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问翻译

作者&投稿:底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请问这篇古文怎么翻译啊?~

李德辉字仲实,恰好遇上灾年,家里储存的粮食只有五升,他的母亲舂蓬稗,挖野菜来吃。德辉生性孝敬父母,友爱兄弟,节操高尚。到外傅任职,嗜好读书,因为家贫,没有办法完成学业。十六岁,到丰州任监酒,俸禄和粮食很充足,有剩余的他就卖掉,买来纸和笔抄书,晚上诵读不停息。后来厌恶糟曲,慨叹说:“志士怎能安于这样呢?做官不足以辅佐君主造福百姓,隐居不足以愉悦亲人独善其身,天地之间人能活多久呢?默默无闻,跟腐朽的草木一样!’于是谢绝了与他交游的青年人,跟随先生和有德行的人讲学,完成自己的事业。



--资料来源于 百度搜索

:“冉求!这难道不应该责备你吗?颇臾,先王曾经任命他主持东蒙山的祭祀,而且它处在我们鲁国的疆域之中

季氏将伐颛臾
选自《论语》
【原文】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译文】

季氏将要攻打附庸国颇臾。冉有、子路两人参见孔子,说道:“季氏将对颛臾使用武力。”孔子说:“冉求!这难道不应该责备你吗?颇臾,先王曾经任命他主持东蒙山的祭祀,而且它处在我们鲁国的疆域之中,这正是跟鲁国共安危的藩属,为什么要去攻打它呢?”冉有说:“那个季孙要这么千,我们两人都不想呢。”孔子说:“冉求!贤人周任有句话说:‘能够施展自己的力量就任职;如果不行,就该辞职。’比如瞎子遇到危险,不去扶持;将要摔倒了,不去搀扶,那又何必用助手呢?况且你的话错了。老虎犀牛从栅栏里逃了出来,龟壳美玉在匣子里毁坏了,这应责备谁呢?”

冉有说:“颛臾,城墙坚固,而且离季孙的采邑费地很近。现在不把它占领,日后一定会给子孙留下祸害。”孔子说:“冉求!君子讨厌那种避而不说自己贪心却一定另找藉口的态度。我听说过:无论是有国的诸侯或者有家(封地)的大夫,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若是财富平均,便没有贫穷;和平相处,便不会人少;安定,便不会倾危。做到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发扬文治教化招致他们。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如今仲由和冉求两人辅佐季孙,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用文治教化招致;国家支离破碎,却不能保全;反而想在国境以内使用武力。我恐怕季孙的忧愁不在颛臾,却在萧墙里面。”


???翻译中文
间接疑问句:当我们使用间接引语来引述别人的疑问时,可以使用问号。例如:“他问我,你是不是喜欢我?”不确定疑问句:当我们不确定某件事情时,可以使用问号来表达不确定性。例如:“天气今天会下雨吗?”感叹疑问句:有时候,我们会将疑问和感叹结合在一起,表达出强烈的情绪。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

宋玉对楚王问文言文翻译
2. 宋玉对楚王问翻译 楚襄王问宋玉说:“先生也许有不检点的行为吧?为什么士民百姓都那么不称赞你呢?”宋玉回答说:“嗯,是这样,有这种情况。 希望大王宽恕我的罪过,允许我把话说完。”“有个客人在都城里唱歌,起初他唱《下里》《巴人》都城里跟着他唱的有几千人。 后来唱《阳阿》《薤露》都城里跟着他唱的有...

询问某人某事用inquire英语怎么翻译?
询问某人某事用inquire的英文:inquire of sb about sth inquire 读法 英 [ɪn'kwaɪə] 美 [ɪn'kwaɪr]1、作及物动词的意思是:询问;查究;问明 2、作不及物动词的意思是:询问;查究;询价 短语:1、inquire of 询问;打听 2、inquire for 求见;要找 3、...

问说原文及翻译
原文: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

问说翻译
《问说》的文言文选节翻译:君子学习一定喜爱问。“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道理明白了,可是还可能不能应用于实际,认识了那些大的(原则、纲领、总体),可是还可能不了解那些细节,除了问...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又耻于问的则问翻译是什么?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翻译如下:原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译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聪明的。指做学问态度要端正,也指做人要诚实。原文: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译文: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

问说文言文翻译及原文注释
原文: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

为什么这么问用英语怎么说
为什么这么问英语翻译为Why do you ask that Why did you buy a spade?翻译:你买铁锨干什么?Why didn't you go there?翻译:你为什么没去那儿?Why spend such a lot of money?翻译:为什么要花这么多钱呢?why在众多人印象中就是被用来问“为什么”的,但是你知道吗?Why在口语里面经常被用来...

待问[dài wèn]什么意思?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英文翻译是什么?
” 唐 马戴 《下第寄友人》诗:“ 金门 君待问,石室我思归。” 清 江藩 《序》:“所以四海九州强学待问者,咸沐菁莪之雅化。”梁启超《梁启超全集》:“汤斌之柔媚取容,欺罔流俗,而以为一代开国之大儒,配食素王,末流所鼓铸,岂待问矣!” 更多→ 待问 [待问]英文翻译 To ask ...

问说文言文翻译
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翻译:一个有见识的人,他做学问必然喜欢向别人提问请教。“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能增加...

陕西省17614064569: 古问的中文翻译 -
潜韩洁阴: ①沈周,字启南,长洲人.祖澄,永乐间举人材,不就.所居曰西庄,日置酒款宾,人拟之顾仲瑛.伯父贞吉,父恒吉,并抗隐.构有竹居,兄弟读书其中.工诗善画,臧获亦解文墨.邑人陈孟贤者,陈五经继之子也.周少从之游,得其指授....

陕西省17614064569: 紧急!!翻译古问
潜韩洁阴: 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个字可以让我终身受益呢?孔子就说:“恕”字怎样?就是自己都不想做、不想要的也不要强迫别人接受.

陕西省17614064569: 昔者宋国有田夫~~~~~~~~关于这首古问的翻译 -
潜韩洁阴: 田夫献曝(《杨朱》)

陕西省17614064569: 古问<核舟记>全面介绍要有原文,译文,加点词之类
潜韩洁阴: 选自清朝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 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刻而成舟,生动地表现了历... 判断句 十、朗读节奏 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2、虞山翻译 1、尝贻余核舟一,盖大...

陕西省17614064569: 古问中“假”翻译成“借”时读第几声 -
潜韩洁阴: 三声

陕西省17614064569: 古问翻译,翻译下面2句
潜韩洁阴: 我认为是:'最终还不如对着花畅饮快乐点,等到桌上盘只杯子都一片狼藉《指代餐末》,每个人都已烂醉《或陶醉于梦中》' . 翻译要找得分点,尽管翻译不通顺只要得分点翻译出来就能得分,注意动词与句式.比如句首的字一般都是得分点

陕西省17614064569: 师旷问学 古文翻译 -
潜韩洁阴: 晋国的平公(国王)问师旷(人名)道:“我年纪七十岁了,想学习,恐怕已经老了吧!”师旷说:“干吗不点燃蜡烛呢?”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戏弄他的君王的呢?”师旷说:“瞎眼的臣子(我)怎么敢戏弄我的君王啊!我听说:'少年的时候好学,就如同日出时的阳光;壮年的时候好学,就如同太阳在中午时的光明;老年的时候好学,就如同点亮蜡烛的光亮.'点亮了蜡烛的光亮,和黑暗中行走哪个更好呢?”平公说:“对啊!”

陕西省17614064569: 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今翻译 -
潜韩洁阴:[答案] 应该是 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 我的妻子嫁到我家来,她时常到轩中,向我问及一些历史故事

陕西省17614064569: 谁能帮我翻译成古问啊? 也 字怎么翻译? 只可惜你是我的全部 怎么翻译
潜韩洁阴: “也”字翻译为“亦”,怎奈何汝为吾之所有

陕西省17614064569: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的翻译 -
潜韩洁阴: 子贡向孔子请教治理国家的办法.孔子说,只要有充足的粮食,充足的战备以及人民的信任就可以了.子贡问,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 一、原文:战国 孔子及其弟子《论语》颜渊第十二之第七:“子贡问政.子曰:...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