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德巴赫猜想:1+1=?

作者&投稿:茅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1=2 。1+1=2 是初等数学范围内的数值计算等式。

人们知道,世界上存在三类不同的事物。一类是完全满足可加性的量。比如质量,容器里的气体总质量总是等于每个气体分子质量之和。对于这些量,1+1=2是完全成立的。

第二类是仅仅部分满足可加性的的量。比如温度,如果把两个容器的气体合并在一起,则合并后气体的温度就是原来气体各自温度的加权平均(这是一种广义的“相加”)。但这里就有一个问题:温度这个量不是完全满足可加性的,因为单个分子没有温度。



扩展资料:

哥德巴赫猜想

数学上,还有另一个非常有名的“(1+1)”,它就是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尽管听起来很神秘,但它的题面并不费解,只要具备小学三年级的数学水平就就能理解其含义。原来,这是18世纪时,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偶然发现,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奇素数之和。

例如3+3=6; 11+13=24。他试图证明自己的发现,却屡战屡败。1742年,无可奈何的哥德巴赫只好求助当时世界上最有权威的瑞士数学家欧拉,提出了自己的猜想。欧拉很快回信说,这个猜想肯定成立,但他无法证明。

有人立即对一个个大于6的偶数进行了验算,一直算到了330000000,结果都表明哥德巴赫猜想是对的,但就是不能证明。于是这道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素数之和[简称(1+1)的猜想,就被称为“哥德巴赫猜想”,成为数学皇冠上一颗可望不可即的“明珠”。






二年级数学课外小知识手抄报
它的影响之深远.使得“欧几里得”与“几何学”几乎成了同义语.它集中体现了希腊数学所奠定的数学思想、数学精神,是人类文化遗产中的一块瑰宝.哥德巴赫猜想 哥 德巴赫猜想 1742年德国人哥德巴赫给当时住在俄国彼得堡的大数学家欧拉写了一封信,在信中提出两个问题:第一,是否每个大于4的偶数都能表示为两个奇质数之和...

广义相对论的缺陷?
比如可德巴赫猜想,如果我们用的是3进制的数学,这个问题还存在吗?不用在意描述方式和最终的表达式的形式,只要能描述事实就行了。当一种方式不能描述某个事实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来描述,但不代表其它方式就是错的。就像十进制不能在电脑中表达的时候我们改用二进制一样,并不代表十进制的计数方式是错的。

什么是加密邮件?什么又是签名邮件?请专业人士回答,
邮件加密是在邮件服务器上做的的设置 要申请一个证书 邮件加密是发件人用收件人的公钥加密 收件人用自己的私钥解 邮件签名是发件人的公钥加密收件人的私钥解 这叫非对称加密 是根据哥“德巴赫猜想来”的 非对称加密 目前美国国防部只能勉强破到256位 超过256位以后 目前世界上还没哪台超级计算机可以破 ...

心中有梦气自华,作文该怎样写
君不见,饱读诗收,并以文字作为武器同敌人战斗的鲁迅先生,在生活潦倒、饥寒交迫的时候依然显出巨人的气质和风度。一代伟人毛泽东在领导全国人民闹革命时,住窑洞,着粗衣,甚至补丁摞补丁,依然让伟人风范在眉宇间显露。为研究可德巴赫猜想机时忘了剪头、刮胡子,吃饭睡觉的陈景润,蓬头垢面却掩不住他...

数学课外小知识
60年代前半期,中外数学家将命题推进到“1+3”。1966年中国数学家陈景润证明了“1+2”,这一结果被称为“陈氏定理”,至今仍是最好的结果。陈景润的杰出成就使他得到广泛赞誉,不仅仅是因为“陈氏定理”使中国在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上处于领先地位,更重要的是以陈景润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数学家克服重重困难,不畏艰险,...

作文"心中有梦气自华"该怎样写
我是一个爱读书的女孩,闲暇之余,我喜欢静静地坐在阳光下,手里捧着一杯清香四溢的茶,抑或是一杯香醇的卡布其诺,拿着一本书慵懒地翻。一本好书,就像一对纯洁的羽翼,让我在文学的天空自由遨翔;一本好书,又像一曲激昂的乐章,让我在生活的旅途中充满自信;一本好书,更像一支神奇的魔法棒,...

哥猜的小问题!
只证明了大偶数=素数+素数*素数 没证明大偶数=素数+素数啊 素数*素数不等于素数啊

鬼谷子的数字题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说实话,不看答案我也不知道 ,我智商还是不够,不过我以前看过这道题,上面的兄弟都没有答对的. 下面是这题的解: 第一,庞知道A+B的值,将其分解成一系列的可能解M+N,发现M和N不同时为素数, 也不能分解成其中一个素数大于等于53,于是断定孙不可能知道A和B的值。 第二,孙知道A*B...

我们知道,很多自然数可以表示成两个不同质数的和,例如8=3+5.有的...
是16 16=5+11=3+13

求助~:仿写句子
1.你才思缜密,像源源不断的数学江流,启发我们拓展不尽奥秘 2.如果把人生比作一种飞翔,那么家是一只小小的鸟,家是温暖的鸟巢,家也是永远的大地。3.考试像一顿大餐,娓娓的靠近吞入。考试像一双眼睛,看着参差不穷的分数。4.我们赞美大海的浩瀚,是否会想到江河奔流中的坎坷和执着?我们赞美花朵的...

渝北区13848181225: 哥德巴赫猜想里的1+1是什么意思??? -
史炊德纳: 哥德巴赫猜想分二重和三重,二重是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奇素数(素数又称质数)之和,三重是每个不小于9的奇数都可以表示为三个奇素数之和.通常说的哥德巴赫猜想指前者.但是这个猜想至今没有人能够将它证明,这个猜想的证明思路是将不小于6的偶数表示为m个素数的乘积+n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现在要证明的就是m=1,n=1时猜想成立,也就是你所说的1+1. 1966年,中国的陈景润证明了 “1 + 2 ”,这个是迄今为止,世人所知的最接近的答案了,也是咱国人的骄傲.我最近没事也在想这个问题,全当锻炼脑力了,呵呵.

渝北区13848181225: 哥德巴赫猜想"1+1"的解 -
史炊德纳: 到目前,还没有人证明到哥德巴赫猜想. 历史上哥德巴赫猜想证明:在陈景润之前,关于偶数可表示为 s个质数的乘积 与t个质数的乘积之和(简称“s + t”问题)之进展情况如下:1920年,挪威的布朗证明了“9 + 9”.1924年,德国的拉...

渝北区13848181225: 哥德巴赫猜想''1+1''问题是什么? -
史炊德纳:[答案] 来源1729年~1764年,哥德巴赫与欧拉保持了长达三十五年的书信往来.在1742年6月7日给欧拉的信中,哥德巴赫提出了一个命题.他写道:"我的问题是这样的:随便取某一个奇数,比如77,可以把它写成三个素数之和:77=53+17...

渝北区13848181225: 哥德巴赫猜想一加一为什么等于一 你们谁知道为什么呀 -
史炊德纳:[答案] 哥德巴赫猜想一加一等于一,这也不知道是谁先造的谣哦. 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素数之和的猜想,简称(1+1),陈景润是证明了(1+2),也没说是1+2=? (1+1)是对哥德巴赫猜想的一种表达,只是一种形式而已,不是探究什么1+1=?这种问题...

渝北区13848181225: 1+1 哥德巴赫猜想 -
史炊德纳:[答案] 1+1 哥德巴赫猜想:哥德巴赫是德国一位中学教师,也是一位著名的数学家,生于1690年,1725年当选为俄国彼得堡科学院院士.1742年,哥德巴赫在教学中发现,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只能被和它本身整除的数)之和.如...

渝北区13848181225: 1+1为什么=2(哥德巴赫猜想) -
史炊德纳:[答案] [1]N=P1+P2(简称{1+1}),N是大于或者等于6的偶数,P1和P2均为素数,这才是哥德巴赫偶数, [2]1+1并不等到于2,这是人们对哥德巴赫偶数的误解,

渝北区13848181225: 1+1为什么等于二 哥德巴赫猜想 -
史炊德纳:[答案] 那什么.哥德巴赫猜想是指:任一大于2的整数都可写成三个质数之和,欧拉作了回信:即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质数之和,所以叫1+1.. 为什么欧拉做这个回信,是因为:在承认1是素数的情况下,所以如果一个奇数,可以写成1+一个偶数,...

渝北区13848181225: 哥德巴赫猜想是 什么?陈景润是一生在研究1+1=? -
史炊德纳:[答案] 哥德巴赫猜想 :(Goldbach Conjecture) 是不是所有的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的呢? 这个问题是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C.Goldbach,1690-1764)于1742年6月7日在给大数学家欧拉的信中提出的,所以被称作哥德巴赫猜想.同年6月30...

渝北区13848181225: 1+1=3哥伦巴赫猜想?证明 -
史炊德纳:[答案] “哥德巴赫猜想”公式及“哥猜”证明 “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设偶数为M,素数删除因子为√M≈N,那么,偶数的奇素数删除因子为:3,5,7,11…N,1、 偶数(1+1)最低素数对的正解公式为:√M/4,即N/4.2、如果偶数能够被奇素数删除因子L...

渝北区13848181225: 关于“哥德巴赫猜想”中“1+1”怎么算啊? -
史炊德纳: 哥德巴赫猜想证明 A 任一大于4的偶数均可表为二素数之和 本文使用素数相遇期望法演绎P2x(1,1)及其下确界,以证明2x≡p1+p2,(x>2). 文中申明 π(1)≠0, π(1)=1. 引理1. 建立素数分布密率函数: y=xπ(x)/x, 获 (x/㏒ x) 1a). ⑴ 证. 建立函数: ...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