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吕叔湘的《语言的演变》提供一下.谢谢!

作者&投稿:濯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请问谁有吕叔湘的 语言的演变 原文?~

  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永远在那儿运动、变化、发展,语言也是这样。语言的变化,短时间内不容易觉察,日子长了就显出来了。比如宋朝的朱熹,他曾经给《论语》做过注解,可是假如当孔子正在跟颜回 、子路他们谈话的时候,朱熹闯了进去,管保他们在讲什么,他是一句也听不懂的。不光是古代的话后世的人听不懂,同一种语言在不同的地方经历着不同的变化,久而久之也会这个地方的人听不懂那个地方的话,形成许许多多方言。
  古代人说的话是无法听见的了,幸而留传下来一些古代的文字。文字虽然不是语言的如实记录,但是它必得拿语言做基础,其中有些是离语言不太远的,通过这些我们可以对古代语言获得一定的认识。为了具体说明古代和现代汉语的差别,最好拿一段古代作品来看看。下面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战国策》里的《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一篇的头上一段: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 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把这一段用现代话来说一遍,就会发现有很大的别。不能光看字形。光看字形,现代不用的字只有四个:昳、曰、孰、吾。可是联系字的意义和用法来看,真正古今一致的,除人名、地名外,也只有十二个字:八、我、能、城、国、不、客、从、来、坐、谈、问。大多数的字,不是意义有所不同,就是用法有些两样。大致说来,有三种情形。
  第一种情形是意义没有改变,但是现在不能单用,只能作为复音词或者成语的一个成分。有的构词的能力还比较强,如:形、貌、衣、镜、北、何、自、信、日、外;有的只在极少数词语里出现,如:丽(美丽、壮丽)、朝(朝霞、朝气、朝发夕至)、窥(窥探、窥测)、妻(夫妻、妻子)、甚(欺人太甚)。
  第二种情形是意义没有改变,可是使用受很大限制。例如:作为连词的“而”、“与”,只见于一定的文体;表示从属关系的“之”只用于“百分之几”、“原因之一”等等;起指代作用的“者”只用于“作者、读者”等等;“美”现在不大用于人,尤其不用于男人(“美男子”口语不说,也不能拆开);“有余”现在能懂,但不大用,“八尺有余”现在说“八尺多”。
  第三种情形是这里所用的意义现代已经不用,尽管别的意义还用。例如:修(长)、服(穿、戴)、谓(对……说)、其(他的;“其余、其中、其一”里的“其”是“那”的意思)、公(尊称)、及(比得上)、君(尊称)、也(助词;现代的“啊”只部分地与“也”相当)、旦(“旦日”,“明日”,这里作“次日”讲)、之(他)、若(比得上)。还有一个“尺”字,似乎应该属于古今通用的一类,可是这里说邹忌身长八尺有余,显然比现在的尺小,严格说,“尺”的意义也已经改变了(汉朝的一尺大约合现在七寸半,这里的尺大概跟汉朝的差不多)。
  在语法方面,也有不少差别。例如“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就是古代特有的句法,底下“吾与徐公孰美?”才跟现代句法相同。“君美甚”现在说“漂亮得很”,当中必须用个“得”字。“忌不自信”也是古代的句法,现代的说法是“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不能把“自己”搁在动词前边,搁在前边就是“

语言的演变 吕叔湘 一 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永远在那儿运动、变化、发展,语言也是这样。语言的变化,短时间内不容易觉察,日子长了就显出来了。比如宋朝的朱熹,他曾经给《论语》做过注解,可是假如当孔子正在跟颜回、子路他们谈话的时候

读懂“现代文”,有点儿难

“现代文”,除了特别专业的,像一般的散文、小说,都是大白话,读起来应该没什么困难。但是,要“读懂”,对有些人来说,有时候就不那么容易。这里说的“有些人”,不是文化水平有限的“老百姓”,不是中小学生,而是指有“专家”称号“教授”头衔的一些人物。研究一下这些人物读而不懂的文例,对中学阅读教学是很有意义的:从错误中想想怎样有的放矢的进行阅读“教学”。

先看人教社编教材中的例子。

说明文一篇:吕叔湘《语言的演变》。

编者在文后设计了一个练习,意在让学生理清关于“语汇的演变”这一部分的内容,表示如下:

最新版本的表示有所简化,但基本框架依然如故。照着这样的框架填写,只能是剪不断理还乱,因为设计者误读了文本。吕先生说明“语汇的演变”,并不是以“词汇的消长—词义的变化—事物名称的改变”为根据来安排层次的。文本有着鲜明的“关键语句”——首括句。只要看清这些句子,文章的内容层次就可以一目了然。这些句子是:

语汇联系人们的生活最为紧密因而变化也最快、最显著。——有些字眼随着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
——有些字眼随着新事物、新概念的出现而出现。
——外来事物带来了外来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的改变,许多字眼的意义也起了变化。
也有一些字眼意义的变化或事物名称的改变,跟人们的生活不一定有多大
的关系。——词义扩大——词义缩小。
——词义也可以转移。
——词义也会弱化。

——事物改变名称。

有的时候是由于忌讳:或者因为恐惧、厌恶,或者难听。
很明显,作者是以“词汇的演变与生活的关系”为纲的。照这样的理解,图表应设计为这样:

散文一篇:巴金《灯》。

大家公认,这是一篇用了“象征手法”的散文。但具体说到文章的内涵的时候,就只会说“灯”“象征着光明和希望”;“灯”为什么会象征光明与希望呢?从来的回答都是:因为灯能发光发热。稍动动脑筋,就会察觉这种“物理学”的回答是多么的荒谬。白公馆、渣滓洞的探照灯不发光发热吗?那恰恰是恐怖黑暗的象征。鲁迅有一篇小说,题目就叫《长明灯》,这里的“灯”跟光明、希望也是风马牛,它只是封建宗法统治的象征。

问题出在始终没弄清楚何谓“象征”。(教材在对象征与比喻的认定上始终存在着混乱)如果说比喻成立的基础是“相似”,那么象征成立的基础就是“相关”。把本来毫不相干但有某种“相似点”的事物临时联系在一起,是作者的一种“即兴式”创造;把本来有某种“客观联系”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是作者对事物意义的一种独到的发现与挖掘。前者是比喻,后者是象征。懂得了象征的本质,就会从文本的材料出发,从事物的“相关性”出发,去理解它的思想意义。《灯》写眼前之灯“给我扫淡了黑暗的颜色”,写暗夜之灯给行路者指路,给他们以安慰与鼓舞;然后又写姐姐为弟弟点的灯,女教士为情人点的灯,陌生人为自尽被救者点的灯:每一个与“灯”相关的场面和故事,都实实在在表现着人与人的关系:互助,团结,亲情,爱情,友情。而这,正是作者当时的信仰,当时的精神支柱。他相信,人间还有情,还有爱,这就是希望之所在,光明之所在。(确切了解作者当时的思想、信仰,也是读懂文章必不可少的条件。此所谓知人论世,以事解文。)教材、教参,不作具体分析,大而化之,似乎讲明白了,其实是一笔糊涂帐。这是一种阅读理解的“泛化”。——早些年还有“教参”说文中的“灯”象征马列主义和党的领导,那可谓是完全脱离文本的玄而又玄的梦呓了。

议论文一篇:鲁迅《拿来主义》。

首先是“话题范围”问题。教材一贯的说法是:这是一篇谈文化遗产继承问题的文章;还说与毛泽东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的精神是一致的。什么叫“继承遗产”?是后人接受前人或历史遗留下来的东西。难道鲁迅所说“拿来”的不包括同时代人的东西吗?其所以一口咬定“遗产”两个字。大概与“大宅子”有关。殊不知,所谓“大宅子”,不过是一个比喻而已。把作为“喻体”的材料理解成文章的基本内容甚至基本观点,错得有点莫名其妙。其实,文章谈的只是中外文化(文艺)交流的问题。文章面对的也不是当时的政府,而是自己的阵营,特别是进步的文艺青年。所以,也谈不上批判“卖国主义”。这里暴露的是一种“玄化”倾向,跟把《关雎》说成是歌颂“后妃之德”一脉相承。

再就是为什么从“闭关主义”说起,送去主义,送来主义,然后才说到“拿来主义”。对此的解释,也是玄而又玄,仿佛举凡政治经济文化,鲁迅一言而尽之了。果真如此,这文章恐怕也就大而无当了。如果从文章论证结构的角度看,问题就简单了。作者要论证自己的观点,有时用一种逻辑推理的结构。比如,有一篇文章叫《让尾巴呈自然状》,说是如果人有尾巴的话,那尾巴该如何处置呢?或翘起来,或夹起来,或让它呈自然状;翘起来不好,夹起来也不舒服;所以最好让它呈自然状。《拿来主义》从“闭关主义”讲起,不过是一种论证的手段——选言推理。在文化交流的方针上,或取“闭关主义”,或取“送去主义”,或取“送来主义”,或取“拿来主义”;前三种方针都不可取,所以“拿来主义”是唯一正确的。这一层回答了“为什要拿来”的问题,接下来再回答“怎么拿来”的问题,仍用选言推理:面对外国的东西,或当“孱头”,或做“昏蛋”,或成“废物”,或做“主人”;前三者不足取,作“主人”是唯一正确的。在此大框架之内,再看那些具体的事例,就明白那不过是信手拈来的“证据”而已。有时旁敲侧击、涉笔成趣,那更是鲁老夫子的文风特色。作为读者,切不可看花了眼,看走了神。据说,人的头脑里如果没有某种概念,则对此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事物没有反应,看来说的有些道理。

文章反复说“我们”如何如何,“清醒的青年”如何如何;最后再画龙点睛,强调“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它的话题范围,它的主旨,还不够清楚吗?为什么视而不见呢?

再看高考试卷中的例子。

高考试卷,命题、答案,都应该十分准确,十分严谨,因为这关系着几百万考生的前途命运。可惜的是,几乎年年出错,有时是很低级的错误。同样,研究这些错误,不仅有利于高考,也有利于语文教学。一大帮专家教授,怎么会弄不懂一篇普通的散文呢?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从中汲取什么教训呢?

第一篇:2004年全国卷《大地山河》。

试卷第18题:“本文主要分三幅画面来写河、写高原、写雪,这些画面是如何组织到一起的?”

什么叫“画面”?一般是指画幅上呈现的具体形象,它应具有“一眼望去尽收眼底”的特点。如果既不在同一空间,又不是同一时间,恐怕很难构成“画面”——即使中国画(比如《清明上河图》)不像西洋画那样讲究焦点、透视,也不行。就说《大地山河》中对西北高原“河”的描写,它写了黄河,写了乌鲁木齐河,还写了延水;写了“这些河”的枯水季节的状况,又写了“这些河”“夏季涨水的威风”。请问这些内容怎么“画”入一幅“画面”?再来看命题者怎样回答“画面组织”的方法:“通过作者的观感和想象把三幅画面有机的连接起来,它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构成行文的线索。”笔者以为,说用“观感”“连接”,大体不错;而说用“想象”连接,则大谬不然。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反对的就是“想象”,也没有哪一点是写“想象”;他反复强调的一个意思恰恰是:大地山河景象万千,不能靠想象得知,而要亲观亲历——怎么可能是用“想象”把画面“连结”起来呢?至于“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那是文章的“内容”文章的“思想”,怎么都成了“线索”?按这样的说法,一篇文章除“线索”之外,还能剩下什么东西呢?这样的设问,这样的回答,很难让人相信让命题者是“读懂”了的。

一篇文章把材料“组织”到一起,是要讲究些方法的。首先是顺序,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得有个合理的安排;其次是层次之间的过渡联络,从一层到另一层,应让读者觉得是自然的,顺畅的。要回答“如何组织”这样的问题就应从这两个方面考虑。这篇文章的主旨就是歌颂祖国大地山河壮美多姿,抒写主要对象则是“西北高原”。第一段从“西北高原的人们不能想象”江南水乡的景象说起,引出一点“感想”;再一转,“没有到过西北”的人自然也难以“想象”西北的山河;接着就进入文章主体,以一个亲见亲历者的口气介绍那里的“山河”气象。江南水乡的特点就是水道“交错密布”,所以说到“西北”也就接着说“西北的河”;而“河”只是“西北高原”的一部分,要全面的了解它,“既要从空中飞过”,又要“从地上走过”,于是来写“高原”;最后写“北方的雪”,这只是西北高原冬季特有的景象,只能放在写完“高原”之后。写“河”,写“高原”,写“雪”,都贯串着一个“感想”——大地山河不可凭空想象。如果非要说有什么“线索”的话,这就是线索——作者自己在文章中是明明写着的。

第二篇:2006年全国卷《阳光的香味》。

试题是:联系全文,概括写出本文的主旨。

命题者给出的答案是:(1)通过发现阳光的香味,肯定农夫的阳光生活、美好劳动、务农的选择,评价夜来香和昙花的香“没有壮怀”,强调人的嗅觉在都市里退化;(2)肯定一种贴近阳光、接近自然的生活和人生。

这样的答案,说明命题者缺乏对文本的宏观把握,似乎也不太明白什么叫“主旨”,在中学生的作业中恐怕也属于不及格之列。因为这根本没有抓住文章的核心,没有任何“概括性”,说明一篇短短的散文的“主旨”,不仅要分(1)、(2),光在第(1)条中就罗列了3项。如果这样的“概括”能成立,只能说明文本根本没有“主旨”。其实,在文章的肯綮处,作者有一句重要的话:“农夫自有他的哲学”。然后,又通过一句对话,让农夫自己把他的“哲学”表述出来:

我说:“那夜来香和昙花的香又作何解呢?”

他笑得更得意了:“那是一种阴香,没有壮怀的。”

首先要确认,这是一篇“哲理性散文”,其核心不是叙事,不是写景,也不是写人。全文不过讲一点“阴阳哲学”,农夫的话“那是阴香,没有壮怀”即点明主旨。还要弄清楚两个概念的内涵。“阴香”,意味着柔弱,阴暗,隐蔽,缺乏生机;而“壮怀”则表示着明朗,健康,强悍,充满生机。所以,其主旨可以这样表述:通过与农夫对“阳光香味”的探讨,表达对“阴香”的否定和厌倦,对“壮怀”的赞扬和渴望。

第三篇:2005年北京卷《合欢树》。

第20题:作者在文章中三次提到自己的年龄。你认为他在二十岁以后和三十岁以后对母爱各有怎样的体会?

答案是:二十岁以后,作者双腿残废,母亲为了给他治病和帮助他学习写作而努力不懈,直至因过度操劳而早逝,这使他体会到母爱的执着和无私。②三十岁以后,作者在创作上接连获得成功,他感念没有母亲就没有自的现在,痛定思痛,更体会到母爱的深厚和恒久。

这样的设问就有不妥。文本中看不出“我”的感情是这样划分阶段的。作者只是说,“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三十岁时,我发表了第一篇小说”。而“我”对母亲、对母爱的理解,是以母亲在世与母亲去世为界限的。母亲在世时,先是为治好我的腿,后是为帮我从事写作,付出了“锲而不舍”的努力,“母亲的头上开始有了白发”。母亲去世之后,随着年岁的增加,对母亲、对母爱的理解确实是更深了一层,但很难说是什么“深厚和恒久”。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我摇着车躲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母亲为什么早早地走了呢?

迷迷糊糊中,我似乎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老天爷可怜她,就召她回去了。”

这让我心里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风正在树林里吹过。

“她心里太苦了”,就是“我”这时候对母亲、母爱的理解,比光看到“白发”,看到“锲而不舍”,是从外在深入到了内心,所以“我”这时反而为母亲的早逝而得到“一点安慰”。至于作者说“三十岁时,我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要表达的主要也不是“没有母亲就没有自己的现在”,而是像归有光在《先妣志略》中所表达的一样:母亲当年那么“锲而不舍”的帮我走写作之路,现在我终于有了成绩,该回报而母亲却不在了,欲孝而亲不在——“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痛哉!”

还有21题:文章在对那个看树影儿的孩子的拟想中结束。作者这样写想要表现什么?这种写法的特点和效果是什么?

答案是:要点: 想表现的是:①母爱是普遍的②母爱又是独特的

写法的特点和效果是:①以一种间接的、含蓄的方式抒情②含而不露,韵味悠长

我们只来讨论第一问。作者到底想表现什么呢?这不能离开文本作海阔天空的遐想。原句是:

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

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

怎么种的。

语义的重点显然在“但”字之后。这是一个抒情的句子,而不是在讲哲理:既有会议母爱的温馨,又有早早失去母爱的伤痛,有对母亲的怀念,又有为母亲终于摆脱苦境而感到的安慰,还有为自己有这样的母亲感到的自豪。而且,从整体上看,本文是叙事抒情的,并非要讲什么“哲理”。说什么“普遍”“特殊”,就像说三十岁以后更体会到“母爱的深厚和恒久”一样,是一种象牙塔里的玄想,只可以作阅读“泛化”的标本。——高考中几万考生有一个能和命题者“想到一块”去吗?

我想到的教训:在阅读教学中,必须坚持唯物的立场,辩证的方法。除了要弄明白一些基本概念之外(基本概念很重要,名不正则言不顺),特别要注意避免“玄化”和“泛化”。要引导学生把文章看做一个有机整体,老老实实从文本的词句出发,特别要培养他们对关键语句(包括指示语、概括语、情态语等等)的敏感,从而达到整体把握的目的。以宏观把握作基础,再做微观解读(对个别词句的解读),自然会体会到“文章诸因互解律”的妙用。

[注:文章诸因互解律:文章的诸种因素之间,有一种既互相制约又互相阐释的关系,我们称之为诸因互解律。根据这种规律,就有解读中的“以文解文”法,包括同义互解,对义互解,连义互解,宾主互解,等。]

2006年12月9日星期六 修改

[11日补注:有所谓“作者未必然,读者未必不然”。诚然也。但,那得限于一定的范围:或是在书斋里自由联想,囫囵遐想,无所谓对错,即使是歪打歪着,也无害甚至有益;或是有意“断章取义”,幽默诙谐,借助钟馗,他人也一见便知,绝无误会。而绝不能把自己的“联想”“遐(瞎)想”硬说成是作者的“必然”。尤其是在高考试卷中,命题者以一己的“联想”“遐想”代替作者的本意,对莘莘学子来说,实在是一场灾难。]

文章引用自:
评论() 引用 阅读() 圈子 编辑 打印 有奖举报
数据加载中...


语言的演变原文
吕叔湘 一 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永远在那儿运动、变化、发展,语言也是这样。语言的变化,短时间内不容易觉察,日子长了就显出来了。比如宋朝的朱熹,他曾经给《论语》做过注解,可是假如当孔子正在跟颜回、子路他们谈话的时候,朱熹闯了进去,管保他们在讲什么,他是一句也听不懂的。不光是古代的话后世的...

语言的演变上课总结
吕叔湘先生的《语言的演变》是谈语言的变化发展问题的。文章写得深入浅出,要看懂它并不太难,但是有关这篇课文的一些问题,也有说一说的必要。 一、吕叔湘先生与他的《语文常谈》 吕叔湘先生(1904-1998),我国当代著名语言学家。江苏丹阳人,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为当前我国最具权威的两部大型辞书《汉...

吕叔湘的主要作品
吕叔湘先生的研究重点是汉语语法。主要著作有《中国文法要略》、《语法修辞讲话》(与朱德熙合著)、《汉语语法分析问题》、《汉语语法论文集(增订本)》等。吕叔湘先生参与撰述并审订了《现代汉语语法讲话》,直接参加了“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的制订工作。吕叔湘先生是我国最具社会影响的词典《现代汉语词典》...

有关语言的书籍有哪些?
△01、《语言问题》赵元任著,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02、《语言与文化》罗常培著,语文出版社,1989年版 △03、《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吕叔湘著,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04、《修辞学发凡》陈望道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05、《汉语方言概要》袁家骅等著,文字改革出版社,1983年版 △06、...

语言的演变 课文详解
吕叔湘先生长期从事汉语语法研究,是我国近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开创人,同时在语言文字的应用和语文知识普及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文法要略》、《汉语语法分析问题》、《语法修辞讲话》(与朱德熙合著)、《近代汉语指代词》、《吕叔湘语文论集》等。他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在社会上曾产生过重大...

吕叔湘主要作品
吕先生不仅在理论研究上有所建树,还在词典编纂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他是《现代汉语词典》的前期主编,也是我国第一部语法词典《现代汉语八百词》的主编,这些词典的编纂工作对于推广和规范汉语语言使用起到了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吕叔湘先生积极参与语文领域的重大活动和规划。例如,在1955年的现代汉语...

急求和《语言与社会生活》有关的论文(多提供些题目也可)!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陈原《语言与社会生活》读后文:吕叔湘出处:读书 1980年第4期 一 最近读了陈原同志的《语言与社会生活》,获得了许多新的知识,也温习了许多旧有的知识,非常高兴,也想借这个机会说点自己的感想。 说话是人们的一种最普遍最经常的活动,可也是一种很神秘的活动。怎么这个人说话,那个人就懂,而...

《语文常谈》
读完了语言学大师吕叔湘的《语文常谈》,薄薄的一本小书,两百页,没有学术没有理论,全是日常生活中涉及语言运用的琐事,却在作者的娓娓道来中成了值得把玩的趣事。如果说思果先生在《翻译新究》里做的是园艺匠人修枝剪叶的塑形工作,那麽吕叔湘老师在《语文常谈》里做的则是规划师分析设计的战略工作...

急!求文章《语言的演变》作者 吕淑湘
更新1: 第一位回答者 您没有那篇文章.不过您post的吕叔湘简介纠正了我的问题的错字 应该是吕叔湘 而不是吕淑湘.我之前还以为他是女性 因为他的名字---吕淑湘.吕叔湘先生 (1904—1998)著名语言学家。江苏丹阳人。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26年...

吕叔湘在他的哪本书里提到 语感
当代语文教育大家吕叔湘先生对语感的阐释另辟蹊径,他从语言学的角度把语感具体化为语义感、语法感、语音感等。在《学习语法与培养语感》一文中,他认为:“人们常说‘语感’,这是个总的名称。里面包括语义感,就是对词语的意义和色彩的敏感;包括语法感,就是对一种语法现象是正常还是特殊,几种语法...

沧州市19619238587: 语言的演变 吕叔湘 结构大纲 -
阙侧依巴: 语言的演变(吕叔湘)结构大纲: 1、语言是不断变化的. 2、语汇也是变化的. 3、语音和语法也是变化的.

沧州市19619238587: 吕叔湘的《语言的演变》是什么文体的课文? -
阙侧依巴: 语言的演变 吕叔湘 一 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永远在那儿运动、变化、发展,语言也是这样.语言的变化,短时间内不容易觉察,日子长了就显出来了.比如宋朝的朱熹,他曾经给《论语》做过注解,可是假如当孔子正在跟颜回、子路他们谈话的时候

沧州市19619238587: 《语言的演变》的作者是谁?
阙侧依巴: 语言的演变 -作者:宋子牛

沧州市19619238587: 请问谁有吕叔湘的 语言的演变 原文? -
阙侧依巴: 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永远在那儿运动、变化、发展,语言也是这样.语言的变化,短时间内不容易觉察,日子长了就显出来了.比如宋朝的朱熹,他曾经给《论语》做过注解,可是假如当孔子正在跟颜回 、子路他们谈话的时候,朱熹闯了进去,...

沧州市19619238587: 有没有什么书介绍中国汉子演变的,中英文,给外国朋友用的
阙侧依巴: 语言大师吕叔湘有一本《语文常谈》,里面多谈汉语言的演变,通俗易懂,特此推荐.

沧州市19619238587: 有谁知道2002年审查通过的人教版高中第四、五、六册语文课本(必修)的目录 -
阙侧依巴: 4:1 祝福 鲁 迅 2 装在套子里的人 契诃夫 5 药 鲁 迅 6 项链 莫泊桑 9 林黛玉进贾府 曹雪芹 10 智取生辰纲 施耐庵 13 雷雨 曹 禺 14 茶馆 老 舍 17 窦娥冤(节选) 关汉卿 18 长亭送别 王实甫 21 逍遥游(节选) 《庄子》 23 促织 蒲松龄 5:1 人生的境...

沧州市19619238587: 哪位高人推荐一下,关于对外汉语教学的近义词同义词辨析这样的书籍,有什么比较好的?谢谢 -
阙侧依巴: 能想起来的有这些:1、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不是辨析词典,但包含部分辨析,是词汇、语法教学的重要参考书.必备.2、杨寄洲《1700对近义词语用法对比》——大部头,收词多,直接针对教学,但越看毛病越多,拿着蒙人倒是可以.如果你是新手,建议用这个.3、李晓琪《现代汉语虚词讲义》——包含许多虚词的辨析,很不错.4、彭小川等著《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常见词汇、用法的辨析,出版较早,但实用.5、刘叔新《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大手写的,但令人失望,参考一下可以.

沧州市19619238587: 中国文体的演变 大体经过哪个阶段 -
阙侧依巴: 夏商诗歌 汉晋辞赋 唐宋诗词 元曲 明清小说 民国白话文

沧州市19619238587: 世界文字是怎样发展的?汉字是什么性质的文字
阙侧依巴: 世界文字有两大体系,一是表音文字,一是语素文字.汉字 是一种单音节的语素文字... 语言单位的尺寸的不同”.中国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等则把汉字 称为语素文字. “...

沧州市19619238587: 语文语法知识中关于动词的问题 -
阙侧依巴: 能愿动词就是表示意愿的,如愿意、不愿意、能、不能等意义.如can,able,will等. 趋向动词趋向性动词是一些表示“位置变动”的动词,如:come(来) go(去) leave(离开) arrive(到达) 判断词“是”的产生时代,历来都有较大分歧....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