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语录》日课(021~030)

作者&投稿:堵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研道-《象山语录》日课

2022年06月14日

天性做人做真人,

五伦行事致良知。

四为四句妙智慧,

一心三诀成圣贤。

李咏红-第30课/总第1258课

(象山日课/传习+菜根+中说+象山语录=总课)

正文:

《陆九渊集卷三十四 语录上》

傅子云季鲁录

曹立之有书与先生曰:“愿先生且将孝悌忠信诲人。”

先生云:“立之之谬如此。孝悌忠信如何说且将?”

译文:

曹立之问先生:

“什么是孝弟忠信,如何做才称得上孝弟忠信,为什么要孝弟忠信?”

先生回答说:

“立之的求学方法错误呀。

要别人告诉你什么是孝弟忠信,它只是与自己身心不相干的抽象知识和僵死教条。

孔孟之教是切身之学,以完善品德为根本目的,靠自己着实体察,自得自成。

感受:

朱子的讲学是要把儒学的概念范畴作透彻入微的分析,讲出它们的确切含义。

不仅如此,他还对儒家礼仪作了十分详细的考证,让人们也能够照着去做。

在他看来,只要把儒学的概念范畴和礼仪细致而准确地讲明出来,人们便可以一步一步登堂入室。

陆学着重继承和传扬的是求仁的内圣学,要求“里面出来”的切己自反、能近取譬。

因而只能是引而不发,让人们到自己的人生实践中去体悟。

“如何立”,“如何孝弟忠信”,“如何穷理尽性”等问题,

不同于“孔子生于何年”、“刘邦如何击败项羽”、“勾五股六,弦是几”这些问题。

前者是没有确然的答案的,不可能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清楚。

即使说清楚了,如果听者只是泛然地把它作为一种知识去接受,而不与自己的人生实践相印证,那么它就只是苍白无力的教条。

不仅不能帮助人们成圣成贤,反而让那些虚浮无根、好高鹜远之人沾沾自喜于一知半解,资言谈,长胜心,不去切己理会,着实做工夫。

二一附曰:

曹立之有书与先生曰:“愿先生且将孝悌忠信诲人。”

论斤论两的

想灌输“孝悌忠信”

很有感觉良好的说话模样!

先生云:

“立之之谬如此。

孝悌忠信如何说且将?”

先给“立之”呆头鹅一棒子

问:

想要“孝悌忠信”哪一条!!!

外求痴汉

如何才明得内圣之学

如何才行得内明之道

研道-《象山语录》日课

2022年06月13日

天性做人做真人,

五伦行事致良知。

四为四句妙智慧,

一心三诀成圣贤。

李咏红-第29课/总第1257课

(象山日课/传习+菜根+中说+象山语录=总课)

正文:

《陆九渊集卷三十四 语录上》

傅子云季鲁录

若铢称寸量,

校其一二节目而违其大纲,

则小人或得为欺,君子反被猜疑,

邪正贤否,未免倒置也矣。

译文:

如果“铢称寸量”,在细枝末节上纠缠,

只看细枝末节而“违其大纲”,那就是“立乎其小”,

以细枝末节为标准评价君子小人,

不仅会本末倒置,甚至还会正邪倒置。

感受:

象山以“论人之法”为喻,

“千古圣贤”也只能“大概论之”,

“千古圣贤”的共性就是“为国、为民、为道义”,

至于他们的具体做法,“必无尽合之理”,并不会完全一样。

因此,读书也是如此,

如沉溺于文字的细碎解读中,虽亦有收获,

但对于真正主导生命展开的本心的扶持与保养未必有益,甚或有害。

二一附曰:

铢称寸量,

校其一二,违其大纲,

小人或欺,君子反猜,

邪正贤否,未免倒置。

小小金隙入眼

不见大好江山

须是立其大而行其义

以宜生生明大德

研道-《象山语录》日课

2022年06月12日

天性做人做真人,

五伦行事致良知。

四为四句妙智慧,

一心三诀成圣贤。

李咏红-第28课/总第1256课

(象山日课/传习+菜根+中说+象山语录=总课)

正文:

《陆九渊集卷三十四 语录上》

傅子云季鲁录

千古圣贤若同堂合席,必无尽合之理。

然此心此理,万世一揆 kuí 也。

译文:

千古圣贤如果都坐在一起,说的教言一定不会完全一样。

但是究竟的那个心和道理,万世以来都是一样的。

感受:

根据孟子说的“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

陆九渊创造性的提出了“同心说”。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有道德有智慧的昔贤时贤,他们说的尽管不同,其根本道理则是一致的,相同的。

只要人类存在,万世都是如此。

二一附曰:

千古圣贤,同堂合席,

善巧臂喻,无须尽合。

此心此理,万世一揆。

生生大德,引领后来!

研道-《象山语录》日课

2022年06月11日

天性做人做真人,

五伦行事致良知。

四为四句妙智慧,

一心三诀成圣贤。

李咏红-第27课/总第1255课

(象山日课/传习+菜根+中说+象山语录=总课)

正文:

《陆九渊集卷三十四 语录上》

傅子云季鲁录

大概人之通病在居茅茨则慕栋宇,衣敝衣则慕华好,食粗粝则慕甘肥。

此乃是世人之通病。

译文:

衣食住的物欲物蔽是人之通病。

感受:

陆九渊反对功利派重“欲”、重“行”的思想。

在理欲观上,陆九渊从其“心即理”的立场出发,反对把理归之于天、把欲归之于人的分法,认为“天理”、“人欲”的提法出自《乐记》,而《乐记》受了道家老子思想的影响。

陆九渊坚持“以道制欲”,重视“人欲蔽心”之害,倡言“去人欲”的存养工夫。

二一附曰:

居茅茨则慕栋宇,

衣敝衣则慕华好,

食粗粝则慕甘肥。

世人通病情欲致。

人欲蔽心昧道行,

心即理处去私情?

以道制欲格其正,

存养此物曰道心

研道-《象山语录》日课

2022年06月10日

天性做人做真人,

五伦行事致良知。

四为四句妙智慧,

一心三诀成圣贤。

李咏红-第26课/总第1254课

(象山日课/传习+菜根+中说+象山语录=总课)

正文:

《陆九渊集卷三十四 语录上》

傅子云季鲁录

秦不曾坏了道脉,至汉而大坏。

盖秦之失甚明,至汉则迹似情非,故正理愈坏。

译文:

秦政就是法家思想指导下的政治,秦政只不过是走错了道路。

到了汉代,汉元帝秉持的思想是:“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在这种格局下,儒家正道(德教与周政)被道与佛邪道所裹胁,导致正道大坏,正理愈坏。

在秦政的衬托下,儒家正道反而显得更加熠熠生辉。

到了汉代,道家与佛家把政治严重带偏,导致了乱世及苛政、苛法的蔓延。

感受:

老、佛二氏兴起之前,华夏自有其正道,这个正道就是孔子、孟子承载的道。

在孔孟之间,虽“仁自夫子发之”,孔子是仁道的开创者。

而孟子则是这个道统的最终体现,孟子的辞世,儒家正道随之中断。

二一附曰:

华夏正道,孔孟道脉!

秦失甚明,至汉大坏!

迹似情非,正理愈坏。

陆子载道,以承后来。

研道-《象山语录》日课

2022年06月09日

天性做人做真人,

五伦行事致良知。

四为四句妙智慧,

一心三诀成圣贤。

李咏红-第25课/总第1253课

(象山日课/传习+菜根+中说+象山语录=总课)

正文:

《陆九渊集卷三十四 语录上》

傅子云季鲁录

夫子只言“我学不厌”,

若子贡言“多学而识之”,

便是蔽说。

译文:

孔子自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论语·述而》)

子贡认为孔子是“多学而识之者”,

孔子告诫子贡自己并非“多学而识之者”,而是“予一以贯之”。

(《论语·卫灵公》)

感受:

“学而不厌”与“多学而识之”两句看似一样,其实仍有不同。

孔子所说“学而不厌”,强调的是孜孜不倦的为学求道精神,

子贡以“多学而识之”称孔子,则将为学的目标和内容限定于对外在知识的寻求,

忽视了孔子思想中内在德性培养的一面。

因此,孔子不仅予以否定,而且强调自己乃“一以贯之”。

颜子作为孔门四科德行之首,

是“在心地上用功”,

这才是孔子之学的根本。

子贡以言语之才列于孔门十哲,才智甚高。

孔子死后,子贡守丧六年而归。

子贡不如颜子,不是才智上的差距,而是在为学的根本指向上有所偏差。

子贡所说的“闻一知十”,是“闻见上用功’,

“只在知见上”,

停留于道问学的知识层面。

二一附曰:

夫子内圣

“我学不厌”,

子贡外王

“多学识之”,

圣人之学,

元上溯念。

但有外樊

便是蔽说。

研道-《象山语录》日课

2022年06月08日

天性做人做真人,

五伦行事致良知。

四为四句妙智慧,

一心三诀成圣贤。

李咏红-第24课/总第1252课

(象山日课/传习+菜根+中说+象山语录=总课)

正文:

《陆九渊集卷三十四 语录上》

傅子云季鲁录

今之论学者只务添人底,

自家只是减他底。

此所以不同。

译文:

当今的论学者只是在心上做加法,

注重经典传注,喜好旁征博引,在注疏上费精神。

我只是在心上做减法,

减尽不善不仁的念虑,即可得其具足善与仁的本心。

这就是不同之处。

感受:

象山先生讲的格物

去其不善以归于善,

去其不仁以归于仁。

二一附曰:

今之论学者,只务添人底,

外求何时了

添了自家添人家

终是个功利之徒!!!

自家只是减他底。

此所以不同。

圣人之学

复性也

磨镜去垢

惩忿窒育

复得天心如满月

只是照得环宇满清辉

研道-《象山语录》日课

2022年06月07日

天性做人做真人,

五伦行事致良知。

四为四句妙智慧,

一心三诀成圣贤。

李咏红-第23课/总第1251课

(象山日课/传习+菜根+中说+象山语录=总课)

正文:

《陆九渊集卷三十四 语录上》

傅子云季鲁录

吾与人言,多就血脉上感移他。

故人之听之者易。

非若法令者之为也。

译文:

我和别人谈话,都是人的本质或灵魂深处共鸣、触动他。

所以别人容易采纳。

不是像法规那样硬性要求。

感受:

宋儒重学规,非但理学大师朱熹、吕祖谦在讲学处均立学规,或贴告示,或刻木石,师生共同遵守,犯规必须处罚;就是小儒也重学规。

学有本末,学规是末,“明心”是本。

“学规”是把捉的“外面功夫”,

“明心”是自觉的“内里功夫”。

二一附曰:

理气一元,言于血脉

感移人心,听之者易。

此处

七情调畅

宣和人心

最见圣人之学

春风化雨其如是

研道-《象山语录》日课

2022年06月06日

天性做人做真人,

五伦行事致良知。

四为四句妙智慧,

一心三诀成圣贤。

李咏红-第22课/总第1250课

(象山日课/传习+菜根+中说+象山语录=总课)

正文:

《陆九渊集卷三十四 语录上》

傅子云季鲁录

后世言学者须要立个门户。

此理所在,安有门户可立?

学者又要各护门户,此尤鄙陋。

译文:

后人说学者治学要建立派别。

此话的道理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派别可立?

学者还要袒护各自的学派,这种人尤其庸俗浅陋。

感受:

心学与朱学相对立,但陆九渊在学术上主张不要“护门户”,

朱、陆辩异同,他们相互对立又相互吸收,学术上相互服膺。

这与后来朱陆门人相互水火不一样。

二一附曰:

大人与天地民物同体

朱陆之别

上山下山路不同

何来异同门户

小人心有垢蔽

只看得自家

欢喜的

想看的

一厢情愿小心肝

遂搞得门户森然

误了天下人多少人

不得其门入道

研道-《象山语录》日课

2022年06月05日

天性做人做真人,

五伦行事致良知。

四为四句妙智慧,

一心三诀成圣贤。

李咏红-第21课/总第1249课

(象山日课/传习+菜根+中说+象山语录=总课)

正文:

《陆九渊集卷三十四 语录上》

傅子云季鲁录

在人情、物理、事势上做工夫。

……若知物价之低昂,与夫辨物之美恶真伪,则吾不可不谓之能,

然吾之所谓做工夫,非此之谓也。

译文:

在人心情绪,事物道理规律,事情形势上作研究。

……

要说知道物价的贵贱,与你争辨事物的美丑真假,那不是我不能,

只是我所说的功夫,不是指这类功夫。

感受:

《荀子儒效》

通财货,相美恶,辨贵贱,君子不如贾人。

二一附曰:



物价之低昂,



物之美恶真伪,

不是圣人“功夫”

功夫

在物来则应处

七情如何

惩得住否?

六欲咋样

窒得息否?

破二会中见其元

元上生光明

生阴阳两仪

生五行八卦

生六十四卦

以“相”万事

以“形”万物


《象山语录》日课(001~005)白鹿洞书院论语讲义
(象山日课\/传习+菜根+中说+象山语录=总课) 正文: 《陆九渊:白鹿洞书院论语讲义》01 某虽少服父兄师友之训,不敢自弃。 而顽钝疎shū拙,学不加进,每怀愧惕,恐卒负其初心。 方将求针砭 biān镌(juān)磨于四方师友,冀获开发,以免罪戾。 比来得从郡侯秘书至白鹿书堂,群贤毕集,瞻覩dǔ盛观,窃自庆幸! 秘书...

《象山语录》日课(021~030)
象山先生讲的格物 去其不善以归于善, 去其不仁以归于仁。二一附曰: 今之论学者,只务添人底,外求何时了 添了自家添人家 终是个功利之徒!!!自家只是减他底。 此所以不同。圣人之学 复性也 磨镜去垢 惩忿窒育 复得天心如满月 只是照得环宇满清辉研道-《象山语录》日课 2022年06月07日 天性做人做真人...

《象山语录》日课(011~020)
(象山日课\/传习+菜根+中说+象山语录=总课) 正文: 《陆九渊集卷三十四 语录上》 傅子云季鲁录 千虚不博一实。 吾平生学问无他,只是一实。感受: 外物为虚 诚心是实 千虚不博一实二一附曰: 千虚一实。 平生学问,只是一实。冲漠无朕处 会得一实 万象森然处 实相光明研道-《象山语录》日课 2022年05月...

请介绍一下曾国藩!
曾国藩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官至武英殿大学士、两江总督,同治年间封一等毅勇侯,又授世袭罔替,谥文正。

桦甸市17796906532: 什么是“六经注我”
年真六味:六经注我,我注六经 陆九渊说了这样一句话:“或问先生:何不著书?对曰:六经注我!我注六经!”(《陆九渊集》,《语录》)象山先生也遵守了这一条,平生的著作并不多,而且他揭示一个很深的道理. 宋明理学家一直以孔孟传人自居...

桦甸市17796906532: 读书切戒在慌忙,函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
年真六味: 查了一下,是这样的: 先生云:“学者读书,先於易晓处沈涵熟,复切已致思,则他难晓者,涣然冰释矣.若先看难晓处,终不能达.举一学者诗云:'读书切戒在荒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莫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自家主宰常精徤,...

桦甸市17796906532: 朱熹与陆九渊的不同? -
年真六味: 宋明理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为儒家所提倡的伦理道德(三纲五常)做本体论的证明,这当中的内容包括论证伦理道德的最终根源、善的可能性、修养的必要性以及修养的途径与方法等,由此产生了理学内部的不同派别及争论.朱陆之争作为其中的...

桦甸市17796906532: 生活中不求甚解的例子 急急急要正面例子 -
年真六味: 正宋代理学家陆九渊,人称象山先生.他在《陆象山语录》中有这样一首诗:"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莫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邓拓同志把这首诗引入了杂文《不求甚解》之中

桦甸市17796906532: 疑则有进的上一句是什么? -
年真六味: 为学患无疑 “疑则有进”的上一句是“为学患无疑”,意思是读书做学问就怕发现不了问题,只有带着问题去学习,学习才能进步.这句话出自南宋著名哲学家陆九渊的著作《陆九渊集·语录下》.“疑则有进”的上一句是“为学患无疑”,...

桦甸市17796906532: 古诗词《读书》陆九渊注音版 -
年真六味: 这个我会前几天刚读过,现在分享一下,古诗词读书陆九渊(注音版) 译文:读书一定要戒除慌慌忙忙的习惯,潜心体会就会感到兴味无穷. 有些不懂的地方不妨暂且放过,一旦自己有了切身体会的时候立即结合所学,认真思考. 注解: 1....

桦甸市17796906532: “宇宙内事是己分内事,己分内事是宇宙内事” “人心至灵,此理至明;人皆具有心,心皆具是理”求解析 马原 -
年真六味:[答案] 陆九渊承认王安石英才盖世,不合流俗,但认为王安石学术上没有触及根本, 陆九渊像 [1] 不苟同其政治改革.对“靖康之变... 有《象山先生全集》三十六卷. 陆九渊一生不注重著书立说,其语录和少量诗文由其子陆持之于开禧元年(1205)汇编成《...

桦甸市17796906532: 诗经中的经典名句有那些 -
年真六味: 《诗经》经典名句集锦(43句) 001 关关雎鸠,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002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周南·桃夭》 003 赳赳武夫,公侯腹心.《诗经·周南·兔罝》 004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

桦甸市17796906532: 新的盗墓小说都有哪些? -
年真六味: 001.《爱上你的白骨——玩转鬼吹灯》吴衣 002.《传古奇术》未六羊 003.《盗墓》倪匡 004.《盗墓笔记之1七星鲁王宫》南方三叔 005.《盗墓笔记之2怒海潜沙篇》南方三叔 006.《盗墓笔记之3秦岭神木篇》南方三叔 007.《盗墓笔记之4云顶天...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