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刻舟求剑”完整的签词及解释

作者&投稿:春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刻舟求剑原文及意思~

刻舟求剑编辑词条 目录 �6�1原文 �6�1出 处 �6�1近义词 �6�1反义词 �6�1注 释 �6�1词性 �6�1含义 �6�1成语举例 �6�1参考资料 目录 �6�1 �6�1 �6�1 �6�1 �6�1 �6�1 原文编辑本段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ù)契(qì)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翻译
  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上掉进了水里。他急忙在船沿上刻上一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靠岸后,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船已经走(行驶)了很远,而剑还在原来的地方不会随船而前进。用这样的办法来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出 处编辑本段   战国·吕不韦 《吕氏春秋·察今》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近义词编辑本段  守株待兔、墨守成规
  郑人买履、表水涉澭 反义词编辑本段  看风使舵、见机行事 注 释编辑本段  1.涉--跋涉,就是渡过江河的意思。
  2.自--从。
  3.遽--音句,急遽,立刻,匆忙,表示时间很紧迫。
  4.契--音气,动词,用刀子雕刻。
  5.是--这儿。
  6.不亦惑乎--不是佷糊涂吗?惑,迷惑,糊涂。“不亦。。。。。。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
  7.坠--落。
  8.契者--雕刻的人/地方。
  9.若--如果。
  10.是吾剑之所从坠--这里是我的剑坠落的地方。
  11.楚--周代国名,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县北。
  12.求--找
  刻舟求剑的意思
  刻舟求剑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比喻死守教条,比喻拘泥成法,固执不知变通的意思。成语词典中注音为( kè zhōu qiú jiàn ),出自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故事大意是:有一个楚国人乘船渡江,一不小心,把佩带的剑掉进了江里。他急忙在船沿上刻上一个记号,说:“我的剑就是从这儿掉下去的。”船靠岸后,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但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船已经走了很远,而剑还在原来的地方。用刻舟求剑的办法来找剑,不是很胡涂吗?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
  刻舟求剑是一个贬义词,并列式短语,为“刻舟”和“求剑”两个动宾短语构成的并列短语,在句子中可以作谓语、定语或者状语。
  刻舟求剑的近义词是墨守成规 ,反义词有见机行事
  相关作品:刻舟求剑文言文阅读及赏析 词性编辑本段  中性词 含义编辑本段  比喻一个人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成语举例编辑本段  似你这样寻根究底,便是~,胶柱鼓瑟了!(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 参考资料编辑本段网络 回到顶部

【汉语文字】刻舟求 刻舟求剑 漫画
剑 【汉语读音】kè zhōu qiú jiàn 【成语繁体】 刻舟求剑 【成语简拼】 kzqj 【日语注音】 ㄎㄜˋ ㄓㄡ ㄑㄧㄡˊ ㄐㄧㄢˋ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成语结构】 连动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 刻,不能读作“kē”;剑,不能读作“jiǎn”。 【成语辨形】 剑,不能写作“箭”。 【词语解释】比喻不动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典故出处】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察今》(又名《吕览》):“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成语辨析】 “刻舟求剑”和“守株待兔”;都含有“拘泥不知变通;做根本做不到的事”的意思。但“刻舟求剑”重于“刻”和“求”;强调虽然主观上努力;但不注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不能相应地采取适当的措施;“守株待兔”重在“守”和“待”;强调主观上不努力;仅想坐守等待;侥幸得到意外收获。 【词语示例】似你这样寻根究底,便是刻舟求剑,胶柱鼓瑟了!(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 【近义词】守株待兔、墨守成规、郑人买履、表水涉澭、引婴投江、缘木求 刻舟求剑 漫画
鱼 【反义词】看风使舵、见机行事 【成语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英语翻译】 ridiculous stupidity 【日语翻译】 情势(じょうせい)の変化も知らず,古いしきたりに拘(こたわ)ること 【成语谜语】 在船上作记号 【成语词性】刻舟求剑是一个贬义词,并列式短语,为“刻舟”和“求剑”两个动宾短语构成的并列短语,在句子中可以作谓语、定语或者状语。
编辑本段文章概况
原文
【原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ù)契(qì)其舟曰:“是吾剑之所 刻舟求剑 漫画
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译文
【译文】 有一个渡江的楚国人,他的剑从船上掉进了水里。他急忙用刀在船沿上刻了一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止以后,这个人从他所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船已经向前行驶了很远,而剑却不会和船一起前进,像这样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注释
1.涉--跋涉,就是渡过江河的意思。 2.自--从。 3.遽--急遽,立即,匆忙。 4.契--雕刻。 5.是--指示代词,这儿。 6.不亦惑乎--不是很糊涂吗?“惑”,迷惑,糊涂。“不亦......乎”是一种委婉的 刻舟求剑 漫画
反问句式。 7.坠--掉下。 8.若--像。 9.是吾剑之所从坠--这里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10.楚--周代国名,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县北。 11.求--寻找。 12.之--代词,代“剑”。 13.其剑自舟坠于水,其:他的。 14.遽契其舟,其:(指示代词)那。 15.从其所契者,其:他。 16.是吾剑之所从坠,之:助词,不译。 17.止:动词,停止。 18.行:前进。 19.亦:也。
作者
秦相吕不韦,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目录学家和经学家,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人。吕不韦是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的大商人,他往来各地,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所以积累起千金的家产。他以“奇货可居”闻名于世,曾辅佐秦始皇登上帝位,任秦朝相国,并组织门客编写了著名的《吕氏春秋》,也是杂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后为秦始皇所杀。本文选自《吕氏春秋·察今》 这则寓言被收入小学冀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九课的寓言二则。
编辑本段成语故事
战国时,楚国有个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他一不小心,把随身携带的一把宝剑掉落江中。他赶紧去抓,已经来不及了。 船上的人对此感到非常惋惜,但那楚人似乎胸有成竹,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一个记号,并向大家说:“这是我宝剑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一个记号。” 大家都不理解他为什么这样做,也不再去问他。 船靠岸后那楚人立即在船上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捞取掉落的宝剑。捞了半天,不见宝剑的影子。他觉得很奇怪,自言自语说:“我的宝剑不就是在这里掉下去吗?我还在这里刻了记号呢,怎么会找不到的呢?” 至此,船上的人纷纷大笑起来,说:“船一直在行进,而你的宝剑却沉入了水底不动,你怎么找得到你的剑呢?” 其实,剑掉落在江中后,船继续行驶,而宝剑却不会再移动。像他这样去找剑,真是太愚蠢可笑了。
编辑本段典故寓意
刻舟求剑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知变通的意思。成语词典中注音为( kè zhōu qiú jiàn ),出自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办事刻板,拘泥而不知变通是不行的。 这是一个寓言故事,讽刺了片面、静止,不知变通、墨守成规的人。 刻舟求剑是一个贬义词,并列式短语,为“刻舟”和“求剑”两个动宾短语构成的并列短语,在句子中可以作谓语、定语或者状语。 相关作品:刻舟求剑文言文阅读及赏析
编辑本段英文翻译
Disregard the changing circumstances.
编辑本段成语应用
1.现在都是科技时代了,你连电脑都不想学还一直想进网路公司,这不是刻舟求剑吗? 2.社会在发展,文明在进步,我们也应该积极进取,放大眼光,否则就是刻舟求剑,得不到收获. 3.新的挑战,新的机会,一定要改变思想,尽快适应环境,刻舟求剑的想法一定要淘汰.

刻舟求剑: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典出《吕氏春秋·察今》记述的一则寓言,说的是楚国有人坐船渡河时,不慎把剑掉入江中,他在舟上刻下记号,说:“这是我把剑掉下的地方。”当舟停驶时,他才沿着记号跳入河中找剑,遍寻不获。该寓言劝勉为政者要明白世事在变,若不知改革,就无法治国,后引伸成不懂变通、墨守成规之意
【原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ù)契(qì)其舟,曰:“是吾剑之所 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译文】   有个乘船渡江的楚国人,他的剑从船上落入江中。他急忙在剑掉下去的地方刻下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他从雕刻的地方下水去寻找剑。船已经行驶了,但是剑却没有走,如果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注释
  1.涉--渡,由后文的“舟”得出。   2.者--……的人,定语后置的标志。   3.其--他的,代词。   4.自--从。   5.坠--掉,落。   6.于--在,到。   7.遽--立刻,急忙,马上。   8.契--雕刻。   9.是--指示代词,这儿。   10.吾--我的。   11.之--结构助词,不译。   12.所从坠--从剑落的地方。   13.其--他,代词。   14.者--……的地方。   15.求--找。   16.之--剑,代词。   17.矣--了。   18.而--但是。   19.若--像。   20.此--这样。   21.不亦惑乎--不是很糊涂吗?“惑”,迷惑,糊涂。“不亦......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   22.楚:周代国名,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县北   秦相吕不韦,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目录学家和经学家,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人。吕不韦是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的大商人,他往来各地,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所以积累起千金的家产。他以“奇货可居”闻名于世,曾辅佐秦始皇登上帝位,任秦朝相国,并组织门客编写了著名的《吕氏春秋》,也是杂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后为秦始皇所杀。本文选自《吕氏春秋·察今》   这则寓言被收入小学冀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九课的寓言二则,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课《古代寓言二则》。
编辑本段作者:吕氏春秋(吕不韦)
  吕不韦(?-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后为秦国丞相,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人。吕不韦是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的大商人,故里在城南大吕街,他往来各地,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所以积累起千金的家产。他以“奇货可居”闻名于世,曾辅佐秦庄襄王登上王位,任秦国相邦,并组织门客编写了著名的《吕氏春秋》,其门客有三千人。即《吕览》。也是杂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有关成语:一字千金。
编辑本段成语故事
  战国时,楚国有个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他一不小心,把随身携带的一把宝剑掉落江中。他赶紧去抓,已经来不及了。   船上的人对此感到非常惋惜,但那楚人似乎胸有成竹,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一个记号,并向大家说:“这是我宝剑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一个记号。”   大家虽然都不理解他为什么这样做,但也不再去问他。   船靠岸后那楚人立即在船上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捞取掉落的宝剑。捞了半天,不见宝剑的影子。他觉得很奇怪,自言自语说:“我的宝剑不就是在这里掉下去吗?我还在这里刻了记号呢,怎么会找不到的呢?”   至此,船上的人纷纷大笑起来,说:“船一直在行进,而你的宝剑却沉入了水底不动,你怎么找得到你的剑呢?”   其实,剑掉落在江中后,船继续行驶,而宝剑却不会再移动。像他这样去找剑,真是太愚蠢可笑了。哈! 刻舟求剑

编辑本段典故寓意
  刻舟求剑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一般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知变通的意思。成语词典中注音为( kè zhōu qiú jiàn ),出自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不能凭主观做事情。人不能死守教条。情况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随之变化,否则就会失败。告诫人们不能片面、静止、狭隘地看待问题。   刻舟求剑是一个贬义词,并列式短语,为“刻舟”和“求剑”两个动宾短语构成的并列短语,在句子中可以作谓语、定语或者状语。
编辑本段成语应用
  1.社会在发展,文明在进步,我们也应该积极进取,放大眼光,否则就是刻舟求剑,得不到收获.    2.新的挑战,新的机会,一定要改变思想,尽快适应环境,刻舟求剑的想法一定要淘汰.

刻舟求剑

出处:《吕氏春秋·察今》

原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译文:

有个楚国人乘船渡江,一不小心,把佩带的剑掉进了江里。他急忙在船沿上刻上一个记号,说:"我的剑就是从这儿掉下去的。"船靠岸后,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但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船已经走了很远,而剑还在原来的地方。用刻舟求剑的办法来找剑,不是很胡涂吗?

注释:

涉--跋涉,就是渡过江河的意思。

遽--音句,急遽,立刻,表示时间很紧迫。

契--音气,动词,用刀子雕刻。

惑--音或,迷惑,这里是对事物感到糊涂不理解的意思。

坠--落。

FS:

《吕氏春秋》是一部古书的名称,是秦国的宰相吕不韦的宾客们合编的。全书的内容较杂,包括儒家、道家等各家学说,共分八览、六论、十二纪。

寓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

哲理评析:

故事中楚国人滑稽可笑的做法违背了哲学中物质与运动关系的基本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位物质的存在方式。也就是说,整个宇宙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之中,不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具体说,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人类社会到思维领域,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离开物质谈运动或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文中的楚国人,虽然看到了船、水、剑的客观存在,却忽视、否认了它们的运动,是一种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的错误表现。

原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解 释】
有个楚国人乘船渡江,把佩带的剑掉进了江里。他急忙在船沿上刻上一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靠岸后,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但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船已经走了很远,而剑还在原来的地方。用这样的办法来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注 释】

涉--跋涉,就是渡过江河的意思。
自--从。
遽--音句,急遽,立刻,表示时间很紧迫。
契--音气,动词,用刀子雕刻。
是--这。
惑--音或,迷惑,这里是对事物感到糊涂不理解的意思。
坠--落。
契者--刻着记号的地方。
若--如果。


《刻舟求剑》优质说课稿
课文只有52个字,虽文字浅显但情节完整、叙事生动、语言明白如话,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刻舟求剑》讲的是这样一个令人捧腹的故事,战国时,楚国有个人乘船渡江,他佩带的剑掉到了江里,他马上在船舷上刻了一个记号,船靠岸之后,他立即从刻下记号的地方跳进水里去找自己的剑,结果当然是找不到的,蕴含了一个大的...

阅读理解刻舟求剑(14分)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
小题1:B 小题1:D小题1:(1)渡 (2)立即,匆忙小题1:(1)这里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2)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小题1:做任何事都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采取对策,不能因循守旧、不知变通。 小题1:B应是“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小题1:D中应是“那只\/自己”。小题...

自相矛盾,刻舟求剑,坐井观天,滥竽充数,意思是什么?
自相矛盾:比喻言语或行为自相抵触 刻舟求剑:形容做事不动脑,不灵活 坐井观天: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小,见识少 滥竽充数: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亡羊补牢: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

寒蝉学步,滥于充数,掩耳盗铃,自相矛盾,刻舟求剑,画蛇添族 ,杞人忧天...
寒蝉学步:比喻不自量力,不顾实际地模仿别人。滥于充数:比喻浅尝辄止,只追求数量而不注重质量。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自相矛盾:比喻说话或行为前后矛盾,自相矛盾。刻舟求剑:比喻固执己见,追求已失去实际意义的东西。画蛇添足:比喻做多余的事情,使本来完整无缺的东西...

求大神给我个完整答案
1 虎头虎尾 2 吹吹打打 3 鸡口牛后 4 趾高气扬 5 恶语伤人 6 望眼欲穿 7 一鸣惊人 8 掩人耳目 9 鸡飞狗跳 10 刻舟求剑 11 犀牛望月 12 一见钟情 13 心口不一 14 吉人天相

使用刻舟求剑造句
以下是我整理的使用刻舟求剑造句,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造句指懂得并使用字词,按照一定的句法规则造出字词通顺、意思完整、符合逻辑的句子。依据现代语文学科特征,可延伸为写段、作文的基础,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本功。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不离不弃的近义词及造句,欢迎大家分享。 1、如果我们走不出“刻舟求剑”...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将词语写在横线上
是这样的:一泻千里,没精打采,目瞪口呆,漫不经心,翠色欲流,掩耳盗铃,刻舟求剑,无微不至1、表示经验、教训的词:掩耳盗铃,刻舟求剑2、表示赞扬或批评的词:无微不至3、描写大草原景色的词:翠色欲流,一泻千里4、 描写人物神态的词:没精打采,目瞪口呆,漫不经心 ...

又滥竽充数刻舟求剑造一句完整的话
我们学习时不能滥竽充数,更不能像刻舟求剑中的那个人一样脑袋死板。

刻舟求剑是什么造句
依据现代语文学科特征,可延伸为写段、作文的基础,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本功。造句来源清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八:“其用意,其造句,均以纤巧胜。” 夏丏尊叶圣陶《文心雕龙》 四:“造句也共同斟酌,由 乐华 用铅笔记录下来。”下面为您提供关于【刻舟求剑是什么造句】内容,供您参考。1、时势已...

急!王夫的情景理论的内容是什么?
唯谢康乐为能取势,宛转屈伸以求尽其意,意已尽则止,殆无剩语,夭矫连蜷,烟云缭绕,乃真龙,非画龙也。(《夕堂永日绪论》内偏(三),《姜斋诗话笺注》,第48页。) 刻舟求剑,胶柱鼓瑟,是不能创造诗的生命的。诗,贵“能取势”。“顺必然之势者理也,理之自然者天也”(《宋论》卷七,第134页,中华书局...

桃江县18662868954: 求“刻舟求剑”完整的签词及解释 -
大季修五仁: 原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解 释】 有个楚国人乘船渡江,把佩带的剑掉进了江里.他急忙在船沿上刻上一个记...

桃江县18662868954: 刻舟求剑的意思 -
大季修五仁: 刻舟求剑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比喻死守教条,比喻拘泥成法,固执不知变通的意思.故事大意是:有一个楚国人乘船渡江,一不小心,把佩带的剑掉进了江里.他急忙在船沿上刻上一个记号,说:“我的剑就是从这儿掉下去的.”船靠岸后,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但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船已经走了很远,而剑还在原来的地方.用刻舟求剑的办法来找剑,不是很胡涂吗?

桃江县18662868954: 刻舟求剑的意思十个字
大季修五仁: 刻舟求剑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1、总结就是十个字:“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2、刻舟求剑一般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知变通.3、人的想法如果不符合客观变化规律的话,就不能够把事情做成功.刻舟求剑的故事在实际工作生活中不断提醒我们,每次想起这个故事都会受益很多. 刻舟求剑的意思十个字 将这个成语总结成十个字那就是“死板教条不顾实际变化”.成语典故 &nbsp故事战国时期,一个楚国人坐船渡长江,船行至江山时他不小心将身上佩带的宝剑掉到水中,但没能及时抓住,于是就在掉剑的地方船舷作了一个记号,船靠岸后就在刚做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摸他的宝剑,结果一无所获.释义 &nbsp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桃江县18662868954: 刻舟求剑的意思是什么? -
大季修五仁: 刻舟求剑 [kè zhōu qiú jiàn] [释义] 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示例] 似你这样寻根究底,便是~,胶柱鼓瑟了!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 [出处] 《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

桃江县18662868954: 刻舟求剑中的几个词的解释和一篇文章的问题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刻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刻者入水求之.舟以行矣,... -
大季修五仁:[答案] 1.涉 渡 2.求 寻找 3.惑 糊涂 弥漫 散布、散漫 浸润 遍布 、蔓延 雕刻 铭记 、牢记 瓢泼 倾倒、倾泻、倾洒

桃江县18662868954: 刻舟求剑是什么意思.求又是什么意思? -
大季修五仁:[答案] 刻舟求剑的意思 刻舟求剑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比喻死守教条,比喻拘泥成法,固执不知变通的意思.成语词典中注音为( kè zhōu qiú jiàn ),出自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

桃江县18662868954: 刻舟求剑(文言文)全部解释 -
大季修五仁: 【原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ù)锲(qiè)其舟,曰:“是吾剑之所 刻舟求剑 漫画从坠.”舟止,从其所锲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译文】 楚国有一个坐船渡江的人,他的剑不小心...

桃江县18662868954: 刻舟求剑怎么解释?成语的意思是啥 -
大季修五仁:[答案] 刻舟求剑,比喻事物已发生变化而仍静止地看待问题.是《吕氏春秋·察今》记述的一则寓言,说有个楚国人,坐船渡河时不... 茅盾《致陈瑜清》:“有人提出新的解释,盖咬住一、二字,以驳难,似已成风气,真令人啼笑皆非也.” 【近义词】守株...

桃江县18662868954: 缘木求鱼和刻舟求剑的意思为什么不?缘木求鱼和刻舟求剑的意思为什么
大季修五仁: 二者的主要区别是,比喻不同、用法不同、出处不同,具体如下:一、比喻不同1、缘木求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不可能达到目的.2、刻舟求剑一般比喻死守教条,拘泥...

桃江县18662868954: 求刻舟求剑翻译
大季修五仁: 有个想乘船渡江的楚国人,他的剑从船上掉在水里.他急忙在剑掉下去的地方刻下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他从雕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寻找剑.船已经走了,但是剑却没有走,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成语寓意 主要批评 刻舟求剑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一般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知变通的意思.以静止的眼光来看待变化发展的事物,必将导致错误的判断.文中的楚人正是犯了这样的错误. 揭示道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不能凭主观做事情.人不能死守教条.情况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随之变化,否则就会失败.告诫人们不能片面、静止、狭隘地看待问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