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原艾略特原文及解读

作者&投稿:苗炒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原文:

一、死者葬礼
四月是最残忍的一个月,荒地上
长着丁香,把回忆和欲望
掺合在一起,又让春雨
催促那些迟钝的根芽。
冬天使我们温暖,大地
给助人遗忘的雪覆盖着,又叫
枯干的球根提供少许生命。
夏天来得出人意外,在下阵雨的时候
来到了斯丹卜基西;我们在柱廊下躲避,
等太阳出来又进了霍夫加登,
喝咖啡,闲谈了一个小时。
我不是俄国人,我是立陶宛来的,是地道的德国人。
而且我们小时候住在大公那里
我表兄家,他带着我出去滑雪橇,
我很害怕。他说,玛丽,
玛丽,牢牢揪住。我们就往下冲。
在山上,那里你觉得自由。
大半个晚上我看书,冬天我到南方。

什么树根在抓紧,什么树根在从
这堆乱石块里长出?人子啊,
你说不出,也猜不到,因为你只知道
一堆破烂的偶像,承受着太阳的鞭打
枯死的树没有遮荫。蟋蟀的声音也不使人放心,
焦石间没有流水的声音。只有
这块红石下有影子,
(请走进这块红石下的影子)
我要指点你一件事,它既不像
你早起的影子,在你后面迈步;
也不像傍晚的,站起身来迎着你;
我要给你看恐惧在一把尘土里。

风吹得很轻快,
吹送我回家去,
爱尔兰的小孩,
你在哪里逗留?
“一年前你先给我的是风信子;
他们叫我做风信子的女郎”,
——可是等我们回来,晚了,从风信子的园里来,
你的臂膊抱满,你的头发湿漉,我说不出
话,眼睛看不见,我既不是
活的,也未曾死,我什么都不知道,
望着光亮的中心看时,是一片寂静。
荒凉而空虚是那大海。
马丹梭梭屈里士,著名的女相士,
患了重感冒,可仍然是
欧罗巴知名的最有智慧的女人,
带着一副恶毒的纸牌,这里,她说,
是你的一张,那淹死了的腓尼基水手,
(这些珍珠就是他的眼睛,看!)
这是贝洛多纳,岩石的女主人
一个善于应变的女人。
这人带着三根杖,这是“转轮”,
这是那独眼商人,这张牌上面
一无所有,是他背在背上的一种东西。
是不准我看见的。我没有找到
“那被绞死的人”。怕水里的死亡。
我看见成群的人,在绕着圈子走。
谢谢你。你看见亲爱的爱奎尔太太的时候
就说我自己把天宫图给她带去,
这年头人得小心啊。

并无实体的城,
在冬日破晓的黄雾下,
一群人鱼贯地流过伦敦桥,人数是那么多,
我没想到死亡毁坏了这许多人。
叹息,短促而稀少,吐了出来,
人人的眼睛都盯住在自己的脚前。
流上山,流下威廉王大街,
直到圣马利吴尔诺斯教堂,那里报时的钟声
敲着最后的第九下,阴沉的一声。
在那里我看见一个熟人,拦住他叫道:“斯代真!”
你从前在迈里的船上是和我在一起的!
去年你种在你花园里的尸首,
它发芽了吗?今年会开花吗?
还是忽来严霜捣坏了它的花床?
叫这狗熊星走远吧,它是人们的朋友,
不然它会用它的爪子再把它挖掘出来!
你!虚伪的读者!——我的同类——我的兄弟!


2.解读:《荒原》中运用了多种民俗意象,有何目的?语言真的能达到指出事实的可能吗?如果正如其他学者所说,现代西方人在文明的反作用下,走向精神世界的荒原,带来了人性的荒芜,如果这一个事实是存在并且实现,那么艾略特在这一首长诗中的语言运用是否达到了表达的效果?艾略特用复杂交融的语言和错综复杂的民俗意象、神话典故为现代人构建了一座文化迷宫。但是,人是有限的个体。个人的精神也是有限度的,不管艾略特如何伟大,《荒原》如何艰涩难懂,理解艾略特及其《荒原》并非难以实现。难以实现的是:差异的个体和差异的语言、文化背景下,对《荒原》的诗意阐释实现一个统一的理解和统一的认识。略特曾说:(荒原)不过是一种个人愤懑与牢骚的发泄。

但是,文学的审美价值并不在于一种自我牢骚的宣泄,也不应该是一种创作手法的堆砌(qi)应用。正如屈原的《离骚》不会因为其愤懑和不满受到中国历代文人的推崇那样,艾略特的《荒原》除了语言和创作手法的更新之外,应该还有更形而上的价值。语言不会像维特根斯坦或者罗素说的那样,只是描述存在的实物,语言同样可以将生活中人们无法感知的感觉,那种被称为“精神性”的东西表现出来。但是,又因为是非物质层面的,语言的表达又必须借助神话、 寓言等民俗意象加以曲线表现,也就是一般意义上的“象征”“比喻”“寓言”等手法。语言的表现和表达是有限度的,艾略特无法穷尽词与物之间的对应描述,更何况精神性的非物质层面。

西方近人批判了自由主义的过度泛滥,导致了社会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走向私欲膨胀的境遇。自启蒙主义以来,人们高举自由、民主和正义的旗帜。但是在二十世纪,随着一战、二战的相继爆发,所谓自由和理性反而成为屠杀与冲突的帮凶。艾略特早年受教于神学院,而后又转入哲学领域。他希求在思想领域和意识领域揭示这种物极必反的人类悲惨事件。



而诗歌是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有力工具,但是艾略特不满足于肤浅、平白的所谓呐喊与宣泄,对于艾略特来说,语言是文化的根本命脉,每一种文化背后都有巨大的民族精神在支撑着。这种文化的精华或者民族精神可以通过语言形式的自由组合、排列得以重现,它们有存在于民俗意象当中。诗歌语言应当排斥肤浅、平白,诗的形式应该拒斥简单的堆砌,而应该有诗人强大的信念和时代精神在支撑,使得诗歌得以继承叙事的使命。

加拿大学者诺斯罗普•弗莱坚持认为,文学是一个“自律的词语结构”,与任何超出其自身的参照物完全分离,它是一个封闭的和内向的王国,在一个由种种词语关系构成的系统中包含着生命和现实。这个系统所作的一切,只是根据它的种种象征单位(symbolic units)之间的关系而重新排列它们。艾略特说,《荒原》

不是特定时代、特定人群所独有的,而是任何一代人都有可能遭遇的。而在《荒原》的这一个自由的王国里,《荒原》因为它自身的语言词语系统,获得了永久的生命力,也揭示了任何一个时代人的心理现实。那就是,只要人有欲望,只要人还在为欲望和抗争,那么就无法逃避生命的荒芜或繁茂。自古以来,身体不会是人的唯一归宿,自古以来,人就一直为拯救自己的灵魂而做努力,那么只要这一种努力不曾停息,《荒原》指向的生命和现实就依然还有其解读的空间。




荒原艾略特原文及解读
1.原文:一、死者葬礼四月是最残忍的一个月,荒地上长着丁香,把回忆和欲望掺合在一起,又让春雨催促那些迟钝的根芽。冬天使我们温暖,大地给助人遗忘的雪覆盖着,又叫枯干的球根提供少许生命。夏天来得出人意外,在下阵雨的时候来到了斯丹卜基西;我们在柱廊下躲避,等太阳出来又进了霍夫加登,喝咖...

荒原艾略特原文及解读
1.原文:四月的清明节是最残酷的一个月,荒地上长满了丁香,唤起了回忆与欲望的混合,春雨促使那些迟缓的根芽生长。冬天给予我们温暖,大地被遗忘的雪覆盖,干枯的球根供给一丝生命。夏天意外地到来,在阵雨中迎接斯丹卜基西;我们在柱廊下避雨,待阳光复出便去了霍夫加登,品咖啡,闲聊了一个小时。我...

荒原艾略特原文及解读什么意思
1. 在四月的清明节,荒原上的丁香竞相绽放,唤起了记忆与欲望的交织,春雨滋润着迟钝的根系。冬日里,大地被遗忘的雪覆盖,干枯的球茎下隐藏着一线生机。夏日突如其来的阵雨中,我们在柱廊下避雨,待阳光重现便前往霍夫加登,品咖啡,闲聊数小时。我虽非俄国人,却是立陶宛裔的德国人。童年时,寓居于公...

求艾略特《荒原》原文+译文
艾略特的《荒原》中,诗人以四部分的结构探讨了死亡、生存、时间和孤独的主题。首部分"The Burial of the Dead"描绘了冬天的残酷与生命的脆弱,以及记忆与欲望在春天复苏中的挣扎。第二部分"A Game of Chess"则通过象棋游戏的隐喻,探讨了生活的琐碎与无常,以及人物内心的困惑和孤独。在"The Fire Ser...

荒原艾略特原文及解读
解读:《荒原》中民俗意象的运用并非单纯为了装饰,而是作为表达复杂心理和时代困境的工具。艾略特试图通过语言探索个体在文明反噬下的精神荒原,挑战了语言描述事实的传统观念。尽管个体理解的难度大,但理解艾略特作品并非不可能。语言并非仅仅描述实物,它能够揭示无形的“精神性”,这正是《荒原》中民俗意象...

求艾略特关于泰晤士河的那首诗的译文
艾略特《荒原》的第三部分《火诫》,是描述泰晤士河的,译文如下(后附原文):河上树木搭成的蓬帐已破坏:树叶留下的最后手指 想抓住什么,又沉落到潮湿的岸边去了。那风 吹过棕黄色的大地,没人听见。仙女们已经走了。可爱的泰晤士,轻轻地流,等我唱完了歌。河上不再有空瓶子,加肉面包的纸片...

《亚当·贝德·乔治·艾略特》原文|读后感|赏析
教区长正在兴致勃勃地和黛娜说着话,亚瑟不来,他还不想结束呢;至于他们谈些什么,在下一章里你就会知道了。 (周定之译) 【赏析】 普鲁斯特称赞艾略特早期的小说,以“小心细腻和最富有诗意及同情的笔调,描写了卑微汗渍的劳动生活”。的确是这样,对波塞夫人的牛奶场,亚当工作的木工场,海蒂摘红梅的花园,作者以女性...

求艾略特《荒原》原文+译文
2018-04-18 艾略特的《荒原》的详细解释 2018-02-27 艾略特的《荒原》怎么解释? 4 2011-11-23 艾略特《荒原》全文? 2 2014-11-01 谁知道艾略特《荒原》这首诗的诗词?要英文和中文一起的。谢谢 2019-06-02 艾略特的《荒原》哪个译本比较可靠? 1 更多类似问题 > 为你推荐: 特别推荐 幽门螺旋杆...

在荒原尽头,手指可以触天出自那首诗?
在荒原尽头,手指可以触天出自那首诗?这是艾略特《荒原》中的一句诗句。原文是:"At the end of the world, where fingers may touch the sky."以下是这首诗的部分内容:一年前你先给我的是风信子;他们叫我做风信子的女郎,可是等我们回来,晚了,从风信子的园里来,你的臂膊抱满,你的头发湿...

求艾略特《荒原》原文+译文
Memory and desire, stirring Dull roots with spring rain.Winter kept us warm, covering Earth in forgetful snow, feeding A little life with dried tubers.Summer surprised us, coming over the Starnbergersee With a shower of rain; we stopped in the colonnade,And went on in sunlight,...

辽阳县15044042974: 英国诗人艾略特于1922年发表了长诗《荒原》.诗人笔下的“荒原”满目荒凉,而荒原人精神恍惚,死气沉沉.上帝与人、人与人之间失去了爱的联系.他们... -
郟惠纳川:[选项] A. 浪漫主义 B. 现实主义 C. 印象主义 D. 现代主义

辽阳县15044042974: 找艾略特《荒原》原文及译文! -
郟惠纳川: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8e76ee01008rqh.html从原文诗歌中摘录的解读艾略特的阅读重点标记之处.是无所不至的节奏和背谬,让我们得以揭开荒原之所以为荒原之迷.记住,是背谬,是否定句式,是语义本身和之外双层涵义到达的诗歌之至境! 相信如果你想读懂艾略特《荒原》原文及译文,也需要参看相关的资料.

辽阳县15044042974: 分析《荒原》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
郟惠纳川:[答案] 论述《荒原》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思想内容:20世纪象征主义作家艾略特创作的《荒原》是诗人把他对西方文化困境的感受上升到哲理的高度,经过意识融合所展示出的既有戏剧色彩又富于启示录式的内心独白. 1、它以深刻的...

辽阳县15044042974: “……我说不出话,眼睛看不见,我既不是活的,也未曾死,我什么都不知道,望着光亮的中心看时,是一片寂静.荒凉而空虚是那大海.”(艾略特《荒原... -
郟惠纳川:[选项] A. 浪漫主义文学作品 B. 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C. 现代主义文学作品 D. 民族主义文学作品

辽阳县15044042974: 艾略特《荒原》第四章《水里的死亡》的象征 -
郟惠纳川: 第四章《水里的死亡》.一共只有10行,行行都是含义深刻的象征,有人说它象征的内容抵得过但丁的一部《炼狱》.人在欲海中死去,死去后忘掉生前的一切,让他静静地在死亡的欲海中反思.艾略特笔下的海既是情欲的象征,它夺去了人的生命,又是炼狱,它让人认清自己生前的罪恶.实际上艾略特是要现代人正视自己的罪恶,洗涮自己的灵魂. (我以为老姐永远那么傻呼呼的,没想到现在也变深刻了~啧啧啧...)

辽阳县15044042974: 简述《荒原》的艺术特征? -
郟惠纳川:[答案] 20世纪象征主义作家艾略特创作的《荒原》作为现代派诗歌的登峰造极之作,其艺术形式与表现特征有其独到之处. 1内心独白的运用. 2广泛地运用自由联想. 3把诗中的人物放到戏剧化的场景中. 4诗人通过感人的形象去暗示那些无法或者无需表达的...

辽阳县15044042974: 寻艾略特《荒原》原文全文. -
郟惠纳川: http://the-waste-land.blogbus.com/logs/3575131.html

辽阳县15044042974: 艾略特《荒原》全文?
郟惠纳川: 荒原(译作及原诗)pdf下载: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4726563.html

辽阳县15044042974: 艾略特《荒原》中为什么说“四月是最残酷的月份” -
郟惠纳川: 过去都死了,在他们的尸体上长出新的美丽未来,但那美丽却不属于曾经美丽的过去.也就是“岁岁年年花相似,年年岁岁人不同”. 这是我个人的理解.∩_∩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