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齐贤《太常引·暮行》诗词选鉴赏

作者&投稿:春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太常引·暮行

栖鸦去尽远山青,看暝色、入林坰。灯火小于萤,人不见、苔扉半扃。

照鞍凉月,满衣白露,系马睡寒厅。今夜候明星,又何处、长亭短亭?

首句“栖鸦去尽远山青”,开门见山,紧扣题目写暮行所见。乌鸦在古典诗词中是常被用来表现黄昏特征的一种意象,有“昏鸦”、“暮鸦”之称。“栖鸦”都已经归巢了,行人却还在路上。这里以鸦衬人,写出了旅途的孤独寂寞。出现在行人视野中的只有远处青翠的山林,这是暮鸦归栖之处,却没有看到可以让人投宿的地方。“看暝色、入林垌”写出时间的推移。前句“远山青”说明能见度还较好,此句写暮色渐渐笼罩了树林,远山也渐渐看不清了,读者不难体会行人急于找到宿处的迫切心理。正在此时,突然看见了远处的灯火,尽管“小于萤”,也会使行人得到莫大的安慰,甚至感到了一丝温暖。然而,当他兴冲冲地赶到要住宿的地方,却“人不见、苔扉半扃”。这里静悄悄的,一个人也看不到,只看到半关着的门扇,上面长满了青苔,荒凉破败之极!看到这种景象,行人心中的失望可想而知。况周颐《葸风词话》称“灯火小于萤”两句,“置之两宋名家词中,亦庶几无愧色”,确是如此。这几句词不仅逼真地写出了“暮行”的过程,更暗示着行人由充满希望到深感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达到了“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六一诗话》引梅尧臣语)的效果。

虽然住宿的条件令行人深感失望,但也不得不将就着住下,下片遂写夜宿的情景。“照鞍凉月,满衣白露,系马睡寒厅”,宿处是如此的简陋!“鞍”、“马”意象暗示着一天旅途的劳顿,现在本应好好休息,但是身披“满衣白露”,看着“照鞍凉月”,睡在“寒厅”之中,如何能够入眠?只好整夜都在等待天亮重新上路。“今夜候明星”(“明星”指启明星)一句,包含无限凄凉酸楚。“又何处、长亭短亭?”想像着第二天又要踏上漫漫征程,不知旅途的情景是否会比今日好一些。




碧野遥闻牧笛声诗句
4、最嫌把、铅华说暗香销尽欲飘零,须得笛声呜咽《御街行·平生厌见花时节》宋·杨无咎。5、笛声黄鹤高楼上,诗句孤山小店中《梅杏桃李》明·杨基。6、忽有古笛声,牧儿度前湾《与起来芳三上人游北山寺》宋·方回。7、早洗尽、筝声笛声《太常引·园中风物水中亭》元·马熙。8、日落乌雀下,...

太常引·送商参政翻译杨果
《太常引·送商参政》的翻译如下:古树落叶纷纷,却无生机勃勃,燕子飞来飞去,令人伤感。想问行人,青春何处?只留下离别之情。菊花傲霜枝头,枫叶随风摇曳,却都两两愁眉。又是一年离别时,酒杯难解离别之愁。《太常引·送商参政》这首词是作者杨果代州迎接老朋友商参政离职时,别后而作,以离情...

描写玉盘的诗句
将来玉盘上,不定始知圆。《观荷叶露珠》年代:唐作者:齐己霏微晓露成珠颗,宛转田田未有风。任器方圆性终在,不妨翻覆落池中。《露珠》年代:宋作者:白玉蟾秋河一滴露,夜堕即珠然。吹入玉盘里,走盘如许圆。1、露珠清晓簟唐温庭筠《归国谣·双脸》2、一点露珠凝冷唐温庭筠《荷叶杯·一点露珠凝...

轻舟已过万重山的上一句是什么?
出处:盛唐 ·李白《早发白帝城(一作白帝下江陵)》 背景: 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三月。乾元元年(758),李白因坐永王李案案,被流放夜郎。 翌年春,行至白帝城的时候,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诗人惊喜交加,随即乘舟东下江陵。即作于诗人遇赦后离开白帝城乘舟顺江而下抵达江陵时,所以诗题一作“白帝下江陵”...

关于洞的诗句
长山刘隐士①》) 7、何山洞府深(唐·朱庆馀·《望早日》) 8、勿俾台山洞天侣(宋·苏籀·《拟古》) 9、杳杳三山洞里官(唐·包佶·《宿庐山,赠白鹤观刘尊师》) 10、山洞别开春(唐·刘得仁·《题王处士山居》) 11、山洞得天名(宋·赵汝驭·《句》) 12、管家在、三山洞天(元·元好问·《太常引 为东原...

关于诗人被贬的诗句
杨齐贤注:"白帝城,公孙述所筑。 初,公孙述至鱼复,有白龙出井中,自以承汉土运,故称白帝,改鱼...三峡水急滩险,诗人溯流而上时,不仅觉得船重,而且心情更为滞重,“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 三朝...《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尉(古人尚右,故称贬官为左迁),是因为“不护细行”,也就是说,...

早发白帝城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此诗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况。首句写白帝城之高;二句写江陵路遥,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声烘托行舟飞进;四句写行舟轻如无物,点明水势如泻。全诗把诗人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融为一体,运用夸张和奇想,写得流丽飘逸,惊世骇俗,...

《太常引暮行》怎么翻译?
栖鸦去尽远山青,看暝色,入林垌①。灯火小于萤,人不见、苔扉半扃②。照鞍凉月,满衣白露,系马睡寒厅。今夜候明星。又何处?长亭短亭。[1]栖息在树上的乌鸦也都飞走了,远处的青山依然葱翠,看落日余辉,正洒在树林边缘。灯火发出比营火虫还小的光亮,长满苔藓的门半掩,等故人来,故人却又...

《太常引-暮行》这首词使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上片写临别时恋恋不舍的情绪,下片写离别之后的孤寂伤感。 分析词中意象所蕴涵的意义,寒蝉是悲凉的同义词,长亭乃离别之伤心地,船更令人有漂泊之惆怅,暮霭渲染了凄迷暗淡的黄昏意境,酒是别离场中不可少之物,杨柳依依伤别离,月是多情物,更是伤心物。

太常引暮行有哪些表现手法
①衬托。以“栖鸦”衬托旅途孤寂。②想象。“又何处、长亭短亭”想象次日即将踏上的漫漫征程。③借景抒情。以“照鞍凉月,满衣白露,系马睡寒厅”的宿处简陋之景抒发了作者难以入眠时的凄凉酸楚之情。(如答其他手法且有合理分析亦可酌情给分)

崇左市19321255408: 太常引·暮行 李齐贤 表现了什么手法 -
斗凡奈平: 这首诗是李齐贤的作品,他通过写傍晚的景色比喻出作者的自身环境和心情,又从孤独的一人旅行借景抒情,反而衬托出“享受”,积极乐观的一面.羁旅征途,荒林寒夜,这一切本应是那么凄凉,而词人写来,却别有一种幽谧闲婉之致.上片起首刻画出黄昏已尽,暝色四合的景象,远处的灯火似比萤光更小,而荒山的屋舍,其实久已无人居住.旅程的艰苦与寂寞,在词人眼中,似乎是另一种享受,因为他对未来早已有着清醒的认识.“又何处?长亭短亭”既是写实,更蕴涵着深邃的人生哲理.

崇左市19321255408: 太常引·暮行 李齐贤 表现了什么手法 -
斗凡奈平:[答案] 这首诗是李齐贤的作品,他通过写傍晚的景色比喻出作者的自身环境和心情,又从孤独的一人旅行借景抒情,反而衬托出“享受”,积极乐观的一面. 羁旅征途,荒林寒夜,这一切本应是那么凄凉,而词人写来,却别有一种幽谧闲婉之致.上片起首刻...

崇左市19321255408: 太常引.暮行 李齐贤这首词使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
斗凡奈平:[答案] 太常引·暮行栖鸦去尽远山青,看暝色,入林垌.灯火小于萤,人不见、苔扉半扃.照鞍凉月,满衣白露,系马睡寒厅.今夜候明星.又何处?长亭短亭.这首诗是李齐贤的作品,他通过写傍晚的景色比喻出作者的自身环境和心情,又从孤独...

崇左市19321255408: 辛弃疾、李清照、苏轼的词有哪些? -
斗凡奈平: 苏轼的作品: 【水龙吟】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崇左市19321255408: 李齐贤 大散关 赏析 -
斗凡奈平: 大散关:位于今陕西省宝鸡市南郊秦岭北麓,自古为“川陕咽喉”.大散关亦称散关,关中四关之一,为周朝散国之关隘,故名散关. 这里山势险峻,层峦叠嶂,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因其扼南北交通咽喉,自古为“川陕咽喉”、兵家必争之地. 楚汉相争时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就从这里经过;三国时曹操西征张鲁亦经由此地;据陈寿《三国志》记载:“(建兴六年)春,亮复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是一个很重要战略位置,以及交通枢纽.北连渭河支流,南通嘉陵江上源.散关当山川之会,扼西南、西北交通要道枢纽.亦称崤谷.今川陕公路、宝成铁路由此通过.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