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休妻的「七出之条」是什么?

作者&投稿:逮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自古以来,中国传统社会非常重视婚姻制度,并尽量维持婚姻的稳定,不主张随便离异。然而,传统社会以男性为中心,他们毕竟拥有离婚的特权,「七出之条」便是维护夫权的措施之一。 (1) 窃盗 ~~ 不是指在外盗窃他人财物,而是在家里。作为「七出之条」之一,除了反映妇女没有财产权外,更反映为维护父权或夫权家庭(族)的财产利益而控制妇女。 《礼记.内则》规定:「子妇无私货、无私畜、无私器。」即指妇女不可私藏钱财、家畜、工具等。即使娘家人所赠的,也要交给夫家,更不能将夫家的财物私下借给或送给别人,否则被视为「窃盗」及「吃里扒外」。故将妻妇窃盗的罪名定为「反义」(即违反常情常理)。 (2) 多口舌 ~~ 作为妻妇应沈静寡言,不多说话,说话时则恰如其分。父权制家庭忌讳妻妇多言,主要因为怕外来的妻妇离间家庭内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兄弟间的关系,导致家庭不和甚至瓦解。搬弄是非,使家族不和也是多口舌的表现。后世的女教书籍中,普遍认为妇女多言是违背妇道,不贤、疯癫、难为夫家所容。清.唐彪《妇女必读书》中说:「妇人贤不贤,全在声音高低、语言多寡中分:声低言寡者贤,声高言多者不贤也。」 (3)嫉妒 ~~ 因嫉妒而出妻,主要是惩罚那些对丈夫多置妾不满、在语言和行动上敢于表现的正妻。嫉妒被认为违背「妇德」的柔顺之德、贤惠之道,目的是为了维护父权制家庭丈夫多娶、家族多子的利益。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对「妒」解释为「妇妒夫」,相应还有「媢」,解释为「夫妒妇」。这说明当时妇女有外遇或通淫的情况,引起丈夫嫉妒情况比较多,后来人们更习见妻子嫉妒丈夫置妾。从魏晋南北朝一直到唐朝,上层妇女嫉妒制夫的现象还非常普遍。直到明清时期,理学占统治地位,妇女嫉妒减少,主动为丈夫置妾者反而增多。 (4) 恶疾 ~~ 据《大戴礼记.本命》所言,「恶疾」认为是「不可与共粢盛(备祭祀供品)」。东汉.何休认为「恶疾弃,不可事宗庙也」。他将喑、聋、盲、疠、秃、跛、佝都归入恶疾,这未免太广泛。除了「疠」传染性强,难以治愈外,其余六种残疾并不妨碍祭祀。后来,更将患有精神方面疾病的也视为恶疾。 (5) 淫僻 ~~ 在此条中,「淫」指妇女有放纵 *** 的行为,「僻」指行为邪僻不正,淫僻被认为是妇女道德品行中最大恶德。 此条要求妻子对丈夫保守贞操,不得与家族内外男子有染,以保持家族稳定和血统纯正。对已婚妇女而言,淫僻是万恶之首。宋朝以后重视「处女贞」,有新婚夜「验红」的习俗,若非处女立即休弃。唐朝律令将「淫佚」列于第二条,清朝律令则列于第三条,同时又规定犯「七出之条」者,唯独对犯「淫佚」条者不执行「三不去」,规定非休不可。 (6) 无子 ~~ 古代妇女因此条被休是最无辜的,孟子有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娶妻就是为了生育后代,并按照父系传承的世系原则,只有儿子才算延续香火的后代。汉朝只能娶一个妻子,所以需休弃无子之妻,再娶新妻以生子。曹植《弃妇诗》道:「无子当归宁(被休)……有子月经天,无子若流星;天月相终始,流星没无精。」道出无子的妇女就如流星一样,只能留在夫家很短的时间。只有生了儿子的妻子,才能长时间在夫家站稳住脚,可见汉朝普遍存在因无子而休妻的情况。后世更愈来愈重视「无子」在「七出之条」中的位置。虽然唐朝的社会风气开放,但唐律中将「无子」置于首位,至明清亦如是。后来流行无子的正妻为丈夫置妾,妾生子可视为己出,免于被出。不过,若无子且嫉妒者,最后亦只会被休。 (7) 不孝顺父母 ~~ 古代父权制家庭重视维护父家长的尊严和利益,故娶媳妇须以侍奉孝顺公婆为主要目的之一。孟子有言﹕「娶妻为养」,这里指侍奉丈夫的父母。 按照《礼记.内则》之标准要求,媳妇侍奉公婆如侍奉父母般,早上公鸡初啼时,媳妇便要起床梳洗,后向公婆请安,侍奉梳洗及用饭,没有公婆的命令不敢回房休息。媳妇必须对公婆唯命是从,「三从」中的「从夫」,实际「夫」须顺从父母之命,而「四德」每条均与侍奉孝顺公婆有关。
「七出之条」的定义及源流----- 「七出」一词起于汉朝,至今可见的最早文献是汉朝的《大戴礼记.本命》, 称为「七去」、「七弃」。 谓「妇有『七去』:不顺父母(这里指公婆),去; 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 「七出之条」的七条是---- 1) 不顺父母 2) 无子 3) 淫僻 4) 恶疾 5) 嫉妒 6) 多口舌 7) 盗窃
参考: dev2s//frame?id=/sweb/1002
七出」一词起于汉朝,至今可见的最早文献是汉朝的《大戴礼记.本命》,称为「七去」、「七弃」。谓「妇有『七去』:不顺父母(这里指公婆),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 1.按照《礼记.内则》之标准要求,媳妇侍奉公婆如侍奉父母般,早上公鸡初啼时,媳妇便要起床梳洗,后向公婆请安,侍奉梳洗及用饭,没有公婆的命令不敢回房休息。媳妇必须对公婆唯命是从,「三从」中的「从夫」,实际「夫」须顺从父母之命,而「四德」每条均与侍奉孝顺公婆有关。 不顺公婆的媳妇,被认为扰乱家庭尊卑秩序,破坏和谐,违背孝德妇道,是最严重的错误。在尊崇孝德的汉朝创造「七出之条」时,将「不顺父母」放在首条。 2.古代妇女因此条被休是最无辜的,孟子有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娶妻就是为了生育后代,并按照父系传承的世系原则,只有儿子才算延续香火的后代。 后世更愈来愈重视「无子」在「七出之条」中的位置。虽然唐朝的社会风气开放,但唐律中将「无子」置于首位,至明清亦如是。后来流行无子的正妻为丈夫置妾,妾生子可视为己出,免于被出。不过,若无子且嫉妒者,最后亦只会被休。 3.在此条中,「淫」指妇女有放纵 *** 的行为,「僻」指行为邪僻不正,淫僻被认为是妇女道德品行中最大恶德。 此条要求妻子对丈夫保守贞操,不得与家族内外男子有染,以保持家族稳定和血统纯正。对已婚妇女而言,淫僻是万恶之首。宋朝以后重视「处女贞」,有新婚夜「验红」的习俗,若非处女立即休弃。 古时,家族亦有权处罚犯淫的妇女 。 除休弃犯淫的妇女外,更有施行「沉塘」、「浸猪笼」(广东、中国香港等)等酷刑,宫廷惩罚 *** 的妇女则有「幽闭」。在小说、戏剧中,如《水浒传》对犯 *** 女「非休即杀」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4. 据《大戴礼记.本命》所言,「恶疾」认为是「不可与共粢盛(备祭祀供品)」。东汉.何休认为「恶疾弃,不可事宗庙也」。他将喑、聋、盲、疠、秃、跛、佝都归入恶疾,这未免太广泛。除了「疠」传染性强,难以治愈外,其余六种残疾并不妨碍祭祀。后来,更将患有精神方面疾病的也视为恶疾。 5.因嫉妒而出妻,主要是惩罚那些对丈夫多置妾不满、在语言和行动上敢于表现的正妻。嫉妒被认为违背「妇德」的柔顺之德、贤惠之道,目的是为了维护父权制家庭丈夫多娶、家族多子的利益。 6.「四德」对「妇言」的要求,作为妻妇应沈静寡言,不多说话,说话时则恰如其分。父权制家庭忌讳妻妇多言,主要因为怕外来的妻妇离间家庭内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兄弟间的关系,导致家庭不和甚至瓦解。 在妯娌间搬弄是非,使家族不和也是多口舌的表现。后世的女教书籍中,普遍认为妇女多言是违背妇道,不贤、疯癫、难为夫家所容。 7.把妻妇窃盗(不是指在外盗窃他人财物,而是在家里。)作为「七出之条」之一,除了反映妇女没有财产权外,更反映为维护父权或夫权家庭(族)的财产利益而控制妇女。 《礼记.内则》规定:「子妇无私货、无私畜、无私器。」即指妇女不可私藏钱财、家畜、工具等。即使娘家人所赠的,也要交给夫家,更不能将夫家的财物私下借给或送给别人,否则被视为「窃盗」及「吃里扒外」。故将妻妇窃盗的罪名定为「反义」(即违反常情常理)。 「七出之条」是对妇女而设的惩罚规条,明.刘基于《郁离子》中,认为「七出之条」不是圣人之意,而是后世薄情的男子的意愿。他认为犯淫、妒、不孝、多言、盗窃这五条,出妻尚有道理。但是身患恶疾与无子,则是当事人的不幸,非其所愿,若然因此被出,实有违天理人情。 从现今的角度来看,「七出之条」的用意主要在于: .巩固父权或夫权家庭(族)秩序,如以「不孝」出妻以维护家长尊严及将养老责任转移于妇女,以「淫僻」、「嫉妒」、「多言」出妻以保持尊卑有序、血缘纯正和人际和睦。 以「无子」、「恶疾」、「盗窃」等不近情理条规出妻,无非为了维护父权或夫权家庭(族)利益(如世系延续、社会声誉和物质利益)。 综观而言,「七出之条」以责怪、压制、惩罚妇女使其屈从牺牲,从而对妇女构成重大压力。
参考: chiculture/1002c07/1002c07
「七出」一词起于汉朝,至今可见的最早文献是汉朝的《大戴礼记.本命》,称为「七去」、「七弃」。谓「妇有『七去』:不顺父母(这里指公婆),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 详见chiculture/1002index
参考: chiculture/1002index
古代的中国社会,针对已婚女子有“七出之条”,如果犯了这七件事,丈夫可以用一张休书把妻子离了。七件事分别是:不孕无子、红杏出墙、不事父母、饶舌多言、偷盗行窃、妒忌无量、身患恶疾。
古代休妻的「七出之条」 无子、淫逸、不事舅姑、口舌招尤、盗窃、妬忌、恶疾 「七出之条」是对妇女而设的惩罚规条,明.刘基于《郁离子》中,认为「七出之条」不是圣人之意,而是后世薄情的男子的意愿。他认为犯淫、妒、不孝、多言、盗窃这五条,出妻尚有道理。但是身患恶疾与无子,则是当事人的不幸,非其所愿,若然因此被出,实有违天理人情。 从现今的角度来看,「七出之条」的用意主要在于: 1) 巩固父权或夫权家庭(族)秩序,如以「不孝」出妻以维护家长尊严及将养老责任转移于妇女,以「淫僻」、「嫉妒」、「多言」出妻以保持尊卑有序、血缘纯正和人际和睦。 2) 以「无子」、「恶疾」、「盗窃」等不近情理条规出妻,无非为了维护父权或夫权家庭(族)利益(如世系延续、社会声誉和物质利益)。 综观而言,「七出之条」以责怪、压制、惩罚妇女使其屈从牺牲,从而对妇女构成重大压力。
古代的中国社会,针对已婚女子有“七出之条”,如果犯了这七件事,丈夫可以用一张休书把妻子离了。七件事分别是:不孕无子、红杏出墙、不事父母、饶舌多言、偷盗行窃、妒忌无量、身患恶疾。
七出之条 「七出」一词起于汉朝,至今可见的最早文献是汉朝的《大戴礼记.本命》,称为「七去」、「七弃」。谓「妇有『七去』:不顺父母(这里指公婆),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 何时才正式出现「出妻」的现象? 朝代 情况 先秦 妇女出嫁和被休同时称「归」,被休则称「大归」,被出的妇女称「弃妇」。 汉 提出「七出」与「五不娶」 有关。 唐 .将「七出之条」列入律法,应出而不出者和随便弃妻者,均受律法管制。 .将「七出之条」顺序改为﹕「无子、淫佚、不事舅姑(公婆)、口舌、盗窃、妒忌、恶疾」。 清 .将「七出之条」顺序改为﹕「无子、不事舅姑(公婆)、淫僻、嫉妒、恶疾、多言舌、盗窃」。 .对犯淫僻的妇女,没有「三不去」的保障。 「七出之条」次序的变化,可反映出不同时代对妇女的不同要求标准。 三从四德 为了维持父权制家庭的稳定,根据「内外有别」、「男尊女卑」的原则,儒家礼教规范要求妇女的道德、行为及修养,是为「三从四德」。当中的「四德」是为「三从」而存在,日后更成为支配中国妇女道德、行为、能力和修养的标准。 「三从」的定义 「三从」即包括「未嫁从父」、「既嫁从夫」、「父死从子」,当中的「从」包含听从、随从、服从、跟从等意思。遵从「三从」的妇女不能自专自主,必须遵父命、夫旨、子意行事,以做到为女孝、妻贤、母良。 「三从」的源流 「三从」最早见于周、汉儒家经典《仪礼.丧服.子夏传》,在讨论出嫁妇女为夫及为父服丧年限时,说「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三从」从服丧制演化成人际间主宰服从的关系,与汉朝倡导的「三纲」呼应,将家庭中的「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延伸至「从父」、「从夫」的观念。 「三从」引申为既为人之女儿、妻妇和母亲的妇女,应对男性服从。妇女屈从由来已久,「女」字在商朝甲骨文中是屈身下跪的形象﹕;《周易》有主张妇女顺从专一、恒久事夫的卦辞,后来要求妇女殉夫守节,限制寡妇改嫁等。 「四德」的定义 「四德」本是宫廷妇女必备的四种修养﹕「德」(德行)、「言」(言辞)、「容」(容貌)、「功」(技艺),包含传统「妇学」四项教育内容,故称为「四教」或「四行」。 「四德」的源流 「四德」初见于《周礼.天官.内宰》,内宰是教导后宫妇女的官职,教导后宫妇女「阴礼」(妇女遵守的礼仪)和「妇职」(妇女担负的职责),当中较高职位的「九嫔」则教导妇学之法,如「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这种教育后来扩展至上层家庭,女孩十岁时于家中接受女师教育,教以「婉娩听从」(德、言、容、柔顺听话),织布制衣,学习有关祭祀工作(如缝纫、备酒浆等)。出嫁前由族长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完成培训后举行祭祀仪式,以成「妇顺」。「四德」后来推至对所有妇女的要求,郑玄则有此解释﹕「妇德谓贞顺,妇言谓辞令,妇容谓婉娩,妇功谓丝橐。」后世更不断作出解释。


七出之条指的是什么(简短介绍)
我国封建社会,对于婚姻制度,尤其是丈夫休妻,有着“七出之条”的规定。所谓“七出之条”,就是有七种情形,丈夫是可以不经过官府就直接把妻子休掉的:1、不顺父母,为其逆德也;——指儿媳不孝敬公婆,或婆媳关系处理不好,这违背孝道 2、无子,为其绝世也;——生不出儿子来,没法传宗接代,要...

七出之条指的是什么
4、在七出之条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无后”。所谓“无后”是指妻子由于种种原因,不能给夫家生个孩子来存续夫家的香烟。5、在古代人看来,传宗接代在中国人的眼里是个很重要的问题,这点不只是在古代,即使在今天,在有些地方,那些没有孩子或者没能生出男孩的女人,在家里的地位也是相当低的...

什么是“七出之条”
指不孝顺父母;无子;淫;妒;有恶疾;口多言;窃盗。具体意思是:1、不顺父母——指儿媳不孝敬公婆,或婆媳关系处理不好,这违背孝道。2、无子——生不出儿子来,没法传宗接代,要断香火。3、淫;——作风有问题。4、妒——性格上有缺陷,不能容忍丈夫纳妾。5、有恶疾——得了重大疾病,尤其...

七出之条指的是什么
4、在七出之条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无后”。所谓“无后”是指妻子由于种种原因,不能给夫家生个孩子来存续夫家的香烟。5、在古代人看来,传宗接代在中国人的眼里是个很重要的问题,这点不只是在古代,即使在今天,在有些地方,那些没有孩子或者没能生出男孩的女人,在家里的地位也是相当低的...

古人说的七出之条是指什么 什么是七出之条的意思
4、在七出之条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无后”。所谓“无后”是指妻子由于种种原因,不能给夫家生个孩子来存续夫家的香烟。5、在古代人看来,传宗接代在中国人的眼里是个很重要的问题,这点不只是在古代,即使在今天,在有些地方,那些没有孩子或者没能生出男孩的女人,在家里的地位也是相当低的...

古人说的七出之条是指什么什么是七出之条的意思
4、在七出之条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无后”。所谓“无后”是指妻子由于种种原因,不能给夫家生个孩子来存续夫家的香烟。5、在古代人看来,传宗接代在中国人的眼里是个很重要的问题,这点不只是在古代,即使在今天,在有些地方,那些没有孩子或者没能生出男孩的女人,在家里的地位也是相当低的...

什么是七出之条,七出之罪?
七出之罪,是中国古代法律和礼制规定的男子休妻的7种条件,妻子只要触犯其中任何一种,丈夫或夫家便可以提出休妻。具体如下:1、不顺父母 亦即妻子不孝顺丈夫的父母。大戴礼中所说的理由是“逆德”,在传统中国,女性出嫁之后,丈夫的父母的重要性更胜过自身父母,因此违背孝顺的道德被认为是很严重的事...

休妻七出之条指的是什么
1、“七出”是中国封建社会休妻的七种正当理由,又称“七去”。这七条分别是: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2、在中国封建社会,妻子若有“七出”之条,即可被丈夫休弃。《仪礼·丧服》中提到“七出”,分别是无子、淫佚、不事舅姑、口舌、盗窃、妒忌、恶疾...

古代休妻的「七出之条」是什么?
媳妇必须对公婆唯命是从,「三从」中的「从夫」,实际「夫」须顺从父母之命,而「四德」每条均与侍奉孝顺公婆有关。 「七出之条」的定义及源流--- 「七出」一词起于汉朝,至今可见的最早文献是汉朝的《大戴礼记.本命》, 称为「七去」、「七弃」。谓「妇有『七去』:不顺父母(这里指公婆),去; 无子,去...

在古代哪“七出之条”是媳妇最怕的,哪一条现在也要遵守?
我国封建社会,对于婚姻制度,尤其是丈夫休妻,有着“七出之条”的规定。所谓“七出之条”,就是有七种情形,丈夫是可以不经过官府就直接把妻子休掉的:1、不顺父母,为其逆德也;——指儿媳不孝敬公婆,或婆媳关系处理不好,这违背孝道 2、无子,为其绝世也;——生不出儿子来,没法传宗接代,...

崇安区18783409075: 古代休妻什么是七出之条 -
甫佩肌苷: 一、“不顺父母”亦即妻子不孝顺丈夫的父母.大戴礼中所说的理由是“逆德”,在传统中国,女性出嫁之后,丈夫的父母的重要性更胜过自身父母,因此违背孝顺的道德被认为是很严重的事. 二、“无子”亦即妻子生不出儿子来,理由是“...

崇安区18783409075: 女人七出是什么内容 -
甫佩肌苷: 古代妇女犯七出之罪,丈夫即可休妻. 一出:不孝顺父母. 二出:无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三出:淫,除了不能出轨,还不能对丈夫有过多的房事要求. 四出:忌妒,即吃醋,反对丈夫纳妾就是吃醋之一种. 五出:多言,女人切忌多嘴. 六出:有恶疾. 七出,盗窃.

崇安区18783409075: 七出指的是什么?
甫佩肌苷: “七出”是我国古代法律和礼制规定的男子休妻的7种条件.妻子只要触犯其中任何一种,丈夫或夫家便可以提出休妻.具体是1.不孝顺公婆,此被认为是“逆德”.2....

崇安区18783409075: 古人常以“七出之罪休妻,七出”是什么意思?
甫佩肌苷: “七出”是中国 古代法律和礼制规定 的男子休妻的7种条 件.妻子只要触犯其 中任何一种,丈夫或 夫家便可以提出休妻. 具体是:1.不孝顺公 婆,此被认为是“逆 族”...

崇安区18783409075: 七出之条是那七条 -
甫佩肌苷: “七出”是我国古代法律中规定的离婚所要具备的条件,如妻子具备着七个条件,丈夫家即可休妻,在唐代以后正式出现. “七出”指:不顺父母、无子、淫、妒、有恶疾、口多言、窃盗.

崇安区18783409075: 休妻的七出之条是哪七条.
甫佩肌苷: 无子、淫佚、不事舅姑、口舌、盗窃、妒忌、恶疾

崇安区18783409075: 古代休妻的“七出三不去”指的是什么 -
甫佩肌苷: 七出”指的是:不顺父母、无子、淫、妒、有恶疾、多言、窃盗三不去包括:一、“有所取无所归”:指妻子无娘家可归;二、“与更三年丧”:指妻子曾替家翁姑服丧三年的;三、“前贫贱后富贵”:指丈夫娶妻时贫贱,但后来富贵的

崇安区18783409075: 古代的七出和五不去分别是什么.. -
甫佩肌苷: 是中国古代的一些婚姻家庭方面的规范.不是五不去,应该是五不娶,三不去. 在古代,如果一个女子有了规定的七种罪过,则男方可以休妻.这就是七出之条.七出:无子、淫佚、不顺父母、口多言、盗窃、嫉妒、恶疾. 此外,在选择配偶时,还有“五不娶”:逆家子不取、乱家子不取、世有刑人不取、世有恶疾不取、丧妇长子不取. 相对来说,“三不去”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女子的利益:“无所归”不去,即在娘家已经没有人在世的情况下,妻子可以不被逐去.“与更年丧不去”,意思是和丈夫一起为公婆守孝三年的妻子可以不被逐去.“先贫贱后富贵”不去.贫贱是娶的妻子,丈夫若富贵后想逐妻的话是不被允许的.

崇安区18783409075: 古代有“七出、五不娶、三不去”的说法,这里面说的都是什么? -
甫佩肌苷: 七出是指古代离婚具备的七种条件,五不娶是指古代五种不能娶的女人,三不出是指古代不能休妻的三种条件.

崇安区18783409075: “七出之条”的“七出”是指什么?
甫佩肌苷: “七出”也称“七去”,是中国封建社会休弃妻子的七种理由,包括“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七出”也称“七去”.中国封...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