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首评价项羽的作品 并从内容及手法进行赏析

作者&投稿:别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这三首诗对项羽的评价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4、题乌江亭 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乌江亭 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乌 江 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问:这三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答:杜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胜败得失、历史兴衰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定能东山再起。王安石认为民心和形势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历史的规律不可违背。李清照认为人要讲求气节,活着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死了也要气壮山河。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
这是楚霸王项羽在进行必死战斗的前夕所作的绝命词。在这首诗中,既洋溢着与伦比的豪气,又蕴含着满腔深情;既显示出罕见的自信,却又为人的渺小而沉重地叹息。以短短的四句,表现出如此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感情,真可说是个奇迹。

项羽是在秦末与叔父项梁一起举兵反秦的。由于其辉煌的战功、无双的勇力、杰出的才能,实际上成 为反秦群雄的领袖,在推翻暴秦的统治中起了主要的作用。但在秦亡以后曾经是项羽盟军的另一支反秦部队的首领刘邦为了统治全国,与项羽之间又展开了残酷的战争。他以项羽的失败而告终。作这首诗时,项羽被包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壁县南沱河北岸),粮尽援绝,他自知败局已定;作诗之后,他率部突围,虽曾杀伤敌军多人,终因兵力单薄,自刎于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 诗歌的第一句,就使读者看到了一个举世无匹的英雄形象。在我国古代,“气”即源于人的先天禀赋,又能赖于后天的培养;人的品德、能力、风度等等均取决于“气”。所谓“气盖世”,是说他在这些方面超过了任何一个人。尽管这是一种其概括的叙述,但“力拔山”三字却给读者一种具体、生动的感受,所以在这一句中,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他把自己叱咤风云的气概生动地显现了出来。

然而,在第二、三句里,这位盖世英雄却突然变得其苍白无力。这两句是说:由于天时不利,他所骑的那匹名马-骓-不能向前行进了,这使他陷入了失败的 绝境而无法自拔,只好徒唤“奈何”。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骓的“不逝”为什么会引起那样严重的后果?对此恐怕只能这样回答:他之得以建立如此伟大的功绩,最主要的依靠说是这匹名马;有了它的配合,他就可以所向无敌。换言之,他几乎是单人独骑地打天下的,因此他的最主要的战友就是骓,至于别人,对他的事业所起的作用实在微乎其微,他们的和中背对他的成败起不了多少作用,从而他只要注意骓就够了。这也就意味着:他的强大使得任何人对他的帮助都没有多大意义,没有一个人配作他的主要战友,这是人何等的傲岸,真可谓天地间唯我独尊!不过,无论他如何英勇无敌,举世无双,一旦天时不利,除了灭亡以外,他就没有别的选择。在神秘的“天”的面前,人是多么渺小;即使是人中间的最了不起的英雄,也经不起“天”的轻微的一击。

项羽知道自己的灭亡已经无可避免,他的事业就要烟消云散,但他没有留恋,没有悔恨,甚至也没有叹息。他所唯一忧虑的,是他所挚爱的、经常陪伴他东征西崐讨的一位美人-虞-的前途;毫无疑问,在他死后,虞的命运将会十分悲惨。于是,尖锐的、难以忍受的痛苦深深地啮着他的心,他无限哀伤地唱出了这首歌的最后一句:“虞兮虞兮奈若何?”译成白话,就是:“虞啊,虞啊,我把你怎么办呢?崐”在这简短的语句里包含着何等深沉的、刻骨铭心的爱!

是的,相对于永恒的自然界来说,个体的人确实极其脆弱,即使是英雄豪杰,在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里也不过像一朵大的浪花,转瞬即逝,令人感喟不已。但爱却是长存的,它一直是人类使自己奋发和纯净的有力精神支柱之一,纵或是杀人不眨眼的魔头,在爱的面前也不免有匍伏拜倒的一日,使人欢喜赞叹。《垓下歌》虽然篇幅短小,但却深刻地表现了人生的这两个方面。千百年来,它曾经打动过无数读者的心;其魅力大概就在于此吧!

  (一)题乌江亭
  (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二)题乌江亭
  (宋)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三)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赏读】
  杜牧的《题乌江亭》认为:胜负是兵家之常事。项羽在乌江虽遭失败,但是只要“包羞忍耻”,仍是“男儿”好汉。江东子弟人才辈出,项羽若渡过乌江,吸取教训,再“卷土重来”大有可能。
  北宋王安石的《题乌江亭》认为:楚军身经百战早已疲惫不堪,壮士也为之悲哀,垓下兵败的颓势已难挽回。江东子弟虽然还在,但谁还愿意为项王的“卷土重来”效力呢?
  身经北宋末年的“靖康之难”的女词人李清照的《绝句》,对项羽却非常推崇。诗中认为:人活着应当做“人间豪杰”,死了也应当做“鬼中英雄。”项羽西汉初年在乌江兵败自刎,到北宋末年已有千年之久,但作者至今还思念着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气节。作者认为项羽是位豪迈刚强、壮烈感人的悲剧英雄。作者不以成败论英雄,她认为项羽虽然失败了,但他气慨豪壮,可敬可畏,可歌可泣。
  这三位诗人为何对同一历史事件有如此截然不同的观点呢?
  这当与三位诗人所处的历史背景和人生际遇有关。
  杜牧乃世家子弟,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研究文学政治经济,准备入辅为相。其早年仕途不顺,中年历经磨难,终于被招为“考功郎中、知制告”。所以在他看来,只要“包羞忍辱”,总结失败的教训,必能“卷土重来”。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在担任宰相期间,竭力推行新法,革新政治,富国强兵,取得过不小的成就。但他的改革触犯了大官僚和大地主阶级的利益,遭到了尖锐激烈的反对,革新归于失败。在此情况下,王安石产生了这种看法:项羽因为当时一系列的政治和军事上错误,才最终导致军事上的根本性的失败,其时已无力回天。就算回到江东,也难以招集人马“卷土重来”,无法转败为胜。
  李清照作为北宋过渡到南宋的诗人,目睹了宋高宗狼狈南逃的经历,于是从女姓的角度,对项羽为人的价值作出了高度的评价。作者用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宁死不屈,来讽刺南统治者在金兵南侵、国破家亡之时不管百姓的死活、抛弃中原大好河山、只顾自己狼狈逃命、偏安江南一隅的软弱无能的丑恶行径。作者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
  这三首诗一直是诗评的焦点,众说纷纭。但如果项羽不死,中国古代史到底要不要改写,这个也只有天晓得……
  ——摘自《新课程探索》2007年第一期文《对高中语文(粤版)选修课的解读与实践》,作者刘人云。


运河区15625625765: 1.这三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项羽,但对项羽评价的角度并不一样,他们的角度分别是什么?2.这三首诗借对项 -
庄桦信龙:[答案] 、(1)第一首是从兵家用兵的角度来评价的 第二首是从民心向背的角度来评价的 第三首是从节操(气节)角度来评价的 (2)杜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胜败得失、历史兴衰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定能东山再起. 王安...

运河区15625625765: 《题乌江亭》、《乌江亭》和《咏项羽》中作者的评价角度和观点分别是什么? -
庄桦信龙:[答案] 这三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项羽,但对项羽评价的角度并不一样,他们的角度分别是什么? 第一首是从民心向背的角度来评价的 第二首是从节操(气节)角度来评价的 第一首是从兵家用兵的角度来评价的 这三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

运河区15625625765: 《夏日绝句》(李清照)《题乌江亭》(杜牧)《乌江亭》(王安石)对项羽的评价角度分别是什么他们的角度分别是什么?这三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 -
庄桦信龙:[答案] 《夏日绝句》(李清照)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 《乌江亭》(王安石)首诗开篇以史实扣题,指出项羽的失败实在是历史的必然.项羽的霸业以“鸿门宴”为转折,此后逐渐...

运河区15625625765: 题乌江亭,乌江亭,咏项羽三首诗对项羽乌江自刎表达了不同的看法请简要分析 -
庄桦信龙:[答案] 在对作为一个历史人物项羽颇有人情味和英雄气概给予肯定的同时,三位诗人分别从不同角度分析项羽,观点不尽相同,各抒己见.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在《题乌江亭》中认为项羽,表达了对胜败...

运河区15625625765: 急:题乌江亭 乌江亭 乌江 这三首诗对项羽的评价角度
庄桦信龙: 杜牧是对项羽有种同情,他觉得项羽完全可以东山再起. 乌江亭则是王安石针对杜牧写的.他认为项羽在垓下一战后,楚汉实力悬殊太大,且项羽已失去了江东弟子的拥戴,所以就算是逃回江东也难东山再起. 胡曾在这首诗里犯了一个错误.在当时项羽有三种选择:称王,称帝,称霸.项羽既不称帝,也不称王,他想做的是一方霸主.在这首诗里,胡曾对项羽是一种敬佩的心理.不是无船渡,是耻.

运河区15625625765: 这三首诗对项羽的评价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
庄桦信龙:[答案] 4、题乌江亭 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乌江亭 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乌 江 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

运河区15625625765: 题乌江亭、叠题乌江亭、夏日绝句三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
庄桦信龙: 4、题乌江亭 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乌江亭 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乌 江 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问:这三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答:杜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胜败得失、历史兴衰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定能东山再起.王安石认为民心和形势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历史的规律不可违背.李清照认为人要讲求气节,活着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死了也要气壮山河.

运河区15625625765: 叠题乌江亭中,对项羽的评批是什么?
庄桦信龙: 题乌江亭 唐代: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转自某网友 《题乌江亭》这首诗针对项羽兵败身亡的史实,批评他不能总结失败的教训,不善于把握机遇,不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不善于得人、用人,惋惜他负气自刎,使如日中天的英雄事业归于覆灭,诗中暗寓讽刺之意.认为项羽不能正确对待兵家一时的胜败,不能正确认识失败的主观原因,不能正确分析全局形势,丧失了能屈能伸“包羞忍耻”的大丈夫气概,丧失了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斗志,丧失了重新奋起继续战斗取得最后胜利的机会.

运河区15625625765: 题文 - 阅读下面三首诗,完成后面问题题乌江亭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
庄桦信龙: 试题答案:【答案】【小题1】兵家用兵、民心向背、节操(气节)【小题2】杜牧通...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小题2】...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