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是怎么算时间?一刻是几分?

作者&投稿:爰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代的“一刻”是多少分钟?~

1、一刻意思是指15分钟;亦指一会儿,片刻。
2、一昼夜分为一百刻,一刻即为14.4分钟,至 清 初定为九十六刻,一刻即为15分钟。今用钟表计时,一刻亦即15分钟。

扩展资料
详细解释:
1、释义:(1).表示时间。古以漏壶计时,一昼夜分为一百刻,一刻即为14.4分钟,至 清 初定为九十六刻,一刻即为15分钟。今用钟表计时,一刻亦即15分钟。
2、【出处】:《汉书·昌邑哀王刘髆传》:“夜漏未尽一刻,以火发书。”
3、【示例】: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中:“及期,帝候日於庭,谓 淳风 曰:‘吾放汝与妻子别。’对以尚早一刻,指表影曰:‘至此蚀矣。’如言而蚀,不差毫发。” 老舍 《离婚》十:“两位小天使在东屋玩了有一刻来钟。”
4、释义:(2).指短暂的时间,犹片刻
5、【出处】:唐 白居易 《短歌行》:“曈曈太阳如火色,上行千里下一刻。”
6、【示例】:清 郑燮 《扬州》诗:“繁华一刻人偏恋,呜咽千年水不流。” 茅盾 《子夜》十:“ 杜竹斋 的脸色却一刻比一刻苍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一刻

1、一刻意思是指15分钟;亦指一会儿,片刻。
2、一昼夜分为一百刻,一刻即为14.4分钟,至 清 初定为九十六刻,一刻即为15分钟。今用钟表计时,一刻亦即15分钟。

扩展资料
详细解释:
1、释义:(1).表示时间。古以漏壶计时,一昼夜分为一百刻,一刻即为14.4分钟,至 清 初定为九十六刻,一刻即为15分钟。今用钟表计时,一刻亦即15分钟。
2、【出处】:《汉书·昌邑哀王刘髆传》:“夜漏未尽一刻,以火发书。”
3、【示例】: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中:“及期,帝候日於庭,谓 淳风 曰:‘吾放汝与妻子别。’对以尚早一刻,指表影曰:‘至此蚀矣。’如言而蚀,不差毫发。” 老舍 《离婚》十:“两位小天使在东屋玩了有一刻来钟。”
4、释义:(2).指短暂的时间,犹片刻
5、【出处】:唐 白居易 《短歌行》:“曈曈太阳如火色,上行千里下一刻。”
6、【示例】:清 郑燮 《扬州》诗:“繁华一刻人偏恋,呜咽千年水不流。” 茅盾 《子夜》十:“ 杜竹斋 的脸色却一刻比一刻苍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一刻

古人最常用的计时用语是“辰”,也称“时辰”。他们将一昼夜分成十二个时辰,并给每个时辰取名: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时辰从每日子时(相当于现在我们说的夜里十一点钟到一点钟)开始,到亥时(相当于夜里九点钟到十一点钟)结束。

古人说一个时辰就是现在的两个小时,半个时辰就是一个小时。

“刻”,这一时间概念源自于古代漏壶计时,一昼夜24小时为96刻,即一刻约15分钟。“午时三刻”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1时45分。

古人把夜定为五个时辰,叫做“五更”或“五鼓”。夜从戌时(黄昏)开始,卯时结束。这样一来,“三更”正好对应“夜半”,也就是所说的“三更半夜”。

扩展资料

古代先民为了生产生活的便利,发明了许多计时器具和计时方法,这些器具各有所长,分别应用于不同的场合。古代的计时仪器大致可以分为五种系统:日晷、漏刻、机械计时器、轮漏和木漏。

最早的计时仪器该算“土圭”,用“土圭”计时的时候,需将一根木杆立在地上,通过观察日影的长短变化来估计时间。“日晷”则是更先进一步的计时仪器,晷盘上刻有24等分的刻度线,太阳照在晷盘中心的晷针上,晷针的影子就能在晷盘上指示出时刻。

古人也用燃香来计算时间,称为“火钟”。“火钟”是用纱线缠绕在香上,再在线的末端系上一个铜球,球下放一个铜盘,当香火烧断纱线时,铜球落在铜盘中就会发出响声,这便是古代的闹钟了。

此外,古人还用“水钟”来计时,“水钟”也称滴漏、刻漏,是古人利用滴水的等时性原理,通过反复实践,而发明出的计时方法。古代白天或晴天时,可以用日晷来测时间,到了夜晚或阴天,就需要利用水钟来计时了。

“水钟”通常由播水壶、受水壶和分水壶三部分组成,使用时,需在受水壶的中央插入一把铜尺,铜尺上刻有十二个时辰的刻度,铜尺的前面插入一根木刻浮箭,下面是浮舟,随着受水壶内水量的增多,浮舟也随之上升,浮箭就能在铜尺上指示出刻度时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时辰



古代一天分为12个时辰,以地支纪位:即十二生肖中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一个时辰是现在的两小时.
子时23~1点,丑时1~3点,寅时3~5点,卯时5~7点,辰时7~9点,巳时9~11点,午时11~13点,未时13~15点,申时15~17点,酉时17~19点,戌时19~21点,亥时21~23点。

更点———古代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丑时为四,寅时为五更。
所以三更是半夜23点到1点这段时间.

再附给你一点或许对你有★古代人用的时辰
时辰

1、十二时辰制。
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2、二十四时辰制。
宋以后把二十时辰中每个时辰平分为初、正两部分,这样,子初、子正、丑初、丑正......依次下去,恰为二十四时辰,同现在一天二十四小时时间一致。

3、十时辰制。
出现于先秦。昼夜各五分。据《隋书.天文志》,昼为朝、禺、中、晡、夕,夜为甲、乙、丙、丁、戊(后用五更来表示)。

4、五时辰制。
其名称为晨明、朏明、旦明、蚤(早)食、宴(晚)食、隅中、正中、少还、铺时、大还、高舂、下舂、县(悬)东、黄昏、定昏。参阅《淮南子.天文训》。

5、百刻制。
即把昼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其产生与漏刻的使用有关。可能起源于商代。汉时曾把它改造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几经反复,直至明末欧洲天文学知识传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为正式的制度。

6、古代不一定具备严格的时间意义,而又常见常用的有关名称亦颇不少。
一般地说,日出时可称旦、早、朝、晨,日入时称夕、暮、晚。太阳正中时叫日中、正午、亭午,将近日中时叫隅中,偏西时叫昃、日昳。日入后是黄昏,黄昏后是人定,人定后是夜半(或叫夜分),夜半后是鸡鸣,鸡鸣后是昧旦、平明——这是天已亮的时间。古人一天两餐,上餐在日出后隅中前,这段时间就叫食时或早食;晚餐在日昃后日入前,这段时间叫晡时。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时辰———十二地支纪一昼24小时为十二时辰:

前半夜11时至1时为“子时”,午夜1时至3时为“丑时”,后半夜3时至5时为“寅时”,早上5时至7时为“卯时”,上午7时至9时为“辰时”,9时至11时为“巳时”,11时至下午1时为“午时”,中午1时至3时为“未时”,晚上7时至9时为“戌时”,9时至11时为“亥时”。每个时辰各占两个钟头。可见“从巳时直杀到未时”相当于现在的“从上午9时直杀到下午3时”。

★更点———古代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丑时为四,寅时为五更。

把一夜分为五更,按更击鼓报时,又把每更分为五点。每更就是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即120分钟,所以每更里的每点只占24分钟。由此可见“四更造饭,五更开船”相当于现在的“后半夜1时至3时做饭,3时至5时开船”。“五更三点”相当于现在的早晨5时又72分钟,即6时12分,“三更四点”相当于现在的午夜1时又96分钟,即2时36分。

★刻———古代用漏壶计时。

漏壶分播水壶和受水壶两部。播水壶分二至四层,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后流入受水壶,受水壶里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随蓄水逐渐上升,露出刻数,以显示时间。而一昼夜24小时为100刻,即相当于现在的1440分钟。可见每刻相当于现在的14.4分钟。所以“午时三刻”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时43.2分

“打更”、“更夫”、“更楼”各词全由“更”字而来。我以前谈过,中国古代一昼夜分十二个时辰,亦即两个小时一个时辰。白天人们可看太阳、日晷或计时的“铜壶滴漏”之类东西判断时间,夜晚则不知时间了,于是由专人看着“铜壶滴漏”,按照时辰打鼓告诉民众。古人规定,逢戌时(约合现在晚上七点至九点钟)开始,叫做“起更”,也就是“一更”;二更是亥时,即合现在夜晚九点至十一点钟;三更是子时,即夜间十一点至凌晨一点……五更是最后一更,已到寅时,即黎明前的三点至五点钟了。

这样大家可以推算出,“半夜三更”说的确实是夜已至半。人们说“起五更”也不难理解,是赶大清早起床了

古时计时工具有两种,一是“日晷”,二是“漏”。日晷由晷针和晷面两部分构成,按晷面放置的方向,可分为赤道、地平、竖立、斜立等型式。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并划分时刻。日晷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这种利用太阳光的投影来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这项发明被人类沿用达几千年之久。
漏壶,古代计时之器。《灵枢·五十营》:“漏水下百刻,以分昼夜。”
古代除了用圭表、日晷计时外,还以漏刻计时。这种计时方法分一昼夜为一百刻(一刻相当于今天的14.4分钟)。 “漏刻”中的“漏”指漏壶;“刻”指刻剑。漏刻是一种比日晷用途更大的计时器,它可以用来计时、守时,而且不受夜晚和天气变化的限制。


时分秒怎么换算?
时分秒的换算公式: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时分秒的英文缩写依次为:h,min,s。小时(hour)是一个时间单位,但是不是时间的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时间的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是秒。了解时分秒之间的单位换算: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题目中要求从小单位往大单位换算,即从秒换算到分,从...

十二时辰怎么算的?
1、【子时】: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2、【丑时】: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3、【寅时】: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4、【卯时】: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5、【辰时】: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6、【巳时】: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7、【午时】: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8、【未时】: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9...

12个时辰怎么算的?
1、子时:23:00-1:00;2、丑时:1:00-3:00;3、寅时:3:00-5:00;4、卯时:5:00-7:00;5、辰时:7:00-9:00;6、巳时:9:00-11:00;7、午时:11:00-13:00;8、未时:13:00-15:00;9、辛时:15:00-17:00;10、酉时:17:00-19:00;11、戌时:19:00-21...

时间是怎么计算的?
十分钟等于1\/6小时。一小时有60分钟,因此十分钟就是10\/60小时,即1\/6小时。小时是时间的一个单位,虽然它不是时间的国际单位制(SI)基本单位,但它是与SI基本单位相协调的辅助时间单位。通常情况下,一小时大约等于3600秒,或者60分钟,或者1\/24天,除非出现闰秒。我们通常使用小时来描述一天中的...

十二时辰怎么算?
十二时辰用十二地支代表,时间具体分别如下:1、子时:(23时至01时)。2、丑时:(01时至03时)。3、寅时:(03时至05时)。4、卯时:(05时至07时)。5、辰时:(07时至09时)。6、巳时:(09 时至11时)。7、午时:(11时至13时)。8、未时:(13时至15时)。9、申时:(15时至17...

时间怎么算公式是什么
。随着钟表的普及,人们将“大时”忘淡,而“小时”沿用至今。小时是一个时间单位。小时不是时间的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时间的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是秒),而是与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相协调的辅助时间单位。除闰秒外,一小时一般等于3600秒,或者60分钟,或者1\/24天。在英文或数学中常用“h”表示。

时间是怎么计算的?
一般的数学都是10进制,也就是到10就进一位,但时间中小时-分-秒都是60进制,也就是60进一位。结束时间和开始时间必须是用24时计时法。时间换算关系如下:1小时hr(h)=60分钟min(m)=3600秒sec(s)。物理上的时间计算 根据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得出:求路程的字母公式是:S=VT...

一时三刻是什么意思?一刻时间是多少分钟?
百度解释说一时三刻是指很短的时间,这个解释是错误的,形容时间很短的那个词叫做“一时半刻”是跟“一时三刻”很容易混淆的词。 一时三刻应为一时半刻的讹传, 字面上解释:一时是指一个时辰,也就是2个小时,三刻,古时一天为100刻,一刻为14.4分钟,今为了计算方便记为15分钟。所以一...

古时是怎么算时间?一刻是几分?
时辰从每日子时(相当于现在我们说的夜里十一点钟到一点钟)开始,到亥时(相当于夜里九点钟到十一点钟)结束。古人说一个时辰就是现在的两个小时,半个时辰就是一个小时。“刻”,这一时间概念源自于古代漏壶计时,一昼夜24小时为96刻,即一刻约15分钟。“午时三刻”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1时45分。古人...

二年级时钟表怎么分段算时间
一小时是60分钟,一分钟是60秒。如果现在是5点,2个小时37分48秒后就是7点37分48秒。时与时相加减,分与分相加减,秒与秒相加减。秒加秒够60向分进位,分加分够60向时进位。如:34秒加52秒等于86秒等于1分26秒。秒减秒不够减向分借1当60,分减分不够向时借1当60。如:2分15秒减45秒...

贵德县13492327502: 古时候是怎么划分时刻的? -
勤标氢溴: 古代计时单位是:时,更,点,刻.时也称时辰,用12地支表示,每个时辰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古时与现代时对照 23:00 - 01:00 子时 01:00 - 03:00 丑时 03:00 - 05:00 寅时 05:00 - 07:00 卯时 07:00 - 09:00 辰时 09:00 - 11:00 巳时 11:00 - 13:...

贵德县13492327502: 中国古代一刻钟大约是15分钟,那麽古代分秒怎麽计算? -
勤标氢溴: 一刻钟就是15分钟 ,这是因为时间的计算都十分相似的缘故. 西方的计时方法是把一天平均分成二十四份,每一份是一个小时,而我国古代是把一天平均分成十二份,每一份是一个时辰,另外我国古代还有一种叫做日晷的计时工具,它把一个时辰平均分成了八份,一份叫做一刻,而根据上面的分析来看,一份正好是西方计时方法中的十五分钟.所以...........

贵德县13492327502: 古时是怎么算时间?一刻是几分? -
勤标氢溴:[答案] 现时每昼夜为二十四小时,在古时则为十二个时辰.当年西方机械钟表传入中国,人们将中西时点,分别称为“大时”和“小时”.随着钟表的普及,人们将“大时”忘淡,而“小时”沿用至今.古时的时(大时)不以一二三四来算,而...

贵德县13492327502: 一个时刻等于多少分钟古时候说一个时刻到底等于多少分钟 -
勤标氢溴:[答案] 一刻钟是十五分钟.

贵德县13492327502: 古时的十二个时辰具体怎么划分?那里的一刻钟等于现在的几分钟? -
勤标氢溴:[答案] “古代时辰” 一日有十二时辰,一时辰有四刻,一刻有三盏茶,一盏茶有两柱香,一柱香有五分,一分有六弹指,一弹指有十刹那,一刹那为一念....子=23:00-1:00 丑=1:00-3:00 寅=3:00-5:00 卯=5:00-7:00 辰=7:00-9:00 巳=9:...

贵德县13492327502: 古代的一刻钟是现代的多少分钟? -
勤标氢溴:[答案] 以前我国没有今天这样的钟表,古代计时的工具叫“铜壳滴漏”.它是靠铜壶里的水,一滴一滴往下漏来计算时间的长短的.... 这是因为时间的计算都十分相似的缘故. 西方的计时方法是把一天平均分成二十四份,每一份是一个小时,而我国古代是把一...

贵德县13492327502: 古代一刻是多少时间 -
勤标氢溴: 古代一刻是15分钟. 释义:(1).表示时间.古以漏壶计时,一昼夜分为一百刻,至 清 初定为九十六刻.今用钟表计时,一刻为十五分钟. 【出处】:《汉书·昌邑哀王刘髆传》:“夜漏未尽一刻,以火发书.” 【示例】: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中:“及期,帝候日於庭,谓 淳风 曰:'吾放汝与妻子别.'对以尚早一刻,指表影曰:'至此蚀矣.'如言而蚀,不差毫发.” 老舍 《离婚》十:“两位小天使在东屋玩了有一刻来钟.”

贵德县13492327502: 我国古时候的时刻是怎么分的 -
勤标氢溴: 子:23:00-01:00 丑:01:00-03:00 寅:03:00-05:00 卯:05:00-07:00 辰:07:00-09:00 巳:09:00-11:00 午:11:00-13:00 未:13:00-15:00 申:15:00-17:00 酉:17:00-19:00 戌:19:00-21:00 亥:21:00-23:00

贵德县13492327502: 古时候的一刻钟是应该是15分钟还是30分钟?前几天听百家讲坛 隋丽娟教授讲的”奕欣在慈禧面前跪了六刻钟,就是一个半小时",按她的说法,一刻钟应... -
勤标氢溴:[答案] 古时候的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2个小时,又因为“一日有十二时辰,一时辰有四刻”,所以一刻是30分钟.

贵德县13492327502: 古代具体的时刻划分求解释古代时刻是怎么划分的.不是时辰.一刻钟是15分钟还是14.4分钟还是30分钟啊?比如说,午时是指11点 - 13点,那么12点15怎么说... -
勤标氢溴:[答案]即把昼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其产生与漏刻的使用有关.可能起源于商代.汉时曾把它改造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几经反复,直至明末欧洲天文学知识传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为正式的制度. 也就是说,各朝代...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