原意无喻借代、非原意有喻转喻到隐喻,实际上是一个连续体。 第三章重点阐述了被视为“借代-转喻-隐喻连续体”轴上中间部分的借代/转喻-隐喻互动现象。其互动表现为以下四种模式:(1)由借代/转喻构成的隐喻;(2)隐喻内包含借代/转喻;(3)借代/转喻内包含隐喻;(4)隐喻语境中的非借代/转喻化。分析指出,前两种是常见的模式。 第四章以上面的理论框架为基础,搜集并从认知角度分析了英语演说辞中出现的借代/转喻和隐喻及其互动模式。演说辞历来被认为人类巧妙使用语言的典范,但是运用“借代-转喻-隐喻连续体”理论从认知角度来分析英语演说辞方面的研究的确不多,这也是本论文的研究价值和研究特色所在。为此,作者搜集40,000多字的英语演说辞语料,并作了详细的判断分析。这篇论文旨在通过分析英语演说辞中出现的借代/转喻和隐喻,再次印证借代、转喻和隐喻构成一个连续体,借代/转喻是隐喻的基础,并试图分析借代/转喻和隐喻在英语演说辞中的作用。 第五章回顾论文内容,总结全文。

重点是认知和修辞学这两个前缀,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人类认知的一个重要的工具,帮助人们来认识这个世界,举个最简单的例子,通过time is money这个隐喻,人们可以形象的想出time是跟money一样重要的东西。而修辞学的隐喻,仅仅是一个修辞手段。


英语中为什么会频繁出现一词多意的现象?
认知语言学的视角揭示了谜底<\/:每个词汇的核心,即原型,是其最原始、最基础的含义。狭义的一词多义,即通过隐喻和转喻的魔力,原型得以扩展出新的意义。隐喻,如同想象力的翅膀,基于概念间的相似性,比如 head,其原型是「人的头部」,进而衍生出「顶端」、「首领」等概念,通过相似性的桥梁,将我们...

认知语言学对英汉时间的隐喻及其文化的理解
论文摘 要 :作为抽象的时间,认知学和学家们研究表明隐喻是人们对抽象概念认识和表达的最有效手法。隐喻的使用说明了其在人类语言中的普遍性和各认知的共性;同时,隐喻概念也很受到民族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也存在着一定的文化差异。 隐喻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它是指将熟悉的、具体的、有形的语义域概...

多模态隐喻?
深入探索:多模态隐喻的多元解读在学术研究的探索之旅中,我近期涉猎了《认知语言学》一书,对多模态隐喻的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我的见解并非定论,而是基于现有文献的思考。首先,让我们澄清一个关键概念:隐喻,这个看似简单的词汇,其实包含了丰富多样的形态。它不仅局限于传统的修辞范畴,如隐喻、转喻...

说话眼睛在转
本文将会从语言学、人类心理学和实际生活经验三个方面分析这个词语的意义与应用。说话眼睛在转一、语言学分析“说话眼睛在转”这个词语源于口头语言,其中“说话”指的是语言的表达方式,而“眼睛在转”则说明了说话者的视线方向变化。在语言学中,这种描述方法被称为“隐喻”,它是一种将两种不同概念...

隐喻研究算什么研究方向
认知语言学。我国对隐喻的研究始于先秦时期的经典著作和诸子百家作品,是认知语言学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隐喻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传统研究一般把隐喻看作是一种修辞现象。

民族语言学的学科背景分析
而人类学中的文化符号学理论,更是以索绪尔的语言符号学理论和雅可布逊的音位结构理论为模式,把一切文化现象作为符号蓝本来理解,使符号论从语言学理论扩大为适用于一切文化领域的共同理论。至于象征人类学的建立,也主要是移植语言学中象征和隐喻语义分析理论之结果。我国从本世纪初引进现代民族学开始,就...

语言学中隐喻的定义谁知道?
暗喻(Metaphor)是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它们之间在形式上是相合的关系,说甲(本体)是(喻词)乙(喻体)。喻词常由:是、就是、成了、成为、变成等表判断的词语来充当。暗喻又叫隐喻。 例如: ①何等动人的一页又一页篇章!这是人类思维的花朵。(徐迟《哥德巴赫猜想》) ②她是夜明珠...

概念隐喻可以等同于隐喻吗?
张松松(2016)认为:自从认知语言学诞生以来 ,隐喻一直是其核心问题。认知语言学范畴内的隐喻研究的重要性也表明了认知语言学作为一门学科的本质特征。即如果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是语言特性如何反映人类认知的其它方面,那么隐喻则为说明这种关系提供了最心理可及的透镜。上世纪70代后期,隐喻仍被普遍视为是...

什么是隐喻(Metaphor)?
语言学上,把由于两个事物的特征上所存在的某一类似之处,而用指一个事物的词来指代另一个事物的演变方式叫做隐喻(Metaphor)。“隐喻”一词来自希腊语metaphora,其字源meta意思是“超越”“在…之后”,而pherein的意思则是“传送”或“转换”。合起来表达就是“转换之后的含义”。隐喻是以"相似"...

402: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因此,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但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还是人的一种思维方式,隐喻普遍地存在于人们的各种认知活动中。在修辞学中,隐喻作为一种「辞格」,一个完整的隐喻一般由「喻体」和「本体」构成,喻体通常是我们熟悉的、比较具体直观的、比较容易理解的一些概念范畴,本体则是我们后来才认识的、抽象...

惠来县18829488163: 认知语言学的隐喻和转喻 与修辞学的比喻和借代有什么区别?急急急 -
古董甘露: 我现在在写关于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的论文,看了很多资料了.其实认知学中的隐喻最初就是源自修辞学中的比喻.因为最开始时,隐喻一直被认为是在修辞学领域内的,当亚里士多德提出关于隐喻的定义后,它就一直归属于修辞学范畴上....

惠来县18829488163: 什么是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 -
古董甘露: 他简直是头猪.(比喻:他 是一个像猪一般的人,指肮脏,贪吃的人

惠来县18829488163: 谁能给出修辞学意义上的"转喻"的含义 -
古董甘露: 转喻(metonymy) 转喻是用某物的一个部分或一个因子来代表其整体.按照雅格布森的理论,转喻和隐喻是传播意义的两种基本模式.他指出,转喻是小说特别是现实主义小说的典型模式.在一部现实主义的警匪连续剧里,剧情的场景就是转...

惠来县18829488163: 隐喻和转喻哪个更普遍?为什么? -
古董甘露: 隐喻受到的关注更多,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到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和发展,都被认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概念.但是近年来,对转喻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有学者认为,甚至可以将隐喻归为转喻中.哪个更普遍来说,没有单独的比较标准,看你想研究哪个方面和你的侧重点.

惠来县18829488163: 隐喻和语法隐喻有什么区别 -
古董甘露: 象征手法 含义:象征就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是一种复杂的修辞比喻是不同语境间的交易.如果我们把不同的语境分为喻体与本体,根据喻体与本体的距离,...

惠来县18829488163: 隐喻研究现状 -
古董甘露: 两千多年以前,隐喻作为修辞格式就为世人所知.在西方,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诗学》和《修辞学》中就对隐喻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并确立了其后两千年西方修辞学界隐喻研究的基本线索.如今,国内外的人们对隐喻展开了大量的研究,近几...

惠来县18829488163: 请问 什么是 认知语言学中的“容器隐喻”?越详细越好 多谢~
古董甘露: Container metaphor is another kind of ontological metaphors. We are physical beings, bounded and set off from the rest of the world by the surface of our skins, and we experience the rest of the world as outside us (Lakoff & Johnson, 1980:29) each...

惠来县18829488163: 沉舟侧畔千翻过是隐喻还是转喻 -
古董甘露: “隐喻”就是修辞学的“比喻”,“转喻”就是修辞学的“借代”.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运用比喻,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哲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