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安:你们总说鲁迅遗物要保存,你们也得保存保存我呀,为何这么说?

作者&投稿:董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说起一代文豪、新文化运动领袖人物鲁迅的夫人,或许大多数读者的第一反应会是"许广平"和他俩著名的《两地书》。而他的原配夫人——朱安,其人其事之记载却不多,且颇有些不够完整。

所幸当年,鲁迅去世后立即有报刊编辑以亲人、朋友之外的角度介入,收集整理编报了这位目不识丁、一双缠足,在鲁迅生前遭受冷遇,鲁迅逝世后又不事生产的旧式妇女的生平,与成为鲁迅夫人后的相关经历。

一、大先生走了,她目不识丁,何以为继?

朱安,绍兴朱家台门后裔,生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经其亲属做媒,于当时"大龄剩女"的年纪嫁于同属绍兴(新周家台门)年纪相仿的男性"文艺愤青"周树人,即鲁迅(朱安称他为"大先生")。尽管同是生于有大户宗族背景的家庭,但一个是思想僵化、目不识丁的旧式缠足女子,一个是在思想上力求破除封建糟粕的新文化先驱者,两人的结合注定有份无缘,仅限一纸婚书。

1、封建旧俗下的“牺牲品”

面对持"仅限履约"式态度的丈夫,朱安未曾没有对别人表达过不满以及内心的怨恨。在鲁迅因与许广平之爱情赴沪后,朱安更是对鲁迅也许能回心转意,于己生情的最后一丝幻想也终于破灭。靠着"生是周家人,死是周家鬼"的信念及服侍好婆婆鲁瑞(鲁迅母亲)的生活目标,熬到了两鬓斑白,熬到了抗战胜利,却先后送走了丈夫和婆婆,独守空房。

然而朱安这样一名目不识丁、跟不上时代步伐、极易被边缘化的旧式妇女,在鲁迅病逝后年事渐高又不事生产还得侍奉婆婆,她的生活来源靠什么?根据可靠的史料考证,鲁迅去世后,经过以许广平为核心的高级别专家团队积极投身于保护鲁迅遗物,与朱安协商后许广平获得鲁迅文集出版版权,遂文集出版而所获版税由许广平尽力定期通过各种渠道,汇寄给朱安等在京遗属度日。

2、生活难以为继依旧维护“大先生”的名誉

随着举国通货膨胀,京沪两地鲁迅遗属均陷入生存窘境,期间朱安去信许广平提及:

"每月生活费最少非八十元不可"

1939年1月后,经协商,朱安处接济改由周作人与许广平共同承担,周作人每月负担50元、许广平每月汇寄40-50元。对于独自带着儿子身处"孤岛"时期上海的许广平,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当时社会各界都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了对鲁迅遗孀的关心,其中就包括他们的捐款。

然而,通过朱安与许广平等鲁迅生前密友之间的信件来看。一方面,社会各界确实有一大批敬重鲁迅本人及其思想光辉的有识之士;另一方面,尽管朱安无甚文化,但许是生于殷实家庭并受鲁迅一生对其生活保障的履诺的影响,以及与婆婆鲁瑞相处融洽,还有鲁迅成名后在京的朋友圈的友好氛围之综合影响下,令人惊讶于她能在鲁迅身故后同大家一起珍视他的名誉而顾全大局。

她谢绝了大部分鲁迅生前没有交情或交情较浅的各界人士们善意的捐款,仅收下了蒋委员委托下属送去的慰问金法币十万元。这种身处困境中却还能为了不给鲁迅的传名造成瑕疵的坚守,连许广平也在信中毫不吝啬赞美之词,表达了对朱安这位旧式妇女高尚情操的钦佩。同样的境遇若是放在无甚定力的无论是旧式妇女还是新式女性身上都难保来者不拒,甚至是变卖其夫遗物了。

二、欲变卖鲁迅藏书,真为债务还是图利?

在成书不久的《我也是鲁迅的遗物——朱安传》(乔丽华著)中有一段取题为"出售鲁迅藏书事件"经过整理后的史料。据其所述,自鲁瑞去世后,周作人为朱安提供着由每月100元,又随物价上涨调整为每月150、200元不等的家用贴补。尽管这笔资费维持基本的生活亦是杯水车薪,且朱安内心深处因为鲁迅生前与二弟不和而并不乐于接受,但有感于二先生之坚持,还是听从了他的安排出售鲁迅于京寓的藏书的建议。

1、我也是鲁迅遗物,你们也得保存保存我呀!

获知此讯后,许广平等致力于保护鲁迅藏书之类遗物的一干人等,反应可想而知。他们心急如焚,又是去信、又是亲自介入相关流程,力图及时阻止这件事情的发生。从相关资料对当时情况的复现看,宋紫佩领命亲赴朱安处,一番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之后,却勾出了朱安内心深处令人动容的一声"呐喊":

"你们总说鲁迅遗物,要保存,要保存!我也是鲁迅遗物,你们也得保存保存我呀!"

这样一声"呐喊"是积蓄了多久的悲苦之后从胸中喷薄而出!没有任何宏大的叙事、不着任何的华丽辞藻,却震撼人心,如今读来,令人心生悲悯。在朱安请人代笔给内山完造(日本商人)就其劝阻出售鲁迅京寓藏书一事的回信里,她说自己在鲁迅逝世之后,按婆婆的授意,把存款分月作为家用。且在许广平落实供养钱款之前,朱安处已将积蓄用尽。

之后,尽管周作人定期供应生活用品和生活支出,但在通货膨胀的社会经济环境下,都只是杯水车薪,上海方面又无音信(实为许广平获狱不得已中断接济,朱不知情)。信中还提到快速高涨的生活用度费用使其债务逐日逼近四千余元,几乎完全无法周转"。

她还在信中表示,自己在这动荡岁月里仍不忘坚守宝贵的名誉和信用,但无奈比起信用名誉,与日增长的生活重压更迫在眉睫,情急之下才打算卖书还债以满足生存和安全的需要。

2、朱安的苦衷

为求得谅解,她还借通信之机述说苦衷,通过(许是请人帮助)读报了解,北京的生活成本之高,兴许并不低于上海的生活成本,经当时媒体的测算,北京(北平)地区,人均每月生活开销不低于六百元,而她又属于老弱无依不事生产之人,基本起居家务必须雇佣一名女仆,因此她每月刚性支出在千元左右。故出售鲁迅京寓藏书之决定,实属困顿现状所迫,不得已而为之。

随着书页向后翻去,朱安女士的理性智慧不得不令后人怀疑,所谓封建遗留之旧式妇女真的是一群脱离于时代发展的存在么?当宋紫佩说明了许广平在沪的遭遇并转达了许广平确会为其提供经济接济的承诺后,特别是她听说鲁瑞的大孙子海婴已病愈,她似乎放下了售藏书的念想,更像是自言自语般的念叨起盼望能与大少爷海婴一聚。在回暖的气氛中,藏书将不再出售也就确凿无疑了。

三、作为鲁迅原配,你无法想象她的餐桌上吃了什么

鲁迅是谁!百度百科的词条描述如下: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有如此标签的人物的夫人会是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上午睡到自然醒、来一顿brunch(早午餐)、午间小憩、午后茶点、逛街购物、与闺蜜结伴共进晚餐、参加上流社会的party(聚会)、回来与丈夫忘我温情?

1、用尽全部心力照顾这个不爱自己的男人

相信对朱安略有所闻的人们,看到上述杜撰,都悄悄地会心一笑了。没错,朱安的鲁迅夫人生活是与上文完全相反的另一番景象。根据前文引用过的传记中梳理的史料记载来看,朱安在嫁给鲁迅前一是从未踏足过诸如上海、北京(北平)等大都市,二是从未进过新式学堂或私塾接受过系统的文化教育,甚至在婚前拒绝了鲁迅"放足、进学堂"的要求,直至随大先生(鲁迅)北上入京,才略开眼界。

就算在京期间,从资料看,她参与的与现代社会生活沾边的事情,就是拍了些相片。因为眼界狭窄目不识丁,被鲁迅所嫌称作"……谈话不是对手,没趣味,不如不谈……",从而与鲁迅终生无夫妻之实,因此更加缩瑟,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感知觉的萎缩",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

"我好比是一只蜗牛,从墙底一点一点往上爬,爬得虽慢,总有一天会爬到墙顶的。可是现在我没有办法了,我没有力气爬了……"

在这样的心境和婚姻环境下,如朱安这样的一枚旧式妇女能活着怎样的生活呢?不难想见,其平日生活除了和鲁迅照面的时刻,之外会是多么得寡淡。鲁迅于迁入砖塔胡同不久卧病,朱安对'大先生'的照顾可以说是无微不至。她给鲁迅烧捣碎米后易于消化的粥糊,并托俞芳大姐到稻香村等有名的食品商店去买糟鸡、熟火腿、肉松等大先生平时喜欢吃的菜佐粥而食,以利开胃,她自己却不吃这些好菜。

另有许羡苏等对朱安做菜的好手艺印象深刻,比如酱过心的蚌蟹蛋、泡得适时的麻哈,还有很多干菜都是做得很不差的地道绍兴家常菜。鲁迅在世时,他们家的餐桌上也不过就是些有绍兴风味儿的家常菜。而鲁迅逝世后,经济上的拮据,生活质量更是极度降低。

2、朱安吃的并不好

1945年12月29日,《世界日报》"明珠"版的编辑弓也长先生和海生先生同行,赴西三条探望朱安,正赶上时年67岁的朱安在吃饭。桌子上的饭食在电灯昏黄的照映下清晰可辨。

"多半个小米面的窝头摆在那里,一碗白菜汤,汤里有小手指粗的白面做的短面条(有人管这叫'拨鱼'),另外是一碟虾油小黄瓜,碟子边还放着两个同是虾油腌的尖辣椒,一碟腌白菜,一碟霉豆腐。没有肉没有油,没有一个老年人足够的营养……"

关于朱安生平,成体系的完整的资料实在有限,较为完备权威的也仅《我也是鲁迅的遗物——朱安传》一书。

此书读来,不免读出朱安于婚姻缺憾的一把辛酸泪;不免读出那个时代"朱安"们的悲戚群像。从中了解了朱安于鲁迅逝世后尽管受各方接济却依然难以为继,且并无过着挥霍奢靡的生活。甚至在贫困潦倒中依然坚守对丈夫的忠贞,不论其源于封建礼教亦或多少经过了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不可否认的是,她的身上也闪烁着有爱的光辉。



因为朱安是鲁迅先生的原配夫人,她是鲁迅所接受的新思想和当时中国所处的封建社会碰撞下的悲情人物,也对鲁迅的一生有着影响

因为朱安的手里有很多的鲁迅遗物,而且朱安本身也是一名值得尊重的作家。

因为鲁迅去世后,她并没有收入,她希望得到照顾,也希望有人给予她经济上的支持。


朱安:你们总说鲁迅遗物要保存,你们也得保存保存我呀,为何这么说?
尽管这笔资费维持基本的生活亦是杯水车薪,且朱安内心深处因为鲁迅生前与二弟不和而并不乐于接受,但有感于二先生之坚持,还是听从了他的安排出售鲁迅于京寓的藏书的建议。 1、我也是鲁迅遗物,你们也得保存保存我呀! 获知此讯后,许广平等致力于保护鲁迅藏书之类遗物的一干人等,反应可想而知。他们心急如焚,又是...

结婚41年从未同房,朱安总说自己是鲁迅的遗物,她值得被可怜吗?_百度知 ...
“你们总说鲁迅遗物,要保存,要保存!我也是鲁迅遗物,你们也得保存保存我呀!”六十多岁的朱安,满脸激动地对着这群围着她,让她千万不要卖鲁迅作品的人大声哭诉着。结婚41年,从来没有人关心过她难不难受,开不开心,愿不愿意。怎么现在自己想卖几本属于自己合法继承下来的书,就要遭如此多人的反...

朱安为何要卖鲁迅遗物?没人资助她吗?
"你们总说要保护鲁迅遗物,可我也是鲁迅的遗物啊,你们谁又考虑保护保护我?"这话是鲁迅的原配妻子,朱安声嘶力竭说出来的。当所有的人打着保护鲁迅的名义,向这个照顾了鲁迅母亲一辈子,且为鲁迅终身未再嫁的女子步步紧逼时,她终于忍不住潸然泪下。攻击弱者,捍卫强者,便是正道吗?所有人都知道鲁迅...

1936年,鲁迅去世后,独守空房41年的朱安,说了一句什么著名怨言?
再后来,鲁迅离世已10余年,朱安缠绵病榻,对于前来探病的人,她曾"怨言"道:"你们总说鲁迅的遗物,要保存,要保存!我也是鲁迅的遗物,你们也得保存保存我呀!"这句"怨言"于朱安而言,似乎是对别人阻止她变卖丈夫遗物的反驳,却又好像是在告诉所有人,她也是自己丈夫的"遗物",这也为她之后的临...

1936年鲁迅深夜身亡,独守空房41年的朱安,说了句著名怨言
朱安说:“你们总说鲁迅的遗物要保存,我也是鲁迅的遗物,你们也得保存我呀” 。此情此景,不免令人闻者落泪,见者伤心。 朱安等了鲁迅一辈子,最终也没能等到他的“回心转意”,反而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鲁迅和师妹许广平结婚生子而无能为力。这样的挫败感即使是放在一个传统又封建的女子身上也...

鲁迅发妻死后无以为生卖丈夫遗作遭劝阻时说出了什么怨言?
在来客面前,平日里怕见生人的朱安情绪非常激动,悲愤地对他们说道:“你们总说鲁迅遗物要保存,要保存!可我也是鲁迅遗物,你们也得保存保存我呀!”短短两句话,道出了朱安在困顿中被世人长久遗忘的辛酸,令安唐弢、刘哲民听后为之语塞。但虽则如此,朱安还是在舆论的压力下,被迫撤回...

揭秘鲁迅原配夫人朱安:我也是鲁迅的遗物(图)
该年10月,还推举唐弢、刘哲民二人去北京解释劝阻。在来客面前,朱安的情绪显得很激动,她冲着客人说:“你们总说鲁迅遗物,要保存,要保存!我也是鲁迅遗物,你们也得保存保存我呀!”在困顿的岁月里,哪怕是作为“鲁迅的遗物”,她也被世人长久地遗忘了。万千辛酸,使她发出了这样的呐喊。

我也是鲁迅的遗物——《朱安传》
困顿岁月里,朱安发出最令人动容的呐喊:“你们总说鲁迅遗物,要保存,要保存,我也是鲁迅遗物,你们也得保存保存我呀!”最终,她和徐广平意见达成一致,誓死保存鲁迅先生的藏书。她说:宁自苦,不愿苟取。朱安临死前,将家中大大小小的物件,全都赠予帮助过她的人。她最后的遗愿是,将自己和鲁迅先...

朱安:女人越卑微,越不被爱
鲁迅死后,这位从来没有大声为自己呼喊过的小脚女人,在文化界的进步人士去劝阻朱安想要出售鲁迅遗作的想法时, 她突然激动的喊出:“你们总说鲁迅的遗物要保存,我也是鲁迅的遗物,你们也得保存我呀”。这是朱安人生中最难熬的日子里,她脱口而出的话。那个时候,鲁迅已经与自己的爱人许广平同居,...

《朱安传》⑨ | 婚姻可以不幸,但女人一定要有钱
当朱安听说他们来自上海,脸色阴沉了下去,她大概料到对方为何事而来。 当来者道明来意,对出售鲁迅藏书表达意见后,朱安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出这样一番话: “你们总说鲁迅遗物,要保存,要保存!我也是鲁迅遗物,你们也得保存保存我呀!” 这是朱安在困顿岁月的磨难下,发出的一声呐喊。 杨绛先生也为之动容,“那一声凄惨...

贵港市19243259582: 关于鲁迅的妻子朱安的资料
策瑗迪沙: 朱安,1906年7月6日,浙江绍兴的没落户周家正在为其大公子成婚.新郎是鲁迅,而新娘就是朱安. 朱安是个善良单纯的女性,她爱她的大先生,她忠于她的大先生,她将大先生的亲人(将许广平看做姐妹,视周海婴如己出)当做了自己的亲人.周海婴在所著的《鲁迅与我七十年》书中不无深情地回忆起朱安女士对他们母子的好.1947年6月29日凌晨,朱安孤独地去世了,身边却没有一个人.朱安的墓地设在西直门外保福寺处,没有墓碑.她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了69个春秋,在孤独与寂寞地度过了四十多年的漫漫岁月.在她的人生悲剧中,所有的人都没有过错,错的是那个时代.

贵港市19243259582: 《鲁迅的妻子朱安:一生难安》的文章 -
策瑗迪沙: 朱安,绍兴人,1906年奉母命嫁与周树人,1919年随夫定居北京,寄寓周作人处,1923年周氏兄弟决裂后被迫迁居.1926年周树人赴沪与许广平同居,朱安独守空房至1945年逝世.一生颠沛,未得善终.我,就是朱安.1、下花轿时,我掉了...

贵港市19243259582: 用一句话评价朱安 -
策瑗迪沙: 她是一个典型封建婚姻包办的牺牲品. 朱安虽然是鲁迅的妻子,但却有名无实,她为鲁迅空守了41年,直到1936年鲁迅去世也没给朱安留下有个自己孩子的希望.朱安临终前,泪流满面地说:“希望死后葬到大先生之旁”,她想念许广平和海婴.她面对自己的情敌和情敌的孩子毫无怨恨之意.

贵港市19243259582: 鲁迅与许广平 - 鲁迅与许广平的故事是怎样的?
策瑗迪沙: 在与许广平结识、相爱之前,44岁的鲁迅虽有名义上的妻子朱安,但一直过着一种苦行僧式的禁欲生活,打算陪着朱安这个“母亲的礼物”做一世牺牲.是许广平对他的敬...

贵港市19243259582: 关于鲁迅与朱安 -
策瑗迪沙: 朱安是不幸的,成为了封建婚姻的牺牲品.纠正一点,鲁迅并没有与许广平结婚,只是在一起.朱安一直照顾周母,因为毕竟她是名份上的儿媳.朱安一直都希望鲁迅回心转意,后来鲁迅去世,她虽然绝望态度也没有变,所以才说她是牺牲品.

贵港市19243259582: 女子无才未必是德驳论文600字? -
策瑗迪沙: 古人云:女子无才便是德.我却发现,无论古今,这都是句骗人的话.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的一位性格最鲜明的人物,想必定是火辣辣的王熙凤了.而她,也的的确确是一位无才之人,园中姐妹们办诗社,她顶多当个做东的.有一次,...

贵港市19243259582: 鲁迅为什么要取这么丑的朱安 -
策瑗迪沙: 朱安丑,瘦,但是朱安孝顺、勤劳、和善,得到鲁迅母亲的欣赏,鲁迅家里也破落了,能找个这样的媳妇已经不错了. 鲁迅不敢违抗母命,另外,母亲已经擅自给他订好了亲,他要是拒绝,那么朱安就是破鞋了,就没人会娶了,这是当地的风俗,鲁迅为了朱安考虑,也只好结婚了.但是鲁迅很快就又去日本了,朱安等于是周家的一个仆人.伺候了鲁迅母亲一辈子.鲁迅和学生许广平结婚,没有结婚证,许广平没有名分的,因为许广平不忍心剥夺朱安的名分. 二人生子周海婴,周海婴已经去世,有子周令飞,取名于鲁迅曾用的一个笔名.周令飞是社会工作者、国际大型文化活动制作人 周令飞长得和鲁迅很像,现在台湾,有个女儿,叫周璟馨,参加过娱乐节目我猜我猜

贵港市19243259582: 朱安与鲁迅? -
策瑗迪沙: 鲁迅的合法妻子(1878—1947),浙江山阴丁家弄(今绍兴市丁向弄)人,1906年28岁时与25岁的鲁迅完婚.她与鲁迅做了二十年的挂名夫妻却完全过着独身生活.鲁迅母亲的生活一直是由她照顾. 当他26岁的时候,从日本回到绍兴在母亲鲁瑞的主持下与山阴朱安女士结婚;鲁迅自与朱安女士结婚之后,直至病逝为止,并未与她解除这种婚姻关系;

贵港市19243259582: 青岛旅游路线 - 青岛5日自助游如何安排线路?请问:我准备在青岛旅游5天(不含到青
策瑗迪沙: 住宿在青岛,可以选择住在八大关一带,这里的花费不大,并且具有典型青岛的城市... 东部则与鲁迅公园相毗邻.游人可由鲁迅公园西侧的琴屿路经大堤上岛观光.岛上原...

贵港市19243259582: 鲁迅先生跟朱安到最后有没有解除婚姻?还有他就只有周海婴一个儿子吗?
策瑗迪沙: 没有,周海婴是许广平生的. 朱安虽是鲁迅的老婆,但却有名无实,她为鲁迅空守了41年,直到1936年鲁迅去世也没给朱安留下有个自己孩子的希望.她是一个典型封建婚姻包办的牺牲品.朱安临终前,泪流满面地说:“希望死后葬到大先生之旁,”她想念许广平和海婴.她面对自己的情敌和情敌的孩子竟然毫无怨恨之意.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