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趁乱入关

作者&投稿:赫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谁知道多尔衮趁乱入关的故事?~

顺治帝临政时,关内正一片混乱。明崇祯十七年(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声威日壮的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攻克北京城,崇祯帝自缢于煤山(今景山),统治中国276年的明王朝宣告覆灭。四月初四日,吴三桂刚刚叛归山海关,并向清朝请兵援助。
内院大学士范文程上书多尔衮,认为“如秦失其鹿,楚汉逐之,是我非与明朝争,实与流寇争也”。主张立即出兵进取中原。因此要一改以往的屠戮抢掠政策,“严禁军卒,秋毫无犯” 。
即不仅在战略上改变得城不守之策,要入主中原,在战术上也要招揽民心。多尔衮接受了范文程的建议,答应了吴三桂请兵的要求。并在得到北京为农民军攻破的确报之后,“急聚兵马而行”,与农民军争夺天下。
李自成此时方知事态的严重,于四月十三日亲率部队往山海关讨吴,但仍带有招降他的侥幸心理,行军速度亦颇迟缓,十九日前后才兵临关城之下。在此期间,吴三桂已派出使者向清军求援,使者于十五日便见到了多尔衮,向他递交了吴三桂的信函,表示如清军支援,则“将裂土以酬”。
还不是投降的意思。多尔衮知道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但他非常谨慎,一方面召集大臣谋士们商议,一方面派人回盛京调兵,再一方面故意延缓进军速度,逼迫吴三桂以降清的条件就范。
由于事态紧急,吴三桂只得答应多尔衮的要求,请清军尽快入关,因为二十一日清军还距关十里,而关内炮声隆隆,喊杀阵阵,农民军已经开始攻城了。四月二十二日,李吴双方在山海关大战。
多尔衮非常了解吴三桂的窘境,因此长时间地作壁上观,在李自成即将攻下东西罗城和北翼城,吴三桂几次派人又亲自杀出重围向他求救的情况下,估计双方实力已大损,这才发兵进入山海关。在与农民军的决战中,他又使吴军首先上。
在双方精疲力竭之际再令八旗军冲击,结果农民军战败,迅速退回北京。可以说,在山海关以西发生的这次著名战役前后,多尔衮充分利用了汉族内部的阶级矛盾,挟制了吴三桂,使他不得不充当清军入主中原的马前卒。
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在武英殿举行了登基大典,四月三十日,李自成以郊外祭天为名撤出了北京。五月初二,清军进入北京城。

扩展资料:
在民族关系方面,多尔衮首先继承了乃父乃兄的政策,对漠南蒙古友好相待。科尔沁、阿霸垓、扎鲁特、鄂尔多斯、郭尔罗斯、土默特、苏尼特、翁牛特、喀喇沁、敖汉、奈汉诸部曾入关协助清军作战,多尔衮对他们优劳有加,封赏甚丰,后来双方的封贡往还长期不断。
此外,双方首脑人物也时有来往,如科尔沁部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郡王满朱习礼等贵戚前来,多尔衮等亲自迎送宴请。多尔衮因事塞,也常与各部落王公贵族相会,从而不断加深双方的感情。
顺治四年(1647年)八月,多尔衮自己也纳阿霸垓部落笃思噶尔济农之女为妃。这些都是传统的联姻政策的体现。多尔衮正是通过这种手段,维持了北方的稳定。正如后来魏源所感叹的:“世祖当草创初,冲龄践阼,中外帖然,系蒙古外戚扈戴之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多尔衮

1644年是中国历史极为重要的一年。这一年中国出现了多个皇帝,大明崇祯皇帝自缢煤山,明朝灭亡。1644年,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灭掉了明朝,但是随后的吴三桂投靠清朝,山海关大战,大顺军失利,清军实现了多年以来的入关梦想(此前的多次入关骚扰多是属于劫掠财富人口的目的,并无占有土地的想法)。从此清朝开始了统一中原的进程。当时的清朝顺治皇帝只有6岁,实际由摄政王多尔衮掌握政权。因此李自成灭掉清朝的大敌明朝,而清朝趁乱又消灭李自成,张献忠,南明等政权,乱中取省,笑到最后,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望采纳

顺治帝临政时,关内正一片混乱。明崇祯十七年(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声威日壮的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攻克北京城,崇祯帝自缢于煤山(今景山),统治中国276年的明王朝宣告覆灭。四月初四日,吴三桂刚刚叛归山海关,并向清朝请兵援助。

内院大学士范文程上书多尔衮,认为“如秦失其鹿,楚汉逐之,是我非与明朝争,实与流寇争也”。主张立即出兵进取中原。因此要一改以往的屠戮抢掠政策,“严禁军卒,秋毫无犯”  。

即不仅在战略上改变得城不守之策,要入主中原,在战术上也要招揽民心。多尔衮接受了范文程的建议,答应了吴三桂请兵的要求。并在得到北京为农民军攻破的确报之后,“急聚兵马而行”,与农民军争夺天下。 

李自成此时方知事态的严重,于四月十三日亲率部队往山海关讨吴,但仍带有招降他的侥幸心理,行军速度亦颇迟缓,十九日前后才兵临关城之下。在此期间,吴三桂已派出使者向清军求援,使者于十五日便见到了多尔衮,向他递交了吴三桂的信函,表示如清军支援,则“将裂土以酬”。

还不是投降的意思。多尔衮知道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但他非常谨慎,一方面召集大臣谋士们商议,一方面派人回盛京调兵,再一方面故意延缓进军速度,逼迫吴三桂以降清的条件就范。

由于事态紧急,吴三桂只得答应多尔衮的要求,请清军尽快入关,因为二十一日清军还距关十里,而关内炮声隆隆,喊杀阵阵,农民军已经开始攻城了。四月二十二日,李吴双方在山海关大战。

多尔衮非常了解吴三桂的窘境,因此长时间地作壁上观,在李自成即将攻下东西罗城和北翼城,吴三桂几次派人又亲自杀出重围向他求救的情况下,估计双方实力已大损,这才发兵进入山海关。在与农民军的决战中,他又使吴军首先上。

在双方精疲力竭之际再令八旗军冲击,结果农民军战败,迅速退回北京。可以说,在山海关以西发生的这次著名战役前后,多尔衮充分利用了汉族内部的阶级矛盾,挟制了吴三桂,使他不得不充当清军入主中原的马前卒。

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在武英殿举行了登基大典,四月三十日,李自成以郊外祭天为名撤出了北京。五月初二,清军进入北京城。

扩展资料:

在民族关系方面,多尔衮首先继承了乃父乃兄的政策,对漠南蒙古友好相待。科尔沁、阿霸垓、扎鲁特、鄂尔多斯、郭尔罗斯、土默特、苏尼特、翁牛特、喀喇沁、敖汉、奈汉诸部曾入关协助清军作战,多尔衮对他们优劳有加,封赏甚丰,后来双方的封贡往还长期不断。

此外,双方首脑人物也时有来往,如科尔沁部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郡王满朱习礼等贵戚前来,多尔衮等亲自迎送宴请。多尔衮因事塞,也常与各部落王公贵族相会,从而不断加深双方的感情。

顺治四年(1647年)八月,多尔衮自己也纳阿霸垓部落笃思噶尔济农之女为妃。这些都是传统的联姻政策的体现。多尔衮正是通过这种手段,维持了北方的稳定。正如后来魏源所感叹的:“世祖当草创初,冲龄践阼,中外帖然,系蒙古外戚扈戴之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多尔衮



是的,多尔衮是趁乱入关。
1644年是中国历史极为重要的一年。这一年中国出现了多个皇帝,大明崇祯皇帝自缢煤山,明朝灭亡。1644年,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灭掉了明朝,但是随后的吴三桂投靠清朝,山海关大战,大顺军失利,清军实现了多年以来的入关梦想(此前的多次入关骚扰多是属于劫掠财富人口的目的,并无占有土地的想法)。从此清朝开始了统一中原的进程。当时的清朝顺治皇帝只有6岁,实际由摄政王多尔衮掌握政权。因此李自成灭掉清朝的大敌明朝,而清朝趁乱又消灭李自成,张献忠,南明等政权,乱中取省,笑到最后,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以上是个人看法,希望对楼主有帮助。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率领农民军攻入京师,明崇祯帝在紫禁城后的煤山(今景山)自缢而死,明朝灭亡。张献忠也率军进入四川。就在明末农民起义进入高潮时,崛起于白山黑水的满洲军事集团已经蠢蠢欲动。 满洲是通古斯人分支女真族的后裔,崇祯八年(1635年,后金天聪九年)改族名为满洲。女真(满洲)历史上曾建立大金国,与南宋对峙。明廷曾设奴儿干都司来统辖女真各部。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后金天命元年)建州女真的首领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后,在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西)建立了后金汗国。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天命四年)后金八旗军在萨尔浒之战中击溃明军,并趁势夺取辽东(今辽宁)七十余城。天启五年(1625年,天命十年)后金将都城从赫图阿拉迁到沈阳,改称“盛京”。努尔哈赤在宁远之战被明将袁崇焕一炮打死(一说病死)以后,其子皇太极继承汗位。崇祯九年(1636年,清崇德元年)四月,皇太极自称皇帝,改国号为大清,并仿效明朝陆续建立政权机构,又东征朝鲜,西联蒙古,势力日益强大。 满洲人看到明政府内部的危机日益激化,早就有灭亡明朝、占据中原的野心。他们一方面招降纳叛,对明朝官僚尽力收买,诸如李永芳、范文程、宁完我、洪承畴、祖大寿、尚可喜、孔有德、耿仲明等人都先后投靠了满洲,得其重用,给明朝造成重大威胁。另一方面又经常派兵打进长城,在河北、山东等地烧杀抢掠,甚至包围京师,造成“己巳之变”,最深曾攻入济南。满洲军先后掳走汉人97万(其中包括明朝德王朱由枢),掠夺财帛牲口无数。农民军占领西安后,满洲贵族曾经致书李自成,招诱农民军,要和农民军“协谋同力,并取中原”[1],遭到农民军断然拒绝。李自成攻占京师,推翻明王朝,满洲贵族大为震动。这时,他们便决定趁乱大举入关。
过程
驻守山海关的明朝总兵吴三桂,在李自成占领京师时,便向满清屈膝投降(因为李自成扣押了他的父亲吴襄以及其部将刘宗敏抢夺了的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这就是所谓的“冲冠一怒为红颜”。他向清摄政王多尔衮“乞师”, 而多尔衮在假意再三推辞下,终于同意了吴三桂的请求,进兵中原。 事实上,满洲对此早有准备。范文程在清朝问鼎中原的过程中起到一个关键的作用。明朝灭亡前夕,清国便决定派多尔衮、阿济格、多铎统兵伐明,企图再次大掠中原。而几乎在李自成进京的同时,清廷重臣范文程便察觉到明朝将亡,便奏请清廷占领中国。李自成进京十五天后(四月初四),清廷急召在盖州汤泉养病的范文程入盛京(今辽宁沈阳)参与入关决策。范文程指出了李自成的某些失策和弱点(如肆意刑讯拷问明朝大臣、强行向在京官僚商人追赃、贪图子女玉帛等),断言“可一战破也”,极力鼓吹说:“我国上下同心,兵甲选练,声罪以临之,衅其士夫,拯其黎庶,兵以义动,何功不成?”他还要求清军改变一味屠杀掠夺的策略,称:“古未有嗜杀而得天下者……若将统一区夏(即华夏),非乂安百姓不可”[2]而多尔衮本来就有吞并中国的野心,在范文程的鼓动下,满清当局立即下令连日急骤兵马,十多万八旗精锐迅速涌向中原。清军本来打算从西协和中协(即今北京市北面及其附近的长城)入关,然而行军至翁后(今辽宁阜新),得吴三桂“乞师”之信,多尔衮为顺利入关并且让吴三桂彻底投入清朝阵营,拒绝了吴三桂的请求。最终吴三桂剃发称臣,归降清朝,多尔衮遂出兵从山海关长驱入关。因此,清军入关可以说是必然的。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初一,大同总兵姜镶投降大顺军。京师震动。因大同乃京畿西边门户,大同陷落,北京危殆。此时崇祯再也顾不得驻守关宁的吴三桂部所负北防重任,急令吴三桂入卫京师。三月中旬,获令后的吴三桂立即着宁远地区几十万辽民内迁,三月十九日(一说十六日)到达山海关,继而率兵西进京畿。二十二日吴三桂兵至玉田一带,这时突获京师陷落崇祯自缢的消息。同时又获悉明居庸关总兵唐通已降大顺,并奉李自成令乘虚占领山海关。吴三桂进退失据忧心忡忡。

就在吴三桂撤离宁远之后的两三天,都设沈阳的清庭业已探知。这对于他们来说不啻一大喜讯。清廷真是大喜过望。急于建功立业的多尔衮等人闻讯当即下令“修整军器,储粮秣马,俟四月初大举进讨。”

三月下旬到四月初,吴三桂盘桓踯躅在永平、玉田一带。崇祯死、明廷亡,他和所有明廷故臣一样都在寻找出路。而一条最简捷的出路就是投降大顺。这并不违反礼教。改朝换代,自古亦然。既然明太祖贫僧一名竟是真命天子,那么李自成这个驿卒又为什么不能做皇帝呢?

大顺对吴三桂的政策亦是招降。李自成遣使三桂,给予其四个月军粮及白银四万两,并声明“俟立功日升赏”。这对于已缺饷一年多的吴军确实是雪中送炭。吴三桂已有降意。就在这关键时刻,吴三桂先后接到两种文书。一是大顺使者所持其父吴襄劝其归顺李自成的书信,二是有人送给吴三桂密信,详告其父被刘宗敏抓捕追脏,遭到严刑拷打。其父已凑白银五万两,但离刘宗敏所索二十万两甚远。此外,吴三桂爱妾陈园园亦被刘宗敏霸占。吴三桂闻讯大怒。遂拔剑斩案、升帐演兵场,斩一名来使,将另一名割去双耳,令其传言李自成:“李贼自送头来。”同时,起兵回师击败唐通,夺回山海关。

吴三桂从态度模棱两可转变为公开对抗,这在大顺朝中引起轩然大波。一派意见是立即予以征讨。另一派意见是暂时放置。持后一种意见的原因有二。一是刘宗敏、李过等已沉醉在胜利的欢乐中。拷掠故明脏官、坐拥声色美姬实在是不亦乐乎。不想立即再去冒死作战。二是李岩、牛金星、宋献策等基于策略的考虑,认为暂不宜大举征伐。因为“新得京师,人心震迭”,而且吴军以“素能战”闻名,不可轻视。他们认为还是暂时维持现状,继续招降为上。但李自成力排众议,下令亲征。四月十三日,李自成率兵十万,号称二十万东出京师。

大顺朝决定征伐一事,吴三桂先期探知,大惊。他自忖断无抵挡大顺军的力量。为自保计,他决定向满清借兵。条件是不但给予满清财帛,而且“将裂地以酬” 。满清对关内的这些变故并不详悉。它只知李自成陷京,崇祯身亡,应藉此中原大乱的机会与大顺一争天下。四月九日满清大军起程沈阳。十五日行至翁后遇到吴三桂派来的特使。多尔衮等大喜且疑,并未加快行军速度。二十日到达连山。吴三桂第二次使者至。言李自成军已薄山海关,情况紧急。清军闻讯日夜兼程二百里,于二十一日傍晚抵达关外。二十一日白天,大顺军与吴军已有交战。吴军几不支。吴三桂再度遣使到清营,急催清军加入战斗。此时明了情况的多尔衮再不以吴三桂所言“不唯财帛,将裂地以酬”为满足,他的志向是入主中原,故改而坚持吴三桂必须剃发以降方出兵相助。此时,吴三桂已别无选择。若明日单独与大顺军交锋,必将不敌,身家性命必毁于一旦。于是只得依多尔衮所示,亲往清营,剃发跪拜。次日,山海关大战展开。狡诈的多尔衮令吴军先与大顺军战。待交战双方皆疲,而吴军已显不支之时,方挥师跃入阵中。毫无思想准备的大顺军在“鞑子兵来了!”的惊呼中兵败如山倒。“一时之间,战场空虚,积尸相枕,弥满大野。”

至此,吴三桂所谓借清兵以伐大顺,以复明室的设想已成泡影。在军事上、政治上已完全掌握主动权的满清,只把吴三桂视为众多归降故明官员中的一个,并驱之若走狗来为其征服全中国的企图效力。

1,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率领农民军攻入京师,明崇祯帝在紫禁城后的煤山(今景山)自缢而死,明朝灭亡。张献忠也率军进入四川。就在明末农民起义进入高潮时,崛起于白山黑水的满洲军事集团已经蠢蠢欲动。 满洲是通古斯人分支女真族的后裔,崇祯八年(1635年,后金天聪九年)改族名为满洲。女真(满洲)历史上曾建立大金国,与南宋对峙。明廷曾设奴儿干都司来统辖女真各部。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后金天命元年)建州女真的首领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后,在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西)建立了后金汗国。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天命四年)后金八旗军在萨尔浒之战中击溃明军,并趁势夺取辽东(今辽宁)七十余城。天启五年(1625年,天命十年)后金将都城从赫图阿拉迁到沈阳,改称“盛京”。努尔哈赤在宁远之战被明将袁崇焕一炮打死(一说病死)以后,其子皇太极继承汗位。崇祯九年(1636年,清崇德元年)四月,皇太极自称皇帝,改国号为大清,并仿效明朝陆续建立政权机构,又东征朝鲜,西联蒙古,势力日益强大。 满洲人看到明政府内部的危机日益激化,早就有灭亡明朝、占据中原的野心。他们一方面招降纳叛,对明朝官僚尽力收买,诸如李永芳、范文程、宁完我、洪承畴、祖大寿、尚可喜、孔有德、耿仲明等人都先后投靠了满洲,得其重用,给明朝造成重大威胁。另一方面又经常派兵打进长城,在河北、山东等地烧杀抢掠,甚至包围京师,造成“己巳之变”,最深曾攻入济南。满洲军先后掳走汉人97万(其中包括明朝德王朱由枢),掠夺财帛牲口无数。农民军占领西安后,满洲贵族曾经致书李自成,招诱农民军,要和农民军“协谋同力,并取中原”[1],遭到农民军断然拒绝。李自成攻占京师,推翻明王朝,满洲贵族大为震动。这时,他们便决定趁乱大举入关。
过程
驻守山海关的明朝总兵吴三桂,在李自成占领京师时,便向满清屈膝投降(因为李自成扣押了他的父亲吴襄以及其部将刘宗敏抢夺了的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这就是所谓的“冲冠一怒为红颜”。他向清摄政王多尔衮“乞师”, 而多尔衮在假意再三推辞下,终于同意了吴三桂的请求,进兵中原。 事实上,满洲对此早有准备。范文程在清朝问鼎中原的过程中起到一个关键的作用。明朝灭亡前夕,清国便决定派多尔衮、阿济格、多铎统兵伐明,企图再次大掠中原。而几乎在李自成进京的同时,清廷重臣范文程便察觉到明朝将亡,便奏请清廷占领中国。李自成进京十五天后(四月初四),清廷急召在盖州汤泉养病的范文程入盛京(今辽宁沈阳)参与入关决策。范文程指出了李自成的某些失策和弱点(如肆意刑讯拷问明朝大臣、强行向在京官僚商人追赃、贪图子女玉帛等),断言“可一战破也”,极力鼓吹说:“我国上下同心,兵甲选练,声罪以临之,衅其士夫,拯其黎庶,兵以义动,何功不成?”他还要求清军改变一味屠杀掠夺的策略,称:“古未有嗜杀而得天下者……若将统一区夏(即华夏),非乂安百姓不可”[2]而多尔衮本来就有吞并中国的野心,在范文程的鼓动下,满清当局立即下令连日急骤兵马,十多万八旗精锐迅速涌向中原。清军本来打算从西协和中协(即今北京市北面及其附近的长城)入关,然而行军至翁后(今辽宁阜新),得吴三桂“乞师”之信,多尔衮为顺利入关并且让吴三桂彻底投入清朝阵营,拒绝了吴三桂的请求。最终吴三桂剃发称臣,归降清朝,多尔衮遂出兵从山海关长驱入关。因此,清军入关可以说是必然的。 回答者: 1048558423 | 二级 | 2011-3-10 16:01
2.顺治元年(1644)四月,以奉命大将军率阿济格、多铎等统满、蒙、汉军十余万攻明。在山海关东威元
堡诱降前往乞师的明总兵吴三桂,合兵在山海关之战中,大败李自成大顺军约10万(一说6万)。五月占领北京,7月14日确定迁都于此,以武力占领全国。制定了先攻农民军,后灭南明政权,联合汉族投降势力,以汉治汉的方略。六月,分遣部将抚定山东、河南、山西、天津等地,拱卫京畿地区。遣辅国公吞齐喀等赴盛京奉迎顺治帝至京。致书南明兵部尚书、大学士史可法,劝其削藩称臣。十月,受封叔父摄政王。旋命阿济格为靖远大将军、多铎为定国大将军,合击大顺军于陕西。二年初,命多罗饶余郡王阿巴泰为总统,率准塔、谭泰等代豪格征山东。三月,命多铎分兵三路南下,四月屠扬州,五月占南京,于芜湖(今属安徽)俘弘光帝朱由崧,相继灭亡弘光、隆武等南明政权。晋封皇叔父摄政王。六月以剃发令激起江南各地民众的反抗,相继派兵镇压。闰六月,命兵部尚书洪承畴等经略江南及粤、赣、闽、湖广、云贵等地,以攻抚之策相继平定江南。三年,命豪格为靖远大将军,率师攻四川大西农民军。命博洛为征南大将军征闽、浙。命多铎为扬威大将军,不同版本的多尔衮(11张)率师征蒙古苏尼特部腾机思等。命孔有德为平南大将军,同耿仲明等率师征湖广。十一月,部将豪格部于四川西充凤凰山射杀大西农民军首领张献忠。四年,修成《大清律》,命颁行全国。七月,罢济尔哈朗辅政,独专朝政。五年,命谭泰为征南大将军,同何洛会征讨降而复叛的原明将领、江西总兵金声桓。调户部侍郎额色率兵协助陕西三边总督孟乔芳,镇压甘肃回民米喇印丁国栋起义。命吴三桂镇守汉中。为排斥异己,迫豪格致死。初设六部汉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禁民间养马及收藏军器。命济尔哈朗为定远大将军,征湖广大顺军将领李过、高一功部。十一月,晋封皇父摄政王。六年,两次率师亲征降而复叛的大同总兵姜镶,克浑源(今属山西)等地。七年十二月初九(1650年12月31日)病卒于喀喇城(今河北承德市郊),年39岁。追尊为懋德修远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不久,追论生前谋逆罪,削爵。乾隆四十三年(1778),复睿亲王封号。 回答者: 海滨84 | 三级 | 2011-3-10 16:01
1.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初一,大同总兵姜镶投降大顺军。京师震动。因大同乃京畿西边门户,大同陷落,北京危殆。此时崇祯再也顾不得驻守关宁的吴三桂部所负北防重任,急令吴三桂入卫京师。三月中旬,获令后的吴三桂立即着宁远地区几十万辽民内迁,三月十九日(一说十六日)到达山海关,继而率兵西进京畿。二十二日吴三桂兵至玉田一带,这时突获京师陷落崇祯自缢的消息。同时又获悉明居庸关总兵唐通已降大顺,并奉李自成令乘虚占领山海关。吴三桂进退失据忧心忡忡。

就在吴三桂撤离宁远之后的两三天,都设沈阳的清庭业已探知。这对于他们来说不啻一大喜讯。清廷真是大喜过望。急于建功立业的多尔衮等人闻讯当即下令“修整军器,储粮秣马,俟四月初大举进讨。”

三月下旬到四月初,吴三桂盘桓踯躅在永平、玉田一带。崇祯死、明廷亡,他和所有明廷故臣一样都在寻找出路。而一条最简捷的出路就是投降大顺。这并不违反礼教。改朝换代,自古亦然。既然明太祖贫僧一名竟是真命天子,那么李自成这个驿卒又为什么不能做皇帝呢?

大顺对吴三桂的政策亦是招降。李自成遣使三桂,给予其四个月军粮及白银四万两,并声明“俟立功日升赏”。这对于已缺饷一年多的吴军确实是雪中送炭。吴三桂已有降意。就在这关键时刻,吴三桂先后接到两种文书。一是大顺使者所持其父吴襄劝其归顺李自成的书信,二是有人送给吴三桂密信,详告其父被刘宗敏抓捕追脏,遭到严刑拷打。其父已凑白银五万两,但离刘宗敏所索二十万两甚远。此外,吴三桂爱妾陈园园亦被刘宗敏霸占。吴三桂闻讯大怒。遂拔剑斩案、升帐演兵场,斩一名来使,将另一名割去双耳,令其传言李自成:“李贼自送头来。”同时,起兵回师击败唐通,夺回山海关。

吴三桂从态度模棱两可转变为公开对抗,这在大顺朝中引起轩然大波。一派意见是立即予以征讨。另一派意见是暂时放置。持后一种意见的原因有二。一是刘宗敏、李过等已沉醉在胜利的欢乐中。拷掠故明脏官、坐拥声色美姬实在是不亦乐乎。不想立即再去冒死作战。二是李岩、牛金星、宋献策等基于策略的考虑,认为暂不宜大举征伐。因为“新得京师,人心震迭”,而且吴军以“素能战”闻名,不可轻视。他们认为还是暂时维持现状,继续招降为上。但李自成力排众议,下令亲征。四月十三日,李自成率兵十万,号称二十万东出京师。

大顺朝决定征伐一事,吴三桂先期探知,大惊。他自忖断无抵挡大顺军的力量。为自保计,他决定向满清借兵。条件是不但给予满清财帛,而且“将裂地以酬” 。满清对关内的这些变故并不详悉。它只知李自成陷京,崇祯身亡,应藉此中原大乱的机会与大顺一争天下。四月九日满清大军起程沈阳。十五日行至翁后遇到吴三桂派来的特使。多尔衮等大喜且疑,并未加快行军速度。二十日到达连山。吴三桂第二次使者至。言李自成军已薄山海关,情况紧急。清军闻讯日夜兼程二百里,于二十一日傍晚抵达关外。二十一日白天,大顺军与吴军已有交战。吴军几不支。吴三桂再度遣使到清营,急催清军加入战斗。此时明了情况的多尔衮再不以吴三桂所言“不唯财帛,将裂地以酬”为满足,他的志向是入主中原,故改而坚持吴三桂必须剃发以降方出兵相助。此时,吴三桂已别无选择。若明日单独与大顺军交锋,必将不敌,身家性命必毁于一旦。于是只得依多尔衮所示,亲往清营,剃发跪拜。次日,山海关大战展开。狡诈的多尔衮令吴军先与大顺军战。待交战双方皆疲,而吴军已显不支之时,方挥师跃入阵中。毫无思想准备的大顺军在“鞑子兵来了!”的惊呼中兵败如山倒。“一时之间,战场空虚,积尸相枕,弥满大野。”

至此,吴三桂所谓借清兵以伐大顺,以复明室的设想已成泡影。在军事上、政治上已完全掌握主动权的满清,只把吴三桂视为众多归降故明官员中的一个,并驱之若走狗来为其征服全中国的企图效力。


多尔衮趁乱入关
顺治帝临政时,关内正一片混乱。明崇祯十七年(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声威日壮的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攻克北京城,崇祯帝自缢于煤山(今景山),统治中国276年的明王朝宣告覆灭。四月初四日,吴三桂刚刚叛归山海关,并向清朝请兵援助。内院大学士范文程上书多尔衮,认为“如秦失其鹿,楚汉逐之...

谁知道多尔衮趁乱入关的故事?
还不是投降的意思。多尔衮知道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但他非常谨慎,一方面召集大臣谋士们商议,一方面派人回盛京调兵,再一方面故意延缓进军速度,逼迫吴三桂以降清的条件就范。由于事态紧急,吴三桂只得答应多尔衮的要求,请清军尽快入关,因为二十一日清军还距关十里,而关内炮声隆隆,喊杀阵阵,农民军已...

兰山区15884849378: 多尔滚趁乱入关是什么意思 -
宗圣胜抗菌:[答案] 1644年是中国历史极为重要的一年.这一年中国出现了多个皇帝,大明崇祯皇帝自缢煤山,明朝灭亡.1644年,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灭掉了明朝,但是随后的吴三桂投靠清朝,山海关大战,大顺军失利,清军实现了多年以来的入关梦想(此前的多次...

兰山区15884849378: 清军当时是如何入关的? -
宗圣胜抗菌:驻守山海关的明朝总兵吴三桂,在李自成占领京师时,在是否归顺大顺政权的问题上摇摆不定,然而最终向满清屈膝投降(因为李自成扣押了他的父亲吴襄以及其部将刘宗敏抢夺了的吴三桂的爱妾陈...

兰山区15884849378: 明朝末年,多尔衮趁李自成义军渐渐腐化,利用吴三桂引兵入关,用的是什么计谋 -
宗圣胜抗菌: 用的是“驱狼逐虎”之计,让鹬蚌相争,最后自己得利.

兰山区15884849378: 顺治皇帝一生介绍详细的
宗圣胜抗菌: 中国清王朝入关后的第一代皇帝.清世祖.满族.爱新觉罗氏,名福临.皇太极第九子,母孝庄文皇后.年号顺治,习称顺治帝.后金崇德八年(明崇祯十六年,1643)八...

兰山区15884849378: 历史上顺治怎么这样对多尔滚啊 -
宗圣胜抗菌: 多尔衮为人也许很一般,但是政治才能却是不能否认的,满军入关他是功不可没,可能是因为顺治是在太平里成长,无法体会出战场上杀戮和行军的艰辛,况且又有一个非常厉害的额娘,万事不用...

兰山区15884849378: 秘史故事 -
宗圣胜抗菌: 孝庄秘史被誉为“清朝兴国太后”的孝庄文太后,小名“大玉儿”.她一生经历太宗、世祖、圣祖三朝,辅佐两代幼主,是一位兼具美貌与智慧、传奇的女性.这是她前半生的故事.从蒙古小格格到西宫妃,从皇太后到...

兰山区15884849378: 多尔衮曾经逆反吗 -
宗圣胜抗菌: 按史书上来说多尔衮未曾逆反过. 清祟德八年(1643)八月,皇太极猝死,未留下遗诏,多尔衮与皇太极长子豪格争夺皇位,当时多尔衮出乎意料的推6岁的福临即位,由多尔衮及济尔哈朗共同辅政. 顺治...

兰山区15884849378: 大清朝是谁带兵入的关,进的北京城的 -
宗圣胜抗菌: 是大清朝的摄政王多尔衮,他摔八旗精兵入关,进的北京城. 采纳哦

兰山区15884849378: 多尔衮是哪旗的? -
宗圣胜抗菌: 正白旗. 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公元1628年,17岁的多尔衮随皇太极出征,征讨蒙古察哈尔部.因为军功被赐号“墨尔根戴青”,成为正白旗旗主. 公元1644年多尔衮指挥清...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