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的位置在历史上发挥的军事作用?快啊

作者&投稿:延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南阳地理及其在历史上发挥过的军事作用。~

南阳古称宛,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与湖北省、陕西省接壤,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之北而得名。南阳为三面环山、南部开口的马蹄形盆地,素称南阳盆地。
  南阳是国务院第二批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南都”、“帝乡”之称。现辖邓州市(代管市)、卧龙区、宛城区、方城县、南召县、镇平县、内乡县、西峡县、淅川县、唐河县、新野县、桐柏县、社旗县共1市2区10县,总面积2.6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085.48万。
   南阳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豫、鄂、川、陕交通要道。宁(南京)西(西安)铁路在南阳与焦柳铁路交汇。公路四通八达、交织成网。南阳机场为河南三大民用机场之一。
  南阳是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全国汉文化最集中的旅游区之一,是中原主要的旅游胜地。拥有武侯祠、医圣祠、汉画馆、内乡县衙、张衡墓、彭雪枫纪念馆等人文景观和内乡宝天曼世界地质公园、内乡天心洞景区、西峡伏牛山景区、恐龙遗迹园、丹江口水库风景区、桐柏淮源风景区、九龙沟风景区、南阳白河游览区等自然景观。
  南阳是一块潜力巨大有待继续开发的宝地,南阳是一方充满希望的热土。1000万南阳儿女正以饱满的热情,为把南阳建设成为豫西南和豫、鄂、陕毗邻地区有较强辐射力、吸引力的现代化中心城市,为把一个经济繁荣、科教进步、生活富裕、环境优美、开放有序、社会稳定的新南阳带入21世纪。

南阳在古代的军事作用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重要的地理位置。南阳的地理位置很特殊,它在今天河南省的西南部,是豫、鄂、川、陕四省交通要道。古代南阳素有“舟车秦楚,襟带扼南国咽喉”之称,由此可见其战略地位相当重要。难怪人说,南阳一向为兵家必争之地。

二、早在战国时期,南阳已是闻名全国的冶铁中心。这一点对于冷兵器时代的军队而言尤其重要!

三、南阳在西汉时 “商遍天下,富冠海内”,为全国六大都会之一。这一点无论对于古代还是近代的军事都很重要,须知战争拼的就是经济。因此,南阳的“富冠海内”对于军事的支持作用自然不容小觑。

四、南阳位于长江、黄河、淮河三大水系的交汇点,所以又有“水城”一说。有了水,对于当地的农业发展就极为有利,所以南阳自古又有“中原粮仓”之说。由此推知,南阳对于古代中原王朝的军粮供应方面的重要性也由此可见一斑。

五、南阳人杰地灵,古代出自南阳的军事人才不胜枚举。他们对于中国古代的军事史、战争史的影响世人皆知。

  南阳盆地像是关中、汉中、湖北与中原四者之间的一个旋转门,四面都可进入,四面都可出击。从全局的角度看,南阳盆地具有东西伸展、南北交汇的特点。襄阳和南阳分处于盆地的南北两端,这两座重镇的形成代表了南北双方在这片地域内利害关系的对峙和胶着。南北对峙时,南北双方往往各据襄阳和南阳而分享南阳盆地。在东西之争中,无论是入攻关中,还是自关中东出,南阳盆地都是一片富有吸引力的地域。
  河南东南都可以凭恃的地理条件主要是淮河及其支流。在黄河与大别山之间,自北向南依次有汴河、涡河、颍河、汝河及淮河上游主干等河流成扇形展开。这些河流的源头都深达中原腹地,下流汇入淮河,因而成为中原与东南之间的主要交通线路。南北相争,这些河流每为双方战守之资,由中原趋江淮而临东南,由东南出江淮而图中原,都可藉这些河流为运输线。自中原南逼江淮,由汴、泗二水南下,可趋泗口,略淮东方向;由涡、颍二水南下,可趋涡口、颍口,略淮南方向。此外,这片地域南倚大别山,扼武胜、平靖、黄岘三关,屏护着中原的南侧翼。
  河内地区处太行山与黄河之间,北倚山,南阻河。山地关隘为往来孔道,黄河渡口为南北津要。太行八陉中第一陉轵关(在今济源市西北),为山西西南部与河内之间往来必经之路;太行第二陉即秦汉时的太行道,上有天井关,关南即太行山之羊肠坂道,为山西上党与河内之间的咽喉。河内与洛阳之间的主要通道则为黄河孟津渡口。河内地区在山西与河南之间、在关中与河北之间都是往来的要冲。在河内与山西之间,太行关隘是是攻守的要点;在河内与河南之间,河阳孟津是攻守的要点。河内地区在东、西部之间与是往来要冲。从河内入轵关、经蒲津可趋关中;从河内循太行山东进,可趋河北。
  在整个棋盘型的地理格局中,如果说中原是其中央腹地的话,那么,洛阳则是这个围棋盘上的天元。历史上,许多政权曾经洛阳为都城。洛阳虽号为四方之中,其形势之间却在外围。所谓洛阳的外围,可从几个层次去说,第一个层次是三川河谷的外围诸险要,如成皋、崤函、孟津、龙门等;第二个层次即为河南的四境,即西南南阳盆地、东南淮河上游、东北河内地区再加上三川河谷西北崤函之险,这些地域是中原与其外围四方的联系通道;若将视野再放大些,则其外围可延及关中、河北、东南及荆襄等大的战略要地。洛阳便处在这几层外围的包围之中。中原的位置和地理形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原攻守形势的特点。攻取洛阳,进取中原是一种由外向内的层层递进;中原防守的经营则是一种以洛阳为中心、由内向外的层层辐射。
  至于在一种大型对抗如东西之争和南北对峙中,中原必定是双方争夺的一个交汇之处。东西相争必有一条纵贯南北的轴线作为双方争夺的前沿地带;南北对峙则必有一条横贯东西的轴线作为双方对抗的前沿地带;东西之争的蹭轴线大致是中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东部边缘地带;南北对峙的中间轴线是淮河至汉水上游一线。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原腹地是东西之争的中间轴线与南北之争的中间轴线的交汇地带。因此,无论是东西之争还是南北对峙,中原都必定是双方争夺的一个交汇之处。
  历史治乱更替,天下大势也随之分合变迁。通常,一个统一的王朝因积弊太深而瓦解,天下便随之分崩,而演成群雄逐鹿的局面。历史遂在混乱中酝酿新的统一。
  逐鹿虽在中原,真正能参入逐鹿的群雄,却多不起于中原,而趋于四角。历史上,那些最终完成统一天下大业的势力,大都是趋于四角。历史上,那些最终完成统一天下大业的势力,大都是起于四角山川险固之地。先据有一到两个角,积累力量,继之以向两翼扩展,然后,向中原发展,进取天下。
  秦、西汉、隋(隋因袭的层次可追溯到西魏和北周)和唐都是以关中为基础统一天下的。由关中进取天下,以秦的统一开其先例,且其进取天下的历程亦最典型,西汉、隋、唐的统一,大抵循秦之故辙:其根基在关中,扩展在两翼,决战在中原。

南阳盆地,地域广袤,土壤肥沃,周遭关隘众多,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南阳盆地,开发之端,或在春秋战国,经营者为居于南方的楚国。楚之先人为周臣,周开国之后,分封于长江荆蛮之地,子爵。后渐渐崛起,并吞边地小国,成长江流域霸主;就不满周对自己的分封,自立称王,与周王室等。周王室号召中原诸国,共讨荆楚。荆楚在长江流域完成霸业,便把北上,与周争天下为己任。它向西溯汉水而上,先开发了南阳盆地,再进入汉中平原。且看这两个地方:汉中北可进取关陇,南可进犯巴蜀;南阳西可窥关中,北可进河洛,东可犯豫州。这些地方无一不是中国心脏,关陇为周王室故地,后分封给秦国,河洛为周王室新都,豫州当时天下开发最成熟之膏腴地带。在这个楚国西线进取的战略设计中,我们不得不说,由于他们的战略眼光的高超,已经在与周王室为代表的诸夏争夺中占了上风。
  楚国经营了南阳盆地后,在这里动作主要有两个,战国初期,它从南阳盆地出兵伐魏,虽然最终受到挫伤,但获胜的魏国确是迎来了它历史上的鼎盛时期,不得不说这次出兵,初试了南阳盆地战略价值之牛刀!后来到楚庄王时代,则是从南阳出兵河洛,陈兵于周王都南侧洛水,留下了问鼎中原的著名典故。楚国的这两次行动,无疑都给诸夏以极大震动。
  以这种情况发展下去,楚国亡诸夏一统中华,那么以后数千年历史文化的中心无疑将是长江流域了,但从楚庄王后,国家屡出昏君,守成尚且先失汉中,再失南阳盆地,终于葬送了楚国一统诸夏的历史机遇,白白将书写中国历史主动权出让给了黄河流域的秦国,惜哉惜哉!汉中失去,楚国进取巴蜀的机会失去,长江上游的统一的机会失去了;南阳盆地失去,楚国拱卫王室居地长江流域的屏障失去了;失去汉中,楚国失去了一统天下的机会,而失去南阳盆地,楚国则面临着亡国的危险。
  失去南阳盆地不久,楚国将都城迁入长江下游的寿春,中国统一的历史重任终于交给黄河流域的秦国去完成了,中国以后数千年文化中心终于继续留在了黄河流域,而没有在楚国手里而转到长江流域!
  秦国统一天下,加强了南阳盆地的开发,在楚国修建武关的基础上扩建了武关以加强国都咸阳的守卫。不久,刘项起而反秦,刘邦在传统进入关陇的故道——关洛道受到挫折,转而南下南阳,经武关进入了关中,灭亡了暴虐的秦朝。
  中经西汉一代,南阳盆地的开发终告完成。王莽篡汉,农民战争蜂起,刘秀凭南阳人才和南阳财力最终重整天下,奠基河洛,殊非偶然所致。终东汉一代,南阳达到其历史顶峰——成了东汉王朝三都之南都。
  汉末三国,刘表牧荆州,致力境内经济恢复发展,南阳以接近中州的便利,接纳大量中州流民、士人,终于造成天下皆糜烂,而荆楚却是世外乐园的短暂局面。不久,围绕着荆州这片地方南北征战不休,而诸葛亮的隆中对更是建议刘备立足荆襄、保有益州,待“天下有变,以上将将荆襄之师以向宛洛、将军则将益州之兵以向秦川,如是,则汉室可兴!”
  而北方的曹操在北方刚告一统,就急不可耐进取宛城以图荆襄;吴会的孙权也视保有荆襄为国家生存之保障。整个荆襄在当时天下的地位不言而喻,而南阳盆地正是荆襄北部头脑,北部屏障!
   永嘉之乱,异族进犯中原,晋室东迁建业,图取中原,其道有三,西以益州威胁关陇,东以江淮之兵以向齐鲁,中则以荆襄之兵以复旧都。南阳盆地在三条路线中,乃是中间一条路线北端关键,军事战略地位不可谓不重要。大抵南北对峙,南方政权进取中原无外此三道,南朝诸国、南宋概莫能外。而这种情景下,南阳盆地,恰处于南北要冲,保有其地,和足以富国,战则立于不败,不可谓不重要!
  南朝桓温、刘裕两次北伐可资验证。且说靖康后,岳鄂王所定收复故土策略,作一说明。
  岳鄂王,立足荆襄,图取南阳,分兵两路,东向汴京故都,北则图取河洛。进军虽然艰苦,但东西二京终告恢复,郾城一捷,故土恢复更是指日可待。可惜的是,宋高宗连下十二道金令,十二年进取之功终于付诸东流!不得不说南阳盆地在南北对峙中战略地位之重要!
  宋末,蒙元南侵,进取之道有二,一向巴蜀,一向荆襄。向荆襄之师,因南阳盆地过早丢失,致使襄阳鏖兵七年。可以说,凡偏安东南,不可无荆襄,欲保有荆襄,则不可无南阳!
  宋金交相毁坏中原,数千年中华风物遂一旦而尽!关陇被弃为边地,长安之更名西安所由自也;河洛故都仅留河南府而已,中原经济繁富也成陈迹。至于今日,国人乃竟怀疑河南何得而贡献中国历史之前半段也?甚或众口铄金共毁河洛故地故人,念兹何不令人唏嘘慨叹哉?
  南阳在蒙元之后历史也默默无闻,自然顺理成章了,因为其战略地位受到重视本因近关陇、河洛、中州而来,这些地区衰落,它的衰落自是当然。
  要而言之,在文化心理上,南阳固然为楚文化一当然分支;在历史上,南阳与中原渊源亦不可谓不深,其近千年来隶于豫省,非是无端!

南阳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南阳的位置在历史上发挥的军事作用?快啊
南阳在蒙元之后历史也默默无闻,自然顺理成章了,因为其战略地位受到重视本因近关陇、河洛、中州而来,这些地区衰落,它的衰落自是当然。 要而言之,在文化心理上,南阳固然为楚文化一当然分支;在历史上,南阳与中原渊源亦不可谓不深,其近千年来隶于豫省,非是无端! 展开 虔城居士 | 发布于2011-09-15 举报| ...

阳关的历史地位如何?有哪些与阳关相关的文学作品或传说?
阳关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的古董滩附近。自汉至今,它一直是历史上中国与西域交通的重要门户之一。1. 历史地位 阳关的历史地位非常重要,特别是在汉代和唐代,这两个时期是阳关最为繁荣的时代。汉代: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阳关成为连接中原与西域、...

百家姓中“阳”的来历?
1、出自姬姓,源于东周,以国名为氏。据《姓考》载,周代有附庸方国、阳国(在今山东省青州市东南),其地与齐国接壤。东周惠王时,阳国被齐国灭掉,齐人迁入其都,原阳国君主的子孙就以原国名命姓,遂成阳姓。2、出自姬姓,源于东周,以封邑名为氏。据《广韵》载,东周时,周景王姬贵封其少子...

阳城镇的阳城历史文化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阳城”以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哺育了一大批彪炳史册的文化名人。阳城是“四世三公”袁安的故里,同时也是袁氏的发祥地。有为反抗秦二世的暴政,发动了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陈胜。平舆阳城镇文化遗产系列(2)袁家墓,位于阳城乡孔东村西,东汉墓冢,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共3座,南北排列,占地400平方米,...

历史上有几个山阳县山阳县究竟在哪个省
山阳,指山的南边.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水北山南谓之阳,水南山北谓之阴。”衡阳、江阴、华阴、汉阳、洛阳都符合这一原则。因为中国位于北半球 以我们的视点来观察太阳会是从东方升起经由南方最后落到西方 山的南面是向阳坡,山的北面是背光坡 南面的日照一定较北面充足 所以...

阴阳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历史时期是
邹衍(约公元前305年—公元前240年)是中国战国时期阴阳家学派创始者与代表人物。他是战国末期齐国人,相传墓地在今章丘相公庄镇郝庄。主要学说是“五德终始说”和“大九州说”,又是稷下学宫著名学者,因他“尽言天事”,当时人们称他“谈天衍”,又称邹子。他把春秋战国时期流行的五行说应用到历史...

历史上的“咸阳”在今天的哪个地方?
咸阳,陕西省地级市,是中国首个封建王朝“大秦帝国”的都城,位于陕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渭水穿南,嵕山亘北,山水俱阳,故称咸阳。咸阳之得名始于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至今已2360多年。在这片古老而又神秘的黄土地上不仅出现过叱咤风云的帝王将相,而且孕育出了众多的历史人物。如中华民族...

历史上西汉西安阳县在哪里
历史西汉县没有这个“阳县”只有一个杨县。但是距离西安较远。杨县属于西汉河东郡下辖24县之一。现在属于洪洞县。具体位置如下图

古代渌阳在哪里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渌阳地区在古代就是重要的交通要塞和商贸集散地。它位于四川盆地的中心地带,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连接川北和川南的重要枢纽。这种地理位置的优势,使得渌阳在古代就成为了商业和文化交流的中心。此外,渌阳地区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历史上,这里曾是文人墨客聚集之地,他们在此吟诗...

西出阳关的阳关在哪里
阳关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关隘,位于今天的甘肃省敦煌市西南方向。阳关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通往西域的交通要道,也是汉代西域都护府的重要据点之一。阳关地处沙漠地带,周围环境恶劣,但却因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而备受关注。在古代,阳关是中原王朝与西域各国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也是军队进出西域...

闽清县18892385270: 襄阳为什么在古代军事中的地理位置如此重要 -
乜颖三联: 襄阳南郡属于荆州腹地,南郡是三面环水,在长江以北,汉江以南,不缺水,土地肥袄,从经济上面来说,就是一个相当好的自给自足的地方,而且古代交通不便,不可能架一座桥,用船极易被发现,所以那里相当有一道天堑阻挡了敌人,而且入川只有从南郡走,通过夷陵,白帝城沿长江这些路,所以从南郡走是非常方便的.图中襄阳周边的地理可谓一目了然,襄阳处在一个盆地中央,十字路口上,无论东西方向还是南北方向都要经过襄阳,你说重不重要.

闽清县18892385270: 古时南阳是现在什么地方
乜颖三联: 存在南阳与襄阳两地争议.南阳市市区内的卧龙岗与襄阳市以西13公里的隆中都被认为是诸葛亮出山前的居住地. 东汉南阳郡并无南阳县,其治所在宛县,即今天的南阳...

闽清县18892385270: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为什么概述一千多年南线解放军的战绩【急求!!!】 -
乜颖三联: 因为突出了南阳在历史上的重要程度,蒋介石也十分重视南阳.但是这么重视南阳,也被解放军攻破,充分显示了解放军的神勇和解放军打倒蒋介石,解放

闽清县18892385270: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作者为什么写历史上南阳发生的两次战争? -
乜颖三联: 举两则史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闽清县18892385270: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一文中,作者为什么写历史上南阳发生的两次战争? -
乜颖三联: 突出南阳的战略地位之重要,从而体现我军攻占南阳的重大战略意义.

闽清县18892385270: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这则新闻中,为什么介绍与南阳有关的古代历史和传说?它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
乜颖三联: 您提的问题属于语文的范畴,只不过我还是可以回答您.文章运用用三国时期的历史材料的目的在于说明自古南阳是一座军事战略重镇,而蒋军放弃南阳,体现了解放军强大的攻势,为下文起到了铺垫作用.

闽清县18892385270: 八年级上册新闻两篇第二篇为什么插入有关南阳的历史与传说?
乜颖三联: 目的是证明南阳自古以来就是战略要地,我军解放南阳,在军事上具有重要意义

闽清县18892385270: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主体部分一开始,作者为什么要先介绍曹操和刘秀的历史资料? -
乜颖三联: 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的重要战略地位,起交代背景作用;同时扩展新闻内容,今古交织,增强说服力.

闽清县18892385270: 南阳的地理位置是中国的中心吗? -
乜颖三联: 南阳是中国南北的分界线,南阳以南为南方,以北为北方;南阳是长江、黄河、淮河三大水系的分水岭,南阳以南为长江水系,以北为黄河水系,以东为淮河水系;是中国的气候中心,南阳盆地风调雨顺,不象北方那么冷,不如南方那么热;既没有洪涝灾害,也不会缺水干旱,真正是中国的聚宝盆.

闽清县18892385270: 在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中,作者为什么要简述发生在南阳的若干历史事件? -
乜颖三联: 建立东汉的光武帝刘秀河南南阳人.也就是隆中出名......南阳有个张衡,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豫,鄂,川,陕交通要道 ..,干掉蒙古可汗,影响大了...东汉时候..有个光武中兴的盛东汉初的大批将领谋士都是来自南阳的..南阳相当出名.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襄阳抗击蒙古大军,是东汉建立的大本营..南阳在古代...这大家都知道南阳地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