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的有诸葛亮这个人吗?他为什么那么神秘?

作者&投稿:赤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历史上有诸葛亮这个人吗?~

历史上有诸葛亮这个人。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 东晋政权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
诸葛亮于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诸葛亮在后世受到极大尊崇,成为后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 成都 、宝鸡、汉中、 南阳 等地有武侯祠, 杜甫 作《 蜀相 》赞诸葛亮。

扩展资料
诸葛亮在蜀汉上层创造了一个廉政奉公的政治氛围,蜀国官员以诸葛亮为榜样,为官节俭,力戒奢华,造就了整整一个廉政时代。
诸葛亮立法公开、执法公平,有异于同时代封建的法律思潮。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益州成都称帝建立蜀汉政权。而益州旧为刘璋所统治,所以法令废弛,地方派系坐大自强,刘备统治集团的强力介入破坏了相当一部分人称霸西南的企图,这种情况下蜀汉政权作为客籍政权面对着来自益州旧势力的阻挠。
面对这种情况诸葛亮认为这不是苛法峻刑所留下的民怨,而蜀汉是建立在律令长期废弛,导致官民混乱君臣无道,紊乱了“纲纪”。他说“三纲不正,六纪不理,则大乱生矣”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六纪是指诸父有善,诸舅有义,族人有叙,昆弟有亲,师长有尊,朋友有旧。所以只有任法才能改变德政不举、威刑不肃的局面只有威之以法,才能改变蜀土人士,专权自态,君臣之道,渐以陵替的态势。与儒家“崇礼”治世的观点不同诸葛亮认为国家的治乱兴衰的根源在乎“法”,因此,诸葛亮一再告诫、反复强调法在治理国家过程中的重要性“夫一人之身,百万之众,束肩敛息,重足俯听,莫敢仰视者,法制使然也。”
不仅如此,诸葛亮还进一步从反面强调了不以法治国的严重后果“若乃上无刑罚,下无礼义,虽有天下,富有四海,而不能自免者,莱纷之类也。夫以匹夫之刑令以赏罚,而人不能逆其命者,孙武、攘直之类也。故令不可轻,势不可通。”
因此,诸葛亮入蜀之初便与法正、刘巴、李严、伊籍等人依据和增删秦汉旧律,共同制订了蜀国的法典《蜀科》。此外,他还亲自起草了各种科条律令数十则,其内容包括了《八务》、《七戒》、《六恐》、《五惧》等条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诸葛亮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

提到诸葛孔明,笔者能想到的一句话就是“经天纬地之才,扭转乾坤之能,鬼神不测之计”,能想到的一件事就是白帝城托孤,能想到的一篇文章就是《出师表》。很显然,几乎所有的史书都在说着同样一件事,那就是:诸葛亮是个人才,是百年难出的人杰。


在影视剧中,诸葛亮表现出的人设是完美无缺的。
但是,他真的如此完美吗?
显然,并不是。
至少,诸葛亮的军事指挥能力是真的不行,甚至,连妇孺皆知的“七擒孟获”,这样一个展现他军事能力的事件都是假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
诸葛亮“七擒孟获”最早记载于《汉晋春秋》之中:
“亮至南中,所在战捷。闻孟获素为夷汉所服,乃募生致之既得,使观于蜀军营阵之间,问曰:此军何如?获对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看营阵,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送至滇池,南中平。”
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在《华阳国志》、《滇云纪略》等历史文献中找到类似的记载,虽然,内容各有所不同,但都大同小异,甚至于,一些文献中详细列举了“七擒孟获”的地点:首擒在白崖(今弥渡);二擒在蠔猪洞(今邓川);三擒在佛光寨(今剑川);四擒在浪穹(今宁蒗);五擒在庆甸(今凤庆);六擒在怒江(今永昌);七擒在普坎(今缅甸北部)。


人们对于这件事情的怀疑,起源于陈寿撰写的《三国志》。《三国志》可以说是记载三国历史的诸多史籍中最具有权威的一本史书了,然而,偏偏在这样一本如此重要的文献里,竟然找不到任何关于“七擒孟获”一事的任何记载,甚至于,连孟获这个人都没有,这又是为什么呢?
关于这一点,南宋史学家早已做出过批注,他们认为:《汉晋春秋》的作者习凿齿所描述的“七擒孟获”一事,应该是他自己捏造的事情。而且,此人所记之事大多没有经过认真审核,语言随意,实在让人难以信服,这也是《三国志》丝毫没有提“七擒孟获”一事的原因。


到了民国时期,云南的地方史学专家张花烂也对此发表过自己的意见,他觉得:
陈寿对南中地区的叛党雍闾、高定等人的行为,都进行了大篇幅的描写,如果,真的有“七擒孟获”一事,他为什么要将此事略过不提呢?孟获被抓了七次,偏偏名字里还有一个“获”字,这仅仅只是巧合吗?通常来说,放一次就有些不合情理了,结果,竟然说诸葛亮连放了他七次,这就有些搞笑了。
被抓了五六次还不服,足见此人的无耻程度,又怎么可能偏偏在第七次的时候就臣服了呢?前后的态度转变有些太大,真的是一个人吗?翻阅史书我们可以知道,诸葛亮此次渡泸至滇池,仅仅用了五六个月的时间,真的是兵贵神速,稍有耽搁便可能延误战机,甚至,导致大军败亡。
而且,诸葛亮的战略眼光之长远,从三分天下一事就可以看出来,他又怎么可能愿意在这样一个小人物上花费如此大的功夫呢?更进一步说,诸葛亮平定南方的时候,根本没有经过“七擒孟获”这个故事中所记载的地方。根本没有去过的地方,又怎么可能会虐了孟获一顿呢?


所以,很多历史学者都认为:“七擒孟获”这件事情是虚构的,很多史书中说的煞有其事的样子,实际上,诸葛亮哪有那么大的本事,将孟获像小孩子一样抓了又放,放了又抓。
也有人推测:诸葛亮也许确实抓过孟获,按照他对待俘虏的一贯做法来看,不杀也是有可能的。因此,方国瑜先生推测事情的真相,很可能是诸葛亮追击孟获,在追击的过程中发生了七次战斗,最终,将他的部下全部消灭,却没有杀掉孟获。
实际上,诸葛亮基本稳定南方后,仍然有些少数民族发动叛乱,所以,诸葛亮的攻心计策,真有小说中渲染的那么离谱吗?当然没有,否则,也不会有建兴十一年,刘胄举兵反叛的事情发生了。那么,由此推测“七擒孟获”一事便有些不合乎情理,实在说不过去,孟获怎么可能被诸葛亮感化呢?
而且,不得不提的是,《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本人对诸葛亮是非常崇拜的,他在《诸葛亮传》中特地附上了诸葛亮集目录以表敬意,更在传后评语中对诸葛亮的刑罚措施大加赞赏。因此,如果真有“七擒孟获”一事的话,陈寿不可能弃之不用,独独漏掉了这一件事。


基于上文所述,笔者认为:“七擒孟获”一事应该只是民间传说纯属虚构,充其量也只是小说为了突出人物形象故意创造的故事,历史上绝对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因此,我们没有必要在一些历史课本中大肆宣扬这件事情。因为,历史是严谨的,不加思考的向学生灌输不正确的历史,很容易对学生产生误导,所以,我们也没有必要在一些练习题中出一些类似于“说一说七擒孟获的故事”等题目。

1.
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人称卧龙,汉末徐州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人,父诸葛珪曾为泰山郡丞,
叔父诸葛玄为当时名士。诸葛亮兄诸葛不共戴天瑾仕于吴孙权,拜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亮从弟
诸葛诞仕于魏,为吏部郎,累迁扬州刺吏、镇东将军、司空。兄弟三人“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时以为
‘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世说新语.品藻》注云:狗乃“功狗”之狗,虽非龙虎之比,
亦甚有功之人,故曰并有盛名。)。
诸葛亮早年不得志,不为志向所屈,故结庐于襄阳城西隆中山中隐居待时。公元207年,思贤若渴的
刘备三顾茅庐,请计于诸葛亮,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了统一天下应走鼎足三分,联吴抗曹
的道路,也称“隆中对策”。这是诸葛亮为刘备提出的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相军事路线,也是诸葛亮一生
的行动纲领。从此,刘备的事业才出现了转机。

公元208年曹操率三十万大军南下荆州,诸葛亮以其大智勇出使东吴,说服东吴抗击曹操,取得赤壁之
战的胜利,为刘备取得立足之地。刘备称帝后,谙葛亮任丞相。公元223年蜀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
武乡侯,领益州牧。他励精图治,赏罚严明,推行屯田政策,并改善西南各族与蜀汉的关系,有利于当地
经济、文化的发展。他曾六次北伐中原。公元234年,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葬于定军山
(今陕西勉县东南)。

诸葛亮的一生共两个二十七年。公元207年以前的二十七年,是他修身养性立志用世的准备阶段。
他学有所成后没有北走曹操,也没有南归孙权,而是辅佐了“名微众寡”的刘备,这固然有客观原田,
但也并非出于偶然。他之所以要选择兴复汉室的道路,说明他是一个维护封建纲常、崇尚儒家忠义道德的
正统思想家。公元207年到234年的二十七年,是谙葛亮尽忠蜀汉的阶段。无论先主、后主都非常信任他。
他没有恪守儒家教条,他尊王而不攘夷,进兵南中,和抚夷越,在三国中执行了最好的民族政策。他明法、
正身、和吴、治军,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精神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的忠公体国精神
,生前就深受蜀人爱戴,死后更长期受到后人的敬仰,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份遗产。

181年:诞生于琅邪。
207年:因刘备三顾茅庐,而出山辅之。
208年:说服孙权抵御曹操于赤壁。
214年:被封军师将军。
221年:被封蜀国丞相。
225年:讨伐南蛮,将其平定。

2.诸葛亮夫人黄月英生得贵夫人的模样,长得眉清目秀,河南名士 黄承彦之女

  有就是不是你想的那么神秘
  正如陈寿所说:“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於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在《三国演义》里他成了智慧的化身,但其实:

  火烧博望坡——此乃刘备所为,发生在建安七年,而建安十二年,诸葛亮才出山。

  草船借箭——此乃孙坚、孙权父子所为,分别发生在跨江击刘表和濡须之战。

  借东风——冬至时日,多有东南风,此乃曹操之天灾,非人为。

  赤壁之战——只有智激孙权是史实,其它诸如舌战群儒、智激周瑜、群英会、苦肉计、连环计等均为虚构。

  三气周瑜——从赤壁之战结束到周瑜病逝的两年间,诸葛亮正在零陵一带搞后勤工作,根本没有和周瑜见过面。至于周瑜病逝后,蜀国吊唁的代表是庞统,而不是诸葛亮。

  征汉中——征汉中时的前线总指挥是刘备,诸葛亮留守成都搞后勤工作。

  七擒孟获——历史上确有诸葛亮南征之事,也确有孟获其人。但七擒孟获《三国志》上没有记载,只是在裴松之引注《汉晋春秋》时说了一句“七擒七纵”,但具体过程没有记载。孟获后在蜀国任御史中丞,是文官。

  空城计——当时诸葛亮驻今陕西安康县,司马懿屯今河南南阳,如此之遥远,何谈空城计?

  死诸葛吓跑活仲达——确有此事,但并非诸葛亮遗计,而是司马懿心虚。

  告诉大家这些只是想说明诸葛亮他是个政治家、外交家,甚至是发明家,但不是军事家。

  不过我还是想对各位MM说要嫁人的话猪哥是不错的选择——第一,长得帅。第二,对爱情忠诚——黄月英是个丑女而且起先一直没有孩子(后来才有),他都不曾移情别恋——如此之情难道不另人感动?

  “舌战群儒”在我的小说里是放进去了,因为作为一个小说情节这真的是很精彩的,但仔细的你应该已经发现这和《演义》里“舌战群儒”的内容已多有不同。

有这个人物。
诸葛亮是三国时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字孔明,人称卧龙,东[汉末]年徐州琅邪郡阳都县(在今山东沂南县)人。诸葛亮生于汉灵帝光和四年。他出生的第四年,即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就爆发了黄巾大起义。军阀割据,战乱不休,诸葛亮又失去了双亲,依随叔父诸葛玄生活。诸葛亮十五岁跟随叔父到荆州襄阳去依附刘表。他看到刘表昏庸无能,不是命世之主,于是结庐襄阳城西二十里的隆中山中,隐居待时,这是公元197年的事。诸葛亮在隆中已隐居了十年,他广交江南名士,“每自比于管仲、乐毅”,爱唱《梁父吟》,结交庞德公、庞统、司马徽、黄承彦、石广元、崔州平、徐庶等名士。其智谋为大家所公认,有匡天下之志。他密切注意时局的发展,所以对天下形势了如指掌。人称“卧龙”。娶黄承彦之女黄硕为妻。

黄硕身体壮硕,人如其名,黄头发,黑皮肤,皮肤上起一些鸡皮疙瘩,是河南名士
黄承彦的女儿。后来就是这个黄承彦,救了东吴大将陆逊及几十万大军的命。蜀国与东
吴猇亭大战,陆逊大败刘备,蜀国将卒损失殆尽,刘备也是经此一战死在白帝城。当时
留守成都的诸葛亮听到消息匆匆赶来,为挽救危局,设下八阵图,就用一些石头困住陆
逊的几十万大军。

肯定是有这个人 不过历史把他夸大了 历史上说的诸葛亮婆娘很丑 我看不见的 因为诸葛亮年轻时属于潇洒公子 为了面子找的婆娘肯定不会丑了!~!

自然有啦,《三国志》有明确的记载。至于那么神秘就要归功于《三国演义》了,用鲁迅的话说就是“状孔明多智而近于妖”。


历史上真正的诸葛亮厉害吗
于是就有了“七擒孟获”的故事。对敌人七擒七纵,以诸葛亮事事小心谨慎的性格,他决计不会有这么大的军事冒险行为。一切史料记载上也没有出现过“孟获”这个名字。在《三国志》里,对于诸葛亮南下只有十二字记载“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对三国史最有说服力度的《三国志》,太过简略。学者们研究诸葛亮...

三国时期真的有”诸葛亮”或”司马懿”吗,我们数学老师说没有.
三国时期当然有诸葛亮和司马懿了,这无论从历史(三国志)和小说来看,都确有其人。且诸葛和司马姓氏都起源较早,都算是大姓,在三国时,他们都是有名的一族。三国人才辈出,同时出现,就从数学上的概率来讲,也不是不可能的。司马(Sī mǎ 司马)姓源出有三:1、源于西周,以官职为姓。上古时...

抛开诸蔼孔明被神化了的面纱,历史上真正的诸蔼亮是什么样的?
钱穆:有一诸葛,已可使三国照耀后世,一如两汉。 历朝历代评价 蜀国:诸葛亮辅佐刘备建立蜀汉,不断吞噬强大的魏国,生前被封“武乡侯”,死后谥号“忠武侯”; 晋朝:三国归晋不久后,作为曾经蜀国的敌人,因为诸葛亮军事才能突出,特追封诸葛亮为“武兴王”,这是史上首次追封诸葛亮为王爵; 唐朝:因李靖精通诸葛亮兵法,...

历史上真正的诸葛亮是什么样的
然而从三国历史的大局来看,蜀汉是一个战败之国,许多战略上的失误与战术上的败笔,也都与诸葛亮有关。如关羽大意失荆州,不但是关羽的责任,同时也是掌握总局的诸葛亮几乎不作为的结果。再有刘备死后,诸葛亮对蜀国的经营也存在许多问题,如人才的储备、国力的提升等方面,都捉襟见肘、自以为是。尤其是...

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真的有那么多的战术吗?
不过,虽然历史上诸葛亮的“空城计”是虚构的,但是,在汉末三国时期,真的有一个人用了一次“空城计”,此人就是孙权的父亲孙坚。孙坚 对于孙坚的“空城计”,被应用在“鲁阳之战”中。鲁阳之战是东汉献帝元年(190年)关东诸侯讨董卓之战中,孙坚临危不...

历史上真有诸葛亮六出祁山这件事吗?
6、建兴九年二月,诸葛亮率大军攻祁山,始以木牛运。时曹真病重,司马懿都督关中诸将出拒。诸葛亮割麦于上邽(甘肃省天水县)。司马懿追亮至卤城(天水市与甘谷之间),掘营自守,有“畏蜀如畏虎”之讥。五月,司马懿与诸葛亮交兵,魏延等将斩获敌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六月...

空城计,草船借箭都是假的!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根本没那么神
火烧新野、火烧博望坡、火烧赤壁、空城计、草船借箭、巧借东风等都是假的,没错,都是《三国演义》这部小说里面编撰的,并不是真实的,大家可能有些失望,那诸葛亮这个人物身上还有什么是真的呢?我们就来说一说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诸葛亮的背景 诸葛亮的《出师表》中写道:“臣...

在历史上,真的有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吗?
他就类似于萧何那类的谋臣,对于治理国家,发展生产,提供军队后方物质很有一套。诸葛孔明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精通气象变化。战前,他夜观天象,预测某个时间段内,西北风会转变成东南风。这只是长江流域小气候的复杂性导致的一种特殊现象而已。诸葛亮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地理学识,用真实案例验证了自己的预测...

历史上真的有诸葛亮这个人物吗
我无言以对自己看 三国蜀汉 诸葛亮(181~234)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蜀汉琅琊郡阳都人(今山东省沂水县)。少年时父母双亡,逐随叔父避乱荆州,隐居于南阳隆中,常自比管仲、乐毅,爱唱《梁父吟》,结交庞德公、庞统、司马徽、黄承彦、石广元、崔州平、徐庶等名士。其智谋为大家所公认,人称「卧龙」。...

诸葛亮神机妙算,在历史上真的有这么厉害吗?
翻看过往历史上有关于诸葛亮的评价都是极高的,然而他真的有这么厉害吗?其实,从历史记载的事件上看,称他神经妙算可真的一点也不假。因为诸葛亮确实拥有与一般人都不同的智慧。但是综合他在历史上赢得的胜利来看,他除了有智慧,还会推断天时地利。但从这一点就可以说明他是一个很厉害的人物。一、...

浦口区13437664414: 历史上真的有诸葛亮这个人吗?他为什么那么神秘? -
常窦丹奥: 1. 诸葛亮:诸葛亮,字孔明,人称卧龙,汉末徐州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人,父诸葛珪曾为泰山郡丞, 叔父诸葛玄为当时名士.诸葛亮兄诸葛不共戴天瑾仕于吴孙权,拜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亮从弟 诸葛诞仕于魏,为吏部郎,...

浦口区13437664414: 历史上有诸葛亮这个人吗 -
常窦丹奥: 有!诸葛亮(181.4.14-234.8.28)字孔明,号卧龙,琅邪阳都人(今山东沂南),汉族,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外交家、军事家,蜀汉丞相.谥曰忠武侯.

浦口区13437664414: 古代真的有诸葛亮吗 -
常窦丹奥: 古代应该是有诸葛亮这个人的,但是历史上的诸葛亮没有三国演义里描述的这么厉害,但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内政人才

浦口区13437664414: 历史上真的有诸葛亮吗? -
常窦丹奥: 有,三国志上有记载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散文家、外交家,身高约合现今1.84米.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出生于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

浦口区13437664414: 真的有诸葛亮这个人么 他真的聪明么?
常窦丹奥: 历史上当然有诸葛亮其人.《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等正史都有他的传或大篇幅地提到他的历史活动. 其具体介绍如上楼.

浦口区13437664414: 历史上真的有诸葛亮这个人吗 -
常窦丹奥: 有的,在中可以找到,不过真实的诸葛亮人物远远没有像三国演义中演的那样,但也满满的充满了正能量,你可以读读三国志.希望能帮到你!

浦口区13437664414: 历史上三国真的有诸葛亮吗?
常窦丹奥: 其实在三国演义里说的诸葛亮是个能够呼风唤雨的超人.但是其实历史上很多有关三国演义里说的,历史上都没有发生过,其实很多人景仰他不是因为他是一个超人,什么都行,而是景仰他的崇高品德,对人以德服人的品质,其实他在历史上是一个很成功的政治家和外交官. 我本人是非常喜欢诸葛亮的: http://www.xycq.net/forum/index.php?showtopic=77091

浦口区13437664414: 历史上真有诸葛亮这个人吗 -
常窦丹奥: 有,只是没有那么神秘,厉害.正如陈寿所说:“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

浦口区13437664414: 《三国演义》上的诸葛亮是历史上真正的诸葛亮吗? -
常窦丹奥: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个足智多谋的神人.鲁迅说他是智力高到近妖了,但史实却不是,历史上的诸葛亮智商是挺高,但没那么高,就说草船借箭吧,史实是孙权做的这件事,而不是诸葛亮.历史上的诸葛亮是个在政治方面很有建树的人,而不...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