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风骨体现在书法上的含义是什么?

作者&投稿:充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关于书法!!!~

大篆主要遗留下来的有金文
籀文、石鼓文
小篆的奠基人是李斯
第3个问题 最丰富的时代莫过于魏晋南北朝和初唐,出现了很多书法大家,并且规范了行书、草书的书写标准
4 魏晋风骨也就是说那个朝代的一种书风体现,前提条件是当时的社会环境所决定的
5 主要作品有十七帖,还有王献之的中秋帖
6 颜真卿的书法与他的人生和人格有着重要的联系,从他的书风忠就可以看书他是一个正直并且富有正义感的人,可以参考他的历史背景
7 看宋四家,但不看薛稷

风骨最早用于品评人物,有人认为风骨即风格,也有人认为风骨即形式、文辞与内容、思想的关系.《解说》中的“风清骨骏”即“文情并茂的、结构严密的、刚健朗畅的美”,这才是后世人所乐道的魏晋风骨.
自古来,诗便有“言志”之说.所谓的“志”从《尚书》的实际讲应“是指作者的志向抱负”(朱自清《诗言志辩》),也就是一种个性的主张.而在后世的社会实践中,“志”的内涵逐渐开始包含有儒家的道德内涵,而个性化的含义越来越少.
魏晋之前的诗歌特点.从诗的起源上讲我比较倾向于“诗起于乐”.这一点从诗的节律特点就可以看出来.而歌、乐府诗则从实物的角度提供了明证.正因为如此诗歌的音乐性就成了诗的先天特点.而中国诗的发展也一直在遵循着这条暗线.看一看诗、词、曲的发展过程,哪一个不与音乐有关呢?
西汉初,五言不盛,止于民间,士大夫多视作民间俚曲,不甚重视.后进于乐府,这才渐为吸纳.也正因为如此,乐府诗中包含了许多民歌的气息.其诗,天真率洁,不尚雕琢.辞风上自然古朴,保留了大量的民间语言.这对后世的诗歌影响颇大.
魏晋诗歌承接乐府余脉,但又独有新意.首先是乐府风格的文人化,使五言由民歌向文人诗转变.另一方面,文人诗由于吸收了民歌的精华,也开始摆脱汉赋的浮华气,形成了一种自然天成,个性飞张的风格.这方面成就较高,具有代表性,众耳能详的莫过于“三曹”父子.关于“三曹”其它文章说的很多,这里不再多说.我只有一点想说明一下.曹氏父子不同于其它建安文.“三曹”是诗人,但更是社会政治生活的主角.这种显而易见的主角意识是旁人所不能比的.也正是这种主角意识使他们可以说旁人所不能说,想旁人所不能想.曹操的率直从里到外都透着大气.他的“悲凉”、“古直”(锺嵘语)不是一般文人的感叹人生短促,而是包含了深刻的政治眼光(如《蒿里行》、《短歌行》等).再有,曹植的《白马篇》中的游侠与一般文士的游侠也大不相同,没有忠君的包袱,“思想感情高迈不凡”(见《汉魏六朝诗鉴赏大辞典》).而所有这一切都是主角意识的深刻表现.在他们看来他们不只是在评说历史,创造历史的主体就是他们自己.
至于正始文学,则明显具有文人气的特征,但在表现个性上却与建安一脉相承.至若入晋之后,则渐少爽朗刚健的风骨.
魏晋风骨对后世影响,特别是唐代诸公大声疾呼提倡“汉魏风骨”.李白的诗个性之强,近于魏晋,思想上也近于玄老.后人说李白有清谈迹象,是有一定道理的.杜甫被称为“诗史”,在内容上更近于魏晋.而白居易文辞浅白、直率更是与魏晋有不解之缘.
再者,魏晋在形式上的发展也不容忽视.五言诗的形式扩大了诗的容量,使得诗的发展出现了一个新的高潮.同时,五言诗也为诗的音乐化找到了一种新的方法.尽管这在当时还并不成熟,但却给后世提供了思路.五言诗的形式,使平仄音韵的变化更为丰富,也更具规律性.从更深层意义讲可以说是直接导致了后世七言、律诗的产生,进而影响到词、曲.

  “魏晋风度”在书法上的体现,王羲之是毫无疑问的代表人物。王羲之的重要贡献在于:他在前人无数功绩的基石之上,加以融会、贯通和改进,使纯粹出于自然发展的书法,走进玄远精致的神韵境界。其作品的神韵有二:一是表现多变的技法之美;一是表露种种人格之美。从技法上讲,王羲之书法已变汉代质朴书风而为妍美流变的新体。南齐书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提出的“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可以说是对王羲之及其这个时代书法作品基本特征的准确地概括。从表露人格之美上,王羲之行草书的外在形态率真朴实,章法气韵流畅自然,而内在却涌动着欲罢不能的动荡感,恰好表现了魏晋名士表面风流潇洒,内心却充满哀怨不平的心理和情绪。这种种情感在《姨母帖》和《丧乱帖》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兰亭序》进一步开拓这一文化领域,成为表现种种人格美的最好诠释,表现出书法创作主导趋向从表现自然精神到人自身精神的重心转移。

  “神韵”还体现在书法理论上。这一时期书法理论著述相继问世,内容广泛且具有开创意义,代表作有:索靖的《草书势》、卫恒的《四体书势》、卫铄(卫夫人)的《笔阵图》、王羲之的《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书论》、《笔势说十二章》等。探其肇端,卫夫人和王羲之的书论来源于东汉蔡邕,蔡邕对书法艺术的本质认识包括三个层面,即“神”、“势”、“形”,三者通过创作主体的努力,是能够协调起来并在书法作品中得到充分表现的。在此基础上,卫夫人的《笔阵图》鲜明地提出了“意前笔后”的创作思想,成为书法美学中的经典之语,为书法本体美学地位的确立打下了坚实基础。

  王羲之曾师从卫夫人,后又转益多师,在卫夫人之后,他的书论内容最为丰富,具有独特的时代审美品性。他的书论充满了一系列具有艺术辩证法意味的书法美学概念,成为此后成双结伴式书法审美概念的渊源。这些概念主要包括:大小、偃仰、缓急、起伏、长短、疏密、强弱、迟速、曲直、藏出、高低、远近、方圆、宽狭、粗细、润涩、盈虚等。王羲之不同于以往书论之处主要有两点:一是“形彰势显”说,提出了“形”与“势”的密不可分的共存共生关系。二是“发人意气”的书意论,强调“意在笔前”的创作原则,把“心意”置于将军这一统领一切的地位,并把“意”分解为两个层面:有形之“意”、无形之“意”。

魏晋风骨意指取法于魏晋时期的书风。书坛上经常与唐楷对比而言。唐楷广义上指唐朝以来的书体。
在书法上有句话叫“取法乎上” 意在追求魏晋的古风。魏晋风骨除了魏碑等名帖石刻外二王书系也是世人热捧的。


魏晋风骨体现在书法上的含义是什么?
“魏晋风度”在书法上的体现,王羲之是毫无疑问的代表人物。王羲之的重要贡献在于:他在前人无数功绩的基石之上,加以融会、贯通和改进,使纯粹出于自然发展的书法,走进玄远精致的神韵境界。其作品的神韵有二:一是表现多变的技法之美;一是表露种种人格之美。从技法上讲,王羲之书法已变汉代质朴书风而...

什么是魏晋风骨?
三、生活方式的体现。在生活方式上,魏晋士人追求的是一种闲适、优雅的生活状态。他们寄情山水,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注重文化艺术修养,如诗词创作、书法绘画等。四、文化传承的影响。魏晋风骨对后世的文化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塑造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形象,为后世士人所崇尚和模仿。同时...

大家觉得什么样的书法才是高级的书法?
人们常说的"魏晋风骨"和"书卷气",那是一种含蓄的飘逸自然的书风,文章脱俗、技艺高超、笔法不凡,呈现出清丽天真的神韵,是文人精神的自然流露。(二)中国书法平易又高深,体现中国文人和大众独特的思维方式,最后上升到包容万物的至高境界。书风不仅美在表层的"形”,更美在精神内涵,或刚...

赞美书法的美文欣赏:书法之美
如魏朝流行碑体,这种字体端庄大方,金钩银划,有金石之气,充分体现了魏晋风骨。唐朝喜好行草,恣意汪洋,潇洒不羁,这是当时江山一统、政治清明、文化繁荣、社会稳定的真实写照。宋朝皇帝赵徽宗不爱江山爱书画,擅长花鸟,苦练书法,自创瘦金体。江山都玩丢了,不瘦才怪!文如其人,字如其人。如果你...

王孟奇王孟奇:砚边三则
王羲之、顾恺之等画家的精湛技艺和对精神气质的极致追求,塑造了"魏晋风骨"这一独特美学标准,这在他们的书法和绘画中得以体现。中国文人画的兴起,正是这种精神追求的艺术表达,它影响了绘画领域的发展,并在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烙印。 然而,当我们将目光转向现代中国画坛,虽然技巧繁复,但文化精神的单一和苍白令人担忧。我...

你是如何评价魏晋风流及当时的名士?
士人们多独立特行,又颇喜雅集。正是在这个时代,士大夫们创造了影响后世的文人书法标杆,奉献了令人模范景仰的书圣。“竹林七贤”,即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在生活上不拘礼法,常聚于林中喝酒纵歌,清静无为,洒脱倜傥,他们代表的“魏晋风度”得到后来许多知识分子的赞赏。

关于书法!!!
4 魏晋风骨也就是说那个朝代的一种书风体现,前提条件是当时的社会环境所决定的 5 主要作品有十七帖,还有王献之的中秋帖 6 颜真卿的书法与他的人生和人格有着重要的联系,从他的书风忠就可以看书他是一个正直并且富有正义感的人,可以参考他的历史背景 7 看宋四家,但不看薛稷 ...

沈曾植艺术成就
沈曾植的书法生涯中,既有对传统的尊重,又有对创新的追求,他以北碑为基础,通过方笔行草,展现了强烈的个性和深厚的艺术功底。他的艺术成就不仅体现在书法上,还与他的学问、德业和时代背景紧密相连,使他被誉为“三百年来第一人”。沈曾植的学术研究和书法创作都极为广泛和深入,他在学术上与罗振玉...

谁能帮我分析一下书法的起源阿
魏晋时期门阀制度的确立,士大夫,就是中国的贵族阶层的地位确立了,所以封建贵族美学渐渐发展,茂盛,魏晋风骨对后代文人气质有决定性的影响。那时候思潮很形而上,注重生活美学,喜欢清谈,看重书法。

《兰亭的故事》中,展览的兰亭文物如何展现中华民族的艺术风貌与文化精神...
在历史长河中跨越了一千六百多年的紫禁城午门展厅,即将举办一场盛大的展览——《兰亭的故事》。这次展览集结了百余件与兰亭书法艺术息息相关的珍贵文物,以及代表魏晋风骨的王羲之精神,将共同向观众展现。展览的核心不仅在于琳琅满目的兰亭文物,更是中华民族艺术风采与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想要深入了解兰亭...

峡江县18234058291: 魏晋风骨体现在书法上的含义是什么? -
岛贺莱美:[答案] “魏晋风度”在书法上的体现,王羲之是毫无疑问的代表人物.王羲之的重要贡献在于:他在前人无数功绩的基石之上,加以融会、贯通和改进,使纯粹出于自然发展的书法,走进玄远精致的神韵境界.其作品的神韵有二:一是表...

峡江县18234058291: 求高手指教 书法问题 -
岛贺莱美: 1,秦时刻石如《泰山》、《峄山》、《琅琊台》...2,魏晋南北朝时 3,魏晋风骨对后世影响,特别是唐代诸公大声疾呼提倡“汉魏风骨”.李白的诗个性之强,近于魏晋,思想上也近于玄老.后人说李白有清谈迹象,是有一定道理的.杜甫被...

峡江县18234058291: 何谓魏晋风骨? -
岛贺莱美:[答案] 魏晋风骨又称建安风骨或建安风力.指建安诗人继承《诗经》及汉乐府优秀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 一方面在诗篇中真实地描写汉末的大动乱、大分裂, 表现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同时又在诗歌中抒发一己欲在天下建立伟业的雄心壮志.诗歌情感基调...

峡江县18234058291: 魏晋南北朝的艺术风格 -
岛贺莱美: 魏晋风骨,其艺术风格就是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洒脱风格.追求自然,飘逸!

峡江县18234058291: 魏晋南北朝书法的发展状况及意义 -
岛贺莱美: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受到北方好爽性格的影响,笔势刚劲,冷峻瘦消意义:开创方笔的笔法 后有书法家将圆笔与方笔结合,使字方中带柔,柔中又不失刚劲 使方笔变得丰满,使圆笔变得挺拔

峡江县18234058291: 风骨什么意思啊? -
岛贺莱美: 风骨,中国古代文论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实质是对文学作品内容和文辞的美学要求.以“风骨”评诗论文最完备最系统的是刘勰的《文心雕龙》. “风骨”用来品评人物,始于汉末,魏晋以后曾广泛流行,如《宋书·武帝纪》称刘裕“风骨奇...

峡江县18234058291: 书不入魏晋终成野道,是什么意思? -
岛贺莱美: 中国书法最追求入古,这个古一般就是指的魏晋南北朝时期,自古以来都说:书不入魏晋,终成野道,著名的理论家孙过庭在他的书谱里也这样说过,表达了对于魏晋书法的无限崇拜. 为什么学习书法,一定要学习魏晋时期的呢?我觉得主要有...

峡江县18234058291: 《兰亭集序》为什么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请写出几条理由.(100字以内) -
岛贺莱美: “天下第一行书”的由来有两点. 首先,从书法自身来看,两晋时期由于士族崇尚黄老和清谈风气的影响,书法上的风格也逐渐转变为更加重视笔势和神韵;由行书的特点来看,点到为止、随意发挥,更符合魏晋风骨,故此两晋书法以行书为极...

峡江县18234058291: 兰亭集序传承中国书法艺术表现在哪些方面 -
岛贺莱美: 为什么有“天下第一行书”的叫法 首先 从书法自身来看 两晋时期由于士族崇尚黄老和清谈风气的影响 书法上的风格也逐渐转变为更加重视笔势和神韵 由行书的特点来看 点到为止 随意发挥 更符合魏晋风骨 故此两晋书法以行书为极盛 也是中国...

峡江县18234058291: 建安风骨的名词解释是什么呢? -
岛贺莱美: 建安风骨书法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俊爽刚健风格. 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无论是“曹氏父子”还是“建安七子”,都长期生活在河洛大地,这种骏爽刚健的风格是同河洛文化密切相关的. “风骨”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概念,自南朝至唐,它一直是文学品评的主要标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