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评论诸葛亮的文章

作者&投稿:展鸣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求评论诸葛亮的忠君思想的文章~

出师表》是出兵打仗前,主帅给君主上的奏章。这种表,或表明报国之心,或呈献攻城掠地之策。历来以战名世者甚众,以表传后者颇少。惟独诸葛亮的《出师表》不仅存之典册,而且粲然于文苑。

诸葛亮上《出师表》是在蜀汉后主建兴五年(227),率兵北伐之时。这时蜀偏居一隅,国力疲敝,又“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诸葛亮为了实现刘备振兴汉室、一统天下的遗愿,“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平定了南方,有了较巩固的后方,并抓住了曹魏兵败祁山、孙吴兵挫石亭的时机,挥师北伐,拟夺取魏的凉州(今甘肃部分地区),向后主刘禅上了两道表文,“前表开守昏庸,后表审量形势”,即出名的《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这里谈的是《前出师表》。

论诸葛亮之计谋
“亮之为人,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这是《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对蜀汉丞相诸葛亮作的评价,诸葛亮戎马一生,是非功过又岂是这短短16个字能概括的!正是因为有了这位史学巨匠的胡言乱判,以致后来才有人敢穿凿附会说孔明:“用兵保守,穷兵黩武”。妄言:孔明用兵过于保守,只知徐图缓进,不知用兵出奇,假使采用了魏延的建议,蜀汉的“问鼎中原,匡复汉室”的宏愿是很有可能实现的!我不这么认为:世人是对当时的局势没有看清,才会这样理解的(包括陈寿)。
试看:刘先主备,为了大将关羽之死,荆州被夺之仇,举全国之兵东伐孙吴,开始虽势如破竹,节节胜利,最后却因战略失误遭致惨败,60万大军被东吴大将陆逊火烧连营,几乎全军覆没,只有轻骑逃往白帝城。刘先主因一时之愤,不但牺牲了自己积累了半生的战斗资本,而且大伤了蜀汉元气,致使蜀汉成为三国鼎力之中,势力最差的一国,至蜀汉灭亡,也没能恢复元气。
假若刘备当时头脑清醒,见好就收,纳下东吴降表,复收荆襄之地,与东吴重修旧好,那样的话隆中对的里的决策是很有可能实现的。但是,随着关羽死,荆州失,彝陵败……蜀汉面临一个又一个的打击,再也无力问鼎中原,恢复汉室了。
刘备兵败,丞相诸葛亮尽全力组建了一支10万人的军队,10万……与刘备玩完的60万简直不可相提并论。而恰恰也就是这10万大军,孔明用它七擒孟获,六出祁山,最后虽然无功而返,身死五丈原,但却以攻为守,阻碍了魏军攻蜀,保持了三国的军事平衡。
诸葛亮用兵非是不敢采用魏延的建议,而是魏延的方法实在过于冒险。纵观当时三国之兵力:曹魏已经在赤壁大败中,缓过气来,恢复了元气,精兵大概有五六十万;孙吴的生力军也不下二三十万;蜀汉在彝陵大败之前兵力是不弱的,甚至说还优于曹魏和东吴,但是60万大军以没,全国也就这十万可用之兵,叫他如何敢轻易冒险?
魏延建议:“某以一军出褒中,循秦岭以东,当子午谷而投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丞相驱兵自斜谷而进,某从东方而来:如此行之,则咸阳以西,一举可定!”
魏延的这条建议,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结合当时实际情况分析,不难发现,这条建议是不符合蜀汉实力的。蜀汉本来就兵力不足,以十万之兵再分出一支以作奇兵,达到奇正相辅的目的是不可能的:你分兵敌也分兵,最后终是敌人势大。再者:诸葛亮只有这一支精锐之师了,胜了还好,若是山谷奇兵中了埋伏,全军覆没,他可再也经不起这样的打击了,他也玩不起了。
再看魏延的奇兵之计,细一推敲,原来不过是诸葛亮隆中决策里的“以一军出宛洛,以一军出秦川”战略的军事缩影罢了。这样的一条建议,若是符合己方的国力国情,以孔明的才略,应该早就用了。
诸葛亮在上出师表时,可以说一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已向世人表白了内心世界,他在当时可能已经看清了局势:曹魏势大,以蜀汉的实力已经不可能灭掉曹魏集团,实现“问鼎中原,匡复汉室”的宏愿了。但是,他不服输,他不愿意放过一分希望,他企望可以凭自己一己之智来弥补蜀汉的实力不足,奈何,天祚轮回,汉室已不可复兴,曹魏虽贼已不可灭。他的后半生戎马生涯,其行不过是独木撑天罢了。
诸葛亮并不是奇谋为短,而是力不从心,他已经没有用险“奇谋奇兵”的本钱了,此乃事不遂人,非人之过!
陈氏之言实乃谬论也!!!
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有多高
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这是人们争论最多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本用不着争论,在《辞海》、《大英百科全书》等权威辞书里,提到三国时代的大“家”就只有两人:一是曹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或诗人),另一个就是诸葛亮——政治家、军事家。那么,为什么会出现争论呢?这是因为,颠覆历史已经成了当今历史学家及其爱好者的特征——许多历史人物已经被评了百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如果不颠覆历史,不和传统的历史评价唱反调,如何能一鸣惊人,如何能引人瞩目。所以,过去说不好的历史人物,我一定要为他找一些好处(比如对隋炀帝、对秦桧、对李鸿章);过去说好的历史人物,我也一定要找点毛病出来(比如对岳飞、对诸葛亮)。于是,历史学界也不是清水衙门了,历史学家们也照样可以成为先富起来的人。只是,历史真的可以随意颠覆来颠覆去吗?
首先,作为军事理论家,诸葛亮的军事著述之多,在三国时期无人出其右:《南征》、《北出》、《兵要》、《传运》、《军令》(上、中、下)等有案可稽,《将苑》中“夫为将之道,军井未汲,将不言渴;军食未熟,将不言饥;军火未然,将不言寒;军幕未施,将不言困。夏不操扇,雨不张盖,与众同也”这几句话,已为历代军事指挥人员(包括其他行业有识领导)奉为座右铭;
其次,诸葛亮还是三国时代最出色的军事发明家。他推演确定的八阵图,使中国传统军事阵法达到了最高峰;他发明的木牛流马,是当时军队后勤供给最先进的运输工具;他“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是当时最具杀伤力的远程武器,他的这些发明创造同样是当时无人匹敌的;
当然,处在那样一个改朝换代的战乱年代,是否为军事家,主要还要看他的军事实践,即是否有过统兵打仗的经历以及他的战绩。谈及此处,我不由得要先发一段议论:
自从极亲曹操(其实,这种所谓的“亲”也未必是真的“亲”,其目的也不外为了能引人瞩目而故作惊人之语)的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在CCTV-10的“百家讲坛”中狂吹了贾诩、郭嘉后,这两个人的所谓军事才能就被众多“易粉”和一些满足于一知半解的听讲者捧上了天,这真是一个极为荒唐极为可笑的现象。我不否认他们的确是曹魏集团的重要谋士,在许多关键场合、关键问题上给曹操谋划过具有重要意义的计策,然而,既没有姓孙武那样举世公认的军事理论著述、又没有统领过军队、亲临疆场指挥打仗的人,居然就成了“军事奇才”,这岂非咄咄怪事!袁绍阵营中的田丰、沮授甚至吕布手下的陈宫,他们遇事为其主做的分析、提出的建议也都准确、很好,但无奈袁绍、吕布均非明主,所以这几个谋臣的才能被后人忽略了。其实,除了未能选择明主外,他们哪一点比贾诩、郭嘉差!郭嘉的确给曹操出了不少的好主意,但并不是曹操的每次胜利都源于郭嘉的计谋:比如,官渡之战,当与袁绍陷入相持时,曹操有心退兵,是荀彧而不是郭嘉阻止了他。更何况,即使郭嘉在,曹操也不是没打过败仗,比如濮阳败给吕布、宛城败给张绣、征刘表张绣中贾诩之计等等,易中天为何对此视而不见呢?贾诩也一样,曹操征宛城破张绣,贾诩除了献投降计外,别无良策;张绣叛曹后依附刘表,曹操前往征伐,又大破之,贾诩同样束手无策。曹操因袁绍袭许都而撤兵,此时的贾诩灵感来了,这便有了“贾文和料敌决胜”(对此,《三国演义》的描写和《三国志》基本相同)。易中天为什么只提他后面的“料敌决胜”却避而不谈他前面的无计可施呢?郭嘉也好、贾诩也好,有主意他们就可以向曹操献计献策,没有主意他们就可以缄口不言,自有他人出谋划策,何况曹操本人也是足智多谋。诸葛亮则不同,刘备大事小情都要问计于诸葛亮,而诸葛亮则须每求必应。孰优孰劣,还不一目了然吗?马谡给诸葛亮出的主意也是百发百中,如果他没有后来的守街亭,是不是也可称为“天生的军事奇才、其军事能力超过诸葛亮”?如果仅仅出谋划策纸上谈兵就可算军事奇才,那赵括可称“天下第一军事奇才”了。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尚不被称为军事家,也没有人称其为“军事奇才”。贾、郭被称之为“军事奇才”,实在是“军事奇谈”。陈寿在《三国志*庞统法正传》中说:“儗之魏臣,统其荀彧之仲叔,正其程、郭之俦俪邪?”——庞统与荀彧(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并驾齐驱,法正和程昱、郭嘉相当——连庞统、荀彧都在郭嘉之上呢,更别提贾诩了。
为了“抗衡”诸葛亮,有些人还抬出周瑜、司马懿说事儿,然而,他们“抗衡”得了吗?
周瑜,满打满算,就打了“赤壁之战”这一场硬仗,还是在自己的“主场”。即便是赤壁之战,也不是他独自打的:“权…即遣周瑜、程普、鲁肃等水军三万,随(诸葛)亮诣先主(刘备),并力拒曹公。曹公败于赤壁…”——《三国志*诸葛亮传》;“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刘)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军遂败退,还保南郡。备与瑜等复共追”)——《三国志*周瑜传》。无论从哪个资料看,赤壁之战都不是周瑜单独打的。周瑜功劳确大,但不能全都算在他头上;
至于司马懿与诸葛亮相比,我们还是看看蜀、魏、晋之外中立方人士吴人张俨怎样评价的吧——《裴松之注*三国志*诸葛亮传》:“吴大鸿胪张俨作默记,其述佐篇论亮与司马宣王书曰:...魏氏跨中土,刘氏据益州,并称兵海内,为世霸主。诸葛、司马二相,遭值际会,讬身明主,或收功於蜀汉,或册名於伊、洛。丕、备既没,后嗣继统,各受保阿之任,辅翼幼主,不负然诺之诚,亦一国之宗臣,霸王之贤佐也。历前世以观近事,二相优劣,可得而详也。
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国,其战士人民,盖有九分之一也,而以贡贽大吴,抗对北敌,至使耕战有伍,刑法整齐,提步卒数万,长驱祁山,慨然有饮马河、洛之志。
仲达据天下十倍之地,仗兼并之众,据牢城,拥精锐,无禽敌之意,务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来自去。若此人不亡,终其志意,连年运思,刻日兴谋,则凉、雍不解甲,中国不释鞍,胜负之势,亦已决矣。”
“今仲达之才,减於孔明”——这才是客观的评价!
接下来,言归正传,谈一谈诸葛亮的军事实践与战绩:论文韬武略,曹操在三国时期可谓首屈一指,但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后,曹操就没再得到什么便宜。而刘备则在诸葛亮的辅佐下,由原来的“拙於用兵,每战则败,奔亡不暇”(《裴松之注*三国志*先主传》)一变而为无往不胜。孔明不仅帮助刘备硬是在天下已被基本瓜分完毕的形势下“先取荆州后取川”,实现了《隆中对》中的预言;更以一介书生统领千军万马助东吴赤壁破曹、从荆州直取成都、六次北伐强大的曹魏令其惶惶不可终日。而且,他与之作战的对手都十分强大,曹魏集团自不必说,就是益州刘璋,那也是久居川蜀,几代的地头蛇,又是易守难攻的地形,而诸葛亮仍能助刘备战而胜之(取川蜀庞统有功,但他过早阵亡。最后解决问题的还是诸葛亮),这岂是“军事才能平平”所能做到的!三国时期,包括曹操在内,没有谁能超过诸葛亮带兵打仗的次数,如果他的军事才能不行,刘备、刘禅岂能让他长期最军队统帅,还不早就“下课了”!
有些人(包括那个现在火得不可一世的易中天)根据陈寿《三国志》里一句“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便否定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实在是荒唐的很。稍微动下脑子就能明白,作为西晋臣子,如果不这样说,那末,他将置其主子——宣帝司马懿于何地?即使如此,他也不得不通过司马懿之口夸赞诸葛亮:《三国志*诸葛亮传》:“亮...卒...。及军退,宣王(司马懿)案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这难道不是在称赞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而是在夸奖他的政治和外交才能吗?
有些人总是讲这个胜仗是刘备打的,那个胜仗是刘备打的,可为什么不想想,在得到孔明之前,刘备东投西靠,如丧家之犬;得孔明之后,攻无不取战无不胜,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这难道是他在得了孔明之后突然自己脑袋开了窍而与孔明没有关系吗?
比如,火烧博望,有人说是刘备干的,与诸葛亮无关,因为诸葛亮那时还没出山呢?果真如此吗?《裴松之注*三国志》记:“刘备以建安十三年败,遣亮使吴,亮以建兴五年抗表北伐,自倾覆至此整二十年。然则备始与亮相遇,在败军之前一年时也”,也就是说,诸葛亮出山是在建安十二年。而“(建安)十二年,曹公北征乌丸”(同上),夏侯敦、于禁败于博望应该是在曹操北征乌丸之后,如何能肯定地说火烧博望于诸葛亮无关呢?

《出师表》是出兵打仗前,主帅给君主上的奏章。这种表,或表明报国之心,或呈献攻城掠地之策。历来以战名世者甚众,以表传后者颇少。惟独诸葛亮的《出师表》不仅存之典册,而且粲然于文苑。

诸葛亮上《出师表》是在蜀汉后主建兴五年(227),率兵北伐之时。这时蜀偏居一隅,国力疲敝,又“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诸葛亮为了实现刘备振兴汉室、一统天下的遗愿,“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平定了南方,有了较巩固的后方,并抓住了曹魏兵败祁山、孙吴兵挫石亭的时机,挥师北伐,拟夺取魏的凉州(今甘肃部分地区),向后主刘禅上了两道表文,“前表开守昏庸,后表审量形势”,即出名的《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这里谈的是《前出师表》。

诸葛亮自刘备于公元207年“三顾茅庐”后,即忠心耿耿地辅佐刘备,以完成统一大业。经过长期奋战,使寄寓荆州的刘备,一跃而为与魏、吴对峙的蜀汉之主,雄踞一方,到公元221年刘备即帝位。公元222年吴蜀彝陵之战后,刘备败逃白帝城,次年病死。刘备“白帝托孤”时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业。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对诸葛亮无比信赖。诸葛亮回答说:“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刘备吩咐刘禅说:“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刘禅继位,即后主。刘禅黯弱昏庸,亲信宦者,远避贤能,胸无大志,苟且偷安,是个“扶不起的阿斗”。诸葛亮主张出兵击魏,侃侃陈词,力排众疑,申明大义以拯其愚,吐露忠爱以药其顽,既有政治家的眼光,又有军事家的头脑,且严守人臣下属的身份。

《出师表》前半部分是临行时的进谏,后半部分乃表明此行夺胜的决心。刘禅虽为蜀主,而蜀之安危成败,实系于诸葛亮之身,因而率众出征时,当促使后主保持清醒的头脑,具备正确的观点,采取得力的措施,才能保证前方顺利进军;同时表明自己忠贞死节之心,既是自勉自励,也是预防小人惑主。

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三项建议:广开言路,执法公平,亲贤远佞。这三项建议,既是安定后方的措施,也是施政的正理。为了治愚医顽,作者在行文上颇费深思。

由势入理,起笔峥嵘。表文第一节向后主提出“开张圣听”的建议,可是却从形势叙起,这能起振聋发聩的作用,又能激发继承遗志的感情。表文开笔即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深痛刘备壮志未酬身先死,深诫后人继承父业不可废,以追念先帝功业的语句领起,至忠至爱之情统领了全文。继而以“今天下三分”,点明天下大势,逐鹿中原,尚不知鹿死谁手;复直言“益州疲敝”,自身条件很差,地少将寡,民穷地荒;进而大声疾呼:“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大有危在旦夕之势,如不救亡存国,将会出现国破身亡的惨局,笔势陡峭,峥嵘峻拔。在凸显形势的情况下,垫以“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他们不忘先帝恩德,不改对后主的忠心,转危为安,化险为夷还是有依傍的,有力量的,有希望的。在这样的基础上,提出“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的建议,规劝不可“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表文将是否广开言路,从关系国家存亡的角度来谈,从关系忠于先帝的高度来说,使人闻之惊心,思之动心。如果表文只是一般地申述广开言路的意义,平平道来,那对一个昏聩愚钝的君主来说,显然是不会有多大触动的。

由主而次,肌理缜密。以情动人,更要以理服人。说理应主次分明,先后有序。表文主要是向后主进言的,因而首揭“开张圣听”,以打开进言之路。在打通了忠谏之路的前提下,再言执法公平、亲贤远佞两项。谈执讼公平,又先总提“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继而就宫中、府中两方面分述之。分述时,又切紧“开张圣听”的精神,宫中之事,向郭攸之、费、董允这些志虑忠纯之士请教,而且要“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则“必能裨补缺漏,有所广益”。对于府中之事,向“性行淑均,晓畅军事”的向宠请教,“营中之事,悉以咨之”,也“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最后提出“亲贤臣,远小人”的问题。三项建议,既可独立成项,又相互关联。广开言路,是开的忠谏之路,而非为谗邪开方便之门。亲贤臣远小人,才能广纳郭攸之、向宠等人的良言,才能“昭平民之理”,不让奸邪得势,造成内外异法,赏罚不明。君主昏庸,主要就在于贪于私欲,蔽于视听,昧于事理,因而忠奸不分,贤愚不辨,是非不清,赏罚不当。诸葛亮针对后主宠信宦官黄皓,无视创业勋臣的毛病,对症施药,又说得委婉深曲,入情合理。所列三项,广开言路是前提,执法公平是关键,亲贤远佞是核心。严密的说理,再愚的人也会得到启发。

由近及远,思路开阔。表文为了说明亲贤远佞的利弊,以先汉的“兴隆”和“倾颓”的历史事实,作为前车之鉴,并以先帝叹息痛恨桓帝、灵帝昏庸误国为告诫,促使后主亲信贤臣,并以“汉室兴隆,可计日而待”为鼓励,由近及远,借古鉴今,成败并举,显得衢路交通,经纬成文。

诸葛亮因为后主是个“妄自菲薄,引喻失义”的昏庸之徒,理要说得明,语又不可用得重,既要循循善诱地开导,又要不失臣下尊上的分寸。因而以“形势”使对方震动,明示已临“危急存亡之秋”,如不励精图治,势必国破身亡;以“情感”打动对方,连呼先帝,声声热泪,其业系先帝首创之业,其臣为先帝简拔之臣,其将为先帝称能之将,怎不光先帝之遗德,竟先帝之遗业;以“措施”教之,告知治国理政的具体办法,切实可行,行必有效;以“事业”励之,告诫后主要完成“先帝创业未半”的业,使天下归一,汉室兴隆,促使他有远大的抱负,完成千秋大业。表文从各个方面规箴后主,情真理足,词婉心切,因而虽属奏章表文,却感人至深。

表文的第二部分,由叙自己生平而至言伐魏的意义,进而表明自己“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决心,也写得慷慨深沉,动人心魄。

由人到己,文势跌宕。表文从第一部分的进谏,到第二部分,忽以“臣本布衣”起笔,另入蹊径,别开生面。叙写自己二十一年来的情况,历数先帝之殊遇,——一是三顾茅庐使之出山效命,一是倾覆之际使之出任丞相,使之由布衣身份一跃而为极位重臣,由躬耕隐士一举而成三军主帅。这一节叙述,好像是逸枝衍蔓,与上下文联系不紧。其实,它与上下文貌分神合,明疏实密。这是因为:第一,追溯二十一年的殊遇,披露感恩戴德之情,说明以上进言纯属忠谏,叫后主听来觉得舒徐入耳。第二,以自身不负先帝殊遇舍命驱驰,作为后主不忘先人之业的榜样,进一步启发后主奋发图强。第三,二十一年不平凡历程,说明创业艰难,激励其不可半途而废,更不能前功尽弃。第四,写出先帝的榜样,不以孔明“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茅庐,事不分大小,悉以咨之,于败军之际,危难之间,仍委以重任,可见他任人唯贤,唯才是举,叫后主效法先帝知人善任。第五,表明自己二十一年如一日,竭忠尽智,今后仍一如既往,忠心不改,余力不遗,使后主托之以讨贼兴复之任,且可免因率师北伐,小人进谗而不予信任,坏了大局。诸葛亮的这段叙述,系进一步打动后主的心,乐于接受前面的进言,又是临别时的表白,实有深衷曲意。文章由进言转而为自叙生平,宕开了笔墨,使文势波澜起伏,更为可观。

由叙而誓,推上高潮。表文继叙二十一年遭际之后,续述白帝托孤后的心情、工作,进而表明北定中原的决心。前面的论世、进言、抒情,到此结穴,出师表文的特点由此完全挑明。追言托孤之事,交代这次出师的历史根源,“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说明这次出师的思想基础。“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指出这次出师的物质准备。在充分叙说条件的基础上,提出“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警拔爽截,铿铿振响,熠熠生光。《出师表》至此才径言出师,切入本题。前面的进言,是为了保证有出师的条件,中间叙事,是说明自身具有出师条件,至此两线归一,提出宜乎出师,也就如瓜熟蒂落,孕足而娩。

归纳前意,总绾全篇。表文结束之前,将出师与谏言两层意思拢合一起。一方面提出“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另一方面还提出“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诸葛亮主动领受任务,并表示如失职,甘愿受罚,以显示“平明之理”。最后还不放心,谆谆告诫,要后主“深追先帝遗诏”。先帝临终时训示后主:“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最后又回复到“开张圣听”的问题上来,可见修明内政与北伐胜败的关系。这也就将前面两部分内容,沟通了内在联系。

表文以“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作结,其声呜咽似泣,其情沛然如注,勤勤恳恳之态如现,耿耿忠心尽袒。

“出师未捷身先死”,可惜诸葛亮此行未能如愿却先逝世,后人对此颇多惋叹。杜甫曾写道:“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宋代文天祥身陷囹圄,还高唱“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正气歌》)陆游更是多次提到《出师表》:“《出师》一表通古今,夜半挑灯更细看。”(《病起书怀》)“《出师》一表千载无”(《游诸葛武侯台》),“一表何人继出师”(《七十二岁吟》),“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感状》),“《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总之,这道《出师表》,因其深情厚意寄翰墨,忠肝义胆照简编,一直为人所乐道。

《出师表》能写到如此地步,决不是偶然的。文章皆有所为而发。时当北伐在即,作为主帅的诸葛亮要向君主上一道表文,他不是作为例行公事,而是从北伐的全局上考虑,只有后主修明政治,才能保证北征顺利,因而先进安后之言,再表夺胜决心。表文又极为注意收表对象的特点,因而决不是一般的上条陈,列述方策,而是熔议论、叙事、抒情于一炉,启愚矫顽。诸葛亮是后主的丞相,又是受“托孤”的对象。他给后主上表文,既不宜用训斥的口吻,又不便用卑下的声气,写得不卑不亢,方为得体。尤其文中连称先帝,最为合宜。全文称先帝凡十三次,显得情词十分恳切。诸葛亮自叙“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确实“诸葛一生惟谨慎”,细玩本文,从虑事到措词,无不体现了“谨慎”精神,这也是此表被之为“至文”的重要原因。

http://chenbin724.spaces.live.com/blog/cns!2f634c3658205147!231.entry
自己从中选择一部分吧!!!
详细请参考
在这引用一下谭良啸先生的《诸葛亮用人四论》。据谭良啸先生所述,诸葛亮所任用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各类人才,共计约有63人。如果从地域颁看,荆州28人,益州29人,兖州3人、豫州1人,雍州2人。如果再以刘璋、刘备、诸葛亮三位不同时期益州最高领导人为中心来划分,上述63人中,属于刘璋旧部的11人、属于刘备旧部的24人,属于诸葛亮本人新起用的有28人,其中还包括曹魏降将2人。当然上述统计是否完全正确,还有待于考证。且虽说诸葛亮未必对上述63人之提拔皆有其功,然能充分举贤用能亦非易事。诸葛亮的用人主张与刘备之“皆处之显任,尽其器能。有志之士,无不竞功”(见《先主传》)用人方法不无相同么?再与同时期“用人唯才”的曹操相比。曹操所获得人才的方法不外乎有六种。即曹操的亲族、征辟、人材的自我投效、再经人材的推荐、纳降、强征。也就是说,曹操在用人方面,更多的是靠所谓的“愿者上钩”,其本人对于开发人才方面并无多大作为,亦或说是不全是曹操一个人的功劳。这样岂非将曹操的“唯才是举”又一笔抹杀了么?

?顺便论一下李严。正因为李严能出众,非庸懦颟顸之辈,所以诸葛亮一开始也是很器重李严的。这里首先有必要分析一下刘备为何当年要将李严留镇永安。李严是一个有着不错军事才干的人。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马秦、高胜发动武装起义,聚众数万,一直打到资中县。当时刘备正在汉中激战,国中兵力相当紧张,李严不曾向中央要过一兵一卒,只用自己本部五千兵马就平定了这场叛乱。“枝党星散,悉复民籍”,后来又击败了围新道县的南夷军,展示了其出众的军事才能。为此刘备加李严为辅汉将军,并“与诸葛亮并受遗昭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让李严留镇永安,正是想将李严的军事才能用到防守东吴这方面上去。诸葛亮也称李严为“部分如流,趋舍罔滞”。但是彝陵之战后,由于诸葛亮对战略方针进行了修改,放弃了荆州,联合孙吴。随着蜀吴两国的关系日益好转,李严在永安的作用与意义也就日益减轻。因此诸葛亮将李严“移屯江州,留护军陈到驻永安,皆统属严”。李严因此感到了不满,觉得是看轻了他自己。因此诸葛亮屯兵汉中,“欲得平(李严)兵以镇汉中,平穷难纵横,无有来意”,反而要求划分出五郡做“巴州刺史”,换句话说,就是制造另一个中央,过一把“土皇帝”的瘾。建兴八年(公元230年),曹魏三路进攻汉川,诸葛亮命李严率二万人赴汉中。而李严却置国家的安危于不顾,要求像司马懿一样“开府辟召”。诸葛亮并不是不知道李严的为人。在陈震出使东吴的时候,陈震就对诸葛亮说李严“腹中有鳞甲,乡党以为不可近”。但诸葛亮出于大局着想,以为“鳞甲者但不当犯之耳,不图复有苏、张之事出于不意。”(见《陈震传》)。所以他虽未答应李严的主张,仍表奏李严之子李丰督江州,“隆崇其遇”。以致于群臣对诸葛亮的做法都有些不满,认为诸葛亮有些循私舞弊。而诸葛亮却认为,正当北伐大计,责李严之短,倒不如褒奖他,让李严能够知恩图报。然而诸葛亮做梦也没有想到李严竟然会腐败蜕变到如此地步。他先曾秘密地写信给诸葛亮,让“亮受九锡,进爵为王”;再巧言伶塞,在后主与诸葛亮两边翻云覆雨,企图想逃过“运粮不继”的大过。可谓是罪大恶极,罪不容诛。然而诸葛亮考虑到李严为蜀汉政权也做过的许多贡献,只“废平(李严)为民,徙梓潼郡”。不可谓不是“法外开恩”了!(参阅《李严传》)且与诸葛亮一同上书要求弹劾李严的还有刘琰、魏延、袁琳、吴壹、高翔、吴班、杨仪、邓芝、刘巴、费文伟、许允、丁咸、刘敏、姜维、上官雕、胡济、阎晏、爨习、杜义、杜祺、盛勃、樊岐共计有22人之多!!(见《李严传》裴注引亮公文上尚书)。所谓“失道者寡助”,也由此看来,李严的罪行实已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了!?
再对于诸葛亮重用荆楚人士的问题上做一说明。
第一,荆州与益州两地的文化水平优劣差异。

先说荆州。首先,荆州具有优越的地理条件,其南北东西水陆交通极为便利。荆州大部分地区位于今湖北、湖南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阶梯。地势比较平和,水流也不如其上游那样湍急。“隆中对”里这样说道:“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其陆路由襄阳向北,经新野、南阳可出宛、洛;往南经江陵、长沙可至交州;向东则可乘长江顺流而下,直到扬州;向西则可通过沔水(即汉水),从东三郡(西城、房陵、上庸)西入汉中。其次,这里又有富饶的土地。《汉书。地理志》上记载:“楚有江汉川泽山林之饶;江南地广,或火耕火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果蠃蛤,食物常足。故众偷生,而亡积聚,饮食还给,不忧冻饿,”;《水经注》上记载道:“建安十三年,魏武平荆州,分南郡,立为襄阳郡,荆州刺史治。邑居隐(殷)赈,冠盖相望,一都之会也。”再次,这里还有比较安宁、平和的生活环境。这里既未受中原大混战的太大影响,当时的荆州牧刘表,又做出一系列稳定荆州局势的举措,如收降张绣、消灭宗贼、抚和当地较有权势的地主等。经过几年时间,荆州无论从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较于其他各州来得安定、富庶。《后汉书。刘表外》上记载道:“表招诱有方,威怀兼洽,万里肃清,大小咸悦而服之。”受到当时北方各路诸侯的大混战及以上这三方面影响,当时来荆州避祸之人数相当多。卫觊曾书于荀文若道:“关中膏腴之地,顷遭荒乱,人民流入荆州者十余万家”(见《卫觊传》)。除了大批避难的流民外,其中不乏许多智谋人士。“关西、兖、豫学士归者盖有千数”,(见《后汉书。刘表外》);“士之避乱荆州者,皆海内之俊杰也”(见《王粲传》)。刘表又“起立学校,博求儒术”,因此荆州的人才很多。除了在蜀汉政权中一些为大家所熟知以人物外,比较有名的还有司马芝、崔州平、徐庶、石广元、孟建、王粲、司马徽、庞德公、邯郸淳、和洽、杜袭、赵俨、赵戬、尹默、杜畿。也由此看来,荆州的文化教育水平是比较高的。

再来看看益州。益州同样也有着富饶的土地,与相对比较安定的环境。但却有着一个极不利于人才成长和文化发展的致命因素,那就是对外联系的问题。翻开地图,我们可以看到益州基本处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治今四川、云南、贵州等地。益州北面横亘着秦岭、大巴山;其东面是湘鄂山区;南面则有广阔而高低起伏的云贵高原。是个名副其实的四塞之地。诸葛亮在“隆中对”中一方面肯定了益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但也同时指出“益州险塞”。《通典。州郡典》中对于益州有这样的描述:“益州土肥沃,无凶岁,山重复,四塞险固,王政微缺,跋扈先起。”而李白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更是生动形象地描述了益州之险。我想大家不能否定交通问题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与文化发展,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吧?受交通的问题影响,益州的文化水平与之当时其他地区来说,应该是要差了不少。《汉书。地理志》上就记载道:“巴、蜀、广汉本南夷,秦并以为郡,……景、武间,文翁为蜀守,教民读书法令,未能笃信道德,反以好文刺讥,贵慕权势。”益州与外界的联系,无外乎通过两条途径。一种即为汉中与关中的通道;另一种则为顺长江而下与荆州的联系。本来随着刘焉父子的相继到来,南阳、三辅地区流入益州也有数万家之众。然而在刘璋继位之后,由于和张鲁结仇,汉中的通道就此关闭;而另一条则受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影响,从四川盆地,到江汉平原,两地海拨相差要有一千多米。海拨相差大,就意味着长江的水流落差很大,如果从下游的荆州要向上游的益州前进,对当时那还不很发达,全靠人力的航运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史书上记载:“夏水涨没数十丈,其状如马,舟人不敢进。”当时人们把从荆州到益州,这种逆水向上视为畏途。这样从客观上,阻断了不少人才由荆州向益州谋求发展的道路。

两相比较,当时的益州,在文化水平上相较于同时期的荆州,应该是远远的落后了。虽然自古以来,益州中也出现过诸如司马相如、扬雄这样的俊才,而三国时期不乏如法正、黄权、张松这样的天下奇才,但和荆州拥有如此众多的人才相比,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看,明显还是处于下风。而且他们在诸葛亮执政前,基本上都已亡故的亡故,降敌的降敌,真正留在蜀国中,可供诸葛亮选拔,为蜀汉政权服务的却所存无几了。这也就等于无形中,迫使诸葛亮不得不从荆楚人士中,选拔贤才。而且诸葛亮曾长期生活在荆州与治理过荆州,他对荆州人才的熟悉程度要远远高于益州人才,这本身也是一种成功的用人方法。时值今日,这样的选人方法也为我们所认同。看看我们对重点中学与名牌大学的趋之若鹜,再看看用人单位对名院高校毕业生的青睐有加。我们不可能要求用人者对于每一个人才都能一视同仁,那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对诸葛亮的用人之法而大加指责呢?
第二:诸葛亮对于益州人士的使用与安排上,一贯是比较重视的。

蜀国既在益州建国,就必须对于益州当地人才做出比较好的安排。在蜀汉政权建立初期,刘备就非常注意打拢当地人才。如果“及董和、黄权、李严等本璋之所授用也,吴壹、费观等又璋之婚亲也,彭漾又璋之所排摈也,刘巴者宿昔之所忌恨也,皆处之显任,尽其器能。有志之士,无不竞功。”(见《先主传》)。这样做既可以充分发挥各人才的能力,又缓和了主与客之间的内部矛盾。在诸葛亮执政时期,继续贯彻好刘备的用人主张。《杜微传》里有这样的记载:“建兴二年,丞相亮领益州牧,选迎皆妙简旧德,以秦宓为别驾,五梁为功曹,微(杜微)为主簿。”刘备定蜀后,杜微自称已为耳聋,团门不出。但诸葛亮也行“三顾”之礼,好不容易才请出杜微出仕,并拜其为谏议大夫。再如《杨洪传》里记载道:“始洪(杨洪)为李严功曹,严未至犍为,而洪已为蜀郡。洪迎门下书佐何诋,有才策功干,举郡吏,数年,为广汉太守。时洪亦尚在蜀郡。是以西土咸服诸葛亮能尽时人之器用也。”犍为人杨洪当时只是犍为郡太守李严手下的一个功曹,但由于杨洪的出色才干,地位得以迅速上升。当杨洪做到蜀郡太守时,而李严仍为犍为太守。与当时的顶头上司平起平坐了。再如何诋,原为杨洪手下的一个小典狱官。因为他才干出众,亦得到诸葛亮的迅速提拔。先后做到成都县令、郫县县令。后来,汶山地区的少数民族发生了不稳定的情况,诸葛亮又提拔何诋为汶山太守,汶山地区在何诋的治理下,很快就“民夷服信”。又先后派何诋出任广汉太守和犍为太守。杨洪因此开玩笑道:“你的马怎么跑得这么快?”何诋答道:“我是先生的故吏,怎么敢跑得比先生快呢。只是先生的快马没有加鞭罢了。”所以当时众人皆对诸葛亮的“尽时人之器用”而感到佩服。

像这样的例子,还能举出许多。蜀郡人张裔,原做为战俘被送至孙权处。诸葛亮令邓芝与孙权处将其带回,并委以重任。“以为参军,署府事,又领益州治中从事。领丞相府长吏。后加为辅汉将军,领长史如故。”(见《张裔传》)。诸葛亮一出祁山时,张裔与郭攸之、董允等人被诸葛亮委以“斟酌损益、进尽忠言”的重任。巴西人王平,他原来只是魏军的一个下级官员。在汉中之战投降刘备之后,任牙门将。在街亭战败的败局已定时,王平命令其部下“鸣鼓自持”,魏军大将张合疑其有伏兵,不敢追赶。于是王平得以从容地收合诸营将士撤回。诸葛亮见其有真才实学,对王平特地予以褒奖:“加拜参军,统五部兼当营事,进位讨寇将军,封亭侯”。(见《王平传》)这里的“五部”,即指由蜀中少数民族所组成一种战斗力很强的部队。巴西人马忠。原来也只是丞相府的一个门下督。建兴三年,诸葛亮南征,封马忠为翔柯太守。马忠“抚育恤理,甚有威惠”。建兴八年,“召为丞相参军,副长史蒋琬署留府事。又领治中从事”。后来马忠平定南夷豪帅刘胄有功,加为”监军、奋威将军、封博阳亭侯。”(见《马忠传》)。犍为人张翼,先后做过梓潼太守、广汉太守、蜀郡太守。建兴九年,又为来降都督、绥南中郎将。为人尽忠职守,诸葛亮对此非常满意。诸葛亮出武功时,“以张翼为前军都督,领扶风太守”(见《张翼传》)。建宁人李恢,在诸葛亮南征时,“军功居多”,被封为汉兴亭侯,加安汉将军。后又领建宁太守。永昌人吕凯,巴郡人张疑,也属于此类。他们都坐到了蜀汉政权的重要职位,只是相对比起丞相、大将军来要稍低一些。此外还包括南中少数民族的一些首领,诸葛亮也加以任命为官。如孟获官至御史中丞,爨习官至参军、孟琰官至辅汉将军。在诸葛亮执政期间,益州本地人士与荆楚外来客居人士之间的关系,也远较于刘焉、刘璋时期的东州人与益州人间的关系要好得多。“璋性宽柔,无威略,东州人侵暴旧民,璋不能禁,政令多阙,益州颇怨。”(见《刘璋传》裴注引《英雄记》)。终蜀国之结束,益州人与荆楚人之间的矛盾(这里不包括同为荆楚人士的魏延与杨仪之争),相较于同时期的曹魏与东吴国内的内部斗争之激烈,也要缓和得多。蜀汉以益州一地,而能与强敌曹魏相抗衡,这与刘备、诸葛亮在处理益州人与荆楚人之间关系上所做出的重大努力,是不无关系的。

第三,以刘备、诸葛亮为首的蜀汉政权,就必须以其自己政党为主要执政党。

其实这个问题根本就不值得做重点讨论。试问有哪朝哪代,其执政党的地位不与其执政者本身有关?别的不说,就拿我们中国所处的领导地位来说吧。中国是我国现在社会主义制度的第一政党。坚持的领导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可又有哪些人,对此持有异议?(当然这其中不包括一些敌对分子)由哪位政党人士执政,必然会使其所在的政党在其国家中,地位得到显著提高。在专制政体下,尤为如此。用我们后人的眼光来看,也许会得到诸如“厚此薄彼”之类的观点,但在当时的情况下,这种行为是无可厚非的。再者言,重用荆楚集团,本不是诸葛亮的首创。在《华阳国志。李寿志》就记载道:“豫州入蜀,荆楚人贵。”再拿同时期的曹操与孙权相比,曹操的“唯才是举”是非常有特色的。但曹操在位期间,国家的军事大权始终牢牢得控制在曹氏亲族的手里。非曹氏亲族能得以成为军事大员,是到曹丕执政时期才开始的。东吴方面情况也差不多。孙吴实行“授兵制”。东吴诸将,一般不过数百,最多不过二千。而宗室将领授兵一般又要多于外姓将,最多可至三千。东吴方面一般只在临阵却敌时,才委任大督,令其他诸将听其节制。

这里再谈谈为什么益州人不适合执掌蜀国大权。除了上面讲到的几点外,还与刘璋在位期间,对于益州治理不善有关。“刘璋暗弱,自焉已来有累世之恩,文法羁縻,互相承奉,德政不举,威刑不肃。蜀土人士,专权自恣,君臣之道,渐以陵替;宠之以位,位极则贱,顺之以恩,恩竭则慢。”(见《诸葛亮传》裴注引郭冲五事)。由于益州当地的风气不好,也养成了许多当地人士在品行上的不检点。如法正的“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李严的“所在治家,尚为小惠,安身立求名,无忧国之事”;彭羕的“姿性骄傲,多所轻忽、一朝处州人之上,形色嚣然,自矜得遇滋甚”,而诸葛亮的用人,主张德才并举,并始终是以蜀汉政权为出发点的。因此诸葛亮虽然对于益州当地人士加以选用,但对他本人的继承者却始终是从外来人员中培养选拔。此为其一。其二是因为益州人在本地总是容易养成自己的地方势力,容易形成自己的党派。这样也容易引起益州党派与客居他州的蜀汉政权发生矛盾。因此,蒋琬、费文伟、姜维能得以执政,除了他们本身有才干,品行优良以外,还在于他们是外来人,在益州没有什么太大的地方势力有关。再反观同时期的曹魏与东吴两国,在这方面就显然做得不够出色。魏文帝曹丕“以尚书令颖乡侯陈群为镇军大将军,随车驾,录行尚书事;尚书仆射西乡侯司马懿为抚军大将军,留许昌,督后诸军,录后台文书事。”(见《文帝纪》裴注引《魏略》)也从此打破了已住非曹氏亲族不能充当军事大员的惯例。而后魏明帝曹睿更是将军事统兵大权,交由了司马懿。司马懿在南擒孟达、西拒诸葛亮、东讨公孙渊之后,已经拥有了很大的威望。而曹丕、曹睿召司马懿辅其嗣主,等于客观上给司马懿以后代魏打下了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基础。而东吴孙权称帝后期,孙权与东吴重臣陆逊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最后基于陆逊是“世江东大族”,以及为身后之计,恐嗣主驾驭不了陆逊等因素考虑,有计划地剪除陆逊亲党,如相继流放陆逊外甥顾谭、顾承、姚信,诛死“数与逊交书”的吾粲,最后再“累遣中使责让逊”,以至于“逊愤恚致卒”,逼死了陆逊。(见《陆逊传》)。而诸葛亮却未雨绸缪地意识到这一点,并做出相应的对策,从而避免了蜀国后期内部争权的斗争。这又不得不归功于诸葛亮本人的正确决策。

综上所述,对于荆楚人与益州人的安排,无论是从政治斗争需要以及选才任用上来看,诸葛亮的作法都是非常英明与必须的。而诸葛亮在如何运用益州当地人才上,也做出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因此,过份强调诸葛亮重用荆楚人士,这种说法本身就存在着片面、武断与不合理性!

再来看下诸葛亮的政治和军事才能
?从综合国力来看。诸葛亮接手的蜀国,是一个刚刚遭受彝陵惨败,元气大伤的蜀国,是一个内忧外患的蜀国。彝陵之战,蜀国丧失了数万东出的精锐部队,丧失了无数的军资器械,丧失了傅彤、程畿、张南、冯习、杜路、刘宁、黄权、马良这样的将领人才,新生的蜀汉政权元气大伤。再者,除了彝陵之战,蜀国的其他人才也相继损失。章武二年(222年),蜀国太傅许靖、尚书令刘巴、骠骑将军马超又相继逝世,使得蜀国的人才危机雪上加霜。除了人才危机以外,南中问题也越来越需要处理。在蜀国建立初期,南中越崔夷首领高定率众反叛,军至新道县结果被李严击败。而汉嘉郡太守黄元,听说刘备在永安病重,于章武二年十二月起兵反叛。次年三月,黄元又利用诸葛亮赴永安探望刘备的机会,率军火烧了临邛县。最后被蜀军所平。虽然这两次叛乱都被平定,但由于蜀国建立时间不长,“南抚夷越”的措施一直未能得到执行。而且蜀国之主刘备又于章武三年病逝。彝陵新败、元气大伤、人才危机、黄元叛乱、南中问题以及新丧国主,这些都是蜀国的内忧。而蜀国的外患,指的孙刘联盟的破裂。前面在分析“隆中对”时已经提到过了。东和孙权在“隆中对”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刘备、诸葛亮只是在荆州完全被夺,两路夹击中原的战略意图完全无法实施的基础上,才愿意和孙吴做彻底决裂的。在彝陵战败后,新生蜀国的国力几近耗竭,而这时与东吴的敌对关系却仍未得以改善。这时的蜀国在前进的道路上不仅要面对宿敌曹魏,又多了一个强大的对手孙吴。如果长期与孙吴这样敌对下去,蜀国就始终无法摆脱自己在外交上的被动与危机,而“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目标,也就更难得到实现了。以“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的说法来称之,实在是一点也不为过的。?

从政治角度来看。由诸葛亮治理下的蜀国可以说是三国之中,最有条理的一个国家。在其执政最初二三年时间里,采取闭关息民的方法,立求恢复蜀国元气,随后平定了南中,得用南中地区的富饶,进一步充实了国力,再加上以“严刑峻法”来打击“专权自恣”的贪官污吏和地方豪强,蜀国上下呈现出一片清明、安定的局面。在政治上也是非常优秀的。但是蜀国毕竟建国不久,如果从刘备取得益州开始算起,一直到诸葛亮逝世不过就20年时间。而与曹魏已历三世前后40年的历史相比,显然不如曹魏历史长久。再者,曹操、曹丕、曹睿三人的执政水平也是较高的。做为同样是优秀政治家的曹操,他的执政能力和水平是有目共睹的,而其后的魏国政治总体框架也是基本由曹操构建的。曹丕在其执政的六、七年时间里,也相继实行了一系列积极的政治措施,如颁布了一些有利或关心庶民的诏令;禁止妇人、宦官、外戚干预政事;选用智谋贤德之士;推行九品官人之法。曹睿则在诸葛亮逝世前,也表现出比较优秀的政治才能。如在善为军计、明察断狱、容人直谏、不杀谏臣等方面,都有过比较杰出的表现。因此,在曹操、曹丕、曹睿前期(指诸葛亮逝世前),魏国的政治情况也是较好的,但曹魏要比蜀汉早建立20年,这20年时间对于一个处于发展中的政权来说,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曹魏就总体政治局势来看,仍要优于蜀汉,其统治根基也要比蜀汉来得稳固。?

从军事方面来看。在古代冷兵器战争中,衡量一个国家军事实力是否强盛,最主要的标准就是看该国的军队的多寡。而兵与民的关系又是密不可分的。它具体表现为:兵来自于民,民众的数量制约着兵众的数量,这是一个绝对数量指标;另一个是相对数量指标,指军队的绝对总量与民众总数量的比例。因为兵是靠民养活的,所以兵与民之间必须要有个适当的比例。蜀国地寡人少。地不过一州,人口总数不过九十万。而曹魏却拥有九州之地。据《通典》上记载,魏亡时有人口440万之多!当然是诸葛亮执政时期,魏国是否有如此之多的人数值得疑问。但退而求其次地说魏国有三百多万人口,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蜀国当时的军队总数约有14万左右,其平均不到二户就要养一名士兵的比例,几已到蜀国对军队承担力的极限。即使是这样,仍然比魏国40多万的军队,规模要小得多。故“蜀兵轻锐”这一情况,是客观实在的。

从经济上看。曹魏方面对于经济问题,一贯是非常重视的。早在初平三年(公元192年),曹操得兖州之时,其手下治中从事毛介就向曹操明确指出“修耕植,畜军资”的建议,(见《毛介传》)曹操对于毛介的建议非常赞赏。且曹操又于建安元年(公元196年),采纳枣诋和韩浩的建议,在许昌试行屯田,并任命枣诋为典农都尉主持其事,当年得谷数百万斛,取得了巨大成功。枣诋死后,任峻继任典农中郎将,在所有州郡例置田官,招募流民,组织生产,推广屯田。由于“屯田制”的实施,促进了曹魏的农业生产发展,增强了魏国国力,较好地解决了军粮供应,减轻了农民运送粮草的劳役负担。史称曹操屯田,“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遂兼灭群贼,克平天下。”(见《武帝纪》注引《魏书》)这就为曹操统一北方和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原先许多不进行生产的流民、降卒转变为了生产者,据《国渊传》上所说,“渊屡陈损益,相土处民,计民置吏,明功课之法,五年中,仓廪丰实,百姓竞劝乐业。”因此从一定程度上,“屯田制”还缓和了当时的阶级矛盾。而做为曹操的后继者,曹丕除继续执行“屯田制”外,还专门设置了“专掌军国支计”的度支尚书,负责筹划军粮,足食济军,进一步加强了对农业生产的重视程度。从蜀国来看,诸葛亮也同样采取了一系列恢复经济生产的举措。诸葛亮针对蜀国新败的情况,提出了“务农殖谷,闭关息民”的方针,令百姓安居乐业。又命李严移民2万充实汉中,使由于曹操大量迁徙人口而致荒芜的汉中,重新呈现出一片“男女布野,农谷栖亩”的景象。(见《蒋琬传》)为了发展农业,诸葛亮十分注重兴修水利。他专门设置了堰官,并令1200名士兵常年驻守在当时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对其进行保护和治理。诸葛亮还十分注重对工商业的发展。他非常关心盐铁业的生产,并花大力气极大地利用和促进了蜀国的织锦业。诸葛亮一面身体力行,带头养蚕务桑,另一面设专职锦官,专门组织生产、调拨蜀锦。蜀锦是蜀国对外与魏吴两国通商的主要商品,其质量之精美,远胜曹魏。在增加蜀国国民收入的同时,诸葛亮又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在诸葛亮的带动之下,蜀国的绝大部分官员,都节俭成风。在诸葛亮实行了一系列开源节流的治国方针后,蜀国的经济得到了很好的恢复和发展。就主观努力而言,两国都差不多,而蜀国可能在主观努力上,还更胜一筹。但任何经济活动的成效,也必须在一定的物质条件做为基础的。天下十三州,曹魏拥有九州,地大而人多,人多而物博。而蜀国所据的益州虽有“天府之国”的美称,但和曹魏相比,终只为一州之富。且曹魏也有同样富饶的黄河流域和淮河流域。因此,就经济实力来看,仍是曹魏占有绝对优势。
再来看看战争的性质和人心相背的问题。在三国鼎立尚未完全形成之前,形势相对比较复杂,而当时效忠于汉室,仍不失为一面号召民众的旗帜。所以曹操以“挟天子以令诸侯”,刘备则居汉室正统奉衣带诏讨贼,而孙权为汉室去残涤秽,三家都能在群雄割据,错踪复杂的形势下,建立和巩固自己的政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兴复汉室”这面旗帜的号召力,就越来越小了。曹、刘的相继称帝,已经无法再简单地去区分谁是所谓的国贼了。到了公元229年吴蜀订盟之后,“汉复汉室”已经完全丧失了其号召力,而逐渐转向了一种“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的观点。因此,战争的性质也没有什么所谓正义与非正义之分了。

楼上的 你以为当时中国有几口人? 几百万而已?
那魏亡时应该是有440w户吧` 隐约记得秦时中国人口已经上千万了

还行

http://bbs.ad184.com/showthread.php?t=278857


评价诸葛亮好坏的文章
这篇文章是我在一本书上看到的,觉得非常好,我虽然是个女生,但我喜欢阅读!这片文章把诸葛亮一生都点评了,这虽然是别人的作文,但是是我自己手打出来的,不能算转贴吧?希望大家喜欢! 衰叹诸葛亮 诸葛孔明,你,在世人的心目中,永远是历史的一颗璀璨的明星,总在高空引照。你的一生总是...

结合《诫子书》,谈谈你对诸葛亮的认识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从文中可以看作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诫子书》三国...

求一篇文章100字左右,要求写评价诸葛亮,越搞笑越好。
至于司马懿与诸葛亮相比,我们还是看看蜀、魏、晋之外中立方人士吴人张俨怎样评价的吧——《裴松之注*三国志*诸葛亮传》:“吴大鸿胪张俨作默记,其述佐篇论亮与司马宣王书曰:...魏氏跨中土,刘氏据益州,并称兵海内,为世霸主。诸葛、司马二相,遭值际会,讬身明主,或收功於蜀汉,或册名於伊、洛。丕、备既没...

谁能帮我写篇评论诸葛亮的议论文啊?
就《三国志》中所载的英雄人物,多如繁星,但其中最璀灿动人的,莫过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谋略家诸葛亮。“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他的英名,他的品德,早已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界域,千古传颂,令人肃然起敬。本文拟就诸葛亮的人品与文品作些粗浅的...

帮忙写一篇议论诸葛亮的文章
1、诸葛亮是位优秀杰出的政治家,可以看到,诸葛亮许许多多次留守成都,治理得很周到,有出类拔萃的政治才能。尤其是在刘备死后,诸葛亮以法治国,对任何人都是公平公正,所以在蜀国,小偷强盗几乎没有,百姓们都能平平安安过日子。诸葛亮看事情很周到,所以蜀国出现“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2、诸葛亮...

你觉得诸葛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文 急!!!
《草船借箭》这篇文章,讲的是在三国时期发生的一件关于诸葛亮的事,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诸葛亮。当我读完这篇文章后,深有感触。 在我的心中诸葛亮是一个心胸宽广,宽容大度的人,他不会因为周瑜算计他,设圈套来陷害他,而与周瑜斤斤计较,跟周瑜闹僵,而是用自己的行动证明给周瑜看,你是算计不了我诸葛亮的。 在...

为什么后世对诸葛亮的评论如此高呢?
诸葛亮评价这么高我觉得是因为他有才,有智慧,而且有担当,还忠心,加上后世多人的赞允,直到《三国演义》的横空出世,诸葛亮就成了人们心中的神话,智慧的化身。我认为诸葛亮的评价这么高首先得益于他的两篇文章和一句徐庶的推荐语。下面具体说说:《三国志》中这样记载“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求《我眼中的诸葛亮》600字左右的。
当他听说诸葛亮黎明即起,深夜才睡,罚二十军棍以上的事,都要亲自过问时,便断定说:“亮将死矣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5-10-24 展开全部 我心中的诸葛亮他,是智慧的化身,“草船借箭”、“火烧赤壁”、 “空城计”这些神话般的故事和他一起在历史长河里闪着...

走进历史 我看诸葛亮 小评论 二三百字
三国这个话题已经伴随着我走过十余年,依稀记得小时候邻居家一位叔叔带着我看央视版的三国演义电视连续剧,我似懂非懂的询问着三国的人物.小时候思想很单纯,爱憎分明,认为人以善恶分,事情总有对错,可随着年龄的增长,才发现不管是人,还是事物,很多情况下都是相当复杂的.早就试图写一篇诸葛亮的文章,可...

求一篇关于【三国演义】里对诸葛亮的感慨的文章,必须是原创的。
他改良蜀锦,鼓励种桑,直到今天,蜀锦成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他教导云南地区少数民族织布,种茶,到了今天,那里成了茶叶的重要产地 ………当三国乱世最终被鲜血冲刷干净后,当三国乱世最终结束后,魏蜀吴皆已成尘土,然而诸葛亮的这些政治举措却永远的留了下来,一直陪伴着四川,千年万载。在四川的日子,...

左云县18733904142: 求一篇文章100字左右,要求写评价诸葛亮,越搞笑越好. -
冶南猪苓:[答案] 他年过半百却立志于研究中医,五音不全却痴迷于唱戏,大字不识一抖却酷爱研究特码.他放手一搏却惨不忍睹,身子硬朗却瞬间晕倒,谁人也,非诸葛亮莫属也,他是现在版的诸葛亮.他没有满腹经纶,也没有足智多谋,更没有三国诸葛...

左云县18733904142: 谁帮忙写一篇关于诸葛亮的人物评价,作文版的,不要粘贴复制,800字, -
冶南猪苓:[答案] 诸葛亮的人物特征:1、足智多谋、料事如神,有着胸怀坦荡的大智慧.2、忠贞不渝、为国为民的道德力量的代表.3、高尚人格、超凡意志力量的表率.诸葛亮被神化的地方是“未卜先知”他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

左云县18733904142: 写一篇关于诸葛亮的评论作文,800字 -
冶南猪苓: 如果有人问我喜欢哪个历史人物,我一定会说:我最喜欢三国时期蜀国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智慧的化身——诸葛亮.千古以来,诸葛亮深受人们的爱戴,身上有着无数美丽的光环. “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毫无疑...

左云县18733904142: 求关于评价诸葛亮的作文 -
冶南猪苓: 诸葛亮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智的化身. 虽说诸葛亮用兵如神,但他毕竟不是神,他也有缺点,而最主要的缺点是出在人事问题上.尤其是他对魏延的看法.魏延向刘备投降,诸葛亮居然根据骨相说他久后必反,这多么荒唐.虽然孔明未能杀死魏延...

左云县18733904142: 评价诸葛亮的小短文用中学水平评论诸葛亮、不需要太长、1000字左
冶南猪苓: 千秋诸葛我评说 无论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在民间,诸葛亮向来是位大红大紫的风云人物.“鞠躬尽粹、死而后以”这句历史名言,不知影响了多少代人,成为多少仁人志士...

左云县18733904142: 写评价诸葛亮的作文250字 -
冶南猪苓: 在《三国演义》中,有一名十分聪明,善于作战的军师.“人和者,得天下也.”于是三顾茅庐的佳话造就了一代伟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诸葛孔明以其卓越的政治军事才干,建蜀国,兴汉业,历经图治,呕心沥血.以其智,...

左云县18733904142: 评价诸葛亮的作文字 -
冶南猪苓:[答案] 诸葛亮,在很多场合是智慧与忠诚的化身,就像关公经常作为勇武与忠义的化身一样.可是从另一角度想想,忠武侯的高大形象可能就会大打折扣. 诸葛亮一生辅佐过两位皇帝,分别是刘备和刘禅,这是尽人皆知的事实.刘备白帝城托孤时曾说,“如...

左云县18733904142: 评论诸葛亮的700字文章 -
冶南猪苓: 《出师表》是出兵打仗前,主帅给君主上的奏章.这种表,或表明报国之心,或呈献攻城掠地之策.历来以战名世者甚众,以表传后者颇少.惟独诸葛亮的《出师表》不仅存之典册,而且粲然于文苑. 诸葛亮上《出师表》是在蜀汉后主建兴五年...

左云县18733904142: 求一篇文章100字左右,要求写评价诸葛亮,越搞笑越好. -
冶南猪苓: 他年过半百却立志于研究中医,五音不全却痴迷于唱戏,大字不识一抖却酷爱研究特码.他放手一搏却惨不忍睹,身子硬朗却瞬间晕倒,谁人也,非诸葛亮莫属也,他是现在版的诸葛亮.他没有满腹经纶,也没有足智多谋,更没有三国诸葛亮的...

左云县18733904142: 评历史人物诸葛亮 作文 -
冶南猪苓:[答案] 他虽然聪明,但却有些自大狂妄 .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