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牛弹琴的故事,成语故事《对牛弹琴》

作者&投稿:兆昆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春秋时期,鲁国有位著名的音乐家,名叫公明仪。他对音乐有着深厚的造诣,擅长弹琴。他的琴音美妙动人,常使人沉醉其中。
一日,公明仪带着琴在城郊的田野中散步。春风和煦,青草的芳香扑面而来,令他心情愉悦。他四下望去,发现一头大公牛正在吃草。他兴起一念,想要为这头牛弹奏一曲,于是他拨动琴弦,对牛弹起了高雅的《清角之操曲》。
然而,尽管公明仪的琴技高超,那头吃草的牛却对琴音毫无反应,依旧低头吃草。因为牛虽能听到琴声,却无法领会其中的美妙意境。
公明仪见琴声未能打动牛,感到十分无奈。之后,他改变策略,弹奏出一串串怪异、杂乱的声音,如蚊蝇的嗡嗡声,小牛的哞哞声。这次,那头大公牛却似乎听出了门道,摇着尾巴,竖起耳朵倾听。
后来,人们用“对牛弹琴”来形容对愚昧之人讲深奥道理,或对外行人说内行话,是徒劳无功的。现在,这个成语也用来嘲笑说话不看对象的人。
【故事启发】对牛弹琴的故事启示孩子们,在与人交流时,要认清对象,选择正确的方式,避免无谓的浪费。在成长过程中,要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学会选择和捷径,以此变得更优秀。同时,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也应注重方式方法,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进行教育。每个孩子都是一张白纸,灌输思想的同时,也要选择正确的方法。


对牛弹琴成语故事内容
对牛弹琴成语故事内容如下:公明仪是战国时期著名的音乐家,既能作曲又能演奏。他的七弦琴弹得非常好,很多人都听他弹琴,人们很敬重他。公明仪不但在室内弹琴,遇上好天气,还喜欢带琴到郊外弹奏。有一天,他来到郊外,春风徐徐地吹着,垂柳轻轻地随风摆动着,一头黄牛正在草地上低头吃草。公明仪一时...

成语故事对牛弹琴典故
2、公明仪不但在室内弹琴,遇上好天气,还喜欢带琴到郊外弹奏。有一天,他来到郊外,春风徐徐地吹着,垂柳轻轻地动着,一头黄牛正在草地上低头吃草。公明仪一时兴致来了,摆上琴,拨动琴弦,就给这头牛弹起了最高雅的乐曲《清角之操》来。老黄牛在那里却无动于衷,仍然一个劲地低头吃草。3、公明仪...

对牛弹琴成语故事简短
1. 故事讲述了一个弹琴高手公明仪,他对牛弹奏名曲《清角》,但牛却对此毫无反应。2. 公明仪变换曲风,模仿蚊虻和小牛的叫声,牛立刻表现出不适和警觉。3. 牛最终离开,公明仪意识到他的音乐并未触及牛的听觉,感到无奈和叹息。4. 该成语寓意深刻,意指说话或做事要考虑对象,否则可能事倍功半。5....

【对牛弹琴的成语故事】
【拼音】duì niú tán qín 【成语故事】古代音乐家公明仪每次弹琴时,他的琴声引来很多鸟儿与蝴蝶。当看到水牛在吃草,就对水牛弹奏几曲,结果水牛无动于衷地走开,公明仪大叹:“对牛弹琴,一窍不通。”【典故】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枚。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汉·牟融《理惑论》...

对牛弹琴的道理是什么?
对牛弹琴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是白费口舌。说话不看对象是不可取的,对蠢人讲道理也是不可取的。牛听不懂高雅的音乐,告诫人们,教育要看对象,要因教施材。对牛弹琴,汉语成语,意思是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得是什么。用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出自《理惑论》。“对牛弹琴”...

成语:对牛弹琴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样的典故和故事?
后来他改弹出蚊虻鼓翅声、落单小牛的悲鸣声,牛就立刻停止吃草,摇著尾巴,竖起耳朵,蹀躞而听。我引用儒家经典来讲解佛理,也是同样的道理。”由典源看来,牟子举公明仪为牛弹琴的故事时,并没有贬抑牛的意思,只是就事论事,说明自己的用意。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对牛弹琴”,用来比喻对不懂道理...

成语故事对牛弹琴
4. 公明仪转换思路,尝试弹奏更为通俗的曲调,但黄牛依旧不为所动。5. 随后,公明仪运用琴技,模仿蚊虫和小牛的叫声,老黄牛这才展现出兴趣,开始倾听。6. 人们告诉公明仪,并非他的琴曲不佳,而是没有针对牛的特性来弹奏。公明仪只得无奈地收起琴,返回。7. 这一故事形成了成语“对牛弹琴”,意在...

对牛弹琴成语故事
。然而,尽管琴声悠扬,那头公牛却对此毫无反应,只顾着吃草。公明仪意识到,牛虽能听到琴声,却无法领会其中的意境。他失望之余,变换琴音,模仿牛鸣和其他杂音,那头公牛这才表现出了一些兴趣。由此,人们用“对牛弹琴”来形容向不懂得欣赏的人施展才华,或对不合适的人讲述高深道理,是徒劳无功的。

对牛弹琴成语故事内容
公明仪终于明白,不是他的琴音不够悦耳,而是他选错了听众。他只得叹息着收起琴,返回。后来,人们用“对牛弹琴”来形容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是徒劳无功的。学习成语的好处包括:丰富语言表达,提高阅读理解,加深文化理解,锻炼思维能力,以及增加交流机会,这些都能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

对牛弹琴成语故事。
尽管他弹奏得非常投入,黄牛却对此毫无反应,只专注于吃草。公明仪未受打击,认为黄牛可能不喜欢所弹曲目,于是更换了多种曲风,但黄牛仍旧不为所动,甚至在他弹完后,悠然离开。公明仪意识到,并非自己的琴艺不佳,而是牛无法理解音乐。他只得失望地带着琴离去。成语“对牛弹琴”即源于此故事,用来形容...

陵水黎族自治县17667774135: 对牛弹琴 成语故事 -
须药龙胆: 对牛弹琴 duì niú tán qín [释义] ①比喻对蠢人谈论高深的道理;白费口舌(主要讥笑听话的人听不出所以).②比喻说话时不看对象(主要讥讽说话的人);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对外行人说内行话.常含有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 ...

陵水黎族自治县17667774135: 对牛弹琴的小成语故事 -
须药龙胆: 【成语故事】:东汉有个对佛教教义很有研究的学者,叫牟融.他引用儒家的诗书向儒者宣讲佛经,受到了一些儒者的责难,指斥他为什么不直接依据佛经来回答问题.于是牟融讲了音乐家公明仪的故事;公明仪对着一头正吃草的牛弹了一首高深的曲子,牛毫不理会,只顾自己吃草,后来公明仪改弹像坟子、牛蝇和小牛叫唤的声音,牛就摇着尾巴、竖起耳朵来听了.他最后说:所以,对没有读过佛经的人直接谈佛经,等于白讲,成语对牛弹琴据此而来. 对牛弹琴:比喻说话不看对象,或对愚蠢的人讲深奥的道理.

陵水黎族自治县17667774135: 对牛弹琴是成语故事 -
须药龙胆: 《对牛弹琴》是东汉学者牟融的代表作之一,选自《牟子理惑论》,讲述了战国时期公明仪为牛弹奏乐曲的故事.对牛弹琴比喻对不讲道理的人讲道理,对不懂得美的人讲风雅.

陵水黎族自治县17667774135: 对牛弹琴的典故 -
须药龙胆: 出处 南朝·梁·僧佑《弘明集·理惑论》:“昔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释义 比喻对蠢人讲道理,白费口舌.也用来讥笑人说话不看对象."对牛弹琴”这个成语比喻对不懂道理 的人讲道理,对外行人...

陵水黎族自治县17667774135: 对牛弹琴的故事 -
须药龙胆:[答案] 成语出处 汉·牟融《理惑论》[1] 原文 昔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 译文 有一个叫公明仪的人给牛弹奏古雅的清角调琴曲,牛依然像先前一样埋头吃草.不是牛不要...

陵水黎族自治县17667774135: 对牛弹琴这个成语故事指什么 -
须药龙胆: 【成语故事】古代音乐家公明仪每次弹琴时,他的琴声引来很多鸟儿与蝴蝶.当看到水牛在吃草,就对水牛弹奏几曲,结果水牛无动于衷地走开,公明仪大叹:“对牛弹琴,一窍不通.” 【典故】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枚.非牛不闻,不合...

陵水黎族自治县17667774135: 对牛弹琴的故事以及意思我都要啦\ -
须药龙胆:[答案] 对牛弹琴 这条成语出自《庄子》:“犹对牛鼓簧耳”.簧,是乐器里能发音的薄片.意思是:犹如给牛吹奏音乐.汉代牟融写的《理感论》里也有:“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有...

陵水黎族自治县17667774135: 对牛弹琴的成语故事 -
须药龙胆: 文言文(典故) 汉·牟融《理惑论》:“昔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dié)躞(xiè)而听.” (载于 南朝·梁·僧佑《弘明集》) 曾经有一个叫公明仪的人给牛弹奏古雅的清角调琴曲,牛依然像先前一样埋头吃草.不是牛不要听,是曲调不悦它的耳. 公明仪于是用琴模仿蚊虫和牛蝇的叫声,以及失散的小牛的声音.牛就摆动尾巴竖起耳朵,小步走并听着音乐. 对牛弹琴:比喻说话不看对象,或对愚蠢的人讲深奥的道理. 寓意:说话不看对象是不可取的,对蠢人讲道理也是不可取的.

陵水黎族自治县17667774135: 关于对牛弹琴的故事 -
须药龙胆: 春秋时期,鲁国有个著名的音乐家,名字叫公明仪.他对音乐有极深的造诣,善于弹琴.他的琴声优美动听,人们听到如此美妙的琴声之后往往如醉如痴. 有一年的春天,他带着琴来到城郊的田野散步,和煦的春风将青草的芳香吹到他的面前,...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