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已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毓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文言文中的‘已’是什么意思

已,矣,也这三个词都常用于文言文句尾,表语各种语气。

这时,“已”“矣”在有些地方是通用的。但作为语气词,“矣”较为常用。

也 ⑴同现代汉语“也”。 ⑵用在句末,表示判断语气。

⑶用在句末,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⑷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⑸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 ⑹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⑺用在句末,表示反诘语气。 ⑻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 (也者)⑴语气助连用,起说明或解释作用。

例:是鞭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⑵用在句末,表示反问。

例: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也与)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带有反诘之意。例: 唯求则非邦也与? (也么哥)句尾助词连用,无实义。

例:枉将他气杀也么哥。 (也已矣)罢了。

例: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巩固练习] 1那老儿也都相见了。

2看坐儿的也只是搬张短凳在夹缝里安插。 3虎见之,庞然大物也。

4河南乐羊子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5曹公,豺虎也。

6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7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8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9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0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11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12“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13余闻之也久。 14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15是说也,人常疑之。 16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17缚者曷为者也? 18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19苟政猛于虎也! 20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21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2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23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24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 25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26岂独伶人也哉! 矣 ⑴用于陈述句末,相当于“了”。

⑵用于感叹句末。 ⑶用于疑问句末,相当于“了”、“呢”。

⑷用于句中,多在分句末,表示停顿。 ⑸用于祈使句末,相当于“吧”。

(矣哉)表示惊叹的语气词,相当于“了啊”。 [巩固练习] 1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2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3吾计决矣。

4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5甚至,汝之不惠。

6吾村亡无日矣! 7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8公子勉之矣! 9盖亦反其本矣。

10嘻,技亦灵怪矣哉。 哉 ⑴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⑵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⑶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呢”、“啊”。

⑷表示祈使,相当于“吧”、“啊”。 [巩固练习] 1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2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3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 4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5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6善哉。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8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9呜呼哀哉 10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2. 文言文翻译 已什么意思

动词义:

1、象形字。象蛇形。一说原与“子”同字。本义:停止。

鸡鸣不已。——《诗·郑风·风雨》。传:“已,止也。”

德音不已。——《诗·小雅·南山有台》。传:“已,止也。”

以故事得已。——《史记·项羽本纪》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列子·汤问》

是亦不可以已乎?——《孟子·告子上》

累寸不已,遂成丈匹。——《后汉书·列女传》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2、完成;完毕。

已,成也。——《广雅》

已事遄往。——《易·损》。注:“竟也。”

且曰吾已。——《左传·昭公十三年》。注:“犹决竟也。”

有司已于事而竣。——《国语·齐语》。注:“毕也。”

3、治愈。

已大风、挛踠、瘘疠治愈大风、挛踠、瘘、疠。(大风,麻风病。挛踠,手脚弯曲不能伸展。瘘,脖子肿。疠,恶疮)——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副词义:

1、已经。表示动作变化达到的程度。

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以前。

3、罢了;算了。

4、太。表示程度。

无已大康,职思其居。——《诗·唐风》

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5、又。表示行为的频率。

周子居常云:“吾时月不见黄叔度,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世说新语》

6、最终;终归。

其所以贯理焉,虽亿万已不足以浃万物之变。——《荀子》

7、已而;然后。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词义梳理

1、停止。

2、完毕。

3、终于。

4、罢了;算了。

5、罢免;黜退。

6、谓病愈;治愈。

7、太;过分。

8、已经。

9、已往;从前。参见“已事”。

10、随后;旋即。

11、又。

12、不许;不承诺。

13、必;一定。

14、与;给予。

15、指示代词。此;如此。

16、语气词。表确定语气,相当于“了”。

17、语气词。表肯定而带感叹语气,相当于“啊”。

18、语气词。用于句首。

19、同“以”。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

20、同“以”。因;因为。

3. 文言文中的则什么意思

【则】(一)连词.1、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①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②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③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④临视,则虫集冠上(《促织》)2、表示条件、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3、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①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②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③小则获邑,大则得城.4、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倒是".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②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促织》)5、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着用,译为“就是”“不是……就是”.①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②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勾践灭吴》)(二)副词.1、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2、表对已然或发现的强调.可译为“已经”“原来”“原来已经”.①及诸河,则在舟中矣.(《肴之战)(三)名词.1、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①《论语》六则.2、准则,法则.①以身作则.。

4. 者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

常见含义[2]备注:加粗例句为中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例句代词[3]1.同【现代汉语解释】助词1 例:①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塞翁失马》 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③后遂无问津者.——《桃花源记》 ④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记》 ⑤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 2.用在名词后,相当于“.这个人” 例: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②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 3.用在时间词后面,表示“.的时候” 例:①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明夷待访录》 ②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4.放在数词之后.例:①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②此数者用兵之患也.助词1.用在假设复句或因果复句中表停顿,以提示下文.例: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曹者,与此案同!——《资治通鉴》 2.放在疑问句末,表示疑问.例:何者?上下之分也.3.与“若”之类字组成某种词组,或单用,表示比拟,相当于“.的样子”、“.似的”.例:①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唐·柳宗元《黔之驴》 ②言之,貌若甚戚者.——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 4.放在主语后,引出判断.构成“者。

也”的结构.例: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生僻/不确定含义1.(不确定,虽然许多版本异译为该含义,但《古汉常用字典》中查不到,可能与助词中的含义1相同)放在主语之后,引出原因.例:①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在也.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④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2.(不确定)助词,放在假设复句中,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的话”.例:①入则无法家弗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②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3.(不确定)放在陈述句末,表示陈述结束.例:①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②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4.(生僻含义)通“也”:----《韩非子·八经》:“任事也无重……处官也无私.”[4]《说苑·政 也理》:“鲁无君子也,斯焉取斯.”也均作“者”义解,而见古书中“者”“也”可互用.。




已的文言文解释
已经 [already]——表示动作变化达到的程度 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如:已装不卸(喻已成定局,无法改变) 3. 以前 [before].如:已先(从前;先前);已事(往事) 4. 罢了,算了 [well].如:已乎(算了) 5. 太 [too]——表示程度 无已大康,职思其居.——《诗·...

已文言文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
已,矣,也这三个词都常用于文言文句尾,表语各种语气。 这时,“已”“矣”在有些地方是通用的。但作为语气词,“矣”较为常用。 也⑴同现代汉语“也”。 ⑵用在句末,表示判断语气。 ⑶用在句末,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⑷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⑸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 ⑹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

文言文惧其不已也 已是什么意思?
已的意思是停止。惧其不已也出自《愚公移山》,意思是怕他不停地干下去。1、原文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

言在文言文中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而“白话文”的意思就是:“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文章”。在我国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头语言及用书面语言来表述,是不同的,例如,想问某人是否吃饭了,用口头语言表述,是“吃饭了吗?”,而用书而语言进行表述,就是“饭否?”。...

古文文言文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
3. 文言文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 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 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

文言文三个字分别是什么意思
“言”,是写、表述、记载等的意思。“文言”,即书面语言,“文言”是相对于“口头语言”而言,“口头语言”也叫“白话”。 最后一个“文”,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种。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而“白话文”的意思就是:“使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文章”。比如像说...

“已而”什么意思(在文言文中),从文言
已而在文言文中的意思:1、不久;后来。例: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译文:不久太阳下山了,人影散乱,宾客们跟随太守回去了。2、罢了,算了。例:春秋战国孔子及弟子《论语.微子》: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译文:过去的事情已经无法劝阻,未来...

文言文里的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
“文言文”的字面意思,应该是:被文字化了的语言的一种文体。后面那个“文”指文体。 (5)那么文言文除了在考古研究之外,还有什么“前途”吗?或者说,还会有什么生活的应用价值?我想是有的。在传统形式的生活淡化出现 4. 什么是文言文 文言文”是相对于“白话文”而言。 第一个“文”,是书面文章的意思。“言...

以文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意为将书信呈献于几前);文倒(文句颠倒);文过其实(文辞浮夸,不切实际);文义(文辞);文辞(言词动听的辞令);文绣(辞藻华丽) (14)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 [natural phenomenon] 经纬天地曰文。——《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15) 又如:天文;地文;水文;文象(日月星辰变化的迹象);文曜(指日月星辰;文星);文昌(星座...

文言文起源于什么朝代
“言”,是写、表述、记载等的意思。“文言”,即书面语言,“文言”是相对于“口头语言”而言,“口头语言”也叫“白话”。 最后一个“文”,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种。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而“白话文”的意思就是:“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文章”。 在我国...

湘阴县13229812818: 请已之中的"已"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
歧晓澳特:[答案] 家人曰:“请已之 已:停止 选自李渔《水仙》 祝你语文越学越好

湘阴县13229812818: "已"在文言文中什么意思
歧晓澳特: 1.停止.如“ 学不可以已.” 2.已经.

湘阴县13229812818: “已”字文言文解释.请举些常见的例子 最好是书本中的!
歧晓澳特: 已 蒹蔬采采.白露未已(停止) 死者长已矣(完了,完毕) 且壮士不死即矣(算了,罢了) 骨已尽矣(已经) 这是最常用的 有文言文问题 HI我 希望帮忙 国庆节愉快

湘阴县13229812818: “已”在文言文中大多有“只”的意思愚人食盐中的主人闻已中的已是否也是只的意思为什么 -
歧晓澳特: 已在字典中的意思: 1止,罢了:学不可以~.死而后~.2表示过去:~经.事~至此.~往.业~.3后来,过了一些时间,不多时:~忽不见.4太,过:不为~甚.5古同“以”.“主人闻已”中应该是“完了,停止过去了”的意思.

湘阴县13229812818: 初中文言文字词“已”是停止意思的有什么句子 -
歧晓澳特: 已:动词,象形字.象蛇形.一说原与“子”同字.本义:停止. 《诗·郑风·风雨》:“鸡鸣不已.” 《诗·小雅·南山有台:“德音不已.” 《史记·项羽本纪》:“以故事得已.” 《列子·汤问》:“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 《孟子·告子上》:“是亦不可以已乎?” 《后汉书·列女传》:“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乐羊子妻》)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湘阴县13229812818: 文言文中,是,已,日,月是什么意思 -
歧晓澳特: 文言文中,是,一般是“这”的意思,代词.已,一般是停止的意思.日,月,和现代汉语区别不大.

湘阴县13229812818: 文言文当中什么词的意思是“已经” -
歧晓澳特:

湘阴县13229812818: 文言文惧其不已也 已是什么意思? -
歧晓澳特: 已的意思是停止.惧其不已也出自《愚公移山》,意思是怕他不停地干下去. 1、原文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

湘阴县13229812818: 有没有“已”(意思为;停止)的文言文 急用!! -
歧晓澳特: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湘阴县13229812818: 文言文中的“起居已”是什么意思 -
歧晓澳特:[答案] 相互行完了礼 原文:翁不肯曰:“偿则此地偿耳.”公为之窘.适南城兵马司指挥至,起居已,曰:“此小人,由某携回重惩可也.” 译文:翁不肯,说:“要赔就在这儿赔.”这弄得汤敦甫很是尴尬.正好南城兵马司指挥到了,相互行完了礼,就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