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家奥斯特的故事

作者&投稿:项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第一位提出“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的物理学家是 A.伽利略 B.奥斯特 C.帕斯卡 D.阿基米~

伽利略A

因为:
从物理学史上可以得知亚里斯多德提出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等理论,
统治人类思想长达2000年,伽利略最早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并用斜面实验证明了: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运动速度不变.
笛卡儿用数学的概念对伽利略的观点进行了补充,
认为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运动速度不变,且直线运动.
牛顿在前人的基础上是建立了“牛顿第一定律”,
所以最早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即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的观点的科是伽利略.

牛顿

牛顿,伟大的英国物理学家,1642年12月25曰生于林肯郡伍尔索普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2岁他在格兰撒姆的公立学校读书时,就表现了对实验和机械发明的兴趣,自己动手制作了水钟、风磨和曰晷等。1661年,牛顿就读于剑桥大学的三一学院,成了一名优秀学生。1669年,年仅27岁,就担任了剑桥的数学教授。1672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1685~1687年,在天文学家哈雷的鼓励和赞助下,牛顿发表了著名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完成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的发现——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1703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1727年3月27曰,逝世于伦敦郊外的一个小村落里。

牛顿不仅对于力学,在其它方面也有很大贡献。在数学方面,他发现了二项式定理,创立了微积分学;在光学方面,进行了太阳光的色散实验,证明了白光是由单色光复合而成的研究了颜色的理论,还发明了反射望远镜。

牛顿(Isaac Newton,1643~1727)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经典力学体系的奠基人。牛顿自小热爱自然,喜欢动脑动手。8岁时积攒零钱买了锤、锯来做手工,他特别喜欢刻制曰晷,利用圆盘上小棍的投影显示时刻。他还做过带踏板的自行车;用小木桶做过滴漏水钟;放过自做的带小灯笼的风筝(人们以为是彗星出现);用小老鼠当动力做了一架磨坊的模型,等等。他观察自然最生动的例子是15岁时做的第一次实验:为了计算风力和风速,他选择狂风时做顺风跳跃和逆风跳跃,再量出两次跳跃的距离差。牛顿在格兰瑟姆中学读书时,曾寄住在格兰瑟姆镇克拉克药店,这里更培养了他的科学实验习惯,因为当时的药店就是一所化学实验室。牛顿在自己的笔记中,将自然现象分类整理,包括颜色调配、时钟、天文、几何问题等等。这些灵活的学习方法,都为他后来的创造打下了良好基础。
牛顿的伟大成就与他的刻苦和勤奋是分不开的。他的助手H.牛顿说过,“他很少在两、三点前睡觉,有时一直工作到五、六点。春天和秋天经常五、六个星期住在实验室,直到完成实验。”他有一种长期坚持不懈集中精力透彻解决某一问题的习惯。他回答人们关于他洞察事物有何诀窍时说:“不断地沉思”。这正是他的主要特点。对此有许多故事流传:他年幼时,曾一面牵牛上山,一面看书,到家后才发觉手里只有一根绳;看书时定时煮鸡蛋结果将表和鸡蛋一齐煮在锅里;有一次,他请朋友到家中吃饭,自己却在实验室废寝忘食地工作,再三催促仍不出来,当朋友把一只鸡吃完,留下一堆骨头在盘中走了以后,牛顿才想起这事,可他看到盘中的骨头后又恍然大悟地说:“我还以为没有吃饭,原来我早已吃过了”。
通过以上材料思考:牛顿的学习方法对自己有什么启示?学习牛顿的刻苦和勤奋的精神。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1897年3月14曰出生在德国西南距离慕尼黑八十五哩的乌耳姆城(Ulm)。父母都是犹太人。父亲赫尔曼.爱因斯坦和叔叔雅各布.爱因斯坦合开了一个制造电器设备的小工厂。母亲玻琳是受过中等教育的家庭妇女,非常喜欢音乐,在小爱因斯坦六岁时就教导他拉小提琴。这是一个和睦、愉快的家庭。亲人们深爱着小爱因斯坦,但都为他的智力发育感到担忧。爱因斯坦小时候并不活泼,三岁多还不会讲话,父母很担心他是哑巴,带他去给医生检查。还好小爱因斯坦不是哑巴可是直到九岁时讲话还不很通畅,所讲的每一句话都必须经过吃力但认真的思考。小爱因斯坦是一个诚实的孩子,从不做违心的或骗人的事。为此,他受到同学们的讥笑,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叫“诚实的约翰”。普通孩子喜欢玩带有竞争性的游戏,可是他却不喜欢参加。孩子喜欢打仗的游戏,喜欢看士兵操练,但是他却从小到大不喜欢任何和军事有关的东西。他是一个不想看到人类互相残杀的和平主义者。

爱因斯坦家的住房周围有花园,他经常一个人长时间地蹲在花园角落的灌木丛里,用手抚摩着小叶片或者凝视着匆匆跑动的蚂蚁。他很小就喜欢冥想,想了解大自然的奥秘。一次,在依萨尔河岸野餐时,一位亲戚说,小爱因斯坦很严肃,当其他的孩子都在互相玩耍、逗乐时,他却独自坐着看湖的对岸。母亲玻琳深情的为自己的孩子辩护:“他是沉静的,因为他在思索。等着吧,总有一天他会成为一个教授!”那位亲戚感到可笑,但也理解母亲的心情。教授!在人们的心目中,只有那些聪敏的人才有可能得到这个荣誉的称号,这个连话都说不好的笨孩子能成为一个教授吗?

在四、五岁时,爱因斯坦有一次卧病在床,父亲送给他一个罗盘。当他发现指南针不断地指着固定的方向时,感到非常惊奇,觉得一定有什么东西深深地隐藏在这现象后面。他一连几天很高兴的玩这罗盘,还纠缠着父亲和雅各布叔叔问了一连串问题。尽管他连“磁”这个词都说不好,但他却顽固地想要知道指南针为什么能指南。这种深刻和持久的印象,爱因斯坦直到六十七岁还能鲜明的回忆出来。

爱因斯坦在念小学和中学时,一般功课属平常,唯有数学成绩远在全班同学之上。由于他举止缓慢,不爱同人交往,老师和同学都不喜欢他。教他希腊文和拉丁文的老师对他是那么厌恶,曾经公开骂他:“爱因斯坦,你长大后肯定不会成器。”而且因为怕他在课堂上会影响其他学生,竟想把他赶出校门。

爱因斯坦的叔叔雅各布在电器工厂里专门负责技术方面的事务,而爱因斯坦的父亲则负责商业的往来。雅各布是一个工程师,自己就非常喜爱数学,当小爱因斯坦来找他问问题时,他总是用很浅显通俗的语言把数学知识介绍给他。

有一天爱因斯坦跑来问叔叔:“什么是代数”?叔叔就这样解释:“在算术中有很多问题不容易解决,要算又很难。而代数是一门‘快乐’的数学,能很容易的帮人们解答困难的计算。我们把我们不知道的数叫着X,然后来捕捉它。你把它当作已知道的东西,建立一些关系,最后你就可以容易地得到它了。”然后叔叔给了他一本有代数问题的小册子,爱因斯坦很快就学会了解决里面的问题。 有一次雅各布叔叔给他讲了几何中一个很美丽的定理——毕达哥拉斯定理:任何直角三角形的长边平方一定等于两短边平方的和。叔叔没有告诉他这个定理的证明,但是爱因斯坦在画了许多直角三角形后发现这关系一直成立,感到非常的惊奇。

父亲的生意做得并不好,但却是一个乐观和心地善良的人,家里每星期都有一个晚上要邀请来慕尼黑念书的穷学生吃饭,这样等于是救济他们。其中有一对来自立陶宛的犹太兄弟麦克斯和伯纳德,他们都是学医科的,都喜欢阅读书籍,兴趣广泛。他们被邀请来爱因斯坦家里吃饭,并和羞答答、长着黑头发和棕色眼睛的小爱因斯坦交成了好朋友。 麦克斯可以说是爱因斯坦的“启蒙老师”,他借了一些通俗的自然科学普及读物给他看,看完后就和爱因斯坦讨论,并且再继续提供给他新的读物。麦克斯点燃了爱因斯坦自学的兴趣火花,还不断地辅导他。

麦克斯在爱因斯坦十二岁时给了他一本施皮尔克的平面几何教科书,一下子攫取了爱因斯坦的心灵。爱因斯坦晚年时回忆这本神圣的小书时说:“这本书里有许多断言,比如,三角形的三个高交于一点,它们本身虽然并不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可以很可靠地加以证明,以致任何怀疑似乎都不可能。这种明晰性和可靠性给我造成了一种难以形容的印象。” 这时爱因斯坦又想起了毕达哥拉斯定理,于是想要**证明这个定理。他花了三个星期最后找到一个方法,就是从直角三角形最长边所面对的顶点作这边的垂直线,于是把三角分成相似三角形,由此很容易证明这个定理。虽然这是一个古老得有二千多年历史的定理,但是爱因斯坦经过一番努力总算得到了结果,他第一次体会到科学发现时的欣喜。

麦克斯每星期来时,都会帮他改一些习题,并且辅导他作一些较难的问题。过不久又引导他学习高等数学,十三岁时他已自学微积分了。当他的同班同学为那些平面几何简单问题和循环分数而皱眉头时,爱因斯坦靠自学已经进入到无穷级数这些美丽神奇的“无穷世界”去了。 很快小爱因斯坦的数学程度超过了读大学的麦克斯,比他大十一岁的医科大学生再也跟不上这个十二、三岁的小孩子了。为了以后有共同谈话的话题,麦克斯开始借哲学书给他看,爱因斯坦在十三岁就能看懂康德的《纯理性批判》。这是一本对许多成人来说都算是枯燥艰深的书。这时候爱因斯坦阅读的书就是数学、物理和许多哲学家的书。他不看小说,唯一的消遣就是拉小提琴。

麦克斯认为他已发现了一个神童,他说:“一个伟大的科学家或哲学家,将从爱因斯坦身上成长起来。”

有一次,一个美国记者问爱因斯坦关于他成功的秘诀。他回答:“早在1901年,我还是二十二岁的青年时,我已经发现了成功的公式。我可以把这公式的秘密告诉你,那就是A=X+Y+Z! A就是成功,X就是努力工作,Y是懂得休息,Z是少说废话!这公式对我有用,我想对许多人也一样有用。”

牛顿在生活中常常废寝忘食,曾因为对研究过于专注闹了笑话,后来被大家传为趣谈。一次,他一边读着书,一边在火炉上去煮鸡蛋。等他揭开锅想吃鸡蛋时,却发现锅里是一只怀表。还有一次,他请朋友吃饭,当饭菜准备好时,牛顿突然脑子中灵感闪现,想到一个问题,便立即进了书房,朋友等了他好久还是不见他出来,于是朋友就自己动手把那份鸡全吃了,鸡骨头留在盘子,不告而别了。等牛顿想起,出来后,见了盘子里的骨头,以为自己已经吃过了,便转身又进了内室,继续研究他的问题。

相传叙拉古赫农王让工匠替他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做好后,国王疑心工匠在金冠中掺了假,但这顶金冠确与当初交给金匠的纯金一样重,到底工匠有没有捣鬼呢?既想检验真假 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又不能破坏王冠,这个问题不仅难倒了国王,也使诸大臣们面面相觑。 后来,国王请阿基米德来检验。最初,阿基米德也是冥思苦想而不得要领。一天,他在家洗澡,当他坐进澡盆里时,看到水往外溢,同时感到身体被轻轻托起。他突然悟到可以用测定固体在水中排水量的办法,来确定金冠的比重。他兴奋地跳出澡盆,连衣服都顾不得跑了出去,大声喊着“尤里卡!尤里卡!”。(Eureka,意思是“我知道了”)。 他经过了进一步的实验以后来到王宫,他把王冠和同等重量的纯金放在盛满水的两个盆里,比较两盆溢出来的水,发现放王冠的盆里溢出来的水比另一盆多。这就说明王冠的体积比相同重量的纯金的体积大,所以证明了王冠里掺进了其他金属。


有一天,小瓦特在家里看见一壶水开了,蒸汽把壶盖冲得噗噗地跳。这种常人司空见惯的现象却引起了他极浓厚的兴趣。他目不转睛地凝视那跳动的壶盖和冒出的蒸汽,苦思冥想其中的奥秘。一直看了一个多小时。后来瓦特就发明了蒸汽机!

1820年4月的一天晚上,奥斯特在为精通哲学及具备相当物理知识的学者讲课时,

突然来了“灵感”,在讲课结束时说:“让我把通电导线与磁针平行放置来试试看

!”于是,他在一个小伽伐尼电池的两极之间接上一根很细的铂丝,在铂丝正下方

放置一枚磁针,然后接通电源,小磁针微微地跳动,转到与铂丝垂直的方向。小磁

针的摆动,对听课的听众来说并没什么,但对奥斯特来说实在太重要了,多年来盼

望出现的现象,终于看到了,当时简直使他愣住,他又改变电流方向,发现小磁针

向相反方向偏转,说明电流方向与磁针的转动之间有某种联系。 他发现了电流的

磁效应!

物理学家卢瑟福(1871-1937)的实验室里有一个学生非常用功。一天晚上,卢瑟福碰到他,就问:“那么你白天也工作吗?”这个学生自豪地回答说,“没错”,以为自己会得到表扬。卢瑟福却吃惊地问,“但是你什么时候思考呢?”

德国著名物理化学家能斯特(1864-1941)开发出一种电灯,称为“能斯特灯”,这项技术产品的销售为他带来一大笔可观的收入。他的一位同事不无醋意地问他,下一项开发项目是不是制造钻石。能斯特说,“不是,我现在有的是钱,买得起钻石,不需要造钻石了。”

多普勒是怎么验证多普勒效应的:
恩,大家都知道,限于当时的条件,多普勒同学不可能像我们一样运用计算机阿什么的记录下波形文件,然后比较频率 。那他怎么办呢
他请了一帮吹小号的坐在火车拉的平板车上,然后请了一帮能听出绝对音高的
音乐家坐在铁轨旁,让那帮音乐家用他们的耳朵记录下火车靠近和离开的时候
的声音。多普勒公式就是这么验证的 !

艾尔伯特.爱因斯坦会拉小提琴,有一次他参加排练海顿的弦乐四重奏。可是,进入二乐章时,他连续四次都出错。此时大提琴手抬头看他一眼,说,“你的问题呀,艾尔伯特,就是不会数数。”

一、生平简介

奥斯特(Hans Christian Oersted,1777~1851年)丹麦物理学家、化学家。1777年8月14日生于丹麦的路克宾。1794年他进入哥本哈根大学学习医学和自然科学,1799年获得博士学位。1801—1803年他旅游德国、法国等地,于1804年回国。1806年被聘为哥本哈根大学物理、化学教授,研究电流和声等课题。1824年倡仪成立丹麦自然科学促进会,1829年出任哥本哈根理工学院院长,直到1851年3月9日在哥本哈根逝世。终年74岁。

二、科学成就

1.1820年发现电流的磁效应

自从库仑提出电和磁有本质上的区别以来,很少有人再会去考虑它们之间的联系。而安培和毕奥等物理学家认为电和磁不会有任何联系。可是奥斯特一直相信电、磁、光、热等现象相互存在内在的联系,尤其是富兰克林曾经发现莱顿瓶放电能使钢针磁化,更坚定了他的观点。当时,有些人做过实验,寻求电和磁的联系,结果都失败了。奥斯特分析这些实验后认为:在电流方向上去找效应,看来是不可能的,那么磁效应的作用会不会是横向的?

在1820年4月,有一次晚上讲座,奥斯特演示了电流磁效应的实验。当伽伐尼电池与铂丝相连时,靠近铂丝的小磁针摆动了。这一不显眼的现象没有引起听众的注意,而奥斯特非常兴奋,他接连三个月深入地研究,在1820年7月21日,他宣布了实验情况。

奥斯特将导线的一端和伽伐尼电池正极连接,导线沿南北方向平行地放在小磁针的上方,当导线另一端连到负极时,磁针立即指向东西方向。把玻璃板、木片、石块等非磁性物体插在导线和磁针之间,甚至把小磁针浸在盛水的铜盒子里,磁针照样偏转。

奥斯特认为在通电导线的周围,发生一种“电流冲击”。这种冲击只能作用在磁性粒子上,对非磁性物体是可以穿过的。磁性物质或磁性粒子受到这些冲击时,阻碍它穿过,于是就被带动,发生了偏转。
导线放在磁针的下面,小磁针就向相反方向偏转;如果导线水平地沿东西方向放置,这时不论将导线放在磁针的上面还是下面,磁针始终保持静止。

他认为电流冲击是沿着以导线为轴线的螺旋线方向传播,螺纹方向与轴线保持垂直。这就是形象的横向效应的描述。

奥斯特对磁效应的解释,虽然不完全正确,但并不影响这一实验的重大意义,它证明了电和磁能相互转化,这为电磁学的发展打下基础。

2.其它方面的成就

奥斯特曾经对化学亲合力等作了研究。1822年他精密地测定了水的压缩系数值,论证了水的可压缩性。1823年他还对温差电作出了成功的研究。他对库仑扭秤也作了一些重要的改进。

奥斯特在1825年最早提炼出铝,但纯度不高,以致这项成就在冶金史上归属于德国化学家F.维勒(1827)。他最后一项研究是40年代末期对抗磁体的研究,试图用反极性的反感应效应来解释物质的抗磁性。同一时期M.法拉第在这方面的成就超过了奥斯特及其法国的同辈。法拉第证明不存在所谓的反磁极。并用磁导率和磁力线的概念统一解释了磁性和抗磁性。不过,奥斯特研究抗磁体的方法仍具有很深的影响。

3.出版了《奥斯特科学论文》集

他的重要论文在1920年整理出版,书名是《奥斯特科学论文》。

三、趣闻轶事

1.磁针的跳动,使他激动得摔了一跤

奥斯特受康德哲学思想的影响,一直坚信电和磁之间一定有某种关系,电一定可以转化为磁。当务之急是怎样找到实现这种转化的条件。奥斯特仔细地审查了库仑的论断,发现库仑研究的对象全是静电和静磁,确实不可能转化。他猜测,非静电、非静磁可能是转化的条件,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到电流和磁体有没有相互作用的课题上去。他决心用实验来进行探索。

1819年上半年到1820年下半年,奥斯特一面担任电、磁学讲座的主讲,一面继续研究电、磁关系。1820年4月,在一次讲演快结束的时候,奥斯特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又作了一次实验。他把一条非常细的铂导线放在一根用玻璃罩罩着的小磁针上方,接通电源的瞬间,发现磁针跳动了一下。这一跳,使有心的奥斯特喜出望外,竟激动得在讲台上摔了一跤。但是因为偏转角度很小,而且不很规则,这一跳并没有引起听众注意。以后,奥斯特花了三个月,作了许多次实验,发现磁针在电流周围都会偏转。在导线的上方和导线的下方,磁针偏转方向相反。在导体和磁针之间放置非磁性物质,比如木头、玻璃、水、松香等,不会影响磁针的偏转。1820年7月21日,奥斯特写成《论磁针的电流撞击实验》的论文,正式向学术界宣告发现了电流磁效应。

2.设立奥斯特奖章

奥斯特的功绩受到了学术界的公认,为了纪念他,国际上从1934年起命名磁场强度的单位为奥斯特,简称“奥”。1937年美国物理教师协会还专门设立了奥斯特奖章,来奖励教学有成绩的优秀物理教师。

奥斯特

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Hans Christian Oersted,1777—851)1777年8月14日生于丹麦朗格兰德岛一个药剂师家庭.12岁开始帮助父亲在药房里干活,同时坚持学习化学.由于刻苦攻读,17岁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哥本哈根大学的免费生.他一边当家庭教师,一边在学校学习药物学、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等.1806年任哥本哈根大学物理学教授,1821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823年被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后来任丹麦皇家科学协会会长.

奥斯特早在读大学时就深受康德哲学思想的影响,认为各种自然力都来自同一根源,可以相互转化.富兰克林发现的莱顿瓶放电使钢针磁化的现象,对奥斯特启发很大,他认识到电向磁的转化不是不可能的,关键是要找出转化的具体条件.他在1812年出版的《关于化学力和电力的统一性的研究》中,根据电流流经直径较小的导线会发热,推测如果通电导线的直径进一步缩小,那么导线就会发光;使通电导线的直径变得更小,小到一定程度时,电流就会产生磁效应.他指出:“我们应该检验电是否以其最隐蔽的方式对磁体有所影响.”寻找这两大自然力之间联系的思想,经常盘绕在他的头脑中.�

1819年冬,奥斯特在哥本哈根开设了一个讲座,讲授电磁学方面的课题.在备课中,奥斯特分析了前人在电流方向上寻找磁效应都未成功的事实,想到磁效应可能像电流通过导线产生热和光那样是向四周散射的,即是一种横向力,而不是纵向的.1820年春,奥斯特安排了一个这方面的实验,他采用讲演时常用的电池槽,让电流通过一根很细的铂丝,把一个带玻璃罩的指南针放在铂丝下面,实验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1820年4月的一天晚上,奥斯特在讲课中突然出现了一个想法,讲课快结束时,他说:让我把导线与磁针平行放置来试试看.当他接通电源时,他发现小磁针微微动了一下.这一现象使奥斯特又惊又喜,他紧紧抓住这一现象,连续进行了3个月的实验研究,终于在1820年7月21日发表了题为《关于磁针上的电流碰撞的实验》的论文.这篇仅用了4页纸的论文,是一篇极其简洁的实验报告.奥斯特在报告中讲述了他的实验装置和60多个实验的结果,从实验总结出:电流的作用仅存在于载流导线的周围;沿着螺纹方向垂直于导线;电流对磁针的作用可以穿过各种不同的介质;作用的强弱决定于介质,也决定于导线到磁针的距离和电流的强弱;铜和其他一些材料做的针不受电流作用;通电的环形导体相当于一个磁针,具有两个磁极,等等.�挑C4v~

奥斯特发现的电流磁效应,是科学史上的重大发现.它立即引起了那些懂得它的重要性和价值的人们的注意.在这一重大发现之后,一系列的新发现接连出现.两个月后安培发现了电流间的相互作用,阿拉果制成了第一个电磁铁,施魏格发明电流计等.安培曾写道:“奥斯特先生……已经永远把他的名字和一个新纪元联系在一起了.”奥斯特的发现揭开了物理学史上的一个新纪元.

奥斯特不只是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还是一位优秀的教师.他的讲课有表演,有分析.他非常重视实验,他说过“我不喜欢那种没有实验的枯燥的讲课,因为归根到底,所有的科学进展都是从实验开始的.”

奥斯特(1777~1851)
Oersted,Hans Christian

丹麦物理学家。1777年8月14日生于丹麦鲁兹克宾城。1799年获哥本哈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806年任该大学物理学教授。1829年任哥本哈根理工学院院长,直至1851年3月9日在哥本哈根逝世。奥斯特从事物理学和化学多方面的研究,主要贡献是发现电流的磁效应。1820年4月他观察到通电导线扰动磁针现象。论文发表后,促进了A.-M.安培对电磁力的研究,并导致了毕奥-萨伐尔定律的发现及一系列电与磁关系的发现和电磁铁的问世。奥斯特在19世纪40年代末对抗磁体也进行了研究。为纪念奥斯特在电磁学上的贡献,在CGS单位制中,用奥斯特命名磁场强度单位。他的重要论文收在《奥斯特科学论文》一书中。

奥斯特罗格拉茨基(1801~1862)
Ostrograski,Mikhail Vasilievich

俄国物理学家,数学家。1801年9月24日生于帕先纳亚,1862年1月1日卒于波尔塔瓦。早年在哈尔科夫大学学习,虽然成绩优异,但由于不信教而未获得毕业文凭。1822年留学巴黎,1828年返回俄国。1830年当选为彼得堡科学院院士。曾在彼得堡科学院和许多高等学校任教。他是俄国理论力学学派的创始人和彼得堡数学学派的奠基者之一。其科学研究涉及分析力学、理论力学、数学物理、概率论、数论和代数学等多方面。他最重要的数学工作是在1828年研究热传导理论的过程中,证明了关于三重积分和曲面积分之间关系的公式。在力学方面,他对球形射弹的飞行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验,提出了偏心射弹在空中运动的微分方程。他研究了天体力学和分析力学,独立表述了哈密顿变分原理并推广了可能位移原理。

这两个人不知道你说的是哪个……


物理学家有什么有趣的故事
关于阿基米德,流传着这样一段有趣的故事。相传叙拉古赫农王让工匠替他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做好后,国王疑心工匠在金冠中掺了假,但这顶金冠确与当初交给金匠...1820年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之后,法拉第于1821年提出“由磁产生电”的大胆设想,并开始了艰苦的探索。1821年9月他发现通电的导线能绕磁铁旋转以及磁体绕载...

在电与磁关系上做出重大发现的是哪两个科学家?各有什么发现
在电与磁关系上做出重大发现的是奥斯特和法拉第两个科学家 奥斯特:奥斯特,(1777年8月14日-1851年3月9日),丹麦物理学家、化学家。1820年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迈克尔·法拉第(1791年9月22日-1867年8月25日),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也是著名的自学成才的科学家。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

有关物理学家的故事
针的摆动,对听课的听众来说并没什么,但对奥斯特来说实在太重要了,多年来盼望出现的现象,终于看到了,当时简直使他愣住,他又改变电流方向,发现小磁针向相反方向偏转,说明电流方向与磁针的转动之间有某种联系。 他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物理学家卢瑟福(1871-1937)的实验室里有一个学生非常用功。一天晚上,卢瑟福碰到他...

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什么?
电磁感应是法拉第发现的,奥斯特发现了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磁场力的作用

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首次揭开了电与 () 的联系。
奥斯特将通电导体放在小磁针上方时,小磁针发生了偏转,说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法拉第在奥斯特的启发下,研究了磁场与电流的关系,最终通过十年的努力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故答案为:存在磁场,法拉第.

奥斯特的成就是什么
1.在物理学领域,他首先发现载流导线的电流会产生作用力于磁针,使磁针改变方向。1823年他还对温差电现象作出了成功的研究。他对库仑扭秤也作了一些重要的改进。2.他也是第一位明确地描述思想实验的现代思想家,创建了思想实验(Gedankenexperiment) 这名词。3.奥斯特曾经对化学亲合力等作了研究。1822年他...

初中物理里面,所有的名人及其贡献或与之关联的原理?
奥斯特对磁效应的解释,虽然不完全正确,但并不影响这一实验的重大意义,它证明了电和磁能相互转化,这为电磁学的发展打下基础。3:奥托·冯·格里克.人物概述 在17世纪那个时候,德国有一个热爱科学的市长,名叫奥托·冯·格里克.他是个博学多才的军人,从小就喜欢听伽利略的故事;爱好读书,爱好科学...

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什么周围存在磁场
电流,变化的电流产生变化的磁场,恒定的电流产生恒定的磁场。

汉斯·克里斯钦·奥斯特的汉斯·克里斯蒂安·奥斯特-与安徒生的友谊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是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汉斯·克里斯蒂安·奥斯特是丹麦的另一位伟大人物,发现了电流磁效应的物理学家,安徒生这位文学家是科学家奥斯特的密友。安徒生16岁时,第一次在哥本哈根拜见了44岁的奥斯特。那时,奥斯特由于发现电流的磁效应已经誉满全球。6年后,安徒生在外地读完语法学校后...

奥斯特实验说明什么
奥斯特实验表明通电导线周围和永磁体周围一样都存在磁场。奥斯特实验揭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本质—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电流是电荷定向运动产生的,所以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实质上是运动电荷产生的。这一现象由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于1820年7月通过试验首先发现。实验内容:显示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的实验。如果在直...

峰峰矿区17263569999: 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关于电和磁的演讲过程中偶然观察到一种现象,这便是著名的奥斯特实验, -
布宰百普: A、磁体的周围存在磁场,这是人们在很早的时候就发现的.故A错误;B、磁场具有方向性,这是人们在研究磁体的磁场时早就发现的.故B错误;C、磁体和磁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在一次讲课结束时,在助手收拾仪器时,注意到通电导体下方的小磁针发生了偏转,说明了小磁针受到磁场力的作用,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了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所以选项C正确. D、磁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与磁体的周围存在磁场一样,这是人们在很早的时候就发现的.故D错误. 故选C.

峰峰矿区17263569999: 10个有关物理学家的故事 -
布宰百普: 成功的秘诀 有一次,一个美国记者问爱因斯坦关于他成功的秘诀.他回答:“早在1901年,我还是二十二岁的青年时,我已经发现了成功的公式.我可以把这公式的秘密告诉你,那就是A=X+Y+Z! A就是成功,X就是努力工作,Y是懂得休息,Z...

峰峰矿区17263569999: 谁知道奥斯特
布宰百普: 奥斯特 是以为伟大的物理学家,而且身世很有传奇色彩

峰峰矿区17263569999: 奥斯特对物理学的贡献 -
布宰百普: 汉斯·克里斯蒂安·奥斯特(1777~1851),丹麦物理学家. 1820年4月发现了电流对磁针的作用,即电流的磁效应.同年7月21日以《关于磁针上电冲突作用的实验》为题发表了他的发现.这篇短短的论文使欧洲物理学界产生了极大震动,导致了大批实验成果的出现,由此开辟了物理学的新领域──电磁学. 他是一位热情洋溢重视科研和实验的教师,他说:"我不喜欢那种没有实验的枯燥的讲课,所有的科学研究都是从实验开始的".因此受到学生欢迎.他还是卓越的讲演家和自然科学普及工作者,1824年倡议成立丹麦科学促进协会,创建了丹麦第一个物理实验室.

峰峰矿区17263569999: 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关于电和磁的演讲过程中偶然观察到一种现象,这便是著名的奥斯特实验,奥斯特实验揭示了() -
布宰百普:[选项] A. 磁场的存在 B. 磁场具有方向性 C. 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D. 磁体间有相互作用

峰峰矿区17263569999: 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______效应. -
布宰百普:[答案] 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磁场对小磁针有力的作用,即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故答案为:磁.

峰峰矿区17263569999: 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做了一个实验,把一条导线沿南北方向放在小磁针的上方,当给导线通以从南向北 -
布宰百普: 西 磁场 试题分析:由安培定则可知,通有从南向北电流的导线下方,磁场的方向为,自东向西,小磁针N极受磁场力方向与磁场方向相同,则小磁针N极向西偏转;这个实验表明,通电导线的周围和磁铁周围一样,存在磁场.点评:小磁针N极受力方向与磁场方向相同,用安培定则判断电流周围的磁场.

峰峰矿区17263569999: 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通过图甲实验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后来,人们想到:如果有两条平行的通有电流的导线靠近,如图乙,两导线之间会不会... -
布宰百普:[答案] 两条平行的通有电流的导线靠近,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因此两导线之间也会产生力的作用. 故答案为:会;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

峰峰矿区17263569999: 在物理学的发展史上,发现电和磁的联系经历了漫长的岁月.184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发现了 - -----,从此打开 -
布宰百普: 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首先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第一个揭示了电和磁之间的联系;根据这一原理发明了电动机. 故答案为: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电动机.

峰峰矿区17263569999: 那一年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 -
布宰百普: 1820年4月,在一次讲演快结束的时候,奥斯特抱着试试看的 心情又作了一次实验.他把一条非常细的铂导线放在一根用玻璃罩罩着的小磁针上方,接通电源的瞬间,发现磁针跳动了一下.这一跳,使有心的奥斯特喜出望外, 竟激动得在讲台...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