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古文之《尊经阁记》|这篇说教文,我有多喜欢,就有多讨厌

作者&投稿:夏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读古文至今,这是最让我头痛的一篇。

我曾在先前的一篇简文里吐槽过对鸡汤文横行的不满。如果说还有什么文体能让我这般望而生畏避而远之的话,大概就是说教文了。

其实,鸡汤文还好,虽然无甚用,总还有些许默默的温情在,即使这份关怀多半还披着伪文艺的外衣。

说教文则不然。如果说鸡汤文惹起的只是不满的话,那说教文激起的简直是反感。

对说教的反感。任你是高堂讲章的冠冕,极力掩饰的拙劣道貌,抑或一腔做作的语重心长。

直到我读到《尊经阁记》。

这篇让我多少有些意外的、有些五味杂陈意思的说教文。在毫无例外的厌恶之后的第二位的感觉,竟然是一丝难以抑制的羞于言说的喜欢。

这喜欢,首先源于文章的作者王守仁。为人熟知的是他的另一个称谓,王阳明。

古代读书人追求三不朽。立德立言立功都称得典范的,大明二百七十余年,王阳明算一个。

书界有过这样一句评,王羲之字掩其人,王阳明人掩其字。

王阳明被掩盖的不只是他的书法,后世的散文选本元明八大家里,赫然就有他的大名。

选文的标准众说不一,文采这个关键词总是争议最少的一个。但是,王阳明的文采与这篇《尊经阁记》表现出来的文采,却有不同的说法。

有人说,阳明先生后期返朴归真,文采已不是他文字修为的重要标签。

诚然,自龙场悟道后,王阳明的确不再关心举业,就连最能体现文采的辞赋也写得尽如常人语。

的确,《尊经阁记》作于岳州守制时,此时,居丧的王阳明已步入人生的最后阶段。而新皇登基引发的大礼仪事件正在遥远的北京闹得沸沸扬扬,如火如荼。

不知是老夫聊发少年狂还是考虑到这篇文章的读者的原因,这个知天命的静坐冥想、心如止水的老人竟也把《尊经阁记》写得弸中彪外、风生水起。

就如在,一篇文采斐然的文章总是能赢得最多的点赞。起码也赢得让人瞠目的点击量。即使这光彩夺目的往往只不过一个标题而已。

点击量是起跑线上的摩拳擦掌,点赞数是撞线的定格瞬间,点赞数与点击量的比值往往才是你文章的精彩程度。而一篇说教文需要的,首先是点击量。

王阳明当然知晓这个道理。所以,他不得不情愿地给这篇文章披上文采这件世俗的华彩外衣。

于是,在阳明先生的集子中,在他后期的作文中,这篇多少有些另类的《尊经阁记》诞生了。别忘了,他毕竟是状元的儿子,毕竟启蒙时在古文时文受过严苛的训练,毕竟青年时与李梦阳等文章著称的前七子一道诗文唱和那么长时间。

所以,当我看到文中骈散杂糅浑然一体,看到排空而来而又低徊不去的大排比,看到那些在耐心的反复说理中的层层递进,我一点儿也不奇怪。

甚至没有感觉到任何不适。

在我还很年轻的时候,我曾近乎疯狂地着迷于那些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炫技般修辞,就像后来某个时期又近乎病态排斥这些东西一样。而现在,终于认识到的事实是,我远低估了这些小学语文老师课上教授的看似浅显幼稚的写作技法,就如我同样远高估了自己熟练掌握并运用这些技法写文的能力。

所有的刻意,最后的结果只会是无能为力。感情是这样,写文多半也是这样。还是东坡说得好,行于所当行处,止于其不得不止。

王阳明精心准备,披挂上阵。他清楚这不是一场扭捏作态时装走秀,而是一场法相森严的布道。

台下,慕名而来的年轻儒生们人头攒动。

面对那些崇拜的目光,热忱的目光,饥渴的目光,迷惑的目光,甚至犹疑的目光,阳明先生开讲了。他的第一句话就在儒家这潭沉静了千年的湖面激起千层浪。

“人人皆可为圣贤。”

那些高高在上万世敬仰的圣贤,那些孔庙香火烟熏中面目不清的圣像,这么多年,你们都误读了。

我要还原圣人本来的样子。

圣人原不过是凡人,他们异于常人之处,只不过他们格致修齐往往合于己心罢了。——初心。

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我来还原世间应有的秩序。——合于初心的秩序。

父子之亲。君臣之义。夫妇之别。长幼之序。朋友之信。

不是还有人诬我亵渎圣贤吗?他们詈我是“六经注我”也好,或者“我注六经”也罢,就让我再来还原千余年给你们冷桌热凳翻烂了的六经的庐山真面。

所谓的易经,言其阴阳消长之行,不过是记述我们心中的矛盾变化。所谓的尚书,言其纲纪政事之施,不过是记录我们心中的法纪政事。所谓的诗经,言其歌咏性情之发,不过是记载我们心中的情感歌唱。所谓的礼经,言其条理节文之著,不过是技术我们心中的礼仪制度。所谓的乐经,言其欣喜和平之生,不过是记录我们心中的欢喜平和。所谓的春秋,言其诚伪邪正之辨,不过是记载我们心中的诚伪邪正。

我承认这一段我抄书了。因为每每读至此处,我只是止不住的因走神而清醒。因为这段背书的布道口吻让屏幕前的我熟悉得厌恶。即使他非为一纸圣命而背书,即使他非为五斗米糊口而背书,即使他非为加官进爵而背书。

也因为见惯太多的为一纸圣命而背书,为五斗米糊口而背书,为加官进爵而背书。如果真是这样,我会可怜他,会理解他,并因此而原谅他。如果仅仅是这样,我最多不过是鄙视。鄙视他的怯懦,鄙视他的妥协,鄙视他的世俗,鄙视他的卑微。就如同这般鄙视我自己一样。

而不会是讨厌。鄙视让我高高在上,讨厌却只会让我痛恨自己面对现实时的无能。

北面,新皇权宦正与与内阁对峙。王阳明距离荣华富贵只差一个转身。

他偏端坐于这安静的稽山书院布道,忘记北京城的喧闹,忘记这世间的嘈杂。

王守仁先生在背书说教。他是真学真心真用。非为一纸圣命,非为五斗米糊口,非为加官进爵。

讲台下,是无数双崇拜的目光,热忱的目光,饥渴的目光,迷惑的目光,甚至犹疑的目光。


古文观止内容
《古文观止》选材上起左传、国语、下止明代刘伯温、归有光,所选222篇文章皆为千古名作,历来为学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学习古文的经典书、必备书。金克木先生说:“读古文观止可以知历史,可以知哲学,可以知文体变迁,可以知人情事故,可以知中国的宗教精神与人文精神,几乎可以知道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切。”目...

古文观止的图书目录
《古文观止》所选之文上起先秦,下至明末,大体反映了先秦至明末散文发展的大致轮廓和主要面貌。其中包括《左传》34篇、《国语》11篇,《公羊传》3篇、《礼记》6篇,《战国策》14篇,韩愈文24篇;柳宗元文11篇,欧阳修13篇,苏轼文17篇,苏辙文3篇,王安石4篇……共222篇。篇幅长短适中,每一篇选...

有人知道更多向(六国论),(过秦论)这样的古文吗?
王安石 1、读孟尝君传 2、同学一首别子固 3、游褒禅山记 4、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 第十二卷 明文 宋濂 1、送天台陈庭学序 2、阅江楼记 刘基 1、司马季主论卜 2、卖柑者言 方孝孺 1、深虑论 2、豫让论 王鏊 亲政篇 王守仁 1、尊经阁记 2、象祠记 3、瘗旅文 唐顺之 信陵君救赵论 ...

叹的文言文
由此可以纵观古文发展的源流,也可以分析各个作家的不同风格。每篇文章又都有简要的评注,辅助读者理解文义,掌握行文的章法。加以入选的文章多属久经传诵的佳作,所以此书广为流行至今。 《古文观止》毕竟是封建时代的读物。就思想内容而言,有些旨在“载道”的文章,如王守仁的《尊经阁记》之类,显然属于...

推荐《古文观止》中适合背诵的篇目
卷一 周文 郑伯克段于鄢 周郑交质 石碚谏宠州吁 臧僖伯谏观鱼 郑庄公戒饬守臣 臧哀伯谏纳郜鼎 季梁谏追楚师 曹刿论战 齐桓公伐楚盟屈完 宫之奇谏假道 齐桓下拜受胙 阴饴甥对秦伯 子鱼论战 寺人披见文公 介之推不言禄 展喜犒师 烛之武退秦师 蹇叔哭师 卷二 周文 郑子家告赵宣子 ...

有木有人知道《古文观止》的故事梗概、主题还是出现的诗句是神马...
八 尊经阁记 王守仁九 象祠记 王守仁十 瘗旅文 王守仁十一 信陵君救赵论 唐顺之十二 报刘一丈书 宗臣十三 吴山图记 归有光十四 沧浪亭记 归有光十五 青霞先生文集序 茅坤十六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王世贞十七 徐文长传 袁宏道十八 五人墓碑记 张溥[1]5社会影响《古文观止》篇幅适当,所选的文章以汉唐二代为多,...

蔡礼旭老师选则的162篇文言文都有哪些
两晋南北朝 《陈情表》李密 《秋兴赋》潘岳 《豪士赋序》陆机 《吊魏武帝文》陆机 《文赋》陆机 《兰亭集序》王羲之 《桃花源记》陶潜 《五柳先生传》陶潜 《归去来辞》陶潜 《芜城赋》鲍照 《恨赋》江淹 《与陈伯之书》邱迟 《哀江南赋》庾信 《文选序》萧统 《征圣》刘勰 《宗经》刘勰 《...

经典古文
49. 桃花源记〔东晋〕陶渊明 50. 五柳先生传〔东晋〕陶渊明 51. 班超传(节选)〔南朝·宋〕范晔 52. 狱中与诸甥侄书〔南朝·宋〕范晔 53. 芜城赋〔南朝·宋〕鲍照 54. 登大雷岸与妹书〔南朝·宋〕鲍照 55. 别 赋〔南朝·梁〕江淹 56. 北山移文〔南朝·梁〕孔稚珪 57. 答谢中书书〔...

吴承恩是哪个朝代的人
吴承恩自幼敏慧,博览群书,尤喜爱神话故事。在科举中屡遭挫折,嘉靖中举为岁贡生。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迁居南京,卖文为生。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任浙江长兴县丞,不久辞官归去。由于宦途困顿,他晚年绝意仕进,闭门著述。其代表作《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吴承恩小时候勤奋好学,一目十行...

求一本包含众多古诗词的语文参考书?
选者以古文为正宗,也不排斥骈文收入4篇,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在文章中间或末尾,选者有一些夹批或尾批,对初学者理解文章有一定帮助;体例方面一改前人按文体分类的习惯,而是以时代为经,以作家为纬,值得肯定。 《古文观止》所选以散文为主,间有骈文辞赋,基本上均为历代传诵名篇,具有“...

石拐区13196138857: 因此不常作文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资聪明,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 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狄馥阿莫: 排比,句式相同

石拐区13196138857: 怎样写好文章? 背诵《古文观止》吧 -
狄馥阿莫: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教师职称评审现场,一位清瘦的年轻教师把《醉翁亭记》的前半部分朗诵一遍后,围绕“乐”字开始讲课.十余分钟后,一位戴眼镜的评委提问,“你能把文章这样准确地背诵下来,一定下了很大功...

石拐区13196138857: 求文言文严母教读的意思
狄馥阿莫:记母教栓时,组绣纺绩之具,毕陈左右,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母手任操作,口授句读.咿唔之声,与轧轧相间,儿怠,则少加夏楚,旋复持儿泣曰:“二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

石拐区13196138857: 我会读短文. 孔融让梨 东汉的孔融四岁时便懂得兄弟间要谦( ... -
狄馥阿莫: 1.孔融 2.A 3.哥哥年龄大,应该吃大梨,我年龄小,当然应该吃小梨 4.“略”(答案意思对即可)

石拐区13196138857: 这篇古文是什么题目?它的译文是什么? -
狄馥阿莫: [甲] 唐子西云:“诗初成时,未见可訾(zǐ,抵毁,指责)处,姑置之.明日取读,则瑕疵百出,乃反复改正之.隔数日取阅,疵累又出,由改正之.如此数四,方敢示人.”此数言,可谓知其难而深造之者也.余云:“知一重非,进一重境;...

石拐区13196138857: 袁宏道原文 - 翻译及赏析 -
狄馥阿莫: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

石拐区13196138857: ...尤:抱怨 C.保世滋大,其在斯乎 滋:繁衍 D.率教者,子孙之责 率:率领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A.这篇序交代了《双... -
狄馥阿莫:[答案] 解析:(1)D 率:遵从,服从.整句译文:服从(接受)教育,也是子孙们的责任啊;(2)B 原文说“参以颜袁二书各条,则学为圣贤之理,未尝不备”,即“但是(我编写家训) 参照了颜氏、 袁氏两部...

石拐区13196138857: 《水滴石穿》古文,结合生活实际读后感. -
狄馥阿莫:[答案] 这篇短文主要是讲一滴水要把石头穿一个洞.我想水滴怎么能把石头穿一个洞呢?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吧!我感到很奇怪,我读了短文后,才知道原来是这样的!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恒心有毅力,花功夫去做事情就会做得很好,就会成功! 我觉得这篇短...

石拐区13196138857: 文言文《爱莲说》知识点整理 -
狄馥阿莫:《爱莲说》这篇 文章 可明显分为二部分:前一部分对莲花高洁的形象极尽铺排描绘之能事;第二部分则揭示了莲花的比喻义,分评三花,并以莲自况,抒发了作者内心深沉的慨叹.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文言文《爱莲说》知识点整...

石拐区13196138857: 《太平广记》中的《一览倒诵》用文言文怎么翻译? -
狄馥阿莫: 一、译文 卢庄道是范阳人,被天下公认为有学问的人,他的聪明才智超过了古今所有的人,他的父亲卢彦和高士廉的关系很好.卢庄道从小丧父,十二岁的时候去拜见高士廉,高士廉因为他是故人的儿子,让他坐下. 恰巧有人送来文章向高士...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