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在古代汉语中的意思

作者&投稿:戴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盗、窃在古代汉语中的意思~

  《汉语大词典》中的解释:
  盗1
  1.偷窃;劫掠。《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史记·高祖本纪》:“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孔文举 有二子,大者六岁,小者五岁。昼日父眠,小者牀头盗酒饮之。”《新唐书·郭知运传》:“ 吐蕃 将 坌达延 、 乞力徐 寇 渭源 ,盗牧马。”
  2.引申为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庄子·胠箧》:“﹝ 田成子 ﹞所盗者岂独其国邪?并与其圣知之法而盗之。”《後汉书·黄琼传》:“处士纯盗虚声。” 宋 司马光 《论夏令公谥第二状》:“若有不令之臣,生则盗其禄位,死则盗其荣名。”《明史·崔景荣传》:“ 魏忠贤 盗国柄。”
  3.侵犯。《史记·酷吏列传》:“吾使生居一郡,能无使虏入盗乎?”参见“ 盗边 ”。
  4.偷窃或抢劫财物的人。《论语·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淮南子·人间训》:“ 秦牛缺 径於山中而遇盗,夺之车马,解其橐笥,拖其衣被。” 晋 陶潜 《搜神後记》卷三:“ 蔡裔 有勇气,声若雷震。尝有二偷儿入室, 裔 拊牀一呼,二盗俱陨。” 清 袁枚 《赠编修蒋公适园传》:“遇盗 许昌 ,两骑截路中,五人行劫。” 胡小石 《夜闻捕盗》诗:“大盗脍万肝,窃钩复何数。”
  5.谗佞的人。《诗·小雅·巧言》:“君子信盗,乱是用暴。” 郑玄 笺:“盗,谓小人也。” 孔颖达 疏:“盗窃者必小人,谗者亦小人,因以盗名之。” 汉 王符 《潜夫论·忠贵》:“ 息夫 、 董贤 ,主以为忠,天以为盗。”
  6.指欺世惑众的人。 宋 苏洵 《苏氏族谱亭记》:“其舆马赫弈、婢妾靓丽,足以荡惑里巷之小人;其官爵、货力足以摇动府县;其矫诈脩饰言语,足以欺罔君子:是州里之大盗也。”
  7.对反叛者的贬称。《後汉书·光武帝纪赞》:“炎正中微,大盗移国。” 李贤 注:“大盗,谓 王莽 篡位也。”《旧唐书·代宗纪论》:“自三盗合从,九州羹沸……人不聊生。”三盗,指 安禄山 、 史思明 、 仆固怀恩 。《宋史·徽宗纪四》:“ 淮南 盗 宋江 等犯 淮阳军 。” 清 汤右曾 《澄海楼》诗:“大盗移国 明 社墟,澒洞烟尘昏六幕。”
  8.指外来入侵者。 唐 陈子昂 《上西蕃边州危事》:“臣愚不习边事,窃谓 甘州 宜便加兵,内得营农,外得防盗。”
  9.杀人者;刺客。《尉缭子·武议》:“杀人之父兄,盗也。”《旧唐书·代宗纪》:“丁卯夜,盗杀 李辅国 於其第,窃首而去。” 宋 洪迈 《容斋五笔·白居易出位》:“去年六月,盗杀右丞相於通衢中。” 元 姚燧 《唐州知州杨君墓志铭》:“自盗杀 阿合马 後, 桑葛 使总制院。” 清 赵翼 《陔馀丛考·窃人著述》:“ 宋之问 从 刘希夷 求‘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之句不得,遂使人以计杀之,则窃书贼而并为盗矣。”
  10.私通。《汉书·陈平传》:“闻 平 居家时盗其嫂。” 颜师古 注:“盗,犹私也。”《新唐书·刘武周传》:“久之,盗 仁恭 侍儿。”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韦公子》:“盗婢私娼,其流弊殆不可问。” 章炳麟 《訄书·别录乙》:“又好色,尝盗良家子。”参见“ 盗嫂 ”。
  11.逃避。参见“ 盗税 ”。
  12.簒夺。《新唐书·祖君彦传》:“﹝ 王世充 ﹞已自欲盗 隋 。” 康有为 《〈新学伪经考〉序》:“ 司马 盗 魏 , 嵇绍 忠。” 章炳麟 《客帝匡谬》:“ 梅福 之讼 王章 也,见 新 室盗 汉 之朕而塞之也。”
  13.窃据。《新唐书·薛举传》:“ 举 父子盗 陇西 五年灭。” 宋 洪迈 《容斋随笔·地险》:“ 刘表 居 荆州 , 吕布 盗 徐 。” 宋 陆游 《出塞》诗之四:“小丑盗中原,异事古未有。” 章炳麟 《客帝匡谬》:“盗沃土於中夏而食其赋税。”参见“ 盗据 ”。
  14.私下;暗中;非法。《史记·佞幸列传》:“ 邓通 免,家居。居无何,人有告 邓通 盗出徼外铸钱。”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六:“夜,伺其寝後,盗照视之。” 唐 李翱 《岭南节度使徐公行状》:“前节度使殁,掌印吏盗授人职百数。”《新唐书·食货志三》:“ 汴宋 节度使春夏遣官监 汴水 ,察盗灌溉者。”
  15.浅色或杂色。 清 方以智 《通雅·衣服》:“凡言窃、言盗,皆借色、浅色、间色也。”参见“ 盗骊 ”。

  窃:
  1.盗贼。《庄子·天道》:“边竟有人焉,其名为窃。” 成玄英 疏:“窃,贼也。”参见“ 草窃 ”。
  2.偷盗。《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淮南子·览冥训》:“ 羿 请不死之药於 西王母 , 姮娥 窃以奔月。” 唐 韩愈 《顺宗实录四》:“好学,贫不能得书,乃求入集贤为书写吏,窃官书读之。” 鲁迅 《二心集·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窃火给人,虽遭天帝之虐待不悔。”参见“ 攘窃 ”。
  3.谓非其有而取之;不当受而受之。《庄子·山木》:“君子不为盗,贤人不为窃。” 王先谦 集解引 宣颖 曰:“虚叨爵禄,无异盗窃。”《大戴礼记·曾子立事》:“无益而厚受禄,窃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虽有窃 秦 之爵、千驷之富,不足贵也。” 刘孝标 注:“以诈获爵,故曰窃也。”
  4.见“ 窃辔 ”。
  5.侵害;危害。《亢仓子·用道》:“今夫惰农信地实生百谷,不力於其道,地窃其菓稼而荒翳之。”《吕氏春秋·辩土》:“夫四序参发,大甽小亩,为青鱼胠,苗若直猎,地窃之也。既种而无行,耕而不长,则苗相窃也。”
  6.抄袭。 汉 王逸 《〈楚辞章句〉叙》:“名儒博达之士著造词赋,莫不拟则其仪表,祖式其模范,取其要妙,窃其华藻。”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 郑渔仲 ( 郑樵 )诮 班孟坚 ( 班固 ), 汉武 以前尽窃, 司马迁 书,不以为惭。”
  7.私下;私自。多用作谦词。《战国策·赵策四》:“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汉书·韩信传》:“臣愚,窃以为亦过矣。”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中:“今请易名,窃恐非礼。”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刘海石》:“久失闻问,窃疑近况未必佳也。”
  8.男女私通。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程器》:“ 相如 窃妻而受金, 扬雄 嗜酒而少算。” 唐 沈亚之 《冯燕传》:“且无令不辜死者。吾窃其妻,而又煞之,当系我。”
  9.切近。 唐 张怀瓘 《书断·评》:“其触类生变,万物为象,庶乎《周易》之体也;其一字褒贬,微言劝戒,窃乎《春秋》之意也。”
  10.副词。偷偷地;暗地里。《左传·庄公十年》:“ 公子偃 曰:‘ 宋 师不整,可败也, 宋 败, 齐 必还,请击之。’公弗许。自 雩门 窃出,蒙皋比而先犯之。”《韩非子·说难》:“ 卫国 之法,窃驾君车者罪刖。”《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齐 使者如 梁 , 孙膑 以刑徒阴见,说 齐 使。 齐 使以为奇,窃载与之 齐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规箴》:“ 陈元方 遭父丧,哭泣哀恸,躯体骨立,其母愍之,窃以锦被蒙上。”
  11.通“ 浅 ”。淡。《左传·昭公十七年》“九扈为九农正” 晋 杜预 注:“夏扈,窃玄;秋扈,窃蓝。” 孔颖达 疏:“窃,即古之浅字。”按,《尔雅·释兽》:“虎窃毛谓之虦猫。” 郭璞 注:“窃,浅也。” 邢昺 疏:“虎之浅毛者别名虦猫。”参见“ 窃黄 ”。
  12.通“ 浅 ”。稍微。参见“ 窃尝 ”。
  13.通“ 践 ”。《晏子春秋·杂下三十》:“国不可穷,穷不可窃也。” 于省吾 新证:“窃,应读作‘践’……此言国不可穷,穷则不可践也。”
  14.用同“ 察 ”。考察;观察。《荀子·哀公》:“窃其有益与其无益,君其知之矣。” 杨倞 注:“窃,宜为‘察’。”《孔子家语·好生》:“窃乎其有益与无益,君子所以知。” 王肃 注:“窃,宜为‘察’。”

词语解释
几何 jǐ hé
①〈书〉多少:价值~?ㄧ曾~时。
②几何学的简称。
词语解释
几何 jǐ hé
(1) [how much;how many]∶多少(用于反问)
年几何矣。——《战国策·赵策》
罗敷年几何。——《乐府诗集·陌上桑》
所杀几何。——唐· 李朝威《柳毅传》
相去能几何。——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价值几何。
(2) [geometry]∶几何学简称
几何 jǐ hé
(1).犹若干,多少。《诗·小雅·巧言》:“为犹将多,尔居徒几何?” 马瑞辰 通释:“尔居徒几何,即言尔徒几何也。”《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於是 始皇 问 李信 :‘吾欲攻取 荆 ,於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新唐书·李多祚传》:“﹝ 张柬之 ﹞乃从容谓曰:‘将军居北门几何?’曰:‘三十年矣。’”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小子费亦不赀矣!家私几何,乃如此胡为耶!”《老残游记》第三回:“ 高公 又问:‘药金请教几何?’” 郭小川 《春歌》之二:“战斗的诗情能装千筐万箩,而我的笔墨呢,又有几何!”
(2).数学中的一门分科。详“ 几何学 ”。

诈在古代汉语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意思:
(1)诈zhà
(2)形声。从言,乍声。从言,说明与言论有关。本义:欺骗。
(3)同本义:欺骗。
诈,欺也。――《说文》
诈,伪也。――《尔雅》
匿行曰诈。――《荀子·脩身》
有掎挈伺诈。――《荀子·富国》
繁战之君,不足于诈。――《吕氏春秋·义赏》
无功伐而求荣富,诈也。――《吕氏春秋·务本》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禽兽之变诈。――《聊斋志异·狼三则》
(4)假装;冒充
诈自称公子。――《史记·陈涉世家》
乃诈称公子。
诈云欲降。――《资治通鉴》
(5)用语言试探,诱使对方露真情
谁不知道李十太爷是能事的!把我一诈,就吓毛了!――《红楼梦》

形声。从言,乍声。从言,说明与言论有关。本义:欺骗)
诈,欺也。――《说文》
诈,伪也。――《尔雅》
匿行曰诈。――《荀子·脩身》
有掎挈伺诈。――《荀子·富国》
繁战之君,不足于诈。――《吕氏春秋·义赏》
无功伐而求荣富,诈也。――《吕氏春秋·务本》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禽兽之变诈。――《聊斋志异·狼三则》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GUHoVluKTlKIoAP90Lw3jqoN1VHWs9AdwG5Tk3Pf04c2kgkY-KwqbNAzZiOfZB8bZOT53G7J8ZL8U8i5XFo_Aixiaxfn81ygQdrg0EX67u

zhà
①<动>欺骗。《左传·宣公十五年》:“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②<名>欺骗。《狼》:“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③<动>假装。《陈涉世家》:“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倡,宜多应者。”

诈,由言和乍组成。
“诈”在古汉语的意思要看用在章句(语句)的什么地方(位置)。因为“诈”可以是动词、也可以是名字、还可以是形容词。现在的词汇在古汉语里的意思,关键取决于这个词汇,在古汉语的章句里的位置!


“于”在初中古代汉语中有哪几种意思?
于”与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结合起来组成介宾结构,在句中充当状语或补语。 1.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处所。 ⑴表示动作行为在何处发生、出现或进行。 A.“于”所在的介宾结构用于动词或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在”,或仍作“于”。 例:身直为闺閤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报任...

您是什么意思,在古代汉语中有什么含义?
汉语中是没有“您们”的用法,只有你们。“你们”表示两人以上。而“您”本身不能表示多数,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表尊称时,得说“您俩”“您仨”“您几位”;“您”不能和“们”字连用,“您们”是不符合语法的。其三是泛指意义不同。“你”可以指不确定的人,如“你一言,他一语”,在...

常在文言文的意思
常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经常、常常。在古代汉语中,“常”这个词被广泛使用来表示某种行为或状态的频繁或持续性。它经常出现在描述日常生活习惯、自然现象、道德准则或政治理念的语境中。例如,在描述一个人经常做某事时,可以说“某人常做某事”或“某事常为某人所做”。...

《语》在古汉语中是何意思
“与”和它的宾语一起用在动词前作状语。1.表示施动者在发出动作行为是所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和”“跟”“同”等。例: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按:现代汉语中“与”的宾语一般不能省略;但在古代汉语中,常可省略,例: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邹忌...

绝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1. 基本含义 在古代汉语中,"绝"表达"完全、彻底、终止"之意。如《庄子》中用"绝"来表示对某事物的完全超越,做到彻底放弃和终止。2. 文学运用 在文艺作品中,"绝"亦用于表达强烈的感情和视觉听觉效果。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生动描绘了荒凉的沙漠和壮阔的黄河,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感。3. ...

知在古文中的意思
知心的人。鲍照《咏双燕》诗:“悲歌辞旧爱,衔泪觅新~。”(衔泪:噙着泪。觅:找寻。)④主持。《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子产其将~政矣。”(子产:人名。)⑤zhì(至)。通“智”。聪明,智慧。《商君书-更法》:“~者见于未萌。”(萌:萌芽。)—— —— 《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

古代汉语中的“所以”有哪些意思
常用的意思:1.原因,情由。《文子·自然》:“天下有始主莫知其理,唯圣人能知所以。”《史记·太史公自序》:“《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 唐 韩愈 《李花》诗之一:“问之不肯道所以,独绕百帀至日斜。” 金 ...

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区别
2、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语音是不同的。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两个字在古代汉语中可能读音十分相似,至于要阅读古代的诗词歌赋,就必须明白平仄、押韵等,这就更需要有音韵学的知识。3、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存在意义完全不相同的词语。如“池”,现代汉语是“池塘”的意思,古代汉语除了这个意思之外,还有“...

在古代汉语中,"权"字具有多种含义
古代汉语中:"升"与“贬”的同义词 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右迁)等. 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罢、黜等.闻在古代汉语中的正确含义? 文言文 通“问 ” 古字闻、问同音同义。在古代汉语中"以"字的用法 【“以”字的用法】 "以"是文言使用频率很商的一个虚词...

“玥”在古汉语中是什么意思
玥在古代汉语中的意思是传说中的一种神珠,相传是上天赐予有德圣皇的一颗神珠。玥的传说来源于《拾遗记》,相传此珠有“兴云雾、去不详”的功效。玥字在康熙字典中的笔画数为:8。在康熙字典中,“玥”的意思是:“神珠”。

万柏林区15943726215: 宾语前置的几种情况 -
允相友欣: 宾语在一定的语境中,要放在动词谓语之前,这是古代汉语中最为突出的一种语序现象.一般地说这种前置是有条件的.其类有三: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提前.例如,① 大王来 何操 ?② 沛公 安在 ?③ 臣实不才,又谁 敢怨 ?④ 圣王...

万柏林区15943726215: 文言文句子构成~(宾语,谓语) -
允相友欣: 从这里下文言文语法 句式倒装 古今汉语句法成份的位置基本相同.在正常情况下,汉语句子成份是有一定顺序的.如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动词谓语在前,宾语在后;修饰限制或在中心词前,补充成份在谓语后. 但在古代汉语中,有些词在充...

万柏林区15943726215: 谁有语文文言文的资料? -
允相友欣: 文言文语法简析 句式倒装 古今汉语句法成份的位置基本相同.在正常情况下,汉语句子成份是有一定顺序的.如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动词谓语在前,宾语在后;修饰限制或在中心词前,补充成份在谓语后. 但在古代汉语中,有些词在充当句...

万柏林区15943726215: 古代汉语副词可以分为哪几类?各有什么意义和用法? -
允相友欣: 依据意义把全部副词分为六类,即程度副词、范围副词、时间副词、否定副词、表态副词、谦敬副词.一、 程度副词程度副词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性质的程度.有的程度副词表示某种情况的最高程度.这样的程度副词有“最”、“...

万柏林区15943726215: 古代汉语中然的意思 -
允相友欣: 文言中“然”的意思主要有: 1. 对,是.例:然也. 2. ......的样子.例:嫣然. 3. 这样,如此.例:然则. 4. 但是,然而. 5. 作句末语气词,表示断定或决定,相当于“焉”、“也”.例:穆公召县子而问然. 6. 通假字,同“燃”.例:夜然脂照城外. 7. 以为对,答应,信守.例:然诺.

万柏林区15943726215: 古代汉语中的"字"字意思 -
允相友欣: 1、字作动词,有6义. (1) 生孩子.例如:苦山有木,服之不字.——《山海经·中山经》 (2)抚养.例如:字而幼孩,遂而鸡豚.——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3)爱.例如:于父,不能字厥子.——《书·廉诰》 (4)教育....

万柏林区15943726215: 古代汉语常见虚词讲解总结 -
允相友欣: 古代汉语的虚词 也包括副词、连词、助词、介词、叹词五大类.有的语法书将文言虚词分为语气词和关系词两大类.不管怎样分类,各类虚词的基本用法,古今大体相同.但除虚词外的其它文言虚词的用法,同现代汉语却有着很大的不同,其中...

万柏林区15943726215: 匪在古代汉语中的读音及意思 -
允相友欣: 1.匪,有“非,不是”的意思(第三声,有时第一声),如“匪我愆期,子无良媒”(通非,第一声) 2.指示代词,与“彼”义同 注:匪在古代没有“土匪”的意思

万柏林区15943726215: 古代汉语里在哪些情况里要放在动词之前?
允相友欣: 古代汉语里,宾语通常放在动词后面,在以下情况里要放在动词之前:(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如《韩非子•五蠢》:“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莫之养”就...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