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首古文写的是两个僧的对话,一个僧贫穷,一个僧富有。

作者&投稿:宁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蜀鄙二僧,两个和尚,一个贫穷,一个富有,这个区别指的是什么的差异?~

你说的是清代“蜀中三才子“之一彭端淑写的《为学》。里面讲到蜀鄙二僧(蜀地边境的两个和尚)一个贫穷一个富有,这个区别指的是两个人有经济上的巨大差别。这也是为后面比较两个人一个去了南海一个一直未能成行做铺垫,之所以一个去了南海一个没有去成,是因为两个人立志为学的志向和主观努力的差异造成的。

贫和富
难和易
聪敏和昏庸

为 学 清·彭端淑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选自《白鹤堂文集》)

  是《蜀鄙二僧》
  本课文原题为《为学一首示子侄》。意思是写篇文章给儿子和侄子们看,谈谈求学、做学问的道理。但本文并不明“示”,而是用故事做比喻,来暗示。暗示带启发性,可培养人的悟性。本篇课文是针对初中一上学生主要读记叙文而对原文进行的节选,只保存了故事,而删除了“蜀之鄙二僧”前面两段和“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后面部分的议论。故改标题为“蜀鄙二僧”。有的书将这故事看成寓言,标题《蜀鄙之僧》。
  简介:

  【词语】:蜀鄙二僧
  【注音】:shǔ bǐ èr sēng
  【释义】:蜀:四川;鄙:边境;僧:和尚。比喻穷与富不是事业成功的关键条件。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不同条件的人
  【概括】:四川边远的地方,两个和尚要去南海的故事。
  【出处】:选自《白鹤堂文录》 原题是《为学一首示子侄》
  【作者】:彭端淑(1699 ~ 1779) 字乐斋 清代丹棱(今四川丹棱
  原文: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才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才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yù)于富者曰:“吾欲之⑨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bō)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持①而往?”越明年②,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蔫。人之立志,顾③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④,可持⑤而不可持也;自持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⑥者也。昏与庸⑦,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⑧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注释】
  ①持:同“恃”凭借。
  ②越:过了。明年:第二年。
  ③顾:表示较强的转折副词,可译为反而,却。
  ④聪:耳朵听觉灵敏,引申为有智慧。 敏:反应迅速,引申为机智。
  ⑤持:笔者怀疑可能为误写,同“恃”。
  ⑥败:衰弱,颓废。这里为使动用法,可译为使自己荒废。
  ⑦昏:糊涂。庸:平常。 这里指不聪明,才华不出众。
  ⑧限:限制。
  ⑨之:到,往,去。
  10至:到,达到。
  11惭色:惭愧的神色。惭,惭愧。
  12欲:想。
  13往:去。
  14.语:告诉、说。
  15.于:对。
  16.何如:怎么样。
  17.下:指顺江而下。
  18.犹:还、尚且。
  19.明:第二。
  20.钵:和尚盛饭的碗,底平,口略小,形稍扁。
  21.顾:难道、反而。
  22.哉: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
  23.足:足够。
  24.以告富者:把到达。“以”后面省略了“之”,以之,把这件事。
  25.南海:这里指佛教圣地普陀山(在今浙江舟山)。
  译文:

  四川的偏远的地方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其中一个富。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去南海,你看行吗?”富和尚说:“您凭借着什么去?”穷和尚说:“我只要一个水瓶和一个饭碗就够了。”富和尚说:“我几年前就想雇条船顺江而下,到现在还没去成;您凭着什么去?”过了第二年(第三年),穷和尚从南海朝佛回来了。他把到达南海这件事告诉富裕的和尚,富和尚听了,有惭愧的脸色。
  从四川到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远,富和尚无法到达然而穷和尚却到达了。一个人树立志向,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这个和尚么?所以(一个人的)聪明才智(有时)可以依仗(有时)却不能依仗;自己依仗自己的聪明却不努力学习的人,是自己荒废了自己(的聪明)的人。糊涂和平庸,(有时)可能限制人(有时)却不一定会限制人;不因为自己的平庸就放弃自己,而努力学习不知疲倦的人,是自己激励自己(走向成功)的人。
  评析:

  需要凭借的东西越多,就越多地被这些外物所限制;而不需要依靠什么外在的东西来完成自己的计划,也便更大程度上地获得了行动的自由。当初不知电脑为何物时,人脑的记忆力强得惊人,一旦发明了电脑,人们把信息一股脑地存在电脑里,又整天在那里担心,电脑什么时候会“卡壳”、“会生病”。物质的极大丰富所造成的表面自由,实际上正在远离生命原初的自由自在。
  人穷志不短。蜀鄙的穷僧能只身到南海,凭的就是“志”。相反,人富了却能丧志,蜀鄙的富僧不就如此吗?看来,决定事物成败的,是内在因素,而不是客观条件。
  现实生活是,我们一定不要做那表面富有,头脑却空空的富僧,而要学习穷僧矢志不移、不畏艰难的精神。
  人不仅要树立志向,还要付出行动。在付出行动的同时,要凭主观能力,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出处

  《蜀鄙二僧》选自清代学者彭端淑的《为学》。彭端淑 ,字乐斋,清代丹棱(今属四川) 约1699一约1779年,清代文学家,号仪一。清康熙38年(1699年)他注重振兴教育,培植人才,整顿吏治。乾隆二十年辞职返川,任成都锦江书院主讲、院长二十年,造就了大批如李调元、张船山等优秀人才。与李调元、张问陶并称清代四川三才子。著有《白鹤文堂集》、《雪夜诗坛》、《为学》(意为做学问),原题为《为学一首示子侄》。八十一岁时病故于成都南郊白鹤堂。

《蜀鄙二僧》选自清代学者彭端淑的《为学》。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是  蜀之鄙有二僧 
满意请采纳 
不懂请追问~~


现代文小场景写成文言文
8. 文言文两则写成小故事 课文简说。 这两篇文言文的内容都是中国古代故事,内容和道理比较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文中所蕴涵的古人的思想能给学生以积极的引导。 《学弈》选自《孟子·告子》。 文章先写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接着写弈秋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棋,学习效果也截然不同,最后写这两个人学习...

写出两个关于节日的诗句
4. 写出两个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文名句 我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有八个,历史上描写我国传统节日的诗句很多,下面按照时间次序,每个节日选择流传较广比较有名气的其中一首,供楼主参阅: 1. 描写除夕的: 除夜 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

王安石文言文《同学一首别子固》原文译文赏析
《同学一首别子固》的表现形式,颇具特色。文章题曰“别子固”,但是,一开始便以曾巩和孙侔相提并论,称赞他们是“学圣人”而有成的“贤人”,而且是“非今所谓贤人者”。作者写正之即是写子固,交互辉映。 ●构思特点 这篇文章在构思上有一个显著特点,即不单从曾巩与自己的关系着笔,而是引出一位各方面情况与...

弈学文言文乱继写
虽然他们是一起学习的,但不专心学习的人学得却不如前一个。是因为他的智慧不如前一个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3. 学弈用古文续写急 时间:战国时期 地点:邹国 人物:秋、妇人、彝、戚 (一位妇人拉着她的两个孩子匆忙赶到秋家) 妇人(笑着赞扬秋):秋先生,您真是全国著名的下棋能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古文王昭君二首是哪两首?
《王昭君二首(时年十七)》原文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 其一:满面胡沙满鬓风,眉销残黛脸销红。愁苦辛勤憔悴尽,如今却似画图中。其二: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如宫里时。翻译 其一:我满脸沾染着胡地的沙尘,头发也被风吹乱了,眉毛和脸颊的脂粉都残褪了。在...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文言文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文言文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哪些癌症可能会遗传给下一代?星恩文化 2022-10-07 · TA获得超过2046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41 采纳率:92% 帮助的人:31.1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1.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诗词 司马相如写给卓文君那首诗,卓...

鸿门宴古文里的两个偏义词
古文中,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词连起来,当作一个词使用,在特定语境中,实际只取其中一个词的意义,另一个只起作陪衬音节的作用,这类词就叫偏义复词。鸿门宴古文里的两个偏义词 :“出入”与‘’非常也‘’

阅读文言文《核工记》
这样,文中所介绍桃坠微雕世界的两个主要画面,都突出了一个“愁”字,完美地完成了诗的意境的体现。这些描写,用笔经济、简练,文字浅显,却包含着丰富的内容,给人以亲切自然之感。 2. 核工记文言文答案 原文 季弟获桃坠一枚,长五分许,横广四分。 全核向背皆山。山坳插一城,雉历历可数。 城巅具层楼,楼门洞...

文言文写雪景
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5、《终南望余雪》唐代:祖咏 原文: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译文:遥望终南,北山秀丽,皑皑白雪,若浮云间。雪后初晴,林梢之间闪烁着夕阳余晖,晚时分,长安城内又添了几分积寒。 3. 两个文言文中写雪句子 白雪...

求一首古文或者诗词 描写由于战祸 人丁很少的
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三个儿子都服役去参加围困邺城之战。其中一个儿子托人捎了信回来,其中两个最近刚战死了。活着的人暂且偷生,死的人永远逝去。家中再也没有什么人丁了,只有个吃乳的小孙子。因为有小孙子,所以儿媳妇没有离开这个家,但进进出出没有一条完好的裙子。老妇我虽然身体衰弱,请...

南召县15017004353: 有一首古文写的是两个僧的对话,一个僧贫穷,一个僧富有. -
应肥林可:是《蜀鄙二僧》 本课文原题为《为学一首示子侄》.意思是写篇文章给儿子和侄子们看,谈谈求学、做学问的道理.但本文并不明“示”,而是用故事做比喻...

南召县15017004353: 一篇古文,说,两个僧人想去远方,一个摇头说太远,一个说只需要一个饭碗,一根竹杖就行了,结果第二个僧 -
应肥林可: 学一首示子侄清 · 彭端淑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

南召县15017004353: 蜀之鄙有二僧的文言文~~ -
应肥林可: 《为学》,原题目为《为学一首示子侄》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

南召县15017004353: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请问这篇古文怎么翻译啊? -
应肥林可: 正文: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

南召县15017004353: 文言文翻译蜀僧<br/>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
应肥林可: 注释: 蜀:现在四川省. 鄙:边境、偏僻的地方. 语于:对……说. 吾:我. 之:... 句意:四川边远地方有两个和尚:一个贫穷,一个富有. 句子:贫者语于富者曰:“...

南召县15017004353: 为学这篇文言文中两个和尚有什么异同点 -
应肥林可: 通过贫富二僧的对话,反映出他们的决心是不同的.“一瓶一钵足矣”,可见贫僧尽管条件极差,但决心很大.而富僧的“子何恃而往?”反复出现,出现时的语气不同,既写出了他对贫僧的怀疑和讥讽,也说明他缺乏立志的勇气.

南召县15017004353: 蜀鄙二僧的译文蜀鄙之僧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
应肥林可: 你那段出自彭端淑的《为学》为学 [清]彭端淑 【概况】现属于试验版六年级三十七课《为学》,原题目为《为学一首示子侄》,有删节.【原文】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

南召县15017004353: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这篇古文主要写什么?读了这篇古文你受到什么启发到什么启发
应肥林可: 二僧去南海,贫的去了,富的没去的故事 有志者事竟成

南召县15017004353: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这篇古文主要写什么?读了这篇古文你受到什么启发到什么启发这两个问题不要太长,只是阅读题,只要1,2行就好了. -
应肥林可:[答案] 这篇古文主要写的是对于学习应有持之以恒的态度.受到的启发是做任何事情不能半途而废. 不知道对不对哦.

南召县15017004353: 求 一篇古文!!!! -
应肥林可: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