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的翻译

作者&投稿:卓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食或尽粟一石翻译~

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
出处:《马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借物寓意的杂文。
原文节选: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译文:(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好的素质也就不能表现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扩展资料
《马说》是一篇说理文,似寓言而实非寓言,用比喻说理却并未把所持的论点正面说穿,没有把个人意见强加给读者。通过形象思维来描述千里马的遭遇,提出事实,省却了讲大道理的笔墨,作者利用了古汉语中虚词(语助词、感叹词和连接词),体现出一唱三叹的滋味和意境。伯乐的典故几次被韩愈引用(见韩愈所作的《为人求荐书》及《送温处士赴河阳序》),可见韩愈命运的坎坷。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是从正面提出问题,“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从反面展开议论。说明千里马和伯乐的信赖关系是如此的密切。在韩愈看来,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发现人才的人。所以说课文中流露的是作者怀才不遇之情和对统治者埋不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

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不会经常有。所以即使有出名的马,也只是辱没在仆役的马夫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的里面,不因为日行千里而出名。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吃完粮食一石。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够日行千里,而没有喂养。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优点不能从外面表现。尚且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都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
策之不以其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啊

意思是: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

原文: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译文:

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所以)这样的马,虽有日行千里的能耐,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出处:《马说》——唐·韩愈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马说》写于贞元十一年(795年)至十六年(800年)之间。当时韩愈初登仕途,不得志。曾经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但结果是“待命”40余日,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

尽管如此,韩愈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终未被采纳。后来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下,再加上朝中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才能之士不受重视,郁郁不得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杂说





这句话翻译为:一匹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一石食。之,助词,此句马和千里者是部分复指关系。或:有时。尽:这里作动词用,是吃尽的意思。石:十斗为一石,一石约为一百二十斤。出自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借物寓意的杂文《马说》。

原文: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译文:

一匹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一石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的食量多加饲料来喂养它。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好的素质也就不能表现出来。想要和一般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马说》写于贞元十一年(795年)至十六年(800年)之间。当时韩愈初登仕途,不得志。曾经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但结果是“待命”40余日,而志不得通。

尽管如此,韩愈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终未被采纳。后来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下,再加上朝中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才能之士不受重视,郁郁不得志。

二、作品赏析

《马说》是一篇说理文,似寓言而实非寓言,用比喻说理却并未把所持的论点正面说穿,没有把个人意见强加给读者。通过形象思维来描述千里马的遭遇,提出事实,省却了讲大道理的笔墨。

作者刻画食马者与千里马之间的矛盾,两相对照,既写出千里马的抑郁不平,也写出不识真才者的愚昧专横。千里马在无人给它创造有利的客观条件时,有时欲一展所长却有力无处使,最后到了无力可使的程度,连一匹普通马也比不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说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的翻译是: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

这句话出自唐朝文学家韩愈的《马说》,《马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借物寓意的杂文,属论说文体,此文作于贞元十一年(795年)至十六年(800年)间。“说”是“谈谈”的意思,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裁。

《马说》是一篇说理文,似寓言而实非寓言,用比喻说理却并未把所持的论点正面说穿,没有把个人意见强加给读者。通过形象思维来描述千里马的遭遇,提出事实,体现出一唱三叹的滋味和意境。

作者刻画“食马者”与千里马之间的矛盾,两相对照,既写出千里马的抑郁不平,也写出不识真才者的愚昧专横。千里马在无人给它创造有利的客观条件时,有时欲一展所长却有力无处使,最后到了无力可使的程度,连一匹普通马也比不上,因此待遇也就比不上一匹“常马”。

扩展资料

《马说》原文:

作者:韩愈(唐)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译文: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名贵的马,只是辱没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

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的才能和好的素质也就不能表现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汉族,河南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祖籍河南省邓州市,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



mǎ zhī qiān lǐ zhě   yī  shí huò jìn sù  yī dàn  shí



这里涉及到了之的定语后置问题。
马之千里者,就是千里马的意思。这里的或是有的时候的意思, 这里的食是做的动词用的。
所以这个句子的意思是

千里马有的时候一次进食有一石之多。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的翻译
意思是: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原文: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译文: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

一食或尽粟一石翻译
原文节选: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译文:(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这样的...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翻译
这句话翻译为:一匹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一石食。之,助词,此句马和千里者是部分复指关系。或:有时。尽:这里作动词用,是吃尽的意思。石:十斗为一石,一石约为一百二十斤。出自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借物寓意的杂文《马说》。原文: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

一食或尽粟一石的尽一食或尽粟一石翻译
“尽”在此诗句中作动词用,是“吃尽、吃完”的意思。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马说》,“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翻译为:(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马说》唐·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

《千里马》原文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译文 第一...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什么句式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出自《马说》,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在现代汉语中,定语放在被修饰的中心语(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面,按“定语+中心语”格式构成偏正式名词短语,定语与中心语之间构成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如:(美丽富饶)的四会、(蜚声海内外)的四会柑橘、(...

食之不能尽其材出自哪首诗
“食之不能尽其材”出自《马说》。【原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的食是什么意思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的食是通假字,通“饲”,是饲养、喂养的意思。这句话出自唐代韩愈的《马说》,全句翻译为喂养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没有按养千里马的方法来饲养它。《马说》节选: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

一食或尽粟的尽是什么意思
1、一食或尽粟的尽意思:完,穷尽的意思。2、一食或尽粟一石翻译: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3、出处:《马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借物寓意的杂文。4、原文节选: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

马说原文及翻译原文:
原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尽粟(sù)一石(dàn,今音为shí)。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

通川区19844085535: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是什么意思 -
钟奚吉姆: 日行千里的马,一餐也许会吃掉一石粟米. 之是辅助表示定语后置的结构助词,无实义.“之……者”:中心词+之+定语+者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进粟一石.(千里马,一顿饭有时要吃一石粮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千里马吃一顿饭有时只吃十斗草料而已 这里的“马之千里者”就是一个定语后置句式 所谓定语后置句,就是中心词在前,定语在后,与汉语一般的语序相反.现代汉语中,定语与中心词的关系,通常是定语在前,中心词在后,组成“定中结构”.今天我们说“千里马”(“千里”实际上是“日行千里”的省略).古人一般地也说“千里马”,如《马说》中就有“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但古汉语还可以处理成中心词在前、定语在后的格式.

通川区19844085535: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翻译是什么啊? -
钟奚吉姆:[答案] 日行千里的马,一餐也许会吃掉一石粟米.

通川区19844085535: 马之千里者,一食活尽粟一石头翻译 -
钟奚吉姆:[答案]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dan四声) 汉语翻译: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要吃一石的粮食

通川区19844085535: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
钟奚吉姆:[答案]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能够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拿起马鞭面对千里马说:“天下没有千里马!”

通川区19844085535: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栗一食 这句的翻译是什么? -
钟奚吉姆:[答案] 日行千里的马,一餐也许会吃掉一石粟米

通川区19844085535: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的翻译 -
钟奚吉姆: 这里涉及到了之的定语后置问题. 马之千里者,就是千里马的意思.这里的或是有的时候的意思, 这里的食是做的动词用的. 所以这个句子的意思是 千里马有的时候一次进食有一石之多.

通川区19844085535: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
钟奚吉姆:[答案] 这里涉及到了之的定语后置问题. 马之千里者,就是千里马的意思.这里的或是有的时候的意思,这里的食是做的动词用的. 所以这个句子的意思是 千里马有的时候一次进食有一石之多. 百度, 若没有问题请及时选为【满意答案】 如有不详之处可以继...

通川区19844085535: 马之千里者, - 食或尽粟 - 石.翻译为现代汉语 -
钟奚吉姆:[答案] 千里马吃一顿饭有时只吃十斗草料而已 在右上角点击【评价】,然后就可以选择【满意,问题已经完美解决】了.

通川区19844085535: 急求韩愈的《马说》原文+翻译! -
钟奚吉姆:[答案] 《马 说》 韩 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

通川区19844085535: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现代汉语意思?什么句式 -
钟奚吉姆:[答案]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出处: 杂说四·马说 杂说四·马说_古诗文网 [作者]\x09韩愈 [全文]\x09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