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高原一株柳的批注怎么写? 快!!!

作者&投稿:依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青海高原一株柳分段赏析,急急急~

  第一段(第1自然段):开篇点题,写这是一株平常的柳树。
  第二段(第2自然段):话锋一转,讲这是一株令“我”望而生畏的神奇的柳树。
  第三段(第3~5自然段):给我们展示一株巍巍然挺立于高原之上的柳树,以其独特的形象,给荒芜、苍茫的青海高原带来了一方独立的风景,给人以生命伟力的震撼和感召。
  第四段(第6~7自然段):通过作者的猜测和想象,演绎了这株柳树如何在高原严寒与雷轰电机中顽强的生存下来的坚贞力量与不屈的生命力。
  第五段(第8~9自然段):通过与名贯古今的灞河柳树相比较,赞扬了高原之流没有抱怨与畏怯,以超乎想象力的毅力和全部身心之力生存下来,在一线希望中成就了一片绿荫。


  共9自然段
  第1自然段:“极其普通极其平常”写出了高原水边柳树的特点。
  第2自然段:“神奇的”“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写出了伫立在青海高原上的柳树的特点。
  第3自然段:“哦”一词,蕴含了作者丰富的情感,在荒凉的高原,能看到一株绿树,人们一定会为之兴奋不已,那是生命的颜色、生命的象征。
  第4自然段:借助反问进一步点出这株柳树生长环境的恶劣,生长艰难。
  第5自然段:这段话以特写的镜头定格在这株柳树身上。细致的描写了柳树的干、枝、叶、皮及站立的姿态,让我们不仅看到柳树的形美,也敢受到了它的神美。
  第6自然段:作者借助想象写出了这株柳树的由来。
  第7自然段:青海高原的这株柳树,在忍受漫长的严寒酷暑,遭受一次次风沙雪暴、雷轰电击之后,不仅能在其它柳树都无法生存的恶劣环境下生存下来,而且居然枝繁叶茂、生机盎然,年复一年地用绿色装扮高原,向高原展示生命的光彩。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由衷的敬佩之情。
  第8自然段:借助对比进一步写出了作者对这株柳树的强大生命力的赞颂。
  第9自然段:即使这段话不仅仅是在写柳树,同时也在写人。
  启示:在人生的道路上,生活和命运不可能公平,但只要心中一直充满希望,凭借自己超乎想象力的毅力和韧劲去努力,生命就会产生奇迹。
  老师讲的

1.我们学习了一篇课文,叫《青海高原一株柳》。在这篇课文中,我们知道了在青海高原之上,只有一株柳树。它挺立在青海高原上已经有许多年了。但是,它经受的这几年却是其他的柳树数十年的苦难。但是,它没有抱怨命运,也没有畏怯生存之危险和艰难,而是聚合全部身心之力与生存环境抗争,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生存了下来。课文中说“命运给予这株柳树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但是,它却在一线希望中成就了一片绿阴。”我觉得这句话不仅仅是写柳树,而且在写人。我们从中可以得到这样的一个启示:在人生的道路上,生活和命运有可能不公平,但是只要心中一直充满希望,凭借自己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去努力,生命就会产生奇迹。青海高原上的这棵柳树就生活在一个艰苦的世界里,而并不在什么土地肥沃、大树丛生的地方。青海高原上的那棵柳树神奇的挺立在高原上,是壮观的一方独立风景。这株柳树的生命力极其顽强,不仅能在恶劣的环境下生存下来,而且能够长的枝繁叶茂,生机盎然。真是了不起!值得我们学习。
许多的科学家也有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有坚韧的毅力和韧劲,比如:霍金、张海迪、海伦·凯勒……
尽管命运对我们有些人是不公平的。但是,只要我们不屈服命运的摆布,顽强的与命运抗争,把命运捏在自己的手心里,就能赢得一片属于自己的绿荫!就能成就自己的事业!未来是美好的,不要怨天尤人,让我们以百倍的信心、百倍的努力,去创造我们那辉煌的人生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5课,谁来读一读题目。

不同的读法,体现每位同学对课文内容独特的理解。我们在读书时就是要善于思考和体验。

带着自己的感受,一齐读题目。

二、感知柳树外形的神奇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也一同走近了苍茫的青海高原。连续的干旱,严酷的寒冷,狂风暴雪、雷轰电击,恶劣的环境让人倍感悲壮和苍凉。就在这高原之上,却生长着一株柳树。那么在作者心目中,这是怎样的一株柳树呢?(板书:神奇)

出示第2自然段,齐读。

[意图:抓住“神奇”这个文眼,引出文章的中心句,从整体上引导学生去感知课文,体会柳树的神奇。]

2.为什么说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呢?让我们先轻轻地打开书,看看课文中是怎样描述了这神奇的柳树。

3.哪一小节介绍了柳树的外形?(板书:外形)轻声读一读课文第5自然段,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这株神奇的柳树。

不动笔墨不读书,拿出笔,在字里行间记录下你思维的火花。(提醒写字姿势,身正、肩平、腰直、足安)

4.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柳树的?指名说。

这株柳树的外形神奇在哪里呢?选择你印象最深的来说一说,读一读。

交流。

预设:

(1)这株柳树大约有两合抱粗,浓密的枝叶覆盖出约百十余平方米的树阴。

两合抱指的是什么?请你们两个演示一下。

“百十余平方米”,咱们上课的教室大概是五十平方米左右,也就是说相当于两个教室那么大的一片树阴。你见过这样大的柳树吗?谁来读读这句话,读出它的高大粗壮来?生读。

(2)“树干和枝叶呈现出生铁铁锭的色泽,粗实而坚硬。”

指名说。粗实而坚硬。男生一齐读这句话。

这么一读,树干和树枝给我们的印象更深刻了。

(3)叶子如此之绿,绿得苍郁,绿得深沉,自然使人感到高寒和缺水对生命颜色的独特锻铸。

平时见过的叶子是什么颜色的?哪里绿得这样苍郁深沉呢!再来读一读。

(4)它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感召。

结合回答板书“巍巍然”。理解“巍巍然”。

你能不能通过朗读让我们感受到这是一株“巍巍然”的柳树呢?指名读。一株高大的柳树的形象一下子出现在我们眼前!

5.在环境恶劣的青海高原上伫立着这样的柳树,难怪作者说这是一株—— “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

[意图:教是为了不教。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目标。教学柳树外形时,放弃了直观教学,通过文本研读浮现画面的方式,要求学生默读后先独立思考,做批注,再交流。给出时间让学生充分读书,自由反馈,大胆地有依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感悟柳树的精神

(一)生长经历中的艰辛

1.面对这样一株神奇的柳树,作者进入到想象的世界,他想到了柳树的什么?(板书:生长经历)默读6、7自然段。

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株柳树生存得容易吗?请你把柳树生存不容易、很艰辛的句子找下来。

(出示要求:黙读6、7自然段,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柳树在青海高原上生存很艰辛,划下来,作简单批注。)哪些词句深深触动了你的心灵,同学们可以选择感受深的一两处作重点批注。

我看同学们都在书上留下了思考的痕迹,让我们来一起分享一下你的读书心得。

2. 交流:

“自古以来……干旱和寒冷绝不宽容任何一条绿色的生命活到一岁”。

抓住“绝不”、“奇迹”重点感悟。

同学们课前查过资料,在青海高原上,干旱的时候有的地方连续两个季节都不下一滴雨,年平均气温很低,最冷的时候是只有零下二十多度呀!你再读这句话。你来读,你来读。任何绿色的生命都别想逃脱干旱和寒冷的魔爪!引读:这株柳树——却创造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

3.刚才我发现,很多同学都批注了第7自然段,同学们,来把你们真切的感受继续与大家交流。

预设:

(1)“虐杀”的虐,板书,提醒虎字头下面这个部分的笔顺。谁知道,“虐”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还有别的同学是通过其他方法知道的吗?是呀,理解词语,我们可以有许多方法,比如联系上下文,来猜猜词语的意思;用组熟悉的词的方式也可以;还可以查工具书等等。“虐杀”就是?课文里指的是?谁来读读这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你来,你来。从他的朗读中你听出了什么?这一小节还有一个词组也写出了环境的恶劣,指名读。

同学们,让我们像作者一样,也进入想象的世界:

天寒地冻,漫天风雪中,你仿佛看到——

阵阵惊雷,一个闪电唰地划过天际,劈向柳树,你看到了柳树——

谁再来读读这两个词组。指2名读,一起读。

(2)尽管高原上的风雪雷电是这样的凶狠残暴,但柳树害怕了吗?

引读:它冻死过多少次又—— (复苏过来)被劈断了枝干,又——(重新抽出了新条。)教师引读。相机点评。

一齐读这句话(出示:“长到这样粗的……”。)

(3)引读:他无疑经受过一次又一次摧毁,却能够——(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

同学们,柳树经受摧毁仅仅是难得一次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一次又一次”、“一回又一回”)

柳树遭受的摧毁是多么频繁。但柳树畏怯了吗?(没有)我们甚至可以想象到,很多时候当它被折磨得死去活来觉得自己快撑不下去的时候,他会怎么鼓励自己的呢?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坚定的信念,柳树才能在某些方面艰难中生存下来,这是一种多么顽强的精神。(板书:顽强)

请同学带着自己的感受一起读读这一小节,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

4.面对这样一株柳树,难怪作者会从内心发出这样的感叹——“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

5.小结:(结合板书)作者通过写实的方法,描写了柳树高大的外形,又通过想象写了柳树生长过程中顽强的精神。这一实一虚,才使得这柳树在我们心中丰满起来。以后写作也要用这种虚实结合的写法,作文更有吸引力。

[意图:通过想象柳树与恶劣的青海高原环境抗争过程,从中体验柳树顽强不屈的意志,再通过学生的感情朗读,师生的合作朗读加深体会,强化对这株柳的坚忍不拔品质的概括、理解。让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中,不断加深对文本的感悟。]

(二)对比中加深理解

课文第8自然段,还写到了家乡灞河的柳树,这些柳树给你什么样的印象?文章题目是青海高原一株柳,而这里为什么要用许多笔墨写家乡灞河柳呢?

交流。小结对比、衬托手法的运用。

[意图:抓住重点,对比感悟,让学生在对比中,自己悟出作者写灞桥柳的用意,了解对比、衬托的写作方法。]

(三)教师引读最后一自然段。

四、再读柳树的外形,提升认识

1.现在,让我们带着敬畏之情再次把目光投向这株神奇的柳树,(出示第5自然段),你有什么新的理解和体会吗?

交流。重点理解“锻铸”。是什么锻铸着这株柳树?

2.齐读这一段。

3.再看题目,你说作者难道只想给我们介绍一株柳吗?看看作家陈忠实的资料:(教师配乐读)

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想说的?你觉得作者仅仅是写柳树吗?你还想到了什么?

[意图:对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精神的朗读感悟和解读以及人生哲理的把握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对人生哲理的认识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充分利用学生对柳树的再认识,由现象到本质,从整体上解读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生命伟力,同时把作者的经历引入课堂,从而实现师生与文本、作者之间的心灵对话。]

五、课内阅读向课外延伸

在文学作品中,还有不少像《青海高原一株柳》一样的文章,《白杨》和《白杨礼赞》都是很典型作品,相信大家都能从课外阅读中感受更多语言文字的魅力,体验精神的伟大。

[意图: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人们常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因此,教师要尽力发挥文本的作用,引领学生细细咀嚼文本,引导学生走向更广阔的阅读天地,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这样才能够实实在在地让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有机结合,这样的阅读才是真阅读、大阅读,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板书:

外形 巍巍然

神奇

生长经历 顽强

教学反思:

曾经上过这节课。这次备课时,我还是站在一个新的起点,重新研读课文。首先将课文反复朗读,直至成诵。在一遍遍朗读中,课文里有表现力的词句逐渐在脑海中浮现,并越发清晰。这个过程中,将一篇长文读短,又慢慢读厚了。我也在思考:通过老师的教学,学生从课文中学到什么;学生应该怎样学,教师用什么方法教才有效果。带着这样的问题,我在教学中尝试着:

一、适当取舍,选准教学切入点,以诵读为本。这篇文章很长,教学中不可能面面俱到。我着重抓住柳树的“神奇”这个文眼展开教学,从柳树的外形和生长经历引导学生直奔重点,阅读文本、深究文本,层层深入,以诵读为本,引导学生读出语言、读出形象、读出体验、读出情感、读出方法。

二、推敲词句,体会语言的内蕴。帮助学生感受柳树的形象时采用了灵活的方法:有让学生表演,像“两合抱粗”;跟已有生活经验联系,把“苍郁的绿”跟平时常见的“碧绿、嫩绿”对比,把“百十余平米的树阴”跟教室比较。学生没有去过青海高原,更没有见过这棵巍巍然生长在高原之上的柳树,但是通过语言文字能感受这棵神奇的柳树。在跟随作者猜测柳树的生长经历后,又通过联系生活经验,结合上下文的方法,揣摩“锻铸”的内涵,也让学生更深切地体会到柳树在风雪雷电的磨砺下表现出的顽强。

三、让学生知道文章“写了什么”,还要知道“怎么写”的。学生学习语文,要积累优美词句,要积淀语感经验,还要积累表达方法,实现读写结合。这节课中,除了品味词语运用的精巧,还告诉学生虚实结合写法的妙处,通过自读自悟明白对比衬托手法的效果。这样,阅读教学也为作文作了很好的铺垫。

现实与理想之间总是有距离。也正因为在现实中一次次的历练与反思,才能让我带着收获向着理想更大步地迈进。听了沙主任的讲座,结合自身教学,我发现自已在课堂教学中还很欠功力,尤其表现在:

课堂上容易受教案的束缚,面对学生的生成,不能也不敢及时巧妙地点拨和引导,总怕节外生枝,影响整个教学的过程。因此课堂就多了一些走过场,少l了几份灵动与生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5课,谁来读一读题目。

不同的读法,体现每位同学对课文内容独特的理解。我们在读书时就是要善于思考和体验。

带着自己的感受,一齐读题目。

二、感知柳树外形的神奇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也一同走近了苍茫的青海高原。连续的干旱,严酷的寒冷,狂风暴雪、雷轰电击,恶劣的环境让人倍感悲壮和苍凉。就在这高原之上,却生长着一株柳树。那么在作者心目中,这是怎样的一株柳树呢?(板书:神奇)



这篇课文介绍了在寸草不生的青海高原上的唯一的一株神奇的柳。这株柳树干有两合抱粗,叶子绿得苍郁、深沉,这株柳粗实而坚硬。可以想象,这株柳冻死了又复苏,被劈断了枝干又抽出新条,它经受过无数次摧毁,但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

作者还介绍了家乡灞河边的柳树,这里的柳树极易生长,随意插一条柳枝下去就能发芽、生长,很快就能长出像芦苇一样的柳丛。

青海高原的那株柳和家乡灞河边的那株柳,同是一株柳,生活的道路和命运却相差很远。

青海高原的这株柳树,不怕高原风雪,不怕雷轰电击,不怕任何艰难限阻,才成就了这片绿阴;而现在的我们生活在舒适幸福的环境下,遇到困难很容易缩退,所以也很容易错过了明天成就的阳光。

这株柳树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生存了下来;而现在的我们缺少的正是这股毅力和韧劲,做事总不能很好地坚持下来。

这株柳树不向命运屈服,冻死了又复苏,复苏了又冻死;而现在的我们往往承受不了打击,一次失败便垂头丧气,甚至失去信心,很难像柳树一样振作起来。

这株柳树需要付出艰苦卓越的努力之后才长得如此粗实、坚硬;而现在的我们似乎在这方面远远不如柳树,我们的努力、我们的付出实在太少太少。

……

这虽然仅仅是一株柳树,但是它带给了我们许许多多的启迪,这株不同一般的柳树具备的品德值得我们深思、值得我们学习。

在青海高原,每走一处,面对广袤无垠、青草覆盖的原野,寸草不生、青石嶙峋的山峰,深邃的蓝天和凝滞的云团。心头便弥漫着古典边塞诗词的悲壮与苍凉。 这就是青海高原,大家看图,看到了青海高原,你们想到了哪些边塞诗词?同桌讨论讨论。 在这样的环境中,作者看到了这株柳树,他觉得怎么样?画出文中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 望而生畏:看见了就害怕。 为什么说是唯一的一株柳树呢?还有没有其它的树呢?为什么?那这株柳树是怎么长起来的?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这株柳树的生长过程? 默读6、7自然段,画出你认为写得最精彩的语句,等会儿小组内交流。 (1)“干旱和寒冷绝不宽容任何一条绿色的生命活到一岁。” 是啊,环境是多么恶劣,青海高原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被称为世界屋脊,它平均海拔三千米以上,在青海高原,有的地方夏秋两季连续干旱,一滴雨也不下,年平均气温很低,最冷的时候达到零下二十多度。在这样的环境中,这株柳树竟然活了下来,真是一个奇迹! (2)它无疑经受过一次又一次摧毁,却能够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青海高原一株柳》PPT课件 1

在青海高原,每走一处,面对广袤无垠、青草覆盖的原野,寸草不生、青石嶙峋的山峰,深邃的蓝天和凝滞的云团。心头便弥漫着古典边塞诗词的悲壮与苍凉。 这就是青海高原,大家看图,看到了青海高原,你们想到了哪些边塞诗词?同桌讨论讨论。 在这样的环境中,作者看到了这株柳树,他觉得怎么样?画出文中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 望而生畏:看见了就害怕。 为什么说是唯一的一株柳树呢?还有没有其它的树呢?为什么?那这株柳树是怎么长起来的?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这株柳树的生长过程? 默读6、7自然段,画出你认为写得最精彩的语句,等会儿小组内交流。 (1)“干旱和寒冷绝不宽容任何一条绿色的生命活到一岁。” 是啊,环境是多么恶劣,青海高原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被称为世界屋脊,它平均海拔三千米以上,在青海高原,有的地方夏秋两季连续干旱,一滴雨也不下,年平均气温很低,最冷的时候达到零下二十多度。在这样的环境中,这株柳树竟然活了下来,真是一个奇迹! (2)它无疑经受过一次又一次摧毁,却能够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


青海高原一株柳的批注怎么写?
在青海高原,有的地方夏秋两季连续干旱,一滴雨也不下,年平均气温很低,最冷的时候达到零下二十多度.在这样的环境中,这株柳树竟然活了下来,真是一个奇迹!(2)它无疑经受过一次又一次摧毁,却能够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

青海高原一株柳的批注怎么写? 快!!!
5.在环境恶劣的青海高原上伫立着这样的柳树,难怪作者说这是一株—— “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 [意图:教是为了不教。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目标。教学柳树外形时,放弃了直观教学,通过文本研读浮现画面的方式,要求学生默读后先独立思考,做批...

《青海高原一株柳》的说课稿
《青海高原一株柳》的说课稿1 一、说教材 《青海高原一株柳》是我国著名作家陈忠实的一篇散文。课文以优美的笔触,大胆的猜测与想象,描写了青海高原上一株神奇的柳树,经历了高原风雪、雷轰点击,却顽强地生活下来,在青海高原上巍然撑立着一株柳树的高大形象,热情赞扬了柳树不屈的生命力与顽强的精神。全文语言优美...

青海高原一株柳的问题
《青海高原一株柳》是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以酣畅淋漓的笔触介绍了生长在青海高原上的一株粗壮的柳树,这棵柳树虽然是一株极其平常的柳树,但是又是一株令人敬而生畏的、有着顽强精神的、神奇的柳树,告诉人们面对人生的困境和艰难,不能抱怨命运,应该以顽强的毅力和韧劲与生存环境抗...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负荆请罪》短文有几个自然段
教材目录1、我们爱你啊,中国11、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20、詹天佑2、郑成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21、鞋匠的儿子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12、姥姥的剪纸22、古诗两首4、古诗两首13、牛郎织女23、学与问5、负荆请罪14、安塞腰鼓24、大自然的文字6、船长15、青海高原一株柳25、养成读报的好习惯7、爱之链16、草原学和...

能不能解释以下《红楼梦》中的敬茶礼节?
还有一则批注,三十八回湘云请客,众姊妹作菊花诗螃蟹咏,贾宝玉特要合欢花浸的酒,此处庚辰本双行夹注:伤哉!作者犹记矮奥舫前以合欢花酿酒乎?屈指二十年矣!这是脂砚斋在书中两处关于“茶”、“酒”的点评。起初我很疑惑,少年之时“送茶”、“酿酒”的日常生活情节,大都是富有情趣的记忆,为什么竟然是“伤哉”...

求2011南通市中考语文试卷!跪求!!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指定的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考试证号与你本人的是否相符。4.答案必须按要求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一、(20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

谁有以长征为题材的诗歌啊?自创的也行,求赐
一代伟人回首中。十六千山飞越关前月,万马嘶鸣垄上秋。战士欢呼将台堡,红旗漫卷会师楼。三江云歇高原上,四海风停陇水头。万里长征魂不死,古看铁血尽风流。十七西路红军开后方,全军覆没泣沧桑。男儿纵死极边土,女子不从马匪帮。大漠孤烟血流海,黄昏落日骨如霜。孤兵深入穿西域,抗日烽火在北疆。十八走马江天人未...

安塞腰鼓 ,竹影的教案
而一种思想两个人分,一种思想会变成两种。现在请同学们将你读到的记下的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学生们读一读自己划的好句子,或是自己作的批注。他们可能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 1、 文章对孩子们的活动写得很有童趣很真实: 如:弟弟发现一个只有孩子才能注意的问题:………成年人也许不会注意这样的事情,谁又有...

达州市13640751773: 青海高原一株柳小学六年级语文补充习题四、根据提示完成阅读批注.这株柳树大约有两合抱粗,浓密的枝叶覆盖出大约百十余平方米的树荫;树干和枝叶呈现... -
卢度首新:[答案] 1.粗砺,坚硬,"特别"绿. 2.这株柳树大约有两合抱粗,浓密的枝叶覆盖出大约百十余平方米的树荫; 3.柳树有伟大的生命力及强大的感召.

达州市13640751773: 青海高原一株柳 这是一株怎样的柳树?先圈出关键词,再回答 -
卢度首新: 关键词是 柳,是一株在寸草不生的青海高原上神奇的柳.这株柳高大挺拔,粗实而坚硬,树干有两合抱粗,叶子绿得苍郁、深沉.

达州市13640751773: 《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特点和中心 -
卢度首新: .体会到这株高原柳的高贵.作者对这株柳的感情是“无限崇敬”,感受到高原柳值得崇敬.教材分析 :《青海高原一株柳》是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以酣畅淋漓的笔触介绍了生长在青海高原上的一株粗壮的柳树,这棵柳树虽然是一株极其平常的柳树,但是又是一株令人敬而生畏的、有着顽强精神的、神奇的柳树,告诉人们面对人生的困境和艰难,不能抱怨命运,而应该自强不息!

达州市13640751773: 《青海高原一株柳》 中描写柳树的外貌特征及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语有哪些 -
卢度首新: 外貌特征:浓密的树叶覆盖出百十余平方米的树阴.树干和树枝呈现出生铁铁锭的色泽,粗实而坚硬.叶子如此之绿,绿得苍郁,绿得深沉,自然使人感到高寒和缺水对生命颜色的独特锻铸.它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感召,终于造成了高原上的一方壮丽的风景.表达作者情感:①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 一片绿阴.②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

达州市13640751773: 有关《青海高原一株柳》的几个很简单的问题!快啊!!! -
卢度首新: 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是在九十九条死路的夹缝中,寻找到了一线生的希望,却长得粗壮茂盛.这是神奇的树,是令人望而生畏的树,是什么在支撑它呢?是顽强的生命力,还是求生的本能;是不屈的精神,还是敢于挑战的信心.当一株婀娜...

达州市13640751773: 青海高原一株柳主要写了什么???急急急急急急急 -
卢度首新: 课文以优美的笔触、大胆的猜测与想象,描写了青海高原上一株神奇的柳树,经过高原风雪、雷轰电击,却顽强的生存下来.成就了青海高原上一个壮观而独立的风景,赞扬了柳树伟大的生命力.

达州市13640751773: 《青海高原一株柳》这株柳树有着什么样的命运?联系课文内容写一写 -
卢度首新: 它要经过高原风雪、雷轰电击和干旱的磨难,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与命运顽强拼搏,才可能有一点点生的希望!~

达州市13640751773: 青海高原一株柳 -
卢度首新: 这两个比喻句如下 :1.漫天飞扬的柳絮飘落到沙滩上,便急骤冒出一片又一片芦苇一样的柳丛.这里把“柳从”比作“芦苇”;2.我站在这里,目力所及,背后是连绵的铁铸一样的青山.这里把“青山”比作“铸铁”.请采纳,谢谢支持!

达州市13640751773: 15青海高原一株柳 -
卢度首新: 短文以特写镜头定格在这株柳树身上,细致描写了柳树的 粗实:高大、坚硬 、苍郁,以及为适应环境而必须的姿态,勾勒出遮住青海高原自然环境恶劣的形象.

达州市13640751773: 《青海高原一株柳》 原文 -
卢度首新: 前几天,我们学了《青海高原一株柳》这一课. 这篇课文介绍了在寸草不生的青海高原上的唯一的一株神奇的柳.这株柳树干有两合抱粗,叶子绿得苍郁、深沉,这株柳粗实而坚硬.可以想象,这株柳冻死了又复苏,被劈断了枝干又抽出新条,...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